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金牛座

木和水(木和水组成的字)

时间:2024-01-22 22:38:51 作者:伸手挽明月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木、火、土、金、水五行如何相生相克?

木、火、土、金、水五行如何相生相克?

五行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哲学思想。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学说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先民认为,天下万物皆由五类元素组成,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彼此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所以,在中国,“五行”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

木生火者,木性温暖,火伏其中,钻灼而出,故木生火;火生土者,火热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山必长石,故土生金;金生水者,少阴之气,润燥流津,销金亦为水,所以山石而从润,故金生水;水生木者,因水润而能生,故水生木也。

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火。精胜坚, 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 故土胜水。

金克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有矿的土地不长草)

木克土,因为树根吸收土中的营养,以补己用,树木强壮了,土壤如果得不到补充,自然削弱。

土克水,因为土能防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水克火,因为火遇水便熄灭。

火克金,因为烈火能融化金属。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中药木部

中药木部

桂 (味辛、甘,大热,有小毒。入肾、肝二经。畏石脂,忌生葱。去皮用。见火无功。)益火消阴,救元阳之痼冷;温中降气,扶脾胃之虚寒。坚筋骨,强阳道,乃助火之勋;定惊痫,通血脉,属平肝之绩。下焦腹痛,非此不除;奔豚疝瘕,用之即效。宣通百药,善堕胞胎。   桂心(入心、脾二经。)理心腹之恙,三虫九痛皆瘥;补气脉之虚,五劳七伤多验;宣气血而无壅,利关节而有灵;托痈疽痘毒,能引血成脓。   桂枝(入肺、膀胱二经。)无汗能发,有汗能止。理心腹之痛,散皮肤之风。横行而为手臂之引经,直行而为奔豚之向导。   肉桂乃近根之最厚者,桂心即在中之次厚者,桂枝即顶上细枝,以其皮薄,又名薄桂。肉桂在下,主治下焦;桂心在中,主治中焦;桂枝在上,主治上焦。此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之道也。王好古云:仲景治伤寒,有当汗者,皆用桂枝。又云:汗多者禁用。两说何相反哉?本草言桂辛甘,出汗者,调其血而汗自出也。仲景云:太阳中风,阴弱者汗自出,卫实营虚,故发热汗出。又云:太阳病,发热汗出者,为营弱卫强,阴虚阳必凑之。故皆用桂枝发汗,乃调其营则卫自和,风邪无所容,遂自汗而解,非桂枝能发汗也。汗多用桂枝者,调和营卫,则邪从汗解而汗自止,非桂枝能闭汗也。不知者,遇伤寒无汗,亦用桂枝,误矣。桂枝发汗,“发”字当作“出”字,汗自然出,非若麻黄之开腠发汗也。   按:桂性偏阳,不可误投,如阴虚之人,一切血证及无虚寒者,均当忌。  

松脂(味苦、甘,温,无毒。入肺、胃二经。水煮百沸,白滑方可用。)祛肺金之风,清胃土之热。除邪下气,壮骨强筋。排脓、止痛、生肌,煎膏而用;牙疼、恶痹、崩中,研末而尝。  

松子甘能益血,润大便;温能和气,主风虚。   松叶可生毛发,宜窨冻疮。   松节舒筋止肢节之痛,去湿搜骨内之风。   松脂感太阳之气而生,燥可去湿,甘能除热,故外科取用极多也。松子中和,久服有裨;松叶有功于皮毛,松节有功于肢节,各从其类也。   按:松脂、松叶,性燥而温,血虚者勿服。  

茯苓(味甘、淡,平,无毒。 入心、肾、脾、胃、小肠五经。马蔺为使,畏牡蒙、地榆、秦艽、龟甲,忌醋。产云南,色白而坚实者佳。去皮膜用。)益脾胃而利小便,水湿都消;止呕吐而定泄泻,气机咸利。下行伐肾,水泛之痰随降;中守镇心,忧惊之气难侵。保肺定咳嗽,安胎止消渴。抱根者为茯神,主用俱同,而安神独掌;红者为赤茯苓,功力稍逊,而利水偏长。  

茯苓假松之余气而成,无中生有,得坤厚之精,为脾家要药。《素问》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则利水之药,皆上行而后下降也。故洁古谓其上升,东垣谓其下降,各不相背也。   按:小便多,其源亦异。《素问》云:肺气盛则便数,虚则小便遗,心虚则少气遗溺,下焦虚则遗溺,胞络遗热于膀胱则遗溺,膀胱不约为遗,厥阴病则遗溺。所谓肺气盛者,实热也,宜茯苓以渗其热,故曰小便多者能止也。若肺虚、心虚、胞络热、厥阴病,皆虚热也,必上热下寒,法当升阳。膀胱不约,下焦虚者,乃火投于水,水泉不藏,必肢冷脉迟,法当用温热之药,皆非茯苓可治,故曰阴虚者不宜用也。   茯神抱根而生,有依守之义,故魂不守舍者,用以安神。赤者入丙丁,但主导赤而已。   按:病人小便不禁,虚寒精滑者,皆不得服。  

琥珀(味甘,平,无毒。入心、肺、脾、小肠四经。)安神而鬼魅不侵,清肺而小便自利,新血止而瘀血消,翳障除而光明复。  

感土木之气而兼火化,味甘色赤,有艮止之义,故能安神;有下注之象,故利小便而行血。丹溪曰:燥脾土有功。脾能运化,肺金下降,小便自通。若因血少而小便不利者,反致燥急之苦。   按:渗利之性,不利虚人。凡阴虚内热,火炎水涸者勿服。  

