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店铺起名

官女子(官女子 答应 常在 贵人 嫔 妃 贵妃 皇贵妃 皇后)

时间:2023-12-28 20:42:04 作者:相见陌路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道光后宫唯一的官女子,13岁被宠幸,死后却被扔出皇陵

其实,妃嫔是清朝一类非常不幸的群体,她们不仅要想着如何获得皇帝宠爱,还得规避各种宫规,稍有不慎,便会触怒龙须,惨遭皇帝降级。比如说清朝的道光皇帝,就是一个喜欢对妃嫔进行降级处理的皇帝,在他的后宫,很难看到哪个妃嫔没有被降过级,这一点也不夸张。道光后宫,甚至有两位被降为官女子的妃子,一个是睦答应,另一个便是我们要讲的曼常在。

1、包衣女子

曼常在刘氏,生年不详,原任二等侍卫关敏之女。

据记载,曼常在的祖父名叫阿克当阿,阿克当阿早年由内务府笔贴式入仕,历任粤海关、淮安关、九江关监督和两淮盐政,后来官至镶白旗蒙古副都统和工部、兵部侍郎。曼常在的父亲关敏则一直在宫中担任侍卫。

从曼常在的父祖信息以及她入选宫廷的情况来看,她应该是一名来自内务府的包衣女子,也就是皇室的奴才。虽然祖父阿克当阿曾担任高官,但曼常在本人需要参加内务府组织的宫女选秀,如果被选中,就要入宫做宫女。

道光十一年二月初八日,关敏之女刘氏参加宫女选秀,被选入后宫。其实,既然能够被选入宫廷,说明刘氏的相貌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她还是一个年仅13岁左右的妙龄女子。当时,道光唯一的儿子奕纬已经病入膏肓,因此非常希望有一个女人能够为自己生下儿子,即便她是一个出身卑微的宫女。

因此,刚被选入宫廷的刘氏便被道光给宠幸了,宠幸过后,便不再是宫女了,道光给了她一个常在的名分,称曼常在。

2、体弱多病

据《内务府.敬事房》记载,道光十一年四月十一日,道光赏了刘氏绣绿缎八元花卉补子一副,这说明,入宫初期的刘氏或多或少,还是得到了一些宠爱。但要说,这刘氏,真不是一个幸运的女子。

自从入宫后,刘氏这身体便一直虚弱,就在入宫的这一年年底,太医郝进喜就给刘氏把脉,结果,这刘氏内热受凉,有咳嗽风疹之症,以致全身痛痒,发热恶寒。

道光十三年六月,刘氏又外感风寒,中暑了,三个月后,宫中档案中已经不见了刘氏的曼常在之名,改以刘答应称之,可见,此时的刘氏已经被降为答应了,具体原因不详。

道光十三年年底,道光对后宫妃嫔进行赏赐,却唯独没有赏赐刘氏,可见此时的刘氏已经彻底不被道光待见了。

3、降为官女子

道光十五年,即刘氏入宫的第五年的二月十四日,这一天,道光突然下旨将刘氏降为官女子,此时的刘氏身边只剩下一个宫女伺候,并且还有两个太监轮流看视,方便伺候,这说明此时的刘氏病情可能比较严重,抑或道光是想对刘氏进行监视。

就这这一天晚上,皇后钮祜禄氏(孝全皇后)因迟报了刘氏的情况,竟然受到道光的当面申饬:

“朕因刘官女子一事,甚怪皇后奏迟,昨晚当面将皇后申斥,宫中事务岂容片刻耽延。再,如今内外不免仍有蒙蔽之恶习,可很可恶之至。无论何人一有事端,众人必向应管之人恳求不奏,只知蒙蔽在上一人,此即奸邪小人,张口则云恐烦劳上心,怕招上怒,其中弊病岂可胜言。是其以三岁婴儿待朕,安心作弊,论其人直同叛逆也。嗣后无论何人,若有应奏之之事件,众人仍向应管之人恳求阻拦,不欲奏闻者,经朕查出,若是内廷等,定将位分全行革去,仍加重责。若是总管、首领、太监等,从重枷责,立即发遣,永远不赦。朕言出法随,绝不宽恕,无用告诫不早也。特谕。”

那么,刘氏到底是做了什么,令道光如此生气呢?

