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虎

清明古诗诗意(清明古诗诗意20字)

时间:2024-01-02 18:31:40 作者:误到人间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古诗《清明》译文完整解析 附:主持人朗诵视频《跟康爸学古诗》

视频加载中...

原文: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位于安徽池州贵池区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杜牧,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魂”不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太没来由了。

再回到“纷纷”二字上来。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说出是向谁问路的。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是否答话了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比如《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读者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小放牛》里的牧童也说,“我这里,用手儿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几户人家,那杨柳树上挂着一个大招牌”,然后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从这里脱化出来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后人学习继承的地方。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诗词里的清明节 | 这10首「清明主题」词值得我们仔细品味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在两宋时期,通常以冬至后105日为寒食日,寒食后第三日,为清明节。所以寒食节和清明节非常靠近,在唐宋词里,也经常有词人把寒食清明相提并论。

两宋清明节的时候,皇家会派车马祭拜皇陵,民众也会祭扫坟墓。而阳春三月,扫墓的过程,也是踏青春游的过程。除此之外,插杨柳、枣锢燕(燕子状的面食)、荡秋千、斗百草,都是清明常见的习俗,这些在诗词中,也都有很多体现。

本篇文章,我们选取10首清明主题的唐宋词,一起去品味唐宋时期的清明节盛况吧。

(一)

吴文英《风入松》

本词简介:本篇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祭奠亡妻之词,表达了自己对妻子深深的眷恋之情,情感特别细腻温柔,对妻子的描写,也饱含深情。

鉴赏摘要:本词中,“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一句中,“凝”说明女子的手,特别香气扑鼻,残留在秋千上,经年不散,而“扑”字,不仅把黄蜂的动作写得活灵活现,而且又再一次侧面烘托女子的娇香四溢,非常有感染力。

92.43分 |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美学鉴赏

(二)

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本词简介:本篇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路过东流村时,想起此地旧友歌姬,而慷慨填词。有人说词中歌姬代表着故国,词人其实写的是对故国的思念...

鉴赏摘要:本词中,“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这个比喻,是本词的一个亮点。词人与所思之人,像是镜中花(也是比喻)一样,即便看在眼前,却再难得,所以,心生幽恨。这种恨,像春江水一样,滔滔不绝,颇有感召力,并且,新恨云山千叠,更是语出惊人。新恨旧恨相叠,竟有一种春江山水的画面感,实属巧妙。李煜有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有词: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对照来读,此阙比喻,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感。

86.98分 | 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美学鉴赏

(三)

柳永《木兰花慢·坼桐花烂漫》

本词简介:本篇是北宋风流才子柳永之作。本词就像纪录片一样,详细地记载了北宋盛世。这首词,特别适合与欧阳修的《采桑子·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对照而读,而本词美学造诣更高。

鉴赏摘要:本词中,尤其是“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中的“烧”、“绣”二字,值得称道。清明时节,红杏花开,鲜艳的颜色,像是火一样,让整片林子都燃烧起来,花之多、华之密、花之红艳、花之随风摇摆,尽入眼帘。而缃桃绣野,也有类似美感,浅黄色的桃花,像是刺绣一样,在原野之上,绣出花的海洋。艳杏缃桃、百草千花、芳林嫩野,真是令人神往的春天。

86.31分 | 柳永《木兰花慢·坼桐花烂漫》美学鉴赏

(四)

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本词简介:本篇是北宋太平宰相晏殊的词作,也是清明节主题词里非常快乐轻松的词作。词以一张笑脸结尾,颇有余韵。

鉴赏摘要:本词最后一句“笑从双脸生”,留给我们一张笑脸作为结束。即便词作已经读完了,而这张笑脸,依旧停留在脑海里。“双脸”是什么样子的?“笑”是怎么笑得?越寻思越觉得有韵味,心里也就慢慢有了一张自己脑补的笑脸了。

83.37分 | 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美学鉴赏

(五)

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本词简介:本篇大概率是南唐后主、千古词帝李煜的作品,并且应该作于亡国之前。那天夜深,词人难以入睡,于是闲亭信步,看云月妖娆,便留下此词。

鉴赏摘要:言语绮丽,是本词一大特色。尤其是“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一句,描写夜色,曼妙迷人。夜雨初停,夜月初上,雨声和风声相约,停了下来,流云映月,朦胧暧昧,整个夜色,一片清朗,极具风花雪月之美。

82.35分 | 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美学鉴赏

(六)

张先《青门引·乍暖还轻冷》

本词简介:本篇是北宋风雅才子张先的作品,记载了清明时节,月朗气清的夜色。本词可与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对照而读,都是夜色,各具其美。

鉴赏摘要:本阙炼字极为用心。最典型的就是“隔墙送过秋千影”的“影”字。一个“影”字,立刻让全词有了夜色如昼的美感。张先又名“张三影”,对“影”的使用,颇有心得。此外,“露头画角风吹醒”之“醒”字,也很妙,感觉听到了画角声,而且暗示画角和词人一同醒来。

82.13分 | 张先《青门引·乍暖还轻冷》美学鉴赏

(七)

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本词简介:本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词作。本词写清明西湖美景,写景之外,更多寄托了自己与民同乐,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本词可与柳永《木兰花慢·坼桐花烂漫》对照而读,两者都是记载民众踏青郊游的热闹场景。

鉴赏摘要:欧阳公一生追求山水之乐,更追求与民同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可以说,与民同乐,也是欧阳公一生最大的政治理想。本阙特别描写钿车争道的场景,暗示民间富有,描写游人醒醉喧哗,实写万民同乐,这也是词人内心最大的希望和欣慰:天下太平,天地人和。

80.98分 | 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美学鉴赏

(八)

秦观《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

本词简介:本篇是苏门四学子之一秦观的词作。当年秦观青楼风流,留下此词,一时非常流行。字里行间,词人政治失意的悲伤,处处都是,也许,对男人而言,有一种孤独,是女人解救不了的。

鉴赏摘要:本词属于游冶之词,但是词中很少能体会到快乐的情绪,更多的则是:惆怅、名缰利锁、和天也瘦、以及唯有明月向人依旧的孤独感。或许,歌妓谁能满足身体的本能欲望,但是词人政治上的诗意,终究不是女人可以安慰的。词人政治诗意,心情郁结,在词中还是有所表现。

79.83分 | 秦观《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美学鉴赏

(九)

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雨声哗》

本词简介:本篇是南宋词人张炎作品。南宋灭亡之后,张炎隐居浙东一带,家道中落,贫难自给,而词人又不甘屈节求荣,所以词里有家国之恨,思乡子凄。

鉴赏摘要:本词意境,需要我们调动眼耳鼻舌身多方面的感觉,去体会。如目之视觉:潮拥渡头沙的潮水、如耳之听觉:雨声哗的哗哗声,如味觉:苦恋天涯的苦味;如身之触觉:梨花冷看的寒冷。本词的意象,虽然没有水月风花之美,但是却可以让我们调动眼耳鼻舌身意,全身心去感受。

76.88分|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雨声哗》美学鉴赏

(十)

朱淑真《浣溪沙·春巷夭桃吐绛英》

本词简介:本篇是南宋才女朱淑真作品。应该是待字闺中,无聊消遣的作品。

鉴赏摘要:本词结尾:恼人光景又清明,直接表达自己烦恼的心情。但结合词境来看,词人生于富贵之家,并无太多闹人心情,而且词中也找不到相思的情绪,应该属于类似《花间集》一样的消遣之作。

74.06分 | 朱淑真《浣溪沙·春巷夭桃吐绛英》美学鉴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