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八字 > 八字命理

bmi体重(bmi体重指数怎么计算)

时间:2024-05-26 17:44:27 作者:若即若离 来源:网友投稿
bmi体重(bmi体重指数怎么计算)

本文目录一览:

健康科普|如何管理好你的BMI指标

01

什么是BMI?

所谓BMI,是Body Mass Index的缩写,即身体质量指数,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重要标准。BMI是通过我们人体体重与身高这两个数值来获取的,可有效评判一个人的健康营养状况。

它的计算方法也很简单,即BMI=体重(kg)÷身高2(m2)。

02

BMI有没有数值范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给出的亚洲BMI标准,我国制订了中国参考标准。快来看看自己属于哪个梯队的成员。

No.1

流言1:运动30分钟以上才能消耗脂肪

很多人认为需要运动30分钟以上才能消耗脂肪,所以减肥一定要做缓慢的有氧运动。这个流言已经没办法追溯源头了,只能郑重澄清,这是完全错误的。

从运动开始的第一分钟就是糖原和脂肪混合供能,虽然运动时间越长,脂肪供能的比例越高,但也只是从50%上升到60%这样一点点的差别。并不是运动一过了30分钟就开始奇迹般地只消耗脂肪了。

那么哪种运动利于减肥?是有氧运动(强度低时间长),还是力量训练(爆发式抗阻力运动)呢?

在运动生理界的共识是,HIIT(短时间高强度+爆发式抗阻力运动)最利于燃脂,这类运动虽然总时间不长,但是可以产生运动后燃脂效应。

如果早上练几组HIIT,可以让一天的基础代谢率升高,持续减脂。但是HIIT运动后会有很强的饥饿感,所以记得不要吃太多零食哦。

No.2

流言2:运动会让我变壮,减肥只要节食不运动

运动本身消耗的能量比起运动后的那顿大餐可能微不足道,跑步30分钟或者4~5km消耗大约250~300kcal的热量,相当于5块巧克力饼干。很多人认为运动了就可以多吃一点零食,这样肯定是不能减肥的。

但是运动的好处不止限于当时消耗的那点热量。

运动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式,比起坐在电脑前吃零食更为健康,且多种研究都证实运动对于心血管健康、骨骼健康有益。

同时,运动(特别是抗阻运动,也就是我们日常理解的力量训练)还利于肌肉生长,更多的肌肉本身就可以帮我们消耗更多的热量,增加基础代谢,更容易瘦下来,人看着也更紧实。

女生不用担心肌肉过度增加,女生只有很少的雄激素,想长肌肉非常困难,以我们日常的运动量,根本不用担心维度过大,很多专业运动员每天专门训练还很难达到呢。

No.3

流言3:减肥=多吃蔬菜和水果

很多人提到减肥的第一反应就是吃草,还有吃水果、喝果汁代餐之类的。

蔬菜和水果本身是有益健康的,大多数健康的食谱也都推荐每天摄入几份蔬菜水果,之前强烈推荐的“地中海饮食”也是一样,但是如果不在其他行为和生活方式上做改变,比如在摄入很多主食的同时还吃大量的蔬菜水果,或者仍然持续静坐的生活方式,那么单凭蔬菜水果本身是无法减肥的。

而且水果和蔬菜还有点区别,水果中的糖分含量较高,而升糖指数是吃某种食物后血糖升高的速率,很多水果的升糖指数很高,特别是热带水果,菠萝、荔枝、芒果、木瓜等,升糖指数都达到60以上(纯葡萄糖是100)。

与水果不同,果汁是把水果中的糖分提纯而弃去了膳食纤维部分,果汁的升糖指数普遍比同种水果高出20左右,所以只喝果汁的代餐不一定能减少热量摄入,升糖指数还会更高,让你合成脂肪更多、饿的更快。

No.4

流言4:要减肥一定要低脂

减肥≠低脂,这是近几十年营养学研究的一致结果,数不胜数的实验证实低脂肪膳食的减肥效果并不是最好的,而且“地中海饮食”的脂肪含量占37%左右,就比普通膳食高,它却是最健康的饮食之一。

减肥就是要减少脂肪是最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之一。

有人的想法是吃什么长什么,多吃脂肪就长肥肉,这是不对的。所有的食物,不论脂肪、糖、蛋白质,都是要经过消化吸收后成为最基本的小分子才被吸收的,98%的胆固醇是内源合成的,而不是从食物中直接获得。多少热量会储存为脂肪是由热量平衡和激素调控的。

另外一些人的想法更有道理一些,脂肪1g=9kcal,而糖类1g=4kcal,脂肪能量密度高,所以吃多了更容易胖。

这是没错的,但是脂肪的升糖指数低、消化所需时间长,所以只要适量、搭配的好,脂肪也是减肥利器,况且健康的脂肪(橄榄油、深海鱼、坚果)含有更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有益。

