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鸡

想开个小型加工厂(农村想开个小型加工厂)

时间:2024-02-02 16:42:08 作者:脾气很大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谁说小买卖利润低?这2个行业投资不大,一年照样能收入20万以上

身边一些小本生意,很多人可能都看不上,总觉得小买卖能有多少利润呢?即便是辛辛苦苦干好了,无非就是比打工强一些而已,更何况自己做生意操心多,风险也大,还不比打工轻松呢。

但实际上,很多让人瞧不上的一些小本买卖,实际了解后发现他们的收入也并不低,虽然小买卖有些工作确实需要自己去完成,不如办个大工厂雇人轻松,但是要说一年的收入,很多要比大买卖强不少。

就比如下面要说的这两个行业,虽说整体的规模都不是特别的大,经营起来也不如开个工厂和门店体面,但是一年下来挣20万以上也是很容易实现,几年时间也能在城里买车买房。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投资一辆小型的平板货车,租个二三百平左右的厂房,专门去各大城市的废品站和工地以及个别的工厂中,收购废旧的编织袋和废旧的吨包以及各种废弃的塑料膜。

这些废料虽然在生活中很多人都觉得不值什么钱,并且还都觉得很脏,甚至懒得去了解。但实际上收这类废品的利润并不低,如果有条件的话,上一台打包压块的机器进行分拣处理一下,中间的利润能更大一些。

因为这类废品实际的材质是分很多种的,有些价值五六毛一斤,有些则一块左右一斤,有些好一些的甚至能达到一块二三一斤。

但是这类废料在回收的时候,不管是废品回收站,还是一些个人工厂在处理的时候,基本上都会按照统一的价去卖,也就是所谓的统货,基本上价位在六七毛一斤。

但是这些废料回收后,再经过工人分拣处理,把各个材质的货分开单独去卖,中间基本上都能保持到一元左右的差价。一天光是这几种废料加起来能收购1000斤左右,那一年算下来也就能挣个二三十不等。

如果要从这些废料中挑出一些还能再利用的二手编织袋,或者是还能用的各种吨包,价位还会更高一些,并且像这类货物还很好出手,只要有好货可以说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的。

这个废品回收小生意虽然不起眼,经营起来也不算体面,投资有个六七万就足以,但实际中间的利润一点都不小,甚至比搞废铁废钢的利润还高,经营好也是不少挣钱。

除了搞废品回收之外,生活中也有很多小本生意同样是不少挣钱,尤其是那些投资六七万就能起步的加工行业,别看有些投资小,但是经营好照样能实现20万以上的收入。

比如加工电动车和摩托车冬季经常用到的挡风被,这个小生意投资就不需要很大,但是加工出来的产品需求则不小。尤其是在冬季,不吹牛的讲,好好经营一个季度,基本上就能顶上别的行业大半年。

这类挡风被的工艺是比较简单,所以加工起来也不难,基本上都是买半成品的原料,然后根据形状如钉装缝制就可以,几乎没有什么特别难的技术门槛。

一些投资不大的小型加工作坊,投资规模虽然不大,跟一些大的工厂比可能销量差,但是收入不一定低。因为他们基本上都是靠自己干,省去不少人工费用。就连跑市场送货也都是自己干,这样虽然累一些,销量也小一些,但是能省去中间不少的环节,利润要比大量走货要高。

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吐槽了,比如说挣钱没有说的这么简单,或者是这个生意想做好没有这么容易等等。

其实有这种想法很正常,但是反过来去想,现在又有哪些行业能保证只挣不赔呢?即便是摆个地摊这种小生意,也都会有人赔精光。

所以说一个生意行不行,主要得看个人如何去经营。明知道自己做不了,还去经营的话,不赔钱也算是奇迹了。

不过以上分享的挡风被加工和废旧的编织袋和塑料膜回收压块,虽说都是小本买卖,但是在市场需求和利润方面都是很不错,即便是做好了这种小本买卖,收入一点也都不低,实现一年挣二十万以上也是不难。看完文章的你,又觉得这两个行业如何呢?