随后不久,谜底便揭晓了。

道光十五年三月,即刘氏被降为官女子半个月后,刘氏身边的太监被銮仪卫副首领诬陷,称其收了刘氏娘家的钱财,这名太监却称:“自二月十四日以后,刘官女子家并未来人给我带信,也并没有叫我去要过东西。”

由此可知,刘氏二月十四日被降为官女子,是因为她让身边太监与家中人来往,在宫内收送东西,这是清宫严令禁止的,刘氏竟然敢顶风作案,难怪她会受到如此严厉的惩罚,万一送入对皇帝不利的东西,比如说兵器、匕首啥的,这算谁的。所以说,刘氏被降级,绝不冤枉。

自从被降级后,刘氏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再加上在后宫的待遇已经算是最差的了,身边仅有一个宫女伺候,这对于一向虚弱的她,无疑是雪上加霜。

道光二十二年六月十二日,即刘氏入宫的第十一年,她离开了令自己伤心透顶的后宫,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由于位分太低,刘氏没有入葬皇帝妃园寝的资格,因此,她没有被葬入慕东陵,估计葬地有可能在曹八里屯的坟茔。

子辰说:

曼常在是道光后宫唯一最终名分是官女子的妃子,其实,知道自己出身低微,她应该安守本分,争取获得皇帝的宠爱,即便不能获得宠爱,中规中矩的,也能够安享天年,凭借后代皇帝的尊封,或许能混得一个嫔位。但曼常在却让太监偷偷与家里人联络,犯了皇家大忌,完全是自作自受,怪不得别人。

在我们生活中,有些规矩是要遵守的,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如果太放纵自己,受伤的就会是自己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道光朝实录》

为古代宫廷服务一生的特殊女性群体——浅谈历朝历代的女官制度

从秦朝开始,始皇帝兼并六国、统一寰宇,掳掠来的六国美女都被安置于咸阳宫殿之中。此时的后宫制度初具雏形。之后的历朝历代沿袭秦制,逐渐建立起一套等级森严的后宫制度。

后宫人员大致分为三种:皇后、妃嫔、女官。

皇后是随着皇帝制度的产生而出现的。作为皇帝的唯一官方配偶,在封建王朝的后宫中,皇后的地位是毫无疑问的至尊,后宫的妃嫔、女官都得听命于皇后调遣。妃嫔则是为皇帝生儿育女的妾室,有时也承担着联络前朝、对外联姻的附加价值。但论等级、地位、职能,女官应当是这三者之中等级、地位最低的存在,职能也是最复杂繁重的。

一、女官制度的诞生

据《周礼》记载:“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世妇主丧祭、宾客、女御序于王之燕(宴)寝。”

可见,《周礼》的后宫体制为:夫人、九嫔、世妇、女御。对应前朝的“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

其中的“夫人”,是佐助皇后“坐论妇礼”,类比外朝的三公;

“九嫔”,是“掌九御四德”,分管诸事,类比外朝的九卿;

“世妇”负责祭祀、宾客、丧纪等事,类比外朝的大夫;

