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摩羯座

姓氏吴的来源(姓氏吴的来源是什么)

时间:2024-02-17 17:47:39 作者:行尸走肉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百家姓的由来】6.吴姓起源

吴姓,汉族姓氏。

吴姓在新百家姓排名:第9位,旧百家姓排名:第6位。

吴姓,最早起源于炎帝姜姓,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二个起源源自祝融氏吴回氏族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三个起源是出自姚姓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四个起源是出自黄帝姬姓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吴王太伯,被后世吴姓人称为开氏始祖)

吴姓分布于全国各地,国外主要分布在朝鲜,越南,缅甸,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等全球吴姓总人口在7000多万左右。

历史发展折叠源流发展

与其他姓氏有所不同的,吴姓的起源稍稍有点复杂,涉及炎帝、黄帝,还有少数民族。总的来说,大致有5个起源。

源于姜姓

第一个起源,是源自炎帝姜姓。早在黄帝之前,有一个属于姜姓的部落,这个部落以驺虞为图腾。

上古时,虞和吴同音,后来转为谐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用,到战国时期,虞、吴才开始区别。所以这支部落把图腾解释为吴,把吴作为部落的名字。[1]

夏朝时,吴部落迁徙到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夏王少康时期,吴部落有个人叫吴贺,以善射著称,曾和当时的神箭手后羿比射。这个姜姓吴部落的人,后来就以吴为姓氏,至今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源于姬姓

第二个起源,是出自黄帝姬姓。这个起源的吴姓,在历史上最有名气、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人丁也最旺盛,是目前大多数吴姓人公认的吴姓起源。

商朝末期,黄帝后裔古公亶父带领部落在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一带)定居下来。他有3个儿子:太伯(又称泰伯)、仲雍和季历,季历儿子姬昌很有才能,古公想让季历做他的继承人,那样就可传给昌。太伯为了让位,与仲雍带着家眷远走南方的吴越一带,建立了吴国。

春秋后期,吴国崛起,后来被越国所灭,吴国的遗民就以国为姓。这支吴姓至今有2600多年的历史。太伯没有儿子,他去世后,弟弟仲雍继立为吴君。仲雍接任国君后,继续开拓太伯奠定的基业。在吴姓的发展史上,仲雍的地位仅次于太伯。仲雍下传3代到周章。周章因不忘自己是周人后裔,故名为周章。周章继位时,周武王已灭掉商朝,建立了周朝。周武王大封天下诸侯,派人寻找太伯、仲雍的后裔。由于周章已当上吴君,就因地正式封周章为句吴国君,周章的弟弟仲,被封在周原附近的虞(今山西平陆境内),建立虞国,仲被称为虞仲。周武王又追封太伯为吴伯。太伯,被后世吴姓人称为开氏始祖。仲雍,被称为吴姓传代血缘始祖。

源于吴回

第三个起源,源自吴回。颛顼的孙子老童,有两个儿子:重黎和吴回。吴回的氏族,住在姜姓吴部落的故地。当时正处于舜的时代,舜把掌管火种的光荣使命交给重黎。后来,重黎因罪被舜杀了,让吴回继任祝融氏。

夏朝时,吴回的氏族迁到山西平陆的吴山。

商朝时,这支氏族迁到山东临朐,史称王吴。商朝末期,有个叫吴伯的人,就是吴回氏族的后裔。算下来,这支吴姓的历史有4000多年。

源于姚姓

第四个起源,出自姚姓。舜是地处偏远地区的东夷族的一支部落的首领,接替尧的位置后,把部落迁到古吴之地(今陕西平陆吴山旁边的历山),史称有虞氏。

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后,封舜的儿子商均在虞地(今河南虞城),成为方国虞国。虞国的虞思,把两个女儿嫁给少康,还帮少康复兴夏朝。

商朝建立后,虞国衰落灭亡,虞国的遗民以吴为氏。秦末农民起义的首领之一吴广,就是姚姓吴姓的后裔。这支吴姓至今有3500多年的历史。

姓氏名望

吴起,战国时军事家。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前440年-前381年),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县,一说山东省曹县东北)人。

