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紫微斗数

红色象征什么(红色象征什么英语)

时间:2024-02-04 06:13:27 作者:孤僻成性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张艺谋镜头下,黑色、灰色、红色象征了什么?

“远古以来,人们用色彩来代表特定的事物、信仰及行为,艺术家们都利用色彩以达到象征的目的。”

色彩的象征意义早在人们对胶片进行手工染色的时候就有所认知了。

象征作为电影色彩艺术的表现方式之一,既是意象美学,也被称作表意美学。

如果想将事物的象征与色彩建立新的联系,那么创作者应当为观众提供足够的线索使之掌握它们之间的连结。

例如《战舰波将金号》(1925),导演特意将战上的那抹红旗染成了血红色来象征革命,同上所述,在《辛德勒的名单》(1994)中红色也具有同样的象征意义。

我国早期电影《火烧红莲寺》(1928)将一些女性的服装染制成红色。这些既是象征又是隐喻的表现形式都是色彩语言的修辞功能的体现,而色彩的心理价值也是增强影片感染力的强有力的因素之一。

这种表现手法在张艺谋的电影中倍受青睐,他电影的色彩语言最大特点就是强调象征,个人的主观意识强烈,这使得影片具有深层的含义和哲理性。

张艺谋的电影色彩表意功能,主要是用色的表意在实践与空间的位置关系,即影片在不同时空给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这是张艺谋电影中色彩的职能作用。

在他的创作中,红与黑的色彩指向性是内心情感的外化体现,是精神世界的符号《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大院用黑灰基调衬托着红与黑,这里的红与黑带有明显的历史痕迹。

从大院布局能看到汉代的尚红尚黑和儒家文化风格,从细微之处能看出,这个家族一定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院子的房屋色调以黑灰为主,黑色常给人禁忌、恐怖的感觉,这更能映衬出整个家族的古板和封建。

除此之外,还有“规矩”二字。

那细碎的红灯笼在黑灰的背景下,呈现出来的是对欲望的争夺,影片中的红灯笼完全失去喜庆的意味,只能看到妻妾之间的勾心斗角,整齐的排列着像是鲜血流成的溪流,让人感到窒息,这更像人物命运与封建礼制之间的厮杀。

灯笼的亮灭暗示着老爷的宠爱和家庭地位,当颂莲欺骗老爷后被下令封灯,封灯就是用黑布将红灯笼罩上,暗示着她凄惨的命运。

除了灯笼,还有贴在黑色背景上的红窗纸,这暗喻着整个家族女人的命运都带着同样的黑彩,她们的前途是黑暗的。

在黑暗中,她们一定会产生冲突和流血,仿佛是黑色背板上的一抹血红,凉意从四周慢慢渗透开,这股凉意很难被人察觉,只能任其慢慢侵入骨髓,实在是可怜可悲。

影片画面的呈现能体现出导演在色彩表现方面的偏好,这种个性成为电影画面色彩的一致性倾向,如果这种个性突出,影片的主色调便由此形成。

主色调是电影最主要的表现元素和叙事线索,特定的色调出现在电影情节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包含作品中某一特定颜色的隐含意义甚至文化背景,随后缓缓道来,传递给观众。

张艺谋电影最早为人熟知的“红色三部曲”:《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包括《秋菊打官司》《我的父亲母亲》《英雄》都采用红色的服化道对人物与场景进行设计。

利用东方红的象征意义表现怀孕、结婚等情节,使观众感受红色掩盖下的欲望以及悄悄躁动的热情。

在他创作的中期《山楂树之恋》《长城》和《悬崖之上》《狙击手》影片中,红色仍是除黑白以外,作为仅有的色彩倾向成为影片的点睛之笔。

红色推动叙事情节的发展。

在原著《伏羲伏羲》中,张艺谋将杨金山由地主改为染坊老板,这是为了发挥色彩的叙述功能。

当菊豆与杨天青首次打破禁忌时,染坊里的红布在半空中疯狂舞动,最后红布缓缓落在红染缸中,溅起了荡漾的水花。意外发生了,当杨金山残疾后,菊豆无所顾忌地换上红衣,两人公然在他面前寻找刺激。