“女御”负责安排嫔妃陪侍帝王过夜的具体操作事务,类比外朝的元士。

可见,在西周时期,后宫的设计和分工,均是模拟的外朝官制,地位亦相当。妃嫔兼具女官属性,她们既需要满足帝王的生理需求,为其生儿育女,也需要处理一系列宫廷事务。

秦始皇初建后宫,将后妃体制划分为太皇太后、皇太后、 皇后、夫人、美人、 良人、八子、

七子、长使、少使等;西汉武帝、元帝,则将嫔妃等级扩为十四等。直至东汉、曹魏时期,内廷开始出现了“女史、女尚书”等女官名字,但后宫中尚未建立女官制度。

直至北魏孝文帝时期,内廷才将嫔妃、女官分离,正式确立了后宫女官制度。

孝文帝时期,初步设立了后宫女官的名号、品级、权责范畴。其中,北魏女官的官品有五个等级,最高一品,最低五品,共18个官职,还有诸多尚未入正式编制的小宫人。

根据史料记载,有一名叫做冯迎男的小宫人:“年十一,蒙简为宫学生,博达坟典,手不释卷,聪颖洞鉴,用中独异。 十五蒙受宫内作,”最后升为一品女官尚书。这样的记载还有很多,因此不少史学家推断,北魏内廷曾开设过一个女官学校。

魏晋之后,为了更好地处理内务,皇帝将女官独立于妃嫔制度之外,模仿前朝官制,拟定了一套女官品级系统。比如官一品的“后宫通尹、准录尚书、紫极户主、光兴户主”;官二品的“后宫列叙、准尚书令、铨六宫”……官七品的“合堂帅、御清帅、监夜帅”等。

这一时期,后宫女官多达数百人,女官制度初具雏形。

隋唐时期,女官制度得到进一步细化,对女官的职、权、责、级均有具体规定。唐朝后宫按照前朝的六部二十四司,在内廷设六局二十四司,俨然成了一个微型官府。

比如:尚宫辖司记、司言司簿、司闱四司,“掌导引中宫”;尚仪辖司籍、司乐、司宾、司赞四司,“掌礼仪起居”;尚服辖司宝、司衣、司饰、司仗四司,“掌供内服用采章之数”;尚食辖司膳、司醞、司药、司囍四司,“掌供膳羞品齐之数”;尚寝辖司设司舆、司苑、司灯四司,“掌燕寝进御之次序”;尚功辖司制、司珍、司彩、司计四司,“掌女功之程课”。其制与外朝六部等通,并仿外朝御史台,设立宫正,“掌戒令、纠禁、谪罚之事”。

五代时期,后宫还增设过药、梳篦、衣服、知客、知宝、宝省、书省、弟子、院健等女官。

北宋时期,与之北方对峙的金朝,也有专门为皇室服务的女官。但与其他朝代相比,女官品级较低且人数相对较少。

明朝洪武年间,后宫的女官制度沿袭唐朝。但随着明朝皇帝重用宦官之风愈演愈烈,内廷女官逐步被宦官集团取代,二十四司中大部分职务也被纳入宦官的“二十四衙门”中。

到了永乐年间,宫廷女官的任职范畴,仅剩尚服一局及所统辖的司宝、司衣、司饰、司仗等四司。

而清承明制,直接取消了女官制度,宫中事务均由内务府接手,而女官事务也由宦官顶替。

二、女官成员的选拔

虽然女官有“官”名在身,但不论是权力、地位、职务上,她们都远远落后于前朝男性官员。

毕竟,皇帝设立女官制度,并非需要在后宫笼络一批经天纬地之才,而是为了服务后宫。

而在人员选拔上,女官的录取方式也不如前朝那般繁琐。一般来说,有以下四种方式:

1、宫内有特殊技能或有文化素养的宫女。

以明朝洪武年间为例,“ 学规最严,(宫女)能通者升女秀才、升女史、升宫正司六局掌印。”

