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八字 > 性格命运

昆明玄空风水(昆明玄空风水馆易阳堂)

时间:2024-01-15 00:01:49 作者:孤独是毒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古诗源 卷十二 齐诗 梁诗

  ◎ 谢朓

  〖玄晖灵心秀口,每诵名句,渊然泠然,觉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别有一段深情妙理。康乐每板拙,玄晖多清俊,然诗品终在康乐下,能清不能厚也。〗

  江上曲

  易阳春草出,踟蹰日已暮。莲叶尚田田,淇水不可渡。愿子淹桂舟,时同千里路。千里既相许,桂舟复容与。江上可采菱,清歌共南楚。

  同谢谘议咏铜雀台

  繐帷飘井干,罇酒若平生。郁郁西陵树,讵闻鼓吹声。芳襟染泪迹,婵娟空复情。玉座犹寂寞,况乃妾身轻。〔笺注:笑魏武也,而托之于树,何等含蕴。可悟立言之妙。〕

  玉阶怨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笺注:竟是唐人绝句。在唐人中为最上者。〕

  金谷聚

  渠碗送佳人,玉杯邀上客。车马一东西,别后思今夕。〔笺注:别离情事,以澹澹语出之,其情自深。苏李诗亦不作蹙蹶声也。〕

  入朝曲

  〖隋王鼓吹曲十首之一。〗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同王主簿有所思

  佳期期未归,望望下鸣机。徘徊东陌上,月出行人稀。〔笺注:即景含情,怨在言外。〕

  京路夜发

  自丹阳之宣城郡。

  扰扰整夜装,肃肃戒徂两。晓星正寥落,晨光复泱漭。犹沾余露团,稍见朝霞上。故乡邈已敻,山川修且广。文奏方盈前,怀人去心赏。敕躬每跼蹐,瞻恩惟震荡。行矣倦路长,无由税归鞅。

  和徐都曹出新亭渚

  徐勉有昧旦出新亭渚诗。

  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结轸青郊路,回瞰苍江流。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桃李成蹊径,桑榆荫道周。东都已俶载,言归海绿畴。

  游敬亭山

  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上干蔽白日,下属带回溪。交藤荒且蔓,賬枝耸复低。独鹤方朝唳,饥鼯此夜啼。渫云已漫漫,夕雨亦凄凄。我行虽纡组,兼得寻幽蹊。缘源殊未极,归径窅如迷。要欲追奇趣,即此凌丹梯。皇恩竟已矣,兹理庶无睽。

  游东田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风云有鸟道,江汉限无梁。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笺注:成王定鼎于郏,其南门曰鼎门。一起滔滔莽莽,其来无端,望京一段,眷恋不已。“秋河”六语,应关山近,“驱车”六语,应返路长。时眺被谗而去,故有末二语。言已翔乎寥廓,罗者无如何也,用长卿难父老篇语意。〕

  酬王晋安

  梢梢枝早劲,涂涂露晚晞。南中荣橘柚,宁知鸿雁飞。拂雾朝青阁,日旰坐彤闱。怅望一途阻,参差百虑依。春草秋更绿,公子未西归。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笺注:《楚辞》曰:“白露纷以涂。”涂,谓厚也。鸿雁南栖衡阳,不入晋安之郡,故曰“宁知”,晋安,即今之泉州。〕

  郡内高斋闲望答吕法曹

  〖郡为宣城郡。〗

  结构何迢递,旷望极高深。窗中列远岫,庭际俯乔林。日出众鸟散,山瞑孤猿吟。已有池上酌,复此风中琴。非君美无度,孰为劳寸心?惠而能好我,问以瑶华音。若遗金门步,见就玉山岑。

  新亭渚别范零陵云

  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广平听方籍,茂陵将见求。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笺注:言范同广平,而声听方籍,已当居茂陵之下。将因彼而求见也,郭袤为广平太守。〕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村。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在郡卧病呈沈尚书

  〖尚书,约也。〗

  淮阳股肱守,高卧犹在兹。况复南山曲,何异幽栖时?连阴盛农节,笞笠聚东菑。高阁常昼掩,荒阶少诤辞。珍簟清夏室,轻扇动凉飔。嘉鲂聊可荐,渌蚁方独持。夏李沈朱实,秋藕折轻丝。良辰竟何许,夙昔梦佳期。坐啸徒可积,为邦岁已期。弦歌终莫取,抚几令自嗤。〔笺注:南阳太守弘农成缙,任功曹岑晊,时人语曰:“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缙但坐啸。”〕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直中书省

  紫殿肃阴阴,彤庭赫弘敞。风动万年枝,日华承露掌。玲珑结绮钱,深沈映朱网。红药当阶翻,苍苔依砌上。兹言翔凤池,鸣珮多清响。信美菲吾室,中园思偃仰。朋情以郁陶,春物方骀荡。安得凌风翰,聊恣山泉赏。〔笺注:《东宫旧事》曰:“窗有四面,结绮连钱。〕

  宣城郡内登望

  借问下车日,匪直望舒圆。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山积陵阳阻,溪流春谷泉。威纡距遥甸,巉岩带远天。切切阴风暮,桑柘起寒烟。怅望心已极,惝恍魂屡迁。结发倦为旅,平生早事边。谁规鼎食盛,宁要狐白鲜。方弃汝南诺,言税辽东田。〔笺注:“寒城”,一联格高,朱子亦赏之。《续汉书》曰:“汝南太守宗资,任用范滂,时人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魏志》曰:“管宁闻公孙度令行海外,遂至辽东。”〕

  高斋视事

  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披衣就清盥,凭轩方秉笔。列俎归单味,连驾止容膝。空为大国忧,纷诡谅非一。安得扫蓬径,锁吾愁与疾。〔笺注:起四句写雪后入神。〕

  落日怅望

  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落日余清阴,高枕东窗下。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已伤暮归客,复思离居者。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既乏琅政,方憩洛阳社。

  移病还园示亲属

  疲策倦人世,敛性就幽蓬。停琴伫凉月,灭烛听归鸿。凉蒹乘暮析,秋华临夜空。叶低知露密,崖断识云重。折荷葺寒袂,开镜盼衰容。海暮腾清气,河关秘栖冲。烟衡时未歇,芝兰去相从。

  送江兵曹檀主簿朱孝廉还上国

  方舟泛春渚,携手趋上京。安知慕归客,讵意山中情。香风蕊上发,好鸟叶间鸣。挥袂送君已,独此夜琴声。

  秋夜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北窗轻幔垂,西户月光入。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

  和何议曹郊游

  春心澹容与,挟弋步中林。朝光映红萼,微风吹好音。江陲得清赏,山际果幽寻。未尝远离别,知此惬归心。流溯终靡已,嗟行方至今。

  和王著作融八公山

  〖谢玄败苻坚处。〗

  二别阻汉坻,双崤望河澳。兹岭复巑岏,分区奠淮服。东限琅琊台,西距孟诸陆。阡眠起杂树,檀栾荫修竹。日隐涧疑空,云聚岫如复。出没眺楼雉,远近送春目。戎州昔乱华,素景沦伊谷。阽危赖宗衮,微管寄明牧。长蛇固能翦,奔鲸自此曝。道峻芳尘流,业遥年运倏。平生仰令图,吁嗟命不淑。浩荡别亲知,连翩戒征轴。再远馆姓宫,两去河阳谷。风烟四时犯,霜雨朝夜沐。春秀良已雕,秋场庶能筑。〔笺注:戎州乱华,谓苻坚;素景,谓晋以金德王也。宗衮,谓谢安;明牧,谓谢玄;微管,即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意。古人引用,多割截者。长蛇奔鲸,喻苻坚、苻融也。平生仰令图以下,皆眺自谓。小谢诗俱极流利,而此篇及《和伏武昌》作,典重质实,俱宗仰康乐。〕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

  〖伏曼容为武昌太守。〗

  炎灵遗剑玺,当涂骇龙战。圣期缺中壤,霸功兴宇县。鹊起登吴山,凤翔凌楚甸。衿带穷岩险,帷帟〔笺注:音亦。〕尽谋选。北拒溺骖镳,西龛收组练。江海既无波,俯仰流英盼。裘冕类禋郊,卜揆崇离殿。钓台临讲阅,樊山开广宴。文物共葳蕤,声明且葱茜。三光厌分景,书轨欲同荐。参差世祀忽,寂寞市朝变。舞馆识余基,歌梁想遗啭。故林衰木平,芳池秋草遍。雄图怅若兹,茂宰深遐睠。幽客滞江皋,从赏乖缨弁。清卮阻献酬,良书限闻见。幸藉芳音多,承风采余绚。于役倘有期,鄂渚同游衍。〔笺注:炎灵,谓汉。当涂谓魏。言当道而高大者,魏也。帷帟尽谋选,言帷帐共事者皆善谋,而诸侯之选也。北拒,谓御曹操。西龛,谓败西蜀。龛与戡同。《周礼》曰:“王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卜揆,即卜云其吉。揆之以日,言作室也。《三国名臣颂》曰:“三光参分,宇宙暂隔。”此言“厌分景”者,几欲混一天下也。“参差世祀忽”以下,指亡国后说。茂宰,谓伏武昌。幽客,自谓。《墨子》曰:“墨子献书于惠王,王受而读之,曰:‘此良书也。’”此指武昌原作。宣城系遥和,非共登城者,玩末二句自见。〕

  新治北窗和何从事

  国小暇日多,民淳纷务屏。辟牖期清旷,开帘候风景。泱泱日照溪,团团云去岭。岧嶤兰橑峻,骈阗石路整。池北树如浮,竹外山犹影。自来弥弦望,及君临箕颍。清文蔚且咏,微言超已领。不见城壕侧,思君朝夕顷。回舟方在辰,何以慰延颈。

