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白羊座

齐姓的来源(齐姓的来源和历史)

时间:2024-01-15 19:50:00 作者:孤僻成性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齐”姓

齐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一十三位,冀豫鲁、东三省是齐姓占优势的地区。当今齐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13%,总人口大约在176万。

齐的名义

在甲骨文中,齐象吐穗后的禾麦上部排列整齐的形状。齐字的本义是平整、整齐,引申出相等、同等、一致、齐备和齐全等词义。

齐,实际上是古代生长在山东地区的一种特别的麦禾,因其出穗整齐而得名。在夏商时期,在山东北部活跃在一支善于栽培高产的麦禾(齐)的有济氏族,亦称有齐氏,他们以齐为氏族的原始图腾,所活动地区称齐地,后来发展成为国家,出现了齐姓。

齐姓起源

齐姓的起源与演变主要有三:

一、源出风姓

为古帝伏羲氏之后。伏羲氏也称太皋,其时代早于黄帝时代,为风姓。其后裔的一支开始居于逢地,在今河南开封地区。到商朝时,由河南向东迁移到山东的临朐西的逢山,建立了逢国,为商朝的属国。逢国的后裔中的一支沿河向下游迁移,到长有“齐”的地方,成为善于栽培“齐”的氏族,遂改称有齐氏,其所经过的河称齐河或济河,并建立了齐国,故地在今山东淄博市的临淄。到西周初,周成王征服东夷时灭了齐国,齐人遂以国为氏。风姓齐氏的历史至少有3000多年。但是,后来世系不清,这支风姓齐氏完全融合进姜姓齐氏中了。

二、系出姬姓

为周文王的后代。周武王灭商后,封其九弟康叔于卫,古城在今河南淇县东北的朝歌称,即商朝的都城。到春秋后期,卫惠公之庶兄卫昭伯之长子,因故失名,没获得封爵,去世后被谥为齐子,其孙齐恶遂以其谥为氏。姬姓齐氏得姓的历史也有2500多年。

三、出自姜姓

为姜子牙的后代。太公望姜子牙,也称吕尚,是炎帝的后裔,在周文王灭商中立下了大功。到周成王征服东夷时灭了风姓齐国,把它封于姜子牙,是为姜姓齐国。到齐桓公时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379年,已为战国中期,传位29代的姜姓齐国为大臣田氏所夺。齐国的后裔有的遂以国名为氏,姜姓齐氏得姓的历史也有2300多年。

外族基因融入

齐姓的外族血液的大批融入主要发生在西汉末,王莽的新朝时期,甘肃武都地区的氐族大举进入西北,氐人中齐氏是大族。经历东晋,到十六国的前秦和后秦时,氐族的齐氏一直在朝中居要位。进入南北朝后氐族齐人很快融合进西北的汉族之中,当今的甘肃地区的齐姓与此氐族应有关系。

清朝初期,再一次发生了大批外族基因融入齐姓族中事件。清满洲八旗的喜塔喇氏和齐佳氏族全体改姓汉族齐姓,并与当地汉人混居,大部分同化成为东北地区的汉族。其中满洲八旗的齐佳氏族很可能其先民来自汉人,由冀鲁大地早期移民东北的齐姓族人,被满化后入的满洲旗籍。东北地区的齐姓已经成为当今齐姓的主力了。

齐姓分布

自宋以来1000年中,齐姓人口增加率呈∨形的态势。目前群体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山东三省,大约占全国齐姓人口的40.6%。其次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这三省又集中了齐姓人口的21.8%。河北为当代齐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齐姓总人口的16.6%。目前已经形成了冀豫鲁、东三省二块齐姓主要聚集区。

齐姓血型

齐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

O型占30.4%,A型占27.6%,B型占32%,AB型占10%。

齐姓名人

齐召南

齐召南(1703年—1768年),字次风,号琼台,晚号息园。浙江天台人。清代地理学家。幼有神童之称,精于舆地之学,又善书法。雍正七年(1729年),己酉科乡试中副车,雍正十一年(1733年),举博学鸿词,以副榜贡生被荐。乾隆元年(1736年),召试于保和殿,钦定二等第八名,为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次年参修《大清一统志》。乾隆六年(1741年),撰《外藩书》。乾隆十二年(1747年),充《续文献通考》副总裁。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完成《水道提纲》28卷。著有《宝纶堂集古录》、《后汉公卿表》等。另有《水道提纲》是最重要的作品。

