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天蝎座

新字几画(新字几画五行属什么)

时间:2024-01-27 22:28:56 作者:痴人痴梦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德云社的德字真没写错

近日有位女士在南京老门东德云社门口大声痛斥“德云社”的匾额中“德”字写错了,以为辱及“祖宗”“文化”,引起热议。而持相同看法,以为错别字者不在少数。

这块匾上的“德云社”三字,据说是已故相声名家候耀文先生题写的。这位女士规范汉字的出发点值得肯定,但是她应该没练过书法、临过碑帖,古籍也看得不多。因为自古以来,植根于汉字源流演变,从结体与布局出发,书法中添笔减笔、移位变形,沿以为习,这在碑帖中随处可见,无足为怪。不仅书法,许多古籍刻本中,字体添笔减笔也比比皆是,但这可能与刻工以及避讳有关,多刻一笔或少刻一笔(甚至误植同音字近形字,也就是所谓通假字)。后世统称为异体字。这些字,历来字书均予收录,不视为错别字。

而说到这“德”字,候耀文先生既不是粗心笔误,更不是搞文字游戏,因为这“德”字在古代碑帖中就有这种写法。不仅笔划可以移位,有时还干脆把心上一横都舍弃了,这就是中国书法灵活变化的结体艺术手法。

当然,也有人认为,书法中添笔减笔寓有什么特殊的寄趣和深旨,那多半是穿凿附会!一定要说有特殊寓意的话,那就是追求古意古韵而已。候耀文先生恐怕就是这样。所以德云社的德是否有字外之旨,不必想得太多。德字缺一笔不是缺德,添一笔不是多德,笔划挪位也非寓意修养士德,或者大德移位。

不过,现实生活中,穿凿附会者众。扬州大明寺平山堂(唐欧阳修任扬州知府时遗址)有块匾,叫“风流宛在”,是清朝光绪朝两江总督刘坤一书写的。其中流字上面少了一点,当地人穿凿附会说,那是刘坤一叫欧阳修风流少一点,这不是扯谈吗!一个清朝人叫一个唐朝人少一点风流,夠得着吗?其实这风流是风采的意思,并非后世所谓生活不检点乱搞男女关系的意思,你说刘坤一叫欧阳修风采少一点,那如何衔接“宛在”的意思呢,这不狗屁不通吗?

还有孔府大门前有副纪晓岚撰的对联:上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下联: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其中上联的富字少一点,下联的章字,十字串曰。于是有人编故事,称其寓意“富贵无头,文章通天”,其实想多了,因为也可以作别解,例如,富贵少点,文章无成,不过意思已完全相反。其实,这缺点的富字,穿心的章字,在古代碑帖中并不少见,纪晓岚无非取其古韵罢了,哪有那么多谀扬的寓意!

所以,对“德云社”中笔划移位的“德”字,不必奇怪,更不必上升到“祖宗"“文化"的认识高度,当然也不要费尽心思去穿凿附会。但有一点需要补充说明,除书法外,平时这德字还是要按照《通用规范汉字表》来书写为是。

部编版 | 小学一年级上册识字2《金木水火土》知识点+同步练习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识字2《金木水火土》知识点+同步练习,假期里联系起来!

部编版 | 一年级上册识字1《天地人》知识点+同步练习,假期预习

知识点

识字2 金木水火土

一、我会写

一yī(一个、一人、一生)

二èr(二人、二个、二哥)

三sān(三人、三个、三只)

上shàng(上下、上山、上车)

二、我会认

四sì(四个、四只、四片)

五wǔ(五人、五个、五朵)

下xià(下车、下人、下一个)

三、反义词

上——下

四、认识田字格

五、认识笔画

一(横) |(竖)

六、笔顺规则

从上到下

七、问题解疑

1.文中包含哪些数字?

一二三四五

2.“金木水火土”被称为五行。

八、课外阅读

同步练习

识字2 金木水火土

一、把课文读给同学听。

二、看我数得多准确!(连一连。)

三、看我背得多流利!(按照诗歌的顺序给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序。)

( )金木水火土 ( )天地分上下

( )日月照今古 ( )一二三四五

四、看我也会变魔术。

一 加一笔,变新字

二 加一笔,变新字

一 加两笔,变新字

六、读一读,记一记。

参考答案

一、略

二、

三、(2)(3)(4)(1)

四、二 三 上或(三)

五、一 二 三 上

六、略

《新华字典》都出到12版了,每次新版都有啥不一样?

