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植物风水

王莽的头颅的秘密(王莽的头颅藏着什么秘密)

时间:2024-01-01 08:44:31 作者:风里有诗句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王莽的头颅,竟被历代皇室收藏了272年之久,它有何特别之处?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说起收藏,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流传千古的名画,还是价值不菲的古董,又或者是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这些都是大家眼中最常见的,但你见过人的头颅,被当作珍宝收藏起来的吗?

在古代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位名人,他的头颅被历代皇室当作宝贝,收藏了272年之久,这人正是备受争议的新朝皇帝王莽,他以外戚之身,谋取汉室刘氏的江山。

(王莽头颅)

后来因为天灾人祸,新朝爆发农民起义,王莽为期十五年的新朝统治就此覆灭,而落败的他,其头颅不仅被起义军砍掉,还被东汉皇帝刘秀给收藏了起来。

那么,王莽的头颅到底有何奇特之处?竟让一国之君做出如此举动!

(王莽的画像)

一、神秘古墓出土的文物,疑似现代文明

王莽此人在历史上一直颇受争议,有人认为他是谋权篡位的大奸臣,可有的人则认为他是远大无私的改革者,之所以有这样的言辞,还得从一位出土的文物说起。

1922年的5月,在扬州邗江县的姚湾村,一座神秘的古墓被考古学家发现,通过对古墓的挖掘和研究,考古学家认为墓穴的年代,存在于王莽统治的新朝时期。

在这座古墓中,考古学家还挖出一件神奇的青铜器,此物让专家们惊叹不已,甚至是感到惊悚,这是一件由青铜打造的卡尺,上面有固定尺和活动尺上计量的刻度,以收纪年铭文。

(出土的青铜卡尺)

虽然看起锈蚀严重,但专家们还是一眼看出这玩意与现代的游标卡尺非常相似。

在没有发现这件青铜卡尺之前,世界上所有的专家,都几乎认为游标卡尺,最早是由法国的数学家约尼尔•比尔发明。

如今这件出土的青铜卡尺上,除了没有游标,其他的,几乎和现代正在使用的游标卡尺,是一模一样。

那这样岂不是说明,在距今大约2000年之前,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游标卡尺的发明。

(两种卡尺的对比)

出自新莽时期的陪葬品,这件青铜卡尺超前的设计,让考古学家们的内心无比震撼,却又面面相觑,毕竟在千年前的古墓中,发现一件疑似现代文明的东西,任谁都会感到惊悚。

随着更多的挖掘和研究,专家们判断青铜卡尺的铸造时间,是王莽新朝建国元年,也就是公元9年前后。

在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青铜卡尺据说是王莽亲自设计发明,所以又称之为“王莽卡尺”,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作为一名古代人,王莽为什么能发明如此先进的测量工具,他难道是穿越人士?

(王莽是穿越者?)

另类的外戚子弟,世人眼中的道德模范

王莽出身于西汉时期的外戚世家,因姑姑王政君是皇后的缘故,王氏家族在当时权势极大,他的族人曾先后有九人封侯,还出过五位大司马,可以算得上是西汉最为显赫的家族。

王莽虽然身处于权倾朝野的外戚世家,但他幼年丧父丧兄,只能带着年迈的母亲与寡嫂,跟随族中叔父们生活。

与奢靡张扬的王氏作风不同,王莽为人谦恭好学,于生活中更是朴实无华,在家他悉心服侍母亲,尊重寡嫂,并且用心地抚育亡兄的儿子,其行为极检点严谨。

(王政君的画像)

当别的王氏子弟,仗着外戚身份在外面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时候,他却广结贤士,用心侍奉族里的诸位叔伯,甚至还用自己微薄的财物,去接济城中贫苦百姓。

王莽的种种举动,让他在一众声色犬马的纨绔子弟当中,显得是那么的另类,可也是因为他的乐善好施,才让其声名远扬,成了当时世人眼中的道德典范。

(王莽 画像)

随着贤名远播,王莽逐渐被官至大司马的叔父王凤看重,从而得到提携进入朝廷当官,进入朝堂之后,他办事认真,凡是由其经手的事情,都能被打理得井井有条。

在王莽三十岁的时候,又被汉成帝赏识,封为新都侯,由此他于官场之上开始崭露头角。

但身居高位的王莽,却没有轻率行事,反而是保持低调,也没有因为大权在握,就丢掉广结贤达的习惯,甚至还会散尽自己所得的俸禄,去接济平民百姓与身边的门客。

(王莽和其他官员)

通过对外礼贤下士,对内清廉俭朴,王莽在民间深受百姓的推崇,其声望更是远远超过,他那些大权在握的叔伯们。

有了声名的加持,他在仕途上越走越顺,恰好此时大司马王根病重,凭借过人的才能与政治本领,已经38岁的王莽终于登上大司马的高位。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汉成帝突然身亡,由汉哀帝继位,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王莽被打入了“冷宫”。

