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指纹命理

四空(四空开怎么接线图解)

时间:2024-01-26 12:54:34 作者:孤单的城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油烟机4线电机和5线电机如何接线?方法简单,新手一看就会

油烟机4线电机和5线电机如何接线?方法简单,新手一看就会

引言:

油烟机在现代厨房中是必备的电器之一,它能有效地将厨房里产生的油烟、异味和污染物排出,保持厨房空气清新。在购买油烟机时,有时会遇到4线电机和5线电机这两种类型,新手在面对不同接线方式时可能会有些困惑。本文将详细介绍油烟机4线电机和5线电机的接线方法,保证新手一看就能掌握。

第一部分:了解油烟机电机

在开始讲解接线方法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油烟机电机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油烟机电机是驱动抽风风轮旋转的关键部件,从而实现排风功能。在市面上,有两种常见的油烟机电机类型,分别是4线电机和5线电机。

4线电机:4线电机主要由两个线圈组成,分别是高速线圈和低速线圈。通过切换这两个线圈,实现油烟机的不同档位调节。

5线电机:5线电机是在4线电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档位线圈,使得油烟机具备更多的风速档位选择,提高了灵活性。

第二部分:油烟机4线电机的接线方法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油烟机4线电机的接线方法。首先,确保在进行接线之前,油烟机已经正确安装并固定在位。以下是具体步骤:

1. 关闭电源:在进行任何电器接线工作前,务必切断油烟机所连接的电源,确保安全操作。

2. 拆开控制面板:打开油烟机的控制面板,通常需要使用螺丝刀等工具轻轻拆解。

3. 找到电机接线端子:在控制面板内,你会看到一个连接电机的接线端子盒。

4. 查看接线图:在端子盒上,会有一个接线图示意图,清晰标注了不同线圈的连接位置。

5. 连接电源线:根据接线图的引导,将电源线依次与对应的端子相连,通常使用螺丝拧紧。

6. 固定端子盒:接线完成后,将端子盒固定好,并确保线路没有松动或交叉。

7. 关上控制面板:接线结束后,将控制面板合上,并确保安装牢固。

8. 通电测试:最后,接通电源,测试油烟机是否能正常启动,并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档位调节按钮,检查各个档位是否正常切换。

第三部分:油烟机5线电机的接线方法

现在我们来学习油烟机5线电机的接线方法。5线电机相对于4线电机稍微复杂一些,但只要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也不难完成。下面是具体步骤:

1. 关闭电源:同样,在进行接线之前,切断油烟机所连接的电源,确保安全。

2. 拆开控制面板:打开油烟机的控制面板,注意细心保留螺丝等零件,方便接线结束后的固定。

3. 找到电机接线端子:在控制面板内,你会看到一个连接电机的复杂端子盒。

4. 查看接线图:5线电机的接线图相对复杂,仔细观察接线图示意图,确保理解每根线的连接位置。

5. 连接电源线:根据接线图的引导,将电源线与对应的端子相连,同样使用螺丝拧紧。

6. 连接档位线圈:接下来,将各个档位的线圈依次连接至端子盒,确保连接牢固。

7. 固定端子盒:接线完成后,将端子盒固定好,并检查线路的连接状态。

8. 关上控制面板:确保所有接线都已完成后,合上控制面板,并用之前拆下的零件固定好。

9. 通电测试:最后,接通电源,测试油烟机的各个档位是否正常运行,检查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结语:

通过本文的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油烟机4线电机和5线电机的接线方法。在接线过程中,要格外小心,确保安全操作。如果你对电器方面没有经验,建议在接线之前请专业电工进行检查和操作。正确接线不仅能保证油烟机的正常工作,还能避免电器故障和安全隐患的发生。祝愿你在维修中取得成功,并在日常使用中享受到清新舒适的厨房环境。

电工电气知识:空气开关和插座中火线、零线、地线接线图解

树上鸟教育电气设计

切记:连接由专业电工负责

您只能在使用时注意

另:火线进开关

断路器(简称“空开”)的接线图

树上鸟教育电气设计

插座的接线图

树上鸟教育电气设计

左零右火中接地

实物图

新国标插座的正面图

树上鸟教育电气设计

三眼插头的正面图(从背面看就与插座一致了)

树上鸟教育电气设计

新国标五眼插座部分截图

树上鸟教育电气设计

左零右火的空开接线图

树上鸟教育电气设计

漏电保护器上的火线和零线的连接

一般的是左零右火,也有特标的是左火右零的,如下图

电气设计学习讨论QQ群:635303711

电气设计学习讨论QQ群:635303711

老人说:“盖3不盖4,空东不空西”,原来盖房子有这么多讲究

在建筑一个新房子的时候,往往有许多的讲究和规矩。其中,“盖三不盖四,空东不空西”是常听到的一种说法。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样的建筑规则可能显得有些难以理解。那么,“盖三不盖四,空东不空西”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1. “盖三不盖四”

“盖三不盖四”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建房时,尽量避免房屋的数量为四个。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四”和“死”谐音,被视为不吉利的数字。所以,建筑的数量尽量避免为四个,以期望带来好运。

然而,现代建筑学并不完全遵循这一传统观念,因为在现代社会,建筑的数量更多地取决于实际需求和功能,而不是迷信的因素。因此,“盖三不盖四”的观念,在一些地方可能并不适用。

2. “空东不空西”

“空东不空西”的意思是在设计房屋时,应尽量将房屋的空地设计在东面,而不是西面。这是因为根据地理位置,我国大部分地区早上的阳光从东面升起,如果房屋的空地在东面,早上的阳光可以照射到房屋,使得房屋更加明亮和温暖。

另外,西晒是中国的一种常见的气候现象,如果房屋的空地在西面,下午的阳光会直射到房屋,导致房屋过热,影响居住的舒适度。

因此,“空东不空西”是一种科学的房屋设计原则,旨在提高房屋的舒适度和居住的品质。

3. 其他建筑讲究

除了“盖三不盖四,空东不空西”,在建筑房屋时,还有很多其他的讲究和规矩。例如,房屋的门窗应向南,以便接收更多的阳光;房屋的后院应设在北面,以防止北风的侵袭;房屋的厨房和卫生间不应设计在房屋的前面,以保持房屋的整洁和美观等。