  和江丞北戍琅琊城

  春城丽白日,阿阁跨层楼。苍江忽渺渺,驱马复悠悠。京洛多尘雾,淮济未安流。岂不思抚剑,惜哉无轻舟。夫君良自勉,岁暮勿淹留。

  和王中丞闻琴

  凉风吹月露,圆景动清阴。蕙风入怀抱,闻君此夜琴。萧瑟满林听,轻鸣响涧音。无为澹容与,蹉跎江海心。

  离夜

  玉绳隐高树,斜汉耿层台。离堂华烛尽,别幌清琴哀。翻潮尚知恨,客思渺难裁。山川不可尽,况乃故人杯。

  王孙游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临溪送别

  怅望南浦时,徙倚北梁步。叶上凉风初,日隐轻霞暮。荒城迥易阴,秋溪广难渡。沫泣岂徒然,君子行多露。

  ◎ 王融

  渌水曲

  湛露改寒司,交莺变春旭。琼树落晨红,瑶塘水初渌。日霁沙溆明,风泉动华烛。遵渚泛兰觞,乘漪弄清曲。斗酒千金轻,寸阴百年促。何用尽欢娱,王度式如玉。

  巫山高

  想像巫山高,薄暮阳台曲。烟霞乍舒卷,猿鸟时断续。彼美如可期,寤言纷在瞩。怃然坐相思,秋风下庭绿。

  萧谘议西上夜集

  徘徊将所爱,惜别在河梁。衿袖三春隔,江山千里长。寸心无远近,边地有风霜。勉哉勤岁暮,敬矣事容光。山中殊未怿,杜若空自芳。

  和王友德元古意二首

  游禽暮知返,行人独未归。坐销芳香气,空度明月辉。嚬容入朝镜,思泪点春衣。巫山彩云没,淇上绿杨稀。待君竟不至。秋雁双双飞。

  霜气下孟津,秋风度函谷。念君凄以寒,当轩卷罗谷。纤手废裁缝,曲鬓罢膏沐。千里不相闻,寸心郁纷蕴。〔笺注:平声。〕况复飞萤夜,木叶乱纷纷。

  ◎ 张融

  别诗

  白云山上尽,清风松下歇。欲识离人悲,孤台见明月。

  ◎ 刘绘

  有所思

  别离安可再,而我更重之。佳人不相见,明月空在帷。共御满堂酌,独敛向隅眉。中心乱如雪,宁知有所思。

  ◎ 孔稚圭

  游太平山

  石险天貌分,林交日容缺。阴涧落春荣,寒岩留夏雪。〔笺注:阴森。〕

  ◎ 陆厥

  临江王节士歌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秋思不可裁,复带秋叶来。秋风来已寒,白露惊罗纨。节士慷慨发冲冠,弯弓挂若木,长剑竦云端。

  ◎ 江孝嗣

  北戍琅琊城诗

  驱马一连翩,日下情不息。芳树似佳人,惆怅余何极。薄暮苦羁愁,终朝伤旅食。丈夫许人世,安得顾心忆。按剑勿复言,谁能耕与织。

  东昏时百姓歌

  〖《金陵志》:“东昏侯即台城阅武堂为芳乐苑,又于苑中立店肆,以潘妃为市令。”〗

  阅武堂,种杨柳。至尊屠肉,潘妃沽酒。

 

【梁诗】

  ◎ 武帝

  逸民

  如垄生木,木有异心。如林鸣鸟,鸟有殊音。如江游鱼,鱼有浮沈。岩岩山高,湛湛水深。事迹易见,理相难寻。〔笺注:渊渊浑浑,不类齐梁风格。〕

  西洲曲

  〖一作晋辞。〗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飞鸿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阑干头。阑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笺注: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似绝句数首,攒簇而成,乐府中又生一体。初唐张若虚、刘希夷,七言古,发源于此。〕

  拟青青河畔草

  幕幕绣户丝,悠悠怀昔期。昔期久不归,乡国旷音徽。音徽空结迟,半寝觉如至。既寤了无形,与君隔平生。月似云掩光,叶似霜摧老。当途竟自容,莫肯为妾道。

  河中之水歌

  〖一作晋辞。〗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珊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早嫁东家王。

  东飞伯劳歌

  〖一作古辞〗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谁家儿女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帏绮帐脂粉香。女儿年纪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谁与同。〔笺注:何许骀宕。〕

  天安寺疏圃堂

  乘和荡犹豫,此焉聊止息。连山去无限,长洲望不极。参差照光彩,左右皆春色。晻暧瞩游丝,出没看飞翼。其乐信难忘,翛然宁有适。

  藉田

  寅宾始出日,律中方星鸟。千亩土膏紫,万顷陂色缥。严驾伫霞昕,浥露逗光晓。启行天犹暗,伐鼓地未悄。苍龙发蟠蜿,青旂引窈窕。仁化洽孩虫,德令禁胎夭。耕藉乘月映,遗滞指秋杪。年丰廉让多,岁薄礼节少。公卿秉耒耜,庶甿荷锄耰。〔笺注:同摄。〕一人惭百王,三推先亿兆。〔笺注:典重肃穆,能与题称。〕

  ◎ 简文帝

  〖诗至萧梁,君臣上下,惟以艳情为娱,失温柔敦厚之旨,汉、魏遗轨,荡然扫地矣,故所选从略。〗

  折杨柳

  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城高短箫发,林空画角悲。曲中无别意,并是为相思。〔笺注:“风轻花落迟”五字隽绝。〕

  临高台

  高台半行云,望望高不极。草树无参差,山河同一色。仿佛洛阳道,道远难别识。玉阶故情人,情来共相忆。〔笺注:“山河同一色”,自是登高远望神理。少陵《登塔》云:“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更觉雄跨数倍。〕

  纳凉

  斜日晚骎骎,池塘生半阴。避暑高梧侧,轻风时入襟。落花还就影,惊蝉乍失林。游鱼吹水沫,神蔡上荷心。翠竹垂秋采,丹枣映疏砧。无劳夜游曲,寄此托微吟。

  ◎ 元帝

  咏阳云楼檐柳

  杨柳非花树,依楼自觉春。枝边通粉色,叶里映红巾。带日交帘影,因吹扫席尘。拂檐应有意,偏宜桃李人。〔笺注:咏杨柳者,唐人佳句甚多,然不如梁元二语,有天然之致。“落星依远戍,斜月半平林”,二语澹远可风,摘录于此。〕

  折杨柳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笺注:连上篇,此种音节,竟是五言近体矣。古诗之亡,亡于齐梁之间,唐陈射洪起而廓清之。文得昌黎,诗得射洪,挽回之功不小。〕

  ◎ 沈约

  〖家令诗,较之鲍、谢,性情声色俱逊一格矣。然在萧梁之代,亦推大家。以边幅尚阔,词气尚厚,能存古诗一脉也。尔时江屯骑、何水曹,各自成家,可以鼎足。水部名句极多,然渐入近体。〗

  临高台

  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连山无断绝,河水复悠悠。所思竟何在,洛阳南陌头。可望不可见,何用解人忧。

  夜夜曲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

  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

  眷言访舟客,兹川信可珍。洞彻随清浅,皎镜无冬春。千仞写高树,百丈见游鳞。沧浪有时浊,清济涸无津。岂若乘斯去,俯映石磷磷。纷吾隔嚣滓,宁假濯衣巾。愿以潺水,沾君缨上尘。

  直学省愁卧

  〖学省,国学也。〗

  秋风吹广陌,肃瑟入南闱。愁人掩轩卧,高窗时动扉。虚馆清阴满,神宇暧微微。网虫垂户织,夕鸟傍櫩飞。缨珮空为忝,江海事多违。山中有桂树,岁暮可言归。〔笺注:诗品自在,是《文选》体。〕

  宿东园

  陈王斗鸡道,安仁采憔路。东郊岂异昔,聊可闲余步。野径既盘纡,荒阡亦交互。槿篱疏复密,荆扉新且故。树顶鸣风飙,草根积霜露。惊麏去不息,征鸟时相顾。茅栋啸愁鸱,平冈走寒兔。夕阴带层阜,长烟引轻素。飞光忽我遒,岂止岁云暮。若蒙西山药,颓龄倘能度。〔笺注:潘岳诗曰:“出自东郊,忧心摇摇。遵彼莱田,言采其樵。”西山药,见魏文诗。〕

  别范安成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勿言一尊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笺注:一片真气流出,句句转,字字厚,去《十九首》不远。〕

  伤谢

  吏部信才杰,文峰振奇响。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岂言陵霜质,忽随人事往。尺璧尔何冤,一日同丘壤。〔笺注:三四语能状谢朓之诗。〕

  石塘濑听猿

  噭噭夜猿鸣,溶溶晨雾合。不知声远近,惟见山重沓。既欢乐岭唱,复伫西岩答。

  游沈道士馆

  秦皇御宇宙,汉帝恢武功。欢娱人事尽,情性犹未充。锐意三山上,托慕九霄中。既表祈年观,复立望仙宫。宁为心好道,直由意无穷。曰余知止足,是愿不须丰。遇可淹留处,便欲息微躬。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开襟濯寒水,解带临清风。所累非物外,为念在玄空。朋来握石髓,宾至驾轻鸿。都令人径绝,惟使云路通。一举凌倒景,〔笺注:同影。〕无事适华嵩。寄言赏心客,岁暮尔来同。〔笺注:谷永曰:“遇风轻举,登遐倒景。”言身在日月之上,日月反从下照,故其景倒也。“欢娱人事尽”十字,“宁为心好道”十字,从来富贵人慕神仙之故,断得确,说得尽。〕

  早发定山

  夙龄爱远壑,晚莅见奇山。标峰彩虹外,置岭白云间。倾壁忽斜竖,绝顶复孤圆。归流海漫漫,出浦水溅溅。野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然。忘归属兰杜,怀禄寄芳荃。眷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笺注:通体对偶,亦成一格。〕

  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

  〖《齐书》:“豫章王嶷甍,赠丞相、杨州牧。长子廉,为世子。”〗

  廉公失权势,门馆有虚盈。贵贱犹如此,况乃曲池平。高车尘未灭,珠履故余声。宾阶绿钱满,客位紫苔生。谁当九原上,郁郁望佳城。〔笺注:《史记·廉颇传》曰:“廉颇失势之时,故客尽去。乃复为将,又复至。〕

  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

  表闾钦逸轨,式暮礼真魂。化涂终渺默,神理暧犹存。尘经未辍幌,高衡已委门。日芜子云舍,徒望董生园。华阴无遗布,楚席有灵樽。元泉倘能慰,长夜且勿论。〔笺注:华阴句,用王烈遗盗牛者布事。〕

“昆明风水甲天下,五百年后胜江南”——昆明城风水今生前世说

昆明又称“春城”,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历史悠久,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同时昆明也是全国十大最佳风水城市之一。昆明如何能成为中国十大风水城市?小编从风水学的角度对昆明城风水的今生前世进行了整理,以飨读者。

一、昆明城的今生

1、以水定产 以水定城

《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昆明要 以水定产 以水定城

在“一主四辅四次十九片”空间布局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未来发展潜力,提出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进一步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构建功能完备、高效联通、生态宜居的“两核一极两区六廊”城市格局。

“两核”中的一核即包括五华、盘龙、西山、官渡(除划入滇中新区部分)在内的老城区。这一区域将有序推进人口转移、功能疏解,加快工业企业搬迁,推进城市更新改造,突出政治中心、文化交融功能,增强科技研发、金融商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国际交流等服务功能,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两核”中的另一核是指包括呈贡核心区和已托管的马金铺、洛羊、大渔、七甸4个街道办事处在内的呈贡新区。这一区域将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优化生产生活布局,发展新型城市社区,提升科教研发、交通枢纽、信息服务等核心功能,强化四个托管区现代产业聚集功能,有序承接主城四区人口和功能转移,建设全省信息产业发展高地、信息产业核心区,打造现代化科教创新新城。

空间布局中的“一极”则是指包括安宁市、嵩明县和官渡区部分区域在内的滇中新区。这一区域将着力提升新区产业综合承载能力,构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以产聚人、以产促城、产城融合、一体发展,把滇中新区建设成为支撑昆明、带动全省跨越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国际化高新产业新城。

