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指纹命理

祭太岁(祭太岁祭文)

时间:2024-01-19 10:58:18 作者:君心似我心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传统过年民俗祭神与烧新灵——文/王启珍

传统过年民俗祭神与烧新灵——文/王启珍

(一) 古寺钟响,祈福迎祥。“闻得钟声平添欢乐,点得福灯万事吉祥”。清脆宏亮的钟声,召唤着我们立即提着大红灯笼,端着香蜡纸裱盘,在父亲和三爸的率领下,匆匆向石佛寺走去。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雄伟宏厚的罗汉山,因外形酷似佛家罗汉而得名。石佛寺就坐落在罗汉山麓。夜幕笼罩下,寺内不时传来阵阵清脆的鞭炮声。三三两两进庙上香的人影,手提灯笼犹如萤火虫忽隐忽现。庙门前一棵始植于清初时的大槐树,虽时逢隆冬,树叶落光,但树冠茂密,枝条纵横,象一把巨形大伞,笼罩在上空,使人一走到庙门前,就油然而生庄严、肃穆,神秘之感。

寺南钟鼓楼背面,一条通往下川里的大路沿钟鼓楼后墙而过。路南崖上,不知何年从半崖长出一榆树,经风吹雨淋、阳光哺育,天长日久,树干竟长的短而粗壮,皮糙纹裂,犹如一饱经风霜、神采奕奕的老寿星。由于枝繁叶茂,将大路上空覆盖,遮天蔽日,借钟鼓楼高大的背墙,形成一个深而阔的大树洞,阴森恐怖。悬崖周围,树根裸露,纵横交错,盘根错节,形似龙爪,深深地扎进崖内,人们誉为“龙爪榆”。

院内古柏青碧虬扎,参天耸立,令人生畏。北面佛堂大殿走廊深红色的两根楹柱上,分别贴着“佛法无边普度众生,经典有旨广济世人”的楹联,分外耀眼。殿内屹立着一尊慈眉善眼、智慧无穷的石佛爷塑像。据说这石雕佛像不是本地巧匠所为,石佛镇也不叫石佛镇,而叫陈家集。

在石佛镇老家,接辈传辈流传着有关“石佛爷”的故事。有一年盛夏,葫芦河上游连发三天暴雨,河水猛涨,冲毁沿途良田上万亩。据街上老人们讲,天黑后只见河面上出现一团亮光,忽暗忽明,似灯非灯。并隐隐约约听到“救命啊!救命啊”的喊声。几天后洪水慢慢退却,人们在河滩淤泥中,发现一尊石雕佛像。人们万分惊讶,议论纷纷,猜测它来自上游何方,并都说佛像既然被洪水冲到此地再不走了,说明与集上百姓有缘,想必在此地安家落户,佛光普照,保护百姓。于是,由地方贤达出面,筹集资金、组织乡人,历时数月,在佛像停滩处建起了一座规模宏阔、气象庄严、斗拱交错、雕梁画栋、别具一格的精美寺庙,为石雕佛像塑了金身,并以石雕佛像之名命为石佛寺。因地处集之东南,故又称下爷寺。

随着寺庙的落成,四乡八洼的善男信女蜂拥而至,一时庙里晨钟暮鼓,钟磬齐鸣。香烟缭绕,“南无”声声。佛光普照,香火空前。商贾也随之而来,商铺林立。集市热闹,商业繁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庄变集,集变镇,原来的陈家集更名为石佛集,清雍正七年(1729年)正式设镇,成为当时直隶秦州十大古镇之一。

四年(公元915年),清光绪四年(公元1898年)戊戌科进士、曾任法部主事、四品中宪大夫,我镇下街里人杨润生老先生为石佛寺敬题了“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一楹联,为石佛寺增光添彩,传为佳话。

