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血型配对

梦溪笔谈全文与翻译(梦溪笔谈全文与翻译皇祐二年)

时间:2024-01-13 06:10:30 作者:追梦抓梦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梦溪笔谈(权智段译)——沈括(北宋)

陵州盐井,深五百余尺,皆石也。上下甚宽广,独中间稍狭,谓之杖鼓腰。旧自吉底用柏木为榦,上出井口,自木榦垂绠而下,方能至水。井侧设大车绞之。歳久,井榦摧败,屡欲新之,而井中阴气袭人,入者辄死,无缘措手。惟侯有雨入井,则阴气随雨而下,稍可施工,雨睛復止。后有人以一木盘,满中贮水,盘底为小窍,酾水一如雨点,设于井上,谓之雨盘,令水下终日不绝。如此数月,井榦为之一新,而陵井之利復旧。

  陵州有一口盐井,深五百多尺,井壁都是石头。其上部和下部都很宽敞,唯独中间稍微狭窄,俗称“杖鼓腰”。以前从井底立柏木为井干,上出于井口,自木干垂汲绠而下,才能送汲器至井底取盐水,井旁设一大绞车把汲器绞上来。年深月久,井干折坏,屡次想换新的,而井中阴气袭人,下井的人往往会丧命,没有办法着手。只能等到有雨的时候下井,这时阴气随雨水下落,稍可以施工,雨过天晴就又停止。后来有人用一个大木盘满满地盛上水,盘底穿许多小孔,用它洒水一如雨点落下,置于井口上,叫作“雨盘”,使盘中的水终日洒个不停。这样几个月,井干又全部更新,而陵井盐又像从前一样获利。

  世人以竹、木、牙、骨之类为叫子,置人喉中吹之,能作人言,谓之“颡叫子”。尝有病瘖者,为人所若,烦冤无以自言。听讼者试取叫子令颡之,作声如傀儡子。粗能辨其一二,其冤获申。此亦可记也。

  人们用竹、木、牙、骨之类的材料做成哨子,放在喉咙里吹,能够模仿人讲话的声音,这种哨子就叫“嗓叫子”。曾有人得了哑症,被人坑害,烦恼与冤情没有办法自己说出来。负责审判的官员试着拿来“嗓叫子”让他放在喉咙里,这人发出来的声音就像傀儡戏演员模拟人物声音一般。约略可以听懂一些他要说的意思,他的冤情因此得以申雪。这件事情也是值得一记的。

  宝元中,党项犯塞,时新募万胜军,未习战陈,遇寇多北。狄青为将,一日尽取万胜旗付虎冀军,使之出战。虏望其旗,易之,全军径趋,为虎翼所破,殆无遗类。又青在泾、原,尝以寡当众,度必以奇胜。预戒军中,尽舍弓弩,皆执短兵器。令军中:闻钲一声则止;再声则严阵而阳却;钲声止则大呼而突之。士卒皆如其教。才遇敌,未接战,遽声钲,士卒皆止;再声,皆却。虏人大笑,相谓曰:“孰谓狄天使勇?”时虏人谓青为“天使”钲声止,忽前突之,虏兵大乱,相蹂践死者,不可胜计也。

  宝元年间,西夏进犯边塞,当时新招募的万胜军还不习于战阵,遇敌接战多败北。狄青为将,一日尽取万胜军的旗帜付与虎翼军,令虎翼军出战。敌人望见虎翼军的旗帜而轻视之,全部人马都直趋冲过去,结果为虎翼军所破,几乎全军覆没。又狄青在泾原路守边时,曾以少量人马遭遇大批敌兵,自思必须用奇计才能制胜。因此预先命令军中全部舍弃弓箭弩机,都只带短兵器。又令军中听到一声锣响就停止前进;听到锣声再响起来则严阵以待而佯装退却;锣声停止即返身大呼而突击敌人。士卒都听从他的部署。其军刚与敌人相遇,还没有接战,他就立即下令击锣,士卒都停了下来;锣声再次响起,士卒都退却。敌人大笑,相互说道:“谁说狄天使是勇武的将领?”当时敌人称狄青为“天使”。等到锣声停止,士卒忽然转身勇往直前,突入敌阵,敌兵顿时大乱,相互践踏而死者不可胜计。

  王元泽数歳时,客有以一麞一鹿同笼以问雱:“何者是麞,何者是鹿?”雱实未识,良久对曰:“麞边者是鹿,鹿边者是麞。”客大奇之。

  王元泽才几岁大的时候,有个宾客把一头獐子和一头鹿关到同一个笼子里,然后问王元泽:“哪个是獐子,哪个是鹿?”王元泽确实不认识这两种动物,过了好一会儿回答说:“獐子旁边的那个是鹿,鹿旁边的那个是獐子。”宾客觉得他的回答实在奇妙。

  陕西因洪水下大石,塞山涧中,水遂横流为害。石之大有如屋者,人力不能去,州县患之。雷简夫为县令,乃使人各于石下穿一穴,度如石大,挽石人穴窖之,水患遂息也。

  陕西因洪水冲下巨石,堵塞到山涧中,水遂横流而造成祸患。巨石有像房子那么大的,靠人力不能移走,州县都为此忧虑。雷简夫为县令,于是让人各在巨石下挖一坑穴,估计坑穴已像巨石那样大,就拉动巨石填入坑穴而窖起来,水患遂平息。

  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无陆途,民颇病涉。久欲为长堤,但苏州皆泽国,无处求土。嘉祐中,人有献计,就水中以蘧刍癗为墙,栽两行,相去三尺。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漉水中淤泥实蘧蒢中,候干,则以水车畎去两墙之间旧水。墙间六丈皆土,留其半以为堤脚,掘其半为渠,取土以为堤,每三四里则为一桥,以通南北之水。不日堤成,至今为利。

  苏州到昆山县共有六十里,都是浅水洼而没有陆路,老百姓苦于涉水行走,早就想修筑二条长堤。可是苏州一带是低洼积水之地,没有地方可以取土。到了嘉祐年间,有人想出妙计,在水中用芦席、草把子扎成墙,栽成两行,中间相距三尺。在相距六丈的地方,也用同样的方法扎一道墙。捞起水中淤泥填到芦席草墙中,等泥干了,用水车把两墙之间的积水排掉,就露出了六丈宽的泥土。将这六丈土留一半作为修堤的基础,将另一半挖成水渠,挖出来的土正好用来筑堤。每隔三四里便造一座桥,用来沟通南北的水流。没有多久堤就修好了,直到今天,这些大堤还在给人们以行路之便。

  陈述古密直知建州浦城县日,有人失物,捕得莫知的为盗者。述古乃绐之曰:“某庙有一钟,能辨盗,至灵!”使人迎置后閤祠之,引群囚立钟前,自陈不为盗者,摸之则无声;为盗者摸之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祷钟甚肃,祭讫,以帷帷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令引手入帷摸之,出乃验其手,皆有墨。唯有一囚无墨,讯之,遂承为盗。盖恐钟有声,不敢摸也。此亦古之法,出于小说。

  枢密院直学士陈述古任建州浦城县令时,有人家中被盗,抓到了一些嫌疑人,但是不知道究竟谁是盗贼。陈述古就骗他们说:“某某庙里有一口钟,能够辨认盗贼,非常灵验。”他派人把那口钟抬到后室供奉起来,把那些嫌疑人带到钟前站好,对他们说:如果不是盗贼,摸了钟,钟不会响;如果是盗贼,摸了钟,钟就会响。陈述古亲自带领县衙的官员们十分严肃地向钟祈祷,祭祀结束以后,用布幔将钟围起来,又暗地里派人用黑墨涂抹钟壁。过了好一会儿,带来嫌疑人让他们逐一把手伸进帷幔里摸钟,出来以后便查验他们的手,发现众嫌疑人手上都有黑墨,只有一个嫌疑人手上没有。于是对这个嫌疑人进行审讯,他承认自己是盗贼,因为害怕钟会发出声音,所以不敢去摸它。这也是古代就已经有的方法,出自于小说的记载。

高中十段具有思辨色彩的古文段落(附译文)

1、李邕鉴真迹

萧诚自矜札翰,李邕恒自言别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呈邕,邕辄不许。萧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萧诣邕云:”有右军真迹,宝之已久,欲呈大匠。”李欣然愿见。萧故迟四旬日,未肯出也。后因论及,李故请见,曰:”许而不去,得非诳乎”萧于是令家童归见取,不得,惊曰:”前某客来见之,当被窃去。”李诚以为信矣。萧良久曰:”吾置在某处,遂忘之。”遽令走出。既至,李寻绎久,不疑其诈,云是真物,平生未见。在坐者咸以为然。数日,萧默候邕宾客云集,因谓李曰:”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 “邕愕然曰:”试更取之。”及见,略开视,置床上,曰:”子细看之,亦未能好。”《封氏闻见记》