柏子仁(味甘、辛,性平,无毒。入心、肝、肾三经。畏菊花、羊蹄草。蒸,晒,炒。)安神定悸,壮水强阳。润血而容颜美少,补虚而耳目聪明。  

心藏神,肾藏精与志,心肾虚则病惊悸。入心养神,入肾定志,悸必愈矣。悦颜聪明,皆心血与肾水互相灌溉耳。   按:柏子仁多油而滑,作泻者勿服,多痰者亦忌,有油透者勿入药。  

侧柏叶(味苦,微寒,无毒。入肝经。牡蛎为使。忌同柏子仁。)止吐衄来红,定崩淋下血,历节风疼可愈,周身湿痹能安。  

微寒补阴,故应止血,其治风湿者,益脾之力也。柏有数种,惟根上发枝数茎,蒙茸茂密,名千头柏,又名佛手柏,是真侧柏也。   按:柏性挟燥,血家不宜多服。  

枸杞子 (味甘,微温,无毒。入肾、肝二经。)补肾而填精,止渴除烦,益肝以养营,强精明目。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枸杞子是也。能使阴生,则精血自长。肝开窍于目,黑水神光属肾,二脏得补,目自明矣。   按:枸杞能利大、小肠,故泄泻者勿用。  

地骨皮(味甘,寒,无毒。入肾经。)治在表无定之风邪,主传尸有汗之骨蒸。  

热淫于内,泻以甘寒,退热除蒸,固宜尔也。又去风邪者,肾肝同治也。肝有热则风自内生,热退则风息,此与外感之风不同耳。   按:地骨皮乃除热之剂,中寒者勿服。  

槐花(味苦、酸,寒,无毒。入肝、大肠二经。含蕊而陈久者佳。微炒。)止便红,除血痢,咸藉清肠之力;疗五痔,明眼目,皆资涤热之功。子名槐角,用颇相同。兼行血而降气,亦催生而堕胎。枝主湿痒,叶医疥癣疔疽。  

感天地阴寒之气,而兼木与水之化,故为凉血要品。血不热则阴自足,目疾与痔证交愈矣。   按:槐性纯阴,虚寒者禁用,即虚热而非实火者亦禁之。  

酸枣仁(味酸、平,无毒。入肝、胆二经。恶防己。炒熟。)酸收而心守其液,乃固表虚有汗,肝旺而血归其经,用瘳彻夜无眠。  

胆怯者,心君易动,惊悸盗汗之所自来也;肝虚者,血不归经,则虚烦不眠之所由来也。枣仁能补肝益胆,则阴得其养,而诸证皆安矣。   按:肝胆二经有实邪热者勿用,以其收敛故也。  

黄柏(味苦,寒,无毒。入肾经。恶干漆。盐、酒炒。肥厚鲜黄者佳。)泻龙火而救水,利膀胱以燥湿。佐以苍术,理足膝之痹痛;渍以蜜水,漱口舌之生疮。  

黄柏泻阴火,除湿热,故治疗如上。昔人谓其补阴者,非其性补,盖热去则阴不受伤,虽谓之补亦宜。   按:苦寒之性,利于实热,不利于虚热。凡脾虚食少,或泻或呕,或好热,或恶冷,或肾虚五更泄泻,小便不禁,少腹冷痛,阳虚发热,瘀血停止,产后血虚发热,金疮发热,痈疽溃后发热,伤食发热,阴虚小水不利,痘后脾虚,小水不利,血虚烦燥不眠等证,法咸忌之。  

楮实(味甘,寒,无毒。入脾经。)健脾消水肿,益气充肌肤。  

按:楮实虽能消水健脾,然脾胃虚寒者勿用。  

干漆(味辛,温,有毒。入肝经。畏铁浆、黄栌汁、甘豆汤、螃蟹、蜀椒。炒至烟尽为度。)辛能散结,行瘀血之神方;毒可祛除,杀诸虫之上剂。  

行血杀虫,皆辛温毒烈之性,中其毒者,或生漆疮者,多食蟹及甘豆汤解之。   按:血见干漆即化为水,则能损新血可知,虚者及惯生漆疮者,切勿轻用。  

五加皮(味辛,温,无毒。入肾、肝二经。远志为使。恶玄参。)明目舒筋,归功于藏血之海;益精缩便,得力于闭蛰之官。风湿宜求,疝家必选。  

五加皮者,五车星之精,故服食家多夸之不已。尝曰: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虽赞词多溢美,必非无因而获此誉也。   按:下部无风寒湿邪而有火,及肝肾虚而有火者皆忌之。  

蔓荆子(味苦、辛、平,无毒。入肝、膀胱二经。恶乌头、石膏。)头风连于眼目,搜散无余;湿痹甚而拘挛,展舒有效。  

气清味辛,体轻而浮,上行而散,故所主者皆在风木之脏。目之与筋,皆肝所主也。   按:头痛目痛,不因风邪而因于血虚有火者,忌之。元素云:胃虚人不可服,恐生痰疾。  

辛夷(味辛,温,无毒。入肺、胃二经。芎?为使,恶五石脂,畏菖蒲、蒲黄、黄连、石膏、黄环。去心及毛,毛射肺中,令人发咳。)辛温开窍,鼻塞与昏冒咸宜;清阳解肌,壮热与憎寒并选。  

肺开窍于鼻,而胃脉环鼻上行。凡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头痛而九窍不利。辛夷禀春阳之气,味薄而散,能助胃中清气,上达高巅,故头面九窍皆归于治平也。   按:辛香走窜,虚人禁之。虽偶感风寒,而鼻塞亦禁之。头痛属血虚火炽者,服之转甚。  

桑根白皮(味甘,寒,无毒,入肺经。续断、桂心、麻子为使。刮去粗皮,蜜水炙,有涎出不可去也。)泻肺金之有余,止喘定嗽;疏小肠之闭滞,逐水宽膨。降气散瘀血,止消渴燥痰。  

