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八字 > 风水测算

先天八卦方位(先天八卦方位图)

时间:2024-01-18 22:35:22 作者:舍我其谁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先天八卦,先在哪里?

上文提到,卦者卦也,卦象就是挂在我们眼前的一种现象。

我们理解了“卦者卦也”的道理以后,再来看《易经》的卦,就不会感觉很神秘,我们不要去神话他,但也不要轻视他,认为这是一门简单的学问。

今天我们聊一聊什么是先天八卦。

八卦起源非常久远,是远古祖先们,观察天象,考察自然环境长期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是合乎天地规律的,就像《道德经》里说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我们在名称中能看出来的是,先天八卦在先,后天八卦在后。

后天八卦是在先天八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先天八卦也叫伏羲八卦,后天八卦也叫文王八卦。伏羲和周文王,分别是两种八卦体系的创建者。伏羲生活在远古时代,而周文王生活在上古时代。

我们现在看到的八卦图,是画在纸上的几个图案,好像是平面图形,但事实上它是立体的,我们可以想象这八种现象分布在我们的周围的情景。如果用现在的前沿科技VR技术来展示的话,就更能体现出他的含义了。

在夏商周时代,就有连山,归藏,周易三种八卦体系。这三部书是研究易学的重要著作。到后来,连山,归藏失传。

等到了北宋时,才确定了两种八卦,一个定名为先天八卦,另一个则定名为后天八卦。也就是流传至今的两个八卦体系,这两种八卦不仅名称不同,卦的方位也不相同。

(先天八卦方位图)这个图在宋代以前是没有的,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北宋五子”邵雍提出,在他之前,是没有区分不同的八卦体系的,他继承了陈抟道家易学,在《皇极经世书》,《梅花易》等著作里公开了很多易学的高级知识,也包括如何区分两种八卦。

邵雍是两宋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受到《列子》、《庄子》的影响,在吸收道家易学和汉代《易》学思想成分的基础上,形成了对《周易》的独到理解,其所作《皇极经世书》的基本精神是质诸天道而本于人事。

八卦的图案,乾卦代表天在上,坤卦代表地在下,前面的先天八卦图,它的方位。和现代我们所用地图,上为北方,下为南方的情形,恰恰相反。

先天八卦的方位,上面是南方,下面则是北方。和现在的方位只是名称不同,代表方向是一样的。两者不同各有各的道理在,此处我们不去深究他。

先天八卦的八个方位分别是,天地定位(上为天为乾,下为地为坤),山泽通气(艮为山居西北,兑为泽居东南),雷风相搏(震为雷居东北,巽为风居西南),水火不相射(离为日居东,坎为月居西),八卦相错。

八卦是远古人类对宇宙是如何形成的理解,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则分别代表世上最大的八个现象。

多数人认为,先天八卦顺应天时,后天八卦顺应地利人和!

《易经》先天八卦的记忆方法

今天我们来说一下伏羲所创的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长什么样子呢?见下图:

先天八卦

乍一看是不是有种很陌生,很艰深的感觉,我们把它分解来看就会简单很多:

想象一下,自己就站在这个图的中心,也就是太极点,我们向四周看的话,是不是就看到八个图案,这些由长短线段构成的图案就称为卦。

这八个卦按照上图这样的顺序排列开来,我们就把这个排列好的整体称为先天八卦。

这八个卦各自的名称我们一定要记牢,分别为:

乾卦,兑卦,离卦,震卦,巽卦,坎卦,艮卦,坤卦。

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我们一会儿再说。

先来看构成卦的线段,这一条条线段就称为“爻(yáo)”,爻分为阳爻和阴爻——

一个坚实的、一划到底的横线就是阳爻,代表阳性的事物,比如乾卦就是由三个阳爻组成。

一条中间断开的、虚的横线就是阴爻,代表阴性的事物,比如坤卦就是由三个阴爻构成的。

有一点大家要注意,在易经所有的八卦图中,方位和我们平时用的地图是完全不同的,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就比如说,先天八卦中,乾卦所在的方位是南方,坤卦所在的方位是北方,离卦在东,坎卦在西。

以后我们学到后天八卦的时候,八卦排列的位置会有所变化,但都是遵循“上南下北,左东右西”这一原则,我们只要记住图正上方的位置表示南方,正下方表示北方就对了。

关于先天八卦,我们最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呢?