农村办这种小型加工厂,一公斤赚60元,一年能赚60万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废旧玻璃产生量超过1000万吨,但回收利用率仅有25%左右。那剩下高达75%的废旧玻璃都去了哪里?成为了乡村、垃圾场中的一堆堆废料。如果我们能将这些看似毫无价值的废旧玻璃进行回收加工,不仅可以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够发挥环保价值,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一家小型的玻璃加工厂,只需要少量投资就可以实现盈利。更令人欣喜的是,玻璃加工后的产品种类繁多,从建材原料到精细化工产品应用广泛,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接下来,本文将具体解析玻璃加工创业的相关内容,包括加工过程、盈利潜力、投资情况等核心要点,让大家全面了解这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创业项目。如果你也对玻璃加工创业感兴趣,希望本文能成为你实现创业梦的参考指南。让我们一起行动,用智慧和汗水开启玻璃加工事业的新篇章!

一、废旧玻璃的加工过程

1. 原料获取

废旧玻璃获取渠道广泛,主要来源有废旧建筑物的拆除玻璃、各类酒瓶、损坏的家用玻璃器皿以及汽车的玻璃等。这些废旧玻璃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回收站免费获取,但需要自己承担运输成本。如果与一些建筑公司或汽车维修企业合作,也可以直接从他们那里取得原料。

2. 分拣除杂

根据加工需求对废旧玻璃进行分类,有色玻璃、无色玻璃分开;除去标签、胶条等杂质。这个过程可以通过简单的手工操作完成。

3. 粉碎打磨

使用粉碎机将玻璃粉碎成不同粒径的碎屑。一般可分为粗处理和精细处理两个工序。粗处理将玻璃破碎成5-10mm的粗粒料,精细处理可以将粒径控制在0.5-1mm。

4. 筛分包装

采用不同规格的筛子对碎玻璃粒料进行筛分,分选出不同粒径的产品。最后用袋装装袋出售。

二、玻璃加工的盈利潜力

1. 销售玻璃厂,吨毛利200元

最简单的加工方法是将废玻璃粗碎,直接卖给玻璃厂作为回炉原料。这种粗粒料每吨的售价约为200元,考虑到成本在100-150元/吨,所以每吨的毛利大约在200元左右。

2. 加工玻璃砂,吨毛利500-800元

将玻璃碎屑精细化处理,可加工成建材和工业用的玻璃砂。目前5-10mm的玻璃砂市场价约为每吨700-800元。每吨的成本在200-300元之间,所以利润可达500元以上。

3. 加工玻璃粉,斤毛利可达50元

最值钱的产品是经过反复打磨得出的玻璃微粉,可以达到3000-5000目,粒径小于0.5mm。这种超细玻璃粉每斤的售价可达50-60元,而加工成本只有1-2元。所以每斤的毛利高达50元左右。

三、玻璃加工所需的投资成本

1. 场地租金:2000元/月

加工厂需要租用一个约300平方米的厂房,一般月租金在1500-2500元之间,根据地区差异而定。

2. 设备投资:4万元

主要设备有破碎机、筛分机、粉碎机等,配套一条单人操作的小型加工流水线,投资在3-5万元之间。

3. 原料成本:每吨约300元

废旧玻璃的采购成本根据品质差异在每吨200-400元之间,一般平均单位成本控制在300元/吨。

4. 运输及其他费用:约占销售收入10%

需要考虑运输费用,以及水电、人工等其他运营成本,约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

5. 总投资约5万元,投资回收期1年以内

可以看出,玻璃加工的初始投资总额大约在5万元左右。根据盈利预测,最多1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具有非常高的投资回报率。

四、经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调研本地市场,了解供需情况

投入运营前,一定要详细调查当地的废旧玻璃供给渠道、产品需求现状等,制定合理的经营方案。

2.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好成本

要合理控制水电费、运输成本,并对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培训,提高工作效率。

3. 注重产品质量,树立品牌

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不同细度级别的玻璃碎屑产品。产品质量直接影响企业口碑和订单量。

4. 严格执行环保制度

玻璃加工会产生一定噪音与粉尘污染,要积极采取环保措施,达标排放,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处。

废旧玻璃加工无疑是一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创业项目。它不需要太多的人力和资金投入,但却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为难得的是,玻璃加工业还能发挥很好的环保效应,将废物变废为宝,实现再生利用。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的指导建议。祝各位创业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一月可赚数万元,这个小型加工厂投资小,在农村做很适合。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可参考的创业方向,虽然它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这个行业投资很小,门槛也很低,适合普通人去做,这个行业就是加工一次性雨披。接下来,让我们了解这个行业是否值得去做。