【译文】

萧诚十分擅长书法,李邕也自己写东西说自己擅长鉴别书法。两个人都住在南中。萧诚写了副字认为不错,就拿给李邕看,李邕觉得一般,萧诚对李邕挑剔自己的做法很不满,就造了几张假的古字画,天天把玩,把字画弄得很旧,看见的都说这是数百年前的字画,萧诚对李邕说:”我有王羲之的真迹,珍藏了很久,现在想拿给你看看。”李邕很希望看看,萧诚故意拖延数天,不肯拿出来。后来两人谈及此事,李邕执意要求看看,说:”你答应了却不让我看,不是在骗我吗?”萧诚于是让家仆回去取来,家仆没拿到,惊呼:”前几天有客人来,见过,估计被他偷了。”李邕信以为真,萧诚过了很久说:”我放在某个地方,后来忘了。”就让李邕跟着去取,到了地方后,李邕观摩了很久,没怀疑是假货,说:”这样的真迹我这辈子都没见过。”在座的都认为这就是真迹。又过了几天,等到李邕的客人们都聚会,于是萧诚对李邕说:”你从来都看不起我的书法,前几天给你看了几张我小时候写的字,你怎么就认为它是王羲之的真迹,你是怎么看的?”李邕大惊说:”你再拿来我看看?”看到后,稍微瞟了几下,扔在床上说:”现在仔细看看,还是不怎么样。”

2、范仲淹以工代赈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歳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馀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歳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一·官政一

【译文】

宋朝仁宗在政期间,吴州一带闹大饥荒,当时范仲淹正在浙西当职,他下令散发米粮以赈济灾民。并鼓励百姓储备粮食,救荒的措施非常完备。 吴州的百姓喜欢赛舟,并且信仰佛教。于是范促淹鼓励这儿的百姓举行划船比赛,自己也日日在湖上宴饮。从春季至夏季,当地的百姓几乎每天都扶老携幼在湖边争看赛舟。另外,范仲淹又召集各佛寺方丈住持,对他们说:”闹饥荒的年份也是工钱最是低的时候,正是寺院大兴土木建院修造的大好时机。”于是各寺庙住持开始招募工人大肆兴建。范仲淹又召募工人兴建了朝廷的谷仓及官府衙役的宿舍,每天募集的工人多达一千人。 监察的官员认为范仲淹此举是不体恤荒年朝廷的财政困难,竟然鼓励百姓划船竞赛和寺院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所以上奏朝廷,奏请治范仲淹的罪。范仲淹上奏说:”我之所以要鼓励百姓宴游湖上,寺院和官府大兴土木,用意是借有钱的百姓,来救济贫苦无依的穷民,使他们靠出卖劳力来过生活,能够依赖官府和民间所提供的工作机会生活,不致于背井离乡,饿死荒野。” 这年全国的大饥荒,只有杭州一带的百姓没有受到严重的灾害。

3、贪官不如盗贼

雷于粤为最远郡。崇祯初,金陵人某,以部曹出守。舟入江,遇盗。知其守也,杀之,并歼其从者,独留其妻女。以众中一最黠者为伪守,持牒往,而群诡为仆,人莫能察也。抵郡逾月,甚廉干,有治状,雷人相庆得贤太守。其寮属暨监司使,咸诵重之。未几,太守出示禁游客,所隶毋得纳金陵人只履,否者,虽至戚必坐。于是雷人益信服新太守, 乃能严介若此也。

亡何,守之子至。入境,无敢舍者。问之。知其禁也,心惑之。诘朝守出,子道视,非父也。讯其籍里名姓,则皆父。子悟曰:”噫!是盗矣!”然不敢暴语,密以白监司使。监司曰:”止!吾旦日饭守而出子。”于是戒吏,以卒环太守舍,而伏甲酒所。旦日,太守入谒,监司饮之酒,出其子质,不辨也。守窘,拟起为变,而伏甲发,就坐?之。其卒之环守者,亦破署入。贼数十人卒起格斗,胥逸去,仅获其七。狱具如律,械送金陵杀之。于是雷人之乃知向之守,非守也,盗云。

东陵生闻而叹日:”异哉!盗乃能守若此乎?今之守非盗也,而其行鲜不盗也,则无宁以盗守矣!其贼守,盗也,其守而贤,即犹逾他守也。”或曰:”彼非贤也,将间而括其藏与其郡人之资以逸。”曰:”有之。今之守亦孰有不括其郡之藏若赀而逸者哉!”愚山子曰:”甚哉,东陵生言也!推其意足以砥守。”

【译文】雷”地名)是广东的偏远的郡县。崇祯年初,一个金陵人以部曹的官职出任雷的太守,他坐的船在江河中遇到了盗贼,盗贼知道他是太守,就杀了他,并杀了他的随从,只留下了他的妻子女儿。盗贼们以他们中最狡猾的一个当假太守,拿了真太守的牒文,而其他的盗贼扮作他的仆人,外人都看不出来。他们到了雷超过一个月了,为官甚是清廉,治理状况很好,雷的百姓互相庆祝自己的了一个好的太守,他的属下监监司使都称颂他。没过多久,太守出示了禁令禁止游客来,而且不能收受百姓的哪怕一只鞋,违犯者就算来了也要要坐牢。因此雷人更加信服这位新太守能像这样严格执法。没多久,真太守的儿子来了,到了雷,没人敢给他东西。他问了周围的人,知道了这个禁令,感到很奇怪。等到太守出来,他在路上仔细看了那太守,发现并不是他的父亲,咨询了太守的籍贯和姓名,都是他父亲的。他的儿子知道了,说:”啊,这是盗贼啊!”然而不敢将此暴露出来,秘密的跟监司使说了这事。监司使说:”好,我明天请太守吃饭,然后你来。”于是叫兵吏严守,,叫士兵围住了太守的住处,并且在酒观埋伏了兵甲。第二天,太守来了,监司使和他喝酒,使真太守的儿子出来对质,他无法辩解。太守很窘困,想要发起变乱,而埋伏的兵甲出来,在他的座位上抓住了他。那些包围守卫的士兵,也冲进来。数十个贼人马上起来与之格斗,很多都逃跑了,只抓住了七个。将他们押到监狱,并都送到金陵杀了。因此雷人才知道以前的太守不是真正的太守,是强盗。东陵生听说了后叹到:”奇怪啊!盗贼竟能像这样当好太守?如今天下真正的太守不是盗贼,而他们的行径很少有不像盗贼的。这个贼人作的太守,是个强盗,但当太守时十分贤明,这个都超过了其他的太守啊!”有的人说:”他不是贤明的人,因为他搜刮了他的宝藏以及他的百姓的钱财逃跑了。”有的人说:”他是贤明的人。如今的太守哪里有不搜刮百姓钱财而逃跑的呢?”愚山子说:”东陵生所言既是!他的治理心意足可以比得上其他太守。”

4、宰臣善辩

文公(晋文公)之时,宰臣上灸而发绕之。文公召宰人而谯”读音qiao四声,责问)之曰:”女”通‘汝’)欲寡人之哽邪?奚为以发绕灸?”宰人顿首再拜请曰:”臣有死罪三:援砺”读音li四声,磨刀石)砥”读音di三声,磨)刀,利犹干将”读音gan、jiang一声,古代善铸宝剑的人。这里指利剑)也,切肉断而发不断,臣之罪一也;援木而贯脔”读音luan,二声,肉块)而不见发,臣之罪二也;奉炽炉,炭火尽赤红,灸熟而发不烧,臣之三罪也。堂下得无微”隐匿,暗中)有疾臣者乎?”公曰:”善!”乃召其堂下而谯之,果然,乃诛之。

【译文】

晋文公的时候,炊事官上的烤肉上有毛发缠绕在上面。文公叫炊事官来训斥道:”你想让寡人噎着吗?为什么在烤肉上绕着毛发?”管家不断磕头下拜请罪道:”我有三条致死的罪:拿磨刀石磨刀,磨得比干将”的剑)还锋利,切断肉而毛不断,这是我的第一条罪;拿木棍穿肉块却看不见毛发,这是我的第二条罪;用炽烈的炉子,炭火都是通红的,肉烤熟了但是毛发却不会被烧掉,这是我的第三条罪。这堂屋下是不是暗藏着嫉恨我的人吧?”文公说:”对啊!”于是召集堂下的所有人责问,真的”找到了),并且诛杀了他。

5、严母教子

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先外祖家素不润,历年饥大凶,益窘乏。时铨及小奴衣服冠履,皆出于母。母工纂绣组织,凡所为女工,令小奴携于市,人辄争购之;以是铨及小奴无褴褛状。

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之具,毕置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而泣日:”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诸姨尝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对曰:”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

