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血型配对

周岁和虚岁是什么意思(周岁和虚岁是什么意思搞不清楚百度知道)

时间:2024-01-27 02:55:08 作者:流水随风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你知道周岁、实岁和虚岁的区别吗?

仓央嘉措说:这世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

确实,尤其是生更引人重视。人从降生的那一刻起,便有周岁、虚岁之说,甚者分得更细还有实岁、毛岁的说法。那周岁、实岁、毛岁、虚岁到底有何区别?

先看看以下几个概念:

周岁,是国际通用的年龄计算方式。它计算的是出生后已经度过的时间长度(为基数,故也可以计算尾数,如三岁零两个月,七岁半等)。在中国,为了与传统的计龄方式,即计算出生后正在经历的年份次序(为序数),才有了周岁和虚岁这两种名称。

注:每到公历生日的当天便增龄一岁。这种计龄方式是公认的传统,无需法律规定。在中国,出于减少纠纷的考虑,对于犯罪的未成年人,相关法律以推迟一天来计算周龄,这仅是特例而已。

虚岁是中国古代的记龄方式(当时没有虚岁这种叫法),在民间延用至今。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大于周岁,因此被称为虚岁。

虚岁是相对周岁而言的。从出生开始满一年即是一周岁,从怀孕开始满一年即为一虚岁。为了方便起见,一般都是周岁加一岁,即为虚数。

人的年龄计算方法,我们现在称为“虚岁”,这个称谓应该起于晚近,是相对于“实岁”的概念而言,所以古书中并不存在这个说法。

周岁和虚岁的关系

虚岁又叫毛岁,是中国传统的计龄方法;周岁又叫实岁,来自西方。

我国曾有“周岁”一词,指婴儿百日——因为它加上怀孕时期大致为一周年,并非指年龄。

中国古人重视含年、月、日和时辰的生辰概念,而西方人重视仅含月、日的生日概念,因此虚岁与生日无关而周岁与生日有关;在计龄上,中国古人考虑的是正在经历的年份次序

中国人并不考虑已度过的时间,所以“虚岁生下来算一岁是因为算了在娘胎里的时间”是想当然的说法,况且它又说不通为何年底出生的人过了年就算两岁,而西方人考虑的是已经度过的时间长度;再加上中西历法相异,所以虚岁与周岁的计龄规则完全不同:

虚岁从一算起,逢新年长一岁,遵农历。周岁从零算起,逢生日长一岁,遵公历。(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要推迟一天计算,只是特殊规定。)

正因如此,虚岁与周岁根本没有准确的对应关系:虚岁与周岁相同直至前者比后者大三岁的情况都存在。

例如:某人生于2004年1月22日,那么在2005年1月22日到2月8日这十八天里他的虚岁和周岁都为一岁——因为2004年1月22日及2005年2月9日是春节。

而2002年2月11日出生的人,在2003年2月1日到2月10日这十天里,他的周岁还是零岁,但虚岁已3岁了——因为他已过了去年2月12日和今年2月1日两个春节。

可见不管是说虚岁等于周岁加一岁,还是说何时加一岁何时加两岁,或者上半年出生的怎么加下半年的又怎么加,等等说法,都是错误的或有缺陷的。

自从周岁这一概念传入我国后,老百姓不仅仅是多了一个概念,而是在年龄算法上由单一变得混乱不堪了。除了上述错误外,由于认识上的混淆而胡乱搬用另一概念的规则,或因此产生奇怪的算法。

例如有的人把度过的农历闰月累积起来,满了十二个月就多算一岁。各种错误以不同方式混杂组合,使得民间关于年龄(包括虚岁和周岁)的错误算法多达几十种,最流行的错误是用当前年份减去出生年份来计算当前周岁。

这就是有人认为我国对虚岁没有统一算法的原因,包括有人因为片面的了解而误以为虚岁(甚至周岁)算法有地方性的(或城乡的)差别。

按照中国古人的观念,女子受孕结胎之时,便已经算作生命之开始,所以在经过十月怀胎之后,婴儿落地之时,便算作一岁,而年龄的递增并不像我们今天这样,要过了确定的生日之后才算作长了一岁,而是从新的一年开始(阴历大年初一)就算长了一岁。

举例来说,某人生于阴历五月,那么出生之时,就是一岁,然后到了第二年春节,就算作两岁,以后以此类推。这样的话,出生于年末的人,虚岁就会比较大。

极端的例子就是生于除夕(年三十)的婴儿,出生那天是一岁,第二天是大年初一,就变成两岁,所以这种人的虚岁往往比实际年龄大两岁。

那周岁和虚岁到底该怎么计算?

周岁、虚岁计算实例:

出生年月:1983年5月20日,农 历:四月初八

农历生日:2007年5月24日

周岁算法:2007-1983=24 (过完生日)、 2007-1983-1=23(未过完生日)

虚岁算法:2007-1983+1=25

简单地来说就是:虚岁只和过年有关,周岁只和生日有关,出生时1虚岁,0周岁。过完春节长一虚岁,过完生日长一周岁。

虚岁=今年-出生年+1

周岁=今年-出生年(已过生日)、周岁=今年-出生年-1(未过生日)

周岁和虚岁的关系:

在过年到生日期间 虚岁-周岁=2(即虚两岁)

在生日到过年期间 虚岁-周岁=1(即虚一岁)

很多事情都是乍看简单容易,细看头大复杂。说的就是周岁和虚岁这样的事儿。

年龄分“虚岁”和“周岁”,有什么区别?该回答哪一个呢?