结语

总的来说,“盖三不盖四,空东不空西”等建筑规矩,既包含了传统的风水观念,也包含了现代建筑学的理念。在建筑房屋时,我们不仅要考虑房屋的实用性和功能,也要考虑房屋的舒适度和美观度,以及房屋的环境和周边的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出既符合现代生活需求,又富有传统文化韵味的房屋。

世尊谈未来身,今生和未来只见的关联

\r\r\r\r\r chapter_1\r \r \r \r/**/\r \r\r\r\r 楞严大义今释(1)\r\r

南怀瑾 述著

\r\r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2)

\r\r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 译(3)

\r\r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 译语

\r\r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4) 笔受

\r\r 第一章 心性本体论\r\r

如是我闻(5)。一时佛(6)在室罗筏(音伐)城(7)。祇(音其)桓精舍(8)。与丘众(9)。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10)。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11)。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12)。摩诃目犍(音肩)连。摩诃拘(音痴)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复有无量辟支无学(13)。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14)。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时波斯匿王(15)。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音亦)。自迎如来。广设珍馐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音反)僧。伫(音柱,待也)佛来应(音硬)。佛敕(音饬,令也)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唯有阿难(16)。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音皇,暇也)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读蛇)黎(17)。途中独归。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后檀越(18)。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19)尊姓。及旃(音占)陀罗(20)。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同呵,责斥也)须菩提。及大迦叶(读摄)。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音产)无遮。度诸疑谤。经彼城隍(隍城外池也)。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媱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21)。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22)。摄入媱席。媱躬抚摩。将毁戒体。如来知彼媱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音加夫,盘足坐也)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消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23)。妙奢摩他(24)。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r\r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25)。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音帝,详审也)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26)。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麤(同粗)浊。腥臊(读星,骚臭气也)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r\r 问题的开始\r\r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27)到舍卫国(28)波斯匿王(29)的宫廷里去,为追悼王父的忌辰而应邀赴斋。佛的从弟阿难(30)早年从佛出家,那天恰恰外出未归,不能参加。回来的时候,就在城里乞食,凑巧经过娼户门口,被摩登伽(31)女看见,爱上了他,就用魔咒迷住阿难,要想加以淫污。正当情形严重的关头,佛在王宫里已有警觉,立刻率领弟子们回到精舍,波斯匿王也随佛同来。佛就教授文殊(32)大士一个咒语,去援救阿难脱离困厄。阿难见到文殊,神智恢复清醒,与摩登伽女一同来到佛前,无限惭愧,涕泪交流,祈求佛的教诲。

\r\r

佛问阿难:“你以前为什么舍去了世间的恩爱,跟我出家学佛?”阿难答:“我看到佛的身体,庄严美妙而有光辉,相信这种现象,不是平常人所能做到,所以就出家,跟您学法。”

\r\r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33)。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詶(同酬,答也)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r\r 心灵存在七点认识的辨别\r\r

佛说:“世间的人,向来都不认识自己,更不知道自己不生不灭的常住的真心,本来是清净光明的。平常都被这种意识思惟的心理状态——妄想所支配,认为这种妄想作用,就是自己的真心。所以发生种种错误,在生死海中轮转不休。我现在要问你,希望你直心答复我的问题。你要求证得正知正觉的无上菩提,入门只有一个直径,这个直径,就是直心。你须要知道,一切正觉者成佛的基本行为,就是心口如一,绝不自欺。你因为看见了我外貌色相的美妙,就出家学佛,你用什么来看?又是哪个在爱好呢?”阿难答:“能看见的是我的眼,能爱好的是我的心。”

\r\r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音久,过失也)。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r\r

佛说:“你说由看见而发生爱好,是眼与心的作用。如果你不知道眼与心在哪里,就无法免除尘劳(34)颠倒的错误根本,不能消灭心理的烦恼。譬如一个国王,要用兵剿匪,倘使不知道匪在什么地方,如何去剿灭他们呢?你说,使你发生爱好的,使你在烦恼痛苦中流浪的,都是眼睛与心所指使。我现在问你,这能看的眼,与能爱好的心,究竟在哪里?”

\r\r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35)。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36)。祇(音支,但也)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r\r

阿难答:“世间上一切有灵性的生物与人,他们能够看见的眼,都在面上。他们能够识别的心,都在身内。”(阿难第一次所答的观念,认为心在身内。)

\r\r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音其)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祇陀林实在堂外。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音燭,远视也)林园。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音酉,窗也)开豁(音壑,空朗也)。故我在堂得远瞻见。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r\r

认为心在身内的辨别

\r\r

佛问:“你现在坐在精舍(37)的讲堂里面,看外面的林园,在什么地方?”阿难答:“这个精舍的讲堂,在这个园地里面,园林在讲堂的外面。”佛问:“你在讲堂里面,先看到什么?”阿难答:“我在堂内,先看到您,依次再看到大众。这样再向堂外看去,就可以看到园林。”佛问:“你看到外面的园林,凭什么可以看见?”阿难答:“这讲堂的门窗洞开,所以身在堂内,可以看见堂外远处的园林。”佛问:“依你所说,你的身体在讲堂内,窗户洞开,方能见到远处的园林。是否会有人在堂内,根本不能看到堂内的我和大众,而只能看见堂外的园林呢?”阿难答:“在堂内不能看见讲堂以内的人和景物,而只能看见外面的园林,绝无此理。”佛问:“诚然如你所说,你的心,对于当前一切事物,都是明明了了。如果这个明明了了的心,确实存在于身体里面,就应该先能看到自己身体的内部。犹如一个人住在室内,应该先能看到室内的东西一样。试问,世界上有谁能够先看到了身体内部的东西,而后再见到外面的景物呢?你说心在身体内部,在内部应该先看见身内的心肝脾胃等机能的活动,以及指爪头发在内部生长的情形,筋脉动摇的状态。纵然不可以看见,至少亦应当明明了了。事实上,有谁能够自己看得见身体内部的状况呢?在身体以内,既然找不出能知能见的心是什么样子,何以能够知道心由内部发出身外的作用呢?所以你说,心在身体内部是错误的。”(分析一般观念,认为心在身内是错误的。)

