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鼠

周公吐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时间:2024-01-23 17:39:36 作者:旧事重提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周公嘉禾讲堂】(第六篇) 《周公吐哺》

周公吐哺

周公历经文武成王三代,既是创建西周王朝的开国元勋,又是稳定西周王朝,促使“成康之治”的主要决策人。周公谆谆教诲侄子成王、儿子伯禽务必养成勤政爱民、谦恭自律、礼遇贤才的作风。他自己也是身体力行、勤勉从政,他曾为见贤人“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西周初期,周公摄政面临很多国家问题, 他非常希望能够有天下贤能之人来帮助他,因此对所有有能力的人,他都会以礼相待、敬重有加,唯恐失去天下贤人。有一次周公正在吃饭,家仆赶来汇报说有人求见。

家仆:“禀报老爷,门外有人求见”

周公:“来者何人啊”

家仆:“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一看就知道没什么本事的”

周公:“不是做官的又能怎样,只要是贤士没有什么贵贱之分”

家仆:“额~~那我这就去有请”

周公:“不用了,我这就亲自去迎接,呸~呸~(吐食物的声音),哎呀,我得赶紧去迎接不能让别人久等了。”

说着周公就把正在咀嚼的食物吐了出来亲自去接待这位客人。

周公:“有失远迎啊”

客人:“哪里(偷笑)。额~ 大人~”

周公:“嗯~?我怎么了?”

客人:“(笑着说)您嘴边还沾着一粒饭呢!”

周公:“(大笑着说)哈哈哈,吃的匆忙,快请进!”

由于周公日理万机这一顿饭周公接待了三位贤士,也吐了三次。除了吃饭外,即使在他洗头的时候只要有贤士进谏,他也二话不说握着湿的头发就去迎接,这就是传说中的周公吐哺的故事。

周公对待贤士的态度如此虔诚,后被很多将相之才所效仿,成为对待贤士的最高准则。汉末时期的大枭雄曹操,感念周公对待人才的态度,曾经写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的诗句来,而我们也能从史料当中看到,曹操自己对待人才,也是这样的看重,这也是曹操能成功的重要原因。

(泰安广播电视台 泰安之声·融媒体记者 李赞 颖杰 敬爽 审核 方远莎 张剑)

历史上的 “周公吐哺”是怎么回事?

从古至今,人才都是决定民族兴亡、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尤其是当今世界,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资源的竞争,谁能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知识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谁就能够赢得竞争的主动权。

三国时曹操所作的《短歌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的《短歌行》咏叹着求贤若渴之心,告诉我们只有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才心向往之。《短歌行》里“周公吐哺”中说的周公是谁?这其中又有什么故事?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在周文王时,周公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据《曲阜县志》记载:武王十三年定天下,封公于少昊之墟曲阜,公不就封,留相武王,成王即位,命世子伯禽就封于鲁。新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商朝旧贵族们准备复辟,而周公辅政,又有违于王位世袭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引起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结果残余势力即与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勾结起来,他们的代表是纣王子武庚与「三监」管叔、蔡叔等人。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

周公礼贤下士的名声传出去后,天下许多贤达人士纷纷来拜访他。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典故。周公无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吧。”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后来,有人在成王面前进谗言,周公害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阅库府中收藏的文书,发现在自己生病时周公的祷辞,为周公忠心为国的品质感动得流下眼泪,立即派人将周公迎回来。周公回周以后,仍忠心为王朝操劳。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天下大治。周公临终时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明不离开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怀谦让,把他葬在毕邑,在文王墓的旁边,以示对周公的无比尊重。

周公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孔子的儒家学派,把他的人格典范作为最高典范,最高政治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

周公吐哺:中国古代文化中求贤若渴的典故

在中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和故事,其中周公吐哺的故事最为著名。

周公吐哺的典故出自于《史记》中的《周本纪》。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他在周朝建立后,为了稳固国家,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定亲自摄政,为周武王管理国家。

有一次,周公正在吃饭,突然听到有人来汇报军情,他立刻放下碗筷,起身接见使者询问军情。这个场景被后人称为周公吐哺。

周公在辅佐年幼的成王时,在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周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公建立了一整套礼乐制度,规范了社会秩序,被誉为“元圣”。周公吐哺这个典故不仅传颂了周公的盛德,也成为了后世中国古代文化中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象征。它表达了古代贤士们对待人才的重视程度,倡导了一种尊重人才的文化理念。

在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都曾引用周公吐哺的典故,来表达他们对人才的渴望和尊重。例如唐朝的魏征、宋朝的苏轼、明朝的王阳明等。

在中国历史上,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文化传统,一直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基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尊重人才、重视人才,才能发展壮大,实现繁荣昌盛。回到现代社会,这个典故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人才资源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企业应该向周公学习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尊重人才、培养人才,让人才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只有充分挖掘人才潜力,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周公吐哺这个典故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理念。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都有其深刻的借鉴意义。

《史记(全十册)》经典语录读书笔记摘抄分享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中最早的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史书。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史记》叙事,始自黄帝,下迄西汉太初,采用了综合性的叙事模式,囊括记言、纪事、编年、国别等形式,开创纪传体史书“纪、传、表、志”的体例。就内容而言,《史记》是对前代史学的一次总结;就体例而言,《史记》也是集大成之作。

1、韦编三绝。

见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叫“韦编”。韦,熟牛皮。三:多次。绝:断。本句大意是:翻来覆去地阔读,竞使编联竹简的牛皮绳断了好多次。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读《易》,~。”后来人们就把~用以形容读书十分勤奋,把书读烂了多少回。~的治学精神,至今仍是可以效法的。

2、怒发上冲冠。

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本句大意是:气得头发都直竖起来,简直要把帽子都冲掉了。这是司马迁记载的“完壁归赵”故事中的一个片断。赵国得到了和氏壁,秦诈称愿以十五城换璧。慑于秦的淫威,赵国使蔺相如持壁出使秦国。相如见秦王得璧而无意予城,诈称璧有瑕疵,要指给秦王看。然后持壁退到宫柱前,~,秦王怕撞碎玉璧,只好让步。此句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人的盛怒,与“头发上指”有异曲同工之妙,成为后世表现盛怒的习用词语,并逐渐演化成“怒发冲冠”的成语,在诗词和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

3、民以食为天。

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指最重要,最根本的依靠。此句又作“民以食为天”(见班固《汉书·郦食其传》),本句大意是:老百姓把吃饭作为最要紧的事。活着就得吃饭,食物是维持人们生命的最重要、最根本的生活资料,须臾不可缺少,故此句把它喻为天。可供强调农业生产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时引用,也可用于说明饮食对于人的重要性。

4、后来者居上。

汉·司马迁《史记·汲黯列传》。本句大意是:后来的人超过了先前的人。这本是大臣汲黯对汉武帝说的一句话。汲黯反对任用张汤一类酷吏,然而,这些人很快便荣升高位。汲黯不满,进谏武帝说:“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皇帝陛下用人就好像是堆柴禾,先来的在下边,后来的反倒在上边;而其本意却是指新人提拔太快,职位反而在旧有的人之上。这句话说得很形象,也很生动,后人便经常引用,但引用的角度变了。它不是用来表示不满和反对后来者超越前人,相反,却成了赞许、支持与肯定后来者超越前人的俗语。