可见,普通宫女想要晋升女官,也需要通过层层考试,可选人数有限。而民间选拔女官,范围更大,能者更多,于是成了更加通用的一种方式。

2、宫外有特殊技能或有文化素养的民间女子。

关于选女,明朝有一套严苛的选拔系统。

第一步,官府会划定一个具体的范围选拔民女。中央派下礼部官员或钦差大臣,来到地方政府点检民籍,确定民女品行端庄、颇具文化,便会用银币将其聘走。

第二步,初筛后的民女都被集体送到京师,由司礼监的宦官进行复试。观察其身材、五官、肌肤、声音、仪态,合格者方可录用。

第三步,复试合格的民女,将会在女官那里接受最后一重考验。这个部分,主要是检查民女的身体是否有体臭或隐疾等问题,然后会对其进行文史知识的抽查。

第四步,这时候的民女,还需要经历一个月的观察期,由司礼监进行观察评判。通过考验后,才能够进入宫廷,分派各司,为皇帝和后宫妃嫔服务。

不过,之后明朝皇帝因喜用宦官,少于选拔女官,导致内廷事务越发依赖宦官,变相引发了明朝后期宦官祸乱朝政。

3、功臣、外戚或宗室中的一部分贵族女性。

根据北魏孝文帝时期的八方女官墓志中,有六名女官是因罪入宫者,且均为三品以上。(北魏时期的太监、大监都是女官官职名称)如太监刘阿素,“遭家不造,幼履宫庭”;大监刘华仁,“家门倾覆,幼履宫庭”。

4、俘虏或者降民。

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游牧民族初入中原时,对女官制度尚无概念,因此仍保持着匈奴传统的女奴制度。

直到皇权稳固之后,皇帝为保持自己威严,开始选拔女官来服务后宫。而匈奴奴隶制的残余影响,在选拔女官上,大多数仍是采用掠夺的方式,主要为前朝宫女、少数民族部落的子女妻妾,甚至包括部分僧尼。

三、最后总结

在过去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女官制度是女性参政的唯一官方正统途径。然而女官制度脱胎于后妃制度。虽然名为“女官”,但仍旧隶属于皇帝,同样需要尽妻妾任务。如明孝宗之母纪太后,本是负责“守内藏”的女史。因被宪宗偶见,被其“幸之,遂有身”。

可见,女官只要没有离开后宫,便都是皇帝妻妾的预备役,人身无法自主。因此,历朝历代的很多女官既是作为皇帝的妻妾,也是其属下处理内务的官员。

而那些没有被皇帝看上的女官,一般到了年龄,就会离开宫廷。但这时候的她们,往往与社会脱节,难以在社会立足或生存,只能在陵园、尼姑庵、道观之类的方外之地了却余生。还有一部分女官,在宫中时便病老而亡,倘若亲属在世,她们的尸骨会被送到父母家中。若亲属不在,骨灰则存放在宫内专用此途的建筑中。

可见,即便是曾经如此接近政治中心的女官群体,在古代的封建背景下,想要脱离皇帝、父亲、兄弟、族亲等独立于世,仍是艰难无比的。

汉人官员说,北京城里的满官,分为三等,第一等是一二品大员

清朝满人是否高汉人一等呢?

从理论上,似乎如此,不过,实际上,至少到了中后期,却是另外的情形。

光绪三年进士何德刚,在京城生活了十九年,他观察到,北京城里的满人,大概可以分为三等。

第一等是一二品大员。

(清宫戏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虽然爱新觉罗是满族皇帝,虽然在开国之初,那些满人亲贵们二十几岁三十岁,便位列封疆,出将入相,但随着时间推移,一切步入正轨,官就没那么好当咯。能做到一二品大员的,怎么也得个五十岁左右吧。

这些人,“年高位尊,各自持重,礼节,一味和蔼”。虽是大官,却绝无架子。哪怕跟人闹意见,也很少出口成脏。“间或以冷语侵人,而绝无乖戾之态。”甚至,他们比汉人更平易近人。

其实这是必然的,没有好的修养,不成为人精,怎么能做到尚侍郎书大学士?说白了,就是他们早已磨练出了超高为人处世的技巧。

第二等,是卿寺堂官,及出色司员。

(清宫戏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些人的官阶,是三四品。办事干练,见多识广。虽然正处在权势的上升时期,但修养还未到家,有时免不了盛气凌人。可“一涉文墨”,他们就低调低调再低调了。毕竟,白纸黑字,别留下什么把柄,于以后不利啊。

平素之际之时,吃酒喝肉,若有汉人在场,竟然会有些拘谨呢。

第三等呢,是平常司官、笔帖式。“个个乡愿,无争无忤”。

这里的乡愿,应该是取其忠厚之意。因为他们官小,不敢起拱子;何况,连一二三四品官员都不高调,他们敢高调吗?