吴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

吴芮(约公元前241年-公元前201年),是秦汉交替时期的百越领袖,他是第一个响应秦末农民起义的秦吏,项羽分封诸侯,吴芮被封为衡阳王;汉朝建立,改封为长沙王。卒于公元前201年,谥"文王"。

吴汉(?-44年),字子颜,汉族,南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

吴道子(约680-759)唐代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画史尊称"画圣"。

吴权(898年-944年)南汉静海军节度使之婿,公元937年杨廷艺为牙将矫公羡所杀,翌年吴权从爱州(今清化)出兵击杀矫公羡。939年,败南汉军于白藤江,称王,建都古螺(今河内西北,红河北岸,为原唐代安南都护,即交州),从而造就越南脱离中国统治,被后世视为古代越南独立建国的重要人物。后晋开运元年(944年),吴权去世,享年四十七岁,在位共七年。

吴夲,(979-1036)北宋泉州同安(今漳州台商投资区白礁村)人,被民间尊为"神医"。

吴时来(1527-1590),男,字惟修,号悟斋,浙江仙居县白塔镇厚仁上街村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乡试中举。次年会试不第。归来后至离家二十里的景星岩古刹,面壁苦读,三年不下山。三十二年中进士,任松江府推官。万历十二年(1584),任湖广按察副使,旋升任刑、吏二部侍郎。十五年,官至左都御。

吴勉,(1334~1385)侗族,元末明初五开洞(今贵州省黎平县)人。吴勉起义首领。

吴承恩(约1500-1582)明代淮安人,小说家。被认为是《西游记》作者。

吴有性(1582-1652),字又可,汉族,吴县东山人。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撰写成了全新的《温疫论》一书,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他以毕生的治疫经验和体会,大胆提出"疠气"致病之学说,在世界医传染病学史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因此赢得后人的广泛尊重。

吴三桂(1612-1678)明末清初辽东人,吴周建立者吴周太祖。吴襄子,孙吴世璠。

吴敬梓,清代人,以小说《儒林外史》而著称的杰出讽刺作家。

吴沃尧,清代小说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昌硕,清代篆刻家、书画家。工诗,善书法,尤精篆刻。

吴其浚,清代政治家、科学家。著有植物学著作《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和《植物名实图考》38卷。

吴昌硕(1844.8.1-1927.11.29)晚清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

吴虞,学者,猛烈抨击旧礼教和儒家学说,胡适称他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

,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原书记 。

,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 。

吴健广,同济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德语系研究生教研室主任。上海外国语学院德语学士,德国鲁尔大学哲学(日尔曼学)硕士、博士。

姓氏的来源、产生和演变历程

姓氏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第一个符号,是维系血缘、区分族别的重要依据。“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一部《百家姓》让中华姓氏经典流传。关于姓氏你知道多少?

一、中华姓氏有多少?

《百家姓》是一部启蒙教育经典读物,流传至今的宋代《百家姓》收录姓氏440个,清代《增光百家姓》增至504个。

关于中华姓氏记载还有许多典籍。汉代史游所著《急就篇》列姓130个,唐朝林宝所撰《元和姓纂》所收姓氏达1232个,宋代郑樵《通志·氏族略》所录姓氏为2255个,邵思的《姓解》中收录姓氏2568个,元代马端临的《文献统考》中载录姓氏3736个,明代王圻的《续文献通考》著录姓氏已多达4,657个。明末清初凌迪知编撰的《古今万姓通谱》有“万家姓”之称。今人窦学田所编撰的《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中,收录古今姓氏已达12000多个。

目前比较权威的说法是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人员杜若甫、袁义达根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及中国台湾1970年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一书,进行统计研究,编撰出版的《中华姓氏大辞典》,收录姓氏11969个,其中单字姓5327个、双字姓4329个、三个字以上姓氏2313个。通用的汉姓约3000多个。

二、中华姓氏谁最多?