5、期期以为不可。

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列传》。期期:模写口吃时打结的声音。本句大意是:我认为这样做不可以。汉初,汾阴侯周昌口吃。一次,高祖刘邦欲废太子,另立幼子如意。周昌争辩说:“臣口不能言,然臣~。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诏。”刘邦听了,欣然而笑,终于没有废太子。此句运用记实的手法,状写人物口吃时的语言、形貌,饶有兴味,使人物形神毕肖,如在目前,故为后世史家所模仿。《世说新语》记三国战将邓艾口吃,语称艾艾,便是一例。由于期期与艾艾表现口吃,形象、准确、生动、传神,后世将二者合一,深化为成语“期期艾艾”,以表现人的口吃或答对时的吞吞吐吐。

6、彼可取而代也。

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彼:指秦始皇。本句大意是:他那煊赫的帝位是可以替代的啊。《史记》记载案始皇南巡时,项羽目睹了他不可一世的排场,非但不钦佩.反而说了~这样的话。此句脱口而出,不加掩饰.既表现了项羽的凌云壮志,又表现出人物的率直纯真,一句话六个字便塑造出项羽这个才气过人、英勇豪爽的少年英雄的形象。这种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也是今天写作应遵循的原则。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条后来意义扩大,常常用以表现乙可代甲。

7、累累若丧家之狗。

汉·司马迁《史记·孔干世家》。累累:瘦瘠疲惫的样子。本句大意是:神情憔悴颓丧,像无家可归的狗。这一故事的原文是:“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睡以下不及禹三寸,~。’于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此段描绘孔子的肖像,形象而生动;孔子的话幽默风趣,如见其人。~以比喻的手法写寒士的神情,十分生动形象,故后来演化为常用俗语“丧家狗”、“丧家犬’等,以之比喻贫穷落拓、无家可归的人。至于鲁迅笔下痛斥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则是带有某种政治色彩的讥嘲语,用来指斥三十年代卖身投靠的无耻文人,可见其使用方法是较灵活的。

8、父母者,人之本也。

9、不知其人,视其友。

10、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议·司马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引古谚。这两句大意是:应当采取果断行动时没有果断采取,贻误了时机,反而会遭受到祸乱。在需要下决心、作决断时,必须坚央果断,来不得半点迟疑和犹豫,否则定会贻误时机,给战争或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在历史上,犹豫不决.多谋寡断而垫于导致身破名裂的例子屡见不鲜。古代流行的~的谚语,就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这十谚语在许多种古籍中出现,也为当代出土的文物所证实,可见古人已对它高度重视。

11、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见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铄(shuò朔)金:熔化金属。积毁:毁谤积聚得多了。销骨:烧掉骨头,指把人毁灭。进两句大意是:众口一词,能把金石熔化;多次诽谤,能把人才毁灭。物体之坚,以金石为最,而众口一词,能使金石熔化,可见舆论力量的巨大。恶毒的毁谤,开始人们可能还不会相信,但重复的次数多了,便会蛊惑人心,即使再正直的人也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压上沉重的精神负担,不是自行垮掉.就是祸害加身而被毁灭,可见毁谤之恶毒。这两句为了说明舆论力量之大。以“铄金”﹑“销骨世行夸张,为了说明。积毁销骨”之义,又以“众口铄金”作比兴,使道理浅显而易明。这些方法都值得学习,也可以直接用这两句说明毁谤为害之烈。

12、重足而立,侧目而视。

见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重(chǒng虫):重叠,此处引申为并拢的意思。这句大意是:两脚并拢站立,不敢迈步前进;斜着眼睛偷窥,不敢正眼观看。汉武帝起用酷吏张汤更定刑律法令。主爵都尉汲黯反对说,一定要按照张汤的苛法行事,将使天下人路也不敢走,眼也不敢看了。此句以人的动作、表情表现人的恐惧心理,形象地反映出苛政的弊端及危害,比喻巧妙、生动,成为后世批评苛政习用的名句。“侧目而视”已成为成语,刻画一种畏惧而又愤恨的表情。

13、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见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与:给。这两句大意是:人们舍弃不干的,我干;人们需要什么,我想办法给予满足。这两句以精练的语言,阐述了商品生产和经营的一条重要原则:既要注意供求关系的变化,又要注意市场信息。因为由于大部分人舍弃不干,必然会导致某些商品缺货,供不应求,所以生产、经营这些商品就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经营什么,才能有利可图。可用于说明在商品生产和经营中,既要目光深远,又要见机而行;也可用于概括某些从事商品经营者成功的秘诀。

14、置将不善,一败涂地。

见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置:任用。涂地:指肝脑流在地上,形容惨败。这两句大意是:任用将领不当,便会导致肝脑涂地,一败不可收拾。常言道: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周为将领是军队的首脑,是灵魂,“将失一令而军破身亡”,因而择将必须慎之又慎。战国时赵孝成王拜赵括为将,赵括只知纸上淡兵,毫无实际经验,与秦兵交战时,中计被围,自己被射杀,四十余万将士降后被坑杀,从此赵国一蹶不振。可见择将必须小心谨慎。此二句说明择将的重要性。

1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见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安:怎么。鸿鹄:天鹅。本句大意是:小小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啊!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少怀大志,不为人知.面对同耕者的嘲笑,乃以鸿鹄自比发此感叹,这一比喻既照顾到了人物的身份,又注意到了说话的环境;既抒发了人物的雄心壮志,又无傲人傲世之嫌,情感深沉豪放,个性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16、头会箕敛,以供军费。

汉·司马迁《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头会(kuài侩):按每家人头数收谷。箕敛;像簸箕一样收敛,极言收敛民财之多。这两句大意是:按每家人头教收谷,像簸箕棒聚敛民财,穷授搜刮以供军费之需。秦末,陈涉起义抗秦,为壮大起义军势力,陈涉部下武臣等到河北诸县号召当地豪杰起兵这两句是武臣等到河北游说时揭露秦朝苛政的话,“秦为乱政虐刑以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后人就以“头会箕敛”(《淮南子·汜论训》作“头会箕赋”)形容为政苛酷,收敛赋税苛重繁多。

17、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眦(zì自):上下眼睑的结合处。靠近鼻子的叫内眦,靠近两鬓的叫外眦。这两句大意是:怒气冲天,头发都气得竖直了,双眼圆瞪,眼眶都要裂开了。此名句说的是鸿门宴上项羽的谋士范曾指使项庄舞剑,欲刺杀刘邦,情况紧急,张良唤刘邦的参乘樊哙闯帐,樊哙“瞋目视项王,~”,并讲了一番秦因残暴而失天下的道理,暗示项羽不要重蹈覆辙,从而使刘邦化险为夷。此句运用夸张的手面描写人物怒气冲天的形象,是生动而成功的古典形象描写之一。后代常以“发指’或“令人发指”来形容愤怒到极点的样子,其出典即源于此。

18、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这两句大意是:喜好学习并能深入地思考,心中领会其中的意义。《史记·五帝本纪》太史公题赞:“《书》缺有问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意思是说:“《古文尚书》关于黄帝的传说缺失已经很久了,但黄帝散佚之事却时时旁见于其他记述中。不是喜爱学习并能深入思考的人,很难领会其中的意义,更难于向见识短浅、孤陋寡闻的人论说。”正由于此,司马迁根据古文和诸子的论列,编撰了《五帝本纪》。现在~常用于表述在学习、研究过程中深入思考的重要性。