随着“低脂”概念的流行,很多食品企业会利用“低脂”作为卖点,低脂酸奶、低脂饮料比比皆是,但细看食品标签,这些“低脂”的食物,糖的含量超高,并且有很多增稠剂、着色剂,这些合成食物反而是减肥的大敌。

No.5

流言5:体重是由基因决定的,有人天生吃不胖而有人喝凉水都长胖

肥胖确实有基因的成分,比如先天缺乏瘦素的小鼠,它们进食明显增多并且导致严重肥胖。人类中也有一些遗传疾病会让体重控制机制出问题,从而导致肥胖,但是这只是极少数情况。

对于大多数人,体重是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研究显示通过改善环境和生活方式治疗肥胖可以达到和使用药物类似的疗效。

从20世纪初到现在,肥胖的比例是明显上升的,而人类的基因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改变的只是环境因素,更加说明了后天生活习惯和环境对于体重的影响非常大。

No.6

流言6:热量逆差是可以简单叠加的

减肥和能量差有关,摄入<消耗就会出现逆差,但是逆差是不能简单叠加的。

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每天多消耗100kcal,一年可以多消耗36 500kcal,每斤脂肪是4500kcal,所以一年可以减8斤脂肪,5年可以减40斤脂肪。但是实际上在临床试验中看到的是,每天少吃100kcal,5年大约能减9斤,和预计的相差甚远。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身体会通过各种方法拒绝改变,降低基础代谢,努力将体重控制在稳定的调定点,导致所减的体重不是简单的叠加。

少摄入的能量也不会完全减在脂肪上,也会流失肌肉等瘦体重,所以能量逆差≠减掉的肉肉。

减肥不只是做数学题这么简单,而是要持续让自己的身体处在新的挑战中,离开自己的“舒适区”,才能维持减肥的速率。

BMI有什么具体意义呢?和糖尿病有什么关系呢?

BMI指数除了能表达营养状态外,在不同的人群中还有不同的意义,对于糖尿病的风险预测和控糖效果都有一定意义。

对于普通人,当你的BMI指数越高,那么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也会越高。如果你的BMI≥24kg/m2时,就算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了。

对于糖前期人群,糖前期即指出现血糖异常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如果BMI达到或接近24kg/m2,医生会马上建议你进行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甚至药物治疗,以减轻你的体重。有很多大型研究都证明了,减轻体重对降低糖尿病的风险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你的BMI指数显示超重,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应每年去医院进行糖尿病的筛查。

对于糖尿病人群,BMI除了能提示风险以外,也是医生为你制定糖尿病治疗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每次去医院,医生都会让你测量BMI,然后根据你的BMI及综合情况给予相应的降糖药物和药物剂量。这里医生给糖友的建议是BMI应维持在24 kg/m2以下。

可见,对于糖尿病的发现和管控,BMI都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来源: 平安焦作

是时候计算你的BMI了

说到健康,

衡量身体健康最常见

最重要的指标你知道吗?

让宜健通健康小助手

带你了解这个指标

并轻松get使用方法

悄悄告诉你,

这个指标就是——BMI

什么是BMI?

众所周知,太胖与太瘦都是不健康的,而判断胖瘦程度也是不能直接采用体重的绝对值的,举个栗子:

假如我们在路上遇到两个人:其中一个身高一米九体重80公斤,另一个身高一米五体重也是80公斤,我们会觉得前一个身材匀称,而后一个肥胖。同样的体重,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呢?那是因为这两个人虽然体重相同,但身高却不同,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那有没有一个标准的指标来衡量人体肥胖程度和是否健康呢?——当然有,它就是BMI指数( BMI是指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和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

BMI(体重指数)=体重/身高的平方

(单位:kg/cm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下的标准,亚洲人的BMI(体重指标Body Mass Index)若高于22.9便属于过重。因亚洲人和欧美人属于不同人种,故WHO的标准不是非常适合中国人的情况,为此制定了中国参考标准:

例如:一个人的身高为1.75米,体重为68千克,他的BMI通过公式计算就是BMI=68/(1.75^2)=22.2(千克/米^2)

宜健通之BMI管理

根据公式身高除于体重平方,那么如果一个人是一米八,体重是70公斤,那么他的BMI大概就是(数手指中)

宜健通此时默默登场

并来了一个闪亮转身

目前宜健通已上线的功能中——体重指数(BMI)就是专门为此设计的智能小工具,输入身高及体重数据,一秒钟就能计算出你的BMI值,更厉害的是可以根据自己输入值的记录,绘制出个人BMI曲线,动态管理自我及家人健康。

说一千,道一万,

不如上手练一遍!

