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名字配对

弥勒佛头像(弥勒佛头像图片)

时间:2024-01-20 15:36:57 作者:脾气很大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精美佛祖图片,用来做微信头像!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功德元量

弥勒佛金尊佛像,为人类纳福解愁,百家姓微信头像,喜欢可以转发

【国宝品鉴】弥勒佛造像

弥勒佛造像,汉白玉,唐代,通高145厘米,宽72厘米,厚62厘米,新乡博物馆早年征集,1997年入藏河南博物院。

弥勒佛造像

弥勒佛造像,汉白玉雕造。弥勒头现肉髻,额上发际及肉髻呈品字形刻出三个右旋式涡轮纹。面相方圆饱满,外形柔和,五官表现出明显的汉族人特征。颈饰三道蚕纹,外着扁衫式袈裟,内着僧祗支,胸前束带打结。袈裟从右胁下甩向左臂,然后从右肩探出下垂身前,满覆右臂。衣褶垂至足部。这种袈裟样式不同于北朝晚期以来的圆领通肩袈裟和双领下垂式袈裟,是唐代盛行的一种新的佛装样式。袈裟折纹的处理具有很强的写实性,特别是肩、胸及腰部的转折衔接柔和自然。左手下垂自然放于膝上,右手屈肘前伸,掌心朝前,手指残缺,施说法印。双腿下垂倚坐于方形台座上,足踏两朵盛开的莲花。佛座下的方形束腰须弥台座,四角各雕一夜叉扛托,且在每面的中间雕一兽首。造像除手指有残损外,保存完好。

弥勒佛造像头像

该像无纪年,其造像风格与表现手法显示出鲜明的唐代特征。佛首额上的三个右旋涡轮纹以及扁衫式袈裟,是龙门石窟唐代造像的显著特征,如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等。在雕刻上改早期的直平刀法,而采用向下凹入的新圆刀法来表现衣纹,使线条更加流畅。同时运用浅浮雕、高浮雕及透雕的表现手法,使造像更具写实效果,故该像应为唐代造像无疑。

比较研究

在中国佛教史上,弥勒的影响尤为显著。从现存的佛教遗迹可以看出,弥勒的相关造像不胜枚举。如弥勒菩萨与弥勒佛的单身金铜造像与石窟中的雕塑和绘画都极为多样,尤其是北朝。南齐建武年中,僧护曾发愿于剡县石城山雕凿千尺弥勒像,然愿未果而入寂,后由僧祐于天监十五年(516年)完成,世称三世石佛、剡县大佛。北魏献文帝时,凿造大同云冈第十三窟弥勒洞,安置16厘米高之倚像,迁都洛阳后,又造龙门石窟,内有太和、景明、永平等年间所造之大小弥勒佛像数百尊。此外,山东历城黄石崖、千佛山亦有许多北朝所造弥勒像。而始建于北齐完成于唐代的河南浚县大弥勒佛,则是北方最大的弥勒佛造像。唐代雕造的四川乐山大佛,敦煌石窟的南大像,北大像,天龙山石窟大像等即是唐代遗存的实例。从表现净土的角度,敦煌壁画最为丰富。敦煌壁画中有很多弥勒经变,在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早期佛教造像中,弥勒的造像甚至超过了弥陀的造像,和释迦、观音不相上下,在各类造像中比例最高。由于弥勒信仰之普及,历来关于弥勒之造像,多不胜数。中国弥勒之造像形式,甚至通过朝鲜半岛影响及于日本。

弥勒造像自北魏时就开始盛行,至隋唐而不衰,从河南的造像看,其形象发展经过四个阶段:早期的弥勒造像以交脚菩萨出现,反映的是弥勒在兜率天宫说法的形象。现存最早的弥勒形象见于西秦时开凿的甘肃炳灵寺石窟第169窟壁画,像旁墨书“弥勒菩萨”。新疆克孜尔石窟及莫高窟北凉时期的洞窟多以弥勒为主像;云冈石窟孝文帝迁都以前的洞窟,以及龙门石窟古阳洞北魏时期交脚弥勒菩萨像很多,并且占据主要位置。这些弥勒形象都是身穿菩萨装,一般是交脚而坐,在屋形龛内说法,表现的是兜率天宫的场景。北齐时期的弥勒造像多以头戴宝冠、着菩萨装的倚坐像出现,反映的是弥勒将从兜率天宫下到人间尚未成佛的形象。到了唐代,弥勒开始变成着佛装倚坐的佛形象,反映的是弥勒在龙华树下成佛后的形象。而宋代以后,由于大肚和尚契此的圆寂谒语,人们认为他是弥勒转世,于是就按他的形象塑造出大肚弥勒佛像,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佛像。

北魏道晗造像碑

北齐陈光造像碑

北齐陈光造像碑局部

郑州唐代北岗弥勒佛像

大肚弥勒像

作者简介

王景荃,本科学历,河南博物院陈列部副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石刻艺术研究、佛教考古、博物馆陈列研究,出版《河南佛教石刻造像》《天国的灵光——佛像》专著十余部,在核心刊物发表研究论文二十余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