首先,我们要记住每个卦的名称,还有它的画法,也就是它的样子,还有每个卦所代表的意思。

乾卦和坤卦,最容易记忆。

乾卦纯阳,代表天,它是由三个阳爻组成,就是三条坚实的横线。

坤卦纯阴,代表地,是由三个阴爻组成,就是三条虚线。

再说离卦和坎卦。

离卦代表火,它是由上下两个阳爻加中间一个阴爻构成。我们可以这样记,火焰一般外焰温度比中心温度高,所以中间有点意思虚的,所谓“离中虚”。

坎卦代表水,它和离卦相反,是由上下两个阴爻加中间一个阳爻构成的。可以这样理解,水的表面是很柔软的,但它的内部也是非常有力量的,所谓“坎中满”。

上面四个卦是位于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的四个卦。

下面我们来讲震卦和艮卦。

震卦代表雷,是由下面一个阳爻,加上面两个阴爻组成,所谓“震仰盂”——就像一个开口向上正常放置的一个容器。

艮卦代表山,是由上面一个阳爻,加下面两个阴爻组成,所谓“艮覆碗”——像一个倒扣着的碗。

最后是兑卦和巽卦。

兑卦代表泽(海洋河流),下面两个阳爻加上面一个阴爻——兑上缺。

巽卦代表风,上面两个阳爻加下面一个阴爻——巽下断。

八卦记忆口诀:

对于刚刚接触易经的朋友来说,这几个卦是比较难记的,但它无非也就八个图画而已,我们用上图所列的口诀,加上理解,反复练习记忆,另外自己在本子上多画画,还是很快就能记住的。

(注意,我们画卦的时候,顺序是从下往上画,也就是说,最下面的线段是第一爻,中间是第二爻,最上面的是第三爻。)

记住了八个卦的名称和画法以后,对于先天八卦,我们还要记住它的排列顺序,尤其是每个卦所对应的数字,一定要记住。

先天八卦的顺序是:

乾1 兑2 离3 震4 巽5 坎6 艮7 坤8

我们来看一下它的排列规则:

先天八卦的方位图,从最上方(南方)的乾卦开始,逆时针数四个,就是乾1 兑2 离3 震4,然后再从巽卦开始,顺时针数四个,就是巽5 坎6 艮7 坤8。

先天八卦的排列顺序非常重要,一定要用心记牢。

(公众号:易理天地)

先天八卦、洛书、河图、后天八卦的形成和出现顺序

一些易学基础常识

黄灿亮

这是在之前文章的基础上修改了一些图片和添加了一点内容重新发表的。

摘要:

古人对先天八卦、洛书、河图、后天八卦这些易学早期基础知识的研究已经很多了,可惜还不能说清它们的形成与相互之间的关系,所以作者尝试站在远古之人的角度,以图片的方式来解释这些问题。在一番研究之后,作者得出了先天八卦、洛书、河图、后天八卦的整个推演过程,而且解决了“八卦中各卦的五行属性是如何确定的”这个千古之谜。更重要的是,作者发现古人利用先天八卦的卦名来作为五行分阴阳之后的代号,而所谓后天八卦只不过是这些代号位置变化之后的五行相生图形罢了!

一、先天八卦、洛书、河图出现的先后顺序

(一)、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

1、太极代表完满的能量体“十”和最初的那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在阴阳未分时是“一”,而在“一画开天”之后分阴阳变成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其实宇宙中的所有东西依然属于一个整体,依然是“一”。也就是说,在太极还没有开始演化之前,已经包含了宇宙所有东西。如果我们把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演化路线反过来看,就可以看到现在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会归于太极这个“一”,而这个“一”看起来似乎什么也没有,其实早就包罗万象。

2、所谓能量“十”是指一个事物开始时的能量,而同一类型的事物开始时的“十”都是不同的,不是说包括宇宙在内的所有生命开始时的“十”都是一样的。达到最高标准的“十”几乎不会出现。