一佛一寺一镇,既成就了一方天人合一的美好因缘,又养育了一方百姓安居乐业。加之从镇西北可直通秦安,折宁夏、转兰州;自东北到清水,翻关山、下关中;向南淌陇水、过渭河、翻越迎风梁,直达秦州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石佛镇成为四通八达的水陆码头。随着时间的推移,又经岁月的洗礼,终成人才辈出、商贸活跃的风水宝地。

大殿对面钟鼓楼高高耸立。每月初一、十五,钟声、鼓声交汇齐鸣,向人们传递着吉祥、平安、幸福的音信。当我们在佛堂前跪拜时,我偷瞄了一眼,只见大殿内雕粱画柱,金碧辉煌。蜡烛排排,灯火通明。清烟缕缕,香雾缭绕。罄声阵阵,彩旗猎猎,拜天敬神的庄重让人心无杂念。当父亲点燃香蜡,焚烧纸裱时,住持缓慢地敲响了罄,并朗声将拜祭者的心愿吿于神知。那清脆的罄声伴着主持独特地祈祷从殿堂内悠扬地传遍整个寺院,将佛的福祉洒向人间,护佑年年五谷丰登,岁岁吉祥平安。

出了庙门,我们便沿河沟向北,先后到山神庙、娘娘庙、城隍庙、财神庙、三阁(三官)爷殿、最后到文昌阁,众庙诸神才算祭拜结束。所到之处,那清脆悠扬的罄声,不时萦绕在脑际,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除子时在寺庙敬神外,在麦积区中路一带还流行着另一种习俗:除夕深夜交子钟声敲响后,村民便在自家小院中间燃起一盆大火,名曰“旺火”,燃放一串鞭炮,当家人手持一把鐝头,在院外东南西北各挖一鐝头,每挖一鐝头便大喊一声:“动了吗?”院内的人即答应“动了!”当家人回到院子后要把鐝头在大火中烧一下,方回屋里。其寓意:大火预示来年日子红红火火;鐝头挖土,一是酬祭太岁,驱除年鬼;二是从此可以四处动土而不必讲究忌讳了。

而东路一带,有的乡村则流行“抢早”(枣)(有些村庄称“抢块”)的习俗。除夕夜幕降临,孩子们身穿新衣服,五人一帮,十人一伙,说说笑笑,逐门逐户进院抢早(枣),每到一家,就高声喊着吉利话:“抢早(枣)哩,抢早(枣)哩,招财进宝哩!颗(果)儿香,颗(果)儿甜,果儿多的堆成山。牛羊成群猪满圈,日子好的说不完。”主家听见孩子们的欢笑声,即从房子出来,将早以备好的核桃、大枣、柿饼、花生及水果糖撒向院子。孩子们高兴地在院子里乱抢乱抓,有时为争一颗糖,你推我挤,拥成一堆,惹得大人们哈哈大笑。据说抢的东西越多,一年越吉利,施舍的越多,来年越富有。孩子们闹腾够了,心满意足地奔向下一家,另一帮孩童欢笑着又进院了,于是,主人高兴地又将核桃大枣等糖果撒向院子,孩子们又是一阵乱抢,院子里依然是欢声笑语。整个村庄鞭炮声此起彼伏,欢笑声不绝于耳,除夕夜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二)按照乡俗,寺庙烧香祭神结束后到天亮前,为烧新灵(对本年度去世的人的一种悼念方式)阶段。在西南路,烧新灵都在初一白天进行,去的时候,拿一包专为亡灵包的封包。而有些地方,除夕祭祖后就开始烧新灵。尽管各地时间不一,但对当年村里去世的人,按照关系疏密,上门吊唁慰问,彰显民风淳朴的习俗惊人一致。

在我们石佛镇,还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风俗是,在寺庙敬香结束后,凡大门上挂白灯笼、贴白对联的人家,不管认识与否,人们都会进去烧几张纸表示慰问。这种淳朴的民风,充分体现了“敬天爱人,睦亲友邻”的传统美德。