根据调查报告,2021年,我国雨披市场规模为20.88亿元,其中一次性雨披市场规模为6.55亿元,占比31.37%;雨披需求总量为1.55亿件,其中一次性雨披需求量为1.29亿件,占比83%。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户外运动、旅游休闲等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一次性雨披作为一种方便携带的雨具产品,在市场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自然而然,一次性雨披的加工和生产也成为了很多创业者关注的方向。

一次性雨披加工行业,原材料的选择主要是塑料材料,如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然后是纺织材料,如无纺布。如果你想小成本创业,那么可以考虑从加工半成品开始,也就是说,从上游厂家那里购买一些半成品原材料,然后通过组装和轻加工完成,这样虽然投资较小,但利润也相对较小。不过这种模式确实非常适合一些小型加工作坊去操作。虽然这样的利润不高,但只要你做好市场营销,也可以赚到不少钱。也许不能暴富,但一个月赚数万元并不难。

以前的一次性雨披销售方式可能只是和一些百货商场、批发市场以及一些卖雨具的店铺合作,这样需要我们一家一家去谈业务,效率也比较低下。如今,随着网络的发展,这种销售渠道也很容易找到,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的信息直接联系这些商家。此外,还可以在网上开店的方式去零售,或者与一些电商公司合作,这样你的产品就不只局限于本地销售了,全国各地都可以出售。特别是在南方地区,下雨较多,需求量很大,做好网络销售确实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除了上述销售方式外,还可以与一些外贸公司或一些工厂建立合作代工。只要能谈成,这种模式的体量就很大。虽然给别人代工的利润很小,但至少这样的订单可以保证加工厂的正常运行。如今,许多传统的加工厂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跟上电商销售脚步,他们暂时靠一些代工订单或外贸订单维持。还可以直接去一些户外旅游景点的门口零售,或者供货给这些景区附近的商铺,只要下雨,一次性雨披就很容易成为抢手货。

如果要开一个小型的一次性雨披加工厂,我们还需要充分考虑劳动力成本,然后是场地租赁成本。在农村地区或城市周边地区租金和人力会相对比较便宜,因此前期小规模生产和加工是非常合适的。总的来说,一次性雨披加工行业是当前消费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的领域之一,开个小型加工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一个月挣数万元还是可行的。

适合农村的小型加工厂,一公斤赚50元,一年能赚70万

前几年,一个好朋友离开了北京时。

钱哥去送他,问离开的原因,他说北京太卷了,还感觉不到希望。

“大学来的北京,打拼了10多年,还买不起一套房,回老家想创业看看机会。”

最近,钱哥找他问近况。他说自己回家开了个加工厂,现在能月入2-3万,比原来上班赚得多些,就是也比原来辛苦。

当问到具体行业时,他说是废玻璃加工,现在还算是比较冷门的创业项目。

1

废玻璃加工是什么?

废玻璃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其中大量玻璃作为无用垃圾被填埋回收处理。其实只要将玻璃粉碎后,这些废玻璃的利润就会非常可观了。

而且废玻璃回收利用,是属于环保行业,不仅经济,效益也非常的高。废旧玻璃原料量大,分布非常广,专门做回收玻璃的人,售卖成本也非常低。

粉碎玻璃是玻璃加工里的冷门行业,玻璃经过粉碎处理后,可以卖给玻璃厂回炉再利用。

对玻璃厂来说,回收加工1吨废旧玻璃可节约800公斤石英砂,130公斤烧碱,130公斤石灰石,140升重油,相对能节约不少成本。

2

粉碎废玻璃赚钱么?

