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开业吉日

岁次(岁次癸卯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1-12 22:00:25 作者:陈情匿旧酒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用“岁次”落款值得商榷

翻开《书法报》,经常看到用“岁次丙申×月×××书”这种形式落款的书法作品(如《书法报》2016年第39期第7版左下图,第23版右下图,第26版右上、左下图;2016年第40期第9版右图,第31版左下图;2017年第1期第38版下图;2017年第4期第18版下图,第24版左下图,第25版下右2图)。仔细推敲,将“岁次”在落款中这样使用是不恰当的。

那末,“岁次”是什么意思?在落款时如何使用呢?

“岁次”中的“岁”就是“年”“年份”;“次”是与主相对,第二。

在落款中使用“岁次”,就是一幅书法作品落款文字中,有一种主要的纪年形式,如公元;再写上另外一种纪年形式,如干支。可在这两种年份之间加上“岁次”,如公元二〇一六年岁次丙申。而且,干支纪年一般都是放在岁次的后面;反过来把干支纪年放在岁次前面的情况几乎没有。完整的落款应如:二〇一七年岁次丁酉孟春中浣×××书(表示:二〇一七年农历正月中旬×××书)。

使用“岁次”落款有何意义?这便于后人查对作品的创作年份。试想:一个专业书画家活了90岁,从25岁开始有作品流传于世。如果只用干支纪年,那么,他85岁至90岁期间创作的作品之落款年份,与25岁至30岁之间的作品年份会有重复,后人难以辨别。历来书画家都喜欢用干支纪年落款,历史久远、名气不是很大的书画家流传下来的作品,仅仅凭借一个干支年份落款,恐怕连作品是哪个朝代创作的都很难弄清楚,更不要说是什么年代了。如果另外再增加一种纪年形式在作品里,就能一目了然。

为什么两种纪年形式会在同一落款里?

在封建时代,各个朝代的皇帝登基,除了封帝号以外,还有一个甚至多个年号,如汉武帝刘彻就使用过建元、元光等11个年号,唐太宗李世民只使用过贞观1个年号,宋徽宗赵佶使用过建中靖国、崇宁、大观等6个年号。公元1107年可写成“大观元年岁次丁亥”;公元1876年可写成“光绪二年岁次丙子”;在时期,公元1914年可写成“三年岁次甲寅”。把两种纪年形式写在同一款里,任何人看起来都方便。

“岁次丙申”为什么是错的?没有第一,怎么会有第二?没有主要,怎么会有次要?在一幅书画作品上,落款中只写一个创作年份(无论是什么纪年形式),都是恰当、合理的。但是在这个年份前面加上“岁次”,在逻辑上说不通。因此,把“丙申×月×××书”写成“岁次丙申×月×××书”的落款是不恰当的,成了画蛇添足。

在报上看见一些基层书画协会的领导在以一种纪年形式落款时使用“岁次××”;还有书画老师在给学生讲课时,也同样在作品上用“岁次××”落款。长此下去,让人担心书画的落款会被“岁次××”的形式绑架。

香港特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举办新春酒会

中新社香港1月27日电 (记者 索有为)1月27日香港会展中心内瑞狮起舞、锣鼓齐鸣,香港特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癸卯年新春酒会在此间举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主持祝愿仪式,祝愿国家繁荣昌盛;祝愿香港同开新篇、再创辉煌;祝愿市民幸福安康。

1月27日下午,香港特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举办癸卯年新春酒会,与香港各区青年同贺新春。图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右八)等出席新春酒会。 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新春酒会在欢快的口琴四重奏和儿童合唱团的歌声中启幕。在全场齐唱国歌之后,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代表特区政府各部门同事向与会者拜年。她对终于能够复办新春酒会感到“非常高兴”,她表示,2022年是香港极具意义的一年,香港踏入“由治及兴”的新阶段。