泻肺降气,是其职专,利便去水者,兼泻子之法也。叶可止汗去风,明目长发。子可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枝可祛风养筋,消食定咳。桑耳,调经止崩带。桑黄,清肺疗鼻赤。桑柴灰,除癍痣,蚀恶肉。桑霜别名木硇,能钻筋透骨,为抽疔拔毒之品。   按:桑白皮泻火,肺虚无火,因风寒而嗽者勿服。桑椹子虽能补血,脾胃虚滑者勿服。  

桑寄生(味苦,平,无毒。入肝经。忌火。)和血脉,充肌肤,而齿发坚长;舒筋络,利关节,而痹痛捐除。安胎简用,崩漏徵医。  

本能益血,兼能去湿,故功效如上。海外深山,地暖不蚕,桑无采捋之苦,气化浓密,自然生出。有言鸟衔他子,遗树而生者,非也。  

杜仲(味辛、甘,温,无毒。入肝、肾二经。恶玄参、蛇蜕。去皮酥炙。)强筋壮骨,益肾添精。腰膝之疼痛皆痊,遍体之机关总利。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杜仲辛甘,故主用如上。亦治阴下湿痒,小便余沥。   按:肾虚火炽者勿用。   女贞   (实味苦,性平,无毒。入肝、肾二经。)补中黑须发,明目养精神。   禀天地至阴之气,故凌冬不凋,气薄味厚,阴中之阴,降也。虽曰补益,偏于阴寒者也。   按:脾胃虚家,久服腹痛作泻。  

蕤仁(味甘,温,无毒。入肝经。汤浸去皮尖,水煮过研膏。)破心下结痰,除腹中痞气,退翳膜赤筋,理眦伤泪出。  

外能散风,内能清热,肝气和则目疾愈。痰痞皆热邪为祟,故宜并主。   按:目病不缘风热而因于虚者勿用。  

丁香(味辛,温,无毒。入肺、胃、肾三经。忌见火,畏郁金。去丁盖。)温脾胃而呕呃可瘳,理壅滞而胀满宜疗。齿除疳??,痘发白灰。  

脾为仓廪之官,伤于饮食生冷,留而不去,则为壅胀,或为呕呃。暖脾胃而行滞气,则胀呕俱瘳也。   按:丁香辛热而燥,非属虚寒,概勿施用。(鸡舌香是其别名,母丁香乃其大者。)  

沉香(味辛,温,无毒。入脾、胃、肝、肾四经。)调和中气,破结滞而胃开;温补下焦,壮元阳而肾暖。疗脾家痰涎之血,去肌肤水肿之邪。大肠虚闭宜投,小便气淋须用。  

芬芳之气,与脾胃相投,温而下沉,与命门相契。怒则气上,肝之过也,辛温下降,故平肝有功。   按:沉香降气之要药,然非命门火衰,不宜多用。气虚下陷者,切勿沾唇。  

檀香(味辛,温,无毒。入肺、胃二经。)辟鬼杀虫,开胃进食。疗噎膈之吐,止心腹之疼。  

调上焦气在胸膈咽嗌之间,有奇功也。   按:痈疽溃后,及诸疮脓多者不宜服。  

降真香(味辛,温,无毒。色红者良。)行瘀滞之血如神,止金疮之血至验。理肝伤吐血,胜似郁金;理刀伤出血,过于花蕊。  

降香色鲜红者,行血下气有功,若紫黑色者,不堪用也。兼可辟邪杀鬼,烧之辟天行时气,宅舍怪异。  

苏合香(味甘,温,无毒。)甘暖和脾,郁结凝留咸雾释;氛芳彻髓,妖邪梦魇尽冰消。  

产中天竺国,诸香汁合成,故名合香。凡香气皆能辟邪通窍,况合众香而成者乎?沈括云:苏合油如黐胶,以筯挑起,悬丝不断者真也。  

乳香 (味辛,温,无毒。入心经。箬上烘去油,同灯心研之则细。)定诸经之痛,解诸疮之毒。活血舒筋,和中治痢。  

诸疮痛痒,皆属心火。乳香入心,内托护心,外宣毒气,有奇功也。但疮疽已溃勿服,脓多者勿敷。  

没药(味苦,平,无毒。制法同乳香。)宣血气之滞,医疮腐之疼。可攻目翳,堪堕胎儿。  

血滞则气壅,故经络满急,发肿作痛。没药善通壅滞,则血行而气畅痛止也。   按:骨节痛与胸腹筋痛,不由血瘀而因于血虚,产后恶露去多,腹中虚痛,痈疽已溃,法咸禁之。  

安息香(味辛,苦,性平,无毒。入心经。)服之而行血下气,烧之而去鬼来神。  

手少阴主藏神,神昏则鬼邪侵之,心主血,血滞则气不宣快,安神行血,故主治如上。   按:病非关恶气侵犯者勿用。  

麒麟竭 (味甘、咸,平,有小毒。入心、肝二经。凡用另研,若同他药捣,则化为飞尘。产于外国,难得真者,磨之透甲,烧灰不变色者佳。)走南方兼达东方,遂作阴经之主;和新血且推陈血,真为止痛之君。  

乳香、没药,兼主气血,此则专于血分者也。善收疮口,然性急不可多使,却能引脓。  

龙脑香 (味辛、苦,微温,无毒。)开通关窍,驱逐鬼邪。善消风而化湿,使耳聪而目明。  

芳香为百药之冠,香甚者性必温热,善于走窜,入骨搜风,能引火热之气自外而出。新汲水调,催生甚捷。   按:龙脑入骨,风病在骨髓者宜也。若风在血脉肌肉,辄用脑、麝,反引风入骨,如油入面,莫之能出。目不明属虚者,不宜入点。  

金樱子(味酸、涩,平,无毒。入脾、肾二经。)扃钥元精,合闭蛰封藏之本;牢拴仓廪,赞传导变化之权。  

金樱子性涩,不利于气。丹溪云:经络隧道,以通畅为和平,昧者喜其涩精而服之,致生别证,自不作靖,咎将谁执?虽然,惟无故而服以纵欲则不可,若精滑者服之,何咎之有?  