这两处的红色都在传递着主动的情节信号,暗示两人冲破了伦理和道德的禁锢,内心以为得到了自由。在接下来的情节中,这鲜艳的红一反从前,成为了悲剧的象征。

在道德伦理的束缚下,他们只能悄悄维持这见不得光的关系,在荒郊野外中、在阴暗的角落里偷情。

影片结尾,杨天青更是被儿子狠心推入了血红的染缸中。

看到杨天青在染缸里痛苦挣扎,观众这时才幡然醒悟,影片前半部分的红色象征着人性的欢乐,是导演费尽苦心的叙事铺垫,此前红色暗示的丁点希望,实则是为了衬托片尾更大的绝望。

红色暗示着人物性格和情感。《红高粱》中的红色是九儿飒爽豪放的性格特征。

她丈夫去世后,她在接管酒铺后的祭酒仪式上,与酒铺的伙计们痛快的干了一碗高粱酒。

在她饮酒时,有一组重点镜头:鲜红的酒慢慢的从引流槽中流进桶里,红色火焰在酿酒坊里激烈燃烧着,那黑色的锅炉被烧得通红,酒神的画像在红色酒坊里屹立着俯瞰着众人……

九儿接过热腾腾的酒一饮而尽,是对这一系列红色铺垫的点睛之笔—用色彩铺垫动作这一方式展现了九儿飒爽的性格。

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红更多的是为了暗示人物精神上的疯狂。不同于《红高粱》被大面积渲染的原始红,《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红是被大面积的黑灰包裹着,只在狭窄空间中零零散散地出现。

片头,颂莲一个人提着箱子走入深宅,院子空落落的,只有几盏红灯笼轻轻摇曳着。

类似的场景之后一直不断出现,佣人们提着红灯笼在院子里来回走动,团团红光在阴暗的庭院里闪烁跳动,这红光让整个环境透露着危险不安的气氛。

三太太死后,那星点的红光不断扩充,红光映射在雪地上,红的鬼魅含义至此完全暴露。庭院里的红光,反衬着整个环境的阴森和人物内心隐藏的恐怖。

随着红光体量的增大,环境对人的心理造成的压迫感渐渐显现。

颂莲的意志如这不断增大的红色一般,由正常走向疯狂。红色是对影片主题和精神气质的讲述。

在《红高粱》“野合”那场戏,红高粱随风猛烈摇曳,暗示着男女主此刻的内心。

这时,画面中的高粱的红色明度呈现出由上至下递进式的加深,红色的起伏之势不断增强。

接下来,从高粱地的中景推到全景,九儿身着红色棉袄躺在了高粱地的中心。

画面以圆心式发散的形式将不同层次的红色晕开,高粱在风中猛烈摇曳,将两人内心对情欲自由的渴望展现的一览无遗。

在这里,红色成为影片歌颂人性自由、解放生命灵魂的象征。

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仰的灯塔

作者:胡敏(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国庆前夕,孟晚舟归国。经历风雨,安归故里,她感谢祖国人民的支持,她深感祖国的强大,在走下飞机时说出让人心动的佳句:“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仰的灯塔”,“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这应该是她发自内心的由衷表达。

再回想起几十年前,一大批像钱学森、钱三强等优秀科学家不恋美国优厚的生活环境毅然回到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也是这种信念的力量、这一信仰的灯塔照耀了他们的人生之路,光照他们的人生岁月,在祖国大地上绽放出了人生的精彩。祖国才是他们最心安的地方。

岁月如梭,新中国成立至今72年,五星红旗在广场一直高高飘扬。五星红旗象征着伟大祖国;五星红旗鲜艳的红色,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付出宝贵生命用鲜血染红的,也是无数社会主义建设者、改革者、创新者在中国坚强领导下,为了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72年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锐意创新,在砥砺前行中不断为中国红增添着新的鲜艳和夺目的光彩。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以自强自立夯实了十足的民族底气骨气志气,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支撑起一代代社会主义革命者、建设者、改革者、创新者背后的精神力量就是信仰的力量。信仰信念在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今年国庆期间,屡创票房记录新高的两部影片《长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辈》,就生动展示了信仰的力量。