19、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景:积累。垂堂:靠近屋檐处。这两句大意是:即使是家有万贯,其富无比,也保不定会遇到屋檐上掉下瓦片伤人的危险,因此要小心谨慎,不要坐在屋檐下。这是司马相如为劝戒武帝而引用俗语打比方。他曾跟随汉武帝到长杨宫苑囿射猎。当时,武帝喜欢单独搏击野猪、熊、虎等猛兽。司马相如怕武帝遇到不测.上疏劝谆.其中借用这一当时流行的俗语说明防患于未然的道理。此句以假设的方法打比方,讲道理,具有警世约行的意义。今天仍有人在杂文等文学形式中使用它来阐明谨慎行事,防微杜渐的道理。其中所包含的富人生命特别足贵的思想不足取。

20、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引古逸诗。兴:兴旺。崩:崩溃。这两句大意是:得到人们的拥护和支持就兴旺,失去人们的拥护和支持就败亡。这两句用于说明国家和的兴衰良定于人心的向背,即得人与否。

21、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引古逸诗。恃(shì事):依靠。这两句大意是:依靠德政的昌盛,依靠暴力的败亡。以德施人,以德服人,能使人心悦诚服,人我一心,便能昌盛兴旺;以力强人,虽然能使人身服一时,但不能使人心服,总有一天会遭到反抗,其败亡是必然的。进两句说明要恃德不要恃力,可借用于国际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也可用于一般的人际关系。

22、伏尸百万,流血漂卤。

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卤:通“橹”,大盾,这两句大意是:(太战之后,)倒下的尸体数以百万计,死者流出的鲜血可以把大盾牌漂浮起来。前句写战死者之多,后句写战死者之惨。作者用夸张之笔,极力形容战斗的酷烈,死伤的众多和战祸的酷烈,令人触目惊心。“流血漂卤”现在已成形容战祸之惨的常用成语。

23、法之不行,自于贵戚。

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贯戚:指国君的亲属。这两句大意是:法令得不到贯彻执行,主要来自于皇亲国戚的阻挠。法律得不到执行,阻力来自于达官显贵,皇亲国戚。因为他们以法律制定者自居,凌驾于法律之上,古时又有刑不上大夫的恶习,所以他们知法犯法,犯法后又难以服法。此二句一针见血地指出专制集权国家执行法冶的通病,用以揭露法之不行的要害之处,十分恰切。

24、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汉·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恶声:坏名声。狼藉:旧传狼群常藉草而卧,起来就把草踏乱消灭痕迹,后用来形容零乱到了极点,引申为败坏到不可收拾的程度。布,流传。选两句大意是:名声坏到了极点,流传到各国都知道。表现臭名远扬时可以引用。

25、酒极则乱,乐极则悲。

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酒极:过度饮酒。这两句大意是:过度饮酒就会生乱,快乐到极点就会产生悲哀。这是哲理的劝诫:过度的纵酒享乐会导致祸乱,乐极也就悲来,因为事情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可用于劝诫。“乐极则悲”今多写作“乐极生悲”。

26、前虑不定,后有大患。

汉·司马迁《史记》比喻做事之前考虑不成熟,到后来就可能发生大灾祸。

27、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28、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29、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30、富贵多士,贫贱寡友。

31、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方:正。俎(zǔ祖):切肉的砧板。这两句大意是:人家现在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正是鱼和肉。公元前二0六年,项羽在鸿门举行宴会,要杀掉刘邦。席间,刘邦以解手为名离开大帐,想趁机逃走,但又觉得不辞而别太失礼,有点犹豫.参乘樊哙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何辞为?”刘邦觉得有理,留张良与项羽,自己抄小路逃回大营。从此,楚汉战争的序幕拉开了。此句在写作上采用比喻与对比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当时严峻、危急的形势,反映了刘、项两人军事力量前悬殊,十分生动形象而又没有直说,可谓典型的文学语言。

32、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这两句大意是:将领在军队中,君王的命令有些可以不接受。将领在外率军作战,有权根据敌情的变化,便宜行事,不必时时处处听远在朝廷中的君王的命令。因为君王不了解战场形势的变化,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对不切实际的命令,自然应有所抵制。

33、毛羽未成,不可以高飞。

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这两句大意是:假如鸟儿的羽毛还投有长满,就不可能凌空翱翔。汉·司马迁以~比喻早期的苏秦。苏秦早期游说秦国不成,狼狈而归,亲戚反目,夫妻不和,使他深刻领悟到毛羽未丰,不能高飞的道理,从而以锥刺股,发奋苦读,终成合纵抗秦之伟业。此名句也反映了作者司马迁树人育才的基本观点:要想宥所作为,必须下功夫刻苦学习,使自己羽毛丰满,否则决不可能高飞远行。这种观点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34、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

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这两句大意是:失败了的将军,不可以再谈勇敢。失败了的将军只应总结教训。以利再战,而奢谈什么勇敢是无用的,只会招来耻笑。

35、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

36、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汉·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本:根本。本句大意是:农业是国家的根本。这是汉文帝说的话。上日:“~,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意思是说:“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在耕种我名义下的田地(天子籍田千亩)时,我要亲自率领大家耕种,以此供给宗庙作祭器里的祭祀物(粢盛)。我国是个农业大国.重视发展农业,强调以农业为本,是发展封建经济的根本环节。汉文帝不仅认识到这一点,而且提出亲自参加耕种,尽管只是象征性地走个过场,但在封建社会里,以天子之尊能够做到这一点,以示身为民先,已经是很了不起了。“文景之治”历来为史学家所称道,汉代能出现这一盛世,除汉文帝实行了改革法律,废除连坐与肉刑,减轻赋税,反对厚葬,加强军队建设,抗御匈奴侵扰等一系列措施外,与他重视发展农业有着重要关系。

37、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淋:洗头发。三:虚数,泛言其多。哺:口中咀嚼着的食物。这两句大意是:宁肯多次中止洗头,多次中止吃饭,也不能慢待贤士。这是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话,教育他要像自己一样礼贤下士。这两句以通俗的语言,通过打比方的方法,表现了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成为后世政治家仰慕的楷模,也成为许多政治家一心谋政,礼贤下士的座右铭。后经曹操的再创造,成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名句,更为人们所称道。

38、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这两句大意是:趁价格上涨时,要把货物像倒掉粪土那样赶快卖出去;趁价格下跌时,要把货物像求取珠玉那样赶快收进来。这两句以形象的比喻,道出了一条重要的生意经,可与“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合用,强调商测.捕捉时机,贱买贵卖,取得经济效益。

39、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

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补》引谚语。相(xiàng向):观察。这两向大意是:相马者往往因为马瘦而看错马的材质,相人者往往因为人穷而忽略人的才能。这两句说明不能以貌取人,不能因人的地位低下或贫贱而忽略人的才能,以致失去有才之士。

40、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

汉·司马迁《史记·楚元王世家赞》。出令:制定法令。所任:所任用的人。这两句大意是:国家的安危存亡在于所制定的法令如何,所任用的官员怎么样。国家所制定的法令如能惩恶扬善,顺应民心,有利于百姓安居乐业,所任用的官员又能正确地、创造性地执行这些法令,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国家就能稳定长久;否则,就会失去民心,产生混乱,国家就会出现危机而难以长存。这两句用于说明国家的立法和任人对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性。