年末岁尾,有些爱凑热闹者,则早早相约,烧新灵时结伴而行,也有单独去的。结伴而行者,由一年长者或平日有威信的人领头,进院后,孝子身着素衣热情相迎,并在门口给每人发一支简装香烟,家道好一点的发一支一毛多钱一包的“哈德门”或“黄金叶”,家道差一点的就发一支几分钱一包的“燎原”或“双羊”烟。五、六人一伙的,领头者进屋烧香焚纸,其余人紧跟其后下跪,待纸钱烧化,大家磕头作揖。如人数在十人左右,一般堂屋地下跪不下,年龄小一点的,就跪在廊沿或院子里。待大家磕头平身时,陪跪的孝子连忙高声喊道:“孝子给大家磕头了!”这叫回礼。此时,孝子不管在外是经商还是从政,是老板还是当官,亦或在地方上理事,不管地位多么显赫,都应放下身价,以孝子身份,礼待庄里人,还须热情谦恭,一碗水端平,稍有怠慢,就会遭庄里人讥讽。礼毕,主家在给每人发烟的同时,端上提前准备好的凉菜酒碟,给大家端茶敬酒。在主人的热情相劝下,有酒瘾者,喝几盅烧酒,夹几口凉菜,不喝烧酒的,喝几盅黄酒。并相互嘘寒问暖,寥寥数语,令主家心里暖暖的。随后在主人的热情相送下,大伙移步,奔向下一家。

若亲戚家或关系特别好的朋友家,当年有老人去世,不管路途多远,不管天寒地冻,刮风下雪,必须在大年初一或初二中午前(新灵纸须初二午后送),拿上礼品,亲自上门悼念亡灵。上门烧新灵,既表示对亡者的深切怀念,又是对主家的亲切慰问和尊重。主家则对前来烧新灵的亲朋好友,置办酒席,盛情款待,表示感谢。

另外,在中滩牛、毛、高、缑、熊,张、白、蒲、樊、陈等十余村庄,还流行着对前来烧过新灵人家“回礼”的习俗。正月初一晚饭后,孝子数人手端香马盘,前往来烧过新灵的人家大门外,跪下并高声喊道:“孝子给你家先人磕头了!”主人听见喊声,连忙在院子里高声回应:“知道了,让你们费心了,回去把你们的年过好。”孝子因身有“服孝”不能进院,故在大门外磕三个头,烧一炷香,作为感谢。然后,起身去到另一家。

家乡的这一习俗,看似简单,却蕴藏着很深的人生哲理。它既是联络、沟通情感的一个平台,又是扩大交往、增厚友情的重要渠道。接辈传辈,人们都很看重这一活动,既是春节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又是一种乡情、友情、亲情文化的具体体现。

我们跟着父亲走东串西,中途又碰上了两家邻居,一行人从上街转到下街,烧了近10家新灵。大约凌晨5点左右,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家,上炕倒头就睡。

2019年12月下旬

祭灶节最经典三样供品,经常吃哭,网友:每年都吃每年都哭

推荐语:这是中国非常特别的节日,马上又要到了,不禁让小编想起很多开心的事,而祭灶节最经典三样供品让我记忆深刻,第一样经常吃哭,最后一样都抢光,很多网友表示每年都吃每年都哭。

祭灶

要说起祭灶节,我想很多人也是比较了解的吧,祭灶节本身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就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了,也一直被人们称之为小年夜。据民间的传说讲到,每当到了年底的时候,灶君、太岁神等等民间的很多神仙都是要回去天庭想玉帝述职的,特别是灶君,还会想玉帝禀报在人间的善恶是非,而最终还会根据这些对人类进行一定的奖惩报应,所以,很多人们也就流传开了在祭灶节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对诸位神仙以及灶君进行祭拜,当然,在祭拜过程中肯定就少不了祭灶节最经典三样供品了,这三样供品也特别有意思,第一样经常吃哭,网友:每年都吃每年都哭,而最后一样都抢光,童年满满回忆有没有。