根据袁、杜《中华姓氏大辞典》,在全国诸多姓氏中以李姓最多,占汉族人口的7.94%,总人数超过1亿以上。占汉族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个,依次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

三、中华姓氏之渊源

在古代“姓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男子称氏”,“妇人称姓”,“姓别婚姻,氏明贵贱”。也就是是说先有姓,后有氏,姓大于氏,氏统于姓;姓是氏的源头,氏是姓的分支。姓是血缘传统的标准,氏是社会地位的符号,这是源于我们的社会最早是母系氏族的原因。

有关姓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传说。一是始祖创世,因生赐姓。也就是伏羲、女娲兄妹按照天意结为夫妻,根据子女出生情况和散落居住情况,将其分为不同的族姓。二是图腾崇拜,演化为姓。也就是在我国各民族神话传说和历史文献中可见的图腾崇拜、图腾感生的记载。比如炎帝其母因感应神龙绕生而生炎帝于姜水,因而炎帝神龙氏以姜为姓。又如,东夷部落以鸟为图腾,以鸟为姓。

有关氏的产生。氏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主要来自就是“胙土铭氏”。是夏、商、周三代之时“封邦建国,赐姓命氏”的一种分封制度。它肇始于夏、商时期,盛行于西周初年。天子封邦建国,分封诸侯,根据其出生而赐姓,又分赏土地而命氏,诸侯以字为谥号,后人便作为族号;担任某种官职,累代世袭而又有功绩的,就以官职作为族号;有封邑的士、大夫以邑为族号,族号即是“氏”。

宋代史学家郑樵在其《通志·氏族略》中对姓氏的来历和种类曾作过系统的总结和科学的分类,将之分为32类,其中以各级地名为“氏”,以(祖父)姓名为“氏”,以官爵为“氏”,以职业技艺为“氏”四大类别,是“得氏”最多、影响最大的主要来源。先秦时期,氏不仅是部族、宗支的徽号,也是社会地位尊卑、贵贱的标志。

后来,衍生了以图腾为氏、以国为氏、以封邑为氏、邑地为氏、以族为氏、以官为氏、以序为氏、以爵为氏等多种形式。

四、姓氏合一有何缘由?

秦统一天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度,完全以行政区划代替了以血缘关系为网络的封建宗法制度,铲除了世卿世禄的世袭制度,使代表贵族阶层高贵出身和社会地位的“氏”黯然无光,成为只标记血缘谱系的符号,与“因生赐姓”、标志家族血缘关系的“姓”已无多大区别。“姓氏合一”已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秦末农民大起义的领袖,戍卒出身的陈胜揭竿而起振臂一呼,发出了“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质疑。一批平民百姓,甚至刑奴、屠夫涌入了农民起义军的行列,成为推翻秦朝统治、建立西汉王朝的主力和元勋。如汉高祖刘邦原为泗水县亭长,汉丞相萧何为沛县小吏,梁王彭越原为渔户,舞阳侯樊啥乃一杀狗屠夫。这些推翻暴秦、创建汉朝的新贵,均出身寒微,没有显贵的家世,自然而然地摈弃了原先那种标志社会身份地位、以“氏明贵贱”的姓氏制度,对原有的贵族世家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扫除。

据史书记载,西汉初年,为消灭各地豪强的势力,抑制六国旧族试图复国的苗头,下令将齐、楚、燕、赵、韩、魏六国后商和豪族名门十多万人,强行迁徙到关中诸陵,分给田宅,集中居住。一些国姓王族,国破家亡之后,不仅其后裔沦为庶人、罪民,其姓也遭到践踏,由国姓公族改为以毫无意义的序号作为姓氏。“胙土命氏”的封建宗法制然无存, “氏明贵贱”的社会功能也随之消失, "姓”、”氏“成为仅仅表明个人及其家族血缘关系的符号, "姓”、“氏”两大支脉合二而一,融为一体。

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有描述: "秦灭六国,子孙皆为度或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 自此始楚之子孙,可以称楚,亦可称芈;周之子孙,周之南君,亦可姬嘉。又如姚恢,改姓为妫,妫皓改姓为姚,兹姓与氏浑而为者也。”

自此“姓氏合一”称为主流,历朝历代虽有所发展、变化,但都基本上保持遵循这一模式。自此以后,姓氏不再有别,上自帝王以至平民百姓,人人都享有姓氏的权利,每一个宗族都有自己固定的姓氏,子子孙孙持续使用,留传至今。

