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住宅风水

农历五月十五(农历五月十五日是什么日子)

时间:2024-01-01 16:06:46 作者:追梦抓梦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杨妞花被拐案”被告人被判死刑,受害者将回老家祭拜父母

新京报讯(记者 彭冲)9月18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杨妞花被拐案”,对被告人余华英以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18日上午,新京报记者从杨妞花(现用名:李素燕)代理律师王文广处获悉,杨妞花对结果很满意,明天将回老家祭拜父母。

9月18日,宣判现场。图源: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据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消息,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余华英于1993年至1996年期间伙同龚某良(已故)为牟取非法利益,在贵州省、重庆市等地流窜,物色合适的孩童进行拐卖,得手后二人将被拐儿童带至河北省邯郸市,通过王某付(另处)、杨某兰(另处)介绍,寻找收买人进行买卖,以此获利,其间共拐卖儿童11名。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余华英为牟取非法利益,多次拐卖儿童,其行为已构成拐卖儿童罪,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应予以严惩。遂作出上述判决。被告人余华英当庭表示上诉。

王文广告诉新京报记者,18日上午10点,法院开始公开宣判,历时约半小时,法院门口聚集了很多寻亲父母。杨妞花听到判决结果后情绪激动,“终于看到人贩子被严惩了,感谢贵阳中院作出的公正判决。”

现场视频显示,杨妞花在法院门口把判决结果念给了寻亲父母,“我第一时间就想出来跟大家分享,我想让所有寻亲的家长都能看到希望。”

2021年5月15日,杨妞花(中)回到家乡,与外婆(左)、堂妹(右)坐在一起。 新京报记者 彭冲 摄

新京报此前报道,2021年5月2日晚,杨妞花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条求助视频,她称自己在1996年(后经查证为1995年)被拐卖至河北邯郸,多年寻亲一直没有线索,引发关注。第二天,杨妞花的亲姐姐在看到视频后和她取得联系。两人DNA比对成功后,2021年5月15日,时隔26年,杨妞花回到了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的家乡,但她的父母早已去世。

2022年6月6日,杨妞花来到贵阳市公安局南明分局报案,希望找到当年拐走她的人贩子。2022年7月1日,杨妞花和办案民警向阳告诉记者,嫌疑人余华英已被抓获。2023年6月9日,贵阳市人民检察院发文称,检方依法对余华英拐卖儿童案提起公诉。7月14日,该案在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编辑 刘倩 校对 赵琳

今天是农历初五,古语:初五下雨,旱到五月。如何知晓其中的缘由

农历八月初五已经到来,这是一个在秋季中的重要月份,也被称为“仲秋”。在这个月份里,玉米、水稻和大豆等农作物已经进入了收获期。对于农民来说,他们非常关心这个时期的天气变化,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根据一些农村谚语,如果农历八月初五下雨,那么接下来很可能会出现干旱,这种干旱可能会持续到次年的五月。那么,这个谚语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个谚语产生的背景。在中国农村,农民们长期以来依赖天气和季节的变化来决定何时种植、收获农作物。因此,他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知识,可以预测未来的天气趋势。这个谚语就是其中之一,它表达了农历八月初五的天气和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天气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初五下雨,旱到五月”这个谚语意味着,如果农历八月初五下雨,那么接下来的天气很可能会出现干旱。这种干旱可能会持续到次年的五月,即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在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北方的春季和夏季交替的时期,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量也逐渐增加。如果在这个时期出现干旱,就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产生不利影响。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呢?这可能是因为农历八月初五是秋季收获期的重要节点之一,此时农作物已经成熟,需要充足的降雨来保持水分和增加产量。如果在这个时期下雨,可以给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分,但同时也可能会导致接下来的时间出现干旱。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个谚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并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未来的天气。毕竟,现代气象科学的发展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气象预报和气象监测手段。因此,在安排农事活动时,我们应该结合现代科学和传统经验,做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决策。

总之,“初五下雨,旱到五月”这个农村谚语虽然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未来的天气,但它确实提醒我们要注意农历八月初五的天气变化可能对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天气产生影响。在安排农事活动时,我们应该结合现代科学和传统经验,做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决策。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兴平市节令习俗

