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名字配对

自渡的梵文(自渡的梵文怎么读)

时间:2024-01-22 05:38:18 作者:行尸走肉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悲喜自渡》:90岁季羡林的人生滋味,苦乐喜忧,唯有自尝

“生命的深刻不在于听过多少他人的故事而感慨,而是自己亲历的每一场自我救赎。”

这是《悲喜自渡》封尾的一句话。这是本散文集,收录的是季羡林先生的一些经典散文和随笔。

此书除了一些经典的篇目,还有一部分是季先生晚年时所做,不可避免带着他人生的追思和回忆。因此与季先生其他的文章有点不同,读来使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有名的语言学家,佛学家等,通多国语言,尤其是吐火罗文和梵文,大部头《罗摩衍那》的翻译也是依赖于他。季先生的成就得到大家公认,无需多言。

季先生是位学者,但他并不是枯燥乏味之人。他的随笔,会写花,写猫猫狗狗,写可爱的万物,写生活的点滴的美。

那些主题虽然写的是花,写的是物,但其实最后写的,还是他的“情”,思乡之情,念母之情,万物之情……

一 思乡念母之情

季先生的童年颜色,是黑白的。幼时,家庭特别贫困,父亲早逝跟随母亲艰难度日,六岁时,又被带走远离母亲,借住在亲戚家读书。

寄人篱下的日子,哪怕再顺意也是有飘离之感,所以格外思念母亲。成人后外出求学,四处辗转,更是尝遍辛酸苦辣,没等生活安稳母亲就逝去。

所以在母亲身边的日子,成了他一生都难以忘怀的经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随着他人生阅历的增多而越加的心痛。

他曾在文字流露出这样的意思:如果知道这一去与母亲再难相伴,他宁愿选择留在老家。

所以季老的文字里,经常性的在怀念母亲。怀念的是远去的曾经,永远追不回的遗憾。

尤其季先生那并不顺遂的人生,更让人理解一个漂泊的人,对母亲对家难以释怀的依恋,以及母亲和家对他的意义。

二 草木万物有情

季先生笔下写了许多的生物,花花草草,猫猫狗狗,一切有情生物。

季先生说万物都很可爱,生命很可爱。但是这些可爱的生命背后,又何尝不是他的“移情”呢。

因为这些生命,与他生活中的人有种各种联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季先生看似云淡风轻的文字,其实是他各种情绪的寄托。

《夹竹桃》是一段无光生活的代表;《马缨花》,是一段孤寂生活的记忆;《石榴花》《美人松》是生活的美好记忆,对生活的期盼。

《一条老狗》,这条狗是曾经陪伴着母亲的一条狗;《》和《老猫》,不仅是怀念那几只猫,更多的是因为有了他们,背后是“家”的记忆。

​彼时生活艰辛,唯有低头咬牙前行,内心的苦涩,孤寂和委屈,也只有自己吞下。

季先生的人生,从幼时,到中年,再到晚年,一直被俗尘杂事缠身。但季先生没有消沉和怨怪,他的眼光,也从未局限在一人一事里。

相反他有着常人所没有的通透和大爱。他爱这山川河流,爱花草万物,爱这片山河故土,爱有情世间。

三 人生聚散无常

每个人人生的终点都是一样。有人先,有人后。

《悲喜自渡》大多是季先生晚年的作品,因此会读到一些他对于生命的感悟,前半生的颠沛和辗转别离,是一重滋味。到了晚年,面对熟识的友人和亲朋的离去,对生命的理解,又是另一重滋味。

季先生是佛学家,梵文造诣也很高。也许因为如此,他对人生,对生命,多了一些佛家的“随缘”的味道,有着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大智慧。有着一种历经人世的豁达和通透。

“人有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用不着伤春,也用不着悲秋,叹老不必,搓贫无由。

如果能在一切都捉不住的情况下,能捉住哪怕是小小的一点东西,抓住一鳞半爪,我将会得到极大的安慰。”

人间万千光景,苦乐喜忧,跌撞起伏,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每个人都会到达生命的终点。人生来去,每个人所品尝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难免会寂寥和寂寞;对人生际遇的感叹,也有着无人言说的孤独。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

生命则是一条孤独的船。

每个人要独自穿越命运里的狂风暴雨,滔滔海浪。都要靠自己奋力掌舵。

众生有情,但是生活“无情”。每个人只能尝到自己的悲喜,人生无常,悲喜自知,唯有自渡。

从护士到居士,为日鬼供奉牌位,是自编自导自演,还是另有隐情?