41、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

42、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43、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44、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见司马迁《史记·郑世家赞》引古语。这两句大意是:因权势利益而结合的朋友.一旦权尽利绝,交情就会疏远。郑厉公逃亡于栎。他诱劫郑国大夫甫瑕杀掉在郑国执政的郑子·使厉公回郑国即了王位。厉公的目的已经达到,就以甫瑕“事君有二心”(指杀郑子)的罪名,杀掉丁甫瑕。司马迁在赞中引~的古语说明甫瑕的遭遇。这句古语现在仍有警戒意义。

45、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见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以:用。强:胜。本句大意是:毛遂巧妙地运用自己的口才,胜过百万雄师发挥的作用。这里运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借三寸之舌象征人的口才,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邯郸,赵王使平原君结盟于楚,楚国不想答应,担心得罪强秦。平原君的舍人毛遂在谈判中临难不退,运用自己的口才与胆识,迫使楚王与赵签定了盟约,得到平原君的夸赞。这种赞语以一个突出的局部反映全体,精粹传神,生动形象,富于幽默感,因而后世沿用不衰。

46、国有贤相良将,民之师表也。

47、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议·司马迁《史记·设郑列传》。令使。重(ohóng虫)足:叠足而立,困恐惧而不敢移动。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因害怕而不敢止视。这两句大意是:将使天下人叠足而立,侧目而视,恐惧非常。张汤是汉代有名的酷吏,治狱穷追深究,滥用刑法,以至臣民畏惧。他还要修订法令,遭到汲黯的坚决反对。两人在武帝面前辩论,汲黯怒骂张汤说:“如果按体张汤的主张行事~。现在形容在某种势力高压下,人民敢怒而不敢言时可借用这两句名言。

48、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见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庄:楚霸王项羽的堂弟。沛公:指刘邦。秦二世元年,刘邦起兵于沛(今江苏省沛县),响应陈涉起义,被大家尊为沛公。这两句大意是: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心是时时想刺杀沛公啊。鸿门宴上,项羽的谋臣范增一心要杀他们政治上的敌手刘邦,几次暗示项庄下令,项羽不听。于是范增派项庄舞剑,以助兴为借口行刺刘邦,情况十分紧急。刘邦的谋士张良出帐唤刘的参乘樊哙闯帐。樊哙问道:“今日之事何如?”张良说:“甚急.今者~。”此句用直陈其事的手法表现紧张的气氛,大有身临其境之妙,历来为人赞赏。~在流传中演化成。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成语,表现别有所图,至今沿用不缀。

49、象贫则恩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汉·司马迁《史记·魏世家》。相:宰相。这两句大意是:家庭贫穷就想到应有贤良的妻子,国家混乱就想到要有贤能的宰相。家有贤妻,就可使家事有条不紊;国有良相,就可使国事和平安宁。家不贫显不出贤妻治家的作用,国不乱显不出良相治国的才能。~对句以家喻国,以妻喻相,用以说明国家必须任用良相来辅佐治理。

50、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诺诺:顺从的样子。谔(è饿)谔:直言争辩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千人唯唯诺诺,低首顺从,不如一个志士的直言争辩。良药苦口利于病,糖水虽甜,于病无益。~两句可用于鉴戒人们,特别是当权者要能听进逆耳的话,容得下敢于批评自己的人。

51、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旧闻。

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常人:普通的人。溺:沉迷。这几句大意是普通的人安于旧有的习俗,学者则沉溺于旧闻之中。中国是一个重视农业的国家,发展农业则必须重视土地;开垦多年的土地要比生地好用得多,故中国人有重土轻迁,故土难舍的心理积淀。这种意识的发展,则是“安于故俗”、“溺于旧闻”,怀旧的思想,因袭旧俗的意识,如一条巨蟒紧紧地缠住了一代又代的人们。若想开拓创新,必须彻底抛弃这种守旧意识。可以此二句说明一般人的怀旧苟安心理。

52、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市列传》。季布:项羽将领之一,西汉初为中郎将,以任侠著名,极重信义。诺:诺言,许诺。这两句大意是:得到一百斤黄金,不如得到季布一句表示允诺的话。季布以重信义著名,所以古人把“季布一诺”看得比黄金还要贵重。可用以说明信用的可贵,或化用以赞扬恪守信用的人。

53、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贵:此指物价上涨。极:达到极限。贱:此指物价跌。这两句大意是:物价上涨到一定的极限,反而会逐渐跌下来,物价下跌到一定的极限,反而会逐渐涨上去。这两句以贵极必贱,贱极必贵的市场规律说明了供与求的矛盾、统一。物价不断上涨,会刺激生产增加,生产增加得多了,导致供过于求,价格就会回跌。反之。价格逐渐下跌,会抑制生产,生产得少了,供不应求,价格就会猛涨。可用于论述在经济工作中,要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重要作用;也可供说明商品生产要重视市场信息时引用。

54、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见司马迁《史记·贷殖列传》。用:因。这几句大意是:因为贫困而求尽快致富,那么务农不如做工,做工不如经商。长期以来,也可说从古至今,由于农产品价格多属偏低,再加上农业生产周期长.效益差,因此就有~这种说法。现在这几句可供说明商品经济的重要性,也可借以说明,应当调整农业政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不可因“谷贱伤农”,农民都去弃农经商,造成农业太滑坡,出现经济危机。

55、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居:处于,在。马上:马背之上。此句指班武力取得无下。宁:难道。这两句大意是:骑在马背上得到天下,难道可以在马背上治理天下吗?陆贾常在汉高祖刘邦面前称道《诗经》、《尚书》一类典籍的教化作用,刘邦不喜儒术,不以为然地骂道:“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回答道:“~?”这是一个反问句。它的意思是,靠武力取得的天下,不能用武力来治理。这一名句内含发人深省的道理,它告诉我们,治国有治国的道理,统治者必须遵守、掌握其中的规律,进取而顺守,文武并用,才能长治久安。用今天的话来说,取得天下、巩固后,就应赶快由“武功”转入“文治”,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实行工作重点的战略转变。反之,国家就不能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56、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

57、周失之弱,秦失之强,不变之患也。

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不变:不会变通。

58、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记》。运:运演,运用。筹策:谋划,计策。帷帐:指挥作战的帐幕。这两句大意是: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而能决定胜利于千里以外。公元前二○二年,刘邦打败了项羽,在洛阳南宫举行宴会,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他认为善于用人,是自己取得天下的原因,其中提到张良。刘邦夸奖他善于机谋,说了~的话。此后成为用兵如神的同义语,赞扬军事统帅的英明多智,有高超的指挥才能,至今为人沿用。写作上该名句以对比手法见称,帷帐之狭小与千里外之辽阔,在空间上是矛盾的。之所以又能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是因为超人的才能。名句把这些意思寓于句中,字面上并没有明言,显得含蓄蕴藉,精警传神。前句现通常写成“运筹于帷幄之中”。

59、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汉·司马迁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野兔死了,猎狗就要烹煮着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60、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

61、周失之弱,秦失之强,不变之患也。

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不变:不会变通。

62、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63、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加:施加。这两句大意是:狂风冲天而起啊.使白云漫无飞扬,我满载统摄四海的盛威啊。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刘邦做了皇帝后,回到自己的故乡沛县,与父老子弟饮宴沛宫,酒酣之际赋下了这首著名的《大风歌》。~与下立“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起,抒发了剂邦渴求贤士共守天下的壮志豪情.意境开阔豪迈,感情错综复杂,饱含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写作上用比兴手法,通过大风飞扬把抽象的皇威具体化,形象鲜明突出,今天写作仍可借鉴。