第一样:灶糖

灶糖

首先最主要的一个就是灶糖了,灶糖其实就是麦芽糖的一种,它的粘性非常大,冬天的时候很多家庭都喜欢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比较寒冷的原因,糖分凝固起来之后就会变得比较坚实,而且里面还会出现一些比较微小的小气泡,吃起来让人觉得非常的脆又甜,非常有风味。而之所以在祭灶节准备灶糖的原因,也是为了让灶王爷的嘴巴黏住,人们供奉他吃灶糖,同同时也是希望他能够因为吃了甜的东西,在玉帝的面前也能够多说甜话,多进好言,说是黏住灶王爷的嘴巴,其实并非真正的黏住。但是却把我们的嘴巴给黏住了,真的经常吃苦,但是又想吃,每年都吃每年都哭,咬又咬不动,吞又舍不得吞,越嚼越生气,有同感的网友请给我评论扣个666。

灶糖

其实传统的手工灶糖做法也不难,我们只需要准备芝麻一斤、麦芽糖一斤以及白面两斤就可以了,我们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先炒面粉了,我们把面粉倒入锅内进行翻炒,小伙炒熟之后面粉就有会麦子的焦香味了,之后我们就要将炒熟的面粉中再倒入生面粉,趁面粉还是热的状态中我们倒入麦芽糖,让面粉的温度能够使麦芽糖融化,基本上麦芽糖不再有硬心的时候就是融化好了,之后我们将芝麻铺好在案板上,从锅中取出一部分麦芽糖放在芝麻上,按压,折叠继续放芝麻进去,裹的芝麻越多越好。这一点要注意的是整个过程要迅速一点,不然麦芽糖凉了之后就压不动了,当糖块不沾手了可以像揉面一样揉揉,揉进去更多的芝麻。最后快凉的时候做成长条状就可以了,酥焦甜香!

第二样:芝麻花生糖

芝麻花生糖

其实芝麻花生糖在祭灶节的作用与灶糖是比较相似的,只是一般家庭中会觉得芝麻花生糖会别有一番风味。如今芝麻花生糖更是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小吃。做法也是非常的简单,我们只需要准备花生肉4两、砂糖3两以及炒香的白芝麻适量即可。准备好之后我们将花生炒熟之后去皮,每颗花生都分成两半,然后就是在锅中倒入适量的油,待油热之后放入砂糖慢火炒融,放入花生和芝麻快速拌匀,最后趁热装入到涂上油的容器中,用铲子摊平压实,等待放量凝固之后,就可以拿出来食用了,较比灶糖来说,更加美味。

第三样:炒米糕

炒米糕

说起来,炒米糕可以说的上是祭灶节时小孩子们最喜欢吃的食物之一了,所以这最后一样都是被抢光,童年满满回忆。它的做法也是非常简答的,我们要准备的就是芝麻半碗、白糖两斤、麦芽糖4勺、炒好的花生2碗、晒干的糯米饭1斤记忆适量的油。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油锅中下油,油热之后将晒干的糯米倒入油锅中炸到浮起后捞起,随后将炒熟的花生碾碎,芝麻也要炒熟一下,随后锅中就要倒入白糖翻动至成为糖溶,最后放入麦芽糖,待麦芽糖化开后先放芝麻,拌一拌在下花生碎,在下糯米拌均等所有的材料都沾上糖后起锅。最后放入磨具中就完成了。

祭灶节

在祭灶节也就是小年夜,这三样最经典的供品是不是一样都少不了,第一样虽然经常吃哭,当还是坚持每年都吃每年都哭,有没有童年满满回忆。

可以在评论区吼出来童年小年夜让你最深刻的供品么。如果跟小编有同感的麻烦您点赞、收藏、分享、关注下,小编每天分享不同美食,您的每一次支持都是我很重要的创作动力,希望您能花宝贵时间阅读完。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敬请谅解。)