麦美娟强调,香港“兴”必须把握机遇,积极参与国家发展;香港“兴”亦需巩固和提升香港的独特地位及优势;香港“兴”更需要团结奋斗,同心为香港未来发展奋发。

1月27日下午,香港特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举办癸卯年新春酒会,与香港各区青年同贺新春。图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右三)致辞。 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向前展望,充满希望的新一年已经来临。”麦美娟说,今年是兔年,岁次癸卯。“卯”意即茂盛,象征万物繁茂生长。卯时亦为黎明日出、太阳冉冉初升之时,喻示过去被政治乱局及新冠疫情肆虐的长夜终于结束,迎来破晓的曙光。随着香港恢复有序全面“通关”,经济及社会活动进一步复常复苏,新一年的香港将会是万象更新、生机处处,“祝愿香港社会团结和谐,繁荣安定”。(完)

黄简讲书法:书法中的日期怎样写?介绍三种纪年法及如何混用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格式篇)18——日期表示法1

题款这件事涉及的文化问题较多,姓名字号、亲戚朋友称谓、谦词敬词等等,大致都讲了。剩下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日期表示法。日期可能写在上款中,也可能出现在下款中。日期通常指年月日,但书法落款未必要写得很详细。

一三种纪年法

我先讲解年份的表示法,也就是纪年法。我们现在用的公元纪年,是时期开始使用了,古代纪年和现代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有三种。

1.1年号纪年法

从汉武帝开始直到清代结束都有年号,这跟君主制度有关,君主给自己指政的年份加一个名号,这就是年号。年号纪年法至今日本还在用,今年是平成二十九年。

这是苏东坡《题王晋卿诗后》,

落款日期是\"元佑元年九月八日\",查一下就知道,\"元佑\"是宋哲宗年号,\"元佑元年\"即公元1086年,这一年苏东坡五十一岁。

这是苏东坡《次辩才韵诗帖》,

落款\"元佑五年十二月十九日\",元佑五年即公元1090年。

苏东坡很多作品都写明具体日期,

如《李白仙诗卷》落款:\"元佑八年七月十日\",即1093年,五十八岁。

再看看东坡早十年的作品《吏部陈公诗跋》,

落款日期是:\"元丰四年十一月廿二日\",1081年。比刚才那几件早了几年,四十六岁。书法差不得十年,五十多岁的字气味比这张醇厚多了。

东坡四十四岁因乌台诗案入狱,太皇太后等人力挽,幸免一死,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从此他的诗文走向高峰,艺术家往往在挫折中开始成熟。

年号在书法作品上,使用非常广泛。

这是元代邓文原写的《急就章》,落款日期是\"大德三年三月十日\",1299年。

这是明宣宗的手迹,

落款\"宣德六年十月廿七日\",宣德是他的年号,注意古人数字的写法,二十七日写为廿七日,刚才苏东坡也是这样。

年号的优点是可以简单地表达一个时代,举例来说,

西安碑林有唐代石经,因为完成于开成年间,所以称之为开成石经。

在历史研究上,如唐朝有贞观之治,日本有明治维新,这都是用年号来称呼一个时代或重大的事件。直到现在,古玩市场上还常常用年号,如\"宣德炉\",指明朝宣德年间的一种铜炉。

又如成化斗彩,指成化年间制造的斗彩瓷器,其代表作有著名的鸡缸杯等。

成化年间斗彩瓷器很多,特征说起来一长篇,用一个年号表示,把这作品概括为一类。

年号重复

年号纪年的缺点是只有当代人比较熟悉,时间久远后代人就不大了解了。

而且有些皇帝的年号彼此相同,如\"永兴\"这年号,先后有六个皇帝用过,所以年号没有唯一性,查起来有点麻烦。

1.2干支纪年法

干支就是天干地支,天干地支在甲骨文上已经有了,

以前干支用来记日较多,汉朝初年开始用干支纪年,到东汉元和二年(85)全国推行,从此成为中国人一种主要的纪年法,非常普及。

我们知道,干支一个循环是六十年,人活过六十年,就有第二个循环。

董其昌,落款是\"甲子四月\",董其昌活了八十二岁,一生中有两个甲子年,一是十岁那年,二是七十岁那年。很显然这张作品十岁小孩子是写不出来的,应该是七十岁时写的,那年是1624年。