2、打造现代高原湖滨生态宜居城市

目前

正在高水平的编制《昆明2050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本次的战略规划,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城市的定位和发展路径,从立足长远和着眼当前的双重需求出发,以2050战略规划为平台,探索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机制,兼顾长远发展和当前建设的需求,以有效地指导昆明规划编制和城市建设。并以独特的视角和眼光,对城市的形态和城市的轮廓、建筑的景观和色彩等进行精心的设计,以打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特色,体现昆明的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

昆明作为山地城市,和平原城市的发展是不一样的,要充分考虑山地城市的特征。此外,昆明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要充分挖掘昆明的旅游资源,充分利用旅游资源的优势,增强城市的美誉度,并利用新媒体、网络、手机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充分利用创新和传承的优势,提升昆明城市的加工贸易、服务贸易,以充分带动经济的发展,打造现代高原湖滨生态宜居城市。

3、打造昆明的经济三角洲

从古到今,城市有内外城之分。古代,内城为皇宫占地,按礼制安排用地。外城为商业、手工业、一般居住区。现代城市,核心地段大都是政府行政办公区,外围是商业区、工业区、物流区、客流区。目前,昆明北城(主城)规划面积规模220平方公里,人口220万人。东城区(呈贡片)规划面积107平方公里,人口规模95万人。北城区,省级行政机关,四个区级行政机关入驻此地。金融、商业、建筑设施老化。而且原设计的功能房间已满足不了现代金融、商业设备更新换代的需求。加上静态交通(停车问题)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出行交通的需求。当下中心及周边环境满足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需求,故而纷纷在外围寻找发展空间。

东城区,由昆明市级行政机关入驻此地,是政治、文化、经济管理的中心。但商业及其他专项产业,还得在外围寻求空间谋发展。南市区是主城与东城的铰接地,不言而喻,此处将是经济全球化形成的一片经济三角洲。

从昆明城市的风水格局来看,南市区,脉向来自西北。官渡古镇为太极点,玄武方有大观山、朱雀山、长虫山为倚,朱雀方有洋铁山、猫鼻子山、宝塔山为向。青龙方则是营盘山、咸水塘山婉蜓相护。白虎方有美女峰、罗汉峰相卫。北枕五华山、南抱滇池水,东有宝象河自东向南往西环绕,西有广福路自西北向东南形成通衢大道,并连缀横向数街。人聚气团,早已形成不可抗衡的气场。地运注定是一块商贾云集的经济中心。

古人在讨论风水环境时,有主脉与引脉之说。五华山虽有破脉之嫌,但目前尚是昆明城的龙山。故官渡古镇仅是另一堂局的太极点了。根据风水学的观点,城市、小区、庭院及单体建筑,必须要有轴线。因此,南市区当以官渡古镇为太极点,自北向南偏东引出一条轴线,形成一个次级中心。把金融、商务、信息平台、写字楼等设置在中心地段。居住及其它设施各得其所,既能聚气又能团住气。

二、昆明的前世

1、老昆明城的建城过程

老昆明城的建城过程,历史上大致经历过四次改造。最初在汉朝时期,昆明属于汉设益州郡,如今的盘龙区等地区,名为谷昌县,这是昆明城最早的称呼。其后唐代中叶,蒙氏南诏国入滇,建拓东城。成为那时期南诏的第二大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亦为来往云、贵、川及越南的交通枢纽。随后的段氏主政大理,更名鄯阐府,延续拓东府治。两者实则为一。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当时南诏及大理国是自西北而下滇,那时繁华的地段在如今的金碧路及三市街一带,还未向北扩展。而如今的金碧路,也还繁花似锦。以上是昆明老城的最初面貌,但“云南”及“昆明”的最早称呼,却是从元朝开始。

公元1253年,元军入滇,二十二年后的1275年,正式建立云南行中书省,设昆明县,定为当时的行政中心,大理随后没落。自此,云南昆明的称呼才正式出现在历史画卷中,而昆明作为云南省首府,从此承担起了它的历史责任。直到明朝洪武14年,明军征平昆明县后,才有昆明城的正式建置。而这一建置,并非原址改建,而是大规模扩建,当时参与建城规划的,就有堪舆师汪湛海先生,而如今昆明的新老城区,其实大多延续汪老先生通过风水学勘定的范围,向四维辐射。也就是说,昆明城的区域风貌,基于明朝奠定,此后建筑虽然随着时代变迁,但城区范围改变很小。一直到现代社会,才有了旧貌换新颜的巨大改变。

可以说,明朝堪舆师汪湛海先生对昆明城的初期规划及建设,贡献不小。笔者根据有限资料及实地考察,大致对汪先生规划昆明城的原理,做个简单而有趣的探究。

汪湛海被民间称为明朝中末期的地理堪舆大家,籍贯江西,虽然史无考证,但古代风水学自唐代风水大师杨筠松后,大多出于江西,却是现在公认的。就汪老先生的城建规划能力来看,其人深谙青乌之术,精通此道,称为大家,毫不为过。史称汪氏于昆明:“审山龙,查地脉,别阴阳,定子午,就高下而奠基础,取形胜而立范围,经八年的惨淡经营,功始告成”。由这段描述,可见汪老先生的敬业态度及学识水平,历经八年,才有昆明城的建成。古人治学及治业之态度,实令吾辈汗颜。

而汪老先生的来历,笔者查遍诸地理古籍,才寻到“有明朝地理师,祖籍江西”,名“汪用宾”的记载。称其人“有笃行,业儒,善地理,尤精形家法”,此外均无所获。但“尤精形家法”一句引起笔者注意。上段说过汪老先生苦心经营八载,奠定昆明城基础的过程,其记载的那段话,实际就是风水中形法的精髓。此汪与彼汪是否一脉相承,或是同一人,可以打个疑问,但不妨碍我们探究古昆明城的风水规划因素,那就是----要解释老昆明城的风水,则须以形法入手!如此,便可豁然贯通。而且民间亦多流传汪老先生勘测昆明城多以形家言之说。

其实,古代之风水学,不出两大板块,也就是形和理。形指形势、形象及龙、砂、穴、水……等等,理指九星、理气等等专业俗称,包含了空间、方位及时间的交贯,俗称形势无凭,理气不真,就是这个道理。其实在笔者看来,所谓形,指自然形势,所谓理,即顺应自然形势及“合道”的布局,无论传统建筑风水、营造风水及园林风水,这些都离不开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自古至今,这一理念仍然贯穿在我们当今的建筑思想中。

因此,对老昆明古城的风水探究,只要些微剖析一下“审山龙,查地脉,别阴阳,定子午,就高下而奠基础,取形胜而立范围……”这段话,便会有大致的认知与收获了。并且,对于每个昆明人来说,了解本土的古今建筑轶闻,也不失为一种乐事。

“审山龙”——长虫山

昆明城的龙脉为长虫山,对整个城区来说,因为南低北高的缘故,属于靠山,其形垂护有情,风水上称为玄武。此山脉自东北而来,于黑龙潭起顿,再转脉至北,蜿蜒至五华山吐秀开屏,就地成脉,始成昆明城。所谓审山龙,便是指来龙要真,真龙才有真气,才能孕育万物。就现代地理学来说,整个城区坐北朝南,抵挡北风吹袭,可以安居,面朝滇池,可以治生产,加上日照充足。很符合古代依山傍水,鱼猎农耕的生存法则。

“查地脉”——五华山

龙真地才有穴,有穴才是好地、大地。形家言龙真穴的,便是这个道理。风水四要“龙、砂、穴、水”,其中“穴”其实是指一种无形而有理的气场,由龙山结出,即地脉。长虫山于圆通山顿下结穴,这就是为什么圆通山一带建有观音道场圆通寺的来历,具体原因,另撰文叙述。长虫山自结穴后又突起而吐秀开屏,回龙顾祖,形成五华山地貌,这五华山实际就是风水上描述的“孩儿脑”,又称一线钓金虎,是整个老昆明的吉祥之源,生气之根。自建造昆明城以来,历代权要部门,皆立足于此,可俯瞰全城。另一个原因是五华山位靠西北的缘故,是为易经六十四卦之首卦,乾卦。该卦居西北,代表天、首领、权柄,《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整个方位要体现的是古今昆明生生不息的发展,无论几多沧桑,皆有蓬勃朝气的面貌。

但鲜为人知的是,五华山地脉在汪老先生为昆明城作规划之前,并不在旧城以内,因此,以五华山作为历代官衙权署之地,行政治理之中心,实则从明朝才开始,明以前的昆明城,无论南诏国及大理国,都是自西北而来,所设置的城区并不囊括五华山,对他们来说,那已经是很远的郊区了。

2、古昆明风水面貌

当今之昆明,历大约四次城建。早于3万年前之旧石器时代,滇池沿岸便有远古人类生息繁衍。距今约2800年左右,滇池周围便已出现奴隶制城邦;战国末期楚庄跷于现今昆阳(晋宁县)建立滇国,修筑苴兰城;西汉时滇王尝羌臣服于汉,武帝封爵,赠金质“滇王之印”。自公元1275年元代云南行省,昆明便为省会至今。1928年正式置市。昆明又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震惊中外的“辛亥重九起义”、“护国起义”、1945年的“一二.一”爱国运动都发生于此。1949年12月9日,昆明和平解放。昆明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各国的交往源远流长。两千多年前,著名的南方陆上丝绸之路----“蜀身毒道”和“蜀安南道”都经过昆明。成为当时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抗日战争中,滇缅、中印公路的修建,进一步奠定了昆明作为国际重镇的地位。昆明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都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昆明之历史悠久,亦体现于考古文化上。她是滇文化的发祥地。各个历史时代都留下了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及绚丽斑斓的人文资源、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旧石器时代,呈贡龙潭山人比北京山顶洞人早一万年进入狩猎时代;春秋至汉朝时期的青铜器至今仍令世界为之倾倒;南诏、大理国时代的中印文化兼容的佛教文化,以及清朝昆明学士孙髯翁撰写的弛名海内外的“天下第一长联”,都是举世瞩目的瑰宝。

昆明市现有地藏寺经幢等5项国家级重点文物;有筇竹寺五百罗汉塑像、石寨遗址及墓群等41项省级文物,铜犴、大德寺双塔等33项市级和150余项县(区)级文物。昆明又是名山、胜水、奇洞、怪石、流泉、飞瀑和珍稀生物集聚之地,尤以石林地貌奇特,被称为“天下第一奇观”;规模宏大的“九乡溶洞群”中国首屈一指,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区;碧波万顷的滇池被誉为“高原明珠”。全市现有世界级名园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省、市级30多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对外开放景区40余个;游览面积2700多公顷。但何以在其他省外人眼中,如此一个人天福地,历代竟难出闻名遐迩之人杰英豪?此疑问就不得不引发堪舆家对昆明风水之重新审视!