64、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反听:听之于耳,虑之于心。内视:反省。自胜指谦虚克己。这几句大意是:能听之于耳,虑之于心叫作聪明;能自我反省,叫作明智;能谦虚克己,叫作强者。此三句以简洁的语言,说明了人对自我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认识。能够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为最低的层次;听到不同的意见,在内心进行反省考虑,为较高的层次;听到不同的意见,能自我反省,战胜自我,方为最高层次。只有听进别人的意见,才能自省内视;只有目省内视才能发现自己的短处,战胜自我。故能否听进不同意见,实为能否成为强者之根本。那种故步自封,夜郎自大,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的人,实乃蠢才也。可用以劝勉青年人要虚心自省,敢于听取旁人的意见。

65、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见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这几句大意是:善于用兵打仗的将领,不用自己的短处去攻击敌人的长处,而是以自己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扬长避短是军事原则之一。善于攻坚者,勿使之去固守;长于陆战者,勿使之去驾船。而敌人若长于固守,则千方百计引诱他们出城野战;敌人若长于水战,则尽力迫使他们在陆上和我们交锋。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削弱敌人的优势,我盈敌竭,焉能不胜?

66、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

67、鉴于水者见面之容,鉴于人者知吉与凶。

汉·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鉴:镜子,这里是照的意思。这两句大意是:对水而照的人可以见到自己的面容,与人相鉴照的人可以知道吉和凶。以水作镜可以见到自己的面容,以人作镜,可从前人或他人的成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测知自己作为的正确与否。这两句可用于说明要善于以前人或他人的事例作鉴戒。

68、女无美恶,入宫见嫉;士无贤肖,入朝见妒。

69、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70、非其位而居之曰贪位,非其名而有之曰贪名。

7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已:停止。这几句大意是:大鸟不飞就不说了,若飞则上摩青天;不叫就算了.一叫则使人惊服。战国时.齐威王即位初年,曾一度长夜淫乐.不问政治,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将危亡。淳于几以隐语的方法启发齐威王说:“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威王领悟,说道.“此鸟~。”此后开始勤政,使齐国又趋强大。此条以鸟为喻,暗含哲理.警约精譬,十分生动.多用来感叹某人出人意料地成名的现象.后演化成为“一鸣惊人”的成语。

72、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壤:通“攘”。熙熙、壤壤,都是形容人来人往、嘈杂拥挤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天下人吵吵嚷嚷,嘈杂喧闹,都是为了各自的私利而来;天下人碰碰撞撞,拥挤奔忙,都是为了各自的私利而往。原文中,“天下”本指普天下的生意人,后世引用时多泛指世上所有的人。这几句形象生动,常用于描写旧时代或资本主义社会人情淡薄,世态炎凉,人们各自为了一己的私利争先恐后,往来奔忙的情况。

73、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引古语。貌言:好听的话。至言:正言。苦言:苦口劝说的话。甘言:谄媚的话。这几句大意是:好听的话如同花朵,深切中肯的话如同果实,叫人难受的规劝如同治病的苦药,讨人喜欢的甜言蜜语如同害人的疾病。好听的话美妙动听,但却华而不实;中肯的话朴实无华,但却使人有所收获;规劝的话可能刺耳叫人难受,但却像良药利于病,能使人改正错误;甜言蜜语讨人喜欢,但却像疾病染身,能使人犯错误。这几句以贴切的比喻,说明了不同的话语给人带来利与害的不同结果。这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值得我们记取。

7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汉·司马迁《史记·食货志》引古语。:有的人。这几句大意是:一个农夫不耕种,有的人就可能因此而挨饿;一十女子不纺织,有的人就可能因此而挨冻。古之时,由于生产力低下,必须全体社会成员都从事农桑生产,才能维持温饱,因此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现在可引用以论述必须动员全部社会力量去从事社会生产,才能最大限度地刨造社会财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75、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这两句大意是:能做的人未必能说,能说的人未必能做。战国著名军事家孙膑对其同窗庞涓的为人最清楚,但未能早有防范,结果遭到庞涓的陷害而受膑刑;战国著名军事家吴起认为山川形胜不足恃,关键“在德不在险”,可是他在楚国推行苛刻的改革,寡德少恩,失败后被杀。所以司马迁感叹地说:“语曰:‘~’。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早救患于被刑;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这两句说明人的言与行常常有不相一致的地方。

7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见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这几句大意是: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总有一次失误;愚笨的人考虑一千次,总有一次考虑得比较周全。汉初,韩信带兵攻赵,获胜之后,想继续对燕、齐用兵,征求李左车的意见。李左车说了这番话,含蓄地奉劝韩信用兵须慎重。这段话很富有辩证法的色彩。它启示人们不要生观武断,迷信个人,而应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即使是愚人的意见,也有值得考虑之处。《晏于春秋》中有“圣人干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之语,李左车的话源于此。后人运用遗两句话时又有所创新。

77、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见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这几句大意是:(李广的领兵方法,每遇到粮食缺乏、水源断绝的地方,)士兵们不全喝上水,李广不靠近水;士兵们不全吃上饭,李广不先吃饭。李广为汉代一代名将,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他带兵的经验就是爱恤士卒,宽缓不苛,严于律己,身为士先,因此士兵“爱乐为用”,打起仗来死命奋战,威震敌胆。~的精神永远值得学习,至今不失教育意义。

78、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

见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垢:尘垢。骐骥:千里马。这几句大意是:洗澡不一定非要到江海中去洗,主要的是能去掉身上的尘垢脏物就行;骑马不一定非要骑名马千里驹不可,主要的是能跑得快跑得远就行。此名句比喻办事要求实效,不要只务虚名,那种买东西不看实用价值,一味追求名牌、高档以满足虚荣心的人,可引为鉴戒。

79、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

80、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

81、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步。

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虿(chài柴);蝎子一类的毒虫。螫(shì是)蜇人。骐骥:骏马。跼躅(júzhú局竹):徘徊不前。驽马:劣马。安步:慢步前进。这几句大意是,老虎若是犹豫不决,不如蜂、蝎蜇人厉害;千里马若是徘徊不前,不如劣马慢步前进。此四句以巧妙的比喻,说明行动迟疑.犹豫不决,很难使事业获得成功,势力强大的一方如果不果断进取,就比不过势力弱小但坚定前进的一方。“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说的也是这十道理。

82、能明申,韩之术而修商君之法,法修术明而天下乱者,未之闻也。

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申、韩之术:即先秦法家申不害、韩非所提倡的一种君主驾驭臣子的方法,主张君对臣的言行严加督察,对犯法者处以重刑,威服臣下,使之不敢不忠。商君之法:即商鞅推行的严刑峻法,轻罪重罚,弃灰于道者即处重刑。这几句大意是:能够彰明申不害、韩非倡导的“术”,建立起商鞅推行的“法”,“法”已立,“术”已彰而天狎还会,是不曾听说过的事。这是丞相李斯劝谏秦二世行督责之术时说的话。在李斯看来,明申、韩之术,行商君之法,就可以制止,实现天下大治,巩固君主集权,这种主张代表了典型的法家思想。

83、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见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赞》。变态:友情的深浅程度。见:同“现”.这几句大意是:当人们处在生死关头,才能看出友情的忠贞与否,当人们一会儿贫穷,一会儿又富有起来,才能看出友情的深浅;当人们一会儿得势升迁,一会儿又失势贬谪,才能考验出友情的真假。翟公为廷尉时,宾客盈门,及度,门可罗雀。翟公后又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就在门上大书“~”几句话,司马迁有感于岌黯、郑庄显赫时宾客趋之若鹭,固罪贬官时宾客纷纷离去,就引了翟公的几句话抒感慨.作评语.这几句话说明真诚的友谊只有在一十人地位发生急剧变化时才看得最清楚。借用~说明现在一些类似的社会现象,十分恰切。

84、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宁。且欲兴圣统,唯在择任将相哉!