上面说的吧玻璃粉碎买玻璃厂回炉,其实是这个行业赚钱最少的方法。

一般只需要将废玻璃,破碎成粗碎和细碎颗粒,这种颗粒各大玻璃厂都有需求,销售渠道广,一吨纯利润能到200元左右。

如果加工废玻璃,能精磨颗粒度小于5mm或10mm的颗粒,这种玻璃砂都是用来做建筑用砖,玻璃棉绝缘材料以及人造石板的原材料等等,目前市场价大概能卖到650元-750元/吨。

要想赚得更多,只要能将玻璃粉研磨成0.5mm的粉末,或者更细些。

这些玻璃粉末可用来制造反光板材料,或者装饰品材料以及瓷器业的焊剂等等,虽然市场批量不大,但是市场售价比较高,这种粉末一斤可以卖2元左右,也就是说一吨可以卖到4000元。

如果能做到5000目试验级的话,一公斤就可以卖到50元。

一个小型玻璃粉碎厂,月入能到6万左右。而且只要做粉碎玻璃就可以,不用做研磨。这样投资更少,而且赚钱速度要比做研磨更快。

3

粉碎废玻璃要投资多少钱?

从投资上来说,首先要有个200平的场地,另外需要一台粉碎机、一台精磨机和两三条输送带就可以了,全部投资不超过3万元的投入。

回收废玻璃上,也是有三六九等的,加工废旧玻璃市面上比较值钱的是高白或高透的无纤维玻璃,这种玻璃生活中常见的是在建筑外墙、门窗、各种酒瓶子等等。

钢化玻璃和汽车玻璃,处理和分拣技术成本很高,不适合新手操作,所以看到就不要花冤枉钱了。

还有一类是光伏玻璃,这个是个很有潜力的市场,而且回收也很有价值。

废玻璃回收成本,一般在200-300元/吨,要是碰到不要钱的废玻璃,那加工就等于白捡钱了。

粉碎废玻璃,机器成本不高,主要成本是在除杂质及仓储和运输上面,合计每吨加工成本在150元左右。

玻璃厂要求都很严格,必须除杂才能收碎玻璃。

注意事项:

废玻璃加工听起来这生意很简单,投资也不大,但这个行业并不是马上就能启动的。

因为我们要先了解本地甚至周围城市的货源情况,同样也要了解销路情况,看看附近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材质的货,然后再决定上什么样的设备,在哪租厂房运输、仓储成本最低。

另外,就是要充分了解行业的内部门槛。比如加工一吨玻璃的成本是多少,一吨废玻璃能出多少杂质等等。

这些小细节是未来能成功的关键,建议先从一个小型废玻璃加工厂做起,千万别一上来就投一大笔钱,要循序渐进连接号各种渠道和门路后,再考虑扩大规模。

从前景上说,国家的环保政策会越来越严,而玻璃又属于非常难处理的垃圾,废玻璃加工不但能除废还能帮玻璃厂减排。

所以,未来是很有发展的一个行业。

海珠和清远如何复制 国内制衣厂转移的成功案例?

海珠到清远的纺织服装产业是一次产业的重新分工与服务化转型。 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在前期响应政策号召去清远考察之后,很多康鹭制衣厂老板和工人发现,自己习惯的康鹭制衣产业链生态在清远并不存在:工人不能再住在生产车间楼上而是要去专门的员工宿舍,以临时工为主的用工形式要逐步变成规范的正式用工,制衣厂必须要注册……

离开康鹭去清远就意味着走向规范化发展,这让很多习惯了在不合规状态下生存的制衣厂老板非常犹豫要不要迈出这关键的一步。

在7月底南都记者参加的一场海珠服装产业转移调研座谈会上,广东省湖北商会服饰时尚产业协会会长梁富斌表示,清远目前还是更适合一些大品牌、有自己销售渠道的制衣厂过去,对于康鹭小作坊暂时并不合适。

围绕海珠、清远目前在业态上的差异,种种讨论的声音也随之而来。

一些康鹭制衣厂老板和行业人士就此提出:既然清远的业态不适合康鹭小作坊,是不是可以让它们继续留在海珠发展?强行疏解过去是否会导致清远没接住、海珠也没留住的“双输”局面?

另外一些已经转型的康鹭制衣厂老板和专家则表示,康鹭制衣厂长期不合规的业态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无论是在海珠还是清远,未来再想靠不合规生存已经不可能了,抓住当前的政策机遇走向合规才是唯一的办法。