通过史料之记载,约四千~七千年前,滇池附近便有了定居之农事部落,从事“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和捕捞、狩猎、采集、饲养畜禽等多种经营活动。从风水角度来说,滇池属于当今昆明之正南,西有碧鸡山为屏障,东有金马山护卫。古人择水而居,依山而建的风水生存观念体现无疑,也正应了风水中依山伴水的原则。

纪元前298-277年间,楚人庄率众入滇,抵滇池地区,与当地的叟族部落联盟,建立了以叟族为主的“滇国”,自称“滇王”。史载“滇王者,其众数万人,其旁东北有劳浸、靡莫,皆同姓相扶”。“庄开滇”带来了楚国和中原内地先进的文化、技术,对促进当时以滇部落为主的滇池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当时行政中心位于目前的晋城附近。从此考察,亦无史记滇国之建与风水有关,大抵是利于农耕生存而择。在笔者记忆中,小时的晋宁亦为沃田一片。

从事堪舆者都知,风水体系之起源大抵为西汉中期至东汉末年。彼时昆明属于汉设益州郡,郡治与滇王驻地同在今晋城附近。而以盘龙四区为主的小片地区则名“谷昌县”,晋城后的昆阳为建伶县,而郡治晋宁则称为滇池县,滇西之安宁为连然县,富民为秦臧县,滇东南之宜良为昆泽县等等,其后三国之蜀入滇后改益州郡为建宁郡。那时大都没有较大规模之城建工程。风水体系之概念尚无入滇之迹。但滇池地区凭借其物产及天生的风水环境及人文治理,到公元414年,滇中地区已具“户口殷众,金宝富饶”、“多骏马、犀象、明珠”之美誉。时年为梁末隋初。

而古代昆明的起源,实则自公元617年唐王朝建立起才开始。唐代中叶,当时蒙氏南诏国崛起于大理地区,并于公元746-747年进兵安宁,于今昆明城区一带置拓东城。并发展成为南诏的第二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成为往来广西、贵州和安南(今越南)的重要通道,在当时大西南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与东南亚的国际交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到大理段氏掌政之后,拓东城繁华的市中心逐渐移至盘龙江以西(今金碧路、三市街)一带,在拓东城的基础上设鄯阐府,为大理国八府之一。府治沿袭拓东城。段氏在鄯阐营造宫室园林,兴修水利,修筑河堤,发展古代城市建设。到大理国末期,鄯阐城已发展成为滇中一座“商工颇众”的繁华城市,商业、手工业和对外贸易都有了一定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古昆明三面环山,一面朝水的天然风水宝地自有它的运势在内。此运势随着元运发展就逐渐体现出它不可抗拒的力量。那何谓三面环山,一面朝水?虽然此乃小道,但为从俗,不得不说。

昆明地区之风水格局大体是以长虫山为龙脉,此山为靠,可称玄武,方位居北;左为青龙,乃金马山,位居东方;右为白虎,乃碧鸡山,位居西方;前为朱雀,乃滇池水域,位居正南。

根据现代科学探测,金马山-碧鸡山与东寺塔-西寺塔在卯酉圈东西横轴线基本吻合,长虫山-白鹤山与东寺塔-大德寺子午线南北轴线基本吻合。这就大体奠定了传统风水学上关于城市规划中南北定轴的道理。如此一个风水宝地,自然有他持续发展的硬道理在内!而东西寺塔和大德寺东、西塔是自唐太和年间逐步发展起来的,历经1100多年,保存至今。这也充分说明了自大理段氏于滇池地区建府以来,中原的风水建筑体系学说就已经逐步的融入了古昆明的建筑规划史中。但此两城之故址以何为范围,已不可究。

但“云南”及“昆明”这两个称呼,则是由元朝开始。公元1253年(元宪宗三年),元军攻占云南。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赛典赤主滇后,把军事统治时期所设的万户、千户、百户改为路、府、州、县,正式建立“云南行中书省”。置“昆明县”,并把行政中心由大理迁到昆明。自此,“云南”正式成了行省一级行政区划的名称, “昆明”也正式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然又据史载,明洪武14年,傅友德、蓝玉、沐英等征平云南后,乃有昆明城池之建置。而此一建置,却不是此前之苴兰城、拓东城、鄯阐城的扩大和改创,而是另辟基地而建一形势壮大、规模完备之府制城池。明代著名堪舆大家江西人汪湛海,为建置昆明城时总持建筑工程事者,于是有了今天昆明城的雏形。这便是笔者致力研究之处。

史称汪氏于昆明“审山龙,察地脉,别阴阳,定子午,就高下而奠基础,取形胜而立范围,经八年之惨淡经营,功始告成。”其规划目的乃“龟蛇相交,产生帝王之气”。又云“五百年后云南胜江南”,并筑碑四城。于是现代昆明城的大体格局就于明洪武年间(1382年)勘定下来。

汪氏乃明朝中末期之江西地理大师,但史无考证。据称其为明代地理大家,人称地理神师。但笔者溯源无果,只查得明朝有一江西地理师,名汪朝邦,字用宾,江西段莘人。史称其“有笃行,业儒,不售,弃而攻医。”,又云其人“善地理,尤精形家法。得龙尾苓吉穴”,但生卒不详。此记载于《地理人字须知》、《地理正宗》、《堪舆名人小传》等。岁月轮流转,至于是否此汪或彼汪,多不重要。但汪湛海勘察昆明地形多取形家言却是不争之事实,况且斯时汪氏堪地尚有滇派地理名家陆泰辉先生相助并指正。而且近代有人寻得汪氏《钤记》孤本,上载汪氏于昆明勘察的48个地脉穴点,乃不可多得之堪舆日记,也足以证明其“就高下而奠基础,取形胜而立范围,经八年之惨淡经营,功始告成”之事迹史实,汪湛海先生实为我辈楷模。

昆明城之四神四方乃指长虫山做玄武,居北,堪舆学中,玄武要垂头有情,又作整个风水格局之靠山。长虫山为昆明城之主山,亦为地气来龙。其山自万山之祖的昆仑山起脉 , 北走蜿蜒。途经多地至云南丽江,簇拥着有云南众山之祖著称的老君山而来。其山体庞大,山脉主峰金丝丁山海拔4402.1米河源,九十九龙潭及九十九面军旗山,绵延盘亘数百里,山脉位于丽江县西部,地理坐标在北纬26°38′—27°15′,东经99°70′—100°00之间,东西长33公里,南北宽35公里,总面积715平方公里,处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过度的衔接地带。山脉主体在丽江县境内由北而南历经鲁甸、巨甸、金庄、黎明、石鼓、石头、仁和等乡镇直抵九河乡的南缘,山脉为山原峡谷地貌,地处高山峡谷上流,经攀枝花后再由横垮金沙江、南盘江两流域之间的云南昆明寻甸县山岭相连,西和富民禄劝毗邻田畤相接,北与东川接壤,南接嵩明川原平街,位于东经102°41′—103°33′,北纬25°20′—26°01′经嵩明。九曲向东北艮方,再折转北坎方落脉北峰五老山呈(现黑龙潭后山)星罗棋布之态,形势北斗七星,而长虫山宛如三台星宿,形成紫微垣局。此局便是前文所述产生“帝王之气”的要点。也是汪氏历八载所要点出的真龙大地。而昆明城之主脉以长虫山为基,其来历便是如此.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为了区分天文星象,将星空划分成三垣二十八宿。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按《步天歌》,紫微垣为三垣的中垣,位于北天中央位置,故称中宫,以北极为中枢。有十五星,分为左垣与右垣两列,宋史天文志:“ ‘紫微垣在北斗北,左右环列,翊卫之象也。”而且古代认为紫微垣之内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因此预测帝王家事便观察此天区,五行上紫微星属己土,乃南北斗中天之帝王星,喜左辅、右弼为其辅佐,天相、文昌、文曲为之部从,天魁、天钺为之传令,日月为之分司,更喜会合禄存、天府,其威能制火铃为善,能降七杀为权等等。以上等等,也是汪氏点地之要。

再观长虫山,由东北艮方折转北坎方落脉,结穴后下脉,至铁峰庵再结穴,形上为壁上挂灯穴,是长虫灵蛇口。笔者认为此地正是长虫山王气所钟之处。可惜的是清朝吴三桂反清,被清兵掘脉破城,铁峰庵一片狼籍,几被掘地三迟,而且植被多被砍伐。山脚处之聚居村落又把此山视为自家祖山,掘山起坟,多不胜数。于龙脉葬坟,乃风水大忌。近代又由于历史问题,长虫山几成一座石山。在风水经典《葬经》中有言:“山不可葬有五。。。气因土行,故石山不可葬,生新凶,消己福”,在笔者记忆中,老昆明城内亦有不少人家葬先人于此。迄今历数,多无发福之人,财富少有而福德不足。石质硬气,棱角分明,多主后人有勇无谋,事业坎坷,寿短好酒,有志难伸!但是,长虫山即为龙脉来脉,其转峡顿膝处亦结上穴,即支脉脚下却为财富之地。譬如依山而建的昆明卷烟厂,经营大利,名扬海内。而且昆明市的城区改造,亦由此方展开。这就是龙脉之影响力,岂可忽之?

由此可知,长虫山从丽江老君山发脉后经寻甸嵩明九曲东北艮方折转北坎方,来势若鸾停鸪立,落脉五老峰结穴铁峰庵后下脉,并由北向南逐级而下,依次为商山、圆通山、螺峰山、五华山、祖通山等层叠而至,拾阶平行。山势并不高但尊贵有情,其秀雍容瑞丽,其势大气包容,瑞祥安泰。此后龙脉行至螺峰山结穴,开玉屏,吐出五华透气,始结地昆明城。

至此昆明城在汪氏格局下成为长蛇赶龟的名地,又称“龟蛇交合,孕育万民”。把昆明城依灵龟之形而建,靠龙脉而筑,又占子午正线,乃皇城之地,其用意不亚北京、南京,汪氏妙笔不可胜言,其初衷只可与同道相叙。笔者行文至此,唯与汪老做千古之会心一笑。然而历史毕竟是现实的,500年以后云南昆明果真胜过江南否?如若不是,那是为何呢?