电影《长津湖》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志愿军连队在极寒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故事,悲壮地展现了7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服从命令、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和不惧强敌、敢于战斗的英雄气概,这场正义之战也为人类战争史留下了一场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史诗般的战役奇迹。这个奇迹是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人民军队的英雄主义精神的集中彰显。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以四个不同时代为背景,通过四个故事生动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前辈为了夺取抗战胜利,以血肉之躯抵御侵略者残酷的侵略取得了最后的抗战胜利;中国航天人不畏艰辛、研制成功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体现出的科学求实和坚韧不拔;改革开放时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改革者敢于创新、搏击商海的开拓进取;新时代的中国人立足科技自立自强富有想象力地观瞻现代、眺望未来的豪放胸襟。四组“我和父辈”的小故事,从不同维度展现了父辈们在艰苦卓绝环境下坚定理想信念和与祖国同进、为国家争光的时代心声,进而描绘了一百年来中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筚路蓝缕、开创未来的光辉发展历程。其间所淬炼出的伟大精神图谱,正是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今年是中国成立100周年。总书记在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上鲜明指出,一百年前,中国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

就在今年国庆期间,批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予以发布。这一系列伟大精神,纵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彰显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这一系列伟大精神正在汇聚起14亿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党的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与信念对各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极端重要性。总书记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发展的关键期,改革进入爬坡过坎的攻坚区、深水区,多元思想交流碰撞,诱惑与挑战花样翻新,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不断下滑乃至崩塌。党的以来,我们也痛心地看到,多名高级领导干部因问题被审查,不少党员干部因违纪违规受到组织处理。

纵观这诸多党员干部甚至是高级党员领导干部被查处,究其根本都是因为理想信念出了问题,违背初心使命、丧失理想信念,直接导致了他们政治蜕变、经济贪婪、生活腐化,最后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因此,总书记不断强调,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再次强调,理想信念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就经不起风吹浪打,关键时刻就会私心杂念丛生,甚至临阵脱逃。他告诫中青年干部,形成坚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他要求年轻干部牢记,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

以史为鉴,正如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的,中国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开创未来,全体人更有这份责任,更应有这份担当,坚守住我们的理想信念,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奋进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宏伟进程中,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荣光。

庆祝国庆,是为了更好地铭记新中国历史。共和国的今天来之不易;还看今朝,祖国的未来将更为璀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光荣和使命,以信念为灯塔,以奋斗为路径,点亮灯塔、追梦前行,为五星红旗的鲜艳红色着上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亮色!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青说“百年”团史篇⑦ | 中国主义青年团团旗的由来

中国主义青年团团旗的由来1949年4月,中国新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结束后,团中央根据代表们的要求,做出了制定团旗、团徽、团歌的决定,并且在当年5月15日的《人民日报》上刊登了征求团旗、团徽、团歌的启事。启事一经登出,广大的青年团干部、各界青年热烈响应,积极参与,投稿信纷至沓来。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收到100多种团旗设计图案。五花八门的图案来自各地,有的出自美术工作者之手,有的则是基层团支部集体创作。但都表达了青年们对自己组织的热爱。

在此期间,团中央中国青年杂志社的美术编辑娄霜来到北平艺专(今中央美术学院),找到在该校任教的周令钊。因为新主义青年团一大是在北平艺专礼堂召开的,他们是在筹备召开青年团一大时,通过参加布置青年团一大会场工作结识的。娄霜对周令钊说明团中央正在搞团旗式样征集活动,并且跟他商量能否参与这项活动,也帮忙设计一个团旗图案。娄霜的提议立刻被周令钊接受,于是他们便在周令钊狭小的宿舍里,研究团旗设计的方案。娄霜因为在团中央工作的关系,对团的知识了解得比较多,对于团旗有自己的想法。他说:“青年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全国的青年们都要团结围绕在的周围。团旗应该体现出在党的领导下这一特点。”听了这话,周令钊想,青年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组织,但怎样把这个宗旨很好地表达出来呢?图案不能太复杂,但又要体现这样一个鲜明的特色。经过反复思考,娄霜说的“青年们都要团结围绕在党的周围”这句话使他的脑海中产生了这样一副形象:一个圆圈围绕着五角星,五角星代表中国的领导,这是那个年代常用的标志性设计;圆圈则表示青年们手拉手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想到这儿,他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五角星,又用圆规围绕着五角星画了一个圆圈,周令钊把自己设计的这个草图送给娄霜征求意见,得到了娄霜的赞许。于是,周令钊在草图的基础上,又画了一副正式样图。两人都很满意这个设计。当下,娄霜把周令钊设计的团旗图案带回了团中央,交给有关部门。在收到一批团旗式样设计后,团中央把所有应征的团旗设计图案公开陈列,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根据严格的评选,几次修改,最后从这100余种设计图样中,挑选出几种样式,于1950年4月报送审核批准。在报送的样式中包括周令钊设计的团旗图案。4月28日,在看报送的团旗式样时,在周令钊设计的图案上批示:“同意此式。”在这个图案上批示:“这个好”,周恩来也在这个图案上批示“同意这个。”并具体指示:“须将金黄色圆圈及五角星移下一点,置于红旗四分之一的中间。”