3、与生俱来的“阳气”是“先天”、日常补充的能量(阳气)是“后天”。如果“阳气”的消耗超过“先天”带来的量,那么事物会“消亡”。如果“后天”日常的能量(阳气)补充不足以支持生命的活动,那么事物也会“消亡”。如果后天补充的能量与先天的“阳气”都充足,那么生命会长。反之则短。世界上很多事情就是“先天与后天”的配合问题。

4、所谓“八卦横图”只不过是记录上面那幅图的形成过程。

(二)、古人按照太极分阴阳画出八个卦,为了节省空间而方便记录,于是制作成先天八卦这种圆形图案。古人假设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未出生时总能量是“十”,出生后能量经历由“九”到“一”的衰减过程,归零则“消亡”或者以另外一种形式重新出现。为了方便表述这个过程,古人觉得有接近九个数字的先天八卦可以拿来一用。古人把八个卦按照它们生成时的“阳气”多少来划定能量的多少,发现先天八卦图只要“震卦”和“巽卦”的位置对调,再在中间加入一个“五”,正好能表达能量由“九”到“一”的衰减过程,于是有了下图。

1、此图是古人假设的事物能量(阳气)递降路线,是一个事物“气数”的流动方向。中间的“五”作为连接“六”和“四”的点,以示事物能量(阳气)递降的方向( 以虚线表示)。

2、能量(阳气)递降的①、②路线为河图、八卦五行属性的确定、后天八卦的发现都要遵循的两个运行方向,我们不能太在意洛书的数字分布而忘记了事物能量(阳气)递降路线才是重点。

3、其实能量(阳气)递降的路线就是一幅太极图。

(三)、当确定了各卦的能量(阳气)数字是多少后,再以数字的形式放回先天八卦的各个位置中,即能量为“八”的震卦和能量为“二”的巽卦回到先天八卦原来的位置中,从而形成洛书。

1、所谓“洛书”,其实就是古人借用先天八卦的各卦来设定为不同的能量(阳气),然后来表述一个能量体为“十”的事物的能量(阳气)流动方向。

2、古人记忆洛书数字方位的口诀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其中。”如果单从这口诀来看,“二四为肩,六八为足”,现代的一般人怎么知道“二四”与“六八”的左右位置呢?即使暂时记住了,长时间不用也容易忘记。如果记住能量(阳气)递降路线,那么可能只要记一次就能永久记住洛书数字的方位分布。

(四)、由于远古时代没有纸,那时的人以口授相传,为方便记忆,把洛书记成一串数字 “七二九四三八一六”。为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古人的书写习惯是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所以记忆时也是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也就是从最右边的“七”开始,再从“九”往下走,所以才用“七二九四三八一六”的数列来记忆洛书。

(五)、在没有方便的记录工具的情况下,远古之人为了记录能量递降的①、②路线和上面的数列顺序(“七二九四三八一六”),于是把两者糅合在一起制作成河图,即把上面数列与能量递降的①、②路线配对。我们可以把它们当作两根从头到尾都绑定在一起的绳子,“七”在路线①的开始位置,“九”在路线①的中间位置,“八”在路线二②的中间位置,“六”在路线②的结束位置。只不过这两根“绳子”是按能量递降路线的形状来摆放的,所以“七”自然在路线的最前端了(也就是河图最上方的开端位置),而“六”就在最尾端了(也就是河图最下方的结束位置)。由于“九”绑定在路线①的中间位置,所以“九”按照能量递降的路线反而流动到河图的最右边了;而由于“六”是上面数列结束的位置,所以它反而在“一”的下面。我们由“六”反推上去,“六一八三”,“八”自然也就在“三”的外面了。所以我们看到路线①的外面是“七”、“九”这两个奇数或者说阳数,而路线②的外面是“八”、“六”这两个偶数或者说阴数。以前古人看到河图所呈现出来的“怪异”形状和奇特的数字分布,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原理就像上面所说的那样。我们所熟知的河图没有标明①、②路线,那是因为古人知道“七二九四”的走向就是路线①,“三八一六”的走向就是路线②。如果我们按照古人正常的书写习惯来写出河图的数字,我们就能得到洛书。

(六)、在还没有发明书写数字的远古时代,人们用虚实(黑白)圆点所表示的数字来画图,那么河图的整个画面看起来就是一圈的圆点,这样看起来难免会混乱。于是古人想出把两个数字重叠的方法,这样数字与数字之间就有足够的空间,人们看起来才不会错。 古人之所以在河图中间画上十个圆点,是因为洛书对位的数字相加是“十”,这样才不会根据河图制作洛书时弄错了方位。或者这个“十”是为了表达一个事物的能量是“十”?

