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牛

姓程的历史名人(姓程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时间:2024-01-26 16:07:54 作者:心若向阳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被李云龙嘲笑的程瞎子有多厉害?历史原型有两位,李云...

被李云龙嘲笑的程瞎子有多厉害?历史原型有两位,李云龙都惹不起

《亮剑》中在一次协助楚云飞清理门户、处理叛徒钱伯钧的情节中,李云龙决定带走楚云飞两个营的装备。尽管楚云飞多次催讨,但李云龙一直声称他会归还装备,却一拖再拖。

然而,这个“讲武德”的承诺最终被拖延到内战爆发。那两个营的装备最终没有归还,而原因只有一个:穷!李云龙和八路军在抗战期间遭受到了政府的军饷停发,他们不得不应对财政困难。这财政困难使得他们不得不采取一些极端手段来确保自己的团队能够继续战斗下去。

以其所谓的“最讲武德”的形象和对日寇的抵抗声誉闻名。他甚至宣称要偿还赔款,显示出自己对中国的尊严和荣誉的承诺。然而,与此同时,他却采取了不公平的措施,以八路军拥有一百个团为借口停止了对他们的军饷支持。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使李云龙感到深深的愤怒。他在心中埋下了一个疑问:为何可以“放火”,而自己却不能“点灯”?

这种不公平的对待让李云龙难以接受。他感到自己和八路军的士兵们都在为国家的抗日事业而奋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这使他认识到政治和权谋的复杂性,以及国内政治力量之间的纷争和矛盾。

总之,八路军的真正主力团只有十二个,其中772团是其中之一,由程瞎子率领。了解772团的历史和团长的身份,可以更好地解释有关程瞎子的问题。

在那个激烈的抗战时代,772团的团长们可谓是真正的猛将,他们的威名让李云龙望尘莫及。尽管在《亮剑》中,副团长和团长之间看似只有一步之遥,但实际上,他们之间的差距远比表面看起来的要大得多。

首位团长,叶成焕,是772团的首任团长,被誉为“猛虎团长”。回溯到李云龙的原型人物之一,王近山,他当时担任772团的副团长。然而,与叶成焕相比,王近山的领导能力和军事才干显然存在差距。

在《亮剑》中,我们可以见识到李云龙和孔捷之间的争执。当他们决定投身骑兵部队时,李云龙得知孔捷有意分走一半的兵力,于是毫不犹豫地使用一番华丽辞藻,试图阻止孔捷的计划,期望他去执行更加底层的蹲点任务。

这种争执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紧张氛围,也彰显了在军队中,尤其是在772团这样充满军事精英的部队里,团长和副团长之间的权威和差距是多么明显。772团的团长们都是经过严格训练和战斗洗礼的猛将,他们的领导地位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凭借他们的能力和战绩赢得的。有一次,正值李家坡之战前夕,李云龙毫不畏惧地指着孔捷,高声呵斥:“枪声一响,全团人必须听我指挥,你也要服从我的命令!”这种果断自信的表现显示了李云龙的坚定意志,但对于772团的首任团长叶成焕来说,他绝对不是那个可以轻易招惹的人。

叶成焕,作为772团的首任团长,堪称一位杰出的军事领袖。他的名字永远与抗战历史上的一场辉煌战役相联——那就是著名的“神头岭大捷”。在这场战斗中,叶成焕带领772团展现了惊人的战术和领导才能,成功地击溃了华北日军的进攻。根据相关日军战史记载,日军一直将772团的行动列为判断八路军动向的重要依据,这足以证明叶成焕的团队取得的成就之巨大。

然而,令人悲伤的是,尽管如此出色的表现,叶成焕在1938年,年仅24岁时,壮烈牺牲在抗战前线。他的牺牲让人深感痛惜,但如果他没有牺牲,至少也有望成为一名中将军衔的杰出将领。第二位团长,陈康,必须与陈赓区分开。1940年,陈康担任772团的团长。而《亮剑》中,李云龙讽刺程瞎子的李家坡之战,实际上是发生在“关家垴战役”,而这一事件与陈康的团长任期相符。这意味着陈康也是“程瞎子”的原型之一。