【译文】

我四岁的时候,母亲每天教我《四书》几句。为了我太小,不会拿笔,她就削竹枝成为细丝把它折断,弯成一撇一捺一点一画,拼成一个字,把我抱上膝盖教我认字。一个字认识了,就把它拆掉。每天教我十个字,第二天,叫我拿了竹丝拼成前一天认识的字,直到没有错误才停止。到我六岁时,母亲才叫我拿笔学写字。我外祖父家素来不富裕,经历了几年的灾荒,收成不好,生活格外窘迫。那时候我和年幼的仆役的衣服鞋帽,都是母亲亲手做的。母亲精于纺织刺绣,她所做的绣件、织成品,叫年幼的仆役带到市场上去卖,人们总是抢着要买。所以我和年幼仆役从来衣冠整洁,不破不烂。回忆我母亲教我的时候,刺绣和纺织的工具,全放在旁边,她膝上放着书,叫我坐在膝下小凳子上看着书读。母亲一边手里操作,一边嘴里教我一句句念。咿咿唔唔的读书声,夹着吱吱哑哑的织布声,交错在一起。我不起劲了,她就拿戒尺打我几下,打了我,又抱了我哭,说:”儿啊,你这时候不肯学习,叫我怎么去见你爸!”到半夜里,很冷,母亲坐在床上,拉起被子盖住双脚,解开自己衣服用胸口的体温暖我的背,和我一起朗读;我读得倦了,就在母亲怀里睡着了。过了一会,母亲摇我,说:”可以醒了!”我张开眼,看见母亲脸上泪流满面,我也哭起来。歇一下,再叫我读;直到头遍鸡叫,才和我一同睡了,我的几位姨妈曾经对我母亲说:”妹妹啊,你就这一个儿子,何苦要这样!”她回答说:”儿子多倒好办了,只有一个儿子,将来不长进,我靠谁呢!”

6、阿留传

阿留者,太仓周元素家僮也。性痴呆无状,而元素终蓄之。尝试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主人怒之,则帚掷地,曰:”汝善是,何烦我为?”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宾客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问之,则曰:”短而肥者,瘦而髯者,美姿容者,龙钟而曳杖者。”后度悉不记,则阖门拒之。家蓄古尊、彝、鼎、敦数物,客至出陈之。留伺客退,窃叩之曰:”非铜乎?何黯黑若是也?”走取沙石,就水涤磨之。短榻缺一足,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持斧、锯,历园中竟日。及其归,出二指状曰:”木枝皆上生,无下向者。”家人为之哄然。舍前植新柳数株,元素恐为邻儿所撼,使留守焉。 留将入饭,则收而藏之。其可笑事,率类此。

元素工楷书,尤善绘事。一日,和粉墨,戏语曰:”汝能是乎?”曰:”何难乎是?”遂使为之,浓淡参亭,一若素能,屡试之,亦无不如意者。元素由是专任之,终其身不弃焉。

传者曰:樗栎不材,蕲者不弃;沙石至恶,玉人赖焉;盖天地间无弃物也。矧灵于物者,独无可取乎?阿留痴呆无状,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试,实元素之能容也。今天下正直静退之士,每不为造命者所知;迟钝疏阔者,又不为所喜。能知而且喜矣,用之不能当其材,则废弃随之。于戏!今之士胡不幸,而独留之幸哉!

【译文】阿留,是太仓人周元素的家僮。生来痴呆无比,但周元素一直收养着他。主人曾让他负责打扫,”他)整个早晨挥舞扫帚,没能扫干净一间屋。主人冲他发怒,”他)就将扫帚摔在地上,说:”你会做这事,为什么要麻烦我呢?”周元素有时到别的地方去,让他照看门户;来的宾客即使是熟悉的,”他)也不能说出名字来。问他,他就说:”又矮又胖的,瘦长有胡子的,长得很好看有,老态龙钟拄着拐杖的。”后来的想想都记不住,就干脆关起门拒不接待。”周元素)家里收藏有古尊古彝古鼎古敦等多件古董,客人来了就拿出来陈列一番。阿留等客人走了,偷偷敲一敲,说:”这不是铜吧?为什么这样深黑?”跑去拿来沙石,就着水又洗又磨起来。矮榻缺了一只脚,”周元素)要阿留砍一根树的分枝做个榻脚;”阿留)拿着斧头锯子,在园子里走了一整天,等他回来了,”只见他)伸比二根手指比划着说:”树枝都向上生长,没有朝向下边的。”家人因此哄堂大笑。 房子前新栽了了几株柳树,周元素担心邻居家的小孩摇动它,就让阿留守护着。阿留要进屋吃饭,就将柳树收藏了。阿留可笑的事情,大概诸如此类。

周元素工于楷书,尤其擅长绘画。有一天,”他)和好颜料,开玩笑似地对阿留说:”你能干这个吗?”阿留说:”对于这事,有什么难的呢?”于是”周元素)就让他画起来,”只见他)色彩的浓淡,调和得参互均匀,完全像是素来就会。多次让他调色,也没有不如意的。周元素从此专门要他调色,终身用他,没有废弃。

作传者说:樗栎不成木材,但找木材的人并不嫌弃;沙石非常难看,但雕刻匠们需要它;大概天地间没有可以完全抛弃的东西。况且比其他生物灵巧的人,偏偏就没有可取之处吗?阿留痴呆无比,本来不过是可弃之材罢了:最终却因为一技之长被任用,实则是”因为)周元素能够容人。如今天下那些正直清静的人才,常常不被当权者所了解:不聪明而又迂阔的人,又不被他们所喜欢。能够了解并且喜欢的人,使用他们时又不能适合他们的才能,接着就弃用他们。唉!如今的人才为什么不幸,而只有阿留幸运呢?

7、东坡日课

朱司农载上尝分教黄冈。时东坡谪居黄,未识司农公。客有诵公之诗云:”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东坡愕然曰:”何人所作?”客以公对,东坡称赏再三,以为深得幽雅之趣。

异日,公往见,遂为知己。自此,时获登门。偶一日谒至,典谒已道名,而东坡移时不出:欲留,则伺候颇倦;欲去,则业已通名。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愧谢久候之意。且云:”适了些日课,失于探知。”坐定,他语毕,公请曰:”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对云:”钞《汉书》。”公曰:”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钞也?”东坡曰:”不然。某读《汉书》至此凡三经手钞矣。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次则两次;今则一字。”公离席。复请曰:”不知先生所钞之书肯幸教否?”东坡乃命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至。公视之,皆不解其意。东坡云:”足下试举题一字。”公如其言,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几数挑,皆然。公降叹良久,曰:”先生真谪仙才也!”他日,以语其子新仲曰:”东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岂可不勤读书邪?”

【译文】司农”管钱粮的官)朱载上曾经分教于黄冈县。当时苏东坡被贬谪居住在黄州,不认识朱司农。有位客人吟诵朱司农的诗说:”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 苏东坡惊愕地说:”什么人作的诗?”客人回答是朱司农所作,苏东坡再三称赞,认为很有幽雅的情趣。

有一天,朱司农去拜见苏东坡,他们于是成为知己。从此,朱司农经常登门拜访。偶然有一天来拜见,负责接待的人已通报了姓名,但是苏东坡好长时间不出来:他想留下来,则等候得很疲倦了;想离开,又已经通报过姓名。像这样过了很长时间,苏东坡才出来,表达抱歉久等的意思。并且说:”刚才作一些每日所要做的功课,没能及时来接待你。”两人安坐定落,别的话说完后,朱司农请教说:”刚才来时,先生所说‘日课’是指什么?” 苏东坡对答道:”抄《汉书》。” 朱司农说:”凭先生这样的天才,打开书看一遍,可以终身不忘,哪里用得着手抄呢?” 苏东坡说:”不是这样的。我读《汉书》,到现在总共经过三次手抄了。最初一段事抄三个字为标题,以后要抄两字,现在就只要抄一个字了。” 朱司农离开座位, 又请教说:”不知道先生肯不肯把所抄的书给我看看。”苏东坡就命令老兵在书桌上取来一册书。朱司农看了后,一点也不了解其中的意思。苏东坡说:”请你试着列举标题一个字。”朱司农按照他说的做了,苏东坡应声就背诵几百个字,没有一字差缺。共挑选了几次,都是这样。朱司农心悦诚服赞叹了好长时间,说:”先生真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才啊!”以后朱司农把这个话告诉儿子新仲说:”苏东坡尚且如此勤奋,中等智力的人能不勤奋读书吗?”

8、董阏于为赵上地守

董阏于为赵上地守,行石邑山中,涧深,峭如墙,深百仞,因问其旁乡左右曰:”人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曰:”婴儿痴聋狂悖之人,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牛马犬彘”读音zhi四声,猪)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董阏于喟然叹息曰:”吾能治矣。使吾法之无赦,犹入涧之必死也,则人莫之敢犯也,何为不治?”

【译文】

董阏于”人名)做赵国上地”地名)的守”官名),走在石邑”地名)的山中,”看见)山涧很深,峭壁像墙一样陡,深有百仞”仞:古代长度单位),于是问那附近乡村的百姓道:”人有到这里面去过的吗?”回答说:”没有。”问:”小孩、傻子、聋子、疯子这样的人,有到这里面去过的吗?”回答说:”没有”“牛马狗猪曾经有进去的吗?”回答说:”没有。”董阏于喟然叹息道:”我可以治理了。让我的法没有赦免到,就像进入山涧一样必死的状况,那么人们就没有敢触犯的了,还有什么不能治理呢?”

