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指纹命理

想念爸爸的句子(露西想念爸爸的句子)

时间:2024-01-25 23:59:50 作者:几分真心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怀念我的父亲

今年是父亲逝世30周年,明年将是父亲100周岁诞生纪念日。家父是1924岁9月30日(农历九月初二)出生在金华县的一个小山村。爷爷是晋云县人,年轻时来到金华给人家做长工,于是,就在村里安家生子了。父亲有兄弟5人,还有一个姐姐,他排行最小,上面的哥哥、姐姐都很照顾他,让他读了几年书,在那个年代算是一个有文化的人。

老家的山

小时候听人说,解放前,我们村里出了一位姓王的医院院长。王姓也是村里的大姓,他很早就在村里建造了一栋坐北朝南带走廊的二层洋房,局部三层,对面一排是普通二层楼房,据说是给长工、佣人们住的,两排房子再加一些附房,刚好围成一个很大的院子,里面有道地、水井和池塘,相当气派。该院子位于村子的最高处,刚好布局在一把形似太师椅的部位,实属风水宝地。土改后,院子里住着10多户村民,我家也分到了主房的一间半房子,我小时候就在院子里长大的。王医官为人很好,带村里的许多年轻人外出学医,有王姓的,也有外姓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

就这样,父亲年轻时就在外面闯荡了。到了1949年的5月,他刚好在一家医院里做学徒(没有军籍),医院驻杭州附近的临平,随着解放军21军解放临平,他们整个医院都被编入解放军的序列,他也成为一名解放军的卫生员。后来,可能是随21军63师南下温州,就在温州驻防了。

老家的蓝天

过了几年,他就复员了。因为,懂的一点医学知识,会打针,也会看点小毛病,被安排到金华县的一个区卫生院工作。上世纪五十年代,全国掀起了一个消灭血吸虫病运动,他成为一名专职血防干部,长期在基层指导血防工作,这样他就和属区各个村的村民很熟。

父亲一生都坚持一个理念,就是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老房子已坍塌多时

父母结婚后,他送母亲去读书,她是班里的大姐,比其他学生要大很多。母亲在读书期间生下了我,生完我后,母亲继续读书,毕业后当了一名小学公办老师。因此,我小时候有一段时间被父亲安排在农村奶妈家带着。我叫奶妈为“外婆”,他们一家对我很好,我读书后,每年暑假都会到她家住上一段时间。

异地新建的房子

后来,国家困难时期,精简公职人员,母亲因学历低、参加工作时间短,被精简回乡了。再后来,实在困难,他可能轻信他人的话,觉得还是农村有地种饿不着,就主动辞职回家乡了。我以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策。因为,他从小就在外面闯荡,一般的农活都不会干,只能干些杂事,如记账员、植保员等,不是农村的正劳力,这样工分也少。我们一家5口人的生活就可想而知了。如果他在卫生院再坚持几年,过了困难期,退休时就可以享受离休待遇了。

老家的小院子

但他似乎没有后悔过,千方百计把一家人的生活尽量安排好。他总是对生活充满信心,再困难也不放弃我们兄弟三人的读书。哥哥(同父异母)在中艰难地完成了高中的学业。我13岁初中毕业,那时上高中是要推荐上学的,村里就两个名额,都被村干部的子女占用了。父亲看我太小不能干农活,于是,他作出了一个令他一辈子都自豪的决定:去求学校领导,能否让我继续回去多上一年学?老师们都很喜欢我,居然同意了。老师们还和我说,你不是留级,是再补读一年(我上小学的时候因两个年级合并,少读了一个学年)。结果1973年前后,正赶上一段拨乱反正的日子,那年高中招考完全按成绩录取,我就很轻松地被录取了。

人有时候真的是要靠运气的。第二年上高中又恢复推荐制了,留给我的也就这一年的机会。我1976年入伍后,那批兵就我和另一位高中毕业的同乡在部队提干了,当然,我是自己考上军校的。

1987年7月,我第二次上军校毕业。次年,部队精简整编,我就主动要求退出现役,转业到杭州市政府部门工作。等我在杭州安家立业后,我又先后把弟弟(浙江师范学院毕业后分配当了一名乡村中学老师,后留职停薪经商,最后被教育局除名了)、弟媳妇和哥哥的孩子(侄女、侄子)在杭州找好工作。现在,凭着他们自身的努力,都已经在杭州安居乐业了。哥哥嫂嫂也长期在杭州帮子女带孩子。老家就只有母亲在养老院生活。

我一向认为,所有这些都是托父亲的恩泽。因为,当年如果我辍学了,那我们家后面的故事就或许要改写了。

70年代后期,政府在落实回乡人员有关政策时,父亲每月有了一点经济补助,生活上有点小改善。到了60岁以后,父亲就不干农活了,到金华市区帮人看仓库或管单位的传达室,赚点零花钱补贴家用。

大概是1992年的秋天,父亲来杭州家里住了一段时间,当时我还住在玉皇山南麓的部队家属区,他每天都上午出去逛周边的公园,下午回来。他说,想採些花花草草的果子带回老家种植,后来还真有些种植成功了。父亲平时身体很好,一直坚持洗冷水澡,但这次却告诉我,他的肠胃老发出声音,感觉很不舒服。我说去医院检查一下,他说回金华再去医院吧。

