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住宅风水

下午两点到三点是什么时辰(下午两点到三点是什么时辰属相)

时间:2023-12-29 01:01:43 作者:旧人陌兮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晨昏 朝夕 昼夜,到底是一天中的什么时点和时段?

现在有手机,有钟表,有网络,有电脑,一天24小时,几点几分,看一下就知道了。但在古时候,人们计时主要看天候,按生活实际,将一天分为六个时段,即晨、朝、昼、夕、昏、夜。

这是晨,早晨

(1)晨。天亮之后到太阳出来之前这一时段叫晨

晨的本义是农具。天亮了,下地干活了,要起早,所以有早晨之说。晨字在甲骨文中就有。《说文解字》释“晨”为:“早,昧爽也。”早的字形是太阳还在地平线之下,还没有出来,本义就是早晨。太阳出地平线是旦。昧爽是拂晓、黎明的意思。就是说,天亮了,但还没有亮开,因为太阳没出来。

《诗经---小雅---庭燎》有:“夜如何其,夜乡晨。庭燎有辉。”意思是说,现在夜色啥时光?夜色之后是晨光,现在火烛仍辉煌。

有一个词叫晨曦,就是指天亮之后的微光。天亮是亮了,还没看见太阳,所以不够敞亮,所以是晨曦。

这是旦,即朝

(2)朝。太阳出来之后到吃早饭之前这一时段叫朝

朝在甲骨文中就有,本义就是太阳出来了。《说文解字》释“朝”为:“旦也。”旦在甲骨文中也有,象形会意字,就是太阳出地平线。

古典时期,一般居民家庭,一天只吃两顿饭。北宋之后,才形成一天吃三顿饭的生活习性。就是说,中国历史上,在隋唐之前的几千年,一天都是两顿饭。

早饭叫“朝食”,十二时辰计时上是“辰时”,也叫“食时”,就是现在的七点至九点。晚饭叫“夕食”,十二时辰计时上是“申时”,也叫“晡时”,就是现在的下午三点到五点。

《诗经--鄘风》里有“崇朝其雨”,毛传解释为:“崇,终也。从旦至食时为终朝。”“旦”是太阳出的时候,“食时”是吃早饭的时候,就是说,从太阳出到吃早饭这一时段为“朝”。

这是昼,白昼

(3)昼。从吃早饭之后到吃晚饭之前这一时段叫昼

《淮南子---天文训》按太阳的运行轨迹计时,里面有:“日至于曾泉,是谓蚤食”“日至于悲谷,是谓晡时”等,最后将一天归纳为“朝昼昏夜”四个时段。

大致来说,天亮到吃早饭为朝,即早晨;吃早饭到吃晚饭为昼,即白天;吃晚饭到天黑为昏,即傍晚;从天黑到天亮为夜,即晚上。

昼与夜相对,昼是白天,夜是晚上。《诗---豳风---七月》有:“昼尔于茅,宵尔索绹。”意思是说,白天要去割茅草,晚上赶着搓绳索。

这是夕,傍晚

(4)夕。从吃晚饭之后到太阳落之前这一时段为夕

夕在甲骨文中就有,与朝相对。朝是太阳出的时候,夕太阳落的时候。通常所谓傍晚,就是夕。

《说文解字》释“夕”为:“莫也。从月半见。凡夕之属皆从夕。”莫是暮的本字,即太阳落到草丛里,也就是夕阳西下,傍晚的意思。

《诗经----小雅----北山》有:“偕偕士子,朝夕从事。”俗语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都是早晚的意思。

这是昏,黄昏

(5)昏。从太阳落之后到天黑之前这一时段为昏。

昏字甲骨文中也有,会意象形字,本义就是太阳落下去的意思。《说文解字》释“昏”为:“日冥也。从日氐省。氐者,下也。”冥的本义是昏暗的意思。就是说,太阳落下去了,天暗了,昏昏朦朦的,越来越看不清楚了。

昏与晨相对,即晨昏。晨是指太阳出之前,昏是指太阳落之后。昏之后是夜,夜过来就是晨。

周朝时,新娘过门出嫁在傍晚,所以叫昏,结婚的婚就是从昏来的。《诗经--陈风---东门之杨》有:“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意思是说,黄昏结婚,漫天星星亮堂堂。

这是夜,月夜

(6)夜。从天黑到天亮为夜。

夜是金文造字,从夕。《说文解字》释为:“舍也。天下休舍也。从夕,亦省声。”舍的本义是房屋,房舍,就是说,夜晚人在房舍里休息。所以,夜就是夜晚的意思。

《诗经--卫风--氓》有:“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意思是说,晚上睡觉,早晨起来,家里地里,忙个不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在后世的传承过程中,晨昏、朝夕、昼夜,意义上有些偏离和交叉。也很正常。但基本的意思一直存在。即晨是指天亮到太阳出这一时段,昏是指太阳落到天黑这一时段,所以晨昏相对,作为一个特定词汇。朝是指太阳出以后到吃早饭这一时段,夕是指吃晚饭到太阳落指一时段,所以朝夕相对,作为一个特定词汇。昼是指白天,即太阳出到太阳落这一时段,光线好,敞亮,清清楚楚;夜是指晚上,即天黑到天亮这一时段,所以昼夜相对,作为一个特定词汇。

