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公司起名

心术不正是什么生肖(心术不正是什么生肖动物)

时间:2024-01-15 06:35:59 作者:心软是病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余声余语」十二生肖与人生:子鼠

寒假,赋闲在家,没有上班的喧哗,不用思考往来应酬,可人生还是有必要思考。

人是动物,有时候不如动物。人怕动物,又时常欺负动物。动物与人有类聚,人养宠物以慰心;人把动物当佳肴,人吃动物饱口福。病了,会用动物某部位制药养生;癫了,会穿动物的毛皮招摇炫富。动物与人,犹如冤家情侣,相爱相恨。动物人生,不乏本能的血腥。有灵性的动物,比人更温馨。

十二生肖说的是动物,喻的是人生。中国人再伟大,都会有一个动物去匹配。属龙的说出来神采奕奕,属猪的不见得就没有福气。

先写鼠。

老鼠不是一个好东西,但很多人疑问为什么十二生肖老鼠为首?我也被带进去思考过,昨天半夜醒来,厕所蹲了一会儿,我才明白,问题荒唐可笑。生肖是个闭合系统,就是一个圆圈周而复始,无所谓第一第二的。

子时是半夜十一点到第二天一点,一天走向尾声,第二天即将翻转而来,阴阳转换酝酿的时刻,怎么就和老鼠扯上了关系?

书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

原来啊,子带鼠的意思是,子时子刻,夜已尾声但阳气未生,老鼠趁天未亮依然在争分夺秒地偷食。此时乃“鼠得令之侯”,意思就是人熟睡的时刻也正是鼠偷食最好的时候。

从古人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鼠辈有着自己的聪明和勤奋。不浪费时间,也还懂得人鼾声四起的时候必须趁虚而入。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难怪有些人“鼠头鼠脑”了,学学老鼠原来有这么多的实惠。生活中不乏这类人的存在,总会趁人不备的时候占人便宜,或侵占公共财产。

梁上君子就把老鼠的智慧发挥到了极致,总是月黑风高时出没,如果你还在灯下苦读,会用上迷香将你麻醉。不要以为勤奋只是善者的行为,小偷小摸的勤奋有时候让你也汗颜惭愧。新闻报道说,有一个小偷就有明确的劳动指标,而且进行了结构化的分解,每天一定要偷多少,不达标还限制自己的消费。集团化管理的偷盗团伙还会论功行赏,直接和内部的分配与奖金挂钩。有些风光无限的人看似体面,也会琢磨老鼠的生存和发展哲学。诗经里谓之硕鼠,现代人俗称贪官。他们一样地勤奋,权力不退,贪腐不已。也会和老鼠一样懂得抓住时机,特别临退休的时候,会千方百计地暗渡陈仓。

所以,有些动物法律保护也难以生存,可老鼠人人喊打也不会绝迹。鼠字头顶一个“臼”,意为“屡遭打击,却击而不破,打而不尽”,这说明老鼠本身的生命力非常强悍。有些人表面上痛恨老鼠,背地里却鼠道顺溜。凡是偷盗和贪腐都有盘根错节的群体,养鼠对人民是为患,但对于他们养几个大大小小的老鼠才会齐心协力,才能防止身边人的背叛。蛇鼠一窝并非人情的亲密,而是团结就是力量的演绎。想想看,有些人台上虽然喊着除恶务尽,鼠辈就是野火烧不尽,生生不息,前腐后继。

鼠辈的精明太匪夷所思了。生物学说老鼠的好奇心很重,经常不断探索周围环境的物体、食源、地形、躲藏场所,不断适应生存繁衍的环境。老鼠在观察环境时,同时也尝试环境中的食物,开始先取食少量,随后逐渐增加,提防因摄食不当引起中毒死亡。我们有些人不也有这样的生存逻辑吗?不管在哪个平台,或者异地交流做官,他们都能适应环境,如鱼得水地长袖善舞。他们不仅能洞察人心的险恶,也会利用人心的阴暗。