85、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86、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

87、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屈原的一段话刚洗过澡穿戴衣帽时,总要弹一弹帽冠上的灰尘,抖一抖衣服上的杂质,谁又愿意让污浊的东西弄脏干净的身子呢。这是古人对洁身自好、修身养德的一番感悟。

88、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兮:语气助词。盖:超过。本句大意是:力气能把高山拔起啊,气概胜过天下英雄。公元前二○二年,刘邦集各路诸侯与项羽决胜于垓下。在完成了对楚军的包围之后,用张良“四面楚歌”之计,动摇楚军心,此时,项羽英雄末路,面对虞美人,唱出了著名的《垓下歌》:“~,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在写作上,此句以夸张手法表现人物的英雄气概,塑造了一个盖世英雄的不朽形象。这个在“力”与“气”两方面都具有超人特色的形象,面对时局一筹莫展,反跌出失败之惨与别情之痛。

89、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这里说的是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叫虞的小国,那儿有一个“小人物”叫百里奚,后来虞国灭亡了,百里奚到了秦国,辅助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为什么同一个人,在虞时虞亡了,而到了秦国,秦却完成霸业了呢?司马迁说,不是这个人在虞时是个笨蛋,到了秦国却变聪明了。关键在于这样的人才会不会得到使用,他的谋略会不会被采纳。

历史上的 “周公吐哺”是怎么回事?

从古至今,人才都是决定民族兴亡、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尤其是当今世界,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资源的竞争,谁能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知识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谁就能够赢得竞争的主动权。

三国时曹操所作的《短歌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的《短歌行》咏叹着求贤若渴之心,告诉我们只有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才心向往之。《短歌行》里“周公吐哺”中说的周公是谁?这其中又有什么故事?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在周文王时,周公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据《曲阜县志》记载:武王十三年定天下,封公于少昊之墟曲阜,公不就封,留相武王,成王即位,命世子伯禽就封于鲁。新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商朝旧贵族们准备复辟,而周公辅政,又有违于王位世袭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引起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结果残余势力即与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勾结起来,他们的代表是纣王子武庚与「三监」管叔、蔡叔等人。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

周公礼贤下士的名声传出去后,天下许多贤达人士纷纷来拜访他。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典故。周公无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吧。”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后来,有人在成王面前进谗言,周公害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阅库府中收藏的文书,发现在自己生病时周公的祷辞,为周公忠心为国的品质感动得流下眼泪,立即派人将周公迎回来。周公回周以后,仍忠心为王朝操劳。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天下大治。周公临终时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明不离开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怀谦让,把他葬在毕邑,在文王墓的旁边,以示对周公的无比尊重。

周公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孔子的儒家学派,把他的人格典范作为最高典范,最高政治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

周公解梦,周公吐哺,周公究竟是谁?和姜尚相比,谁的能力更强?

#头条创作挑战赛#

周公是谁?

儒教创始人孔子把自己认作周公的弟子,以周公为偶像,以周公为一辈子努力的方向。同时周公也经常出现在孔子的梦中,给他开导和慰藉,孔子年老时还经常发出这样无限悲凉地感叹:“甚矣吾衰也!吾不复梦见周公矣!”

“哎,我老了,恐怕以后再也不会梦见周公了,再也得不到他老人家的指点了。”因为孔子常梦到周公,所以后世的人以讹传讹,又发展成了周公能解梦,于是又有了民间流传的《周公解梦》之说。

梦周公

汉代大儒贾谊如此评价周公:“文王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周文王姬昌的品行很好,是德被后世的楷模,但遗憾的是没有建立大功;周武王姬发成就了灭商的宏大功绩,但是因为死的太早,在治理国家上留下遗憾;只有周公姬旦既有广大的品行,又有灭商兴周的大功,还有一统天下的大治,可谓是立德、立功、立治的人,从上古至今,同时拥有这三样功绩的人,除了黄帝还有谁啊?

周公像

东汉时期的曹操也以周公为偶像,在《短歌行》中有“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名句,他感叹地说道:“大山是不会满足自己的高大的,大海也不会满足自己的深广,而我也不会满足自己当下的状况啊!我多么想能够和我的偶像周公一样,让天下的贤士都感受到我广阔的胸怀,让全天下的能人都来投奔我,让全天下的人都拥护我啊。”

《短歌行》

以上三位著名历史人物对周公的评价可以说是非常高,几乎将他神话。但后世还有更高的评价,认为他在政治、军事、思想方面都有突出的造诣,他和五百年后的孔子都是儒家学派极为推崇的两个圣人,但是地位比孔子要高的多,被尊为儒家“元圣”。

甚至有人认为华夏文明至周公开始,或者说周公创造了华夏文明,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甚至比同时代几位圣贤(周文王、周武王、姜太公)之和还要高许多。

那么,周公究竟是谁?他的光芒竟然盖过我们熟知的周文王、周武王、姜子牙,他究竟做了什么,会有如此高的赞誉和地位?

周公像

其人

周公就是姬旦,即周公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武王姬发的弟弟,是兴周灭商团队中能力最为突出的两个人之一。

在此,为了加深对周公旦的印象,我们有必要将他和灭商团队中另一个能力最突出的姜尚做一番对比。

当时周文王死后,周武王姬发以姜尚为老师,以姬旦为辅政,这两人都是全能型顶尖人才,都是对中国历史影响巨大的伟人,两人不同的出身和命运造就了他们在政治军事韬略上不同智慧和前途。

姜尚(剧照)

姜尚可以说一生坎坷,阅历丰富,直到70岁还默默无闻,历经众多苦难的洗礼,生命临终却一鸣惊人终于成为中国历史上卓越的韬略家和谋略家;而姬旦的经历却又不同,他是帝王之子,从出生就位于权利的中心,虽然身份虽然尊贵,却丝毫没有寻常贵族子弟的趾高气昂,相反既坚持原则又刚毅果断,而且充满仁慈之心。

姜尚普遍被认为是灭商第一功臣,主要是指他在政治、军事方面所做的贡献,他一举倒灭六百年的殷商王朝,功勋至伟,被后人誉为是兵家之祖。

而姬旦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主要是从周武王死去以后,他力挽狂澜,挽救岌岌可危的周朝与危难之中而说。

周礼

两人的能力和贡献各有千秋、不相伯仲,然而更多的人觉得以上概括比较片面,认为在周朝建立、稳固的过程中,周公旦其实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人!