\r\r

阿难稽(音启)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r\r

阿难问:“听了佛的分析,我认为我和人们能知能见的心,是在身外。譬如一盏灯光,燃亮在室内,这个灯光,应该首先照到室内的一切,然后透过门窗再照到室外的庭院。世间的人,事实上不能自己看见身体内部,只能够看见身外的一切景物。犹如灯光本来就在室外,所以不能照见室内。”(阿难第二次所答的观念,认为心在身外。)

\r\r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音团)食(38)。归祇陀林。我已宿斋(39)。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40)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r\r

认为心在身外的辨别

\r\r

佛问:“刚才我们大家饿了,就去吃饭。试问,可否在饿时推派一个代表去吃,这个代表的人吃饱了饭,我们大家就可以不饿了呢?”阿难答:“每个人的身体各自独立,各自存在,若要一个人代表大众吃饭,而使人人能饱,绝无此理。”佛说:“你说这个明明了了,能知能觉的心,存在身外,那么身与心就应该各不相干。心所知的,身体不一定能感觉得到。如果感觉在身上,心就不能知道。我现在你身外一举手,你眼睛看见了,心内就有分别的知觉吗?”阿难答:“当然有知觉。”佛说:“既然身外一有举动,你心内在就有知觉的反应,何以认为心在身外呢?所以你说,心在身外是错误的。”(分析一般观念,认为心在身外是错误的。)

\r\r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寸上声,细思也)。潜伏根里(41)。犹如有人。取琉璃椀(同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r\r

阿难说:“依照这样辨别,在身内既见不到心,而在外面的举动,内心就有反应,确见身心事实上不能分离,所以心在身外,也是错误。我再思惟,心是潜伏在生理神经的根里。以眼睛举例来说,就如一个人戴上玻璃眼镜,虽然眼睛戴上东西,但并不障碍眼睛,眼的视线与外界接触,心就跟着起分别作用。人们不能自见身体的内部,因为心的作用在眼神经的根里,举眼能看外面而无障碍,就是眼神经根里的心向外发生的作用。”(阿难第三次所答的观念,认为心在生理神经的根里,并举眼神经视觉作用来说明。)

\r\r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r\r

认为心在生理神经根里的辨别

\r\r

佛问:“依你所说,认为心潜伏在生理神经的根里,并且举玻璃罩眼来说明。凡是戴上眼镜的人,固然可以看见外面的景物,同时也能看见自己眼睛上的玻璃啦?”阿难答:“戴上玻璃眼镜的人,固然可以看见外面的景物,同时也可以看见自己眼睛上的眼镜。”佛说:“你说心潜伏在生理神经的根里,当一个人举眼看见外面景物的时候,何以不能够同时看见自己的眼睛呢?假若能够同时看见自己的眼睛,那么你所看见的眼睛,也等于外界的景象,就不能说是眼睛跟着心起分别的作用。如果心能向外面看外界的景象,却不能够同时看见自己的眼睛,那你所说的能知能见明明了了的心,潜伏在眼神经的根里,与眼睛戴上玻璃眼镜的譬喻相比拟,根本是错误的。”(分析一般观念,认为心的作用,潜伏在生理神经根里,是错误的。)

\r\r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42)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r\r

阿难说:“再依我的思惟,人们的身体,腑脏在身体的内部。眼睛和耳朵等有窍穴的器官,在身体的外表。凡是腑脏所在的,自然暗昧。有窍穴洞开的,自然透明。例如我现在对佛,张开眼睛,就看到光明,所以名为见外。闭上眼睛,就只见到黑暗,所以名为见内。以此例来说明,或者比较明了。”(阿难第四次所答的观念,不是针对心在何处去辨别,只根据见明见暗来说明心在内在外的现象。)

\r\r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43)。若不对者。云何成见。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r\r

认为心在见明见暗的作用上之辨别

\r\r

佛对于这个问题,分举在外在内八点事实来辨别解释。佛对阿难说:“第一,当你闭上眼睛,看见黑暗的现象,这个黑暗的现象,是不是与眼睛所看见的境界对立。如果黑暗现象,对立在眼睛前面,当然不能认为在眼睛以内。那么,所说暗昧境界,名为在内,事实与理论,不能成立。第二,如果看见黑暗现象,名为见内,那么处在完全黑暗的室内,室内的黑暗,都是你的内部了,能说这种黑暗现象,就是你的腑脏吗?第三,假若说,目前黑暗的现象,不与眼睛对立,须知不相对立的境界,眼睛根本就看不见。唯有离开互相对立的外境,只剩下绝对在里面的现象,才可以说是内在的境界。那你所说在内的实际理论,才可以成立。第四,闭上眼睛,认为就是看见身体的内部,那么,开眼看见外界的光明,这个心的作用,是由内到外,何以不能先看见自己的面目呢?第五,假如由内到外,根本看不到自己的面目,你所认为内外界限对立的理论根据就不成立。假使心由内到外,可以见到自己的面目,这个明明了了,能知能觉的心,以及可以看见物象的眼,就悬挂在虚空之间,怎样可以名为在内呢?第六,如在虚空之间,自然不是你心的本能。那么,我现在坐在你的对面,可以看见你,是否我这个人也算是你自己的心与身呢?第七,我坐在你的面前,你的眼睛已经看到就知道了,你的心已经由你的眼到达我身上,同时你的身体仍然存在着有你自己的知觉。那么这个知觉作用,与你看见外界的知觉作用,是否同是你的心呢?第八,如果你坚执地说,身体与眼睛,各有独立的知觉,那么你便是有两个知觉了。那你的一身,应该有两个心性的体才是对的。综合上述理由,你说闭上眼睛,看见暗昧的景象,就叫做见内,根本是错误的。”(分析一般观念,认为心存在于开眼见明,闭眼见暗的作用是错误的。)