3、老昆明风水传说

老昆明城的建城过程,历史上大致经历过四次改造。最初在汉朝时期,昆明属于汉设益州郡,如今的盘龙区等地区,名为谷昌县,这是昆明城最早的称呼。其后唐代中叶,蒙氏南诏国入滇,建拓东城。成为那时期南诏的第二大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亦为来往云、贵、川及越南的交通枢纽。随后的段氏主政大理,更名鄯阐府,延续拓东府治。两者实则为一。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当时南诏及大理国是自西北而下滇,那时繁华的地段在如今的金碧路及三市街一带,还未向北扩展。而如今的金碧路,也还繁花似锦。以上是昆明老城的最初面貌,但“云南”及“昆明”的最早称呼,却是从元朝开始。

公元1253年,元军入滇,二十二年后的1275年,正式建立云南行中书省,设昆明县,定为当时的行政中心,大理随后没落。自此,云南昆明的称呼才正式出现在历史画卷中,而昆明作为云南省首府,从此承担起了它的历史责任。直到明朝洪武14年,明军征平昆明县后,才有昆明城的正式建置。而这一建置,并非原址改建,而是大规模扩建,当时参与建城规划的,就有堪舆师汪湛海先生,而如今昆明的新老城区,其实大多延续汪老先生通过风水学勘定的范围,向四维辐射。也就是说,昆明城的区域风貌,基于明朝奠定,此后建筑虽然在随着时代变迁,但城区范围改变很小。一直到现代社会,才有了旧貌换新颜的巨大改变。

4、东骧神骏,西翥灵仪的由来

这句话出自大观楼著名长联的咏叹。所谓“东骧神骏,西翥灵仪”、“金马朝晖,碧鸡秋色”的赞美,乃是指文武二山,即金马碧鸡而言。据此两山的传说和风水特点,昆明老城内才有了金马碧鸡东西寺塔的建造,也就是现在金马碧鸡坊的位置所在。

根据考察,在老昆明城内修建“金马碧鸡塔”以对应金马碧鸡两山的初衷,不仅暗合传统风水学中的十字天星线,其真实目的乃是古人期望滇中重镇能出惊世文武人才的希冀,因此结合两山的传说而兴建了佛塔,将之视为祥瑞之兆,并作为古代昆明城的地标建筑来使用。

说起金马碧鸡的来历,历史文献中记载,西汉时汉武帝就听说云岭之南有神鸡,毛羽青翠,能破石凌空飞翔,光彩夺目,其声悠长。此后,汉宣帝封王褒为谏议大夫前往云南求取,王褒因故没有到达,写《移金马碧鸡颂》以祭之。另外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所著《水经注》里也提到大姚禺山有碧鸡“光彩候忽,民多见之”。唐代之后,昆明东西山岳已有金马、碧鸡的祠寺,人们把它当作神灵加以供奉、祈福。但相较之下,昆明人大抵对碧鸡山印象较深,因为那里不仅滨临滇池,还有西山及睡美人的风景天下皆知,更有旅游胜地龙门及云南民族村为人津津乐道。但对于东面之金马山,因近现代鲜有人文描述,就比较模糊了。

相传金马山来源于佛教阿育王坐下神马而得名,这个来源,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更重要的是,按照风水易学的提法,金马山位于东面,属于后天卦位的东方,横跨东南,为八卦之巽卦,巽为文昌方位,此处要有塔,本地文化事业才能有所振发。据说,正基于本土文昌星不旺的民间传说,现代在金马山之昙华寺附近,又才修建了个瑞应塔,因居金马山脊,故又称为第一高塔。

相传昙华寺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寺中原有古本昙花一树,昙花开放,被认为是祥瑞之兆,故取名为昙华寺。今大殿右侧还存有一株昙树,高约10米,枝叶茂密,传为清初之物,至今已近300年,时有花开,旁有“昙花献瑞”石刻。而瑞应塔据说是在初年映空和尚的舍利塔基础上修建而成,属于八角阁楼式七级浮屠塔,于1994年兴建,1996年竣工,当时称为第一高塔。可惜才修建仅7、8年的功夫,整个塔体建筑就出现了毁坏,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从这个民俗小故事说明,古昆明城的风水营造精髓在于上合天星,下应地理,并且我们会在历史文化沉淀不经意间发现,昆明本土传统文化中不仅有传统易学文化的身影,还含有重要的佛教文化因素!放眼昆明城内及四周之山,无不林立着许多古刹名寺,大多还保存至今,熠熠生辉,这实在是一个让人遐想的话题。

5、昆明的“财”位探寻

中国古代先贤很重视“水”,因为水中有食物来源,且可以运输而进行贸易往来,促进远近经济。因此,水属于“财富”的理念就逐渐深入人心。我们要寻找古昆明的财位,自然不能放弃对水的重视。经过以上探索,我们了解了昆明城是北南向,南面即浩荡之滇池水,因此,居于有水为财的传统风水观点,我们就来探索一下滇池的历史。

现代有学者研究指出,昆明风水上的财位在东北方,认为财为金,东北为土,土生金为财位,这种观点,可说是大错特错。准确来说,古昆明的“财”位,就在滇池。君不见在西山龙门的灵官殿,供奉着一个财神,以中国人的传统民俗观念来看,财神是掌管天财富的神仙,倘若得到他的保佑眷顾,便肯定可以财源广进,家肥屋阔的。

滇池古称昆明湖,又名滇南泽。在晋人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说:“滇池县,郡治,故滇国也;有泽,水周围二百里,所出深广,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池。”由于气候适宜,物产丰富,是云南古代著名的“鱼米之乡”,云南的“高原明珠”之称,最早,就是指的滇池了,而且这里有丰富的古代遗址,如石器时代的遗址、古滇王墓等文化遗产。登上西山龙门,凭水临风,春城美景,尽揽眼底。而放眼东南,滨临滇池的,则有晋城古镇。

晋城古镇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还是滇中至滇南通衢要道,又兼滇池水运便利,省外及本省的贸易交流,均在此过境集散。因此很早以前这里便形成繁盛的贸易集市,俗称“州街”。时光如梭,至今2011年起,昆明市政府又紧邻滇池及晋城,开始构筑国际物流基地,古今类似之规划,恐怕不仅仅是巧合吧。

1999年属于园艺专业世博会,非综合性世博会,主要展览性质是园艺精品,庭院建筑和科技成就,充分展示了云南昆明及参展各国的智慧才气,根本上不同于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而1999年,恰好在风水民俗的七运中,艮卦为进气之卦,是生气星,气场特旺,艮的对角为西南巨门星,滨临滇池,有水运财。从风水的角度来说,这才是所谓促进昆明经济腾飞的真正原因。

风水玄学大号“s神棍局s”被封,曾融资千万,月入180万

1月18日,知名风水自媒体“s神棍局s”(以下简称:神棍局)被封号,旗下另一个公众号“神棍局军师策”同样被封号。

截止到2017年9月30日,神棍局拥有35万粉丝。粉丝清零,回到起点,对于创始人和投资人而言,绝对是个噩耗。

1

被资本看重的玄学自媒体

2017年9月,神棍局曾获得来自原链资本的天使轮投资。

2018年7月,风水运势自媒体“神棍局”完成 Pre-A 轮融资,资方为微影资本、易合资本。

根据天眼查的数据显示,神棍局竞品产品有10多个,但融资轮次都处于天使轮以下级别。

从融资规模可以看出,神棍局是风水自媒体里的头部大号。

微影资本投资的自媒体,80%都是知识教育类,覆盖天使轮到E轮。

其中包括知名新媒体/自媒体机构:蜻蜓FM、十点读书、凯叔讲故事、新榜等。

易合资本和原链资本主要是前期融资,投资趋向也都是以知识类自媒体为主。

“神棍局”是其中唯一一个玄学类型的自媒体。

2

迅速发展的风水大号

被这些资本看重,显然是有原因的。

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7月,短短8个月时间,神棍局公众号吸引了35万人关注。

神棍局的商业模式很清晰:

1、创业方向是风水命理咨询市场

2、通过公众号发布玄学类内容获取粉丝

3、同时提供风水命理相关的知识服务

神棍局旗下两个微信公众号“s神棍局s”和“神棍局九爷”,前者主要发布玄学相关的知识内容,后者主要提供玄学咨询等服务,两个公众号隶属于珠海市神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神棍局的创始团队,是典型的互联网+搭配。

创始人&CEO@杨苗波,师承企业风水顾问林立通,研究八字命理、风水堪舆等理论15年,中国易经文化协会、岭南风水协会等多个协会的成员。

联合创始人@谢铿,创办的另外一家公司拿到过累计800万元的融资,是典型的互联网创业者。

两人所擅长的领域虽然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新媒体+玄学却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杨苗波是做玄学出身的,擅长八字算命,不过玄学类的内容本身是很枯燥的。

但是经过杨苗波的包装,1篇2000字的玄学知识,通过语言转换成1万字微信文章,把专业术语转换成普通人能读懂的句子,就呈现出了不一样的效果。

比如形容“有情水局”,神棍局用大白话说成:“东海像伸出了一双大手,一只伸往长江,另一只则伸向钱塘江,紧紧环抱着整个上海滩“

神棍局的迅速发展,归功于别具一格的内容和配图。

3

玄学知识

神棍局曾经发布过一篇文章《风水学、命理学、面相学对我们到底有什么“卵”用》,在文章中将玄学归纳成了四大类型:

1、命理学——掌握事物的发展过程

2、风水学——改变企业或人的命运气运

3、面相学——根据五官洞穿渣男、小人、奸商

4、五行生肖——掌握撩妹泡仔秘籍

整个公众号,围绕这四个方向提供内容。而这四个方向,恰恰是绝大多数人非常关注的点,虽然谈不上是刚性需求,但能引发人好奇。

杨苗波创作一篇稿子,少则10天,多则20天。因为他会带着罗盘等工具,实地考察建筑的风水格局。

在无冕财经采访杨苗波的文章中,杨苗波称:

我从实地考察到成稿,有关上海陆家嘴和阿里园区这两个主题的文章都花了半个月以上。尤其是阿里园区,资料极少、风水布局奇特,去考察时一个园区就呆了一周,还带了无人机拍摄俯视图。

针对普通人可能看不懂玄学的问题,神棍局在文章配图方面别出心裁,特地制作了风格统一的动图。

动图中包含出“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神龙”、“龙生八子”、“八运”等传统文化元素。

2017年,神棍局发布了一系列《阿里巴巴集团风水大局》的文章,文章中称杭州城区附近有十一条山龙脉,总共结下了十个\"超级大龙穴\"。

早年阿里巴巴的办公地点就全部扎堆在巨龙周围,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的楼房布置会化解“煞气”。

除了阿里巴巴,神棍局会针对国内各地知名城市/建筑/公司分析,类似的玄学文章还有很多,比如:

1、深圳从小渔村晋升成大都会,是八运满分、命中注定

2、昆明风水好,是因为来龙属于山龙脉中相当牛逼的“紫微龙”

3、上海经济繁华,是因为“大环抱之水”+“九曲环抱水”

在内容方面,神棍局设定了多个人设IP。

1、禽暴科长提供风水知识

2、陆薇薇提供生肖性格和占卜知识

3、神棍局九爷提供个人命理

......