9、吴起为西河守

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不去,则甚害田者;去之,则不足以徵甲兵。於是乃倚一车辕於北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者赐之上田上宅。”人莫之徙也,及有徙之者,还,赐之如令。俄又置一石赤菽东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於西门之外者赐之如初。”人争徙之。乃下令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人争趋之,於是攻亭一朝而拔之。”《韩非子·内储说上》)

【译文】

吴起担任魏武侯时的西河郡守。秦国有个小哨亭靠近魏境,吴起想攻下它。不除掉小哨亭吧,会对魏国的种田人构成很大危害;要除掉小哨亭吧,又不值得为此征集军队。于是吴起就在北门外靠置了一根辕木,然后下令道:”谁能把它搬到南门外,就赏给谁上等田地,上等住宅。”没有人去搬它。等到有了搬动它的人,立即按照命令行了赏。不久吴起又在东门外放了一石赤豆,并下令说:”谁能把它搬到西门,赏赐如前。”人们抢着搬它。于是吴起下令道:”明天将攻打哨亭,有能先上去的,任命他做国大夫,赏他上等田地住宅。”人们争先恐后。于是攻打哨亭,一个早上就拿下了。

10、孙泰退屋

孙泰,山阳人,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众皆伏泰之义。尝于素食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中和,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线二百千。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居两月,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俾其人他徙。于是睹一老妪,长恸数声。泰惊悸,召诘之,妪曰:”老妇常逮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泰怃然久之,因绐曰:”吾适得京书,已别除官,固不可驻此也,所居且命尔子掌之。”言讫,解维而逝,不复返矣。 “节选自《唐摭言。节操》)

【译文】

孙泰是山阳人,年轻时师从皇甫颖,志行品德很有古代人的风度。孙泰的妻子是姨母的女儿。起初是姨母年纪老了,把两个女儿托付给孙泰,说:”长女一只眼睛有毛病,你可以娶她的妹妹。”姨母去世了,孙泰娶了姨母的长女为妻。有人问他的缘故,孙泰说:”那人眼睛有毛病,除了嫁给我就嫁不出去了。”众人都佩服孙泰的义气。孙泰曾经在都市遇见一座铁灯台,把它买了下来,叫人洗刷,原来是银制品。孙泰赶忙前往归还卖主。中和”唐僖宗年号),搬家到义兴”地名),购置了一坐别墅,花掉铜线二十万钱。交付了房价的一半以后,孔泰去吴兴郡”地名)游学,约定回来那天见买主交房。过了两个月,孔泰回来,停了船步行,把剩下的钱交给房主,等着他们搬到别的地方去。看到一位老太婆,大声恸哭了好几声。孔泰感到惊奇,叫过来问她,老太婆说:”我曾经在这里侍奉过公公婆婆,我的子孙不孝顺,房屋被别人买去,所以感到悲伤。”孔泰发怔了好久,骗他说:”我恰好收到京城来的信,已经改任到别的地方当官了,所以不能再住在这里了,这屋子暂且还让您的儿子掌管。”说完,解开船缆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古代故事:《梦溪笔谈》选译

《梦溪笔谈》为北宋沈括所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著作。里面故事很少,摘录几则如下。

李遥买杖

随州大洪人李遥,杀人后逃亡。一年后来到秭归,在市场上闲逛的时候买了一根手杖。当时,秭归也发生了凶案,被害人的儿子看到李遥的手杖,认出是自己父亲生前所有。于是告到官府。

李遥被抓获后,被严刑拷打,但是卖手杖的人已经找不到了。追查到他的原籍,李遥在大洪杀人的事情败露。李遥因为另一件凶案而落网,真是是凑巧。

包孝肃为吏所卖

包公做开封府尹,明察秋毫,刚正不阿。有个百姓犯了法,应当遭受脊杖(脊杖是打后背,比臀杖重,经常把犯人打残废)。小吏私下对犯人说:“你送我些钱,我来和你分担刑罚。到了堂上,你只管大声分辩。”犯人同意。

在审案的过程中,犯人大声争论,小吏在旁边插嘴说:“你这种罪必得受脊杖的惩罚,说这么多有什么用?”包公大怒,认为这个小吏挟私报复,于是把小吏臀杖十七,特意宽待了犯人,仅受臀杖。作者说:“小人为奸,真是防不胜防!”

嗓叫子

有人用竹子、木头、骨头等做成一种哨子,俗称“嗓叫子”。放入人的喉咙里,能够模仿说话。曾有个哑巴受了冤屈无法表达,官员找来一个“嗓叫子”放入他喉中,哑巴能够发出古怪的声音,仔细分辨,能把他的意思听清楚一点儿,冤情得到申诉。

打关节举人

许怀德(北宋将领,都指挥使)做了殿帅,有个举人想来依附做门客。求许怀德的乳母说情。得到同意后,举人前来参拜。许怀德坐在椅子上接受拜见,神情很冷淡。有人对他说:“这样对待举人是不对的,应该站起来迎接。”许怀德说:“通过乳母打通关节的人,我这样对待他就不错了!”

判卷

郑毅夫在中举前就很有名气,在国子监考试中却只得了第五名。他认为不公正,在答辩的卷子里写道:“我和李广杜牧一样有才华,却只得了第五,就像骏马老去,劣马跑到了它前头,灵龟失去了灵验,只能驮着石碑。”主考官很生气,决心在正式科考时让他落榜。

科考时,还是那个官员做主考,他从一摞卷子里寻找,看到一篇文章和郑毅夫的风格很像,就直接拿出来让他落第。结果,那篇文章的作者不是郑毅夫,白受了冤屈。而郑毅夫在这次考试中中了状元。

嘉祐年间,有个叫刘几的举子,在国子监的小考中多次获得第一名。成名后文风变得偏冷怪异。大家纷纷效仿,欧阳修非常厌恶这种风气。凡是新文风的人一律不准中榜。文坛风气又变了回来。

在科考中,有个举人写道:“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不太懂这几句话怪异在哪里,直接摘录原文)。”欧阳修说:“这肯定是刘几。”于是打为等外。揭开姓名的时候,这人真的是刘几。

几年后,欧阳修再次主考,刘几也在举子之中。欧阳修说:“除恶务尽,我还要让他落榜。”批阅卷子的时候,有篇文章写到:“主上收精藏明于冕旒之下。”欧阳修看到后说:“我找到这小子了!”说完把这篇文章从中举的等类中挑出来。最后得知,这篇文章的作者叫萧稷。本次的状元叫刘辉,有知道底细的人说:“刘辉就是刘几,他改名了。”

再次审阅,刘几的文风中规中矩,欧阳修也被他的文采折服,于是,欧阳修给他稍事修改,让这篇文章更加出色。

王文正局量宽厚

王文正是个非常宽厚的人,大家从没看到他发火。厨师做的饭菜不合口味,或者不干净,他只是不吃而已,从不责备。家里人想看看他到底胸怀有多大,就弄了一点墨放到汤里。王文正并未指责,只吃饭,不喝汤。第二天,家里人又把饭里放了一点墨,他看了看饭,说:“我今天不想吃饭,弄一碗粥来吧。”

有一次,子弟们来告状说:“每天给我们的肉都让厨房的人贪污了,肉不够吃。”王文正问:“你们一天配发多少肉?”子弟们回答:“本来是一斤,结果被厨房克扣掉半斤。”他又问:“一斤够吃吗?”子弟们说够。于是,王文正让管事的人给没人们配发一斤半肉(留出厨房贪污的余地),始终没责罚厨房的人。

还有一次,他府上的大门坏了,维修的时候在旁边开了一个低矮的侧门。王文正回来,伏在马鞍上进门,他什么也没问。几天后大门修好,他出入时看到,还是没问。

年末的时候,牵马的小卒来辞职,王文正问他:“你给我牵马几年了?”小卒回答:“五年了!”王文正说:“我怎么不认识你呢?”小卒离开的时候,王文正又喊他回来,赠送了他一些钱。原来,小卒每天牵马,王文正只看到背影,现在小卒转身离开,他认了出来。

李士衡不重财物

李士衡出使高丽,一个武将做副使。高丽国赠送了很多礼物,李士衡并不在意,让副使安排。他们坐的船底舱渗水,副使把李士衡的东西放在下面,自己的东西放在上面。行驶到海上,遇到大风,船只颠簸得很厉害。船夫很紧张,为了减轻重量,让大家把东西扔掉。结果扔到一半,风停了。检查损失的财物,都是副使的,李士衡的东西因为在底部,都得到了保全。