为区分先秦时期和秦汉以来姓氏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和文化内涵,学术上把先秦姓氏统称为“古姓”,把秦汉以来姓氏统称为“今姓”。

(声明:本账号旨在宣传正能量,介绍各地历史文化知识,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留言删除。)

「趣话百家姓」大家好,我是“吴”姓,排名第九

趣话百家姓

“吴”姓

吴姓是我国的第九大姓,当代中国大陆约有2780万。吴姓的起源比较复杂,有的源自姜姓,也有的源自姬姓,还有部分来自少数民族。今天为大家讲述百家姓之“吴”姓。

历代名人

吴起:战国时军事家。

吴广:秦末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之一。

吴承恩:明朝小说家,著有《西游记》。

吴敬梓:清朝小说家,著有《儒林外史》。

姓氏溯源

吴姓有两种来源:一是出自姬姓,始祖为周代的泰伯,曾在江苏无锡一带建立吴国,吴国灭亡后,其子孙以国为姓。二是出自虞姓,相传周文王封仲雍的后代于虞国,虞人中后来有姓吴的。

名人故事

大泽乡起义

秦二世统治的时候,秦朝的法律苛严,官吏残暴,老百姓怨声载道。公元前209年7月,秦二世征发准河一带的九百多名贫苦农民到渔阳去守边,走到蕲县大泽乡时,遭遇暴雨,由于道路不通,不能按时到达渔阳。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耽误日期是应当斩首的。陈胜和吴广商量,横竖是死,不如起来反抗。于是他们杀了负责押送的将尉,举行起义,起义军得到百姓的拥护,很快发展到数万人,不久还建立了“张楚”。

接着,他们兵分三路进攻关中,由于秦将章邯的反扑,吴广战败后被部将所杀,陈胜也被车夫杀死,起义失败。但大泽乡起义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吴民族的始祖泰伯和仲雍,奔吴之前的人生轨迹和事略探讨

子曰:“泰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关于泰伯(约公元前1165—前1074年)的生平事略,以及他在周地、吴地活动的踪迹,历史记录都很少。就算在《史记》吴泰伯世家中,也是寥寥数语,语焉不详。

所以我努力地想把泰伯的活动轨迹捋一捋,看能不能捋出个头绪来,也欢迎大家一起来补充资料。

一、泰伯和周三王在豳、岐下周原的相关历史及具体时间比较。

1.周初三王是指太王亶父、季历和周文王,他们各主政多长时间呢?按照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国家工程),商朝最后的4个在位时间是:商王武乙于公元前1147年——前1113年,在位35年;文丁于前1112年——前1102年,在位11年;帝乙于前1101年——前1076年在位26年;帝辛(纣王)于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时间30年。

这四个最后的商王统治加起来总共102年。

周初三王主政周部落,就处在这一历史阶段。

周太王亶父

季历

周文王

把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和《竹书纪年》的记载加以对照,基本可以弄清周太王在岐下周原主政21年(前1147年——前1127年);王季(历)主政26年(前1126年——前1100年);文王在岐下周原主政45年(前1099年——前1055年),由岐(都)迁丰(都)。

周三王在周原岐邑主政的总时间,加起来为92年。

这92年是西周建立之前周部落在周原发展壮大的时期,也是周文化孕育、走向成形的关键期。

周武王继位,于公元前1046年经过牧野之战一举灭商,建立了西周,史称“武王革命”。

周武王

2.泰伯和仲雍生于豳,成长于岐周,他们在陕西大约共有多长时间?

泰伯和仲雍都出生、成长于豳地(彬州、旬邑一带),后来随父由豳迁岐;再后来就是先去西镇吴山(采药隐居),再远奔江南,文身断发,做出了名垂青史的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泰伯与仲雍为同父同母的兄弟,是古公亶父与元配德姬(蒙兀儿族酋长的女儿,其部落在西镇吴山一带)所生;泰伯仲雍两人和季历为同父异母兄弟,季历是古公亶父和小老婆太姜所生。