站在营销角度看,神棍局把玄学中的知识,通过大白话讲了出来。

神棍局找到了大多数人比较感兴趣的三个方向:感情、事业和生活。

把玄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普通人觉得自己也能掌握玄学知识,从而吸引人关注。

这一点,从文章标题也可以看出来。

4

靠风水命理赚钱

神棍局主攻建筑类内容,频频创作出10W+爆文,建筑类爆文相对比较少见,神棍局备受房产楼盘类广告主们关注。

曾经有广告商找上门,开出只要在文章中出现一次名字,就投10万广告费。

不过10万天价广告费没能让杨苗波动摇,杨苗波表示粉丝量必须达到80万后,才会考虑接广告。

2017年8月,神棍局开始商业化试水,推出了“预约算命”的咨询服务。

通过90分钟微信对话的方式算过去和未来,回答关于“事业”、“财运”“感情婚姻”和“决策”等四个方向的问题。

神棍局内部将命理师分成了多个品级:

五品名利师价格相对较高,1680元/次(白天),2000元/次(晚上);

四品命理师价格880元/次(白天),到了晚上1200元/次。

根据小公举了解,一些热门景区算命通常200元/次起(那些动辄几千元算一次的除外),可以杀价到100元甚至50元,时间通常10分钟左右。

这样看来,神棍局的线上算命费用和线下算命平均费用差不多,或者稍稍高了一些。

尽管如此单价如此之高,每周10分钟预约档期就满了,而预约档期从刚开始的20个增加到100个,命理师从1人增加到5人。

这意味着,2017年神棍局的“算命收入”月收入在40万元以上。

杨苗波称:

在线上,算命系统获取到的系统的信息有限,一旦在八字方面五行属性的量计算错误,层层传递就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需要积累大量国内一流的命理师作为技术开发的支持,另一方需要百万级用户做测试,系统才能达到80%以上的准确率。

这也正是他选择通过公众号来涨粉的原因。

(不过这一点细思极恐,这是否意味着每个人的隐私信息都泄露给神棍局?让神棍局去做产品测试了?)

2018年12月,距离现在仅一个多月,神棍局推出了价格亲民的“家居风水课”。

之所以说“亲民“,是因为相对“算命价格”,该课程只卖299元/人,而且是一个系统的24节视频在线课程。

1个多月时间,有7852人购买,“家居风水课”销售额达到234万元。

截止目前,该系列课更新了8期。由于公众号一旦被封,没有流量,现在肯定是卖不动了。是否会继续更新,大家可以持续观察。

神棍局还提供了一个非常经典的服务“给宝宝起名字”,客单价达到了3000元。

在页面中可以填写个人相关信息,选择军师,确认后支付费用,起名方案会在3个工作内发送到你填写的个人邮箱中。

从盈利模式上看:

“在线算命”单价高,收入也高,但会占用大量时间,耗费精力,需求人数占比少。

“风水课程”单价低,收入虽低,但只需要研发出课程,就能躺着赚钱,需求人数占比多。

“起名字”单价高,由于需要具备先天条件“宝宝出生取名”,虽然需求人数相对会很少,收入应该也比不上前两个。

神棍局的三款虚拟互联网产品,基本上都没有成本,净利润非常高。

从需求上看,三款收费产品没有冲突,针对不同需求和收入的人群,提供了不同价格的服务。

神棍局的商业模式

4

封号原因

神棍局主攻建筑类内容,频频创作出10W+爆文,建筑类爆文相对比较少

面对玄乎的神棍局,知乎上有人提问:“如何看待神棍局公众号?”

有人匿名发表了一句神级预言:“按照现在的文章思路,顶多三个月活期,不信年后看。”

小公举认为,神棍局被封号原因可能有两种:

第一种,是由于神棍局的玄学类文章,过于迷信,有真有假,迷信类内容导致被封号。

第二种,是由于某篇文章/多篇文章,涉及敏感信息,导致被封号。

你对神棍局被封号怎么看?

在留言区和小公举聊聊吧!

本文由运营公举小磊磊(公众号ID:gongjulei)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即日起,把自己的运营类原创文章,投稿给运营公举小磊磊。一经采用发布,支付千字百元稿费。阅读越高,稿费越高,上不封顶。

点击《投稿》了解详情,投稿邮箱:qw4659378@163

“昆明风水甲天下,五百年后胜江南”——昆明城风水今生前世说

昆明又称“春城”,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历史悠久,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同时昆明也是全国十大最佳风水城市之一。昆明如何能成为中国十大风水城市?小编从风水学的角度对昆明城风水的今生前世进行了整理,以飨读者。

一、昆明城的今生

1、以水定产 以水定城

《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昆明要 以水定产 以水定城

在“一主四辅四次十九片”空间布局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未来发展潜力,提出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进一步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构建功能完备、高效联通、生态宜居的“两核一极两区六廊”城市格局。

“两核”中的一核即包括五华、盘龙、西山、官渡(除划入滇中新区部分)在内的老城区。这一区域将有序推进人口转移、功能疏解,加快工业企业搬迁,推进城市更新改造,突出政治中心、文化交融功能,增强科技研发、金融商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国际交流等服务功能,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两核”中的另一核是指包括呈贡核心区和已托管的马金铺、洛羊、大渔、七甸4个街道办事处在内的呈贡新区。这一区域将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优化生产生活布局,发展新型城市社区,提升科教研发、交通枢纽、信息服务等核心功能,强化四个托管区现代产业聚集功能,有序承接主城四区人口和功能转移,建设全省信息产业发展高地、信息产业核心区,打造现代化科教创新新城。

空间布局中的“一极”则是指包括安宁市、嵩明县和官渡区部分区域在内的滇中新区。这一区域将着力提升新区产业综合承载能力,构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以产聚人、以产促城、产城融合、一体发展,把滇中新区建设成为支撑昆明、带动全省跨越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国际化高新产业新城。

2、打造现代高原湖滨生态宜居城市

目前

正在高水平的编制《昆明2050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本次的战略规划,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城市的定位和发展路径,从立足长远和着眼当前的双重需求出发,以2050战略规划为平台,探索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机制,兼顾长远发展和当前建设的需求,以有效地指导昆明规划编制和城市建设。并以独特的视角和眼光,对城市的形态和城市的轮廓、建筑的景观和色彩等进行精心的设计,以打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特色,体现昆明的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

昆明作为山地城市,和平原城市的发展是不一样的,要充分考虑山地城市的特征。此外,昆明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要充分挖掘昆明的旅游资源,充分利用旅游资源的优势,增强城市的美誉度,并利用新媒体、网络、手机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充分利用创新和传承的优势,提升昆明城市的加工贸易、服务贸易,以充分带动经济的发展,打造现代高原湖滨生态宜居城市。

3、打造昆明的经济三角洲

从古到今,城市有内外城之分。古代,内城为皇宫占地,按礼制安排用地。外城为商业、手工业、一般居住区。现代城市,核心地段大都是政府行政办公区,外围是商业区、工业区、物流区、客流区。目前,昆明北城(主城)规划面积规模220平方公里,人口220万人。东城区(呈贡片)规划面积107平方公里,人口规模95万人。北城区,省级行政机关,四个区级行政机关入驻此地。金融、商业、建筑设施老化。而且原设计的功能房间已满足不了现代金融、商业设备更新换代的需求。加上静态交通(停车问题)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出行交通的需求。当下中心及周边环境满足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需求,故而纷纷在外围寻找发展空间。

东城区,由昆明市级行政机关入驻此地,是政治、文化、经济管理的中心。但商业及其他专项产业,还得在外围寻求空间谋发展。南市区是主城与东城的铰接地,不言而喻,此处将是经济全球化形成的一片经济三角洲。

从昆明城市的风水格局来看,南市区,脉向来自西北。官渡古镇为太极点,玄武方有大观山、朱雀山、长虫山为倚,朱雀方有洋铁山、猫鼻子山、宝塔山为向。青龙方则是营盘山、咸水塘山婉蜓相护。白虎方有美女峰、罗汉峰相卫。北枕五华山、南抱滇池水,东有宝象河自东向南往西环绕,西有广福路自西北向东南形成通衢大道,并连缀横向数街。人聚气团,早已形成不可抗衡的气场。地运注定是一块商贾云集的经济中心。

古人在讨论风水环境时,有主脉与引脉之说。五华山虽有破脉之嫌,但目前尚是昆明城的龙山。故官渡古镇仅是另一堂局的太极点了。根据风水学的观点,城市、小区、庭院及单体建筑,必须要有轴线。因此,南市区当以官渡古镇为太极点,自北向南偏东引出一条轴线,形成一个次级中心。把金融、商务、信息平台、写字楼等设置在中心地段。居住及其它设施各得其所,既能聚气又能团住气。

二、昆明的前世

1、老昆明城的建城过程

老昆明城的建城过程,历史上大致经历过四次改造。最初在汉朝时期,昆明属于汉设益州郡,如今的盘龙区等地区,名为谷昌县,这是昆明城最早的称呼。其后唐代中叶,蒙氏南诏国入滇,建拓东城。成为那时期南诏的第二大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亦为来往云、贵、川及越南的交通枢纽。随后的段氏主政大理,更名鄯阐府,延续拓东府治。两者实则为一。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当时南诏及大理国是自西北而下滇,那时繁华的地段在如今的金碧路及三市街一带,还未向北扩展。而如今的金碧路,也还繁花似锦。以上是昆明老城的最初面貌,但“云南”及“昆明”的最早称呼,却是从元朝开始。

公元1253年,元军入滇,二十二年后的1275年,正式建立云南行中书省,设昆明县,定为当时的行政中心,大理随后没落。自此,云南昆明的称呼才正式出现在历史画卷中,而昆明作为云南省首府,从此承担起了它的历史责任。直到明朝洪武14年,明军征平昆明县后,才有昆明城的正式建置。而这一建置,并非原址改建,而是大规模扩建,当时参与建城规划的,就有堪舆师汪湛海先生,而如今昆明的新老城区,其实大多延续汪老先生通过风水学勘定的范围,向四维辐射。也就是说,昆明城的区域风貌,基于明朝奠定,此后建筑虽然随着时代变迁,但城区范围改变很小。一直到现代社会,才有了旧貌换新颜的巨大改变。

可以说,明朝堪舆师汪湛海先生对昆明城的初期规划及建设,贡献不小。笔者根据有限资料及实地考察,大致对汪先生规划昆明城的原理,做个简单而有趣的探究。

汪湛海被民间称为明朝中末期的地理堪舆大家,籍贯江西,虽然史无考证,但古代风水学自唐代风水大师杨筠松后,大多出于江西,却是现在公认的。就汪老先生的城建规划能力来看,其人深谙青乌之术,精通此道,称为大家,毫不为过。史称汪氏于昆明:“审山龙,查地脉,别阴阳,定子午,就高下而奠基础,取形胜而立范围,经八年的惨淡经营,功始告成”。由这段描述,可见汪老先生的敬业态度及学识水平,历经八年,才有昆明城的建成。古人治学及治业之态度,实令吾辈汗颜。

而汪老先生的来历,笔者查遍诸地理古籍,才寻到“有明朝地理师,祖籍江西”,名“汪用宾”的记载。称其人“有笃行,业儒,善地理,尤精形家法”,此外均无所获。但“尤精形家法”一句引起笔者注意。上段说过汪老先生苦心经营八载,奠定昆明城基础的过程,其记载的那段话,实际就是风水中形法的精髓。此汪与彼汪是否一脉相承,或是同一人,可以打个疑问,但不妨碍我们探究古昆明城的风水规划因素,那就是----要解释老昆明城的风水,则须以形法入手!如此,便可豁然贯通。而且民间亦多流传汪老先生勘测昆明城多以形家言之说。

