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民俗风俗

河南人口普查2021公布结果(河南人口普查2021公布结果时间)

时间:2023-12-30 10:58:57 作者:若即若离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河南拉响警报!62年首次人口负增长,“最敢生”的省份也躺平了?

文/万物知识局编辑/万物知识局

河南一直是人们心中的人口大户,不夸张的讲,几乎在中国每一个城市都有着一大群河南亲人们,因为人口众多,所以河南高考生也往往更难杀出重围,每年的河南高考状元都是备受关注的存在。

但谁也没料到,一向以人口著称的河南竟然也开始人口负增长了!回顾建国以来,河南省一直都是多生多育的代言,曾几何时,它也开始了负增长?

一、人口大省河南

河南省处于中国中东部,黄河的中下游,黄淮海平原的西南部,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因此名为"河南"。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主要为山地和丘陵,东部主要是平原。

其中的平原和盆地占河南省总面积的55.7%,山地占河南省总面积的26.6%,丘陵占河南省总面积的17.7%。 并且河南省处于北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具有明显的四季特征。全省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3至15 度,年平均降水量1120-570毫米,全年无霜期308-275天。

作为华夏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优越地势的河南更是能实现一年耕作三季度,是我国最适合耕种的城市,更是成了我国的粮产地。

由于历史上河南省处于气候环境适宜,土地资源肥沃的华北地区,人口迁移量大。新中国建国之后,国家鼓励生育的政策的发布,以及老一辈人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使得当时一个家庭普遍有着六七个孩子。

再加上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可耕种地面积广,粮食的产量大,从而能够容纳大量的人口。地势优越没有大面积不可利用土地,更导致了河南省总体容纳人口数量大。

二、人口多,压力大

但人口众多也给河南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随着人口的增长,河南省有限的土地和水资源很难承担更多的人口生活,而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在无时无刻对周边的环境产生或大或小的破坏,这给河南省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人口众多而资源有限,河南本地的学校有限,其中是重点高校的数量更是少之又少,加之外地高校在河南投放名额也有限,使得河南考生的竞争极其激烈,录取分数线更是相对较高,同样的分数,如果在北京高考,那么可能能上985或者211类的学校。

而在河南,可能只能去普通的二本院校。因此大部分的河南考生都表示,自己根本就不想在河南参加高考,相互竞争的压力太大了。

不止高考压力大,河南省的就业压力同样也很大。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一些传统产业的需求量逐渐减少,但是新兴产业发展却很缓慢,从而导致部分城镇居民失去了工作机会。而且由于教育资源缺乏,使得一些城镇居民受教育的程度较低,他们缺乏了专业技能和知识,难以适应现代产业的需求,从而导致就业的困难。

再者河南省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转移至城市后,由于缺乏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难以适应城市的就业市场。在一些发达城市地区,就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使得部分城镇居民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因此这些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河南的发展。

人口众多也导致了河南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河南省的社会保障压力也越来越大。河南省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但却人口众多,还老年化严重,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河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压力。随着河南省城乡经济收入的不平衡,收入差距逐步增大,以及人口老龄化进度的加快,即使省内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但是河南省的社会养老保障压力还是存在着问题。

为了更好的生活,也为了减轻压力,许多河南人都选择了外出务工,据有关统计,河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2020年河南省流出到外省的人口高达1610万人,与2010年流失人口数相比增加了五百九十五万人,净流出人口更是高达一千四百八十三万人,是全国净流出人口最多的省。然而巨大的人口流失导致了河南原有人口的下降,使得我国的人口大省开始走下坡路。

除了外出务工,育儿困难也是河南省人口流失的中要因素,人口众多导致河南省的学校资源和教师资源严重不足,而想要在有限的资源里脱颖而出,有着美好未来,家长不得不将孩子带去各种辅导教学机构、各种名校,而孩子们也不得不面对超强度的繁重的作业。

然而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民众多,城乡发展和教育水平不平衡,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好的教育,家长们更多的选择了给自己和孩子转籍转户,去经济发展跟发达的城市为孩子博一片天空,因此更是导致了河南人口的减少。

三、死亡率高于出生率

青年一辈大批次的外流,只留下大部分老年人口的河南省最终导致了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的局面。