是年11月底,我去北京人民大学参加部里组织的业务考试培训,成为国家第一批土地估价师。一个月后,我回杭州才听弟弟说,父亲住院已有一阵子了,知道我在北京就没告诉我。我立马带上孩子回金华看父亲,发现他已经不行了,但思维还很清晰,我宽慰他安心住院。他说,不用再花钱住院了,浪费钱!弟弟还没成家,以后都需要钱的。我说这个尽可放心,身体要紧。我把孩子送回杭州,就请假来陪他。

没想到,就在我回杭州的第二天清晨,他就拉着母亲强行回家了,说还有最后三天,否则就来不及回家啦。弟弟几次要了救护车去接他回医院,但没有一个人能劝他上车。回家的第三天,有位很好的朋友来看他,他一反常态,能和朋友大声谈话,也同意回医院继续治疗。朋友走后,他说有点累了,想睡一会,结果就再也没有醒来…

当年的通信也不方便,我回杭州处理好一些事务后,马上赶回金华,结果一下火车到附近弟弟开的小饭店时,看到他们准备的花圈,一下就明白了。我很自责自己,为什么没赶上给父亲送终,这是我一辈子的遗憾!

我有时在想,父亲的一生跌宕起伏,都在为生活奔波劳碌,几乎没有过上一天的轻松自在的生活。他走后没几年,我们一大家人的生活都得到很大的改善。现在母亲每月也有一笔教师回乡补助,她也感觉很满足。

哎,人生或许也是一种境界,父亲一生的付出和努力为家人带来了福祉,而自己却没有机会分享。现在唯有怀着感恩之心铭记父亲的教诲,并应好好珍惜当下拥有的幸福生活。

对父亲的无尽思念

思如绵绵雨期

这是一篇回忆录,准确的说是一篇思念父亲的真人真事!

对于一个80后的人来讲,家中有三个孩子是很常有的事,我家就是,我排行为老小,上有哥哥和姐姐,从小家庭条件一般的我却是过得自我认为与同龄相比,比较幸福,虽然依然是缺吃小穿的年代,但是,父母对我的疼爱一点儿也不少。特别我是最小,似乎老爸对我的疼爱更多那么一点点。父亲是一位特别严厉的慈父,从小教导我为人真诚善良,小时候的我,得到父亲赶集带回来的一颗两颗糖果都是开心的半死,因为那个年代实在是物质匮乏。当然父亲对我也寄予了很大的厚望,希望我能出人头地,能够走出小山村,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最后我成了家中三个孩子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一个。那年父亲开心的笑了,那些笑容中似乎融化了额角的皱纹,抚平了内心的一些沧桑..........

之后的我,参加了工作,真的“远走高飞”到南方一线城市生活,那时的我,不理解父母的思念,对于父母偶尔抱怨不写信,不打长途电话也有些不太理解,总想着,我在外好好的,你们在家好好的,不就是一切都好好的么,年少不懂事的我,没有真正意思上体会到父母对我的思念和爱的真切,直到每年一到两次回老家探亲成了父母最热切的盼望。

几年后,我成家了,远嫁他乡成了父母心头的一道痛,担心,劝解,等等,最后也没有能阻止我被爱情冲昏的头脑,最后还是远嫁了,那一刻我看到了父亲眼角的泪珠,在那时,我还有些不理解,直到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真切的体会到什么是为了父母,从内心从最根本上理解了父母,也体会到了父母对我的感情中的一切。

于是,常打电话,常回家,常联络,一切变得好像要补偿什么一样。父亲看到我的日子过的去,也就放下了很多担心,慢慢地接受了我远嫁的事实。日子在忙碌中过去,直到有一天得到父亲在医院的消 息,检查出了胃癌,那些回老家陪伴的日子,让我很自责,对父亲的付出太少,太少,太少,看着睡不下,吃不下,瘦如干柴的父亲,我心如刀割,我多么希望父亲的身体能好起来,我带他去游山玩水,去各大城市走走看,最终父亲还是没有抵的过病魔的纠缠,去了另一个世界!

北方的这个季节很意外,成了雨季,连续下雨十多天了,绵绵细雨,勾起了我无尽的思念,仿佛是那个多年前的下雨天,父亲开心的像个孩子,帮我带上沉重的行李送我去一线城市工作生活!如今再回到故乡,已经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如此真心爱我全心全意接纳我的这样的一个异性了。父亲您在那边还好吗?

父亲节,我想对逝去的父亲说说心里话!

#暑期创作大赛#父亲节,一个男人的节日。没有鲜花和巧克力,只有沉默的回忆,我的父亲离开我们快二十年了。如果他还在世,我想我们父子一定会喝一场畅快淋漓的酒!

父亲去世时,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他已经六十三岁了,可是退休手续还没有办下来!这对于一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工作快四十年他来说,太残忍了!