齐白石

齐白石(1864年—1957年),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齐如山

齐如山(1875年—1962年)戏曲理论家。早年留学欧洲,曾涉猎外国戏剧。归国后致力于戏曲工作,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主要演员,当遇到梅兰芳看他天才与勤奋,遂决心帮助梅并为其编剧。1912年在北京经常为梅兰芳的表演及剧本提出修改意见。1916、1917年以后的二十多年来,与李世戡等为梅兰芳编排剧,齐为梅编创的时装、古装戏及改编的传统戏有二十余出。梅的几次出国演出,齐都协助策划,并随同出访日本与美国。1931年与梅兰芳、余叔岩等人组成北平国剧学会,并建立国剧传习所,从事戏曲教育。编辑出版了《戏剧丛刊》、《国剧画报》,搜集了许多珍贵戏曲史料。

齐姓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齐姓的郡望主要有汝南、高阳、中山。齐姓以简礼为其堂号。“简礼”堂号典出姜太公。周初姜太公子牙封于齐国,近半年后返京述职,宰相周公问:“齐国这么快就安顿好了?” 子牙说:“我简其君臣,礼其从俗。” 意思是简化了君臣之间的交往,一切礼仪从俗。周公十分赞扬地说:“推行政策法令。如过于烦琐,民众会远离你;只有平易待人,才能获得民众的真心拥护” 。

齐姓的重要楹联有五副:

名标龙虎;识别麒麟。

班联隽英;学者精英。

姜女寄咏;齐娥善讴。

东海连封,济流肇氏。

雄风遥遥华胄;睦族密密连枝。

王姓人口为何排名第一?原来,与王姓来源的历史有关

中国科学院遗传方面的学者,根据国际上公认的有关姓氏频率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在宋朝、元朝、明朝时期,王姓占总人口比例一直位居第一,是货真价实的第一大姓,宋朝时王姓总人口大约590万占比7.7%,明朝时大约620万占比6.7%。

如果说对古代王姓人口推算,可能还存在一些误差的话,那么现代人口普查就彻底揭开了真相,截至2018年底调查显示王姓人口已达到1.015亿人,为全国第一大姓,其中山东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0.5%,为王姓第一大省。

我们都知道,在漫长的封建时代,由于皇族对宗族的分封,以及皇帝不时的赐姓,往往会让当时的“国姓”人口数量膨胀,比如刘姓、李姓、朱姓等人口数量众多就与汉唐明王朝有不小的关系,如今李姓人口过亿是第二大姓氏,刘姓人口超过5000万是第四大姓,朱姓人口超过1200万是第13大姓。但历史上王姓存在一些地方,却一直没有出现全国性的,为何在近千年时间内长期名列前茅,乃至位居第一?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主要分为两类:其一大部分姓氏源于地名,比如姬姓源于姬水,姜姓源于姜水,齐姓源于齐地,陈、蔡、赵等都源于地名;其二一些姓氏源于官职,最广为人知的是司马姓,而王姓与之一样,只不过源于“国王”这个职位。因此在百家姓中,王姓可谓是最为荣耀、最为特别,却也是最为悲催的一个姓氏。

王字历史悠久,目前可以追溯到商代,甲骨文中有王字,但还未用作姓氏,而是代表人间之主。甲骨文中的王字(见下图),像倒着的斧钺之形,而斧钺是杀戮的凶器,因此王字就非常形象地反映了王权。但值得深思的是,这一件斧钺是倒着的,而不是竖着,或许寓意王权不能轻易动用,一旦动用就是流血漂杵伏尸百万。

甲骨文中的“王”,都是指帝国最高统治者,没有其他含义,商朝帝王是“生前为王,死后称帝”。西周到春秋中期前,唯有周天子才能合法地称王,楚人“不服周”私自称王不合法,没有得到周天子与诸侯的认同。总之,在春秋中期之前“王”是一个非常尊贵的称呼,是人间之主的代称,非最高统治者不能用,但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中国社会进一步礼崩乐坏,诸侯纷纷开始称王,“王”的地位开始下降,称号开始贬值,于是历史上第一个王姓出现了。