据《竹书纪年》,泰伯、仲雍随父亶公于公元前1147年从豳地来到岐(山)下周原。

豳和岐下周原位置示意图

太伯兄弟两人离开周原奔吴,是在亶公病重的时候。假定这一年就是亶公逝世了的话,那就是公元前1127年。

根泰伯奔吴时42岁的记载,我们可以倒推:太伯在周原生活了20年,那么他在豳地至少生活了22年;仲雍比泰伯小了13岁(也有资料说小了10岁),在离开豳地时仲雍应该在8岁~11岁之间了。

二、古公亶父为什么要离开豳地?西戎、北狄的压迫!泰伯的能力,在豳地时就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证明。

看中国古代地图和历史我们都知道,夏与商以及更早的三皇五帝,都是以山西与河南一带为中心,这里也是中华最早的文明发源地。

西戎北狄

西周成立之前的周部落,处在陕西北部、西部,当时那里都是少数民族与中原华夏民族杂居的地方,所谓西戎北狄是也。

周朝是个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的农业性部落,他们尊后稷为周始祖。这个后稷很厉害,姓姬名弃,他的祖先是黄帝,母亲是有邰氏女(曰姜嫄、姜氏部落),嫦娥据说就是他的妹妹。

因为擅长农业,所以古亶公率领的周部落很富裕,文化发达。

但是在善于骑射的西戎北狄们的眼中,周部落就是粮食和牛羊,是取之不尽的各种的物资补充来源,所以他们不断地来抢劫周部落。

古公亶父的周部落当时应该有反抗,但最终还是武力不行,于是不得不举族迁移、挥泪离开了祖居地豳。

泰伯

在古代,男子一般12、13岁即为成年,在离开豳地的时候,泰伯已经22岁了。所以在豳地的时候,泰伯就成了古公亶父唯一可以重用的儿子。

如果从13岁的成年礼算起,泰伯在豳地实际上已经得到了长达8年的培养和实际锻炼。

我们还可以推测出,这一段时间内,泰伯一定表现地非常地优秀,不然,弟弟仲雍又怎么会一生都对这个哥崇拜地五股投地言听计从呢?泰伯对仲雍的影响,比古公亶父还要更大,这让仲雍从此与泰伯不离不弃地数千里奔吴,一生无悔!

泰伯在豳地生活、锻炼的时间较长,所以他的心智、能力,都已经比较成熟了。

三、周原巨变:亶父“好色”娶了太姜;三弟季历出生、长大,又生圣子昌,泰伯的储君地位20年中不断地动摇、下降中,最终终将失去。

泰伯和仲雍跟着亶公,“率领车2000乘”大约8000周民,向南翻过二座大山、跨过二条大河,来到了岐山,再向前就是周原了——肥沃的谓河两岸平原,后来的关中平原地区。

周部族的三次迁移路线图

周原自然不是无主之地,这里以前一直是姜氏部族的势力范围。

这个姜氏大有来头,《说文解字》曰:“神农居姜水,因以为氏。”神农氏,就是传说中的炎帝,为中国历史上最远古的“三皇”之一。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姜尚,也是姜姓姜部落的人,他协助文王和武王开创了周朝800年基业,是春秋时期五霸之一的齐国的始祖。

为什么亶父敢于迁移到周原呢?

我推测主要的原因就是,周部落与姜部落关系很好,两个部落一直有通婚联姻的传统(上文已经交待,后稷的母亲姜嫄就是姜姓部落的女儿)。

1.亶父到了周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再娶了姜氏美少女太姜,他的正妻、泰伯的母亲德姬地位开始失落,泰伯也地位下降。

《诗经绵》中说,亶父来到了岐下周原后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他在渭水边见到了美丽的少女太姜,他的心就把持不住了,立即就向太姜求了婚。

为什么后来孟子对齐惠王说亶父好色呢?

我们知道这时候泰伯都已经22岁了,无论怎么算,亶父都应该年龄在40岁上下了。这个年龄在古代,差不多就是老年了(注:有的资料说亶父活到了96岁,如果这是真的,他到达周原的时候,就应该是76岁了)。

一个40岁(或者说76岁)的老头子向一个13、4岁的少女求婚,你说他是不是好色呢?