从国内此前制衣厂产业转移的成功案例看,主动求变适应行业的最新挑战无疑才是更为可行的做法。

双向适配怎么做

还是更喜欢在康鹭当日结工,想干就干非常自由,休息时抬抬眼在河涌边就能看到广州塔。

来自广清纺织服装产业园管委会的资料显示,为了承接来自海珠和珠三角其他地区的产业转移,清远已经打造了占地2000亩的广州北中大时尚科技城作为主要承接地。经过前期在海珠及全国各地的招商,截至目前已经签约入园的各类纺织服装企业有400多家,以头部品牌型企业为主,包括唯品会、比音勒芬、沙驰、哥弟、奥康、BOSS、红蜻蜓、欧时力等,其中已经入驻的有40多家,来自海珠的制衣厂占四分之一左右,剩下的都是自珠三角和全国其他地区转移过来的企业。

目前海珠和清远对康鹭制衣厂搬迁的原则是“清远优先、自由选择”,愿意去清远的,政府会提供优惠政策,包括厂房租金减免和各种扶持奖励,但并不会强行“拉郎配”,何去何从完全由制衣厂老板们决定。除了海珠,清远也在积极向珠三角及全国各地的纺织服装企业进行招商推介,近期先后向深圳和新疆等地洽谈产业合作。

多名去清远看过的制衣厂老板告诉南都记者,过去最大的顾虑是没有订单,由于工厂订单主要来自沙河和十三行的服装档口,一旦离这两个市场太远很可能就远离客户群失去了订单。而且清远的用工模式跟康鹭的日结工模式完全不同,清远的工人由园区运营方统一招聘,采用“底薪+业绩”的长工模式,担心用工成本会上升。

前期南都记者在广州北中大时尚科技城的走访中也了解到,目前这里的制衣工多是清远本地人,离家近方便顾家,早上8点做到晚上9点,中午、傍晚有休息时间,食堂包饭,保底工资是6000—8000元,有些早签约的还能获得园区赠送的电瓶车。

有从海珠过来的工人也表示,清远这边的厂区生活跟康鹭城中村很不一样,身边有人来干了几天觉得不习惯就离开了,有些人还是更喜欢在康鹭当日结工,想干就干非常自由,休息时抬抬眼在河涌边就能看到广州塔。能留下的大多是原来在康鹭就做长工的,因为喜欢工作收入稳定跟着过来了。

对于目前一些康鹭制衣厂因为业态差异而不愿意来清远,清远市副市长、广清纺织园管委会主任林科聪向南都记者解释说,目前清远承接海珠制衣厂转移的时间还很短,从去年底至今才半年多,前期需要一些磨合很正常,后续还需要双方共同调整。

对于康鹭制衣厂来说,用工模式的差异需要自己逐步调整生产方式来克服,过去在康鹭城中村那种楼上住工人、楼下开工厂的做法和临时工为主的用人方式虽然成本更低,但背后的安全隐患和不规范肯定要改变的,这一点,制衣厂自己要主动改变观念,来清远就要正规化发展。

对于制衣厂担心的订单问题,前期清远也在主动采取各种办法帮助企业。目前清远政府部门已经给园区企业投放了一些服装订单,主要是校服和工作服等。园区也跟专门培育网红的MCN机构合作把网络订单引流过来,已经有两家落户在园区的电商园。此外,为了让过来的制衣厂能够继续在海珠接单,目前清远在康鹭设了一个招工和接单点,方便它们可以继续在原地接单拿回清远做。

“前期我跟康鹭制衣厂老板开座谈会时有人跟我说,只要在清远能赚到钱,排除万难也会去,所以下一步清远首先要帮过来的制衣厂形成稳定的订单,有了订单就会有更多的厂想过来。”

在林科聪看来,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所以纺织服装行业永远不会落伍。但当前珠三角制衣厂面临的转型压力日益增大,不仅各项成本在上涨,未来这一批四五十岁的工人退出之后甚至可能面临制衣厂无人可招的困难。在这种背景下,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向数字化转型是必然的趋势,而清远借助当前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完全可以借助产业转移成为未来全省纺织服装产业的“智造基地”。

他还特别提到一个细节:广州北中大时尚科技城在前年就开始建设,到了去年底省市政府才有产业转移的政策出来,清远能够提前一步行动正是因为建设该项目的忠华集团对产业规律非常熟悉,早一步看到了变化趋势,判断未来珠三角肯定会把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移出去,基于对市场的判断才提前布局,否则目前清远产业园的建设不会这么快就有成效,“行政力量是跟着市场规律走的,只是在后面加速推动而已。”