春秋晚期,周灵王长子叫太子晋,又被称为“王子晋”,因为直谏而被贬为平民。不过,王子晋之子宗敬还在朝中做官,担任司徒这一重要职务。所谓司徒,西周金文中写作“司土”,《周礼》中解释司土职务是“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也就是掌管土地,人民及教化之事,因此司徒位高权重。当时,人们由于宗敬是王族后代,又位高权重,于是称之为“王家”,后来这支族人就以王为氏。鲜为人知的是,这一支王姓族人非常厉害,秦朝名将王翦、王贲、王离都是其后代,秦末战乱时又分别迁徙到山东琅琊、山西太原,后来形成了“琅琊王氏”与“太原王氏”,这两支王氏族人一直活跃于汉唐时期,东晋时期甚至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在当时政坛上影响力非常大,其中大书法家王羲之属于琅琊王氏。

不过,关于王姓起源还有一种说法,即东周之初周平王去世后,因为太子早夭,本该由嫡长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取了王位,史称周桓王,于是姬赤就亡命外逃到晋国。由于姬赤本来该是一位王者,所以外逃之后就以王为氏,唐朝王颜的《王卓神道碑》记载:“卓,河东猗氏人也,子孙因王显姓,始自四十一代祖周平王孙赤(姬赤)。”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氏族人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因此又被称之为“临猗王氏”。

除了这两支王氏之外,先秦时期还有四支王氏非常出名:一是战国魏无忌之孙魏卑子,汉初时被封于兰陵郡,因为是王族后代,又被时人称为“王家”,后来就以王为姓,这一支被称之为“兰陵王氏”;二是战国时期周王室为东周国和西周国,其中西周桓公是西周国的首任国君,秦国灭亡西周国后,他的子孙外逃,根据其王族身份而改为王姓,形成了“王城王氏”;三是商朝王族比干后代,后来以王为姓,形成了“汲郡王氏”;四是秦朝灭掉齐国后,齐王后裔田义为了躲避仇家,就改姓王氏,史称“元城王氏(大宗)”,王莽就出自这一支。

先秦时期,王姓来源比较单一,都是标标准准的王族后代。但在汉朝之后,王姓来源相对比较复杂,不过主要还是曾经的王族或皇族后代。

王莽篡汉自立时,曾经易水河畔风萧萧的太子丹,他的玄孙叫姬嘉,想方设法变着花样拍王莽马屁,深得王莽宠信,于是就赐给他王姓,最终形成了“北京王氏”,后来由此分出蓟县王氏(小宗)等。

除了太子丹后代,还有金国完颜氏后代、宋朝赵氏后代、元代成吉思汗后代、明朝朱元璋后代、清朝爱新觉罗氏等,在国破家亡之后,或是出于“改姓自保”,或是“不忘皇族身份”等,于是其中不少人纷纷以王为姓。

还有一种就比较复杂了,古代中国边疆土司林立,他们在各自范围内称王称霸,中央朝廷实施的是羁縻政策,但朝廷并不愿意“国中之国”的土司存在,于是唐宋元明清一直都有推行改土归流,于是很多失去权力的土司就改为王姓。可以说,多数的少数民族都有王姓,分布范围极其广泛,如今也很难确认其姓氏源头。

《通志·氏族略四》记载:“王氏,天子之裔也,所出不一。有姬姓之王、有妫姓之王、有子姓之王、有虏姓之王。”因此,王姓来源极其广泛,血缘上关系不太大,这是王姓人口众多的一个重要基础。但来源多不代表发展好,为何王姓人口还能在近千年时间内长期名列前茅,乃至位居第一?