南京玄奘寺事件,终于有了调查结果,供奉日军战犯牌位的吴啊萍也浮出了水面。

调查结果,似乎和民众的预期有些出入。这里面并没有发现境外势力操控的痕迹,也没有发现什么重量级人物的参与。

吴啊萍,不过是一个普通女子,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一个九零后年轻人,一个曾经是护士现在是五台山寺庙的居士。

吴啊萍受审时表示,她来到南京生活后,了解到侵华日军的,遂产生了心理阴影,长期被噩梦缠绕。后来接触了佛教,便有了通过供奉5名侵华日军战犯"解冤释结"、"脱离苦难"的错误想法。

吴啊萍受审画面

无论如何,吴啊萍神神叨叨的供述压根就不符合一个正常人的逻辑。根据她的表述,我们似乎可以得出如下非逻辑:

第一,产生心理阴影的原因是因为侵华日军的,进而长期被噩梦缠绕。

第二,接触佛教,有了“解冤释结"、"脱离苦难"的想法,进而去玄奘寺供奉侵华日军战犯牌位。似乎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自我救赎,治愈自己的精神疾病。

这里面令人费解的地方很多。

第一,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侵华日军的,应该在初中历史课上就知道,“到了南京后产生了心理阴影”,似乎有些牵强,但勉强还说得过去。

笔者认为,她的心理阴影,从南京某医院辞职的时候,可能就有了,真正的原因应该和工作和生活有关。

第二,就算她的心理阴影是因为知道了侵华日军的,就算她知道佛教“解冤释结"、"脱离苦难"的说法,按照常理,她悲悯的应该是三十多万被日军残害的本国民众,即使供奉牌位,也要替被日军残害的民众供奉。

但她却要替刽子手供奉牌位。这是哪一出跟哪一出?这不是加重了心理阴影吗?按照中国的传统,就是一般老百姓也知道,为祖宗供奉牌位,表达的是一种对故去祖先的缅怀和追远。

难道她认为她的心理阴影是因为日军战犯在作祟,所以要为他们供奉牌位,超度他们,以此来获得心理平衡?荒唐!

更不可理喻的是,还加了一个“友”字,也就是说,她把自己的站位和日军战犯放在了同一行列。还是说,在她潜意识里,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精日分子,不得而知。

这一出荒唐的闹剧背后,值得反思和反省的地方很多。

笔者认为,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压力人人都有,但终究解铃还须系铃人,天助自助者。

宗教虽然可以是一个精神寄托,但不是避难所,更不是逃避世俗的桃花源。佛教本质上是一种哲学,或者说是一种思想,如果不能正本清源,过分痴迷于佛教的种种形式,和封建迷信没啥区别。

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宗教不能游离于法律之外,更不能成为愚弄大众的变戏法,更不能成为变相敛财的“佛渡有钱人”。

人生实苦,唯有自渡。佛不过是翻译过来的梵语,觉悟的人!一个人如果不能自觉自悟,必然会陷入唯心论的泥潭。

— END —

作者简介:@小木球Tom,自媒体自由撰稿人,安师大汉语言文学学士,曾任安徽青年报小记者。

短短十首禅意诗,写尽人世无常!看尽世间百态!

禅意诗:多为佛教僧人所写,多为人生偈语。和常见的诗词不同,禅意诗诗意简单直白,通俗易懂,但背后的却是这些看似简单偈语背后却又写尽了人生百态和世事人常的感悟。

世事无常,无谓永恒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 。

若将花比人间事, 花与人间事一同 。

---唐 龙牙禅师

只看他人短处,不知自己短处

手携刀尺走诸方,线去针来日日忙。

量尽前人长与短,自家长短几时量。

----元 《裁缝诗》

有时苦苦追寻的其实即在身边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唐 无尽藏

退一步,是另一种前进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南北朝 契此

悟道在心不在形

门庭清妙即禅关,枉费黄金去买山。

只要心光如满月,在家还比出家闲。

----清 张问陶《禅悦》

人生短暂,不要只在乎过程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

----唐 鸟巢

坐看云起,笑看月升,闲适人生

岭上白云舒复卷,天边皓月去还来。

低头却入茅檐下,不觉呵呵笑几回。

----宋 白云守端

不必想太多,珍惜眼前当下

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

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

----元 石屋《山居诗》

随遇而安 ,随性生活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宋 此庵守净

珍惜眼前,处处春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 无门慧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