孔旻仁慈

淮南的孔旻,隐居山野,终生都没出来做官。他家有个竹园,前面有条小河。院子里的竹子经常被人偷窃。他怕小偷趟河得寒疾,就在河上架了一座小桥。由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孔旻的为人。庄子的妻子死去,庄子敲着盆子唱歌。如果他平时就敲盆子唱歌,这没什么可说的。但是为了表示看得开而唱歌,就显得做作。又比如邴原耕地捡到金子,看了看扔出墙外,就赶不上管宁看也不看。

不教人主杀人手滑

庆历年间,皇上身边有个侍者犯了法,罪过不轻,但不至死。大臣们都说应该判处这个人死刑。只有范仲淹没发言。退朝后,范仲淹对众人说:“我们不应该这么做,如果皇上杀人杀得手滑,不是件好事。”众位大臣都沉默不语。

梦溪笔谈(技艺段译)——沈括(北宋)

算术求积尺之法,如刍萌、刍童、方池、冥谷、堑堵、鳖臑、圆锥、阳马之类,物形备矣,独未有隙积一术,古法:凡算方积之物,有立方,谓六幂皆方者。其法再自乘则得之。有堑堵,谓如土墙者,两边杀,两头齐。其法并上下广,折半以为之广以直高乘之,以直高以股,以上广减下广,余者半之为勾。勾股求弦,以为斜高。有刍童,谓如覆斗者,四面皆杀。其法倍上长加入下长,以上广乘之;倍下长加入上长,以下广乘之;并二位,以高乘之,六而一。隙积者,谓积之有隙者,如累棋、层坛及洒家积罂之类。虽似覆斗,四面皆杀,缘有刻缺及虚隙之处,用刍童法求之,常失于数少。余思而得之,用争童法为上位;下位别列:下广以上广减之,余者以高乘之,六而一,并入上位。假令积罂:最上行纵横各二罂,最下行各十二罂,行行相次。先以上二行相次,率至十二,当十一行也。以刍童法求之,倍上行长得四,并入下长得十六,以上广乘之,得之三十二;又倍下行长得二十四,并入上长,得二十六,以下广乘之,得三百一十二;并二位得三百四十四,以高乘之,得三千七百八十四。重列下广十二,以上广减之,余十,以高乘之,得一百一十,并入上位,得三千八百九十四;六而一,得六百四十九,此为罂数也。刍童求见实方之积,隙积求见合角不尽,益出羡积也。履亩之法,方圆曲直尽矣,未有会圆之术。凡圆田,既能拆之,须使会之復圆。古法惟以中破圆法拆之,其失有及三倍者。余别为拆会之术,置圆田,径半之以为弦,又以半径减去所割数,余者为股;各自乘,以股除弦,余者开方除为勾,倍之为割田之直径。以所割之数自乘倍之,又以圆径除所得,加入直径,为割田之弧。再割亦如之,减去已割之弧,则再割之弧也。假令有圆田,径十步,欲割二步。以半径为弦,五步自乘得二十五;又以半径减去所割二步,余三步为股,自乘得九;用减弦外,有十六,开平方,除得四步为勾,倍之为所割直径。以所割之数二步自乘为四,倍之得为八,退上一位为四尺,以圆径除。今圆径十,已足盈数,无可除。只用四尺加入直径,为所割之孤,凡得圆径八步四尺也。再割亦依此法。如圆径二十步求弧数,则当折半,乃所谓以圆径除之也。此二类皆造微之术,古书所不到者,漫志于此。

  算术中求物体体积的方法,如刍萌、刍童、方池、冥谷、堑堵、鳖臑、圆锥、阳马等,各种形状的物体都具备了,只是没有隙积术。古代的算法:凡计算物体的体积,有立方体,是指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的物体,其计算方法是把一条边自乘两次就可以求得了。有堑堵,是指有点像土墙形状的物体,两边是斜的,两头的面是垂直的。它的截面面积的算法是:先把上、下底的宽相加,除以二,作为截面的宽,用直高与它相乘就求得了一个值;再将直高作为股,用上底面的宽减去下底面的宽,所得之差除以二作为勾,用勾股定理算出弦,就是它的斜边长。有刍童,是指有点像翻过来的方斗形状,四侧都是斜面。它的计算方法是:将上底面的长乘二,与下底面的长相加,再与上底面的宽相乘;将下底面的长乘二,与上底面的长相加,再与下底面的宽相乘;把这两个数值相加,与高相乘,再取其六分之一(就求得了它的体积)。隙积,是指堆累起来而其中有空隙的物体,像堆叠起来的棋子、分层建造起来的土坛以及酒馆里堆累起来的酒坛子一类的物体。它们虽像倒扣着的斗,四侧都是斜面,但是由于边缘存在着一定的残缺或空隙,如果用刍童法计算,所得数量往往比实际的要少。我想出了一种计算方法:用刍童法算出它的上位、下位数值,另外单独列出它的下底宽,减去上底宽,将所得之差乘高,取其六分之一,再并入前面的数目就可以了。假设有用酒坛子累成的堆垛,最上层的长、宽都是两只坛子,最下层的长、宽都是十二只坛子,一层层交错堆垛好。先从最上层数起,数到有十二只坛子的地方,正好是十一层。用刍童法来计算,把上层的长乘二得四,与下层的长相加得十六,与上层的宽相乘,得三十二;再把下层的长乘二得二十四,与上层的长相加得二十六,与下层的宽相乘,得三百一十二;上、下两数相加,得三百四十四,乘高得三千七百八十四。另外将下层的宽十二减去上层的宽,得十,与高相乘,得一百一十,与前面的数字相加,得三千八百九十四;取它的六分之一,得六百四十九。这就是这堆酒坛的数量。运用刍童法算出的是实方的体积,运用隙积法算出的是空缺部分拼合成的体积,也就可以算出多余的体积。丈量土地的方法,方、圆、曲、直的算法都有,不过没有会圆的算法。凡是圆形的土地,既能够拆开来,也应该能让它拼合起来恢复圆形。古代的算法,只用中破圆法把圆形拆开来计算,它的误差有达三倍之多的。我另外设计了一种拆开、会合的计算方法。假设有一块圆形的土地,用它的直径的一半作为弦,再以半径减去所割下的弧形的高,用它们的差作为股;弦、股各自平方,用弦的平方减去股的平方,将它们的差开平方后作为勾,再乘二,就是所割弧形田的弦长。把所割的弧形田的高平方,乘二,再除以圆的直径,所得的商加上弧形的弦长,便是所割弧形田的弧长。再割一块田也像这样计算,用总的弧长减去已割部分的弧长,就是再割之田的弧长了。假如有块圆形的土地,直径是十步,想使割出的圆弧高二步,就用圆半径五步作为弦,五步自乘得二十五;又用半径减去弧形的高二步,它们的差三步作为股,自乘得九;用它与弦二十五相减得十六,开平方得四,这就是勾,再乘二,就是弧的弦长。把圆弧的高二步自乘,得四,再乘二得八,退上一位为四尺,用圆的直径相除。现今圆的直径为十,已经满了整十数,不可除。只用四尺加下圆弧直径,就是所割圆的弧长,共得圆弧直径八步四尺。再割一块圆田,也依照这种方法。如果圆直径是二十步,要求弧长,就应当折半,也就是所说的要用圆弧的半径来除它。这两种方法都涉及精确的算法,是古书里没有说到的,随笔记录于此。

  造舍之法,谓之《木经》,或云喻皓所撰。凡屋有三分:去声。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凡梁长几何,则配极几何,以为榱等。如梁长八尺,配极三尺五寸,则厅堂法也,此谓之上分。楹若干尺,则配堂基若干尺,以为榱等。若楹一丈一尺,则阶基四尺五寸之类。以至承拱榱桷,皆有定法,谓之中分。阶级有峻、平、慢三等,宫中则以御辇为法:凡自下而登,前竿垂尽臂,后竿展尽臂为峻道;荷辇十二人:前二人曰前竿,次二人曰前絛,又次曰前胁;后一人曰后胁,又后曰后絛,未后曰后竿。辇前队长一人,曰传倡;后一人,曰报赛。前竿平肘,后竿平肩,为慢道;前竿垂手,后竿平肩,为平道;此之谓下分。其书三卷。近歳土木之工,益为严善,旧《木经》多不用,未有人重为之,亦良工之一业也。