(清宫戏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何德刚分析,京城的满人之所以总体而言不爱炫耀,容易打交道。原因主要有两个。

其一是他们的待遇就比汉人好,“平常占尽便宜”,总不能得了便宜又卖乖啊,那样会招人恨的。

其二是他们知道自己的才能跟汉人差得远,智商不够,情商来补。低姿态一点,给汉人点面子,大家都方便啊。

清朝后宫妃子的等级划分是什么?

从努尔哈赤到顺治,满清用三代人的心血,終入主中原,定鼎北京。

入关后,顺治皇帝没有为自己新建宫殿楼宇,而是直接搬进了紫禁城。

这样原朱家居住过的紫禁城便成了满清顺治皇帝的新家。

清初顺治、康熙皇帝为稳定社会局面,积极提倡和学习汉族优秀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效仿汉人对外朝和内庭制订了许多规章制度。凡此种种,皆为维护巩固清廷统治。喜欢看清宫剧的人都能很熟悉的叫出清朝后宫中的名位,比如贵妃、妃或者贵人、常在这些称呼,但是清朝的这些称呼可不是随便喊的,是有着明确身份等级的,是要经过皇帝册封的,下面就来说说清朝宫廷的后宫妃嫔是如何划分的。

清朝妃嫔等级共分八级,等级高低与娘家出身还有生育的皇子有关

其实清朝入关前后宫妃嫔等级并不复杂,没有这么多称号,在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后宫妃嫔统称格格或者福晋,只有嫡妻被称为大福晋。到了皇太极时期后宫制度开始完善,皇太极把福晋定为高级别的妃嫔,格格则属于低级别的妃嫔。

皇太极称帝后,开始仿汉人制度在内庭设立五宫,并策封一后四妃(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就是这四妃之一)这也是清朝后妃制度的雏形。

顺治入关后,后妃名称、级别开始多起来。除了原有的皇后、妃等称谓外,又增加了诸如“夫人”、“淑仪”、“婉侍”等其它后妃等级称谓。与此同时“福晋”称谓继续存在。

康熙皇帝登基后,则全面仿汉人皇室宫廷规制,创立新的后妃制度。据此制度,后妃被分为八品,即: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她们按等级依次是:清朝入关之后到了康熙中后期,清朝的后宫制度才逐渐稳定成形,康熙效仿明朝的后宫制度,后宫妃嫔被分为八级,分别是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其中皇后名额一人、皇贵妃名额一人、贵妃名额两人、妃名额四人、嫔名额六人,其余的贵人、常在、答应没有具体名额限制。当这些后妃去世或者犯错被降级,其他后妃才能递补晋升。

除了这八级之外,其实清朝宫廷中还有一个很尴尬的级别,那就是官女子,答应以上级别的都属于是宫廷女主,她们白天要在宫廷中干杂活,晚上还要被皇帝宠幸。不过官女子通常都是犯了错的妃嫔被贬下去的,名义上还是皇帝的女人,实际上她们也很难再被宠幸了,因此通常也不把官女子列入后宫妃嫔等级之中。

在中国古代的礼法中,男人是一夫一妻制,但是不限制纳妾人数,可是在家庭中妾也分三六九等,通常古代男人的嫡妻被称为正房,偏房贵妾地位略高,然后还有通房小妾,最次的就是外室。按照礼法嫡妻和贵妾的名字都是能写进家谱,死后可以进入家族祠堂享受子孙祭拜的,通房小妾和外室除非生育了儿子,否则她们的名字都没资格被写入家谱,死后更不能进入家族祠堂接受后世子孙祭拜。