不能说鼠辈完全就没有文化的贡献。比如说鼠的存在会提醒人小人无处不在,你我都要防备。动物鼠的存在还会让人面鼠高高在上地装腔作势,如果你不同流合污会斥责你鼠目寸光。

有鼠字的成语达一百以上,罗列出来蔚为壮观。獐头鼠目说的是人面的丑陋,首鼠两端讲的是迟疑多疑,鼠凭社贵指小人狐假虎威,贼眉鼠眼告诉你的是有些人心术不正,抱头鼠窜形容人的狼狈之样,鼠肝虫臂比喻一件物品毫无价值,十鼠争穴说明坏人会窝里斗。小小的老鼠真的有如此丰富的气象吗?其实不是,以鼠为字的成语如此之多,说明人心本有鼠心,我们的人情有话不完的鼠像存在。

中国人骂人有用畜生侮人的传统,譬如猪狗不如等等。以鼠寓人,不能将鼠变得高贵,但能看透人的卑劣。“一粒老鼠屎能坏一锅汤”,老鼠的破坏性真的太大了,你我虽为人君,但还是不能对身边的鼠辈放松警惕。

辞海里说鼠可以为食,我也见过人吃老鼠。“味甘,性热,无毒”。还可以治病,“烧烤后吃,治小儿哺露大腹,又主治肺痨病,四肢劳瘦。祛中。治疗四肢猛折而筋骨受伤,续筋骨,用生的捣末敷搽。煎成膏,治疮瘘”。

吃鼠我感到恶心,我猜测不了吃鼠人的趣味,但我可以肯定地说有些人吃鼠绝不会是带着阶级仇恨,“寝其皮,食其肉”地痛恨老鼠,就像有些人恨贪官不是厌恶,而是自己没有贪腐的机会。治病我能理解,国人一直有靠动物之体治人身之病的传统。虎骨生精,牛鞭养气是普通人都知道的道理。有的人说吃肝补肝,吃肾补肾,吃了鼠肝会侠肝义胆吗?吃了鼠肾会增强繁殖能力?对了,鼠的繁殖能力忒强,一年几次繁殖,一次就是一窝的小鼠。在二胎放开依然人口数量不振的今天,我们可否考虑将鼠肾作为有机食品,无限量地免费或强制食用呢?不敢说对增加人口有多大的贡献,双胞胎的数量也许会增加不少了。

生物科学的事情不讨论了,继续讨论人生哲学的话题。

我蹲在马桶上,真真切切地听到了老鼠在屋外水管的脚步声。鼠声一阵一阵,或紧或密,我想象到了鼠辈观察的犹豫,还有夺食的疾步。我深怕打扰了它们的节奏,把正在排泄的尿突然憋住。老鼠会串到我的马桶里来吗?很多人家在洞口上会放一个押鼠的器具,说明老鼠肯定通过便器拜访过他们的家里。可此时此刻,我并不担心他们拜访我的屁股,不然的话我一座宝塔把它们镇压下去。也请不要担心我憋尿憋出肾病了,真憋出了毛病,我会杀几个鼠辈补我的身体。

夜晚的子时,万籁俱寂,鼠辈在人的梦乡中倾巢而出,“子鼠”的道理真的了不起。

只是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鼠辈卑劣,为什么人类会以“老”相称呢?听说有的地方有鼠王庙,难不成人终究斗不过老鼠,故意讨好,让鼠辈心生怜悯,手下留情?

什么叫“心术不正”?

其实正统孔门儒家所推崇的“仁”是分为两个方面的,一个是仁心,另一个则是仁术,只不过儒家经典大部分篇幅都是在阐述仁心,对于仁术的论述很少,但少不代表没有,二者在儒家思想中是拥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为什么后世儒家学派出现了很多迂腐、教条的观点,其很大一部分就在于后世儒者们只注意到了仁心,而忽略了仁术。

那么到底什么是仁心与仁术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先说仁术,术就是方法,儒家在推崇仁心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强调仁心发用的技巧和方法的。

比如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

矢人与函人就是指造箭的人和造盾的人,造箭的人拼命想把箭头造的锋利一些,唯恐伤不了人。而造盾的人则拼命将盾造的结实一些,唯恐使用的人被伤到。

这两种心理有对错之分吗?