首先,与其他姓氏不同,每一支王姓的始祖都来历不凡,都有一定的见识,为后来的王姓族人奠定发展的基础,于是在各地形成了不少庞大的王氏家族,比如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临猗王氏、兰陵王氏等等,依托这些王姓大家族,王姓族人才更容易开枝散叶。

其次,王姓虽然没有建立过大一统王朝,却建立过不少地方,比如王莽新朝、赵汉、齐、燕、郑、赵、前蜀、北平、闽、蜀、安阳等。除此之外,历史上王姓一共出了151位宰相,其他历史名人数不胜数。

第三,秦汉时期王姓主要活跃在华北,发展十分迅猛,但在五胡乱华后,王姓开始向全国其他省份蔓延。比如五代十国时期,河南固始人王审知南迁福建,建立闽国,成为五代十国之一,是福建王姓的总开山祖,史称开闽王氏,明朝时期这支王姓进入台湾地区,遂改称“闽台王氏”。

总而言之,百家姓中的王姓,可以说是最特殊、最荣耀的一个姓氏,但也是最悲催的一个姓氏,既可以说是无冕之王,也代表着国破家亡的无奈。如今,西方不少人得意于他们的贵族血统,前些年还有一些爱新觉罗氏自诩是贵族后代,但他们的历史在王姓面前却是不值一提。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齐”姓

齐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一十三位,冀豫鲁、东三省是齐姓占优势的地区。当今齐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13%,总人口大约在176万。

齐的名义

在甲骨文中,齐象吐穗后的禾麦上部排列整齐的形状。齐字的本义是平整、整齐,引申出相等、同等、一致、齐备和齐全等词义。

齐,实际上是古代生长在山东地区的一种特别的麦禾,因其出穗整齐而得名。在夏商时期,在山东北部活跃在一支善于栽培高产的麦禾(齐)的有济氏族,亦称有齐氏,他们以齐为氏族的原始图腾,所活动地区称齐地,后来发展成为国家,出现了齐姓。

齐姓起源

齐姓的起源与演变主要有三:

一、源出风姓

为古帝伏羲氏之后。伏羲氏也称太皋,其时代早于黄帝时代,为风姓。其后裔的一支开始居于逢地,在今河南开封地区。到商朝时,由河南向东迁移到山东的临朐西的逢山,建立了逢国,为商朝的属国。逢国的后裔中的一支沿河向下游迁移,到长有“齐”的地方,成为善于栽培“齐”的氏族,遂改称有齐氏,其所经过的河称齐河或济河,并建立了齐国,故地在今山东淄博市的临淄。到西周初,周成王征服东夷时灭了齐国,齐人遂以国为氏。风姓齐氏的历史至少有3000多年。但是,后来世系不清,这支风姓齐氏完全融合进姜姓齐氏中了。

二、系出姬姓

为周文王的后代。周武王灭商后,封其九弟康叔于卫,古城在今河南淇县东北的朝歌称,即商朝的都城。到春秋后期,卫惠公之庶兄卫昭伯之长子,因故失名,没获得封爵,去世后被谥为齐子,其孙齐恶遂以其谥为氏。姬姓齐氏得姓的历史也有2500多年。

三、出自姜姓

为姜子牙的后代。太公望姜子牙,也称吕尚,是炎帝的后裔,在周文王灭商中立下了大功。到周成王征服东夷时灭了风姓齐国,把它封于姜子牙,是为姜姓齐国。到齐桓公时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379年,已为战国中期,传位29代的姜姓齐国为大臣田氏所夺。齐国的后裔有的遂以国名为氏,姜姓齐氏得姓的历史也有2300多年。

外族基因融入

齐姓的外族血液的大批融入主要发生在西汉末,王莽的新朝时期,甘肃武都地区的氐族大举进入西北,氐人中齐氏是大族。经历东晋,到十六国的前秦和后秦时,氐族的齐氏一直在朝中居要位。进入南北朝后氐族齐人很快融合进西北的汉族之中,当今的甘肃地区的齐姓与此氐族应有关系。

清朝初期,再一次发生了大批外族基因融入齐姓族中事件。清满洲八旗的喜塔喇氏和齐佳氏族全体改姓汉族齐姓,并与当地汉人混居,大部分同化成为东北地区的汉族。其中满洲八旗的齐佳氏族很可能其先民来自汉人,由冀鲁大地早期移民东北的齐姓族人,被满化后入的满洲旗籍。东北地区的齐姓已经成为当今齐姓的主力了。

齐姓分布

自宋以来1000年中,齐姓人口增加率呈∨形的态势。目前群体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山东三省,大约占全国齐姓人口的40.6%。其次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这三省又集中了齐姓人口的21.8%。河北为当代齐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齐姓总人口的16.6%。目前已经形成了冀豫鲁、东三省二块齐姓主要聚集区。