皇帝也是男人,自然也要遵从这些礼法规矩,只不过皇帝后宫妃嫔太多,所以要制定名号来明确她们的身份等级。皇后对应的就是普通人家的嫡妻,皇贵妃、贵妃、妃以及嫔这四个级别对应的就是普通人家的偏房贵妾,因为皇帝在册封她们的时候,是给她们颁布册宝的,皇贵妃和贵妃这两级别册封时用的是金册,妃在册封时用的是镀金银册,嫔在册封时用的是银册,在册封之后她们会获得朝服朝冠,无论是否生育皇子,她们的姓名都会被写进皇室的族谱《玉牒》之中,死后也会享受后世皇帝的祭拜。

其中皇贵妃是最为特殊的一个级别,清朝的宫廷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皇后在世时皇帝不立皇贵妃,这就是因为皇贵妃在后宫的权力非常大,是仅次于皇后的副后一般存在,对皇后的地位威胁比较大,正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皇帝为了避免后宫争风吃醋,因此皇后在世时通常不会选择册立皇贵妃,通常皇后在世时后宫妃嫔止步于贵妃级别,一般都是某位贵妃深受皇帝宠爱,在临死时皇帝为了让她高兴,才会册封她为皇贵妃。

比如雍正时期的敦肃皇贵妃年氏就是如此,年氏深受雍正喜爱,但是雍正的皇后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在世,年氏只被封为贵妃,后来年氏病危,雍正才破例在皇后乌拉那拉氏在世时册封年氏为皇贵妃,不过年氏很快就去世了,死后被雍正追谥为敦肃皇贵妃。

因此皇贵妃是清朝后宫中比较特殊的级别存才,这个级别只授予受皇帝宠爱的贵妃将死之时才会晋封,或者是后宫中没有皇后时才会册立。就像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一样,当时康熙前两任皇后都早逝,康熙觉得自己克妻,于是不再立皇后,只封佟佳氏为皇贵妃,让她以皇贵妃身份行使皇后权力统摄后宫,直到佟佳氏临死时康熙才正式晋升她为皇后,并在死后追封她为孝懿皇后。

嫔以下的贵人、常在、答应就相当于普通人家的通房小妾了,属于贱妾的类别,她们被册封时没有金银册宝,也不发朝服朝冠,只有生育了皇子之后,她们的名字才会被写入《玉牒》之中。当然,生育皇子之后,她们通常也会被皇帝晋升到妃嫔这个级别,那么自然也会被录入《玉牒》中。

清朝的后宫妃嫔有了身份等级划分,那么就得有晋升标准,生育皇子就是她们的主要晋升业绩,除了生育皇子之外,她们的娘家的家族地位高低也决定了她们在后宫中晋升的标准。

在清朝后宫妃嫔大多是由八旗秀女选入后宫,而八旗秀女也是规矩的,清朝的八旗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是指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由皇帝亲自统领的三旗,而在后宫中想晋升为贵妃的标准就是必须由上三旗出身的女子才能晋升,当然,皇帝如果宠爱哪个女人想晋升她为贵妃,是可以给她的家族抬籍,抬入上三旗从而晋升。

还有能影响妃嫔晋升的因素就是她们的娘家族人身份地位,如果妃嫔的娘家出身贵族,那么她们入宫的起点也很高,就像康熙的悫惠皇贵妃佟佳氏,她是康熙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的妹妹,也是康熙的亲舅舅大学士佟国维女儿,家族出身比较显赫,入宫之后就享受妃级待遇,不久又晋升为贵妃。而雍正皇帝的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由于她的家族出身低微,入宫时都没有名分,直到生育了雍正才被册封为嫔,后来又熬了很多年才晋升为德妃,直到雍正继位后,她去世时才被雍正追尊为孝恭仁皇后。

所以就看娘家出身,如果娘家出身地位比较高,那么入宫之后的起点都会比较高,如果娘家出身低微比较低,那别人的起点可能就是她的终点了。

除了拼家族出身,也拼生育的皇子能力,像康熙的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和良妃卫氏就是因为儿子太优秀了,所以才获得了较高的身份。