竹叶(味苦、甘,寒,无毒。入心、胃二经。)清心涤烦热,止嗽化痰涎。  

竹茹刮去青皮,用第二层。疏气逆而呕呃与噎膈皆平,清血热而吐衄与崩中咸疗。   竹沥姜汁为使。痰在皮里膜外者,直达以宣通;痰在经络四肢者,屈曲而搜剔;失音不语偏宜,肢体挛踡决用。   竹种最多,惟大而味甘者为胜,必生长甫及一年者,嫩而有力。竹能损气,故古人以笋为刮肠篦。竹沥滑肠,脾虚泄泻者勿用。惟痰在皮里、膜外、经络、肢节者相宜,若寒痰、湿痰与食积痰勿用。  

吴茱萸(味辛,热,有小毒。入脾、胃、肝三经。蓼实为使,恶丹参、滑石、白垩,畏紫石英。开口者良。盐汤泡过,焙干。)燥肠胃而止久滑之泻,散阴寒而攻心腹之疼。祛冷胀为独得,疏肝气有偏长。疝疼脚气相宜,开郁杀虫至效。  

辛散燥热,独入厥阴有功,脾胃其旁及者也。东垣云:浊阴不降,厥气上逆,甚而胀满,非茱萸不可治也,多用损元气。寇氏曰:下气最速,肠虚人服之愈甚。凡病非寒滞者勿用,即因寒滞者,亦当酌量虚实,适事为故也。  

山茱萸(味酸,微温,无毒。入肝、肾二经。蓼实为使,恶桔梗、防风、防己。酒润,去核,微火烘干。)补肾助阳事,腰膝之疴不必虑也;闭精缩小便,遗泄之证宁足患乎?月事多而可以止,耳鸣响而还其聪。  

四时之令,春气暖而生,秋气凉而杀。万物之性,喜温而恶寒,人身精气,亦赖温暖而后充足。况肾肝居至阴之位,非得温暖之气,则孤阴无以生。山茱萸正入二经,气温而主补,味酸而主敛,故精气益而腰膝强也。   按:强阳不痿,小便不利者不宜用。  

槟榔(味辛,温,无毒。入胃、大肠二经。忌见火。)降至高之气,似石投水;疏后重之急,如骥追风。疟疾与痰癖偕收,脚气与杀虫并选。  

足阳明为水谷之海,手阳明为传道之官,二经相为贯输,以运化精微者也,二经病则痰癖虫积生焉。辛能破滞,苦能杀虫,故主治如上诸证。   按:槟榔坠诸气至于下极,气虚下陷者,所当远避。  

栀子(味苦,寒,无毒。入肺经。炒透。)治胸中懊憹而眠卧不宁,疏脐下血滞而小便不利。清太阴肺,轻飘而上达;泻三焦火,屈曲而下行。  

栀子本非吐药,仲景谓邪气在上,得吐则邪出,所谓高者因而越之也。亦非利小便药,盖肺清则化行,而膀胱津液之腑,奉气化而出矣。   按:大苦大寒,能损胃伐气,虚者忌之。心腹痛不因火者,尤为大戒。世人每用治血,不知血寒则凝,反为败证。治实火之吐血,顺气为先,气行则血自归经;治虚火之吐血,养正为先,气壮则自能摄血。此治疗之大法,不可少违者也。  

芜(味辛,平,无毒。)入肺经。除疳积之要品,杀诸虫之神剂。  

幼科取为要药,然久服、多服,亦能伤胃。  

枳壳(味苦,微寒。无毒。入肺、大肠二经。麸炒。)破至高之气,除咳逆停痰;助传导之官,消水留胀满。  

枳实(即枳壳之小者。)破积有雷厉风行之势,泻痰有冲墙倒壁之威,解伤寒结胸,除心下急痞。   枳壳、枳实,上世未尝分别。自东垣分枳壳治高,枳实治下;海藏分枳壳主气,枳实主血,然究其功用,皆利气也。气利则痰喘止,痞胀消,食积化。人之一身,自飞门以至魄门,三焦相通,一气而已,又何必分上与下、气与血乎?但枳实则性急,枳壳则性缓,为确当耳。   按:枳壳、枳实,专主破气,大损真元。凡气弱脾虚,以致停食痞满,法当补中益气,则食自化,痞自散。若用枳壳、枳实,是抱薪救火矣。胀满因于实邪者可用,若因土虚不能制水,肺虚不能行气而误用之,则祸不旋踵。瘦胎饮用枳壳,为湖阳公主而设,以彼奉养太过,形气肥实,故相宜也。若一概用之,反致气弱而难产。洁古枳术丸用枳实,为积滞者设,积滞去则脾胃自健,故谓之补,非消导之外别有补益也。时医不察虚实,不辨补泻,往往概施,损人真元,为厉不浅。虽以补剂救之,亦难挽其刻削之害,世人多蹈此弊,故特表以为戒。  

厚朴(味苦、辛,大温,无毒。入脾、胃二经。干姜为使,恶泽泻、硝石、寒水石、忌豆。色紫,味辛者良。刮去粗皮,切片,姜汁炒。)辛能散风邪,温可解寒气。下气消痰,去实满而宽膨;温胃和中,调胸腹而止痛。吐利交资,惊烦共主。  

温热之性,长于散结去满,温胃暖脾,故主食停、痰滞、胀痛、吐利等证。然但可施于元气未虚,邪气方盛,或客寒犯胃,湿气侵脾。若脾虚之人,虽有如上诸证,切勿沾唇。或—时未见其害,而清纯冲和之气,潜伤默耗矣。可不谨诸?  