治殷

下面我们从姬旦的经历,一起来了解、评判一下周公。

姬旦从小就能力突出,治理周邦取得不俗成绩,以至于周文王在世的时候,就将周人的老家周原封给了姬旦,所以姬旦又被称为周公,并且其后人世袭周公,可见周文王对这个儿子的器重和喜爱。

周文王死后,他又成为周武王姬发最得力的助手,在周武王伐商的时候,由于殷商的强大,武王压力巨大,经常彻夜难眠,是年岁相仿的姬旦常常在他身旁陪他唠嗑,帮他出谋划策、坚定信心,帮他度过那段最艰难的岁月,可以说吐过没有他,兴周灭商的事业会增加更多变数。由于他和周武王的特殊关系,这一切也只有他才能做到。

姬发和姬旦(配图)

最后是在灭商之后,周武王询问群臣该如何处置殷商遗族。姜尚建议对殷商采用压制策略,将殷商王族都斩草除根,把贵族都拉倒镐京做奴隶和人质,以高压姿态震慑殷商故地想要反抗的人。

如果采纳姜尚的建议,商周激烈的战争关系又将持续很长时间,殷商有没有翻牌机会很不好说,所以这并不是武王心中想要的策略,于是又找来召公姬奭问计。姬奭说:“将殷商王族分而治之,主动投靠并对我们有功的赏,对我们进行抵抗或有罪的杀了,以儆效尤让殷人选择臣服。”

说实话,这是一条比较客观公平的建议,但是武王还是觉得不太满意,于是又叫来周公姬旦问计。

姬旦建议的核心是殷人治殷,他对武王和众人说:“我们应该保留殷国,将殷商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帝辛头上,让殷人认为残暴的帝辛已死,他们的国家还在,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商帝而已。这样他们该干嘛还干嘛,安心种田狩猎,不受天下改朝换代的影响,在这样云淡风轻的美妙岁月里,让殷人不知不觉地接受周的统治和教化。”周公的怀柔政策,一下子说到了周武王的心里,也让姜尚和召公佩服不已,于是就成了周初对商的国策。

周公平叛

谅解

大概从那时候起,姬旦在周武王的心里的分量已经超过了其他人吧。待到分封天下,周武王又将鲁地封给他,并让他的大儿子伯禽去鲁国就任,仍然将他仍旧留在镐京(今陕西省长安县)辅佐自己,保留周公的封号。一人拿了两块封地的也就是他和姜尚了。

当时的天下,人们称周天子为周王,称姬旦为周公,可见姬旦的权势和威望。而他的权势在周武王去世后更是达到了顶峰,由于姬昌的儿子姬诵只有十一岁,于是姬旦开始辅政,并从姬诵十三岁到二十岁这七年时间,代理天子职权,也正是这七年的所作所为对中国后世影响至深。

周公摄政

姬旦的摄政引起了周王朝内部巨大的震荡,此时的召公姬奭和天下所有的人一样,怀疑姬旦有篡夺王位的野心,开始对姬旦有所警戒,就连曾经有过良好合作的姜尚也对姬旦心存疑虑。

流言蜚语很快传到了姬旦耳中,然而他知道大周的基业还很脆弱,前途渺茫,而自己脑海中已经有一套完整的治世方略,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他毅然决定勇往直前,即使遭遇误解和妒恨,即使一身伤痕、死无其所,即使身败名裂、为后世诟骂也在所不惜。

打定主意,姬旦亲自去拜访姬奭和姜尚。开门见山地说:“君奭,武王在位的时候,曾对我说,我们承受上天的恩惠,却也面临着极大的危险啊。看看吧,在商朝初立的时候,由伊尹辅佐五代君王,得到了上天的嘉许,巩固了殷商六百年基业。在武丁之时,有甘盘、傅说辅政,商朝才能安定治理,得到全天下的拥护。

而我周人尤为不宜,以偏居一处的小邦剪灭六百年大商的基业,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幸运,每当想起殷商的强大,想起那远方几千、几万里未知的世界,我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为周人担心,我们会否重蹈覆辙的厄运。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路还很远很远,而我周国还没有足够的强大。当初武王封你我和太公我们三个人的封地,就位于天下至关重要的所在,而至今我们都没有去过,那里直到现在对我们还是一个未知的世界,也许我们此生甚至此后几世人也都去不了吗?

周初地图

现在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大周处于风雨飘摇中,正是需要我们一致对外而不该内讧的时候呢,否则祭祀先祖的时候我俩怎么向太王、王季、文王三位先王祷告啊。现在正是需要我们精诚团结,一起谋划的时候,不要让后人、让世人感到迷惑啊!现在我毫不夸张地说,旦有一套治理天下方略,短短几年时间就可以让周更加强大。”

最后姬旦用情地对弟弟说:“君奭,今日旦是专程来向您剖白心机的,为了我大周的安危,还请您继续教诲我啊!”

姬奭听后,恍然醒悟过来,赶紧下床拉着姬旦的手说:“您的一番话真实醍醐灌顶啊,看来是天下的人都误会周公了,值此危难时刻,小子正当与您同心!”

太公姜尚也大笑着说:“周公的话甚有道理,为了大周的安危,我门当同心协力共渡难关,我姜尚和召公坚决支持你!”

最终三人达成谅解,召公、太公还是坚决地拥护周公。

吐哺

于是,姬旦以周成王的名义发布东征叛军的命令。

派姜尚亲自就赴齐国,平定东至大海,西至黄河,南至穆陵(今山东沂水县),北至无棣(今山东省无棣县)的广大土地疆域,齐国就这样在遥远的东方站稳脚跟,随后陆续灭掉周边的小国和部族,逐步由偏僻荒凉的小国发展为雄居东方的大国。

姬旦亲自率领大军对付叛乱的武庚和“三监”。

武庚盘踞在殷商旧都,吸收了帝辛时代征伐东夷商军,实力非同小可,姬旦为之忧心整日睡不着觉。甚至有次正在洗头的时候,听说到有紧急情况,来不及擦干头发,手握湿发赶去处理。正在吃饭,听说有贤人求见,就把来不及咽下的饭菜吐出来,赶快出去接见。就这样姬旦礼贤下士,感动天下俊才,都倾心来投。这就是被曹操所称道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由来。

周公吐哺

姬旦用血与火的战斗洗礼,终于平定了武庚和“三监”之乱,并继续将势力往东扩张,三年时间,灭国五十多个,使得周国成为东至大海,南至淮河,北至辽东,傲视东方的泱泱大国。

姬旦是继周武王灭商核心势力后又灭了商的外围势力,史称“二次克殷”,这是一次圆满的胜利的军事大征服,而且血与火洗礼出的疆域才更加稳固和扎实,可以说周公能够流芳百世,与他在东方开疆拓土的巨大功勋是密不可分的。

周朝疆域图

分陕

东征胜利后,姬旦察觉到周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对统治天下有着天然的缺陷,因为周国和都城镐京位于帝国西部边陲,而广大的疆域在东方,要牢牢控制东部的中原地区很不方便,为了彻底巩固在东方的根基,有必要在东方新建一座都城,而位于天下正中的洛水一带就是最佳选址。

征得周成王的同意,姬旦开始大力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用来作为新王朝的都城,将他作为周室在东方的另一块繁荣富裕的根据地。它的作用直到两百多年后终于显现,届时镐京残破,周王室东迁洛邑,在这个被称为天下之中的地方延续了周室宗庙,重新开始对天下的统治。历史证明了当年这一决策是多么英明。

周公营建洛邑

此时周成王和姬奭对姬旦的疑心并没有完全解除,姬旦在东方的功勋越大,他俩的疑心和不满就越大。

有一天周成王的弟弟姬虞(即唐叔)在田地里得到一株丰满肥硕的双穗禾苗,被称做嘉禾,这种禾苗很少见,是将要丰收吉祥的预兆。他高兴地拿着献给周成王,周成王大喜,命姬虞写了一篇歌颂大丰收的文章,连同嘉禾一起献给正在东方征战的姬旦。

姬旦看到双穗禾苗也很惊奇,但心理却不是滋味,一颗根茎上生了两粒苗穗,这难道不是周成王在暗喻一个国家两个主人吗?