  春节 农历初一为春节,亦称新年。从农历腊月初八起,民间过年氛围渐渐浓厚,人们赶集置备年货的节奏越来越快。不少乡镇有传统的古会,多为附近村民购置年货必须赶集的古会。桑镇的腊八会更是远近闻名,历时三天,周边人们呼朋唤友赶集购货的现象极为普遍。农村腊月二十三日起祭灶神、办年货、清扫居室、安神奉祖,称作过小年。除夕傍晚家家设香案摆放贡品(一般以水果、副食品为主)、贴神像、安神位,到祖坟请先人回家过年。夜晚放烟花爆竹吃团圆饭,长辈给儿孙压岁钱。正月初一除有新逝亲人(去世未过三周年)走亲戚,其余人讲究不出村,全家人穿新衣服,互相拜年。初一早饭吃饺子或臊子面,村委会组织人员敲锣打鼓,慰问军烈属家庭。有的村组织妇女扭秧歌、青壮年男子舞狮子,营造春节喜庆祥和的气氛。过春节,农村延续到正月十五,逢五、十、十五均为过年,此时段亲戚之间互访不息。城市人过了“破五”(正月初五),按照国家法定收假时间,一般在正月初七开始上班。农村在外打工的青年人一般在春节前返乡,正月初十前后陆续动身外出打工。1999年后,随着春节假日延长,参团旅游、自驾车游成为新的节日潮流。

  元宵节 正月十五晚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元宵节。此节亦是春节气氛的高峰期。全市农村以镇或村为单位,耍社火、踩高跷、扭秧歌、跑竹马,有的村搭台唱戏。城区白天在繁华街道组织大型锣鼓队、社火队、秧歌队、彩车队等游艺表演活动。大型企事业单位常在元宵节晚上以打灯笼、猜灯谜、放焰火等形式庆祝节日。一些大型企业常利用元宵焰火晚会展开竞赛,树立企业品牌和形象。

  清明节 一般在农历三月(公历四月四日或五日),市民以祭祖扫墓为主要活动内容,俗称“上坟”。上新坟者在清明先一天举行,以表孝敬。上坟祭祖以家庭为单位,先清除坟墓周围杂草,在坟顶压纸钱,然后摆放祭品,燃烛焚香,为亡者烧纸衣、纸钱等物。20世纪90年代后,除了家庭祭祖扫墓外,社会单位、群众团体也举行祭念革命英烈扫墓活动。2008年起,清明节列为国家法定节日。

  看忙 农历四月麦收前,新嫁出的女儿和女婿一起带着礼馍(专门蒸制的花色馍)、时令水果和营养副食品回娘家探亲,娘家则给女婿赠送衣物一件。农历六月,麦收后,女儿女婿仍要持重礼去娘家探亲,询问收成,慰问辛苦一夏的父母。俗称四月的探亲为“看忙口”,六月的探亲为“看忙罢”。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兴平人俗称“五月端”(“端”音“单”)。是日清晨家家门上插艾蒿,给男孩、女孩佩戴香包,耳朵、肛门抹雄黄酒,手腕上系“花花绳”(五彩丝线合成的细绳),其意均用于祛病禳灾。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粽子是用芦苇叶子把糯米和红枣或将豆沙包成菱形蒸熟后食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除舅家为外甥送粽子外,亲朋好友、邻里之间也互相赠送粽子,以表友情。2008年起,端午节列为国家法定节日。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是拜月、赏月和吃月饼。当日晚上,在院内设供桌,摆月饼、葡萄、酥梨、苹果等,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果品。20世纪80年代后,中秋节逐渐演化为寓意家庭团圆、民族团结的节日。2000年以后,亲朋好友之间互送月饼之风开始盛行。2008年起,中秋节列为国家法定节日。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20世纪90年代以后,除传统的舅家为三岁以内的外甥送花狗馍外,机关单位还组织离退休人员举办登高、聚餐等活动,以示尊老敬老。

  送寒衣 农历十月初一,秋去冬来,人们在自己更换冬衣的同时,也追念逝去之亲人,怕他们在阴间越冬受寒。故在是日之前就自制纸棉衣棉被、棉鞋、棉帽等,于十月初一当日或前几日在坟地焚化。远离家乡的人,则在自己住地附近十字路口焚化。

  冬至 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农历十一月。是日中午必吃饺子。冬至过后,年节将至,它提醒人们抓紧料理年事。