\r\r

阿难言。我尝闻佛开示四众(44)。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r\r

阿难说:“我听佛说‘心生种种法(45)生,法生种种心生(46)’,我现在再加思惟推测,这个思惟的作用,就是我心的体性。当这个心的思惟体性,与外面境界事物相连合,就是心之所在,并不一定在内,在外,或者在中间三处。”(阿难第五次所答的观念,认为思惟的作用,就是心的体性。)

\r\r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47)合。是义不然。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音至,触也)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若遍体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r\r

认为能思维的是心之辨别

\r\r

佛说:“依你所说‘心生种种法生,法生种种心生’,思惟的意识作用,与现象界相合,就是心。那么,这个心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体性,既然没有自体,就没有可以相合的。设使没有自体的东西可以相合,等于抽象与假设相合,只有名,并无事实,那还有什么道理呢!如果认为心是没有自体的,你用手扭痛自己身体某一部分,试问,你这个能够知觉疼痛的心,是你身体内部发出,还是由外界进来的呢?假若认为是从身内发出,同你第一次所讲的心在身内的观念一样,应该先能看见身内的一切。如果认为是从外界进来,同你第二次所讲的心在身外的观念一样,应该先能看见自己的面目。”阿难说:“这个所谓能看见的是眼睛,能知能觉的是心,并不是眼睛。若说必能先看见自己的面目,是不对的。”佛说:“假若认为眼睛是能见的,现在你在室内,试问这个室内所开的门窗,也能够看见东西吗?而且一般刚死的人,眼睛还在,他们的眼睛也应该看得见东西。倘使眼睛还能看见东西,就不是死人了。再说,你这个能知能觉,明明了了的心,必有一个自体。试问,它的自体是一个体呢?还是有很多个体呢?心在你的身上,是遍满的呢?还是部分的呢?假若认为只是一个体,那你用手扭痛某一部分,四肢应该同时感觉疼痛。如果扭痛在一部分,而四肢都感觉得疼痛,那么,开始被扭的那一部分的疼痛,就不局部存在了。如果扭痛的部分,必然有它固定的位置,那你认为全身只有一个心性之体,在经验上和理论上,都不能成立。倘若认为有很多的心性之体,那又成为一个有很多个心性的人了。而且究竟哪一部分的心性之体,才是你自己真实的心呢?同样的,如果认为身内存在的心性之体,是遍满全身的,那同上面所分析的一样,不必再说。假若认为身内的能知能觉的心性,并不遍满全身,那你碰头,同时也碰到足,既然头已经感觉疼痛,足就不会再感觉到疼痛。事实上,并不如此,全身碰痛,全身都有感觉。综合上述理由,你所说的,认为心性无体,因外界现象的反应,心就相合发生作用,根本是错误的。”(分析一般观念,认为心性思惟作用,并无自体。都因外界刺激,相合反应而生是错误的。)

\r\r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48)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指掌疏》身心相知下,有不相离故。)

\r\r

阿难说:“我常听佛与文殊大士等讲自性的实相,您说:‘心不在内,亦不在外。’我现在再加思惟研究,在内寻不到这个能知能觉的心,身外又没有一个精神知觉的东西。既然身内寻觅不到能知的心,所以不能认为心就存在身内。事实上身心又有互相知觉的关系,所以也不能认为心在身外。因为身心互相关系,才能互相感觉得到。但是向身内寻觅,又找不到心的形象。这样看来,它应该存在中间。”(阿难第六次所答的观念,认为心存在于身体中间。)

\r\r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若在处者。为有所表(49)。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r\r

认为心在中间之辨别

\r\r

佛说:“你讲的中间,中间是独立性的,当然不能迷昧,而且一定有它固定的所在。你现在推测指定的中,这个中在什么所在?你认为在某一处,或某一点,还是就在身上?假若在身体上,无论在内部或表层,就都是相对待的一边,不能认为某一边就是中间,倘若认为在身体的当中,等于你的第一观念所讲的在身体内部。如果认为在某一处,或某一点,那么,这个处或点,是实际的有一所在,还是假设的无法表示?倘若它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那你所讲的中,等于没有,而且是假设的,不能绝对地固定。从理论的观点上来讲,一个人假定以某一处作为标记,称它为中,那么,从其他不同的角度来看,就没有绝对的标准了。譬如以东方为基点,这个表示标记就在它的西面,以南方为基点,这个表示标记就在它的北面。如此标示的准则,因方向而不同,观点跟着也混乱了。表示中间的观点既然混乱,这个心也就会跟着杂乱无章。”阿难说:“我所讲的中,不是您所说的这两种。我的意思如您过去所讲,自身有肉体的眼神经等能看的因,就产生自己可以看见外界景象的缘,所以就形成眼睛能够看见东西的识别作用。眼睛自有分别,外界的物理现状是没有知觉的物体。因此知道这种识别的能力作用,发生在外界现象与眼睛接触的中间。这种作用现象,便是心的存在处,也就是心性的作用。”佛说:“你说心在肉体物质的眼睛与外界现象发生反应的中间,那你认为这个心性之体,是兼带具备物质心识两种作用,还是不兼带两种作用呢?假若是兼带的,外界物质与心识就杂乱了。因为物质本身是没有知觉的,心识才具有知觉的功能。心物是两相对立的,如何能说心是在其中间呢?既然不能兼带具备这两种作用,肉体的物质是无知的,自然没有知觉,更谈不到有一知觉体性的存在,那你所说的中间是个什么状况?所以说心在中间,是绝对的错误。”(分析一般观念,认为心在物质与知觉,身体与外界现象的中间,是错误的。)

\r\r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则我无著。名为心不。

\r\r

阿难说:“我从前常听佛说,这个能知能觉能分别的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亦不在中间’,一切都无所在,也不著于一切,这个作用,就叫做心。那么,我现在心里根本无著,这种现象,就是心吗?”(阿难第七次所答的观念,认为一切无著就是心。)

\r\r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无则同于龟毛兔角(50)。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则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r\r