章佳氏的儿子是皇十三子胤祥,卫氏的儿子是皇八子胤禩,当初胤祥和胤禩都十分勤奋好学,在一废太子之前二人都深受康熙喜爱,因此一直没有名分的章佳氏在早逝后被康熙追封为敏妃,雍正继位之后由于十分喜爱和信任胤祥,于是又追封章佳氏为敬敏皇贵妃。而卫氏则是由于儿子胤禩最初很受康熙喜爱,在胤禩大婚后康熙特意晋升卫氏为良妃。

因此清朝后宫的妃嫔等级高低与她们的娘家出身和所生育的皇子质量有一定的关系,毕竟家族出身是门槛,生育皇子是业绩。

后宫妃嫔等级高低决定了她们的收入高低

清朝后宫妃嫔的等级高低不同,也决定了她们的收入高低不同,有身份等级差别,也就决定了她们的工资、服饰、伙食标准、服务人员数量、居住环境、仪仗规模等都会有差别。

在基本工资这方面,皇后每年大约1000两银子,皇贵妃每年800两银子,贵妃每年600两银子,妃每年300两银子,嫔每年200两银子,贵人每年100两银子,常在每年50两银子,答应每年30两银子。

在服务待遇方面,皇后身边有七品首领大太监1名、普通太监12名、宫女10名;皇贵妃和贵妃有八品首领太监2名、普通太监12名、宫女8名;妃和嫔的太监数量与皇贵妃、贵妃相同,但宫女少了两名;贵人有普通太监和宫女各4名,常在有普通太监和宫女各3名,答应有普通太监1名、宫女2名。

当然,妃嫔的收入不是固定的,上面说的只是基本工资,如果像重大的节日、妃嫔过生日以及生育皇子时,皇帝都会有额外的金钱赏赐,有的是直接赏赐金钱,有的是赏赐宝物,至于赏赐的多少全都得看皇帝的心情了。

清朝的内务府档案曾经记载了乾隆皇帝的婉嫔陈氏过生日时的奖赏,乾隆二十年(1755年)时,由于当年乾隆连续对新疆用兵,军费开支比较大,陈氏过40岁生日时,乾隆是一分钱都没赏赐给她。

到了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时,新疆的问题彻底被平定,乾隆的心情非常愉悦,这一年陈氏过45岁生日,乾隆直接赏赐给她300两银子,这可是她的嫔级年收入还多了不少。此后陈氏过生日每年都会获得200两银子的赏赐,所以从内务府的档案记载来看,也能看出妃嫔的绩效奖金并不固定,完全看皇帝老公的心情给。

在收入这方面如果熬到皇帝的母辈,那就算是熬出来了,清朝的皇太后是后宫中收入最高的女人,每年收入是2000两白银外加20两黄金,赶上皇太后寿辰时,皇帝给的钱会更多。毕竟古人是以孝治天下,可以饿着媳妇儿,但是不能让老妈受委屈。

除了皇帝的亲妈待遇会获得很大提升之外,皇帝的庶母待遇也会很不错,凡是熬到“太”字辈的先皇妃嫔都会比现任皇帝的后宫妃嫔收入高得多,毕竟这些人家工龄长,收入高也是正常的嘛。

而且新皇帝登基时都会给先皇的妃嫔提升身份,比如嘉庆皇帝去世后,他的儿子道光皇帝就尊嘉庆的如妃为皇考如贵妃,尊嘉庆的安常在为皇考安嫔,现任皇帝继位给先皇妃嫔提升等级地位也是清朝宫廷的惯例,这个规矩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

这些后宫妃嫔的收入待遇其实非常高,看一看当时清朝社会的普通人年收入就知道她们的收入有多高了。据范文澜先生在所著的《中国通史》中引用的清朝档案记载,在乾隆时期一个普通地主家的长工每年收入是2500个铜钱,大概相当于2.5两银子。

看看这个收入,即便是最低级的答应年收入也是普通长工的十倍还多,而且后宫妃嫔常年居于深宫,吃穿住行基本不用花销,挣的钱都是干攒下来的,所以这收入在当时绝对是金领中的金领。