  关于屋舍的营造技术,有一部专门讨论的书籍叫做《木经》,有的说是喻皓所撰。此书将屋舍建筑概括为“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梁以下、地面以上为“中分”,台阶为“下分”。凡是梁长多少,则梁到屋顶的垂直高度就相应地配多少,以此定出比例。如梁长八尺,梁到屋顶的高度就配三尺五寸,这是厅堂的规格。这叫做“上分”。柱子高若干尺,则堂基就相应地配若干尺,也以此定出比例。如柱子高一丈一尺,则堂前大门台阶的宽度就配四尺五寸之类,以至于斗拱、椽子等都有固定的尺寸,这叫做“中分”。台阶则有“峻”、“平”、“慢”三种;皇宫内是以御辇的出入为标准的:凡是抬御辇自下而上登台阶,前竿下垂尽手臂之长,后竿上举也尽手臂之长,这样才能保持平衡的台阶叫做“峻道”;(抬辇的共有十二人:前二人称前竿,其次二人称前绦;又其次二人称前胁,其后二人称后胁;再后二人称后绦,最后二人称后竿。御辇的前面有队长一人称传唱,御辇的后面有一人称报赛。)前竿与肘部相平,后竿与肩部相平,这样才能保持平衡的台阶叫做“慢道”;前竿下垂尽手臂之长,后竿与肩部相平,这样就能保持平衡的台阶叫做“平道”。这些叫做“下分”。其书共有三卷。近年土木建筑的技术更为严谨完善了,已多不用旧时的《木经》,然而还没有人重新编写一部这样的书,这也应该是优秀的木工信得留意的一项业内之事。

  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復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毕昇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采用。至五代时的冯瀛王才开始用雕版印制五经,从那以后的各种典籍和图书都是雕版印刷本了。庆历年间,有位叫毕昇的平民又创造了活字印版。他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字的厚薄像铜钱的边缘一般,每个字制成一个字模,用火烧烤使它变得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住。想要印刷时,就拿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然后密密地排列好字模。排满一铁框就作为一个印版,拿着它靠近火烘烤;等松脂等物开始熔化时,就拿一块平板按压它的表面,于是,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平整得像磨刀石一样。如果只印制三两本书,(这种方法)不能算很简便;如果印刷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书,(这种方法)就显得特别快捷。印刷时通常制作两块铁板,一块正在印刷,另一块已经另外排字模;这一块刚印完,另一块已经准备好了。两块交替使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多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模,用来防备一块板里面有重复出现的字。(字模)不用时,就用纸条做的标签分类加以标示,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把它们储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冷之字,随即把它刻出来,用草火烧烤,很快可以制成。不拿木头制作活字模,是因为木头的纹理有疏有密,沾了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加上容易与药物互相粘连,不能(重新把字模)取下来。不如用胶泥烧制字模,使用完毕后,再次用火烘烤,使药物熔化,用手一抹,那些字模就会自行脱落,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房兄弟和侄子们得到了,到现在还珍藏着。

  淮南人卫朴精于历术,一行之流也。《春秋》日蚀三十六,诸历通验,密者不过得二十六、七,唯一行得二十九;朴乃得三十五,唯庄公十八年一蚀,今古算皆不入蚀法,疑前史误耳。自夏仲康五年癸巳歳,至熙宁六年癸丑,凡三千二百一年,书传所载日食,凡四百七十五。众历考验,虽各有得失,而朴所得为多。朴能不用算,推古今日月蚀,但口诵乘除,不差一算。凡大历悉是算数,令人就耳一读,即能暗诵;傍通历则纵横诵之。尝令人写历书,写讫,令附耳读之,有差一算者,读至其处,则曰:“此误某字。”其精如此。大乘除皆不下照位,运筹如飞,人眼不能逐。人有故移其一算者,朴自上至下,手循一遍,至移算处,则拨正而去。熙宁中撰《奉元历》,以无候簿,未能尽其术。自言得六七而已,然已密于他历。

  淮南人卫朴精通历法,在这方面是不亚于唐僧一行的人物。《春秋》一书中记载了三十六次日食,历代历法学者通加验证,一般认为所记与实际天象密合的不过有二十六七次,只有一行证明有二十九次;而卫朴则证明有三十五次,只有庄公十八年的一次日食,与古今学者对日食发生日期的推算都不合,怀疑是《春秋》记错了。从夏代仲康五年癸巳岁到宋代熙宁六年癸丑岁,凡三千二百零一年,各种书籍所记载的日食共有四百七十五次,以往各种历法的推考检验虽各有得失,而卫朴所得出的合乎实际的结论要较前人为多。卫朴不用计算工具就能够推算古今的日月食,加减乘除都只用口算,却一个数都不会错。凡是正式制定的历法书,全都是一大堆计算程序和数字,卫朴叫人在耳边读一遍,就能够背下来;对于历表和各种年表,他也都能纵横背诵。他曾让人抄写历书,抄写完毕后,叫抄写的人贴着他的耳朵读一遍,有哪个地方错了一个数,读到那地方时,他就说“某字抄错了”,他的学问竟能精湛到这样的程度。他用算筹运算时,很大数字的乘除都不用一步一步摆下去,只照着数位运筹如飞,人的眼睛都跟不上。有人曾故意移动了他的一只算筹,他从上到下用手摸了一遍,到被移动的地方,又随手拨正而离开。熙宁年间制定《奉元历》,因为没有实际的观测记录,卫朴未能全部发挥他的才能和知识,他自己也说这部历法的可靠性大约只有六七成,然而已比其他历法要精密一些。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方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赂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日:“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时,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工匠说:“还没有盖瓦,上面轻,所以才会这样。”于是在上面盖了瓦,但是木塔还是像当初一样晃动。实在没有办法了,工匠就暗地里让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给她送了金钗,求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个容易啊,只要逐层铺上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工匠按他说的(去做),塔身于是稳定了。因为钉牢木板以后,各层上下更加紧密连接,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一只箱子。人踩上去,上下及周边四面互相支撑,当然不会晃动。人们都佩服喻皓技艺精熟。

来自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的故事——钱塘大潮的科学谜案

八月十八潮

伍小洛当了海宁官办“ 喊潮人”,全凭一副震死人不偿命的大嗓门儿。每个月初一到初五,十五到二十这儿天,伍小洛就会在潮水到来之前,赶到盐官镇东南海塘边,鸣锣高喊。伍小洛真是不明白,那大潮看着就可怕, 怎么就有那么多人不要命地去赏潮。任凭他喊破喉咙也无动于衷,也许都怪前前朝的大诗人苏东坡的那句“ 八月十八潮, 壮观天下无” ,感召天下一群没事找事的人来凑热闹。

说起八月十八,可是钱塘大潮最凶猛的一天。观潮的人把海宁府挤得拥挤非常 。不过这个时候。也是“一半神偷”出没的好时间。之所以说他是“ 一半”,是因为他不论你银包里有多少金银,他每次只偷一半,就连耳钉也只拿一边。从来没有人抓住过他,于是伍小洛喊潮的任务里又多了一句新台词潮水来了,注意防盗。

这一天午时一过,远远地传来潮水雷鸣的声音。这可是伍小洛最紧张的时刻,嗓子和锣都要破了,但偏偏就有人不怕死地往前靠。这不,刚刚驱净的塘口西堤上,又聚起了几十个人。伍小洛急了,敲着锣就冲了过去。他大喊着:“潮水要来了,不要命了,快走啊!”

游人看着他紧张的样子,推推搡搡移动起来,可只有一个人站在堤边,一动不动。那个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的女孩,穿着一身水红的衣裙。

伍小洛瞥了一眼女孩满是悲愤的脸,心里忽 然冒出个惊悚的念头——自杀!这可不是没有的事,去年就在这儿, — 老一少就被大潮卷走了,连尸骨都没找到。

伍小洛“哐”的一声,把锣一抛,飞快地向那个女孩跑去 。然而潮水来得十分迅猛, 像怪兽一扑到了堤前 。他刚拉到女孩的胳膊,十几丈的浪头,已经像飞来峰似的砸下来。伍小洛只觉得自己像被一只大手攥住了身体,一瞬被拉下了堤坝。

伍小洛在心里大叫了一声,完了,刚做了两年的喊潮人,就被大潮喊走了。看来他灿烂了十六年的青春,就要谢幕了。可就在这时,一条红色的丝绸从水中穿了过来,猛地系紧了他的腰。

伍小洛在飞沫汹涌的水花中,看见了那个要 自杀的女 孩。他隐约听见声“ 谁要你多事 ”,接着就看见她左手一挥,一只暗黄的羊皮气囊“ 腾” 地绽开了,像一只巨大的灯笼,牵引着他们浮出了水面。

工笔机械图

伍小洛腆着肚子,躺在水面上,阳光炙烈地照下来,感觉自己像只缓缓腾着热气的烤番薯。 用绸带绑住他的女孩,看起来相当淡定,任凭潮水推动着羊皮气囊向前飘动 。伍小洛放眼环顾 ,四面都是碧绿的水,没有尽头。他颤着声问:“ 姑娘, 你是谁啊? 要带我去哪儿啊?”

“ 我叫倪好, 去哪儿, 我也不知道。”

伍小洛看着倪好听天由命的表情,心里就像江水一样,凉了。

大概过了两三个时辰,渐渐转暗的天光里, 终于现出了水岸 。那是一片有茂密山林的孤岛。伍小洛用尽最后的力气, 游了过去。倪好看起来早有准备。她一上岸,就从一只浅棕的鹿皮包里拿出个密封的油纸袋子,里面装着火折子和干木屑。她捡了些干柴,生起火堆,接着又掏出肉脯和干饼扔给伍小洛说:“ 吃点东西吧,明天天亮,你自己找路回去。”

“ 你呢?” 有吃的,伍小洛就来了精神,“ 看样子, 你是专门飘到这里的吧?”