按正常的情况来看,亶父怎么着都是应该为年轻力壮有为的泰伯或者仲雍娶妻才对,而不是自己要娶。

亶父娶了太姜后,就让太姜参与了部落的管理,并封太姜为正妻。之所以如此,应该是亶父太喜欢这个小娇妻了,况且人家娘家地位高于自家的周部落。

美女太姜

那原来的正妻德姬那里去了呢?历史上也没有交待,这也就成了一个谜。

事实上,这时候的周部落与姜部落应该是结成了一个比较松散的部落联盟。太姜“上位”后,周部落的外部环境明显好转,因为在商王武乙六年,亶公被商王封为了“伯”级的诸侯“西伯侯”。

2.弟弟季历出生了,若干年后,季历又娶了太任为妻,泰伯和仲雍的地位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

有的历史书说,泰伯大季历17岁,这个说法我认为根本不对。因为泰伯来到周原的时候就已经22岁,泰伯应该比季历大23岁以上才对。

亶父的生命力旺盛,娶了太姜后不久,就生下了季历。季历很快就长大了,到了要娶老婆的年龄(应该是在13~15岁的这个年龄段)。

太姜的娘家姜部族与商朝朝廷关系良好,有不人在朝歌做大官,他们都是商朝贵族。太姜通过这个关系,给季历娶了一个朝歌贵族挚任氏的二女儿“太任”当老婆。

太任

太任的背景很厉害,不仅因为她的娘家是大贵族,更因为她的姐姐嫁给商王武乙当了贵妃。

所以算起来,季历又成了商王武乙的妻妹夫、连襟,季历的地位一下子快速地上涨了(亶公死后,季历袭了西伯侯)。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从季历娶了太任之后,泰伯和仲雍在部族中的地位,就已经不稳定了,这是很明显的了。

兄弟俩对此应该是心知肚明,并且不动声色地开始了自己的退路的安排。

3.古公亶父称姬昌为圣孙、说姬昌将要光大周部落。亶父的理论根据是历史上那个怪异的“朱雀丹书”事件。问题是,这个朱雀丹书事件,到底是谁导演的呢?但结果就是,泰伯和仲雍不得不逃亡西镇吴山。

太任怀孕了,太任生孩子了,这个孩子就是姬昌。

太任和姬昌

历史记载,姬昌出世的时候,一只口衔丹书的朱雀落在季历家门前欢快地鸣叫,放下丹书后,又在太任的产房外飞了三圈。

朱雀,红色的大鸟,就是凤凰。

这个丹书上的内容都是歌颂姬昌的,是说为君之道的。大意是姬昌仁而贤能,将灭商兴周。所以就有了古公亶父十分喜爱姬昌、因此要传位给季历,以便让姬昌接位的这种说法。

“朱雀丹书”后来演变为多种版本:“赤鸟衔珪”、“赤乌衔丹书”、“赤雀衔丹书”、“大赤鸟衔谷之种”、“凤凰衔书”、“凤鸣于岐”等。

“凤鸣于岐

在信天地鬼神的古人看来,圣人自有上天吉象,“朱雀丹书”就是“王”者降生的征兆。

但是,我们从现代的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朱雀丹书”肯定不是真的,而是人为的。

那么,是谁导演了这个事件呢?

要分析这个事件,首先就要看谁是这一事件的最大的得益者。

对于古亶公来说,这时候他已经是50多岁要奔6的人了,在那个时代已经是高寿、快要死的人了,事实上也是这样,几年之后他就死了。

正常来看,亶公是不会导演这个事件的,一是他自己不能受益;另外因为泰伯和仲雍都是治国的良材,他三个儿子任何一个继位,对于亶父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而周部族的文化是传长传嫡,没有动力的话,他为什么要破坏这个部族的规矩呢?这本身也是他掌权的基础。

而对于太姜、太任来说,意义就不一样了。

对于太姜来说,季历是亲儿子、姬昌是亲孙子;对于太任来说,季历是亲亲老公、姬昌是亲儿子。

季历上位,她们才是最直接的最大受益者。

季历

所以我个人分析,这件事应该是由太姜和太任主导、季历执行的,此时已经大权旁落了亶父已经无力反对,他为了自己能够善终,不得不违心地、卖力配合演出:“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