那么,面对陈康,李云龙是否能招架得住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陈康也是红四军中崭露头角的猛将之一,早在1930年,他就是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的亲信将领,并且比李云龙早了整整四年担任团长职务。

李云龙曾骄傲地说:“长征(1934年)时他就担任团长了!”因此,李云龙又怎么敢轻举妄动,试图挑衅陈康呢?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亮剑》是否刻意营造这种情节的质疑。

综上所述,李云龙最敬畏的是旅长陈赓,既然他都不敢招惹,那么所谓的“报仇”772团团长陈康(程瞎子)的说法,显然只是一种幽默。陈康于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与《亮剑》中的程瞎子一样。

至于有人提到,程瞎子的原型还可能包括王新亭,他被称为王瞎子。然而,王新亭是386旅的政委,于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所以这个说法显然站不住脚。总而言之,772团的团长们都是真正的英雄,他们的战绩和贡献不容小觑。

程氏十大名人,总有一位值得你膜拜

程姓,中国姓氏,得姓于西周时期。

程氏是重、黎的后裔。关于重、黎的身世,古人有两种说法。一说重和黎都是颛顼的曾孙。颛顼有个儿子名叫称,称有个儿子名叫老童。老童有两个儿子,就是重和黎;另一说黎是颛顼的曾孙,重是少昊的儿子。

程姓在《百家姓》中排名193。据2015年的统计,程姓的人口总数在大陆排名31位。

1

程婴

程婴(?—约前583年),春秋时晋国义士,千百年来为世人称颂。相传他是古少梁邑(今陕西韩城西少梁附近程庄)人,为晋卿赵盾及其子赵朔的友人。晋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贾杀赵,灭其族,朔客公孙杵臼与之谋,婴抱赵氏真孤匿养山中,而故意告发令诸将杀死杵臼及冒充孩儿,后景公听韩厥言,立赵氏后,诛屠岸贾,婴则自杀以报杵臼。

2

程本

程本,春秋晋(今邢台市内丘县)人。字子华,自号“程子”。大司马程柏林之后。学识渊博,熟读《坟》《典》《丘》《索》以及故府传记之书,善于持论,聚徒著书,名闻诸侯。

3

程邈

程邈,秦代书术家。字元岑,东海郡下邳(今江苏邳州)人。相传他首行先将篆书改革为隶书。蔡邕称其“删古立隶文”。唐代张怀瓘《书断》称:“传邈善大篆,初为县之狱吏,得罪始皇,系云阳狱中,覃思十年,损益大小篆方圆笔法,成隶书三千字,始皇称善,释其罪而用为御史,以其便于官狱隶人佐书,故名曰‘隶’。

4

程咬金

程咬金(589—665)汉族,中国济州东阿斑鸠店人(现山东省东平县斑鸠店),唐朝开国名将,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唐朝大将,封卢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十九。

5

程异

程异,字师举,唐代京兆长安(今属陕西)人。出身官僚世家,以孝顺著称。考明经及第,补郑县尉。精通吏治,被权臣王叔文提拔,升盐铁扬子院留后。后王叔文变法失败,受到牵连,贬为郴州司马,为著名的“八司马”之一。大臣李巽主管盐铁事务后,大力推荐程异,朝廷便授给程异侍御史,重新担任盐铁扬子院留后,不久又迁任淮南等道两税司。在任期间,程异厉己竭节,革除积弊,政绩卓著,后被召回朝廷,任卫尉卿、盐铁转运副使等职。

6

程颢

(hào)北宋,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生于湖北武汉黄陂区。宋代大儒,理学家、教育家,封“先贤”,奉祀孔庙东庑第38位。与程颐为同胞兄弟,世称“二程”。“二程”早年受学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宋神宗赵顼时,建立起自己的理学体系。其家历代仕宦,曾祖父程希振任尚书虞部员外郎,祖父程遹曾任黄陂县令,赠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卒于该县。