其实,古代之风水学,不出两大板块,也就是形和理。形指形势、形象及龙、砂、穴、水……等等,理指九星、理气等等专业俗称,包含了空间、方位及时间的交贯,俗称形势无凭,理气不真,就是这个道理。其实在笔者看来,所谓形,指自然形势,所谓理,即顺应自然形势及“合道”的布局,无论传统建筑风水、营造风水及园林风水,这些都离不开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自古至今,这一理念仍然贯穿在我们当今的建筑思想中。

因此,对老昆明古城的风水探究,只要些微剖析一下“审山龙,查地脉,别阴阳,定子午,就高下而奠基础,取形胜而立范围……”这段话,便会有大致的认知与收获了。并且,对于每个昆明人来说,了解本土的古今建筑轶闻,也不失为一种乐事。

“审山龙”——长虫山

昆明城的龙脉为长虫山,对整个城区来说,因为南低北高的缘故,属于靠山,其形垂护有情,风水上称为玄武。此山脉自东北而来,于黑龙潭起顿,再转脉至北,蜿蜒至五华山吐秀开屏,就地成脉,始成昆明城。所谓审山龙,便是指来龙要真,真龙才有真气,才能孕育万物。就现代地理学来说,整个城区坐北朝南,抵挡北风吹袭,可以安居,面朝滇池,可以治生产,加上日照充足。很符合古代依山傍水,鱼猎农耕的生存法则。

“查地脉”——五华山

龙真地才有穴,有穴才是好地、大地。形家言龙真穴的,便是这个道理。风水四要“龙、砂、穴、水”,其中“穴”其实是指一种无形而有理的气场,由龙山结出,即地脉。长虫山于圆通山顿下结穴,这就是为什么圆通山一带建有观音道场圆通寺的来历,具体原因,另撰文叙述。长虫山自结穴后又突起而吐秀开屏,回龙顾祖,形成五华山地貌,这五华山实际就是风水上描述的“孩儿脑”,又称一线钓金虎,是整个老昆明的吉祥之源,生气之根。自建造昆明城以来,历代权要部门,皆立足于此,可俯瞰全城。另一个原因是五华山位靠西北的缘故,是为易经六十四卦之首卦,乾卦。该卦居西北,代表天、首领、权柄,《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整个方位要体现的是古今昆明生生不息的发展,无论几多沧桑,皆有蓬勃朝气的面貌。

但鲜为人知的是,五华山地脉在汪老先生为昆明城作规划之前,并不在旧城以内,因此,以五华山作为历代官衙权署之地,行政治理之中心,实则从明朝才开始,明以前的昆明城,无论南诏国及大理国,都是自西北而来,所设置的城区并不囊括五华山,对他们来说,那已经是很远的郊区了。

2、古昆明风水面貌

当今之昆明,历大约四次城建。早于3万年前之旧石器时代,滇池沿岸便有远古人类生息繁衍。距今约2800年左右,滇池周围便已出现奴隶制城邦;战国末期楚庄跷于现今昆阳(晋宁县)建立滇国,修筑苴兰城;西汉时滇王尝羌臣服于汉,武帝封爵,赠金质“滇王之印”。自公元1275年元代云南行省,昆明便为省会至今。1928年正式置市。昆明又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震惊中外的“辛亥重九起义”、“护国起义”、1945年的“一二.一”爱国运动都发生于此。1949年12月9日,昆明和平解放。昆明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各国的交往源远流长。两千多年前,著名的南方陆上丝绸之路----“蜀身毒道”和“蜀安南道”都经过昆明。成为当时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抗日战争中,滇缅、中印公路的修建,进一步奠定了昆明作为国际重镇的地位。昆明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都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昆明之历史悠久,亦体现于考古文化上。她是滇文化的发祥地。各个历史时代都留下了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及绚丽斑斓的人文资源、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旧石器时代,呈贡龙潭山人比北京山顶洞人早一万年进入狩猎时代;春秋至汉朝时期的青铜器至今仍令世界为之倾倒;南诏、大理国时代的中印文化兼容的佛教文化,以及清朝昆明学士孙髯翁撰写的弛名海内外的“天下第一长联”,都是举世瞩目的瑰宝。

昆明市现有地藏寺经幢等5项国家级重点文物;有筇竹寺五百罗汉塑像、石寨遗址及墓群等41项省级文物,铜犴、大德寺双塔等33项市级和150余项县(区)级文物。昆明又是名山、胜水、奇洞、怪石、流泉、飞瀑和珍稀生物集聚之地,尤以石林地貌奇特,被称为“天下第一奇观”;规模宏大的“九乡溶洞群”中国首屈一指,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区;碧波万顷的滇池被誉为“高原明珠”。全市现有世界级名园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省、市级30多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对外开放景区40余个;游览面积2700多公顷。但何以在其他省外人眼中,如此一个人天福地,历代竟难出闻名遐迩之人杰英豪?此疑问就不得不引发堪舆家对昆明风水之重新审视!

通过史料之记载,约四千~七千年前,滇池附近便有了定居之农事部落,从事“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和捕捞、狩猎、采集、饲养畜禽等多种经营活动。从风水角度来说,滇池属于当今昆明之正南,西有碧鸡山为屏障,东有金马山护卫。古人择水而居,依山而建的风水生存观念体现无疑,也正应了风水中依山伴水的原则。

纪元前298-277年间,楚人庄率众入滇,抵滇池地区,与当地的叟族部落联盟,建立了以叟族为主的“滇国”,自称“滇王”。史载“滇王者,其众数万人,其旁东北有劳浸、靡莫,皆同姓相扶”。“庄开滇”带来了楚国和中原内地先进的文化、技术,对促进当时以滇部落为主的滇池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当时行政中心位于目前的晋城附近。从此考察,亦无史记滇国之建与风水有关,大抵是利于农耕生存而择。在笔者记忆中,小时的晋宁亦为沃田一片。

从事堪舆者都知,风水体系之起源大抵为西汉中期至东汉末年。彼时昆明属于汉设益州郡,郡治与滇王驻地同在今晋城附近。而以盘龙四区为主的小片地区则名“谷昌县”,晋城后的昆阳为建伶县,而郡治晋宁则称为滇池县,滇西之安宁为连然县,富民为秦臧县,滇东南之宜良为昆泽县等等,其后三国之蜀入滇后改益州郡为建宁郡。那时大都没有较大规模之城建工程。风水体系之概念尚无入滇之迹。但滇池地区凭借其物产及天生的风水环境及人文治理,到公元414年,滇中地区已具“户口殷众,金宝富饶”、“多骏马、犀象、明珠”之美誉。时年为梁末隋初。

而古代昆明的起源,实则自公元617年唐王朝建立起才开始。唐代中叶,当时蒙氏南诏国崛起于大理地区,并于公元746-747年进兵安宁,于今昆明城区一带置拓东城。并发展成为南诏的第二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成为往来广西、贵州和安南(今越南)的重要通道,在当时大西南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与东南亚的国际交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到大理段氏掌政之后,拓东城繁华的市中心逐渐移至盘龙江以西(今金碧路、三市街)一带,在拓东城的基础上设鄯阐府,为大理国八府之一。府治沿袭拓东城。段氏在鄯阐营造宫室园林,兴修水利,修筑河堤,发展古代城市建设。到大理国末期,鄯阐城已发展成为滇中一座“商工颇众”的繁华城市,商业、手工业和对外贸易都有了一定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古昆明三面环山,一面朝水的天然风水宝地自有它的运势在内。此运势随着元运发展就逐渐体现出它不可抗拒的力量。那何谓三面环山,一面朝水?虽然此乃小道,但为从俗,不得不说。

昆明地区之风水格局大体是以长虫山为龙脉,此山为靠,可称玄武,方位居北;左为青龙,乃金马山,位居东方;右为白虎,乃碧鸡山,位居西方;前为朱雀,乃滇池水域,位居正南。

根据现代科学探测,金马山-碧鸡山与东寺塔-西寺塔在卯酉圈东西横轴线基本吻合,长虫山-白鹤山与东寺塔-大德寺子午线南北轴线基本吻合。这就大体奠定了传统风水学上关于城市规划中南北定轴的道理。如此一个风水宝地,自然有他持续发展的硬道理在内!而东西寺塔和大德寺东、西塔是自唐太和年间逐步发展起来的,历经1100多年,保存至今。这也充分说明了自大理段氏于滇池地区建府以来,中原的风水建筑体系学说就已经逐步的融入了古昆明的建筑规划史中。但此两城之故址以何为范围,已不可究。

但“云南”及“昆明”这两个称呼,则是由元朝开始。公元1253年(元宪宗三年),元军攻占云南。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赛典赤主滇后,把军事统治时期所设的万户、千户、百户改为路、府、州、县,正式建立“云南行中书省”。置“昆明县”,并把行政中心由大理迁到昆明。自此,“云南”正式成了行省一级行政区划的名称, “昆明”也正式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然又据史载,明洪武14年,傅友德、蓝玉、沐英等征平云南后,乃有昆明城池之建置。而此一建置,却不是此前之苴兰城、拓东城、鄯阐城的扩大和改创,而是另辟基地而建一形势壮大、规模完备之府制城池。明代著名堪舆大家江西人汪湛海,为建置昆明城时总持建筑工程事者,于是有了今天昆明城的雏形。这便是笔者致力研究之处。

史称汪氏于昆明“审山龙,察地脉,别阴阳,定子午,就高下而奠基础,取形胜而立范围,经八年之惨淡经营,功始告成。”其规划目的乃“龟蛇相交,产生帝王之气”。又云“五百年后云南胜江南”,并筑碑四城。于是现代昆明城的大体格局就于明洪武年间(1382年)勘定下来。

汪氏乃明朝中末期之江西地理大师,但史无考证。据称其为明代地理大家,人称地理神师。但笔者溯源无果,只查得明朝有一江西地理师,名汪朝邦,字用宾,江西段莘人。史称其“有笃行,业儒,不售,弃而攻医。”,又云其人“善地理,尤精形家法。得龙尾苓吉穴”,但生卒不详。此记载于《地理人字须知》、《地理正宗》、《堪舆名人小传》等。岁月轮流转,至于是否此汪或彼汪,多不重要。但汪湛海勘察昆明地形多取形家言却是不争之事实,况且斯时汪氏堪地尚有滇派地理名家陆泰辉先生相助并指正。而且近代有人寻得汪氏《钤记》孤本,上载汪氏于昆明勘察的48个地脉穴点,乃不可多得之堪舆日记,也足以证明其“就高下而奠基础,取形胜而立范围,经八年之惨淡经营,功始告成”之事迹史实,汪湛海先生实为我辈楷模。