倪好用力地咬了口肉脯,囫囵地说:“ 我是来找我爹的。”“ 你爹离家出走了?”

倪好狠狠地白了他一眼说:“ 算你猜对了。”

原来倪好有个很聪明的爹叫倪森杰,喜欢发明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用水晶石磨出来的“千里眼”或是自己会走路的木牛车……尽管做这些赚不了什么钱,却充满了乐趣。倪好从小就是帮倪森杰制作那些古怪发明长大的。可是就在一年前的夏天,倪森杰突然不告而别了。倪好和娘等了几个月,也没见他回来。

伍小洛在一旁忍不住插嘴说:“ 那你现在来 找你爹,肯定是发现新线索喽?”

倪好点了点头说:“就在三个月前,我在打扫爹书房的时候,找到了这个。”说着,倪好从油纸袋里拿出三张工笔图画,只是上面绘着的不是花鸟,而是一些机械的结构图,分别写着“ 过江气囊”、“ 绢纱地图” 、“七巧宝盒”。第一张上的东西,伍小洛一看就认得, 是那个在潮水里撑开的羊皮囊。倪好指着上面的文字说:“ 你看,这里写着八月十八钱塘潮,借水问路天地门。”

伍小洛问:“ 什么意思?”

“ 还用问吗?我爹肯定找到神秘的天地之门了,需要借助钱塘一年中最大的潮汐,把自己送去呗。所以我按着他的图纸也造了同样的 工具,趁今年八月十八来找他。”

伍小洛瞪着眼,张着嘴,像在听得月茶楼的 拍案惊奇。他晃了晃头说:“ 你爹的东西, 我一样看不懂。不过这三页纸有点古怪,我说了, 你可不要生气哦。”

三页纸推理

当个官办喊潮人只是伍小洛梦想的第一级台阶,当个官办捕快才是他最大的愿望。伍小洛铺开那三页纸,问:“ 倪好,你看这些纸有什么不同?”

倪好仔细地看了看说:“ 没有, 都一样啊?”

伍小洛又问:“ 那你爹设计制作这几样工具大概需要多久?”

“ 按我爹平时的速度,少则也要半年。”

“ 那……你还看不出问题吗?”伍小洛卖了关子说:“ 从纸张泛黄的程度,到墨迹着色的深浅,完全是一样的。这也就是说,这些图,是有人仿着你爹的手稿在同一时间画出来的, 对不?”

倪好被伍小洛的推断震住了,诧异地张着嘴巴,说不出话。

伍小洛却进一步的推想下去,“ 那么这些画直到在三个月前才出现,很有可能是你爹已经……

“ 别胡 说! ”倪好尖叫着打断了他。

“ 那至少也说明你爹出了什么状况,无法再继续寻找什么门了,所以才会有人把复制的设计图故意让你找到,好让你替代你爹完成前面没完成的事!”

倪好依旧不相信地说 :“ 那你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既然他们有本事复制了原件,那干脆把我爹的手迹给我不就行了。为什 么要冒着被拆穿的危险,给我假的?”

伍 小洛柱着下巴想了想说:“ 最 大的可能就是……你爹的手稿上,一定写了不能让别人发现的东西。比如,那个天地之门究竟通往哪里 ?可能还藏着宝物。”伍小洛越说越兴奋,他击了下掌说:“ 这就说得通了,很有可能是有人逼迫你爹去找那份宝藏没成功,所以才想到了你。”

倪好恼怒地站起身,一脚踢散火堆,说:“ 我不信!我爹肯定会回来的。我不去找了!那个天地之门难道比我和娘还重要!?他既然要门不要我们,我也没必要找他。”

那一刻,两个人都沉默了,谁也不想说话 。忽然, 丛林里传出一阵惊悚的尖叫,黑暗中,听起来有点毛骨悚然。倪好说:“ 这岛还有其他人, 你去看看。”

伍小洛却耸 了耸肩, 有点怕怕地说:“ 还是一起吧。”

绢纱地图

尖叫声,听起来不太远,伍小洛和倪好穿过一片山植树,就看见一个人被捕猎的套锁抓住了 。那是个白衣少年,倒吊在树上轻轻摇晃着。他看见有人赶来,慌忙呼救:“ 快来帮帮我。”

伍小洛和倪好站在他旁边,却不急着动手。伍小洛围着他转了一圈,满嘴风凉地说:“ 看看我说得没错吧,马上就有人自投罗网。”

原来伍小洛和倪好只是佯装吵架,他们在火堆旁,已经用手指在地上写字沟通过了。如果说,真是有人故意引倪好来找倪森杰,那么肯定就会有人在暗中监视 。伍小洛用手指写:“ 你假装不找了,一定会有人现身引着继续找的。” 所以倪好才会故意踢散火堆,遮盖了字迹。

倪好说:“快说,我爹呢?”

那个少年一脸无辜地说:“ 咱们认识吗?为什么问我呀”?

可是伍小洛却捡起一根粗大的树枝,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砸过去“再不说就叫你吃苦头。”

白衣少年见状,连忙扭身翻了个筋斗,从套锁中解脱出来,轻盈地落在地上。尽管是招简单的 “ 燕子回巢”,但动作行云流水, 绝对是一身的好功夫。他抱了抱拳说:“ 在下沈奇,你就是倪先生的女儿吧?”

倪好怒气冲冲地说:“我爹在哪儿?”

沈奇微微笑着说:“ 我想,我现在怎么解释你都不会相信我是好人吧。不过我可以告诉你 ,想找你爹,就要找到天地之门。”

显然,沈奇比他们知道得更多,可是他一身功夫加一副气死人的表情,谁也拿他没辙。沈奇指了指不远的一片参差不齐的石林说:“ 机会只有一次,错过了,就又要等明年了。”

此时,已是月上中天。银亮的月光从夜空中俯射下来,把石林中一块光滑的巨石照得格外通透 。

倪好一看,就明白要做什么了。那正是第二幅手稿上所画的情况,她还记得那旬诗文——月华投纱影,石林指路前。

倪好从鹿皮包中拿出一卷画轴,展开是幅半透明的绢纱,上面用细银线绣了幅地图。倪好走进石林,把画轴放在巨石的五尺前,纱绢上的地图便在月光的映照下,投射在石面上。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原本在画卷后的山石景象也穿过了纱绢,倒映出来。而那个最高的影子,像根手指 一样指着地图某处的 山坡。

伍小洛惊奇地说 :“ 怎可能?这是什么法术?”

“ 这都不懂吗?”沈奇用哏角轻视地扫过他,指着绢纱中心一个极细的小孔说:“ 这叫小罅光景,本末相格,光线是直的,透过小孔景物的影子就会颠倒映出来。”

伍小洛眨了眨大大 的眼睛说:“ 嗯, 还是不懂。”

可是沈奇的这番理论,让倪好十分惊奇。想不到沈奇除了功夫好之外,还知道这么多。

谁是好人

绢纱地图中指出的位置,是在山坡之北。三个人找了半天,才在灌木丛生的山岩下发现一个山洞 。那个洞口很小只能让人弓身爬进去。山洞里更像是黑暗的甬道,一直向地下延伸而去。伍小洛边爬边说:“不会吧,这就是天地之门,我怎么感觉是爬向阴曹地府呢。”

沈奇跟在最后说 :“ 那是因为你坏事做得太多,心虚了呗。”

“ 你少诬陷我啊!”

沈奇却自说自话:“其实监视一个人最好的方法不是暗中跟踪,而是明着做朋友。”

此时,甬道渐渐变得开阔起来,四壁还泛着荧荧的绿光 。伍小洛可以直起身子了,他原本是想大骂沈奇狗血喷人的,但是却完全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雨道的尽头是个极大的山洞 , 洞壁上满是海螺和鱼类的饰纹,在碧绿的光线里,像是一片凝固的海水。

沈奇看着,喃喃地说:“ 这就是真正的苍海桑田吧,几百万年以前,这里应该是海底。”

“ 不可能吧。” 伍小洛惊异地说:“ 难道这些都是真正的鱼?那这些绿光呢?”

“ 是有夜光的海藻,虽然已经干涸了,但一样可以发光。”

就在这时,倪好突然发出一声刺耳的尖叫。伍小洛连忙冲过去,看见山洞的角落里,竟躺着一具全身棕黑的干尸。

伍小洛挡在倪好身前,安慰地说:“ 别怕, 已经死了。”

可是倪好却一把推开他说:“ 有什么好怕?那是我爹!”