康鹭的其他选项

在经过初步筛选之后,很多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周边的增城新塘、番禺南村、东莞虎门和大朗,这些地方的共性是原本就有相当完善的制衣厂产业链。

眼下对于康鹭制衣厂老板们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很多人都在几个备选地点中反复考虑,除了清远,有人把目光投向了周边的增城新塘、番禺南村、东莞虎门和大朗,这些地方的共性是原本就有相当完善的制衣厂产业链,方便康鹭制衣厂更好地融入。但是缺点跟清远类似,这些地方对康鹭很多不合规的做法并不兼容。

有意向搬迁去南村的康鹭制衣厂老板张鸿告诉南都记者,去南村的优点是能继续接沙河和十三行的订单,而且南村的塘步西村和塘步东村目前也有许多服装加工厂,本身配套也比较完善。南村本身也有很多电商企业,过去之后可能有机会拿到一些新订单。不过他也坦言去南村面临用工模式的调整,那边的制衣工基本上都是工资月结的长工,很少日结散工,而且现在制衣工也很难招人。

在其他的备选地点里,新塘和东莞大朗主要生产的是牛仔和毛纺产品,属于不同的细分领域,生产工艺的要求跟康鹭也有一定差别。而且这两个地方此前因为环保的关系也在往外疏解和淘汰落后的制衣厂,早在2016年两地就各有一批制衣厂产业转移去了湖南和广西等地。目前回头大量接纳康鹭制衣厂小作坊的可能性也非常低。

剩下的最大备选项是回湖北老家。

就在今年初清远对海珠制衣厂开展招商宣传的同时,湖北也在积极行动,省委省政府专门开会研究,由省经信厅和商务厅厅长带队到广州对接洽谈产业转移相关事宜,荆州、仙桃、潜江都分别派人来洽谈推介。

梁富斌告诉南都记者,回湖北老家的优势是有优惠政策而且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更亲近。但相应的挑战跟去清远类似,那边的市场不像广州这么聚集,做小订单的制衣厂会比较难,现在回去的更多的是基本上有固定订单的企业或作坊,跟希音这样的大平台大品牌公司、外贸公司合作的,最优先是搬到天门,其次是汉川、仙桃和潜江,“预计今年海珠这边会有15%的企业迁回湖北。”

资料显示,近年来湖北各地已经纷纷通过“归雁行动”承接在外的纺织服装企业回归。以康鹭制衣厂从业人员最多的天门为例,近几年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以及疫情影响,数以万计服装从业人员从广东等地返乡。截至2022年底,天门已有2000多家服装企业,全年产销各类服装1.8亿余件。为了支持服装从业人员回流,全市已经打造了6个服装产业集聚园区,各园区从广州回流的服装企业屡见不鲜。

不过,在广州服装行业的资深从业人员沈潜看来,就算是康鹭制衣厂小作坊想回湖北老家也要做好向规范化经营模式转型的准备,否则回去了也很难立足。他向南都记者回忆,在今年初召开的某次康鹭制衣厂老板座谈会上,很多人在现场反映不愿意离开海珠的原因之一是离中大布匹市场更远,买面料不方便。“在现场他们就跟我说,在康鹭的时候从中大买面料回来发现颜色买错了或者面料买少了可以马上就去换货补货。”

“当时我就十分惊讶,没想到他们连日常的生产管理计划都没有,正常来说制衣厂拿到样衣之后就知道布料、颜色、克重,很容易就估算出一批货要多少面料,准确度可以直接精确到米,不会出现订单做到一半才发现面料不够。但是在他们看来这种做法好正常,甚至有些人订单做到一半才发现不好做、挣不到钱就直接不做了,对商业诚信和规则非常陌生,还要对方按做多少算多少照样给钱。”

清远如何学习成功案例

清远可以被看做珠三角的“一环”以内,在省市政府的支持下承接广深和东莞的一些制衣厂会有优势。

从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开始,珠三角许多纺织服装企业都往中西部地区迁移。作为“世界牛仔之都”的新塘也就是从那时开始逐步分批关停高污染的牛仔水洗和印染企业,很多制衣厂转移去了湖南衡阳市下属的常宁。2019年东莞大朗的60家毛织企业和佛山西樵的9家纺织企业也先后转移到广西贵港的平南县。