1、有的古人以为类似春夏秋冬顺时针圆形运动的各种规律皆出于河图、洛书,其实他们误解了。类似春夏秋冬顺时针圆形运动的各种规律是一回事,而河图所表示的一个能量是“十”的事物的能量递降路线与洛书的数字方位结合又是另外一回事。古人之所以把类似春夏秋冬顺时针圆形运动的各种规律附在河图、洛书上,那是因为古人发现河图、洛书在形状上可以归纳类似“春夏秋冬”这种圆形运动的所有事物,就像五行、天干、地支、一天十二个时辰、一年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等等。经过后人的不断发现、累积、完善,最后形成了世界特有的中华术数体系。

二、后天八卦的由来

后天八卦是由先天八卦能量(阳气)递降规律与类似地球春夏秋冬的循环运转规律共同形成的,就像人类的生命从“天”(乾)而降到入“地”(坤)而安的路线和身体状况随着一年四季变化两种规律共同作用一样。在生命开始的那一刻,万事万物不但开始了能量不断消耗(人类在自己不主动修炼的前提下)的过程,而且已经完全与地球融为一体,所以算一些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把地球的影响也算上,于是有了后天八卦。没有地球的时候,就没有所谓的“后天八卦”。也就是说,“后天八卦”随着地球的出现而出现。如果地球因为一些因素而偏离了正常情况,那么地球上的万物也必然受影响。如果人类生活在一个与地球的运转规律(春夏秋冬、日出日落)很不同的星球上,那么我们也必然会有与在地球上很不同的生活规律和身体运行规律。如果我们要在那个星球上计算一些东西,必须要修改后天八卦的内容,即使那个能量(阳气)递降规律是不变的。

(一)、如果后天八卦真的是传说中为周文王所发现,那么他可能认为既然能量递降规律是不可能逆转的,只有遵循天地自然的运转规律、阴阳消长的变化、五行生克制化的道理才能扭转乾坤。周文王发现“火金木土水”的相克就像事物的能量递降一样,于是根据“火”能量最高、“水”能量最低的原则把五行安排在能量递降的路线中,从而形成下图。

1、请不要太在乎“木”在中间的虚线位置,这样只不过是要在整条能量递降的路线上均衡地安排五行。如果“木”要与能量递降路线上的数字配对,当然要和其它数字对应。

(二)、在上面那幅图中,周文王发现五行配对不上能量递降路线外面的八个位置,于是把金、木、土这三种“固体”分阴阳而各变成两个,那么根据能量(阳气)递降的路线就变成下面这幅图。

或许五行分阴阳应该是阳在前、阴在后的

(三)、那么这时为了把能量递降路线上的五行相克变成地球顺时针运转方向上的五行相生,于是把“阴土”放到“阴金”的位置,“阴金”、“阳金”、“阴木”、“阳木”这四个“棋子”分别沿着能量递降路线往后挪动了一位,也就是“阴金”挪动到“阳金”的位置,“阳金”挪动到“阴木”的位置,“阴木”沿着中间的虚线挪动到“阳木”的位置,“阳木”填补“阴土”移动后形成的空缺,从而形成下图。

(四)、但是在没有方便的记录工具的古代,要记录五行分阴阳之后的图形实在很麻烦,特别是竹简。在地上画出来当然没问题,可是要流传下去就得想想办法了。

当初古人用先天八卦对应自然界中的八大象,“一画开天”时“上下”当然就是“天地”,而坎卦的形象就是流水,所以以“坎”来对应“水”。在自然界中和“水”相对的是“火”,所以“坎”对位的“离”自然就是“火”。在周文王之前,八卦与五行本来是不同的理论体系。周文王发现先天八卦中有火、水,五行中也有火、水,于是就借用先天八卦各卦的名称来作为五行在能量递降路线分阴阳之后的代号。因为金、木、土这三行分阴阳之后,不好记住哪个“金”是阴、哪个“金”是阳,所以只好用“兑”来作为“阴金”的代号,用“乾”来作为“阳金”的代号,其它卦也是这样的。