茶叶(味甘、苦,微寒,无毒。入心、肺二经。畏威灵仙、土茯苓,恶榧子。)消食下痰气,止渴醒睡眠。解炙煿之毒,消痔瘘之疮,善利小便,颇疗头疼。  

禀土之清气,兼得春初生发之意,故其所主,皆以清肃为功。然以味甘不涩,气芬如兰,色白如玉者为良。茶禀天地至清之气,产于瘠砂之间,专感云露之滋培,不受纤尘之滓秽,故能清心涤肠胃,为清贵之品。昔人多言其苦寒不利脾胃,及多食发黄消瘦之说,此皆语其粗恶苦涩者耳。故入药须择上品,方有利益。  

猪苓(味甘、淡,平,无毒。入肾、膀胱二经。去皮。)分消水肿,淡渗湿痰。  

猪苓感枫根之余气而成,利水诸药无如此駃。   按:寇宗奭曰:多服猪苓,损肾昏目。洁古云:淡渗燥亡津液,无湿证者勿服。  

乌药(味辛,温,无毒。入胃、膀胱二经。)主膀胱冷气攻冲,疗胸腹积停为痛。天行疫瘴宜投,鬼犯蛊伤莫废。  

辛温芳馥,为下气温中要药。   按:气虚及血虚内热者勿用。  

海桐皮(味苦,平,无毒。入脾、胃二经。)除风湿之害,理腰膝之疼。可涂疥癣,亦治牙虫。  

按:腰膝痛非风湿者不宜用。治癣治牙,须与他药同行。  

大腹皮(味苦,微温,无毒。入脾、胃二经。)开心腹之气,逐皮肤之水。  

主用与槟榔相仿,但力少缓耳。鸩鸟多集大腹树上,宜以大豆汁多洗,令黑汁去尽,火焙用。   按:病涉虚者勿用。  

合欢(味甘,平,无毒。入心、脾二经。)安和五脏,欢乐忘忧。  

心为君主之官,土为万物之母,二脏调和则五脏自安,神明自畅。嵇康《养生论》云:合欢蠲忿。正谓此也。(一名夜合。)  

五倍子(味苦、酸、涩,平,无毒。入肺、胃二经。)敛肺化痰,故止嗽有效;散热生律,故止渴相宜。上下之血皆止,阴阳之汗咸瘳。泻痢久而能断,肿毒发而能消。糁口疮须臾可食,洗脱肛顷刻能收。染须发之白,治目烂之疴。  

按:五倍子性燥急而专收敛,咳嗽由于风寒者忌之,泻痢非虚脱者忌之,咳嗽由于肺火实者忌之。误服反致壅满,以其收敛太骤,火气无从泄越耳。  

天竺黄(味甘,寒,无毒。入心经。)祛痰解风热,镇心安五脏。大人中风不语,小儿天吊惊痫。  

竹之津气结成,与竹沥功用相仿,故清热养心,豁痰利窍。久用亦能寒中。产于天竺国。  

密蒙花(味甘,平,无毒。入肝经。酒润,焙。)养营和血,退翳开光。大人眦泪羞明,小儿痘疳攻眼。  

独入东方,为涤热和营之用,故治目之外,无他长也。  

巴豆(味辛,热,有大毒。入肺、脾、胃、大、小肠五经。芫花为使,畏大黄、黄连、芦笋、菰笋、酱豆、冷水,恶蘘草,反牵牛。去心及膜,火焙,研细,去油用。)荡五脏,涤六腑,几于煎肠刮胃;攻坚积,破痰癖,直可斩关夺门。气血与食一攻而殆尽,痰虫及水倾倒而无遗。胎儿立堕,疔毒旋抽。  

生于盛夏之令,成于秋金之月,故味辛气温,得刚猛火烈之用,荡涤一切有形之物。   按:元素曰:巴豆不可轻用,郁滞虽开,真阴随损,以少许着肌肤,须臾发泡,况肠胃柔薄之质,无论下后耗损真阴,即脏腑被其熏灼,能无溃烂之患耶?万不得已,亦须炒热去油,入少许即止,不得多用。  

蜀椒(味辛,性热,有毒。入肺、脾、肾三经。杏仁为使,畏款冬花、防风、附子、雄黄。闭口者害人。)温脾土而击三焦之冷滞,补元阳而荡六腑之沉寒。饮癖气癥和水肿,累建奇功;杀虫止呕及肠虚,恒收速效。通血脉则痿痹消除,行肢节则机关健运。椒目善消水肿,可塞耳聋。  

椒禀纯阳之气,乃除寒湿,散风邪,温脾胃,暖命门之圣药。   按:命门火衰,中气寒冷者宜之。若阴虚火旺之人,在所大忌。  

胡椒(味辛,大热,有毒。入胃、大肠二经。)下气温中,消风去痰。  

忌用与川椒相同,荜澄茄即胡椒之大者,乃一类两种,亦易僭上。  

橡斗子(味苦,温,无毒。入脾、胃二经。)固精颇效,止痢称奇。  

按:新痢起湿热甚者忌服。  

木鳖子(味甘,温,有毒。)散血热,除痈毒,止腰痛,生肌肉。  

有毒之品,但宜外用,勿轻内服。番木鳖形较小,而色白味苦,主咽喉痹痛;气血虚,肠胃滑者,大戒。  

水杨叶(味苦,平,无毒。)止久痢而多功,浴痘疮而起发。  

生于涯溪之旁,得水土之气偏多,能散湿热,故久痢需之。痘疮顶陷,浆滞不行,或风寒所阻者,宜水杨枝叶,无叶用嫩枝五斤,流水一釜,煎汤温浴。如冷,添汤,良久照见累起有晕丝者,浆行也。如不满,再浴之。虚者只洗头面手足,屡浴不起者,死。初出及痒塌者,皆不可浴,若内服助气血药,其效更速。此方有燮理之妙,盖黄钟一动,而蛰虫启户;东风一吹,而坚冰解腹之义也。  