茶俗礼仪中的福文化

连横所著《台湾通史》记载:“台北产茶近约百年,嘉庆时,有柯朝者归自福建,始以武彝之茶,植于鱼坑,发育甚佳。既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亦丰,遂互相传植。”说明台湾地区茶叶的源头在福建,闽台两地的茶俗礼仪自然也是一脉相承的。

在茶俗礼仪中,福文化的重要表现就是祭祀祈福。人们认为茶叶是吉祥之物,把茶作为媒介进行祭祀,可以祈求福宁安康、祛秽除恶。《漳平县志》记:“元旦,晨兴,爇香燃蜡,拜天及祖,设果品茶酒以礼其家所祀之神。”《汀州府志》记载正月祭灶神:“元日起,每夜设香灯茶果于灶前供奉。至初六日晚,谓灶神朝天回家,盛酒果以祭之。”

武夷山茶农为庆贺新叶成熟,祈愿风调雨顺、祥和丰收,会在每年惊蛰节气举行“喊山祭茶”的仪式。祭典上,先由主祭人祭祀茶神,顶礼膜拜、恭读祭文,随后全体茶农齐声高喊:“茶发芽!茶发芽!”进入茶叶开采季节后,茶农每日上山开采前都要组织喊山,这种习俗认为借助于有力的呐喊,可以消除凶煞之气,达到驱邪避秽的目的。

安溪茶乡则会在清水祖师迎春绕境时,举行献花、献茶等仪式。按照祭拜习俗,在“跪请祖师公火”的环节,需排上清茶三杯,跪在祖师前祝诵祭文“恭维太岁某某年元正初一,早恭迎清水大师,敬献清茶三杯,伏乞恩主一半下山绕境,一半守护山岩,大德大祥,大福大量,庇佑四境,照顾名山,爱护善信,宽恕子民,敬祷”。

在湄洲妈祖庙,每逢妈祖诞辰举行的祭奠仪式中,也有献茗这一环节。清代台湾茶郊商人从事海上贸易,为求得航程一帆风顺、航运畅通,向妈祖虔诚祷告,由此诞生了“茶郊妈祖”的信仰。与一般妈祖不同,茶郊妈祖的祭典为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二日,与茶神陆羽生日为同一天。

茶与婚俗自古以来就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这主要是因为人们认为茶具有纯洁、坚定、多子多福的寓意。茶又名“不迁”,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表明:“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子之意也。”王象晋《群芳谱》中亦云:“茶,喜木也。一植不再移,故婚礼用茶,从一之义也。”此外,茶树枝繁叶茂且多籽,寓意家庭多子多福。因此,人们将茶和婚俗二者深度融合,祝福夫妻白头偕老、相敬如宾、儿孙满堂。

安溪有婚前对歌成婚的习俗,男女青年以茶歌为媒介,相互表达爱意和相思。婚茶礼俗“三茶六礼”中的“三茶”,即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同房合欢见面时的“合茶”。《龙岩县志》记载:“聘币外,佐以茶、椒、蜡烛、首饰等,又备团饼若干为礼饼。女家报以红糖,视饼之半,谓之定茶。”茶与婚俗中的每一个环节紧紧相扣,同时又位于婚嫁聘礼的首位,可知其在婚俗中的重要性。

古时安溪有一个“对月换花”的习俗,新娘需在婚后第一个月回娘家拜见父母,待返回夫家时,娘家要让新娘子带回一件“带青”的礼物,以示吉利。茶乡往往精选肥壮的茶苗让女儿带回栽种。乌龙茶中的极品“黄棪”,便是当年外嫁女王淡“对月换花”时带回培植的特种名茶。

古时福安人婚后多年仍有“七夕乞巧”的婚茶礼俗。茶俗规定,每逢农历七月七日,若家中女儿结婚不满三年,女家都要向男家赠送白枣、蜜茶糕、花生、葡萄、黄豆和凸饼等礼物,称之为“七夕糕”,以供女儿乞巧之用,为讨个心灵手巧的吉利;而对结婚三年后的人家,则只需抓几只兵蚁(俗称斧头蚁)与茶叶、黄豆、芝麻、麦子同炒,俗称“炒蚁脚”,亦称“七夕茶”,不过目的不同了,这是为了讨个免除蚁害或庄稼虫害的吉利。