我们可以看到先天八卦中的“离”、“坎”按照下面那个图的“火”、“水”位置定位而两相重叠后,其它卦则自然对应其它三行,从而形成右边的图。古人一直弄不明白为什么“兑”是金、“乾”也是金,其实八卦中各卦的五行属性就是这样确定的。

1、其实古人把顺时针旋转了九十度的先天八卦套在这个五行图上只不过是为了用不同的卦来对应不同的五行,这样才不会混淆五行在能量递降路线上分阴阳之后的金、木、土三行,也就是说先天八卦的每一个卦只不过是被借用来作为五行变化之后的代号,我们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卦的名称上而忽视了其背后所表示的五行含义。

(五)、当确定各卦的五行属性后,再把各个卦名标记在五行相克转换为地球顺时针五行相生的图形上,那么就能得到我们熟知的后天八卦。所谓的后天八卦就是这样来的,它不过是古人借助先天八卦的卦名来作为五行分阴阳后的代号,然后用这些代号表示分阴阳之后的五行在顺时针方向上的相生。而后天八卦也由于形状上的原因,被后人用来作为方位的代号,即“东方震”、“东南巽”、“南方离”、“西南坤”、“西方兑”、“西北乾”、“北方坎”、“东北艮”。

1、右图按照春夏秋冬的运转顺序即是相生之局。或许古代圣人觉得既然一个人、一个事物从出生到“消亡”的能量递降是无可避免的,那么唯有遵循地球五行相生的规律才能对我们有助益吧?毕竟只有这样,才能将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的生命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趋吉避凶、趋利避害的效果。

2、后天八卦的形成是告诉人类,无论是能源还是其它工业、事业,都要做成可以循环相生的模式才是长久之道,否则只不过是按照万物自然发展的方式而走向灭亡。

3、古代圣人发现的知识一旦失传,后人即使花很多努力也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就像易学和中医。

后记:

本人在看了来知德前辈的《来注易经图解》、江永前辈的《河洛精蕴》、南怀瑾前辈的《易经杂说》、曾仕强前辈的《易经的智慧》、任法融道长的《周易参同契释义》等等名家的书和当代很多易学爱好者的研究后,觉得他们对于洛书、河图、后天八卦的形成这些问题的解释比较牵强,于是自己探索一番而得到上文的结果。

多数学习易学的人会陷入故纸堆的迷阵里而不能从最本真的源头思考,哪又怎么可能得到答案呢?

至少从《易传》开始,人们便不知道“八卦中各卦五行属性是如何确定的”,也不知道先天八卦如何转换为后天八卦。《易传》中有些内容也是作者穿凿附会。“八卦中各卦五行属性的确定”是易学的关键之处,搞不懂就不知道后天八卦是如何形成的,对一些易学知识可能会一头雾水,只知道学习前人的操作,不知道原理。

当然,这里有很多我自己的猜测,只不过这些猜测结合了古代易学传说的元素,当然不可能讲出真实的情况,只是谋求在内容推理的正确性与事情的发展作一个比较完美的结合罢了。

王振复:八卦方位图怎样运用于中国建筑中?

易学史上,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方位图,与河图、洛书等一起,是首先由南宋朱熹载于《周易本义》卷首九图中的重要二图。

朱熹《周易本义》所载先天、后天八卦方位图

先天八卦方位图,简称“先天”。之所以称为“先天”,意在极度宣染此图为“神”所造而断非人力所为,亦称伏羲八卦方位图,相传为伏羲氏所创制。

先秦时期,伏羲在中华人文初祖谱系中的名头,要远大于轩辕黄帝,《帝王世纪》称其“继天而王,首德于木,为百王先”,可谓德配天地,其功至伟。相传伏羲为“三皇”之一,称太昊,风姓,黄熊氏,又名伏戏、宓羲、包牺、庖牺、牺皇、皇羲等,伏羲创八卦,造书契,筑庐舍,肇农猎,制器作乐,等等,地位尤为崇高。