这是祝枝山的草书作品,

正文后有小跋,\"辛巳夏六月\"。祝枝山享寿六十七岁,超过六十年,他出生第二年就是辛巳,然后六十二岁又是辛巳,这作品当然是后一个辛巳写的,1521年。

这张吴昌硕横幅作品,八十一写的。

落款有\"甲子冬杪\",\"杪\"是树枝的尽头,形容其小。\"冬杪\"就是冬天接近于结束的意思。那么要注意,甲子是1924年,但\"甲子冬杪\",如果是指农历中的十二月,那已经是公元1925年的一月了。

我看见QQ群组中同学讨论,干支表示年份时,要不要加一个\"年\"字。如吴昌硕这对联,

上款中有日期\"丁卯十月\"。可不可以写为\"丁卯年十月\"?通常是无需加\"年\"字的,\"丁卯十月\"已经够了。但在日常口语中,说今年是\"丁酉年\",这是常有的。偶然也会反映在书法作品中。

1.3 岁星纪年法

\"岁\"和\"年\"的意思是不同的,\"年\",《说文解字》说:\"谷孰也\",古时一年一熟,稻谷熟了就是一年。

\"岁\"的意思不同,《说文解字》说:\"木星也\",木星就是岁星,由西向东运行,每十二年运行一周,古人把它的轨道分为十二区,每走一个星区就是一年,精确地说是11.8622年,比一年少一点点。这十二个星区都有名字的,总称十二次。这些天文学的名词,一般人来说很难记。有没有简单一点的表示法呢?古人马上就想到,地支不也是十二个字吗?天文学上把黄道附近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称为十二辰,用地支十二个字来表示。十二辰和十二次合倂在一起,是不是比较简单一点呢?但这里有个烦,木星是由西向东运行的,而十二辰是由东向西,和太阳运动方向一样。所以二者合不起来,木星走一格,在十二辰上跟地支的顺序是相反的,用起来很不方便。这事情怎么解决好?天上找不到一颗岁星是由东向西的。

岁阴

古人解决的方法是,不用真的木星了,想象天上有一颗岁星,它是由东向西运动的。

这样一来,跟十二辰方向一致,跟地支十二字顺序一样.这颗想象中的岁星,就是大名鼎鼎的\"太岁\"。太岁经过的星区,天文学也专名,称为岁阴。《尔雅》和《史记》两书都有记载,略有不同。这些古怪的名字,无非就是地支子丑寅卯等的别名。如果你可以流畅地背出来,那你的形象肯定是高大上了。

但只有地支有岁阴专称还不够,大约西汉时期。把天干也配上专称,称为岁阳。

这样一来,天干地支可以配搭起来表示年份。其实讲到底,无非就是天干地支换了个花样。

屈原《离骚》写到他的生日,妳看这大诗人怎样表达:

·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吾以降\"就是我出生,太岁在寅年就是摄提格,\"陬\"是正月,\"孟陬\"指孟春正月。庚寅是生日那天的干支。如果请胡适用白话文来说,就是\"我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屈原把\"摄提格年,孟陬月,庚寅日\"化为两句诗:\"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看不懂不要紧,只要有中国文学,《离骚》的地位不可动摇。用白话写能不能流传青史,我信心不大。

再来一句,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六《陈纪》十有个注:

· 起阏逢执徐,尽着雍涒滩,凡五年。

这好像密电码,看不懂。不要慌,查刚才的岁阳岁阴表。

岁阳表上\"阏逢\"就是甲,\"着雍\"就是戊。

岁阴表上,

\"执徐\"就是辰,\"涒滩\"就是申。这一来答案就有了,\"阏逢执徐\"就是甲辰,\"着雍涒滩\"就是戊申。这句密电码的意思,就是从甲辰到戊申共五年。不算难吧?