在去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纺织服装产业的主要承接地后,除了去中西部省份之外,清远也成为珠三角纺织服装企业产业转移的又一个选项。多位行业人士向南都记者分析,在目前广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因环保和成本上升的压力对外转移的大趋势下,清远完全有机会做起来,但需要找准自身的优势实现跟中西部省份的错位竞争。

一位在纺织行业从业超过20年的专家表示,目前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目的地大致可以分成三个环:“一环”是在距离原址300公里左右的范围,主要是省内和邻近省份的交界地区,这个距离可以做到当天往返,所以会成为一些希望能离目标客户近一点的纺织服装企业的优先选择;“二环”是去中西部省份,优点是当地劳动力供应丰富同时离市场也不太远,企业可以兼顾生产和市场,广西、江西、湖北这些年都承接了很多企业;“三环”是新疆、宁夏这些地方,优点是属于国内主要棉花产地,离上游原料供应近,再远的就是去越南、柬埔寨这些东南亚地区,优点是成本低,过去的都是一些国内的纺织和服装代工大厂。

按照上述规律,目前清远可以被看做珠三角的“一环”以内,在省市政府的支持下承接广深和东莞的一些制衣厂订单会有优势,一些原来去中西部的珠三角制衣厂将会考虑去清远。

去年跟随全省经贸考察团去广西考察产业转移的制衣厂老板曾进良告诉南都记者,现在广西那边的招商优惠力度很大,有些地方政府甚至会给社保补贴,凡是进入当地园区的企业给员工买社保政府一律补贴一半,但是这种超出常规的优惠力度也存在可持续性的问题,“有些地方换届之后优惠政策就开始变相打折扣,说是三年免租金但是实际只免两年,最后过去的服装厂只能再换地方,反正几台缝纫机要搬起来很容易。”

在他看来,清远产业园后续在招商引资中也需要格外注意类似问题,不要事前过分承诺,特别要避免为了短期招商出成绩一开始给的优惠超过地方财政承受能力,最后导致政府承诺不兑现、招来的企业优惠到期之后就会立即流失。

此外,制衣厂对劳动力的供应依赖性非常强。现在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愿意接受每天在厂里重复踩缝纫机的工作,目前制衣工的主力还是中年妇女,很多制衣厂迁移也会优先考虑这一因素,因此未来清远的制衣工人供应保障也非常关键。

南都记者也注意到,针对上述专家提醒的种种问题,目前广清纺织服装产业园也在积极做出提前应对。

在产业链配套方面,目前清远已经逐步形成一个从上游的纺织印染到中游的设计制造展示再到下游的销售和物流配送的全产业链布局,充分利用广州北中大时尚科技城邻近珠三角核心区的优势,在一个小时的范围内实现全链条覆盖,未来这里还将力争实现5年培养输送20万名制衣工人的目标。

回顾国内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历史,类似康鹭这种制衣厂在政府统一部署下大规模搬迁到异地的案例也曾经在武汉的汉正街发生过。

2005年年底,汉正街周边城中村一家制衣小作坊发生了一场导致4死2伤的大火。惨烈的事故也让武汉市硚口区痛下决心,集中关停和疏解了6600多个散乱小的制衣厂,当时很多不合规的小作坊都因此被淘汰。而其中许多合规的小型制衣厂陆续集体搬迁到了和武汉相邻的孝感汉川,汉川也由此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

如今15年过去,今天的汉川已经成为年产成衣8亿件的中国服装制造名城,全市拥有各种服装生产加工市场主体超过5400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人,2022年汉川的纺织服装规上工业产值达865亿,预计今年这一数据将达到千亿大关。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沈潜、张鸿、曾进良为化名)

专家说法

将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外疏解是国内一线城市发展规律的必然,产业转移不仅需要政府推动,还离不开市场、企业乃至经营个体的自主选择。作为这一轮全省纺织服装产业承接地,清远应该在打好产业链配套“硬基础”的同时,在营商环境、城市包容度、基层社会治理等多方面拿出同等匹配的“软实力”才能接得住、接得好。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胡刚

这一轮海珠到清远的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并非是低端的产能转换,而是一次产业的重新分工与服务化转型。广东的纺织产业必须集聚起来才能形成产业体系,清远正好在一小时交通圈和物流配送圈内,承接广州的纺织产业外溢可以兑现清远的区位优势与区域价值。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王先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