柞木皮(味苦,平,无毒。)催生圣药,黄疸奇方。  

下行利窍,故黄疸与产家用之。  

棕榈皮(味苦、涩,平,无毒。)吐血、鼻红、肠毒病,十全奇效;崩中、带下、赤白痢,一匕神功。  

性涩,故止血有功,然惟血去已多,滑而不止者宜之,若早服恐停瘀为害。火炒烟尽存性,窨地上出火毒。   川槿皮味苦,平,无毒。止肠风与久痢,擦顽癣及虫疮。   肉厚而色红者真,不宜多服。  

皂荚(味辛、咸,温,有小毒。入肺、肝、胃三经。柏子为使,恶麦门冬,畏人参、苦参。刮去粗皮及弦与子,酥炙用。)开窍通关,宣壅导滞,搜风逐痰,辟邪杀鬼。  

性极尖利,无关不开,无坚不破,中风伤寒门,赖为济急之神丹。若类中风由于阴虚者禁之,孕妇亦禁。   子,去皮,水浸软,煮糖渍食之,治大肠虚秘,瘰疬恶疮。   刺,功用与皂荚同,第其锐利能直达疮所,为痈疽、妬乳、疔肿未溃之神药。米醋熬嫩刺,涂癣有效。痈疽已溃者勿服,孕妇亦忌。  

诃黎勒(味苦,温,无毒。入肺、大肠二经。蒸,去核,焙。)固肠而泄痢咸安,敛肺而喘嗽俱止。利咽喉而通津液,下食积而除胀满。  

按:其主用,皆温涩收敛之功,若肺有实热,泻痢因湿热,气喘因火冲,法咸忌之。  

楝实(味苦,寒,有毒。入脾、肺二经。)杀三虫,利小便。  

根(微寒),杀诸虫,通大便。   大寒极苦,止宜于杀虫,若脾胃虚寒者大忌。  

樗白皮(味苦、涩,寒,有小毒。东引者良。醋炙之。)涩血止泻痢,杀虫收产肠。  

苦寒之性,虚寒者禁用,肾家真阴虚者亦忌之,以其徒燥耳。止入丸用,不入汤煎。   椿白皮主用相仿,力稍逊之。  

郁李仁(味酸,平,无毒。入脾、大肠二经。汤浸去皮,研如膏。)润达幽门,而关格有转输之妙;宣通水腑,而肿胀无壅遏之嗟。  

性专降下,善导大肠燥结,利周身水气。然下后令人津液亏损,燥结愈甚,乃治标救急之药,津液不足者,慎勿轻服。  

雷丸(味苦,寒,有小毒。入胃经。荔实、厚朴、蓄根、芫花为使,恶葛根。酒蒸。)杀脏腑之诸虫,除婴儿之百病。  

雷丸乃竹之余气,得霹雳而生,故名雷丸。杀虫之外无他长,久服令人阴痿。  

苏木(味甘、咸,平,无毒。入心、肝、脾三经。)宣表里之风邪,除新旧之瘀血。  

苏木理血,与红花同功,少用和血,多用即破血也。其治风者,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  

没石子(味苦,温,无毒。入肾经。忌铜铁器。用浆水于砂盆中研,焙干,再研,如乌犀色。)益血生精,染须发而还少;强阴治痿,助阳事以生男。涩精止遗淋,固肠医泄痢。  

禀春生之气,兼金水之性。春为发生之令,故有功于种玉;金主收肃之用,故有功止涩。然亦不宜独用多用也。  

木瓜(味酸,温,无毒。入肝经。忌铁。去穰。)筋急者得之即舒,筋缓者遇之即利。湿痹可以兼攻,脚气惟兹最要。  

得东方之酸,故入厥阴治筋,非他药所能俦匹。转筋时,但念“木瓜”二字数十声,立效。东垣云:气脱能收,气滞能和,故于筋急筋缓,两相宜耳。   按:孟诜云:多食损齿及骨。《素问》所谓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五味太过,则有增胜之忧也。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金、木、水、火、土究竟蕴含了什么?让我们古人对此爱不释手?

五行学说的内容

首先,我们要聊一聊什么是五行学说。五行学说, 它的内容含有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木(代表生长)、火(代表破灭)、土(代表融合)、金(代表敛聚)、水(代表浸润)。

阴阳是原始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是古代的系统论。五行讲究的是阴阳平衡,利用这五种元素去平衡世间万物。

航拍中国

五行的构造非常的简单,也就是简简单单的五种组成,金、木、水、火、土。古人十分相信五行学说,他们曾经说过:“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可用这五种最基本的元素构成,有了他们便构成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当然,在现在人看来,这就话就有有很多不严谨之处,学过初中化学的我们知道,大自然中有100多种最基本的元素: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所以说世间不仅是由这五种元素构成。

但就是这么不严谨的学说,中国的古人却爱不释手,他究竟能什么样的魅力,让我们接下来看。

元素周期表

五行学说的哲学思想

五行学说不仅仅是一个实用主义的书籍,更像一本与哲学有关的书籍。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取象比类学说,不是五种元素,而是将万事万物按照润下、炎上、曲直、从革、稼穑的性质归属到水火木金土五个项目中,