在今本《周易》一书中,伏羲被推为“天地自然之易”即“先天易”的创始者。作为神话传说中一位“始祖大神”,一个集史前原始部落酋长、英雄、大巫于一身的人文“共名”,伏羲的所作所为,其实不必也无从加以稽考。实际上,先天八卦方位图的创造,必然由易学史上熟谙图书、易理者所为,只是今人不知其生于何时、姓甚名谁罢了。

古人拟想的伏羲像

先天八卦方位图的文字构想,首见于《易传·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音yì,厌之意),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意思是说,伏羲八卦方位,是乾南、坤北设定了卦位;艮西北、兑东南互通气息;震东北、巽西南相应亲近;坎西、离东不相厌离。这便是伏羲八卦方位图八个卦符错综的方位。顺着推算,可以知道往昔的命运;逆着推算,可以知道未来的前程。但是《周易》算卦重点是预测未来,所以,《周易》的数算是逆推。先天图,便是根据这一文字记载而画出的,也可能先秦原本有图却早已失传了,倒是有关这一图式构想的文字,有幸留存于《易传·说卦》之中。

朱熹《周易本义》卷首载录了这一先天图,并引述北宋邵雍之言:“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自震至乾为顺,自巽至坤为逆。’”

在传统建筑风水文化中,先天八卦方位图的理念与信仰有着广泛的运用。这里仅举一例。明清北京有“四坛”之制,即南天坛,北地坛,东日坛,西月坛(先天八卦方位图以乾卦居南,《易传》云“乾为天”,故建天坛;坤卦居北,《易传》云“坤为地”,故建地坛;离卦居东,《易传》云“离为日”,故建日坛;坎卦居西,《易传》云“坎为水”“为月”,中国古代有“水月”之词,故建月坛)。其象喻的人文意蕴,便肇自先天图。后天八卦方位图,简称“后天”,又称文王八卦方位图。之所以如此称谓,是因为据说此图为周文王所画。朱熹《周易本义》卷首有云:“邵子曰:‘此文王八卦,乃入用之位,后天之学也。’”《周易本义》(中华国学文库)文王姬昌,武王姬发之父,在世时但称西伯,武王灭殷而谥其为“文王”。《史记·周本纪》说,殷末商纣“囚西伯于羑里”,在困顿忧患中,文王“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这里并未说后天八卦方位图乃文王所为,所谓文王创设“后天”仅是传说,缺乏确实的文献依据。

与“先天”一样,有关后天八卦方位图的文字记载,也刊录在《易传·说卦》之中:“帝出乎震(东),齐乎巽(东南),相见乎离(南),致役乎坤(西南),说(悦)言乎兑(西),战乎乾(西北),劳乎坎(北),成言乎艮(东北)。”根据这一叙述,即可画出后天八卦方位图。跟“先天”一样,文王八卦方位图也是由熟谙易图、易理者据《说卦》这一记载所画,或先有图而记载于《说卦》中,作者并非文王。或许上古曾有“后天”,早已湮没无闻,宋代图书学兴起,可能为宋人按《说卦》所言绘制。

后天八卦方位图在中国古代风水地理、建筑园林形制上的运用,几乎到处可见。

明清北京典型的四合院平面布置及其生活制度,便是如此。四合院的整个平面,一般呈纵向长方形,整座四合院为外墙所围合,仅在东南辟一院门以供出入。其八大方位的分布为:南离、北坎;东震、西兑;东南巽、西北乾;西南坤、东北艮。

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平面布局,暗合后天八卦方位图

就其四正方位而言,在南部离卦方位,建造一排东西向而颇为低矮的长屋,每一房间坐南朝北,北向开门,故称“倒座”,一般为这一家族的男佣所居之所,兼为储物之用;在北部坎卦方位,建造一排东西向而颇为低矮的长屋,称为“后房”,坐北朝南,为女佣所居之所。作为四合院的辅助用房,“倒座”“后房”的体量、开间,都不甚大。