认为无著即是心之辨别

\r\r

佛说:“你说能知觉能分别的心,无著于一切,现在必须先了解一切的含义。凡是水里游的,陆上爬的,空中飞的,这些种种世间生物,以及呈现在虚空中的物象,综合起来,叫做一切。心并不在这一切上,又无著个什么呢?其次,再说你所说的无著,究竟有一个无著的境界存在呢?还是没有无著的境界存在呢?如果没有无著境界的存在,根本就是没有。等于说,乌龟身上的毛,兔子头上的角,没有就没有,还有什么可以说无著!如果有一个无著境界的存在,那就不能认为没有,必定会有一种境界与现象。有了境界与现象,事实就有存在,怎么可以说是无著呢!所以你说一切无著,就名为能知能觉的心,是错误的。”(分析一般观念,认为一切无著就是心,是错误的。)(以上是有名的七处征心之论辨。)

\r\r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媱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音易,至也)。惟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51)。隳(音挥,毁也)弥戾车(52)。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音乔住,仰望也)。钦闻示诲。

\r\r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煌上声)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种震动(53)。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54)。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55)。及成外道(56)。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57)。终不能得。

\r\r

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58)。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59)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60)。能生诸缘(61)。缘所遗者(62)。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r\r 真心与妄心体性的辨认\r\r

心,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阿难反复地提出七点见解,经过佛的分析论辩,都被佛所否定。觉得平生所学,尽是虚妄,就非常惶惑,请求佛的指示,要求说明心性自体本来寂静的真理。

\r\r

佛说:“一切含有知觉灵性的众生,自无始时期以来(时间无始无终,故名无始),种种错误颠倒,都受自然的业力所支配,犹如连串的果实,从一个根本发生,愈长愈多。甚至一般学习佛法追求真理的人,虽然努力修行,亦往往走入歧途,不能得成无上菩提(自性正知正觉)。都因为不知道两种基本原理,就胡乱修习佛法,‘犹如煮沙,欲成嘉馔’,无论经过多久的时间,无论如何努力用功,终于不能得到至高无上的真实成就。”

\r\r

佛又说:“所谓两种原理:第一,自无始以来,作生死根本的,一切含有灵性众生的心理作用,凭借生理的本能活动,名为攀缘心。(普通心理现状,都在感想、联想、幻想、感觉、幻觉、错觉、思惟与部分知觉的圈子里打转,总名叫做妄想,或妄心。犹如钩锁连环,互相联带发生关系,由此到彼,心里必须缘着一事一物或一理,有攀取不舍的现象,所以叫做攀缘心。)第二,这种妄心状况,只是心理生理所产生的现象,不是心性自体功能的本来。自无始以来,心性功能的自体,是超越感觉知觉的范围的,元本清净正觉,光明寂然,为了界说分别于妄心,名为真心自性。(这个所谓真,只是在名词上为了有别于妄心而假设的。在人与一切含灵众生的本位上所产生的各种心理状况的妄想,与生理本能的活动,都是这自性功能所生的动态作用。)你现在的意识精神,原来自然具有自性灵明,能够产生心理生理各种因缘的作用。但是心理生理各种因缘现象的产生,推究其原因,各有其自己的所以然。如能将身心、物理、精神互相关系所产生的各种因缘,各自归返其所以生起攀缘的本位,这个本来清净正觉、光明寂然的自性,自会超然独立,外遗所有而得解脱。一切含灵的众生,都具有这个心性自体功能而发生种种作用。虽然终日应用,但是只能认识这个自性功能所产生的作用,而不能认识心性光明寂然的自体,所以才在生死之流当中旋转不已。”

\r\r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63)。愿出生死。今复问汝。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64)。语阿难言。汝今见不(否)。阿难言见。佛言。汝何所见。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佛言。汝将谁见。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阿难言。如来现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65)。我将为心。佛言。咄(音惰,呵叱也)。阿难。此非汝心。阿难矍(厥声,惊也)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r\r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惟垂大悲。开示未悟。

\r\r 心性自体的指认\r\r

佛告阿难:“你现在想要了解心性寂然大定的正途,超越生死之流,必须先有正确的见解和认识。”佛于是举手成拳,再问阿难:“你现在看得见吗?”阿难答:“看见了。”佛问:“你看见什么?”阿难答:“我的眼睛看见您的拳,心里知道这是拳。”佛说:“能看见的是谁呢?”阿难答:“我同大众,用眼睛看见的。”佛又问:“我的拳,当前照耀你的眼与心,你的眼睛既然可以看见,什么是你的心呢?”阿难答:“您追问心在哪里,我现在便推测寻求。这个能够推测寻求的,大概就是我的心了。”佛说:“咄!这个不是你的真心。”阿难听了,很惊诧地发问:“这个不是我的心,该是什么呢?”佛说:“这种作用,都是外界刺激的反应,产生变幻不实的意识思想,遮障惑乱你心性的自体。自无始以来,直到现在,一般人都认为这意识思想就是真心,犹如认贼为子,丧失本元常寂的心性自体,迷惑流浪在生死的漩涡里。”

\r\r

阿难说:“我是佛的宠弟,因心爱吾佛,所以出家专心学法。不但如此,对于其他善知识,我都恭敬受教,发大勇猛,凡一切求善求真的行为,不怕困难,都恳切地去实行。种种作为,事实上,都是运用这个心,才能做到。即使要反对真理,永退善根,也是这个心的运用。现在佛说这个不是心,那我等于无心,岂不等于无知的木石一样?离开这种知觉,还会有什么呢?何以佛说这个不是心?这样,不但是我,乃至在会的一般大众,恐怕都有同样的疑惑。希望佛发慈悲,再加开示我们一般未悟真心的人。”

\r\r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66)。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吕平声)结。诘(音弃,责问也)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若汝执恡(同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吹上声)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67)。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r\r