与西方古代的地、水、火、风四元素学说有区别,是集哲学、占卜、算命、历法、中医学、社会学等诸多学于一身的理论。

雷电橙色预警插画

五行学说讲究的是万事万物、相生相克的原理。而相生是指两类属性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关系;例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当年明朝皇帝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就参考了五行学说的相生关系(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来给自己的万千子孙起名字。

在这里举个例子: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思宗朱由检。

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辈分都有一个固定的五行。完全遵

皇帝在接受百官朝拜

守了相生关系。每一个长辈的属性正好滋润了下辈的属性,好像明朝皇帝对自己的后代非常的爱护,只有战死的朱家人,没有怕死的朱家人。不会用后代公主的命来换取王朝的复兴。

正是因为这样明朝皇帝敢喊出这样的口号:不称臣,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是阴阳平衡的世界,每一样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这就是所说的阴阳平衡,同样的,作为阴阳平衡的代表,五行学说

热爱生活

既有相生一面、必定有相克一面。

相反是指两类不同五行属性事物之间关系是相互克制的;具体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例如最明显的就是:金克木,斧(金属)砍树;木克土,木破土而生;土克水,泥土防洪;水克火,火浇水后熄灭;火克金,火将金熔化。

五行学说与阴阳论

五行元素,即相互滋润,又相互抵制。阴阳相克,而又阴阳相生,在此刻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古人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

它强调整体,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阴阳平衡在此处体现出来。

成龙历险记

这个世界讲究的是阴阳平衡,有大善,就会有大恶。

正如成龙历险记中老爹的那一句话:“"世界的光明和黑暗是成正比的,有正义便会有邪恶,圣主和小龙被封印后,黑暗的座位必然会有一个空缺,而这会产生出一位更加强大的恶魔来代替。 ”

这里面的知识丰富,剩下的只有我们的深度思考了。

五行学说在古代农业中的作用

一个王朝的兴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钱,是人,还是皇帝?我认为都不是。国家制订了一系列关于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没有了粮食,干什么都会没有干劲。所以说,粮食是古代王朝兴旺的根本因素。

说完了五行学说的相生相克的道理,咱们再来看看,五行学说,在古代农业哪里也有着一席之地。

五行是指气体的五种运动方式。

农民丰收的喜悦

春天属木,代表气体向四周扩散的运动方式。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古代农业时,我们所种的粮食,都是春天的时候播种,这时候树木生长得很快,大部分植物生长都在春天。所以春属木。

夏天属火,代表气体向上的运动方式。作物涨势迅猛,颇有点欣欣向荣的感觉,又因为夏天很热,所以夏属火。长夏属土,长夏是夏和秋之间的一段过渡期,长夏时温度很高,农民们忙着在地里收割庄稼,所以长夏属土。

秋天属金,代表气体向内收缩的运动方式。金的特点是稳固,人们储蓄粮食,粮食就是财产,所以收集粮食就是聚拢我们的财富,所以秋属金。

冬天属水,代表气体向下的运动方式。水往低处流,过冬就要吃粮食,把丰收的粮食吃完然后睡觉,冬天万物休眠,所以冬属水.

(古人认为一年可细分为五季,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五行。古人最重要的粮食也因此分了类)

春、夏、秋、冬

对于五行学说,我们从这里应该能看出他的微妙之处吧。我们从五行学说的相生相克开始说起,直到遇上五行学说对古代农业,古代王朝兴衰。

从中可以看出,它至关重要。由此可见,它对于古人的生活起着很大的作用,这应该就是古人对它乐此不疲的原因吧。

五行学说的历史意义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他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善于发现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善于总结,擅于发现真理。

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不会去一味地逃避,而是善于解决这一类问题,中国人由于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

四大文明古国

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位于西亚,今地域属伊拉克)、古埃及(位于西亚及北非交界处,今地域属埃及)、古印度(位于南亚,地域范围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和古中国(位于东亚))灭亡了三个,就剩下中国文明没有灭绝,

我认为五行学说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影响。正是因为有上述这种精神,才有这一份追求真理的精神,为他的复兴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五行学说所蕴含的道理,不止这些,但本领尚浅,只能参悟到这些的问题

「五行」金、水、木、火、土到底是什么意思?

无论你有没有学过数术、周易,应该都听说过五行吧?五行分为金、水、木、火、土。金水木火土五行到底是什么东东?有人说金就是金属,木就是树木,水就是液体,火就火苗,土就是石头和泥土。也有人说金木水火土是对万物万物性状的比喻。

这两种说法对吗?首先,第一种说法完全不对。第二种说法也是我曾经的观点,但后来我发现这其实并不严谨。

五行到底是什么,我现在有了新的理解:

首先,五行的确可以用来类比世间万事万物,比如世间白色圆形的、硬的、寒冷而干燥的、下降的事物都可以归类为金五行,热烈的、发光的、广为人知的人事物都可归类为火五行,一切善变的、阴暗的、神秘的、小众的事物都可以归类为水五行……但这些只是五行的属性而非本质。

五行的本质其实是“宇宙之中的五种气的运行”,这五种气来自于太阳、月亮、地球、金水木火土星……等,五气在(天)上是“气”,在(地)下是“形”。

据相关资料得知:古时修道之人能通过肉眼观察到这五种气的颜色、形态和性质。《中医内证观察笔记》中的作者也提出了同样观点。

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古人用类比手法将世间万事万物分成5类,分别对应这五种气。

这样一来,即使普通人看不见这五种气,也可以通过事物来判断,比如当你身边五行属金的物品很多的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的金气很旺。当然,金旺好不好因人而异。

那为什么叫要叫“五行”?为什么不叫五类、五分或者其他名字?这个“行”就是行走、运行的意思,表示这五种气是循环的,动态的。比如金生水,金过完就走到了水,水走完下一个到木,木之后又走到火……依次循环。