比较大气的是四合院的东西厢房,二者相向而建,都面对着中庭。东厢风水,应在八卦方位的震位上,《易传》说“震为长男”,故此处为家族男性儿辈所居;西厢风水,应在八卦方位的兑位上,《易传》说“兑为少女”,故这里是家族女性儿辈所居之处。

《建筑中国:半片砖瓦到十里楼台》,王振复 著四合院体量最大、造型最显、形象最为轩昂的,是坐落于整座四合院中心偏北位置的主房,这里一般以厅堂居中、两侧主卧相配,为家族长者所居,兼为接待宾客之所。主房坐北朝南,面向庭院。庭院即中庭,是四合院的聚气之地,应在八卦九宫的中宫位上。整座四合院的院门所以建造于东南隅,是因为东南为巽卦之位,《易传》说“巽为入”“巽为风”。

(本文选自《〈周易〉通识》,标题为编者所拟,略有删改)

通太极八卦,识宇宙大道,跟着王振复教授读通《周易》

《〈周易〉通识》

王振复 著

32开 平装

978-7-101-16200-4

56.00元

内容简介

《周易》被称为“第一国学”“古代东方奇书”,人人想知却又人人难知。易学名家王振复教授的《〈周易〉通识》,既介绍阅读《周易》须知的基本常识,又详细解析与《周易》有关的各种符号、图式及相应文辞,还原古老的占筮流程,并进一步梳理《周易》三千年的历史,旁及其世界影响,正本清源,为读者打开通向《周易》世界的门户,构建《周易》学习的基本知识框架,是理想的学《易》入门读物。

作者简介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易学、中国建筑文化、佛教美学和中国美学史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迄今在海内外出版专著40余种,多部著作获选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以及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著有《巫术:〈周易〉的文化智慧》(1990,1999)、《周易的美学智慧》(1991)、《中国文化“原典”——〈周易〉》(1997)、《中国建筑艺术论》(2001)、《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2002)、《中国美学范畴史》(主编兼第一卷第一作者,2006)、《大易之美——周易的美学智慧》(2006,2013韩文版)、《周易精读》(2008,2016)、《周知万物的智慧——〈周易〉文化百问》(2011,2012)、《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美学史》(2018)、《中国巫文化人类学》(2020)、《中国巫性美学》(2021)、《建筑中国:半片砖瓦到十里楼台》(2021)等。

目 录

滑动查看本书目录

内页欣赏

(统筹:一北;编辑:思岐)

易经学习之后天八卦

学习心得:

后天八卦是根据“应用”的需要,在“先天八卦”的基础上改变而来的。

所谓的先天为体,后天为用。

先天八卦是天地万物的形成分定。相对来说,是静态的。好比确立了天和地,你和我。这就不能再变,天和地不能互换。你和我也不能变成对方。

后天八卦是万物的演变进程。相对来说,是动态的。好比你和我都会吃饭睡觉,在地理位置上移动(比如,每天在单位和家里两点一线来来回回),在时间线上流动(比如,在不同的季节吃不同的饮食穿不同的衣服)。

后天八卦的来源

后天八卦,来自于周文王(姬昌)。

后天八卦和先天八卦最直接的区别就是方位不同。

下图内圈为先天八卦,外圈为后天八卦。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

后天八卦方位:

后天八卦代表着周文王对于世间事物的理解,包括时间层面的四季变化,空间层面的地理方位、以及万物本质等。

后天八卦以离上(南)坎下(北),震东兑西定位。

周易·说卦传提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这段话可以理解为:主宰大自然生机的元气使万物出生于(象征东方和春天的)震,生长整齐于(象征东南和初夏的)巽,纷相显现于(象征南方和盛夏的)离,致力用事于(象征西南和初秋的)坤,成熟欣悦于(象征西方和深秋的)兑,交配结合于(象征西北和初冬的)乾,勤劬劳倦于(象征北方和深冬的)坎,最后成功而又重新萌生于(象征东北和初春的)艮。

后世在确立了二十四节气后,将之附依于后天八卦,以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

同时,风水学层面衍生出二十四山的概念,也与后天八卦相对应,同样在地理环境层面上指导人们获得更好的生活。

这更能体现出先天八卦乃取象为体,而后天八卦取象之律为用的意义。

后天八卦方位节气二十四山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