内守幽闲是心理现状

\r\r

这时,佛欲使阿难及一般大众,使心境进入“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佛法的专门名词,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心性寂然正定的实际境象。现行的心理现状,不再起妄想作用,住于寂然不动。生理活动,亦因之进入极静的状态,住于心性寂然的自体实相,是见性入道的基本要点。因为这种妄想不生的实相,有动心忍性,切断身心习惯活动的现象,所以叫作法忍),便用慈爱的手摩阿难头顶说:“我常说,一切现象所生,都是心性自体功能所显现。一切世界的物质微尘,都因为从心性的本体功能而形成。世界上一切所有,一草一木,一点一滴,如果要研究它的根源,都有它自己的特性。即使是虚空,也有它的名称和现象。这个清净灵妙、光明圣洁的真心,为精神、物质、心理、生理的一切中心体性,哪里没有自体的呢?假若你坚执这个意识分别、感觉观看所了知的性能,认为就是真心,那么,这个心就应该离开现象界所有的色、香、味、感触等等事实作业,另外有一个完全独立的体性。例如你现在,听我说话,因为听到声音,你才产生了意识的分别。如果没有声音,能听的心性何在呢?即使你现在能够灭掉一切观看、听闻、感觉、知觉的作用,‘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其实,心内什么都没有,只守着一个幽幽闲闲、空空洞洞的境界,不过是意识分别现象暂时潜伏的影像,而不是心的真实自性之体。但是,我不是说这种现象,绝对不是你的真心所具有的一种作用。你可以从这种心理的现象上,仔细地去研究揣摩。假若离开精神物质,心理生理的现象以外,另有一个超然独立能够分别的自性,那才是你的真心自性。如果这个能够分别的性能,离开外界现象与经验,就没有自体,那就可以明白这些现象,都是外界与意识经验潜伏的影像。意识经验和外界现象,时时刻刻都在变动,不能永远长存。当意识变动了,现象消灭了,这个心不是等于零吗?那么,你的自性本体,等于绝对断灭无有,还有什么可以修行证明得到‘无生法忍’呢?(换言之,假若守着一个幽闲空洞的境界,便认为是心性自体,若不守这个幽闲空洞,这种境界,也就立刻变去。这很明显地证明这样静止的境界,这是一种意识的现象而已,并不是真心自性的本体。)世间一切修行佛法的学人,即使现前可以成功九次第定(九次第定,又名四禅八定。是佛法与外道等修行用功共通的境界。初禅,‘心一境性’,就是制心一处,心念专一的境象。二禅,‘定生喜乐’。三禅,‘离喜得乐’。四禅,‘舍念清净’。并有四种定的境界,如:空无边处定,色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再加灭尽定,统名九次第定),却不能得到圆满无漏的阿罗汉果(所谓漏,就是烦恼的异名。无漏或漏尽,即是烦恼已尽。阿罗汉,是小乘修行人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断尽一切烦恼,完全没有了无明、欲和烦恼的渗漏,足为人天师表的果位),都是因为执著这个生死妄想的妄心,把它当作了真心自性的本体。所以你虽然博闻强记,知识广博,记忆和听到的佛法也很多,仍然不能得到圣果,也由于这个原因。”

\r\r

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68)。不知身心本不相代(69)。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穷子。舍父逃逝。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世尊。我等今者。二障(70)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r\r

阿难听了佛的教诲,悲泣涕流地说:“我常想仰仗佛的威神,不必自己劳苦修行,您会惠赏给我三昧。(心性寂然不动,照用同时的境界。)不知道各人的身心,本来不能代替,所以不能见到真心自性。我现在虽然身体出家,此心并未入道,譬如富家的骄子,违背慈父,自甘流浪在外,乞食他方。今天才知道虽然博闻强记,如果不用功修行求证,结果等于愚蠢无知,‘如人说食,终不能饱’。人生现实境遇的烦恼,大体都被两种基本障碍所困惑:第一,被各种心理状态的情绪和妄想所烦恼,所谓我执,又名我障。第二,受一般世间现实的知识所障碍,所谓法执,又名所知障。都因为不能自知自见心性寂然常住的实相,希望佛哀怜我们,开发我们的妙明真心和道眼吧。”

\r\r

即时如来。从胸卍字(71)。涌出宝光。其光晃昱(音育,光耀也)。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72)。赩(音吸,大赤色也)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否)。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以我眼根。例如来拳。事义相类。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阿难言。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见。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观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眼见者。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r\r

能见不是眼见

\r\r

佛说:“你先前答复我,看见了这个拳,何以有这个拳的色相?怎样变成这个拳?你又凭什么而看见?”阿难答:“因为您身体自己具有色相的作用,所以才有这个拳的色相。看见的是我的眼,构成拳的是您的手。”佛说:“老实告诉你,一切有智慧的人,要悟解真理,须要譬喻才能明白。譬如这个拳,假若没有我的手,根本就不能握成拳。假若没有你的眼,你也根本看不见。用你的眼睛,比我的拳,这个理由,是相同的吗?”阿难说:“当然相同。如果没有我的眼,我哪里看得见?用我的眼,比您的拳,事实与理由都是相同的。”佛说:“你说相同,其实不同。如果没有手的人,根本没有拳可握。但是瞎了眼睛的人,并不是绝对看不见。你试问路上盲人,你看得见吗?盲人必定答复你,我现在眼前,只看见黑暗,别的什么都看不见。可见一切盲目的人,只看见黑暗,他与一般眼睛不坏的人,在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所看见的黑暗,有什么不同呢?假使瞎了眼睛的人,看见的完全是黑暗,忽然恢复了视觉,还是可以看见眼前的种种色相和现象的。你如果认为能看见的,是眼睛的功能。那么,眼睛不坏的人,在黑暗中看见前面完全是一片黑暗,等到有了灯光,仍然可以看见前面的种种色相,那么,应该说灯光才是能看见的本能了。假若灯光是能看见的本能,灯光自身具有看见的功能,那不叫做灯,灯应该就是你的眼才对。再说:灯自有能见的功能,和你又有什么相干?要知道灯只能发光照到一切色相,在光明中,你这个能看见的是眼睛,绝不是灯。由此你更须了解,眼睛只能照显色相,自身并不具有能见能分别的知觉功能。能见的是心性自体功能,并不是眼睛本质。”

\r\r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音记,希望也)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我初成道。于鹿园(73)中。为阿若多五比丘(74)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时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音促,整也)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音悠,所也)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旸(音阳,日出也)升天。光入隙(音细,孔缝也)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r\r

佛言如是。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佛言。谁动谁静。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佛言如是。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盼。佛告阿难。汝头今日何因摇动。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阿难。汝盼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佛言如是。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同及)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卷一终)