倪好已经认不出倪森杰的样子了,但认得他的衣服。倪森杰出走前,就穿着这套粗布蓝衫 。倪好跪坐在一旁,默默地掉着眼泪。倪森杰的左胸上,刺着—把尖利的刀。沈奇蹲在— 旁仔细观察,发现刀柄上,竟刻着四个字 ——一半神偷。

沈奇抬起头对伍小洛说:“ 嗨,你就是一半神偷对不对?”

伍小洛的神情有点小慌张,他说:“ 明明是你监视倪好,却来反咬我!”

沈奇一个起跃,到了伍小洛的身前,劈面就是一掌。伍小洛举臂一挡,却觉得腰上一紧, 挂在腰上的银袋已经被拿走了。沈奇反手一倒,金子碎银,耳钉首饰竟然掉了一地。他说:“ 那你能解释一下,一个喊潮的怎么会随身带这么多金银珠宝吗?”

倪好怒气冲冲地说:“ 是你杀了我爹?”

伍小洛顿了一下,从怀里也掏出一只黑绒金边的银包来。他说:“ 沈奇,这个是你的吧?”

沈奇下意识地摸了摸衣襟,说:“ 还我。”

伍小洛却笑嘻嘻地从里面拿出三张泛黄的图纸,他说:“ 倪好,你来看看这才是你爹的手稿吧?骗你爹的,就是他!”

倪好迷惑地看了看伍小洛,又看了看沈奇,完全分不 出谁是好人,谁是敌人。这件事太过扑朔迷离,给倪好搞糊涂了。倪好只好从鹿皮觉里拿出—只精工细琢的木雕彩蛋,说:“ 这里面装着天下奇毒,要是你们不说出真话, 谁也别想离开!”

《梦溪笔谈》

看着倪好手中的杀手锏,伍小洛第一个坦白了。他拍着胸口说:“ 我是一半神偷,借着喊潮人的身份,偷起来特别顺利。去年八月十八 ,我在西堤上看见你爹背着一个大口袋 , 觉得里面一定都是宝贝,所以就想用刀割开 。可是没想到,我刚把刀凑过去,就啪的一下被你爹的后背吸走了。我还以为是吸星大法呢,吓得就跑了。后来,我就再也没见到你爹。只是听说那天有个背着大口袋的老头和一个少年被大潮卷走了 。我猜可能就是他。”

倪好含着泪, 笑了,“那是我爹,吸你刀的是他发明的防盗背衣。”

伍小洛说:“ 所以说,你爹不是我杀的,我根本就没来过这里。反到是这位沈公子,好像对这里很熟啊 。”

沈奇却不慌不忙地说:“ 去年和你爹一起被大潮卷走的人,就是我。现在你也拿到手稿了,看过就会明白。”

倪好拿过伍小洛手中的手稿,第一页就写着《梦溪笔谈补遗》,倪好惊讶地说:“《 梦溪笔谈》不是宋朝沈括的名作吗?”

沈奇点了点头说:“ 是的,我就是他的后人。我是在祖上传下来的家谱里,意外看到这篇补遗的。”

原来倪森杰的羊皮囊,和小孔丝绢地图就是按着补遗上的文字设计制作的 。它指引出一条通往天地之门的方法。据说天地之门里,藏着沈括从未流传出来的秘宝。沈奇因为没有制作精巧器具的手艺,于是找到了专做奇怪发明的倪森杰。而对于倪森杰来说,这可是天大好事 ,所以他才瞒着家里,开始准备远行。只是事事难料,沈奇跟着倪森杰上岛之后,却走散了。倪森杰怕错过时机,没有等到沈奇就去 寻找天地之门,没想到在山洞里遇害了。

沈奇说:“ 你那三张手稿,是我临摹了你父亲的笔迹,偷偷给你的。我想你抱着寻父的心 ,一定会找到这个岛。我在这里等你,就可以找到天地之门。至于你爹,我真不知道为什么会死在这里。” 他抱歉地对倪好深鞠了一躬说:“ 刚才我检查了你爹的遗体,很有可能是谋杀,因为大部分人惯用右手持刀,所以遗留下的凶器一般都会在左侧。”

“ 不对吧。”伍小洛打断他说 :“ 右手刺左胸没错,可是你仔细看了吗?” 他用手比了比说:“ 通常他人持刀,刀身应该垂直刺入或是向内倾斜。可是这把刀刺入的方向可是向外倾斜的。所以最大的可能是自杀,因为只有自已右手持刀刺入自己左胸的时候,才会因为方便用力,而产生刀身向外倾斜的情况。”

沈奇不解地说:“ 可倪先生平白无故自杀,说不通啊。”“ 不管了!"倪好大声说:“ 总之我爹是来看天地之门的,我就帮他打开 完成他的愿望。”

说完, 她猛地把手中的木雕彩蛋扔在地上, 吓得沈奇和伍小洛立时“花容” 失色。

天地之门

倪好的彩蛋裂开了,却没有毒雾散出来,而是弹出一枚蓝绿相接的指南针,玄妙地悬浮在半空。原来这就是第三张图中的“ 七巧宝盒”只是倪好女孩子心思,把它改良成了彩蛋。沈奇和伍小洛正诧异着指南针的神奇,没想到绿色指针前的洞壁,忽然缓缓突出两枚头盔大小的圆石,光润的表面像流彩的珍珠。

倪好轻轻地念着第二幅图上的诗文:“碧玉遥指琉璃珠,天地之门正北极。”

伍小洛站在指南针后,瞄了一瞄,大叫了一声: ”就是它了。”然后向着指针正对的圆石按了过去。可是沈奇却猛然击出一掌,把他拍飞了。伍小洛从地上狼狈地爬起来说:“ 你干嘛?”

沈奇正色说:“我记得《梦溪笔谈》里说过, 指南针所指的北方并非正北极,而是有所偏差。所以,指针对着的那个,一定错的。”

伍小洛轻声叫着:“天,你看这颗石头上有什么? ”他从怀里拿出一根试毒银针,在圆石上轻轻一擦,竟然变得通体深黑。伍小洛转身对倪好难过地说:“ 我知道你爹为什么自杀了。他一定是像我一样误以为这颗有毒的圆石是开门的机关,中了剧毒,痛苦难忍才会……”

倪好狠狠地瞪了沈奇一眼说:“ 一代名家, 怎么会用这么凶狠的毒计?”

沈奇黯然地说:”这后面藏着的,一定事关重大,也许先人是怕不懂的人打开,惹出大祸吧。”

倪好叹了口气,用力地按向另一枚圆石 。突然,洞壁发出轰轰的扎扎声,巨大的岩石像阶梯一样,一节节的向后倒开了。三个人目瞪口呆地向里望去,那里简直是另一个不可想象的世界。几颗大小不一的球型石块,围绕着一颗亮红的岩石旋转着,像一个混沌初 开的洪荒 宇宙。

伍小洛看着阶梯上一串看不懂的篆字,摇着沈奇说:“ 快告诉我,上面写的什么?”

沈奇半晌才收回诧异的表情说:“ 大概是讲 说出来谁也不会相信,所有的生灵就生活在第 三颗石球之上,星辰万物在神秘的磁力中联系着我们的世界,也就不可能有天宫玉帝,西方佛祖。那都是古人的想象。但这样的实事是不能说出来的,皇上不会允许,百姓也不会相 信,我只能把这个秘密藏在这个孤岛之中。我相信总有一天,求解真知的人们会发现这里 世界将发生巨大的改变。如果真有那么一天, 我想把这颗石球,命名为地球,因为它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地。”

伍小洛不敢相信地说 :“我不是在做梦吧?”

沈奇说:“ 这个梦, 可能会是真的。”

倪好坚定地说:“ 总有一天, 所有人都会知道 , 这不是梦。”

喊潮新法

又一年八月,海宁府盐官镇又多了两个喊潮人 ,他们不但会在大潮来临之前提醒大家注意安全,还会在空闲的 时候,对大家说:“ 我们脚下的大地,不是方的,而是像巨大的球; 我们头顶的天也不是圆的,而是没有尽头。月亮上没嫦娥,天上也没神仙,钱塘大潮是太阳和月亮的神秘磁力造成的……”

于是人们不用赶就都跑了。官府上下一致认为 这三个年青人采用装疯的方式喊潮,效果显著, 非常好。(完)

题外

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

沈括是北宋的科学家、改革家,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 学、地质学, 气象学、地理 学、农学和医学 。他不但是卓越的工程师, 还是出色的外交家。

沈括生于浙江钱塘,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 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这本书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有多种外语译本。本文提及到的指南针“地磁偏角” 现象,小孔成像的本末相格理论,都是沈括重要的发现之一。而他在《梦溪笔谈》里还清楚地描述了:他用月亮的阴晴圆缺,判断出月亮是球型的 ,原本没有光,要依靠太阳照亮……等等一系列惊人的论述。不过本文有关“天地之门 ” 的部分,系作者想象杜撰。其实,对于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我们有理由相信,他身上可以有一万种幻想的可能 。

文/岑桑

责任编辑/五儿

新媒体编辑/阿东 木犀

审核/雪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