齐姓血型

齐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

O型占30.4%,A型占27.6%,B型占32%,AB型占10%。

齐姓名人

齐召南

齐召南(1703年—1768年),字次风,号琼台,晚号息园。浙江天台人。清代地理学家。幼有神童之称,精于舆地之学,又善书法。雍正七年(1729年),己酉科乡试中副车,雍正十一年(1733年),举博学鸿词,以副榜贡生被荐。乾隆元年(1736年),召试于保和殿,钦定二等第八名,为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次年参修《大清一统志》。乾隆六年(1741年),撰《外藩书》。乾隆十二年(1747年),充《续文献通考》副总裁。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完成《水道提纲》28卷。著有《宝纶堂集古录》、《后汉公卿表》等。另有《水道提纲》是最重要的作品。

齐白石

齐白石(1864年—1957年),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齐如山

齐如山(1875年—1962年)戏曲理论家。早年留学欧洲,曾涉猎外国戏剧。归国后致力于戏曲工作,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主要演员,当遇到梅兰芳看他天才与勤奋,遂决心帮助梅并为其编剧。1912年在北京经常为梅兰芳的表演及剧本提出修改意见。1916、1917年以后的二十多年来,与李世戡等为梅兰芳编排剧,齐为梅编创的时装、古装戏及改编的传统戏有二十余出。梅的几次出国演出,齐都协助策划,并随同出访日本与美国。1931年与梅兰芳、余叔岩等人组成北平国剧学会,并建立国剧传习所,从事戏曲教育。编辑出版了《戏剧丛刊》、《国剧画报》,搜集了许多珍贵戏曲史料。

齐姓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齐姓的郡望主要有汝南、高阳、中山。齐姓以简礼为其堂号。“简礼”堂号典出姜太公。周初姜太公子牙封于齐国,近半年后返京述职,宰相周公问:“齐国这么快就安顿好了?” 子牙说:“我简其君臣,礼其从俗。” 意思是简化了君臣之间的交往,一切礼仪从俗。周公十分赞扬地说:“推行政策法令。如过于烦琐,民众会远离你;只有平易待人,才能获得民众的真心拥护” 。

齐姓的重要楹联有五副:

名标龙虎;识别麒麟。

班联隽英;学者精英。

姜女寄咏;齐娥善讴。

东海连封,济流肇氏。

雄风遥遥华胄;睦族密密连枝。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齐”姓

齐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一十三位,冀豫鲁、东三省是齐姓占优势的地区。当今齐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13%,总人口大约在176万。

齐的名义

在甲骨文中,齐象吐穗后的禾麦上部排列整齐的形状。齐字的本义是平整、整齐,引申出相等、同等、一致、齐备和齐全等词义。

齐,实际上是古代生长在山东地区的一种特别的麦禾,因其出穗整齐而得名。在夏商时期,在山东北部活跃在一支善于栽培高产的麦禾(齐)的有济氏族,亦称有齐氏,他们以齐为氏族的原始图腾,所活动地区称齐地,后来发展成为国家,出现了齐姓。

齐姓起源

齐姓的起源与演变主要有三:

一、源出风姓

为古帝伏羲氏之后。伏羲氏也称太皋,其时代早于黄帝时代,为风姓。其后裔的一支开始居于逢地,在今河南开封地区。到商朝时,由河南向东迁移到山东的临朐西的逢山,建立了逢国,为商朝的属国。逢国的后裔中的一支沿河向下游迁移,到长有“齐”的地方,成为善于栽培“齐”的氏族,遂改称有齐氏,其所经过的河称齐河或济河,并建立了齐国,故地在今山东淄博市的临淄。到西周初,周成王征服东夷时灭了齐国,齐人遂以国为氏。风姓齐氏的历史至少有3000多年。但是,后来世系不清,这支风姓齐氏完全融合进姜姓齐氏中了。

二、系出姬姓

为周文王的后代。周武王灭商后,封其九弟康叔于卫,古城在今河南淇县东北的朝歌称,即商朝的都城。到春秋后期,卫惠公之庶兄卫昭伯之长子,因故失名,没获得封爵,去世后被谥为齐子,其孙齐恶遂以其谥为氏。姬姓齐氏得姓的历史也有2500多年。