图片源于共青团中央团史馆,转载请联系授权团中央按照周恩来的意见对周令钊、娄霜设计的团旗式样修订后,便发出了《关于颁布团旗的决定》。1950年5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套红刊登了团旗图样和制法,说明这个团旗的式样是: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胜利,左上角缀黄色五角星,五角星周围环绕以黄色圆形圈,象征中国青年一代团结在中国的周围。团旗正式诞生。第二天,团旗就出现在庆祝新中国第一个五四青年节的游行队列里。5月9日,团中央又发出《关于悬挂青年团团旗办法的规定》。规定要求团的机关门口只挂国旗不挂团旗;群众大会或游行时,团的队伍应携带团旗,团旗应摆在国旗、党旗之后;平时举行团的会议,团员大会、入团仪式时,可悬挂党旗、团旗,不挂国旗。1957年5月新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把新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主义青年团,团的名字虽然改了,但团旗仍然继续沿用至今。

团旗的象征意义

中国主义青年团团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胜利;左上角缀黄色五角星,周围环绕黄色圆圈,象征着中国青年一代紧密团结在中国周围。

团旗的通用尺度

团旗为长方形,它的长与高之比为3:2,通用的尺度有三种:一、长288厘米,高192厘米;二、长192厘米,高128厘米;三、长96厘米,高64厘米。

团旗的制作

团旗的制作方法是,黄圈围着的黄色星,缀在旗面左上方,制旗时,先将旗面对分为4个相等的长方形,将左(它的反面为右)上角长方形上下分为12等分,再以左上角长方形中心点为圆心,3等分及4等分长为半径画两圆周,两圆周之间就是黄色圆圈。再在内圆周上定出5个等距离的点,其中一点位于圆周正上方。将此5点中各相隔的两点相联成直线,此5直线之外轮廓线就是黄色五角星之外沿。

(信息来源:共青团浏阳市教育局委员会)

做有温度、有深度的官微

中国国旗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旗都是红色和五角星,展现中国五十六个民大团结,可现在中国发展以非常强大了,不但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还要拥有天空海洋的活动空间,所中国国旗必须增加蓝色代表天空和海洋。

国博讲解员揭秘新中国第一面国旗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红色印记第59集

视频加载中...

翻开厚重的中国百年党史,从取得革命的伟大胜利到迈向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件件饱经沧桑的革命文物,记录了一段段直抵人心的红色故事、一个个继往开来的历史瞬间,是中国披荆斩棘、砥砺奋进最好的见证。

建党百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联合推出《红色印记——百件革命文物的声音档案》,3月22日起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正式开播,同步在总台央视新闻、央广网、云听等新媒体平台上线。100位讲述人,用“最美声音”刻录百年记忆。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中国国家博物馆讲解员王松楠。我要讲述的这件文物,是开国大典时主席升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国旗。这面国旗长460厘米,高338厘米,是由5幅红绸拼接缝制而成的,5颗黄五角星由黄缎制成。历经数十载,国旗的边角和旗裤已略有残破,旗面也稍有褪色,可它在人们心中却永远鲜艳夺目。

开国大典时主席升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国旗

我们仔细看这面国旗,红色旗面上一颗大星位于左边,四颗小星位于右边环绕着大星,每颗小星均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这样的设计思路从何而来?