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2点是肝脏排毒最佳时间 #调理身体

晚上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两点是肝脏排毒最佳时间。

晚上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两点是肝脏排毒的最佳时间,你知道吗?褪黑激素是身体的生理闹钟,它会在晚上十一点到早上五点之间分泌帮助调节睡眠,这段时间也被称为黄金睡眠时间。

成年人每晚的睡眠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十点,而儿童每天晚上的睡眠时间最好不超过九点,过度的劳累或熬夜会导致阴阳失调。而中医认为晚上十一点到第二天凌晨两点是肝脏排毒的黄金时间,此时睡觉有利于肝脏排毒,因为这段时间是肝脏进行修复和排毒的关键时期。

要保证卧室的温度适中,通风良好,床上用品要干净舒适,可以使用音乐等助眠产品,帮助自己更快的进入梦乡。

当然锻炼的时间最好安排在白天或者下午,避免在临近睡觉前的几个小时进行剧烈运动。黄金睡眠时间段是养肝护肝的最佳时机,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潘毅 | 中医说的「按时吃药」,很多人都没搞清楚

本 期 导 读

在中成药的直播答疑之中,有位学员提出的疑问,恰好可以帮大家梳理关于服药时间的常见误区。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

《素问·藏气法时论》:「肝主春,心主夏 ,脾主长夏,肺主秋, 肾主冬」。

《素问·金匮真言论篇》: 「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

《黄帝内经》之中,不乏与中医时间医学理论相关的条文。

春夏秋冬四时,昼夜节律,一日十二时辰之于人体气机的升降浮沉的影响,无一不是诉说着中医与时间医学的联系。

中国古代医家对生命节律进行不断探索,故衍生出「因时制宜」法则。

什么是因时制宜?

如果从人体生命节律与疾病的关系来看,就有「因时而致病,择时而治病,用时而养生,望时而预观」这几个方面。

从养生防治的角度来看,更多重视于「望时预测,择时针灸,因时用药,顺时养生」。

而今天我们展开说一下「因时用药」,就是吃药的时间。据我所知,大多数人的共识是饭后喝中药,实际上吃药时间,也是有所讲究的。

按时吃药

哪个「时间」,你真的清楚了吗?

曾经在中成药课程直播答疑之中,有位同学问道:

想问的是桂附地黄丸晚上在肾经当令的五到七点服用吗?那么白天在哪个时段服用更佳?是取「金生水」在大肠经当令的五到七点服用吗?还是在脾经当令更佳?

说老实话,这个问题,反映了许多中医粉对中医时间医学的一个错误认知。

这个错在哪里呢?

我们大部分中医粉,都背了十二经跟十二时辰的对应关系。

如此便默认了中医的时间医学,对应只有这么一个模型。这其实是片面的。

《黄帝内经》所说的服药时间,不是按经络当令,而是按「脏腑当令」。

什么叫脏腑当令?

比如说,我们要看每天的吃药时间,此时所说「脏腑当令」,强调的是一天的时间节律之于脏腑的影响。

· 脏腑当令 ·

早上五行属木,肝系统当令;中午五行属火,心系统当令;

下午五行属金,肺系统当令;

晚上五行属水,肾系统当令。

是不是比经络当要容易背得多。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脾的当令时间呢?

脾的时间比较讲究,在一天之中的辰、戌、丑、未,四个时辰行土令,是脾土旺的时间。

这是时间配脏腑的方法,也是更符合《黄帝内经》理论的方法。若套入了周易的象思维来观察,形象会更为直观。

白色代表阳,黑色代表阴 一日之阴阳变化都可从中窥探

事实上,现在大众所熟悉的经络配脏腑,大概是宋金元时期才开始的。比起《内经》的脏腑配时辰理论,出现的时间要延迟了许多。

所以,如果按照经络服用时间来服用,可能不太合适。因为「经络当令」大部分是用在针灸的,而不是拿来吃药的,吃药时间大部分按照刚才讲对应方式。

当然你认真学下去,时辰还会有所细分。在入门阶段,记住上述的脏腑时间模型,来指导中成药的用药时间,大概就够用了。

确实大部分中医粉只知道经络当令,根本不知道脏腑当令,现在纠正一下,请大家都要记住这个知识点。

互动环节

常见问题

补充一个经常被学员问道的问题:

老师,中成药最短要吃多久?

答:「因情况而异」。

假如是驱邪的中成药,比如感冒,祛湿,中病则止,没有最短一说,服药原则是「中病则止」。

比如,我今天吃了东西拉肚子,我吃了一包换成藿香正气丸,好了就不需要继续吃了。

另外一个讲补虚的,就调理到觉得自己满意的程度为好。

来源:中医一年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