三、出自姜姓

为姜子牙的后代。太公望姜子牙,也称吕尚,是炎帝的后裔,在周文王灭商中立下了大功。到周成王征服东夷时灭了风姓齐国,把它封于姜子牙,是为姜姓齐国。到齐桓公时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379年,已为战国中期,传位29代的姜姓齐国为大臣田氏所夺。齐国的后裔有的遂以国名为氏,姜姓齐氏得姓的历史也有2300多年。

外族基因融入

齐姓的外族血液的大批融入主要发生在西汉末,王莽的新朝时期,甘肃武都地区的氐族大举进入西北,氐人中齐氏是大族。经历东晋,到十六国的前秦和后秦时,氐族的齐氏一直在朝中居要位。进入南北朝后氐族齐人很快融合进西北的汉族之中,当今的甘肃地区的齐姓与此氐族应有关系。

清朝初期,再一次发生了大批外族基因融入齐姓族中事件。清满洲八旗的喜塔喇氏和齐佳氏族全体改姓汉族齐姓,并与当地汉人混居,大部分同化成为东北地区的汉族。其中满洲八旗的齐佳氏族很可能其先民来自汉人,由冀鲁大地早期移民东北的齐姓族人,被满化后入的满洲旗籍。东北地区的齐姓已经成为当今齐姓的主力了。

齐姓分布

自宋以来1000年中,齐姓人口增加率呈∨形的态势。目前群体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山东三省,大约占全国齐姓人口的40.6%。其次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这三省又集中了齐姓人口的21.8%。河北为当代齐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齐姓总人口的16.6%。目前已经形成了冀豫鲁、东三省二块齐姓主要聚集区。

齐姓血型

齐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

O型占30.4%,A型占27.6%,B型占32%,AB型占10%。

齐姓名人

齐召南

齐召南(1703年—1768年),字次风,号琼台,晚号息园。浙江天台人。清代地理学家。幼有神童之称,精于舆地之学,又善书法。雍正七年(1729年),己酉科乡试中副车,雍正十一年(1733年),举博学鸿词,以副榜贡生被荐。乾隆元年(1736年),召试于保和殿,钦定二等第八名,为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次年参修《大清一统志》。乾隆六年(1741年),撰《外藩书》。乾隆十二年(1747年),充《续文献通考》副总裁。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完成《水道提纲》28卷。著有《宝纶堂集古录》、《后汉公卿表》等。另有《水道提纲》是最重要的作品。

齐白石

齐白石(1864年—1957年),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齐如山

齐如山(1875年—1962年)戏曲理论家。早年留学欧洲,曾涉猎外国戏剧。归国后致力于戏曲工作,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主要演员,当遇到梅兰芳看他天才与勤奋,遂决心帮助梅并为其编剧。1912年在北京经常为梅兰芳的表演及剧本提出修改意见。1916、1917年以后的二十多年来,与李世戡等为梅兰芳编排剧,齐为梅编创的时装、古装戏及改编的传统戏有二十余出。梅的几次出国演出,齐都协助策划,并随同出访日本与美国。1931年与梅兰芳、余叔岩等人组成北平国剧学会,并建立国剧传习所,从事戏曲教育。编辑出版了《戏剧丛刊》、《国剧画报》,搜集了许多珍贵戏曲史料。

齐姓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齐姓的郡望主要有汝南、高阳、中山。齐姓以简礼为其堂号。“简礼”堂号典出姜太公。周初姜太公子牙封于齐国,近半年后返京述职,宰相周公问:“齐国这么快就安顿好了?” 子牙说:“我简其君臣,礼其从俗。” 意思是简化了君臣之间的交往,一切礼仪从俗。周公十分赞扬地说:“推行政策法令。如过于烦琐,民众会远离你;只有平易待人,才能获得民众的真心拥护” 。

齐姓的重要楹联有五副:

名标龙虎;识别麒麟。

班联隽英;学者精英。

姜女寄咏;齐娥善讴。

东海连封,济流肇氏。

雄风遥遥华胄;睦族密密连枝。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