前不久咱们聊过一个和年龄有关的话题——人要到多少岁才能做寿?答案是:至少得六十岁才有资格做寿,而且按照某些地区的风俗习惯,还有“做九不做十”的讲究,比如说一个人要过六十大寿,那就在满五十九周岁的时候举办寿宴,而不可以刚好在六十周岁的时候过寿,必须得提前一年把寿做了,这就叫“做九不做十”。

这里其实涉及到一个年龄问题,也就是“虚岁”和“周岁”的问题,“做九不做十”,说的就是做虚岁的寿,因为五十岁九周岁的虚岁是六十岁,所以在五十九周岁就可以办六十大寿。

虚岁周岁

不光是做寿,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如果有人问起某个人的年龄,他可以有两个答案,一是虚岁,二是周岁,这个虚岁和周岁,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别人问你年龄的时候,你该回答哪一个呢?

中国近现代艺术大师齐白石生于1864年1月,病逝于1957年9月,据此计算,齐白石活了九十三岁。最近这些年,齐白石的书画作品在世界艺术品拍卖市场广受追捧,经常有画作拍出过亿的价格。

很多对书画关注的朋友可能都知道,齐白石有很多画作的落款都署有当时的年龄,但是,在他晚年的画作当中,竟然有写94岁、95岁、96岁,甚至还有写97岁的情况。

虚岁周岁

同时,在齐白石相对早期的作品中,也存在落款年龄和实际年龄不符的情况,比如有一幅作品落款写的是“乙酉八十五岁”。

这里的乙酉年,是指1945年,按照齐白石生于1864年算,他应该是81岁,为什么在画作落款当中,却足足比实际年龄大了4岁呢?这里就要牵涉到传统习俗中“虚岁”的问题。

按照传统,古人习惯按虚岁来计算年龄,什么是虚岁呢?虚岁就是一出生就算一岁,然后每过一年,增长一岁,俗话说“落地为一岁,过年长一岁”,注意这里的“每过一年”,说的不是过一年的时间,而是指每过一个除夕(每过一次年)就算又长了一岁。

虚岁周岁

为了把虚岁的概念说清楚,咱们还是来看齐白石的例子。齐白石生于1864年1月,这里说的是公历,这一年的1月26号是农历除夕,1月27号,是大年初一,所以,齐白石虽然生于1864年1月,但是在1864年的1月27日,就可以说已经2岁,这就是虚岁的计算方式,通常是按照农历计算。

也就是说,按照传统,齐白石可以将自己的真实年龄说大2岁。但是齐白石有很多画作上的题款年龄却整整大了4岁,这是怎么回事呢?这里还有个小故事。

虚岁周岁

齐白石晚年比较迷信,有一年算命的时候,先生说他七十五岁这年有灾,所以给他出了个主意,要他在75岁的时候自称77岁,这样就可以瞒天过海消灾解难。

从75岁以后,齐白石就悄悄地给自己的年龄加大了2岁,再加上虚岁本身就比真实年龄大2岁,所以齐白石晚年在作品上落款时,经常出现落款年龄比真实年龄大4岁的现象。

与虚岁相对的,就是“周岁”,一个人出生的时候是零岁,每过一个生日,就增长一岁。还是拿齐白石举例,他生于1864年1月1日,到1874年1月1日,他就是10周岁,周岁一般按照公历计算。

虚岁周岁

周岁,是一个人的实际年龄;虚岁,则比周岁大1到2岁。如果有人问你的年龄,到底是按虚岁回答,还是按周岁回答呢?

在非正式场合,你说虚岁或者周岁都可以,如果是填写法律公文,或者必须遵照法定格式回答的情况,那就必须以实际年龄周岁作答,同时,周岁计龄,也是国际通用的计龄方式。

中国人为什么都有一个“虚岁”

在全世界,或许只有中国人有两个年龄,一个周岁,一个虚岁。对于“周岁”是怎么回事,可能一般人还能说得清楚。而虚岁如何“虚”,却是件让人容易迷惑的事情。中国人说到年龄时常常使用一个词叫做“虚岁”。

虚岁

什么是虚岁?虚岁是与实岁(现在统称作周岁)相对的一种记岁方法。顾名思义,“虚”是虚假之意,“实”则是真实之意。虚岁是中国传统计算年龄的方法,它是以年为单位的,是一种舍小求大的概算方法。一个人出生的当年记为一岁,以后每过一个新年增加一岁。与现代不同的是,在古代,虚岁是唯一的记岁方法,所谓的岁,指的就是虚岁,没有什么周岁虚岁的概念。