7

程颐

程颐(1033年 —1107年10月5日),汉族,字正叔,洛阳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出生于湖北黄陂 ,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

程颐与其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他的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去人欲,存天理”,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宣扬“气禀”说。

8

程大位

程大位(1533~1606)明代商人,珠算发明家。字汝思,号宾渠,汉族,安徽休宁县率口(今黄山市屯溪)人。少年时,读书极为广博﹐对书法和数学颇感兴趣,一生没有做过官。20岁起便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经商。因商业计算的需要,他随时留心数学,遍访名师,搜集很多数学书籍,刻苦钻研,时有心得。约40岁时回家,专心研究,参考各家学说,加上自己的见解,于60岁时完成其杰作《直指算法统宗》(简称《算法统宗》

9

程长庚

程长庚(1811~1880),名椿,谱名程闻檄,清朝同治、光绪时期技艺非凡、声名赫赫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工文武老生,是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之一。曾被清末画家沈蓉圃绘入《同光十三绝》画谱。他曾任三庆班主,同仁尊称其大老板。曾任精忠庙庙首,三庆、春台、四喜三班总管。他腹笥渊博,能戏300余出,他与四喜班张二奎、春台班余三胜,为京剧第一代演员的三位老生杰出人才,虽比余、张享名较晚,但其威望极高,并称老生三杰、老生三鼎甲,程长庚名列"三鼎甲"之首。被称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

10

程璧光

程璧光(1861-1918年),字恒启,号玉堂,汉族,广东香山县人。清末民初海军将领。

程氏十大历史名人!

总有一位让你膜拜!

盘点百家姓之程姓

本期,波叔来为大家盘点一下当今百家姓上排名第三十一位的程姓。

程姓,源自姬姓、风姓和少数民族改姓。其得姓始祖为伯符,相传五帝时期有大臣重和黎,他们的后代伯符在西周时期被封在程地,建立了古程国,他的后代于是就以国名为姓。

根据最新的 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程姓总人口数约有七百万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58。程姓人口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其中河南是全国程姓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

历史上,程姓的名人并不算太多,接下来小编列举几位程姓的名人,看大家是否都熟悉呢?

程邈,秦代书法家,相传他首先将篆书改革为隶书,而隶书是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分水岭,为行书、楷书、草书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程昱,汉末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谋士,其人多谋善断,是曹操的得力谋士。在曹丕代汉建立魏国之后,程昱被封为卫尉,安乡侯,是曹魏的主要开国元勋之一。

程普,汉末时期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位主公。曾先后跟随孙坚参与讨伐黄巾和讨伐董卓,孙坚死后帮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死后,又与周瑜、张昭等共同辅佐孙权,先后参与赤壁之战和南郡之战,累官拜裨将军,领江夏太守,在东吴十二虎臣中位列第一。

程咬金,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原为瓦岗起义军将领,投靠唐军之后跟随李世民参与了大多数平定诸侯之战,屡立战功,后又参与玄武门之变。唐朝建立之后,官至辅国大将军、左卫大将军,封卢国公,死后追谥骠骑大将军、益州都督。

程颢,北宋著名地理学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程颢和弟弟程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程颐,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程颢之胞弟。程颐与其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了,感谢您的观看。

中国历史上的程姓名人,除程咬金外,还有哪些熟知的名人呢?