\r\r

客尘为烦恼的成因

\r\r

阿难与大众听了佛的解说,虽然口已默然,而心还没有开悟,仍然静待佛的教诲。佛就再向阿难和大众说:“我初成道的时候,在鹿园中(75),对陈那(76)等五人以及一般弟子们说:人们与一切众生,不能开悟自性,得成正觉,都是因为被客尘烦恼所误。现在要他们当时解悟的人,亲自提出说明。于是陈那就说:我在佛弟子当中,身为长老,大众推为见解第一,就因为我领悟到客尘二字,所以有此成就。譬如行客,投寄旅店,暂时寄居,不会安住。如果真是主人,自然安居不动,不会往来不定。我自己思惟,变动不住的名为客,安居不动的是主人。又如晴天,灿烂的阳光照耀天空,阳光射入门户的空隙里,在门隙光线当中,可以看到虚空中尘埃飞扬的景象。这些尘埃,在虚空中飞扬飘动,而虚空自体,依旧寂然不动。我由此思惟体会,澄清寂然,是虚空的境界。飞扬飘动,是空中尘埃的状态。”

\r\r

于是佛在大众中,把手掌一开一合,问阿难说:“你现在看到什么?”阿难答:“我现在看到您的手掌,一开一合。”佛说:“你看见我的手一开一合,是我的手有开有合呢?还是你的能见之性有开有合呢?”阿难答:“佛的手在大众前一开一合,我看见您的手有开有合,并不是我能见之性有开有合。”佛说:“那么谁动谁静呢?”阿难答:“佛的手不停地在动,我的能见之性,跟着没有静过,谁又是不动的呢?”佛说:“如是。”佛于是从掌中放一道光明到阿难的右方,阿难跟着转头向右方看去。佛又放一道光明到阿难的左方,阿难又跟着转头向左方看去。佛问:“你的头现在为什么动摇?”阿难答:“我看见您放光到我的左右两方,我的视线跟着光也向左右方追踪,头就跟着动摇了。”佛问:“你左右转动顾盼的,是头动,还是能见之性在动呢?”阿难答:“我的头当然在动,我的能见之性,正在追踪左右闪动的光,未曾停止,这中间实在不明白还有谁在动摇。”佛说:“如是。”于是佛又向大众说:“人们都以动摇的名之为尘,以不停止的名之为客。你们看阿难,头自动摇,能见之性并无动摇。再者,你们看我的手当然有开有合,可是你们的能见之性,并无卷舒开合。这个道理极其明显,何以你们反认为变动的是自身,动摇的现象是自己的实境呢?自始至终,时时刻刻,认定念念变动无住的意念,生起灭了,灭了生起的作用,当作自己的心性,遗失真心自性的自体,颠倒行事。致使性心失真。反认为物理变动的现象就是自己,在心理生理的范围内打转,自入迷误。”

\r\r

(以上《楞严经》第一卷竟)

\r \r\r

(1) 楞严:大定之总名也,自性定也。佛自释首楞严为一切事究竟坚固。经云:“常住妙明,不动周圆。”故为圆定。性自本具,天然不动,不假修成,纵在迷位,其体如故,故为妙定。凡不兼万有,独制一心者,皆非圆定。凡不即性,而别取功夫者,皆非妙定。古德称之为“彻法底源,无动无坏”之定。

\r\r

(2) 大佛顶:此经题全文,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十九字。大佛之顶,至尊无上,非相可见,喻圣凡同具之妙明真心,性净明体。如来为佛果之通称。菩萨此云大士。首楞严,此云究竟坚固。意谓吾人现前一念觉了之心,即具诸佛全体大用,以其缠诸幻妄,隐而不彰,故为如来之密因。十方如来,咸依此心,若修若证,彻底无疑,故为了义。三贤十地等觉一切菩萨,虽可九界示生,行迹不同,而此性净明体原无净垢,但除妄执,本自圆成,故曰究竟坚固也。