“以茶敬长”是十分普遍且日常的习俗。古时曾有子女每日在清晨向长辈问安敬茶的习俗。逢年过节则更具仪式感,晚辈在正月元日清早冲泡一杯“新年茶”,敬给长辈,祈新年之福。“以茶敬长”也是婚嫁茶俗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新妇在婚后拜翁姑,以此表达对长辈的敬爱之情。婚后新人回门,也要孝敬岳丈、岳母,以一包茶叶为礼,称为“亲姆茶”。安溪、福安等地皆有“新娘茶”习俗,一般在婚后第二天,新娘需向家中长辈敬茶。此外,南平政和杨源乡的“新娘茶”习俗别具一格,“端午到,新娘闹”的俗语表明其时间通常安排在端午节,当地又称之为“端午茶”,即在当年结婚的新娘子,要在端午请同村的长辈与儿童吃茶。

传说中“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自古以来,茶就被视为是天地孕育的灵木,民间流传“早饮一杯茶,可轻身明目”的谚语,畲族先民也会把野山茶树叶炒熟服用,用来治疗腹痛。这些习俗都彰显着“以茶为药”“茶治百病”的福茶文化。

福州的茉莉花茶又称“临水茗”,是闽都人民的保健饮品。相传明朝时福建发生大规模疫情,临水夫人陈靖姑为化解八闽危难,求来天宫珍稀茉莉品种“单瓣莱莉”为福建赐福,帮助一对善男信女喜结良缘,并启示他们用茉莉花和绿茶制成茉莉花茶祛病除灾。古代福州百姓会饮用茉莉花茶治疗天花遗留的痘痕和皮肤溃烂、口腔溃疡、食滞腹胀等病症,也用于止痛消炎、解肝毒治目赤、健脾养胃。

“柚子茶”也称为“成功茶”,源于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把军中贮备多年的柚子茶分送给老百姓,化解了闽台两地暴发的疫情危机。此后,包裹着茶叶和中药材且外皮黝黑坚硬的柚子成为祛病消灾的良药。柚子茶制作方式十分简单,将柚子切顶盖去果肉后,装入茶叶和中药,再盖顶缝合,挂在通风处自然晾干。据说冲泡服后,具有降火、止咳、化痰、降压的功效。

福茶文化不仅仅局限于个人幸福层面,还能为他人造福、兼济天下,“乐善施茶”的习俗就是最直观的体现。夏秋时节,施茶人将一个写有“奉茶”二字的茶桶放置于路边的树下或亭中,专供路上来往行人饮用解渴,不收分文。人们施茶的动机或是祈求神灵保佑,如愿后还愿奉茶;或是做好事为子孙、为家族积德,祈求全家的平安吉祥,所以闽北建瓯也将“施茶”习俗称为“阴功茶”。施茶人为己求福的同时,也为行人带来极大便利。

“施茶”传统由寺庙宫观施舍善茶而来,而后在民间广为流传。清康熙版《建宁府志》卷之三十七《人物十》记载,明代建安人朱柱石(字美初)“性乐施……每天暑施好茗解人渴,历三十余年不废”。《台湾舆地汇钞·台游笔记》记载,基隆有一仙人洞,“洞口有一僧人栖止;洞内甚黑,僧人以火导游,并以茶饷客”。闽北松溪县的一座“烧茶桥”因“施茶”习俗而闻名四方,每年从农历四月至十月,村民都会自觉逐户轮流自带柴薪、茶叶,到桥上烧水泡茶,供南来北往的路人和耕樵农人饮用,不收分文报酬。

闽台人民借助各类茶俗事象,祈求无灾无患、丰衣足食、平安长寿,勾画出跨越海峡的福文化景观。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