父亲在故乡一家商业部门上班,从一个只有初小文化程度的农村孩子,通过自己的认真和踏实,还有练就的一手好钢笔字赢得了许多单位的青睐,甚至当时县里的粮食局要调他去任职……父亲最后还是考虑到家有祖母还有我们兄弟姐妹四个年幼需要照顾,还是留在老家镇上一家商业部门。

由会计到助理会计师再到单位一把手,父亲一步步成长,每年都是县里单位的先进个人,家里的荣誉证书有满满一箱子,奖品有毛毯皮鞋……至今他得奖的一床毛毯我还留存着,从老家一直带到了襄阳!

父亲还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就自费订阅了《诗刊》、《人民文学》、《八小时以外》等文学刊物,幼时的我和姐姐每次暑假到他那里度假,总有看不完的文学刊物,可以说,那些文学刊物给予了我们丰富的文学熏陶,也培养起我们对文字的兴趣……

父亲节,怀念勤奋工作的父亲,虽然他带着遗憾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忘记他,他的认真踏实还有对于生活的热爱态度深深影响着我们,让我们兄弟姐妹四人一路平安!感谢父亲!怀念父亲!

1982年,已经42岁的左太北,头一次从家书中感受到晚来的父爱

左太北,著名抗日将军左权的遗女,她的一生都致力于祖国的军工事业、国防事业、航天事业。在2019年6月25日零点30分,左太北因病抢救无效去世,享年79岁。在追悼会现场,、、三任总理都送来了挽联,向左太北表达沉痛悼念之情。

左太北之父左权是一位著名的抗日将军,出生于湖南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由于父亲的去世,左权在很小的时候就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尽管生活非常困难,但左权依然努力学习,并于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学习。1925年,左权加入了中国,并成为一名革命军人和党员。左权参与了多次抗日战斗,战斗勇敢无畏,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革命意志。然而,在1942年的抗日战斗中,左权牺牲了,年仅37岁。

左太北在父亲牺牲后还很小,对父亲的印象并不清晰。但她从母亲刘志兰那里收到了父亲留下的家书,才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父亲对她和母亲的深深爱意。这些家书充满了左权对女儿的关爱和牵挂,每一封信都描述了父亲的思念之情。左太北对父亲的爱更加深刻,她对于未能喊出一声“爸爸”的遗憾也一直伴随着她一生。

左太北从小就成长在父亲的英雄形象中,尽管她没有享受到与父亲在一起的时光,但她以自己的方式继承了父亲的意志,为国家作出了贡献。她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并在国防事业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她和丈夫沙志强一起努力工作,为祖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尽管生活不易,但左太北一直保持着对父亲的思念和对祖国的热爱。

左太北在2002年将父亲的家书转交给了女儿左湘,让她也能够了解父亲的爱和牵挂。左太北最后因病去世,享年79岁。在她的离世之际,总理、亲属都表示沉痛悼念。左太北一生都在追随父亲的脚步,为国家作出了奉献,她是一位柔弱却无比坚强的女子,她的一生都被父亲的精神所鼓舞和激励。

左太北的一生充满了遗憾,她没有机会喊出一声“爸爸”,也没有亲口告诉父亲她的思念。但她依然继承了父亲的意志,坚守着自己的责任,为祖国奋斗到最后。在她的一生中,左太北一直为了祖国的军工事业、国防事业、航天事业默默奉献,无私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左太北,你走好!愿你安息!你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将永远怀念你!

夜深人静,难以入睡——“爸,桔子想你了”

夜深了,却怎么也睡不着。翻看以前的照片,想起去海边的心境。也许夜深人静才适合坦然面对吧。

心心念念的大海终于看到了。面对湛蓝湛蓝的海水,我很想大喊一声“爸,我想你了”!可顾及着身后录视频的女儿和周围看海的人群,终究是没能出声。也许这就是中年的悲哀吧,终究是不能随心所欲!

乘船出海了,心里还是想着和爸爸说“爸,我想你了”。女儿还是在旁边给我录视频。我不敢回头,怕让女儿看出我的情绪。就这样站在船舷看着辽阔的海面,游船激起的浪花很美。

人都说看着湛蓝辽阔的海面心胸会豁然开朗,而我却没有这样的感觉。

踩着柔软沙滩,温温的海水拍打着脚面。想到小时候跟爸爸去菜园浇菜,那时候条件有限,没有水泵抽水机,浇菜就是站在菜地边的水坑里用水瓢一瓢一瓢的舀到水桶里再挑到菜地里。

我就光着脚丫站在水坑负责往桶里舀水,爸爸挑水浇菜。那时候的水没有这样清澈,更不会想到浑水里会有蚂蝗,当我感觉脚疼离开水坑的时候,脚上有条蚂蝗已经开始往我脚心里钻了,我吓得哇哇大哭。爸爸扔下水桶一把抱起我坐在他腿上,脱下自己的鞋子照着我脚丫上有蚂蝗的地方啪啪一阵好揍,费劲扒拉才终于弄下来。记得那天是爸爸抱着我回家的。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再也没有去浑水里玩过了。

人都说天堂没有疾病没有痛苦, 愿爸爸在天堂一切安好!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