写在最后

其实清朝妃嫔的居所也是有讲究的,她们都住在乾清宫两侧的东西六宫,东六宫包括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西六宫包括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启祥宫、长春宫、咸福宫。

紫禁城的隆宗门外坐落着一组以慈宁宫为主体的建筑群,皇帝去世后,他生前的妃嫔有儿子的可以离开皇宫由儿子养老送终,没有生育儿子的,就要搬到这里的慈宁宫、寿康宫、宁寿宫、寿安宫居住,由继任皇帝给她们养老送终。

因此入了宫成了妃嫔在清朝来说算是很不错了,虽然身份等级森严,但是总得来说入了宫廷成了皇帝的妃嫔,那就等于这些女孩混到了铁饭碗,成了紫禁城里的打工人,她们收入超高,有晋升空间,还包吃包住,养老和医疗各方面都有了保障,每天的工作就是白天摸鱼,晚上就是等着皇帝宠幸,简直比现代的职场女性幸福多了,算是现代宅女梦寐以求的工作吧。

清朝宫斗剧里有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品级和制度,了解一些的话,无论对阅读历史,还是看宫斗剧都有不少帮助。

在清朝,后妃分为八个等级: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宫女没有品级,但理论上也可以陪皇帝过夜,一般侍寝后都可以升级。

按照清朝宫廷的制度,除了皇后和皇贵妃只能有1人之外,其他品级的人数并没有非常明确固定的人数限制,有些规制也仅限于某些时段,盛清和晚清就根本没法比。宫斗剧最喜欢的一个历史设计是,清朝这些后妃等级是可升可降的,而升降也没有非常透明,除了生孩子特别是生皇子肯定会得到升级之外,其他都是视皇帝的喜好而定吧。

可以说,没有这套升降级制度,后宫戏也就没有什么好看的了。拿慈禧为例,她17岁刚选秀进宫时仅被封为第六等级的“兰贵人”;19岁被封为懿嫔;21岁生下咸丰唯一的皇子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帝)后,被晋封为懿妃;22岁时,被封为懿贵妃。

按照清朝的制度,在先帝去世后,慈禧作为皇帝的生母,可以被尊称为皇太后,但生母皇太后的地位没有嫡母皇太后(也就是先帝的皇后)高。在慈禧时代,慈安皇太后的地位就更高。

有意思的是,慈禧生前虽然没有做过皇后,离皇后还差一个“皇贵妃”呢,但作为皇帝生母,她去世后的谥号依例仍然可以被称作“皇后”。

乾隆的母亲崇庆皇太后(《甄嬛传》甄嬛的原型)也是如此,她在雍正生前最高也只做到熹贵妃,但当乾隆即位后,她也顺理成章的成为皇太后,但和慈禧时代不一样的是,由于雍正的皇后在雍正驾崩前已去世,乾隆朝没有嫡母皇太后,因此崇庆皇太后也成为了大清朝当时唯一的皇太后。崇庆皇太后去世后,只做到贵妃的她也被谥为“皇后”。

整个大清朝,一共有27个皇后,但真正生前戴过皇后桂冠的16人。在其他11个人中,还有一个人连皇帝生母都不是,只做过皇帝的养母,那就是咸丰帝的养母,成为大清以至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既不是皇帝正宫皇后,也不是皇帝生母的皇太后和皇后。

一般来说,尽管其他人的品级升升降降,但皇后的位置是最稳定的,在整个大清朝,一共只废掉两个皇后。一位是顺治帝的皇后孟古青被降为静妃,一位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最近在《延禧攻略》由佘诗曼扮演的她大出风头)。

最后想说一下,大清朝并不是总有皇后的,前任皇后去世后,皇帝未必就会立后。比如乾隆在废掉第二任皇后之后,就再也没有立后,后宫品级最高的就是嘉庆帝的生母,被封为皇贵妃的魏佳氏,也就是《延禧攻略》的女主角。当然,嘉庆即位后,已经去世的她也被追封为皇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