(汉哀帝)

随后,为了避免自己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识时务的王莽主动卸职归隐封地新野。

三、重回权力巅峰,野心逐渐外露

在新野隐居的那段时间里,王莽不再过问朝政,过起了结交名士,如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但他的儿子王获过惯了权贵生活,就算父亲不再身居高位,仍然还是不改纨绔本性。

直到有一天,王获不小心将一名奴仆杀死,他本以为是小事一桩,结果王莽得知,却让其一命抵一命,面对父亲的严厉责罚,王获苦苦哀求,可王莽不为所动,最终没有办法,他只能自杀谢罪。

亲生孩子犯了法,王莽决不姑息的行为,得到百姓一致的好评,也为他之后的复出打下基础,王莽虽然隐居新野,但当时许多官员与百姓都为他请愿,希望汉哀帝让其官复原职。

(王莽老年时期的画像)

大概是看到王莽确实深得民心,汉哀帝重新将他召回京城,只不过没有官复原职,而是让他侍奉王政君。

元寿二年,年仅24岁的汉哀帝突然暴毙,在他驾崩的当天晚上,太后王政君拿走传国玉玺,又因为汉哀帝没有留下子嗣,王政君为了稳固皇权,下诏朝臣推举大司马的人选。

明眼人都知道,太后王政君是想选自家人,于是朝中大臣纷纷举荐王莽,没过多久,王政君就下诏命自家侄子王莽,再任大司马与录尚书事,同时兼管宫中禁军。

(王莽与汉平帝)

就这样,王莽重回权力的顶峰,上位之后的他,拥立九岁的汉平帝登基,有了这个傀儡皇帝,王莽得到朝野上下的爱戴。

大权在握的他逐渐开始暴露自己的野心,首先便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在朝中排除异己,打压政见不同的官员,随后又拉拢同党,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图文无关)

在这一系列的操作下,王莽逐渐将政治大权掌握于自己的手中,为了进一步巩固禄位与权力,他让女儿进宫参选皇后,经过一番精心策划的运作,王莽的女儿成功当选汉平帝的皇后。

女儿成了皇后,自己便是皇帝的岳父,王莽此时的权势是越来越膨胀,其野心也是越来越大,他吸取上次从顶峰跌落谷底的教训,心里产生了干脆自己称帝的想法,为了使自己顺理成章登上皇帝的宝座,王莽一直在寻找机会,很快,这个机会就来了。

(图文无关)

四、代汉建新,为期十五的统治江山

公元6年,年仅14岁的汉平帝因病身亡,为此王莽特意挑选只有两岁的刘婴作为皇太子,除此之外,他还在王政君的允许下,称自己为“摄皇帝”,意思就是代理皇帝处理政务,以及实权。

坐上代理皇帝的位置,王莽又向更高一阶努力,当时的朝堂之中,他的党羽众多,这些人为了让王莽高兴,自然是急他所急,一时之间,各地官员纷纷上报,声称民间出现各种各样的命符。

这些命符无一例外,都说王莽是所谓的真命天子,希望皇太后遵照上天的指示行事,公元9年,王莽终于按捺不住登帝的野心,逼迫他的姑姑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

看着截然不同往日的侄儿,王政君是气愤不已,直接就把传国玉玺砸在了地上,使这块象征着权力的玉玺上缺了一个角。

(新朝建立,王莽和钱币)

面对姑母的愤恨,王莽自然是不怎么在意,毕竟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嘛,接着他又强迫刘婴禅位于自己,在荣登大宝之后,就改国号为新,时年54的王莽正式开启自己的帝王事业。

他开始一系列的改革政策,由于汉末时期,政治,导致各地权贵豪强圈并了大量的土地,而百姓却流离失所。

(王莽改制漫画)

所以第一步,他就下令把天下的土地改为王田,并以王田代替原本的私田,这一制度乍一看,就跟现代的土改政策相似,可却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点,使两种制度走上不同的命运。

那个点就是时代背景的不同,王莽新朝所处的年代,是一个封建且生产不发达的古代社会,而土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味着巨大的生产力,当权贵富豪感到利益受损了,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反弹。

(钱币)

之后他还废除奴隶制度,使土地和人口不能私自买卖,不仅如此,王莽又废除了汉朝的五铢钱,搞出一个更为复杂的28个等级钱币制度,同时还把盐、铁等行业归有国有。

这些带有浓厚现代色彩的改革制政策,就是一度让后世之人认为王莽是穿越者的缘故,但他创建的种种政策,明显不符合当下的环境,在让权贵世家损失惨重的同时,也给老百姓带去了更大的灾难。