8月11日,新上市的《新华字典》(第12版)内有增补的“点赞”的释义,内页上方的二维码可在扫描后提供增值服务。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新华字典》第12版已于8月11日正式首发。作为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新华字典》自1950年启动编撰以来,共经历了12次修订,上一次第11版修订为2011年6月;作为一本全民使用的基础性字典,《新华字典》收录新字新词、增加新义和新用法非常谨慎,每一处修订和调整都有着严谨的学术依据。它的每次新版发行,都有哪些不一样的内容呢?

各个时期的《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的版本沿革

1953年版

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由新华辞书社编写,按照时期创立的注音字母顺序排列字头。

1954年版

此版第二次印刷(1954年12月)时,将魏建功封面题字更换为拼集鲁迅先生字。

1957年版

率先贯彻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首次以简化字作为主体字头。

1959年版

开始把全面推行1958年正式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贯穿于全书,突出了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的方式。

1962年版

对主体字头后所附的那些另立字头的异体字,在左上角添加“△”的标志;并对那些古本字或属古代用法的义项增加了“〈古〉”的标志。

1966年版

主体字头和正文均使用了规范的简化字;字形采用了符合1964年3月公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要求的大号宋体字。

1971年版

“”时期修订本,留下了特殊环境中的特殊痕迹。修订本共改动1100余处,引用《毛主席语录》46条。

1979年版

虽然处于拨乱反正时代,但受历史条件和观念制约,一些新的政治套话不知不觉被增加进去。

1987年版

大量收录了经济、法律、技术的词汇。

1990年版

根据1986年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时对个别字的调整情况,调整了有关字头,修改了相关内容。

1992年版

根据1988年国家公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对个别字头作了调整。

1998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时两年对《新华字典》进行全面修订。修订后的字典收单字(包括繁体字、异体字)1万余个,带注释的词语3500多个。

2004年版

这一版进一步体现了规范性、科学性和时代性,100多个新词和环保意识的体现成为修订版的闪亮点;增加了《地质年代简表》;首次在书名后用数字标出新版版次:“第10版”实为“商务新10版”。

2011年版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商务印书馆共同推出。在具体的修订中主要涉及增补字音,增补新义,增删词语,增补人名、地名和姓氏用字,更新附录及改动体例。

2020年版

共收单字13000多个,收带注解的词语3300多个。增添新词达100多个,如“初心”、“粉丝”、“截屏”、“二维码”、“点赞”等;增补了50个字词新义新用法,包括“卖萌”、“拼车”等;应用程序APP同步发布,通过新华字典APP扫描纸质书每一页的二维码,可查看当页所有字。

各个时期的《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的历次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3年10月初版、1954年第2版

商务印书馆:

1957年6月商务新1版、1959年第2版、1962年第3版、1965年第4版、1971年6月第5版、1979年12月第6版、1990年第7版、1992年7月第8版、1998年5月第9版、2004年1月第10版、2011年6月第11版、2020年8月第11版

各个时期的《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之“最”

世界发行量最大的辞书

印行6亿余册,发行海内外,为人类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

版本最多的辞书

《新华字典》最初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53年、1954年出版了两个版次。1957年,《新华字典》改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称新1版。在此后的50多年中,商务印书馆又先后推出了多个修订本和重排本。

把关最严的图书

熟悉出版工作的人都知道,一部图书从编辑加工到出版,要经过三审三校。但是《新华字典》的审校却远不止这些。仅以第11版为例,审读多达10次,校对多达15次。

《新华字典》版本秘事

人教第一版注重图文结合

每个版本都反映了时代的语言和社会互动发展的轨迹。每一次修订都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征。它的13个版本不仅体现了不同语言文字的变化,也折射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特征。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还没有公布现代的汉语拼音。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第一版字典几乎每一页都有图画,动物、植物、建筑、各种当时的农业和工业机械都绘制得栩栩如生。

特殊时代 反映时代特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版本,各种“主义”和“思想”的词汇特别多,社会变迁新出现的词汇也多起来;70年代的版本,出现了简化字;八九十年代则大量收录了经济、法律、技术的词汇。

新世纪 注重\"新词\"收录、新技术使用

第10版增补的部分新词、新义、新例和少量字头,使字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社会面貌和群众语文生活。该版里的字基本为简体汉字,但简化字后的括号中附列了相应的繁体字,便于学习。

第11版更反映了时代的语言和社会互动发展轨迹,新增了诸如“房奴”、“和谐”、“学历门”、“晒工资”等热词。

第12版首次使用了冷激光打码技术,通过一书一码让《新华字典》有了电子身份证。纸书加二维码的形式实现了媒体融合的二次升级,让文字有了声音,笔画有了动态,看听结合,动静相伴。

封面新闻 张琴 综合自人民日报、法制晚报、新华社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