所以到了岐山周原,当季历成长起来、姬昌出生之后,泰伯和仲雍感受到了一种强烈、危险的信号。

正常来说亶父死了之后,根据周部落传承的游戏规则立嫡立长,第一要立泰伯;如果泰伯不能继位,往下就会立仲雍;最后才会轮到季历。

季历要想上位就必须采取非正常的手段。

所以就算是泰伯和仲雍没有了一定要争位的雄心(野心),但事实上他们也已经阻挡了别人(季历)的路了。

“朱雀丹书”事件,就是对他们发出的一个强烈而危险的信号。

那泰伯与仲雍有没有要反抗的想法呢?他们又是如何对待的呢?

心智都已经非常成熟的泰伯和仲雍经过兵棋推演都明白,从内部来说,季历有亶的支持,硬怼没有胜算;从外部环境来看,季历的身后更有强大的姜部落、朝歌的挚任氏贵族集团(挚国),两人同样没有任何胜算。

没有胜算还要不要拼死一争呢?没有必要了。

于是泰伯和仲雍做出了一个很艰难、又很自然的聪明人的选择:逃走。因为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四、泰伯和仲雍出走的第一站是西镇吴山,他们在这里过了三年;但是这里离周原太近了,仍然非常不安全,让兄弟俩时时半夜惊醒。

出逃自然要有一个安全的去处,泰伯和仲雍的第一个选择是去西镇吴山。

中国不仅有五岳,其实还有五镇。五镇是仅次五岳的五座大山,西镇就是其中之一,位于今天的宝鸡境内。

兄弟俩为什么选择吴山?

当然首先这里是大山,山连着山便于藏匿。

其次,这里是泰伯与仲雍的母亲德姬的娘家部落势力所及的地方,必要时母舅家可以策应、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这里应该是周部落、姜部落、蒙兀儿部族势力重叠的地区)。

泰伯和仲雍躲进吴山的这个时间,大约应该是在公元前1130年,即姬昌出生之后、亶父病死之前的三年。

再次,泰伯和仲雍躲进吴山还有一个理由,这里离周原只有80公里。兄弟俩又是至孝之人,只有藏身的地方距离周原不太远,他们才能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回去看望父亲。

兄弟俩是以为老父亲采药治病为理由走的,只是这一去采药就采了三年;采药也没有必要兄弟俩人一起去吧?所以明眼人都明白,真正的理由藏在这个借口的背后。

泰伯采药

如果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兄弟两人既然真心想让王位,到时候竖辞不受就行了比如后来的季扎,根本没有必要逃到深山里长达3年、然后再逃往遥远的吴地呀。

只有一个理由:不走,就会有生命危险。

吴山这里还是不安全,因为时不时他们会看到陌生人从他们藏身的地方经过,到底是为了监视还是为了别的的什么,我们不做过多的推测。

五、泰伯和仲雍兄弟俩人在葬父之后,终于踏上了漫漫的、前途未知的奔吴之路。

公元前1127年,公古亶父终于死了。

历史上说,季历找到了泰伯和仲雍报丧,于是兄弟俩回到了岐下周原。季历为什么能在父亲死后立即就找到两个哥哥?很明显,他清楚地知道两个哥哥藏在哪里。

兄弟俩这时候自然不得不来奔丧,于是三让之中的“第一让”大戏上演:葬礼结束后,季历定要泰伯即位;而泰伯坚辞不受。

为了表达兄弟俩的决心,他们又一次连夜出走。

当然,这一次他们没有再回西镇吴山,而是出人意料地到达了数千公里之外的荆蛮之地:吴地。

断发纹身

这时候还没有无锡这一说,只有吴地,或者说是荆蛮。

泰伯和仲雍从岐山下的周原到了吴地,具体是走了哪条路线呢?这个历史上也是非常地模糊不清。

有人说,他们是从周原过渭河,然后进入汉水流域,沿汉水而下进入长江,过长江到了如今的安徽的马鞍山的当涂县丹阳镇一带的梅里。

我分析走汉水一路不太靠谱,而应该是走由岐山到朝歌这一路,然后再折向南,经周口到扬州过长江到镇江丹阳,再到无锡梅里。

为什么我分析他们要这样走东路呢?