因此,在2022年河南省的出生人口在73万人左右,出生率为7.43%;死亡人口在74万人左右,死亡率为7.5%;自然增长人口负0.8万人,自然增长率为百分之负0.08。与2021年相比,河南省出生的人口减少了约六万人,出生率下降了零点八五个千分点;死亡人口增加一点一万人,死亡率上升了零点一四个千分点。河南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62年来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由此可见,经济发展的缓慢对河南人口的负增长起到了中要因素。

然而为什么河南省经济发展会缓慢呢?按理来说,河南的经济实力是比较强悍的,从1995年起就保持全国前5的位置(2003排第6,第5位河北)。

但是但河南的发展是非常不均衡的,河南一共有18个地区,其中一半地区的GDP没有达到3000亿元。就连河南省的经济重心——郑州,GDP的总量也只是达到了243亿元,相较于原来的变化和进步并不明显,远远达不到社会期望。

河南省的发展中心,是以郑州为核心圈,呈辐射型扩散的城市圈,其中作为河南发展的经济增长核心,洛阳,新郑,焦作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地点。然而抛开经济,从财政来看,巩义、新郑的人均财政收入比最低的县能高出6倍。由此可见,县城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现象很是明显。

而作为河南省的省会——郑州,更是河南集全省之力发展的省份,而这种发展的形式将把郑州打造成为一个一流城市,同时也将成为国家的中心城市。但是河南将所有的发展资源都集中在郑州,使得郑州掏空了省内其他城市的人才,整个河南省的人才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收获和,逐渐的都跑去郑州发展。

另外,郑州占据了其他城市的资金。作为河南省的发展重心,郑州有着整个河南省最好的教育资源以及发展未来,为了能够享受这些资源和便利,唯一的方法就是在郑州买房,于是省内大量的有钱人全部转移到郑州,把钱全部花在了郑州。

然而一个地方的土地资源终究是有限的,掏空了其他地区资源的郑州一但出了什么事,对整个河南省的影响也会非常巨大。

然而近两年郑州的发展并不景气。苹果公司全球最大生产基地——郑州富士康,最先遭受影响,主要原因是近几年疫情的影响,不少员工返乡,致使大量苹果手机订单退回,富士康销量降低,严重影响到了富士康的经济效益,从而导致郑州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而近几年收到疫情的影响,郑州消费类产业受到严重冲击,比如旅游业、外贸服务、餐饮业、零售业、影视娱乐文化等产业损失严重,受疫情影响,2020年春节旅游业收入直降为零,商品零售业大幅下降。

2020年上半年郑州的各大商场门可罗雀,大中小型超市,酒店餐饮、乡村民宿等行业发展处于下降甚至停滞状态。

生产型企业压力也很大,尽管政府积极鼓励企业复工复产,但不少企业复工复产难度依旧很大。

郑州作为全国交通枢纽,和很多国家建立贸易往来,国内疫情虽然得到有效控制,国外疫情火速蔓延,进出口贸易的成本加大,和疫情严重国家的贸易甚至中止。综合以上,郑州发展的不景气对整个河南省有着重大影响。

如果河南省的发展再不平衡,经济发展不能再度提升,整个河南省的人口将大量流向省内发展地区。

但这些地区随着人口持续上涨,社会的竞争压力也会增加,很多人不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就会选择迁移到其它省市,这就会导致河南人口总量减少。

由此可见,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持久,导致了可分配资源的减少,从而造就一系列问题,如儿童教育问题,可利用发展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就业困难问题等。

现如今,随着问题的加剧,为了我国未来的发展,为了减缓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长,提高我国的人口率,国家也做出了一系列措施。

在教育问题上,国家推行了一些教育补偿制度,比如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扶贫教育等等,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更多的孩子读得上书,上得好学,大大减少了一些家庭的经济压力;而在教资方面,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了教师的行业,在国家的鼓励和推行下,越来越多的优质教师涌向了我国的各个地区,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受教育水平。

在社会保障问题上,我国建立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制度,使得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积增长,水平提高。

而针对就业困难,我国政府积极完善相应的就业管理制度的相关条例,强化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强化困难毕业生重点帮扶,强化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强化其他困难群体统筹就业,使得就业困难人群有出路、有保障。

在经济发展方面,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积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从而进一步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相信不久,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进一步降低,人口负增长将不会出现。

2020年河南各区县户籍人口数量地图

#头条创作挑战赛#

根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1》,河南省2020年共有户籍人口1 1525 8236人。

下图1为河南各区县户籍人口分布地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户籍人口超过125万的人口大县/区主要位于豫东平原。百万户籍人口以上的区县除分布在豫东之外,在豫西南的南阳盆地,豫北部分地区也有分布。辖区面积大,地势平坦利于人口再生产。