(图文无关)

因为这时,王莽的开始变得岌岌可危起来,外加各种天灾降临,人祸也跟着出现了,随着各地农民揭竿起义,民间掀起了反莽浪潮,其中以赤眉、绿林两支武装最为厉害。

王莽虽然谋权篡位成功,但他在军事上却没有超凡的天赋,眼见起义大军的人数是越打越多,到了最后竟攻入了长安。

(赤眉起义军)

没有办法,王莽只好带领千余人的随从,逃往未央宫里大液池的渐台上,但最终还是被起义军所杀,取他性命的人是一位吴姓商人,而割下其头颅的则是校尉公宾,一代枭雄竟落得个尸首分离的下场。

五、头颅被皇室珍藏的缘由

就这样,维持15年的王莽新朝也就此覆灭,再之后他的头颅被人刷上黑漆,又以私法去除上面的血肉,只留下面部骨骼保存。

作为东汉皇帝,就将他的头颅收藏于皇室当中,在历史的长河中,这颗头颅又被魏、西晋的皇室先后珍藏,直到公元295年,在晋惠帝时期,于一场大火中被焚毁。

(王莽的头颅)

古人常说,身体发肤受之于他的父母,在古代人看来,尸首分离是对一个人最高的刑罚,在王莽死后,他的头被皇室收藏,要说这九五之尊的皇帝,那是什么宝贝没有见过,为何对一颗头情有独钟。

那是因为王莽的头颅,所具备的意义非凡。王莽作为谋权篡位的枭雄,创立新朝其身份地位非比寻常。

打败他并将其头颅砍下,是胜利的象征,是一种荣誉,更是可以当作炫耀的战利品,刘秀是起义军的首领,又是东汉的建立者,他自然是想昭告世人,自己才是民心所向的正统,所以才会把王莽的头颅收藏起来。

(光武帝刘秀)

众所周知,王莽成功谋取汉代江山,归其缘由还是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是西汉皇室宠信外戚,只顾享乐,将政务荒废,才会使居心不良的乱臣贼子,有了可乘之机。

如今把窃王莽的头颅珍藏来,然后代代相传下去,告诫后代要励精图治,相信这样做,一定可以给后代上位者敲响警钟,让他们在削弱外戚权力的同时,也要懂得制衡朝堂与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江山灭亡的重蹈覆辙。

不过可惜的是,从后世发展的情况来看,王莽的头颅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也不能阻止朝代的更替,一个国家要想靠颗头颅来安邦,那将离灭亡也不远了,所以说一个国家的发展,还得靠百姓,以及靠上位者的统治才能。

(图文无关)

中华5000年的文明,无数角色相继登场,却又默然退去,如王莽之流的历史人物,最终也会跟随时间的洪流而逐渐消失,但史书上却仍然留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参考资料:

王莽头颅被藏之谜[OL].历史资料网,2022-06-07

王莽的头颅为什么被后代君主收藏了270多年

史书记载,王莽被杀后,其头颅被悬挂闹市,供民众泄愤,其后不知所踪。直到晋惠帝元康五年(295年),武库发生火灾,王莽头出现,被焚毁。也就是说王莽的头颅竟然被收藏了270多年。

这是为什么呢?历代皇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其一,自秦以来,秦朝两位皇帝,汉15位皇帝,总共有17位皇帝,除开秦二世是自杀而死外,其余的都是正常死亡。所以说,王莽是第一个被砍头的皇帝。从这点来看,王莽的头颅具有特殊的意义,无疑具有收藏价值。

其二,王莽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皇帝。

他没当皇帝之前,他在人民中的威望和名声是很高的。他服侍母亲及寡嫂,抚育兄长的遗子,行为严谨检点,对外结交贤士,对内侍奉诸位叔伯,十分周到。要知道那个时期的贵族们都是生活侈靡,声色犬马,而王莽也是贵族。所以说他简直是当时的道德楷模,也因此王莽被朝野视为能挽当时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再世”。然而王莽执政后期,众人却恨他入骨,民众把自身的境遇和社会的不公完全归咎王莽的政策。

王莽被商人杜吴所杀,校尉公宾斩了王莽的首级,将其悬于宛市之中,数十个军士争相杀王莽,了王莽的尸体。百姓们听说王莽的首级在宛市,‘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可见民众对其的愤恨程度。

其三,在皇帝眼中,王莽谋朝篡位,是封建制度下典型的乱臣贼子。

他本是西汉的臣子,却把自己的主子赶下台,自己取而代之。这对后代的皇帝来说,这种情况是不能允许也绝对不能再次出现的。《汉书·王莽传》记载“自书传所载乱臣贼子无道之人,考其祸败,未有如莽之甚者也”。

还有一点就是王莽执政时期推行的“王莽改制”,所代表所维护的的是下层民众的利益,而对封建主义的皇帝们来说,这肯定是不能容忍的,也不允许有这样的思想存在。因此,历代君主收藏他的头颅,在于告诫朝臣宗亲谋逆者的罪恶下场,也在于将那种思想完全的扼杀,从而起到震慑的作用。

王莽被诛后,他的头颅去了哪里?果真被历代皇帝珍藏了近三百年?