程邈,秦代书法家。隶书的开创者。他是秦朝的一个小官,曾当过县狱吏,负责文书一类的差事。因他性情耿直,得罪了秦始皇,被关进了云阳狱中。他在狱中度日如年,无事可做,白白浪费时光觉得实在可惜,程邈把流传在民间的各种书体搜集在一起,潜心研究,一个一个加以改进,把大小篆的圆转改变为方折,同时删繁就简,去粗取精,经过加工整理,十年后,终于创造出书写便利、又易于辨认的三千个隶字来。他把这一成果呈献给秦始皇。

程不识是汉武帝时的大将,别称“不败将军”。担任山西太守,长乐卫尉。与李广齐名。其主要成就为镇守边疆,抗击匈奴,治军有方,军纪严明,生平未尝败绩。

程昱,三国时期曹魏谋士、名臣。192年,被曹操征辟为寿张令,从此为其出谋献策、征战四方。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曹操将汉献帝迁往许都后,任命程昱为尚书,后又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宜。讨平袁谭、袁尚后,拜为奋武将军,封安国亭侯。220年,曹丕代汉称帝,拜程昱为卫尉,进封安乡侯。同年逝世,享年八十岁,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

程普,东汉末期至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他曾跟随孙坚讨伐过黄巾、董卓,斩华雄、破吕布,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死后,他与张昭等人共同辅佐孙权,并讨伐江东境内的山贼,功勋卓著。赤壁之战与周瑜分任左右都督打败曹操,之后大破曹仁于南郡。程普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被人们尊称为“程公”。

程元振,唐肃宗代宗时宦官。与李辅国拥立太子李豫,是为代宗,官至骠骑将军。762年,程元振掌握了部分禁军,谋夺李辅国权,代宗遂罢免李辅国所有官职,以元振代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不久遣人将李辅国刺死。763年,吐蕃趁安史之乱攻占河陇地区,程元振知情不报,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入侵,同年十月,吐蕃攻到奉天,一度直逼长安。赖郭子仪处理平定乱事。后因策划,御史大夫王升发现,上告朝廷,流放溱州,在江陵被仇家杀

程颐,字正叔,河南洛阳伊川人,世称伊川先生,为程颢之胞弟。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程颢, 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世居中山(今保定定州),后从开封徙洛阳。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程颢曾和其弟程颐学于周敦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程长庚,安徽省潜山县人。清代徽剧、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幼年在徽班坐科,道光二年,随父北上入京,始以《文昭关》《战长沙》的演出崭露头角,后为三庆班老生首席演员。同治、光绪年间,任三庆班主,同仁尊称其大老板。在京剧第一代人物中,与四喜班的张二奎、春台班的余三胜并称为“老生三杰”、“老生三鼎甲”,程为“三鼎甲”之首。程长庚为京剧艺术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京剧之父”。

程潜,湖南醴陵官庄,清末秀才,同盟会会员,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曾任湘军都督府参谋长、非常大总统府陆军总长,广东大本营军政部部长。武昌起义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湖南绥靖公署主任兼省政府主席。解放战争后期,在长沙宣布和平起义。新中国,曾任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湖南省省长。

盘点百家姓之程姓

本期,波叔来为大家盘点一下当今百家姓上排名第三十一位的程姓。

程姓,源自姬姓、风姓和少数民族改姓。其得姓始祖为伯符,相传五帝时期有大臣重和黎,他们的后代伯符在西周时期被封在程地,建立了古程国,他的后代于是就以国名为姓。

根据最新的 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程姓总人口数约有七百万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58。程姓人口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其中河南是全国程姓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

历史上,程姓的名人并不算太多,接下来小编列举几位程姓的名人,看大家是否都熟悉呢?

程邈,秦代书法家,相传他首先将篆书改革为隶书,而隶书是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分水岭,为行书、楷书、草书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程昱,汉末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谋士,其人多谋善断,是曹操的得力谋士。在曹丕代汉建立魏国之后,程昱被封为卫尉,安乡侯,是曹魏的主要开国元勋之一。

程普,汉末时期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位主公。曾先后跟随孙坚参与讨伐黄巾和讨伐董卓,孙坚死后帮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死后,又与周瑜、张昭等共同辅佐孙权,先后参与赤壁之战和南郡之战,累官拜裨将军,领江夏太守,在东吴十二虎臣中位列第一。

程咬金,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原为瓦岗起义军将领,投靠唐军之后跟随李世民参与了大多数平定诸侯之战,屡立战功,后又参与玄武门之变。唐朝建立之后,官至辅国大将军、左卫大将军,封卢国公,死后追谥骠骑大将军、益州都督。

程颢,北宋著名地理学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程颢和弟弟程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程颐,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程颢之胞弟。程颐与其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了,感谢您的观看。

全村最穷的人家,出了全村最有出息的人,且是上将!