而户籍人口少于40万的区县主要分布在县域面积较小的河谷或山区或部分地市城区。

百万人口以上大县名单见文末。

图1

2020年百万以上户籍人口大县名单:

地市 县区 户籍人口数量

南阳市 邓州市 1856386

信阳市 固始县 1790054

周口市 太康县 1654186

商丘市 永城市 1650094

驻马店市 上蔡县 1607674

周口市 郸城县 1588954

安阳市 滑县 1502855

周口市 淮阳县 1496897

南阳市 唐河县 1476138

周口市 沈丘县 1394392

郑州市 金水区 1387094

周口市 鹿邑县 1384378

商丘市 虞城县 1380990

商丘市 夏邑县 1352305

周口市 项城市 1349781

许昌市 禹州市 1340204

周口市 商水县 1325425

驻马店市 新蔡县 1259038

开封市 杞县 1233197

濮阳市 濮阳县 1232584

平顶山市 汝州市 1182329

南阳市 方城县 1172746

驻马店市 平舆县 1172435

安阳市 林州市 1138357

信阳市 息县 1126447

商丘市 柘城县 1116763

南阳市 镇平县 1085481

南阳市 卧龙区 1084311

安阳市 安阳县 1046680

开封市 尉氏县 1038759

新乡市 长垣县 1029722

商丘市 民权县 1023854

(全文完,感谢阅读)

编辑:热爱地理的小王子

制图:热爱地理的小王子

审核:FengPengfei

河南人口十年来的主要变化及问题分析

根据已发布的“七普”人口数据,河南仍具有潜在的人口优势,如何将其转化为现实优势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十年来,河南省人口的主要变化和特征,反映了省内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的历史进程,反映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历程,是人口自身发展趋势和人口与经济社会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共同影响的结果,透视人口变动,对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河南省人口变化特征及问题分析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发布相关数据,河南全省常住人口共9936.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7.04%。

与2010年相比,增加534.2万人,增长5.68%,年平均增长率为0.55%,略高于全国总人口10年间增长5.38%和年平均增长0.53%的水平。

常住人口性别比由2010年102.06下降到100.60,男女比例基本上是1:1,低于全国的105.07。

从 “七普”数据来看,河南省人口变化呈现以下特征及问题:

其一,人口素质持续快速提升,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省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79年,略低于全国的9.91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65年,分别比2010年增加0.84年和1.05年。

文盲率从2010年的4.25%下降为2.24%,比全国的2.67%低0.43个百分点。

河南省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学历人口为11744人,低于全国15467人的平均水平,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27位。

总体素质不高是河南常住人口一个主要的特征,现在河南省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是11.74%,全国是15.47%,我省和全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异。

其二,人口流失严重,但规模优势依然存在。

河南常住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分别比广东和山东少2664.8万人和216.2万人。

加入人口流动因素,2020年河南省流出到外省的人口达1610.09万人,流出人口占省内常住人口的比例达到16.2%,远高于全国范围内省外流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8.6%的比例。

从流向看,主要是流向东南沿海一带,62.4%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和北京,分别为277.36万人、246.59万人、219.72万人、134.3万人和127.19万人。

除掉外省流入河南的127.37万人口,河南省净流出人口达1482.72万人。而基于流出人口的劳动功能特征,作为人口净流出大省的河南无疑也应该是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净流出大省。即使按70%计算其中的劳动年龄人口,这个规模也有1038万人。

另据2020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2020年末,河南农村劳动力输出到省外务工的人员达到1236.44万人。假如农村输出到省外务工的劳动力减少50%,那么河南15—59岁人口就可以增加618.22万人,总数达到6459.22万人,占省内常住人口的比例就会提高到65.0%%。

如果再加入流动人口因素,河南的人口规模优势将十分突出。

其三,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这次人口普查,全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7905万人,比2010年“六人普”减少3682万人。河南省16-59岁劳动适龄人口5699.6万人,比2010年减少40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57.36%,低于全国4.57个百分点,比2010年下降7.56个百分点。

全省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7.2岁,比全国平均年龄38.8岁低1.6岁,说明河南更“年轻”一些。

2020年全省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796.4万人,人口比重为18.0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13.49 %,比2010年人口普查分别上升5.35和5.13个百分点。