接下来直接看下面的功能使用说明吧!

BMI管理之操作介绍

① 打开功能

② 首次进入先记录一遍初始数据

③ 持续记录后,生成曲线

④ 手滑输错了要怎么删除记录?

⑤ 完整功能展示

自己的健康自己把握,

简单五步,记录BMI,

偏瘦偏胖一目了然,

身体健康状况轻松掌握,

今天你记录了吗~

来源丨宜昌发布、宜健通编辑丨晓浪 编审丨水仙

转载须注明来源

◆◆◆◆

#宜昌美景大家拍#

东山公园

图 @渡渡君 摄

微博 #宜昌美景大家拍# @宜昌发布 投稿

你是大基数还是小基数体重?BMI公式计算一下

你的体重是大基数还是小基数?

想要判断自己是大基数还是小基数,首先,你需要了解体重的计算公式。一般来说,体重指数(BMI)是最常用的体重计算法则。

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根据BMI的数值,你可以将人的体重分为严重偏低、偏低、正常、偏高、肥胖等五个类别。具体分类标准如下:

严重偏低:BMI<16.5

偏低:16.5≤BMI<18.5

正常:18.5≤BMI<24

偏高:24≤BMI<28

肥胖:BMI≥28

如何判断自己的体重基数?

通过自己的BMI数值,可以轻松判断自己的体重是大基数还是小基数。如果BMI数值在正常范围内,那么体重自然是属于小基数范畴。如果BMI数值超出正常范围,则需要根据具体数值进行判断。

例如,如果BMI数值在24到28之间,那么体重就属于偏高的范畴,也就是说体重是大基数。如果BMI数值超过28,则身体已经进入肥胖的阶段,体重更是大基数。

不过,我们的体重也受多个因素影响,比如:每个人的身体构造不同,有的人骨架大,肌肉发达,体重自然也会偏重;而有的人骨架小,身材纤瘦,体重就会相对较轻。因此,体重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身体状况。

而身高也是影响体重的因素之一。同样体重的两个人,一个身高1.6米,一个身高1.8米,瘦的那个人就会显得更加苗条。

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新陈代谢会逐渐变慢,肌肉量也会逐渐减少,这也会导致体重增加。因此,同样的身高和骨架大小,30岁的你和20岁的你体重可能就会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判断自己的体重是大基数还是小基数,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因此,不要过分追求标准体重,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你是大基数还是小基数体重?BMI公式计算一下

你的体重是大基数还是小基数?

想要判断自己是大基数还是小基数,首先,你需要了解体重的计算公式。一般来说,体重指数(BMI)是最常用的体重计算法则。

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根据BMI的数值,你可以将人的体重分为严重偏低、偏低、正常、偏高、肥胖等五个类别。具体分类标准如下:

严重偏低:BMI<16.5

偏低:16.5≤BMI<18.5

正常:18.5≤BMI<24

偏高:24≤BMI<28

肥胖:BMI≥28

如何判断自己的体重基数?

通过自己的BMI数值,可以轻松判断自己的体重是大基数还是小基数。如果BMI数值在正常范围内,那么体重自然是属于小基数范畴。如果BMI数值超出正常范围,则需要根据具体数值进行判断。

例如,如果BMI数值在24到28之间,那么体重就属于偏高的范畴,也就是说体重是大基数。如果BMI数值超过28,则身体已经进入肥胖的阶段,体重更是大基数。

不过,我们的体重也受多个因素影响,比如:每个人的身体构造不同,有的人骨架大,肌肉发达,体重自然也会偏重;而有的人骨架小,身材纤瘦,体重就会相对较轻。因此,体重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身体状况。

而身高也是影响体重的因素之一。同样体重的两个人,一个身高1.6米,一个身高1.8米,瘦的那个人就会显得更加苗条。

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新陈代谢会逐渐变慢,肌肉量也会逐渐减少,这也会导致体重增加。因此,同样的身高和骨架大小,30岁的你和20岁的你体重可能就会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判断自己的体重是大基数还是小基数,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因此,不要过分追求标准体重,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bmi体重指数怎么计算公式 bmi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bmi计算公式是什么?不少的网友对于bmi这个名词表示十分不了解,那么这个bmi究竟是什么意思?计算公式又是什么呢?下面快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BMI介绍

BMI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bmi计算公式

体质指数(BMI)计算公式=体重(千克)除以身高(平方米)

bmi正常值范围

BMI的正常范围为18.5-23.9

以上就是关于bmi相关内容介绍,小伙伴们了解了吗?

来源:游侠手游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