1949年7月的一天,一则题为《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为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的消息刊登在了《人民日报》《北平解放报》《光明日报》等各大报纸上,其中明确提出了国旗的设计要求。

启事片段:

“国旗,应注意:(甲)中国特征(如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乙)特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丙)形式为长方形,长阔三与二之比,以庄严简洁为主;(丁)色彩以红色为主,可用其他配色。”

征稿的消息很快引起上海一名普通职员曾联松的注意。他擅长书画,也懂得几何构图。怀着对新中国的热爱,曾联松决定试一试。

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曾联松

7月的上海,酷热难耐。曾联松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就一头钻进自家阁楼,沉浸在国旗的设计中,几乎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国旗的设计并非易事。简陋闷热的斗室里,时常堆满了废稿和剪碎的彩纸。功夫不负有心人,设计灵感就在不经意间来了。曾联松的侄子曾浙一回忆说:

曾浙一:“偶然的机会,晚上散步,(他)仰望天空看到星星,那个时候正好想到是人民的大救星。按照同志当时4个阶级的理论,4颗小星围绕大星,他就引申出来。”

曾联松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原稿,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有了灵感后,曾联松用红黄两色的电光纸剪贴、排布好了国旗图案,将设计图稿小心翼翼地装进信封,投递给了新政协筹备会。

曾联松在《我是怎样设计五星红旗的》自述文章中写道:

“有人问我,为什么能够热情洋溢地设计国旗?我唯有一句话相告:我爱中国!想到新中国即将诞生,情难自已,遂满怀响应号召,不计工拙,投入国旗图案的设计,以表达我对党、对祖国的一片赤忱仰慕之情。”

曾联松与他设计的国旗图案稿

此时,新政协筹备会收到了来自国内外的国旗应征稿件1920件,图案2992幅,投稿者中有艺术家、政治家,还有普通教师、工人、军人、农民。

许多当年的国旗设计稿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这种把国旗交给人民设计的做法,史无前例,也体现着中国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的决心和气魄。

国旗教育馆馆长王丛伟:这是新中国有别于旧中国的一个典型例子,也是一个新起点。从此之后,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大显著优势。

经过多次讨论、层层遴选,曾联松设计的图案脱颖而出。随后,筹备会审议时,将原设计稿里大五角星中的镰刀和锤子去掉,使国旗图案更加庄严简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代表们举手表决,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

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国旗方案公布后,距开国大典仅剩不到4天时间。这么短时间内,要将设计图纸上的国旗,变成飘扬在广场上空的旗帜,这个任务,由谁来完成?

9月29日上午,在国营永茂实业公司工作的宋树信,接到北京市委下达的制作国旗任务。在跑遍了多家布料店后,他终于在大栅栏的瑞蚨祥找到面料、颜色和质地都适合做旗面的红绸,以及做五角星用的黄绸缎。

找到面料后,宋树信一刻不敢耽搁,拿到缝纫社跟工人们一起连夜缝制国旗。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国旗上隐约能看见拼接缝的痕迹。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部李琮:由于当时的印染技术达不到印制大幅面国旗的要求,只能够采用手工缝制,当时北平刚刚解放,物资相对匮乏,瑞蚨祥全店上下盘点库存,最终在一个地下库房里翻出了半匹黄绸缎。黄绸缎一尺多宽,做大五角星的长度不够,所以必须要接一个角尖。上级接到了这个实际情况(的反馈),就经过讨论允许拼接。

就这样,历时一天一夜,9月30日下午1点,长460厘米、高338厘米的新中国第一面国旗诞生了。

主席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10月1日,广播中预告了广场即将举行开国盛典的消息。当天下午,随着缓步迈上城楼,广场上30万群众在静静等待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广场上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国旗

伴着激昂高亢的《义勇军进行曲》旋律和54门礼炮齐鸣28响,毛主席按动电钮,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冉冉升起,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此屹立于世界东方。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鲜艳的五星红旗见证了中国历史新篇章的开端,它也将继续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国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仲斯琦:我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讲解员仲斯琦,出生于1999年,今年21岁。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它承载着所有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每一个神圣庄严的时刻,国旗伴随着国歌冉冉升起的时候,都激发出每一位中国人最炽热鲜明的爱国情愫。每次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在新中国第一面国旗前驻足观看、认真聆听其中的故事,我都感慨,国旗传递出的共鸣和情感,自始至终未变。

总监制丨刘晓龙 顾玉才

监制丨高岩

总策划丨崔欣 樊新征

策划丨丁飞 孙鲁晋

协调丨张棉棉 冯烁 朱敏 刘梦雅 赵初楠 韩雪莹

记者丨张棉棉 杨静 张国亮

编辑丨李昊

讲述人丨王松楠

制作丨刘逸飞

新媒体丨杜希萌 王远 李昊

顾问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徐鹏堂

鸣谢丨中国国家博物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