全国60岁及以上和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分别是18.7%和13.50%,可以看出,河南与全国的老龄化程度基本相当,但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低于全国,这也与外出务工人员多为青壮年有关。

其四,郑州经济首位度明显高于人口首位度。

常住人口数量排在前五位的是郑州、南阳、周口、商丘和洛阳,分别占全省的12.68%、9.78%、9.08%、7.87%和7.10%。

2010年排在前五位的是南阳、周口、郑州、商丘、驻马店。人口向河南省经济发达城市进一步集聚。

过去10年,27座省会城市人口首位度全部提升,人口向省会城市集中的趋势仍在加速。2020年,人口首位度超过20%的省会城市达到10座,而2010年,仅有6座,人口首位度超过30%的省会城市也在10年间增加了2座。

郑州人口已经达到1260.06万人,但其人口首位度仅为12.68%,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倒数第三。郑州经济首位度明显高于人口首位度,省会城市的生产效率更高,规模效应更为凸显。

生产要素尤其高端要素向发展更好的城市集聚,就多数省域来看,有且仅有省会城市有能力参与全国范围内的“争夺战”。人口、经济等各要素,向都市圈、城市群集聚,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趋势。

其五,城镇化率增速快但差距仍很大。

河南省城镇常住人口550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5.43%,基本上就是一半多点的人口居住在城镇,比2010年城镇常住人口增加188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6.9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的14.21个百分点,十年年均提高1.69个百分点,与上一个十年年均提高1.51个百分点相比,城镇化进程加速明显。

但我们也看到同全国相比,河南省城镇化率仍比全国63.89%的平均水平低8.46个百分点,差距在缩小,差距仍很大,河南省城镇化发展仍有较大空间。

其六,常住人口分布与地方经济发展强相关。

2020年河南省分市常住人口前五位是郑州市1260万人、南阳市971万人、周口市903万人、商丘市782万人、洛阳市706万人;2010年常住人口前五位是南阳市、周口市、郑州市、商丘市和驻马店。

可以看出,人口规模的位次发生了显著变化。郑州市从2010年的第三位跃升到第一位,成为河南省唯一一个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市。

其中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人口吸纳能力强,郑州市常住人口比2010年增加397万人,增长46%,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2.68%,其中市辖区(含航空港区)人口达到765.5万人,外地流入的人口成为郑州常住人口大量增加的最主要原因;二是人口集聚水平高,郑州市城镇化率78.40%,比2010年提高14.91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远高于其他省辖市,人口集聚能力明显提升。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显著增强。

洛阳市从2010年第六位上升到第五位,比2010年增加50.72万人,增长7.74%,成为除郑州外全省仅有的2个市辖区人口超200万的城市之一,城镇化率达到64.98%,比2010年提高20.88个百分点,作为省副中心城市,对人口的集聚作用初步显现。

2、关于河南应对人口变动的几点建议

其一,实现人口优势向人力资本优势的转变。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包括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需要有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本。

人口大省的自然优势是人手多,即初级劳动力多。

要形成大规模的人力资本优势,就需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形成最顶尖的人才(即通常说的“人杰”)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一是完善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从全省宏观层面,可以实施“新工科建设计划”,包括河南全员技能振兴工程在内的一些宏观部署需要很好的实施。另外要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别是要把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有效。

河南一些制造业行业里面有大量的企业已经开始“走出去”,特别是已经有一批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有大量投资。这些企业“走出去”之后,劳动力供应也是一个问题。

所以,随着企业“走出去”,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也要“走出去”,解决企业在东道国面临的的用工困难。

二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河南由于营商环境、政策,特别是薪资待遇方面的问题,不仅省内高校培养的一些社会上比较热门专业的人才留不住,引进高层次人才更是面临较多的困难。

从实际情况出发,目前必须强调一个问题,就是要特别重视以比较合理的待遇引人、以比较合理的待遇留人。

河南因为经济发展质量不够高等原因,所以工资水平上不去,省内高校培养的人才要往东南沿海地区走,外面的人才要引进来也更加困难,人才缺乏又进一步影响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必须要采取措施有效解决。

其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一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一方面,制定发布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优先将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重残、空巢、留守、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纳入重点保障对象。

完善老年人津补贴制度,统筹高龄津贴、护理补贴、服务补贴等政策。建立健全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提高老年人津补贴精准度和有效性。

另一方面,研究长期照护服务项目、标准、质量评价等行业规范,积极发挥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商业保险等的有益补充作用,增强老年人接受护理照料的支付能力,促进照护制度可持续发展。