虚岁中没有以零为起点的观念,没有个人特别生日的记岁方法。按照民间的习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只有在百日之前,人们还会以日为单位来计算他的大小,一过百日,人们就再不会计算他的日龄或者月龄,而是以年为单位计算年龄。从理论上说,一个人一出生,就被认为是一岁了,以后逢年便长一岁。比如,一个1990年3月15日出生的人,在1991年除夕之前,他都被认为是一岁,一到新年,他就被认为是两岁了。这样,这个人在2000年新年过后到3月15日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周岁计为九岁,而虚岁则计为十一岁,两者会有两年的误差。

古代人以怀孕为起点计算生命

现代许多年轻人对此不理解,常常有年轻人问什么是虚岁。常常有几种误解:有人认为这是中国人的那种“差不多”观念的产物。中国人没有科学精神,凡事“差不多”就行,年龄问题,只能概算,不能精确,计算的单位以年而论,不计月日。也有人以为这是中国人的“占便宜”心理所致。谁人不想多活几年?说个虚岁,满足了人的这种乞求长生不老的心理状态,谁听了都高兴。还有人认为这是对于生命起点的计算不同,现代人以出生为起点,而古代人以怀孕为起点计算生命,因为一个人出生时,他在母体中已经“存在”了十个月了。这显然是有问题的:出生不足月的婴儿能否计为半岁?假设一个人正月初一出生,出生时就为一岁,如果当年有闰月,到腊月就已满十二个月,不是也要增加一岁?那过新年时不是又要增加一岁?那一年时间岂不是长了三岁?这些说法似乎也有某种道理,但是恐怕都是揣测或推断而已,都没有历史记载的依据。

为什么会有虚岁?

要理解虚岁,必须懂得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科学知识,二是中国祖先的民族性格。

历法建立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之上。古人观察太阳的升起和降落,白天和黑夜的循环,产生了日的概念。所谓“日”就是一个昼夜。观察月亮圆缺的变化,从月圆经过月缺,再到月圆,由月的圆缺变化产生了“月”的概念。所谓“年”就是寒来暑往、草木枯荣的一个周期。年、月、日概念的建立是历法得以产生的基础。中国古代历法的特点,就是采用阴阳合历,即以太阳的运动周期作为年,以月亮圆缺周期作为月,以闰月来协调年和月的关系。

这种历法的特点造成中国古代历法的不精确性。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354.3672日,比回归年少将近十一天,每个月少0.91天,近一天。如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十八天多。就造成中国古代历法中,在相对比较长的时间中,年相对比较准确,而日则不便于一一对应。今年的某月某日与去年的某月某日不一定能够“对号入座”,假如一个人是今年闰月初三生的,那他明年的生日怎么过呢?

生辰与属相

中国古人没有现在我们所谓“生日”的概念,与“生日”含义最接近的词是“生辰”、“诞辰”。生辰和诞辰的概念不完全等同于生日,生日是以日为最小单位的,就是一个昼夜二十四小时的一天;而诞辰和生辰则是以时辰(时刻)为最小单位的,古人把一天的时间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称为十二时辰。在中国古人的生辰概念中,日期仅仅只是记载生辰时间的一个要素而已,与年月时是并驾齐驱的,并没有任何的侧重;而西方人的生日概念,强调的就是月份和日期,所以通常我们说生日,只说几月几日,不说年也不说具体时刻。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人不重视生日的另一个方面的原因。

与生辰密切相关的是属相。属相是中国古人创立的一种用十二种动物形象为代表,记录人的出生年份的记岁方法。研究证明,生肖是在干支纪年法的基础上产生的,十二种动物对应着十二地支,以动物作地支标志。哪年出生的人就有哪年的地支所配属的动物,由此以十二种动物用来纪年、纪日和计算每一个人的属相。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属相。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我们注意到,这种记岁方法有一些特点:首先它是以年为单位的,每一年对应一个属相,不计月日和时辰;其次,没有空缺位置,没有零的概念,每一个人不论你的生命在一年中占有多大的时间份额,哪怕只有一天,也必定有一个属相。虚岁就是这种记岁方法导致的结果。

我们的祖先对年的认识很早,正是由于中国古人天文历法起源特别早这一特点,决定了我们祖先纪年方法的原始性。原始思维没有抽象的数字概念,我们的先祖,不能理解年月日的时间现象,所以把“年”、“岁”作为一种具体的物。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年”就是一种生活在大海里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每到除夕便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传说中的“岁”,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专门残害孩童。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古人之所以按年记岁,就是因为古人没有时间的抽象概念,只能把年、岁当作一种动物或者妖怪,而动物和妖怪是不能拆分的,只能过一个整体的年,只能增加一个整体的岁。这可能就是过年增岁的起源。

新年有增岁的意义,其实就隐含在过新年的各种具体活动之中。自古以来,全国各地都有着相同的过年习惯,其实质就是要拜年。拜年是什么?传统文化中的拜年,是在家族或宗族的亲戚之间串门走动,拜见老年的亲戚,给老人送礼、磕头、祝福;同时接受孩子们的新年问候,给孩子压岁钱。为什么有这种活动?就是因为这一天被当作每一个人的生日。新年有一副经典对联,叫做“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最能反映新年增岁的意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