浪漫主义改革家王莽头颅被收藏一事,可谓传得沸沸扬扬,说的神乎其神。追本溯源,大抵是源于《晋书·张华传》之语:

“晋惠帝元康五年十月武库失火,累代之宝及汉高斩蛇剑、王莽头、孔子履尽焚焉。”——《晋书·张华传》

晋惠帝元年五年,乃是公元295年,此时距王莽被诛的公元23年,已整整是272年之久。在《晋书·张华传》中,提及武库失火一事,致使历代珍藏的珍宝以及汉高祖刘邦斩白蛇所用之剑、王莽之头颅与孔子之鞋均被焚毁。后世学者在为王莽作传或评述王莽其人时,亦以此为据,以王莽的悲剧来警示后人。

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王莽,近年来又被赋予了一个新的标签:穿越千年的改革者。在评价王莽的问题上,众史家似乎并无太大争议,千百年来多用抨击指摘之词,将其视为篡汉的逆贼和荒唐的暴君。基于这种基调,王莽惨死,头颅被历代君王收藏,似乎也是合情合理之事。

可是,如果我们在回顾王莽死时的惨状,或许还容易产生一种质疑:王莽的头颅,果真在乱世中存留下来了么?

我们不妨来看《汉书》中王莽之死的记载:

“商人杜吴杀莽,取其绶。校尉东海公宾就,故大行治礼,见吴问:‘绶主所?’曰:‘室中西北陬间。’就识,斩莽首。军人莽身,支节肌骨脔分,争相杀者数十人。公宾就持莽首诣王宪。宪自称汉大将军,城中兵数十万皆属焉,舍东宫,妻莽后宫,乘其车服。六日癸丑,李松、邓晔入长安,将军赵萌、申屠建亦至,以王宪得玺绶不辄上、多挟宫女、建天子鼓旗,收斩之。传莽首诣更始,悬宛市,百姓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汉书·王莽传》

这段文字略长,关键信息已用粗体标识。通过这段史料,我们可以得知,杀王莽者是商人杜吴,为争功,校尉东海公宾斩下了王莽首级,随后士卒又将王莽尸体肢解,而王莽的首级被送到王宪处。后来,王莽的头颅又被悬挂在闹市,以示惩戒。结果,围观百姓纷纷击打王莽头颅,还有人将他的舌头割下来吃了。

显然,《汉书》中所载的王莽之死相当惨烈:其头颅几经周转,遭百姓一顿践踏,又甚至连舌头都被割走了。那么问题便来了:血肉模糊、面目全非的头颅,还会被珍藏起来么?亦或者说,用于示众的王莽头颅,还能剩下些什么呢?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晋书·张华传》中的记载,其称晋惠帝元康年间的武库中,曾收藏有汉高祖斩白蛇所用的剑、王莽的头颅和孔子的鞋。值得注意的是,该书在记述武库失火时,还有一句话非常值得关注:

“晋惠帝元康五年十月武库失火,累代之宝及汉高斩蛇剑、王莽头、孔子履尽焚焉。时(张)华见剑穿屋而飞,莫知所向。”——《晋书·张华传》

为何偏偏加上这一句呢?其实,这是一种隐喻,汉高祖斩蛇所用佩剑于武库失火时被焚,突然穿屋而飞,不知所踪。所指暗示的便是晋惠帝失德,国祚将不久矣。此处同时强调的还有王莽头颅和孔子之履一并被焚,也是这样的用意:

史家称王莽首级被百姓蹂躏或强调其被收入武库,都是意在强调引以为戒。此时武库失火,烧掉了这颗首级(当然,我个人认为此首级早已不存),自然也是指晋惠帝无道;同样的道理,孔圣人的鞋子也被列在被焚之物中,其用意可见一斑。

概言之,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历史上王莽被诛后,其首级悬于闹市,遭百姓蹂躏,甚至舌头都被割走,足见其已很难保存。后人称历代帝王将其收入武库,多半也是种春秋笔法,或并无此事。因此,《晋书·张华传》称王莽头颅被焚一事,还应正确理解。至于网络中大肆宣扬,王莽首级被历代皇帝珍藏近三百年,当是曲解其意或夸大其词了。

参考文献:《汉书》《晋书》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