陈再道:从贫穷少年到上将的奋斗之路陈再道,现任解放军上将,他的成功之路可谓是一个励志的故事。然而,凭借这张照片,你能想象他会成为一名上将吗?大多数人可能都会摇头否认。陈再道的家庭背景极为贫困,遭遇也相当悲惨。然而,在逆境中,他用坚韧和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陈再道出生在一个村子里,村里有二十多户人家,几乎都姓程。大多数人都是自食其力的农民,只有两户是地主。一个叫程朗卿,从陈再道记事起,就开始衰落,教私塾来维持生计。另一个是程玉兴,是村子里的首富,拥有一些土地,还在外面开了一个印钱票的作坊。然而,即使相对于邻村的地主,程玉兴也并不算富有。在这个贫穷的村子里,陈再道的家庭是最贫困的。他的家庭有五口人,父亲程厚瀛是一位老实而勤劳的农民,母亲朱氏也是贫苦家庭出身。叔父程厚富曾在武汉长江码头做搬运工。

陈再道还有一个比他大三岁的姐姐。然而,在陈再道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患上了痨病,无法治愈。为了寻找治疗的方法,他四处奔波,但病情却没有好转,反而让家境变得一贫如洗。最终,他在陈再道三岁时咯血不止,在病床上离世。得知消息后,叔父从武汉回到家里务农,租种地主家的三斗田。当陈再道七岁时,母亲和叔父商量送他去上私塾。然而,陈再道调皮捣蛋,经常逃学,让母亲非常生气。两年后,他最终辍学回家,和姐姐一起挖菜捡柴,给人放牛。然而,就在这一年的秋冬之间,姐姐突然生病了。由于家里没有钱请医生,也没能弄清楚她患的是什么病,姐姐默默地离开了人世。姐姐的突然离去对全家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然而,母亲也早已染上了痨病,她咳嗽不止,每天都大口大口地吐痰。然而,年幼的陈再道并没有太在意。结果,在他十一岁时,病魔夺走了母亲的生命。

在短短的八年时间里,一个五口之家只剩下陈再道和叔父。叔侄两人相依为命,度过了艰难的岁月。为了生存下去,陈再道除了放牛和下田干农活外,还学会了篾匠手艺,能编织席子、篓子和筐子。然而,叔侄俩仍然过着贫困的生活。在这段艰辛的岁月中,陈再道度过了十七个寒暑。1926年秋天,正当他和叔父相依为命之际,来到了乡村,要成立农民协会。陈再道偷偷地跑去参加了农民协会的会议。农民协会成立后,还组建了农民义勇队,陈再道自愿加入了其中,并去大庙报名填表。登记员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回答:“程再道”。事后,陈再道才发现登记员把他的名字写成了“陈再道”,但名字已经叫出去了,要更正就得写报告,于是他只好将错就错,继续被称为陈再道。他参加革命后,经历了一系列的生死考验。然而,最终他成为了红军军长,后来又升任为司令员,并最终成为了解放军的上将。

陈再道的故事充满着坚持和奋斗的力量。他在极度困苦的境况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毅力,改变了命运,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军事指挥官。从一个贫穷少年到上将的奋斗之路,激励着无数人向他学习。结语:陈再道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战胜逆境,取得巨大的成功。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保持坚持和努力,就能够迎接挑战,改变命运。陈再道的经历也提醒我们,贫困并不是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唯一因素,只要我们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态度,就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国家建设,都需要我们保持坚持和奋斗的精神。我们需要学习陈再道的故事,从他身上汲取力量和启示,勇敢地面对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

最后,我想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请留下您的评论,分享您的想法和观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