而事实上,当时姬旦率领大军,已经取得了东方的实际控制权,而召公姬奭辅佐年幼的成王在都城镐京,客观上就形成了周公主东、召公主西的这样一种局面,用双穗禾苗来比喻目前的政局也未尝不可。

双方的误会和嫌隙已经越来越大了,互相警惕和提防,于是在姜尚调停和见证下,决定将周国一分为二进行治理。以居中的战略要地陕塬(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境内)为界,以东归周公管辖,以西归召公管辖。并议定周公镇守洛邑,把主要的精力用于防备殷商遗民的反叛,稳定东部新拓展的领地;召公长驻镐京,辅佐成王,建立巩固的后方,为周王朝进一步开拓疆土解除后顾之忧。

分陕而治石柱

东西两位一体,协调发展。

一朝分陕而治,再无后顾之忧的姬旦开始全力营建洛邑,并将大批殷商贵族和平民,迁到洛邑附近,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监视他们。

从此以后,周朝就有了两座都城。西都是镐京,因为是宗室所在地,所以又叫宗周;东都是洛邑,因为这里是新建的都城,所以又叫成周。并且在洛邑设立八师,镐京设立六师,这样周朝就有宗周、成周两支身经百战的强大军队。

周礼

姬旦对周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真正的让姬旦在历史上被进一步赞颂,地位被进一步推高,甚至达到半人半神的地位,则是他在提升周朝的软实力,即文化方面进行的创造性工作,这种对人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没有随着帝国的消散而消失,而是渗入她的子民的血液之中直到今天,最终成为了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

这是一种区别于以往任何时候的,对社会影响巨大的典章制度,即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和礼乐制。这四大制度在周之前都有萌芽和诞生,但是周公姬旦把它们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并形成了制度。

首先来看分封制,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周初的分封即是为了对天下更好地管理,也是周王对有功人员的赏赐。于是周人就把这打下的天下划分成若干块,按照功劳大小、血缘亲疏进行赏赐。

分出去的一块地就是一个邦国,简称为国,而拿到封地的人就叫诸侯,这些诸侯回到了自己的邦国,又将自己的封地对有功人员再次封赏,那些从诸侯手中得到封地的人就叫大夫。

分封的诸侯对周王朝负有守土、保卫天子的义务。

分封制

第二来看是宗法制度,这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重要的制度,没有之一。这种制度是由父系社会家长制演变而来的,经过漫长的发展,在周初逐渐完备下来,影响于后来的各个王朝,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能看见他的影子。按照周的宗法制度规定,宗族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为天下的大宗,诸侯为小宗,大宗享有对宗族成员的统治权。大宗由嫡长子继承,其他的儿子被分封为诸侯或卿大夫,由嫡长子继承的王位可以确保周王朝世世代代大宗的地位。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与天子是小宗与大宗、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但在他的封国内却又是大宗,其继承者也必须是嫡长子,其他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或士,以此类推,其目的就是在于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社会的统治秩序。

宗法制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结合保证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也有效地保证了周室的安全和统治。但由于分封王侯权利过大,也造成了周后期的天下大乱。虽然这种制度从创立之初就有它的弊病,但却深深影响了之后许多朝代的政治形式,它们有采用的,有弃用的,也有采用之后弃用的,几番轮回多少折腾,天下兴也好亡也罢,都和这种制度沾过边。

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第三是井田制度,井田制是中国最早的土地国有制度,商时已有,西周盛行。一大片被开发出来的土地,用于耕种,渠道纵横交错,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周王把这种土地分封给诸侯,各诸侯又层层分封下去,并规定土地一律不准买卖,只能依照宗法关系去继承,受封者要定期向封者交纳贡赋。这种制度和分封制、宗法制相结合,保证了周王对天下的控制,使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井田(配图)

第四是礼乐制度,这是一种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统治的文化制度,将君臣、父子、兄弟、夫妻等人伦之间的亲疏、尊卑、贵贱用礼仪的形式加以严格区分,并靠礼仪的举行来加以确立和维护。

例如称呼,各诸侯都有严格的定义,宋国国君是公爵,称呼宋公,齐国国君是侯爵,称呼齐侯,楚国国君是子爵,称呼楚子;

天子的儿子称王子,确立为继承人称太子,孙子称王孙。诸侯的儿子称公子,确立为继承人称世子或太子,孙子称公孙;

就连如何称呼“死”,不同等级的人也不一样,天子叫驾崩,诸侯叫薨,卿大夫叫卒,士叫不禄,平民奴隶叫去世;

并且不同等级的葬礼也有严格的规定,这一切都是为了进一步强化身份地位阶层的不同,有利于更高阶层的统治。后来又发展到人情世故迎来送往,对于亲疏贵贱也有不同的礼节,所以周礼推行以来,我们也称自己为礼仪之邦了。

孔子一生所追求的正是这种有等级有秩序的礼仪社会,这些制度将个人和家族、国家融合在一起,和政治、伦理融合在一起,成为了周王朝掌控天下的基础。

关系图

还政

姬旦代理执政七年,规划了周朝发展道路上的方方面面,最后做了他政治生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他决定还政周成王。

还政之前,姬旦正式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写进了治国大纲,并在庙堂向历代先王汇报。这样从法理上来说,周成王姬诵才是整个国家的唯一合法的继承人。不忘初心,姬旦逼着自己要尽快完成从摄政到退居幕后的转变。

东都建成后,姬旦第一时间决定还政成王,并以天子的名义邀请诸侯来洛邑参加盛大的典礼,各方诸侯纷纷来朝,这是周朝建立以来最大的一次盛况。

朝见天子

此时,周成满二十岁。

在为他举行的盛大的亲政仪式上,他居中而坐,满头白发的姬旦和姬奭站在他身后左右,接受天下臣民的朝贺。

周成王亲政

此时正是旭日初升,周成王在周公和诸侯们的陪同下,登上环绕洛邑的高大城墙。向西望去是王城,宫寝之所在,屋楼瓦椽在阳光照耀下闪着光辉;向东望去,是周王宗庙之所在,亦是殷移民所迁之处,迎着初升的太阳,人们正成群结队地走向城外的井田,开始一天的劳作;南边是波光粼粼的洛水,北边是绵延起伏的群山,山边水畔陈列着气吞山河的成周八师,那种慑人的气息压迫着远道而来的诸侯们喘不过气来。

洛邑

姬旦指着远方告诉周成王:“王啊,洛邑将会是你展示治国才能的地方,也是你开创盛世的起点,在这里你会成为一个被万民敬仰的帝王,成为一个真正伟大的帝王。”

此时,姬旦终于放心了,他默默转身,步履蹒跚地迈向自己的宿命,身后是他一手缔造的那个无比辉煌灿烂的王朝,它所达到的文明高度,所发出的耀眼的光芒,在中国历史上的独具风骚以及所占有的特殊重要地位,都是历代王朝不可比拟的。

虽独掌大权,但他并未夺权,虽拥有权势,但他果断还政,周公姬旦的干脆利落让他的事迹传唱不衰,也为他赢得了几千年的好名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