\r\r

(3) 般剌密帝:此云极量,中天竺人,即高僧传中之极量法师,唐中宗时,观方游化,来广州,住制止寺,翻译此经。

\r\r

(4) 房融:即房琯之父,武后时为相,后贬广州,寓制止寺,遇般剌密帝译此经,融为润文,并录而传之,故曰笔受。

\r\r

(5) 如是我闻:谓如此经中所演之法,乃我亲从佛口所闻得者,此集经人,因佛立言,一切佛经,通依此冠之。——经文中的注释为慧因《楞严经易读简注》原注。

\r\r

(6) 佛:梵语弗它耶,此云觉者,即释迦牟尼佛。

\r\r

(7) 室罗筏城:此云丰德,即舍卫国之王城也。

\r\r

(8) 祇桓精舍:桓,林也,乃祇陀太子所施之树林,精舍即给孤独长者为佛所建之讲堂也。

\r\r

(9) 比丘:此云乞士,乃受具足戒之男僧通称。

\r\r

(10) 阿罗汉:此云无生,乃诸欲净尽,烦恼不生,为小乘之极果也。

\r\r

(11) 毗尼:戒律之总称。

\r\r

(12) 大智舍利弗等:以下六人,皆佛之常随弟子。

\r\r

(13) 辟支无学:此云独觉,无师友教,修出世法,而悟道者。

\r\r

(14) 迦陵仙音:迦陵频伽,西方之仙禽也,其声和雅,喻佛声也。

\r\r

(15) 波斯匿王:此云胜军,即舍卫国王。

\r\r

(16) 阿难:此云庆喜,佛之从弟,从佛出家,多闻第一,佛灭之后,结集群经,受法为西天二祖,乃此经之当机人。

\r\r

(17) 阿阇黎:此云轨范,僧侣远行,须三人,己外一上座,一轨范师,此所以纠正行止,防过失也。

\r\r

(18) 檀越:此云施主。

\r\r

(19) 刹利:此云尊姓,即印度五族之一也。

\r\r

(20) 旃陀罗:此云屠者,即贱族。

\r\r

(21) 摩登伽:此云本性,之名也。

\r\r

(22) 娑毗迦罗:此云黄发外道,先梵天咒,乃其所持之幻咒妖术,谓出于古之梵天也。

\r\r

(23) 菩提:此云觉道。

\r\r

(24) 奢摩他:此云止;三摩,此云观;禅那,此云静虑。俱为佛门之澄心定慧功夫也。

\r\r

(25) 三摩提:此云正心行处,即此经中所示之究竟坚固大定法门也。

\r\r

(26) 三十二相:佛身从顶至足,有三十二种殊胜妙相,乃福慧两种功德之征。

\r\r

(27) 释迦牟尼佛:即中天竺(印度)迦毗罗国净饭王太子,十九岁出家,三十二岁成道,译曰能仁寂默。为娑婆世界之教主。

\r\r

(28) 舍卫国:地名,后以为国号。在今印度西北部拉普的河南岸,乌德之东,尼泊尔之南。

\r\r

(29) 波斯匿:舍卫国之王名,译曰和悦,又曰月光。

\r\r

(30) 阿难:译曰庆喜,乃佛堂弟,斛饭王之子。于佛成道日降生,王闻太子成道,一喜也。又斛饭王入宫,报告生子,请王赐名,又一喜也。故字曰庆喜。在佛弟子中,多闻第一。

\r\r

(31) 摩登伽:译曰小家种,亦曰下贱种,是其母名。女名钵吉蹄,译曰本性。虽堕,本性不失。今云摩登伽女者,依母彰名也。

\r\r

(32) 文殊:译曰妙德,又曰妙吉祥。其德微妙,曾为七佛之师。降生之时,有十种吉祥瑞相。

\r\r

(33) 轮转:即生死轮回也。

\r\r

(34) 尘劳:尘有染污义,劳有扰乱义,尘劳即本末烦恼也。

\r\r

(35) 十种异生:即十二类生之简称,包含胎卵湿化,一切有情动物而言。

\r\r

(36) 浮根四尘:即眼也,谓四种尘相,所成之粗浮眼根也。

\r\r

(37) 精舍:以供众僧精修梵行之舍。

\r\r

(38) 抟食:西竺古代习惯,以手代箸,抟取食物,故名。

\r\r

(39) 宿斋:宿,预也,犹言我已先食也。

\r\r

(40) 兜罗绵:西竺所产细软之棉,喻佛手之贵相也。

\r\r

(41) 根里: 浮尘眼根之里,即肉眼之内也。

\r\r

(42) 窍穴:眼耳口鼻之孔窍也。

\r\r

(43) 焦腑:上中下三焦,为六腑之一。

\r\r

(44) 四众:出家僧尼,及在家男女居士,合称四众。

\r\r

(45) 法:一切事与理。

\r\r

(46) “心生种种法生,法生种种心生”:诸法本无,由心故有。心亦本无,因法故有。前一句“心生法生”,明法不自生,从心而起。后一句“法生心生”,明心不自生,由法而现。正显心本不生,法无自性,二俱无体,乃心法皆空之旨也。

\r\r

(47) 十九界七尘: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之定名,加六根六识,为十八界之定名,曰十九与七者,本无其实也。

\r\r

(48) 实相:清净心体,无相可见之相,曰实相。

\r\r

(49) 所表:竖物以为标识也。

\r\r

(50) 龟毛兔角:龟本无毛,兔本无角,以喻事之有名无实。

\r\r

(51) 阐提:此云断善根者。

\r\r

(52) 弥戾车:此云邪见。

\r\r

(53) 六种震动:即动、踊、起、震、吼、击,按佛经中,凡佛降生,成道入定,说法涅槃,每遇非常时,乃有此相。

\r\r

(54) 恶叉聚:恶叉,树名,聚其果也,一枝三果,其形如∴,喻惑业苦三者生必同聚也。

\r\r

(55) 声闻缘觉:声闻,由闻佛说苦集灭道,而修出世法者,缘觉,自观十二因缘,而成道者,皆非大乘也。

\r\r

(56) 外道:不入正理,但修邪因。

\r\r

(57) 尘劫:如尘沙多,不可数知之长时间也。

\r\r

(58) 攀缘心:由六尘缘影,所引起之第七转识也。

\r\r

(59) 无始菩提涅槃:菩提云觉,涅槃云无生灭,即自性清净心也。

\r\r

(60) 识精元明:乃八识之精元,即妙明心体也。

\r\r

(61) 能生诸缘:心境互生,随净缘则成佛果,随染缘则生九界。

\r\r

(62) 缘所遗者:诸缘既立,本明即失,缘所遗者,即元清净体。

\r\r

(63) 奢摩他路:奢摩他,为至静之法,即出生死到涅槃之路也。

\r\r

(64) 五轮指:佛之一一指端,皆有十二轮相。

\r\r

(65) 能推者:推穷寻逐者识也,正以攀缘妄想为心,净性则不动也。

\r\r

(66) 无生法忍:无生法,即真如理,忍,即智也。

\r\r

(67) 九次第定:四禅四空,及灭尽定,九种三昧,名俱解脱,而非无碍解脱也。

\r\r

(68) 三昧:此云正受。

\r\r

(69) 身心本不相代:出家是身,三昧为心,二事各行,无相替理。

\r\r

(70) 二障:一者理障,碍诸正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r\r

(71) 胸卍字:卍本非是字,佛胸前有此相,名吉祥海云,表无漏性德,武后权制此卍文,读之为万也。

\r\r

(72) 阎浮檀金:此金超过紫磨金色,百千万倍,用喻佛身光明。

\r\r

(73) 鹿园:即波罗奈国,鹿野苑也,五仙所居之修行处也。

\r\r

(74) 五比丘:一为阿湿波,二跋提,三拘利,四陈那,五十力迦叶,前三为佛父族,后二为佛母族,侍佛雪山,后相继去鹿园,别修异道,佛成道后,为先说四谛法,陈那最先解悟,案陈那,即阿若多也。

\r\r

(75) 鹿园:即鹿苑,在波罗奈国境,为古帝王苑囿,又为帝王养鹿之园。

\r\r

(76) 陈那:译曰火器,以先世事火命族故。名阿若多,译曰解本际。因悟客尘二字之理,得成圣果。佛成道后首度五比丘,陈那为五比丘之一,在佛弟子中见解第一。

\r\r
\r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