王福厂这篆书作品日期是:

\"岁次强圉(yu3)大渊献\"。\"岁次\"就是太岁星来到,到达, \"强圉大渊献\"就是丁亥年,我出生那一年,1947。

1.4 纪年法的混用

我以前给各位讲过,书法作品的正文字数往往是固定的。而题款字数是可以伸缩的。如果空位多,就写多几个字,加点日期地点之类,空位少就少写点,甚至只是一个穷款。有些作品日期写得很长,几种纪年法混用,其目的也就是把空位写满。

唐陆柬之《文赋》,卷后有很多人题跋,

其中有一个明代董琰落款这样写日期:\"洪武三十一年岁在着雍摄提格孟夏之月\"。\"洪武三十一年\"这是年号纪年,年份已经有了,但他接着又来一句\"岁在着雍摄提格\"。这是岁星纪年,太岁在着雍摄提格,戊寅年。年份重复表达了两次,字数多了,目的是最后一行中的签名可以写在中线以下,避免太高。

元代书法家揭傒斯也有一个题跋,

日期是\"至元四年岁在戊寅三月十六日\"。\"至元四年\"是年纪年法。\"岁在戊寅\"是太岁纪年,但用了干支表示。

王文治这对联,

下款日期是\"嘉庆三年戊午中秋前四日\"。\"嘉庆三年\"是年号纪年,\"戊午\"是干支纪年,其实都是指1798那一年。

吴昌硕这作品,

小件,落款分两行用完全张纸。下款日期为\"光绪甲辰四月维夏\",\"四月维夏\"是《诗经·小雅·四月》中的话,郑玄解释是\"四月立夏日矣\"。\"光绪\"是年号,\"甲辰\"是干支,\"光绪甲辰\"就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他把年号和干支两种年法合在一起了。

1.5 有关公元纪年法

年间引进了公元纪法,从耶稣诞生那年间开始计,所在原来称为纪年,现在改称公元。这种纪年法全用数字,如今年是2017年。

但在书法作品上写起来,有一些问题,因为书法作品是中文直写的,我看见有人写为\"二0一七\"。但这\"0\"不是中文字,是阿拉伯文字,你总不能在书法中夹一个外文吧。有些人用\"零\"替代0,这下子全部都是中文了。但问题在于中文\"零\"没有0的意义,本义是飘落。中文里\"我有零钱\",不是没有钱,而是有些小钱。你写成\"二零一七\",似乎\"零\"等于0,但你要想一想,中文数学中为什么没有0。

中文怎样读数字的呢?你看这张沈尹默念先生的作品,写于1960年,

落款他写\"一千九百六十年\",这是对的,是中文数字的读法。2017年要写成中文就是两千十七年,根本没\"零\"的。现在的人说到《水浒传》一百零八将,这是受阿拉伯数字的影响。你去看看《水浒传》,如七十回:

■各人拈香已罢,一齐跪到在堂上。宋江为首,誓曰:

■\" 窃念江等昔分异地,今聚一堂;……一百八人,人无同面,面面峥嵘; 一百八人,人合一心,心心皎洁。\"

里面只写\"一百八\",绝不会有\"一百零八\",这才是中文数字的表达。

就连日本歌川国芳所绘的《水浒传豪杰一百八人》,也是用\"一百八\"不是\"一百零八\"。

就算没有\"零\"的年份,如将来2121年,难道要写成\"二一二一\"吗?这很不美观呢!

胡适写过这样的日期,跟沈尹默先生的不同,他是新派人物,我今天介绍的是传统写法。

中国正处于大变革之中,创新的前提,我认为首先要了解传统。不知各位想法如何。谢谢。

本节要点:

■ 三种纪年法。

■ 纪年法的混用。

■ 关于公元纪年法。

复习思考:

■ 公元2018年2月8日,用干支纪年法写出来是怎样的?

■ 注意月日都要用农历,不能年分是干支,月和日是公历。

■ 邓石如写\"嘉庆岁次乙丑\",查一下岁阳岁阴表, \"乙丑\"可用哪一个专名替代?

■ 这是嘉庆几年?公元哪一年?

康永生书法作品《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欣赏

  释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落款:摘陶渊明饮酒诗句 癸卯夏月 康永生书

释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魏晋 ·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意思是在东边的篱笆下采菊花,悠然自得,一抬头看到了南面的山坡好美。说的是诗人归隐田园后的一种生活状态,每天或者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心无挂碍,悠然自得。

原作照片

作品在展厅展示

作品在展厅展示

作品在展厅展示

作品装饰家居

作品装饰家居

作品装饰家居

作品装饰家居

作品装饰家居

作品装饰书画创作室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