  腊八节 农历腊月(12月)初八为腊八节。腊八节主要是吃腊八粥。腊八粥用杂粮五样混合和蔬菜调配烹煮而成,意在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祭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祭灶日,又称“过小年”。民间习惯在此日打扫屋内,俗称“扫灰烬”,届时要把室内所有物件搬出,清理干净,并将居室从屋顶到地面彻底清扫。是日傍晚,撕下灶神图像焚化升天。口念“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晚上家家烙烧饼,先献灶神,后自己吃。传说此日灶神上天时要清点家中人口,故“熬娘家”的媳妇和在外能回家的人都必须前一天回家。

  除夕 农历除夕(大年三十日),布置家庭,张贴对联、年画、窗花,燃放花炮。除夕夜,全家吃团圆饭、喝辞岁酒。餐桌上置冷热菜品、酒水饮料,人们推杯换盏后方食水饺。饭后,家人围坐,观看春节联欢晚会。长辈给晚辈压岁钱。人们通过短信、电话、网络,向亲人、朋友、领导、同事拜年。青年人嬉戏通宵,谓之“守岁夜”。子夜,燃放爆竹除岁,贺新的一年来临。1990年后,全家围坐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成为新的习俗。

  公历节日习俗

  元旦 1990年后,每年元旦,兴平市(县)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等多以团拜会、联欢会或文化娱乐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送旧迎新活动。兴平市(县)、乡两级党政领导干部借此节日走访基层单位,慰问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和困难群众。同学、同事、师生、朋友之间互赠贺年卡,祝福新年吉祥。2000~2009年以电话祝福和手机短信的形式互相拜年成为众多人的“新潮流”。

  国际“三八”妇女节 1990~2009年,每年“三八”妇女节期间,各级妇联、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以及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召开座谈会、茶话会、联谊会等形式开展庆祝活动。兴平市(县)委、市(县)政府召开大会,命名和表彰先进妇女工作者、女劳动模范、“巾帼创业”先进分子,开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宣传活动。

  “五一”国际劳动节 1990~2009年,每逢“五一”劳动节前夕,兴平市(县)委、市(县)政府常召开劳模表彰大会或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各类社会组织举行书画展,举办慰问劳模、文艺演出等活动,宣传劳动法,弘扬正能量。2008年“五一”劳动节前夕,兴平市隆重举行首届劳动模范评选暨表彰大会。此后每年“五一”劳动节前,全市都会表彰一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实行“五一”七天长假后,人们利用“五一”长假外出旅游度假之风渐渐盛行。

  “五四”青年节 历年青年节期间,全市由各级共青团组织牵头,以报告会、联欢会、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活动。并以“义务植树”“街头义工”等形式培养青年人服务人民造福社会的思想情怀。

  “六一”国际儿童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市各小学、幼儿园每年“六一”节期间,组织少年儿童举办文艺表演、歌咏舞蹈比赛。兴平市党政主要领导、政府各部门对口走访小学、幼儿园,慰问一线教育工作者,向少年儿童赠送书画、糖果等节日礼物。儿童们在节日这天都要穿上新衣服,浓妆打扮,唱歌跳舞,欢庆自己的节日。2000年以后,城市儿童家长逐渐流行给自己孩子赠送节日小礼物,表达祝福。

  “八一”建军节 每年“八一”节期间,兴平市委、市政府开展多种形式的拥军优属活动,向驻地军队战士送慰问品,驻地军队也广泛开展拥政爱民活动。

  教师节 每逢教师节(9月10日),全市广泛开展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活动,各机关、团体、公私企业积极主动地为学校、教师献爱心送温暖,赠送书籍、物品等。自2000年开始,全市每年评选十佳校长、百佳教师,并在广场橱窗挂像张榜公布。大多数学校都会放半天假庆祝,学校组织教师座谈联欢,学生自制贺卡赠送老师。2007年后渐有学生或家长购买小礼物、鲜花、水果等礼品赠送老师表达祝福。

  国庆节 国庆节为法定假日,每年放假3天。节假前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多以茶话会、文娱活动、书画摄影等形式举行庆祝活动。民间有家庭团聚、外出旅游、举行新婚庆典等活动。节日期间市区街道各单位、商铺自发悬挂国旗、彩旗、张灯结彩,喜庆气氛浓烈。

  除上述节日外,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中西方经济文化的融合,西方的圣诞节(每年12月25日)、情人节(每年2月14日)、愚人节(每年4月1日)、母亲节(每年5月的第1个星期日)、父亲节(每年6月的第2个星期日)等也开始在兴平市年轻人群中流行。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