1、因为当时的交通条件很差,人工修的道路很少。在全国只有少数的道路,这就包括由周部落到朝歌的路。

泰伯兄弟只有先远远地离开岐山,才能安心安全地远走高飞,所以一开始他们只能选择从有路的地方快跑。

当时只有周部落到朝歌才有正式的路

2、泰伯仁厚忠孝,当时他还是商臣,在远离周部落的时候,他内心应该还有一个与朝歌告别的想法,当然这一切都应该是秘密而低调的。作为周部落的长子,泰伯对通往朝歌的这条道路很显然是非常熟悉的。

泰伯和仲雍可能走过不止一次去朝歌的路,因为季历娶的太任就是朝歌(位于今河南鹤壁市淇县)贵族的女儿,在定亲、娶亲等过程中,亶公不可能亲自去,而除了亶父之外,周部落最重要的人物,自然是非泰伯和仲雍莫属了。

有史料记载,泰伯奔吴途中,曾经经过了太行山上的九泉山,后来的人为了纪念泰伯,就把那座山(九泉山)改名为吴王山(今天山西晋城市)。

这段红线应该就是泰伯兄弟所走的第一段奔吴的路

晋城吴王山

3、从朝歌向南,多是平原和农耕民族,路好走、人的关系相对好处理。而从汉水那条泰伯从未走过的路,风险太大。

走汉水这条路并不可信,因为从岐山向南全是大山大河森林沼泽,以当时泰伯他们没有指南针、没有舟船又是要逃走的情况,想要到达吴地,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泰伯和仲雍到了朝歌之后再向南,都是中国中东部的大平原了,这里有车马舟船等先进的交通工具,有大路,要到达吴地,就有了可能。

泰伯奔吴的第二段路线示意图

六、泰伯的遗憾:没有带走自己的儿子。

很多历史上都说泰伯没有儿子,所以让弟弟仲雍继承的吴国的首领职位。不过经过认真地研究,我发现了泰伯有子的两个线索。

1.第一个依据:在无锡市新吴区梅村街道出品的《手绘无锡》中明确写到,泰伯长子被太王亶父给“质”给了“戎族”。

前文我们已经说到,周太王统领的姬姓周部落,是一个农耕为主的部落,虽然富裕但战斗力弱鸡。所以周围其他游牧部落,也经常来侵扰。

怎么办?

有一个古人常用的办法,古公亶父也会,于是决定将长孙,也就是泰伯的儿子,质押给了“戎”部落当人质。

这是无锡对泰伯的后代的研究成果之一

只是梅村街道的这个文章太王质孙的文章来源,没有说明。

2.第二个依据:中国闫姓起源。

在闫姓的三个起源中,“周武王封泰伯曾孙仲奕于阎乡”广为流传,被记载在阎姓族谱中。

这个说法的依据,大家可参阅唐朝林宝编纂的《元和姓纂》、北宋欧阳修编纂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以及南宋郑樵编纂的《通志·氏族略》等具有代表性的姓氏书籍。

据此,我推测泰伯有后。

那为什么孔子和司马迁又都说泰伯没有后呢?他们主要还是为了把泰伯打造成一个至德完人。

有人问,既然泰伯有儿子,为什么又会把吴国国君传给弟弟仲雍、而没有传给自己的子孙呢?

一句话,在受到生命威胁、加上当时交通落后信息无法及时沟通的情况下,这一切恐怕都不允许泰伯回到周部落从容找回自己的儿子来接班。

泰伯让国图

结束语:不管泰伯和仲雍是为了孝道而避位、或者是为了逃难而保命,但结果是,他们最后到达了吴地,这让亶公传承下来的周部落没有因为继承权的转移而陷入内部争斗,客观上保存了周部落的实力,这为周代殷商而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这就是我非常赞成泰伯的原因之一,他们客观上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发展,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泰伯为了季历让出了天下,但他没有颓废,而是凭借着自己的超强能力,在吴地又开辟出了一个新的天地来,这让他从此在中国的历史上,又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就是今天吴文化的精神内核:尚德、谦让、开拓、进取!

这哥仨终于坐到了一起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