夫妻能不能相伴到老,看“三个数字”就够了,不是迷信

雨果曾言:“人的智慧犹如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奥秘,一把揭示字母智慧,一把拨动音符旋律。

知识、思想与幻想皆蕴藏其中。”

数字与人生关系甚密,遇到美好数字,令人欢愉不已,仿佛命运之兆已现。

为了婚姻美满和事业成功,许多人在办重要事情时,都会选择合适的时机,尤其是选择结婚的良辰吉日,大家都期望夫妻能够白头偕老。

尽管我们应该摒弃迷信的观念,但通过分析以下几个数字,我们仍能领悟到一些有益于夫妻感情的方法。

01“《一》夫妻相伴,必讲诚信,一诺一生。

才女卓文君,不顾一切地与司马相如私奔,靠卖酒维持生计,支持他求学。

当司马相如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后,他开始嫌弃原配,并计划娶茂陵的女子为妾。

为了逐步与妻子断绝关系,司马相如寄给她一封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卓文君收到信后,很快领悟到这个意思——信中的数字从一到十,再到百千万,唯独缺少“亿”。

这意味着从今往后,他们将相见不如怀念,将一切留在记忆中,忘记过去。

经过一番思考,卓文君回信道: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在阅读了卓文君的来信后,司马相如深刻地反省了自己,从此放弃了纳妾的念头。

夫妻双方应同心同德,每人心中只应有对方一人。

然而,许多夫妻在婚礼上对着亲友发誓,承诺一生相爱,无论疾病健康。

但后来,他们忘记了这一承诺,各自追求不同的人生道路,甚至最终离婚。

当初的誓言有多严厉,后来的离别就有多无情。

《道德经》中曾经提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许多人皆认为,一、二、三并非具体的事物或数量,而是表示“道”由少到多,由简至繁的过程。

婚姻的旅程,亦是如此?

相恋时,心境都颇为单纯;而后,生活琐事、育儿责任、工作压力等纷至沓来,使其变得愈发复杂。

能理解婚姻真谛的人,便能面对这一切纷繁,牢记最初的誓言。

《淮南子》中曾有这样的解释:“二为阴阳,三为阴阳交融。”

这更有力地说明了夫妻间一生相爱,正是阴阳调和的结果,正是夫妻同心协力,生活才能更加美满。

02夫妻相伴,势均力敌,五五分成。

《说文》指出:“五,代表阴阳在天地之间交互作用。”

古人们也常说:“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五位于十个数字的正中,象征着平衡。五行的缺失将被补充,以维持平衡。

因此,五,可以理解为夫妻之间内心、道德、智慧等各方面都是平衡的,实现了“半斤对八两”的理想状态。

在年轻人挑选伴侣时,家长们会强调:务必寻找门当户对的人选。

两人的原生家庭背景相似,经济实力与地位都相差无几,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十分接近。

因此,彼此并无损失,避免了那种贫穷男子攀附富家女,或是贫穷女子攀高枝的俗套。

扪心自问,谁家都不愿意去扶贫别人,这种现象导致了寻找伴侣的规则产生。

事实上,门当户对是一个概念,它具有动态性。

夫妻结婚后,回顾他们的原生家庭,会发现差距逐渐扩大。

土豪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陷入贫困。

在婚姻中,只有夫妻双方共同努力,保持势均力敌的状态,才能实现长久的匹配。

当你在不断提升时,我也在稳步前进;当你取得成功时,我亦不逊色。这样,夫妻双方大致处于同一水平,相互促进。

当然,夫妻共同创造财富、抚养子女的过程中,双方的贡献也是均等的——这份荣誉,有你的三分之一,也有我的三分之一。

梁思成与林徽因,这对传奇的佳人,携手共赴建筑行业的盛宴。尽管林徽因身材瘦小,但她的工作热情丝毫不逊于男子。

在经济上,梁思成的家族支持着林徽因的学业;而林徽因在事业有成后,也将工资投入到夫妻共同的事业中。

苏洵与程夫人,这对才子佳人,共同研读诗书,为儿子苏轼和苏辙树立榜样。

为了家庭的光辉未来,程夫人辛勤耕耘,在家中纺纱织布,承担了繁重的劳作和家庭经济的重担。

夫妻间的互相扶持与分享成果,预示着他们将携手共度余生。

03夫妻相伴,共度时艰,久久为功。

九这个最大的数字,意味着极致,即“极于九,皆指事也”。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当事物发展到顶点,夫妻感情达到顶点时,就是拐点的来临。

从生活的本质来看,我们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成就一切。

结婚的选择并非总是在于享受对方的幸福,而是在于共同承担生活中的困境,熬过那些最艰难的日子。

那些以享乐为目标的人,往往过于看重金钱,因此并不太可靠。

而那些愿意一起吃苦的人,才是值得信赖的伴侣。

如果一对夫妻能够持之以恒,始终如一地坚守美好品质,那么他们就能成为道德的典范。

美好本身,便在于创造和坚守。

在我身边,那些白发苍苍的老夫妻,都是历经沧桑,在六七十岁的时候,才开始享受生活的美好。

我的三伯父在农村度过了他的一生,与三伯母共同抚养了四个孩子。

他们从事养猪、养牛和放养鸭子等,逐步积累了收入,并将孩子们送入学堂,最终让他们在城市中安家落户。

夫妻俩在生活中学会了坚韧与忍耐,为孩子们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4

莫言曾说:“千里的缘分一线牵,一生的感情皆由天意安排。”

夫妻相互陪伴,缘分使然,更是双方努力经营的结果。

要把握数字“一”,全心全意地度过人生。

要把握数字“五”,分享人生的一半,相互扶持走完一生。

要把握数字“九”,期待天长地久的爱情永无止境。

作者:爱吃罐头的壮壮。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