显然没有,我们不能说造箭的人心肠就比造盾的人狠毒,这不过是基于不同身份所产生出来的不同心理罢了。

同样,医生一心希望能救活病人,而做棺材生意的人则多少会有希望多一些人死掉的想法,这也是一个道理。

再比如很多人用来抨击孔子的杀少正卯事件,显然在当时,少正卯思想的影响力已经严重威胁到了鲁国的文化根基,孔子杀他只是为了仁道能够顺利推行的被迫之举。

所以,儒家思想不是让我们去当一个老好人,它并没有如后世理解的那样,不管实际情况如何,一味死板的认定绝对的善恶。

在善恶之间把握住大是大非之道,灵活的去权衡变通,进而实现真正的仁,这就是仁术。

可以说,想要实现真正的仁的境界,非要掌握仁术不可,否则便成了一个迂腐酸臭的书呆子,陶醉在自我营造道德情操中了。

但仁心与仁术是相辅相成的,仁术的实施也绝对离不开仁心,脱离了仁心的仁术,就要变味成为阴谋权术了。

比如在后篇孟子找来两个人为例子,第一个是伯夷,伯夷是典型的有仁心却无仁术之人,他为人极其清高,只要他看不上的人,不管是君王还是臣子,他话都不愿多说一句。

这种境界非常令人敬佩,但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如此性格便是有保国安民之心,也注定无法施展的。所以,伯夷最终并未为天下百姓做出多少贡献,不过饿死首阳山落了个清高之名。

第二个人是柳下惠,这个人跟伯夷刚好相反,非常圆滑,哪怕是很卑贱的小事他都毫无怨言去做,毫无原则可言。

如此也是不对的,我们中国人讲究外圆内方,人内心要有原则,坚守自己的正道,而对外则要有足够圆润的手段,这才能够做成事。这也就是仁心仁术相辅相成的意思。

很多时候我们识人、用人的关键也就在此。事办的漂亮不代表人就可靠,事做不好也未必不可托付重任,这就牵扯到“心术”问题了,其中的是非对错是值得我们认真权衡分析的。

故而孟子提出“术不可不慎也”,仁术和仁心的辅成发用会直接对我们个人以及社会产生影响,所以对于仁术该如何施展,该如何配合仁心,这一点是要非常慎重的。

说完了仁术,孟子话风一转又开始谈仁心的问题,他先是借来孔子的话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

“里仁”就是让自己处在一个仁的状态中,时刻以仁道为处事做事的核心,否则就是不明智的。这也就是所谓“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的意思。

这里不得不感慨孟子用词之妙,他用了“宅”字,“宅”就是家,孟子将“仁”的心理状态比作了心的家。

我们人出门无论去了哪里,心中总是要想着家的,而且不论去了多远的地方,最终还是会回家的。

孟子告诉我们“仁”的心理状态就是心的家,心只有在家的时候才能够“安心”,这也就是提醒我们要去培养自己的“仁心”。

之后,孟子说:“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役就是奴役,孟子讲人如果做出了不仁不智或是无礼无义的事来,那么就是被心所奴役了,不能自己主宰自己,被私欲牵住鼻子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多多少少在做着不仁不智无理无义的事情。

朋友找自己帮忙,嫌麻烦找借口推掉;外边受气回家迁怒家人,或是工作中诚心给别人找别扭等等,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行为?这些行为的背后是怎样一种心理呢?是情绪,还是欲望?

其实不论是什么,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一刻我们被奴役了,那并不是最为纯粹真实的我们。

所以孟子又说:“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

人们做了不好的事自己潜意识往往都是知道不对的,这个知道的念头往往很小,但还是有的,所以一旦意识到不对,就赶紧抓住这个念头,扩大化,来改变自己。这就是回归仁心的一种方法。

孟子举例,比如我们跟别人比赛射箭,没有射中输掉了比赛,有些人可能心里就不舒服了,抱怨赛场不好,怀疑对手作弊等等。

但其实这些很多时候都是我们在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我们都知道是自己学艺不精,但我们没有勇气直面自己的失败,这就是最大的问题,也是我们不达仁心的最大障碍。

之后,孟子为我们请来了效仿模范。他说子路遇到能指正他的人就会很高兴;大禹听到别人的善言都要拜谢;舜能够不断效法别人的善行,最终成为圣人。

这三个古代贤者都是在不断自我改变从而达到了仁心的典范。

所以综上,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儒家的理解其实存在着误解,儒家可不是死板酸臭的教条,其中包含着很深的人道学问,值得我们好好挖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