昆明城之四神四方乃指长虫山做玄武,居北,堪舆学中,玄武要垂头有情,又作整个风水格局之靠山。长虫山为昆明城之主山,亦为地气来龙。其山自万山之祖的昆仑山起脉 , 北走蜿蜒。途经多地至云南丽江,簇拥着有云南众山之祖著称的老君山而来。其山体庞大,山脉主峰金丝丁山海拔4402.1米河源,九十九龙潭及九十九面军旗山,绵延盘亘数百里,山脉位于丽江县西部,地理坐标在北纬26°38′—27°15′,东经99°70′—100°00之间,东西长33公里,南北宽35公里,总面积715平方公里,处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过度的衔接地带。山脉主体在丽江县境内由北而南历经鲁甸、巨甸、金庄、黎明、石鼓、石头、仁和等乡镇直抵九河乡的南缘,山脉为山原峡谷地貌,地处高山峡谷上流,经攀枝花后再由横垮金沙江、南盘江两流域之间的云南昆明寻甸县山岭相连,西和富民禄劝毗邻田畤相接,北与东川接壤,南接嵩明川原平街,位于东经102°41′—103°33′,北纬25°20′—26°01′经嵩明。九曲向东北艮方,再折转北坎方落脉北峰五老山呈(现黑龙潭后山)星罗棋布之态,形势北斗七星,而长虫山宛如三台星宿,形成紫微垣局。此局便是前文所述产生“帝王之气”的要点。也是汪氏历八载所要点出的真龙大地。而昆明城之主脉以长虫山为基,其来历便是如此.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为了区分天文星象,将星空划分成三垣二十八宿。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按《步天歌》,紫微垣为三垣的中垣,位于北天中央位置,故称中宫,以北极为中枢。有十五星,分为左垣与右垣两列,宋史天文志:“ ‘紫微垣在北斗北,左右环列,翊卫之象也。”而且古代认为紫微垣之内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因此预测帝王家事便观察此天区,五行上紫微星属己土,乃南北斗中天之帝王星,喜左辅、右弼为其辅佐,天相、文昌、文曲为之部从,天魁、天钺为之传令,日月为之分司,更喜会合禄存、天府,其威能制火铃为善,能降七杀为权等等。以上等等,也是汪氏点地之要。

再观长虫山,由东北艮方折转北坎方落脉,结穴后下脉,至铁峰庵再结穴,形上为壁上挂灯穴,是长虫灵蛇口。笔者认为此地正是长虫山王气所钟之处。可惜的是清朝吴三桂反清,被清兵掘脉破城,铁峰庵一片狼籍,几被掘地三迟,而且植被多被砍伐。山脚处之聚居村落又把此山视为自家祖山,掘山起坟,多不胜数。于龙脉葬坟,乃风水大忌。近代又由于历史问题,长虫山几成一座石山。在风水经典《葬经》中有言:“山不可葬有五。。。气因土行,故石山不可葬,生新凶,消己福”,在笔者记忆中,老昆明城内亦有不少人家葬先人于此。迄今历数,多无发福之人,财富少有而福德不足。石质硬气,棱角分明,多主后人有勇无谋,事业坎坷,寿短好酒,有志难伸!但是,长虫山即为龙脉来脉,其转峡顿膝处亦结上穴,即支脉脚下却为财富之地。譬如依山而建的昆明卷烟厂,经营大利,名扬海内。而且昆明市的城区改造,亦由此方展开。这就是龙脉之影响力,岂可忽之?

由此可知,长虫山从丽江老君山发脉后经寻甸嵩明九曲东北艮方折转北坎方,来势若鸾停鸪立,落脉五老峰结穴铁峰庵后下脉,并由北向南逐级而下,依次为商山、圆通山、螺峰山、五华山、祖通山等层叠而至,拾阶平行。山势并不高但尊贵有情,其秀雍容瑞丽,其势大气包容,瑞祥安泰。此后龙脉行至螺峰山结穴,开玉屏,吐出五华透气,始结地昆明城。

至此昆明城在汪氏格局下成为长蛇赶龟的名地,又称“龟蛇交合,孕育万民”。把昆明城依灵龟之形而建,靠龙脉而筑,又占子午正线,乃皇城之地,其用意不亚北京、南京,汪氏妙笔不可胜言,其初衷只可与同道相叙。笔者行文至此,唯与汪老做千古之会心一笑。然而历史毕竟是现实的,500年以后云南昆明果真胜过江南否?如若不是,那是为何呢?

3、老昆明风水传说

老昆明城的建城过程,历史上大致经历过四次改造。最初在汉朝时期,昆明属于汉设益州郡,如今的盘龙区等地区,名为谷昌县,这是昆明城最早的称呼。其后唐代中叶,蒙氏南诏国入滇,建拓东城。成为那时期南诏的第二大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亦为来往云、贵、川及越南的交通枢纽。随后的段氏主政大理,更名鄯阐府,延续拓东府治。两者实则为一。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当时南诏及大理国是自西北而下滇,那时繁华的地段在如今的金碧路及三市街一带,还未向北扩展。而如今的金碧路,也还繁花似锦。以上是昆明老城的最初面貌,但“云南”及“昆明”的最早称呼,却是从元朝开始。

公元1253年,元军入滇,二十二年后的1275年,正式建立云南行中书省,设昆明县,定为当时的行政中心,大理随后没落。自此,云南昆明的称呼才正式出现在历史画卷中,而昆明作为云南省首府,从此承担起了它的历史责任。直到明朝洪武14年,明军征平昆明县后,才有昆明城的正式建置。而这一建置,并非原址改建,而是大规模扩建,当时参与建城规划的,就有堪舆师汪湛海先生,而如今昆明的新老城区,其实大多延续汪老先生通过风水学勘定的范围,向四维辐射。也就是说,昆明城的区域风貌,基于明朝奠定,此后建筑虽然在随着时代变迁,但城区范围改变很小。一直到现代社会,才有了旧貌换新颜的巨大改变。

4、东骧神骏,西翥灵仪的由来

这句话出自大观楼著名长联的咏叹。所谓“东骧神骏,西翥灵仪”、“金马朝晖,碧鸡秋色”的赞美,乃是指文武二山,即金马碧鸡而言。据此两山的传说和风水特点,昆明老城内才有了金马碧鸡东西寺塔的建造,也就是现在金马碧鸡坊的位置所在。

根据考察,在老昆明城内修建“金马碧鸡塔”以对应金马碧鸡两山的初衷,不仅暗合传统风水学中的十字天星线,其真实目的乃是古人期望滇中重镇能出惊世文武人才的希冀,因此结合两山的传说而兴建了佛塔,将之视为祥瑞之兆,并作为古代昆明城的地标建筑来使用。

说起金马碧鸡的来历,历史文献中记载,西汉时汉武帝就听说云岭之南有神鸡,毛羽青翠,能破石凌空飞翔,光彩夺目,其声悠长。此后,汉宣帝封王褒为谏议大夫前往云南求取,王褒因故没有到达,写《移金马碧鸡颂》以祭之。另外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所著《水经注》里也提到大姚禺山有碧鸡“光彩候忽,民多见之”。唐代之后,昆明东西山岳已有金马、碧鸡的祠寺,人们把它当作神灵加以供奉、祈福。但相较之下,昆明人大抵对碧鸡山印象较深,因为那里不仅滨临滇池,还有西山及睡美人的风景天下皆知,更有旅游胜地龙门及云南民族村为人津津乐道。但对于东面之金马山,因近现代鲜有人文描述,就比较模糊了。

相传金马山来源于佛教阿育王坐下神马而得名,这个来源,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更重要的是,按照风水易学的提法,金马山位于东面,属于后天卦位的东方,横跨东南,为八卦之巽卦,巽为文昌方位,此处要有塔,本地文化事业才能有所振发。据说,正基于本土文昌星不旺的民间传说,现代在金马山之昙华寺附近,又才修建了个瑞应塔,因居金马山脊,故又称为第一高塔。

相传昙华寺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寺中原有古本昙花一树,昙花开放,被认为是祥瑞之兆,故取名为昙华寺。今大殿右侧还存有一株昙树,高约10米,枝叶茂密,传为清初之物,至今已近300年,时有花开,旁有“昙花献瑞”石刻。而瑞应塔据说是在初年映空和尚的舍利塔基础上修建而成,属于八角阁楼式七级浮屠塔,于1994年兴建,1996年竣工,当时称为第一高塔。可惜才修建仅7、8年的功夫,整个塔体建筑就出现了毁坏,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从这个民俗小故事说明,古昆明城的风水营造精髓在于上合天星,下应地理,并且我们会在历史文化沉淀不经意间发现,昆明本土传统文化中不仅有传统易学文化的身影,还含有重要的佛教文化因素!放眼昆明城内及四周之山,无不林立着许多古刹名寺,大多还保存至今,熠熠生辉,这实在是一个让人遐想的话题。

5、昆明的“财”位探寻

中国古代先贤很重视“水”,因为水中有食物来源,且可以运输而进行贸易往来,促进远近经济。因此,水属于“财富”的理念就逐渐深入人心。我们要寻找古昆明的财位,自然不能放弃对水的重视。经过以上探索,我们了解了昆明城是北南向,南面即浩荡之滇池水,因此,居于有水为财的传统风水观点,我们就来探索一下滇池的历史。

现代有学者研究指出,昆明风水上的财位在东北方,认为财为金,东北为土,土生金为财位,这种观点,可说是大错特错。准确来说,古昆明的“财”位,就在滇池。君不见在西山龙门的灵官殿,供奉着一个财神,以中国人的传统民俗观念来看,财神是掌管天财富的神仙,倘若得到他的保佑眷顾,便肯定可以财源广进,家肥屋阔的。

滇池古称昆明湖,又名滇南泽。在晋人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说:“滇池县,郡治,故滇国也;有泽,水周围二百里,所出深广,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池。”由于气候适宜,物产丰富,是云南古代著名的“鱼米之乡”,云南的“高原明珠”之称,最早,就是指的滇池了,而且这里有丰富的古代遗址,如石器时代的遗址、古滇王墓等文化遗产。登上西山龙门,凭水临风,春城美景,尽揽眼底。而放眼东南,滨临滇池的,则有晋城古镇。

晋城古镇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还是滇中至滇南通衢要道,又兼滇池水运便利,省外及本省的贸易交流,均在此过境集散。因此很早以前这里便形成繁盛的贸易集市,俗称“州街”。时光如梭,至今2011年起,昆明市政府又紧邻滇池及晋城,开始构筑国际物流基地,古今类似之规划,恐怕不仅仅是巧合吧。

1999年属于园艺专业世博会,非综合性世博会,主要展览性质是园艺精品,庭院建筑和科技成就,充分展示了云南昆明及参展各国的智慧才气,根本上不同于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而1999年,恰好在风水民俗的七运中,艮卦为进气之卦,是生气星,气场特旺,艮的对角为西南巨门星,滨临滇池,有水运财。从风水的角度来说,这才是所谓促进昆明经济腾飞的真正原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