探索开展兜底性长期照护服务保障工程,逐步建立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相衔接的多层次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为中低收入家庭老年人提供价格适中、方便可及、质量可靠的养老服务。

二是因地制宜探索应对人口老龄化之路。根据区域人口老龄化程度,从城市到乡村,应寻求人口集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均衡发展模式,大力实施人口包容性政策,实现经济与人口的长期协调可持续发展。

对郑州、洛阳等人口老龄化相对较低的中心城市,持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水平,加大对产业和人口的集聚能力,增强人口发展红利;充分利用人口红利期“窗口期”,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有劳动力密集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为老龄化社会做好积累。

对周口、驻马店、南阳、信阳、商丘等人口老龄化较高的城市,持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落实好“三孩”政策,通过家庭支持政策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减弱“家庭小型化”趋势;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的服务保障力度,大力推动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缓解本地人口老龄化程度。

三是构建老有所为的多渠道社会参与体系。一方面,要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鼓励支持老年人参与从事生产经营、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老年人在基层治安维稳、政治宣传、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福利事业、技术咨询、教育培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依法保障老年人正常参与社会生产、工作等要与在职人员享有同等待遇的劳动权利和合法收益。

另一方面,要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积极发挥老年人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及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经验和优势,以及在子女教育、家风传承、经验传承中的重要作用。鼓励老专家、老知识分子发挥余热,通过发挥其文体特长,积极参与面向基层、农村的送医疗、送科技、送文化等志愿服务行动。

四是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围绕低龄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失能老年人的刚性照护需求等,扩大养老服务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银发经济成为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

特别是针对60-69岁低龄老年人口知识水平高、消费能力强的特点,加快发展老年食品、保健品、康复、健身器械、老年服饰产业,积极拓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教育培训、休闲旅游、健康服务、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服务内容。

其三,尽快出台促进生育的政策措施。

一是营造尊重生育的社会环境。全面放开生育限制的相关政策,由夫妇来决定其生育子女的时间、年龄和子女数量,倡导夫妻共担生育责任的家庭文化,肯定无偿家庭劳动的价值。

社区普遍配备儿童活动场所等免费设施,倡导邻里互助儿童看护模式,为隔代照料的祖辈提供服务。加强公共场所母婴友好设施的配备,减少母婴出行障碍,广泛开展“家庭友好型”城市和工作场所评比活动。

二是男女两性之间的政策平衡。探索将产假转为带薪育儿假,鼓励育儿假在夫妻间分配,引导夫妻双方共休育儿假的制度。逐步扩大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使其覆盖到所有育龄女性,保障生育假期的福利待遇。

鼓励并倡导用人单位为有家庭责任的男女职工提供弹性工作制,适当放宽女性晋升时的年龄限制。通过税收优惠、资质评定和品牌宣传等方式,鼓励用人单位创造家庭友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合理生育成本分担机制,降低企业承担的生育成本。鼓励女性积极参与就业,优先减免职业母亲的个人所得税。

其四,继续强化郑州在全省产业升级的龙头带动作用。

一是继续加大人才政策。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按照2000万的人口容量来说,还需要继续集聚人才。现在“少子化”“老龄化”是全国性趋势,各大城市都在抢人才,郑州想要吸引人才,首先在政策上要有吸引力。

2020年9月,郑州颁布了人才新政,也就是“黄河人才计划”,这是继2015年“1125聚才计划”,2017年“智汇郑州”人才工程之后,郑州推出的3.0版人才新政。

从内容上看力度也是很大的,特别是针对高层次人才,在项目引进、人才资助、生活保障等方面推出“全国最优”综合政策,今后要持续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做好各项政策的落地。

二是持续优化人口结构。人口结构包括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城乡结构、性别结构等多个方面。对于郑州来说,目前比较突出的有两个结构问题:一是常住人口学历结构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较低。二是人口流入结构。

前面也提到,郑州的人口流入主要来自于省内其他各地市的人口流入,省外流入人口占比较低(2020年全省省外流入人口也只有127.4万人),国外流入人口占比就更低了。

郑州作为省会城市,一方面,要扭转河南人口净流出的局面,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大省外人才的引进力度,真正契合“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定位。

(注:本文作者系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河南省高校智库联盟副秘书长于善甫。本文转载于大河网学术中原,感谢大河智库的授权。编发时略有改动,未经作者本人审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