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姓名配对

关羽外貌(关羽外貌特点)

时间:2023-12-30 16:11:02 作者:樱花飘落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关羽身长九尺,放到如今有多高?1976年,广西出土一汉尺揭开答案

在已有的记录中,古代人的身高似乎都十分出众,个个不凡,如西楚霸王项羽,《汉书》记载他身高八尺二寸,按照现在的计量单位计算,合计2米73左右,可谓不折不扣的巨人了。

除此之外,在《三国演义》中,这样的“巨人”也比比皆是,如身长七尺五寸的刘备,身长八尺的诸葛亮,以及身长九尺的关羽。

刘备与诸葛亮暂且不论,或有罗贯中创作时的艺术加工,但关羽的“身长九尺”却是得《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双重确认的。

九尺在今天合3米,人的身高长到这样的高度几乎是无法想象的,那么,关羽与项羽真的都这样高大吗?如果不是,他们又究竟多高呢?

关羽身高

关羽,字云长。他是东汉末年有名的将领,有“武圣”美誉。他一生追随刘备,忠心不二,且武艺高强,为刘备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除忠诚能干外,关羽本人也是仪表堂堂。据《三国演义》中描写,他“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通过这样一段描写,我们也可以看出关羽外貌之出众,身高之异于常人。

要知道,古人生存的环境相较于现代是很恶劣的,天灾频仍,作物产量低导致生产力利用率较低,人们收获所得很少,多数百姓只能勉强果腹,甚至无法吃饱,这还是和平年代。

如果碰上战争年代或王朝末代,生存将更加艰难,战乱、苛捐杂税、徭役,无不在压迫着人们,也因此,古人拥有出众的身高是一件很难得的事,遑论长到三米高。

但同其他《三国演义》中身高出众的角色不同,关羽本人身长九尺是经过《三国志》认证过的。

那么,是因为关羽本人身份地位较高,所以记载史书的人因为钦佩其忠义而美化了他吗?显然也不太可能。

首先,《三国志》作为比较正统的三国历史,在研究中具有正史的地位,可见其记载还是比较可靠的;

其次,关羽在历史上勇猛无畏,曾斩杀颜良,擒拿于禁,且将十分沉重的长刀舞的举重若轻,也可以推想出其确实是人高马大、威风凛凛的将军形象。

虽然如此,如果按今天的一米三尺来算,关羽的身高还是太惊人了,经过考据,关羽也确实没有这么高。

他虽身高九尺,但东汉时期的一尺却并非如今的一尺,关羽实际上的身高也并非三米。

度量不同

事实上,度量衡的规格随着时代发展一直在不断更替。我国古代第一位建立度量衡制度的人是大禹,《淮南子》对此有所记载:禹让大臣太章、竖亥用步子作为单位来测量距离,同时运用规画圆,用矩作方,用准定平,用绳量长短。

《史记·夏本记》中也有记载:禹“身为度,称以出”,这都说明在大禹统治时期,度量单位的出现及度量工具的发展。

及至周代,礼乐严明,一应用具皆有规格。

周天子丈量土地,征收赋税都需要度量衡的存在,度量用具掌握在周天子手中,成为了权力的象征和统治黔首的工具。

到了商代,骨尺、牙尺出现。

据考古发现,商代的骨尺、牙尺是目前所发掘出的最早的度量衡器具。骨尺,长17 厘米,尺面刻十寸。牙尺两支,各长15.75、15.8 厘米,尺面刻十寸,每寸刻十分,不但有寸格,而且还刻有细小的分格,分寸都采用了十进位。

这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度量衡已经十分先进了。

及至春秋战国,礼崩乐坏,诸侯各自为政,度量衡也愈发混乱,这一状况延续到始皇帝嬴政一统天下之后才得以结束。秦王扫六合,七国一统,始皇帝颁下“书同文,车同轨”的诏令,并有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

自此,度量衡再次获得统一。

及至汉代,汉承秦制,据《汉书·律历志》所述,秦汉度量衡差别不大,几近一致,此后两汉,并未有明确记载有再次更改度量衡之举。

由此可知,想要知道关羽的具体身高,就要先知道秦汉时期的一尺具体为多长,这就需要物料佐证,而1976年出土的一把汉尺,正好可以作此佐证。

汉尺为证

197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的罗泊湾地区的大坡岭出土了汉尺。

这次古墓的发现本是偶然,概因当时贵县的化肥厂计划在大坡岭处扩建机修厂,工人在施工过程中意外发掘出一座古墓,这在当地引起了轰动。

随后,这个消息传到当地的考古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遂前往进行发掘。

广西地区本就多雨,当时又正值夏日,雨水更多,考古工作进展十分困难,最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打开墓室。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抽出墓室里的存水后,专家发现了盗墓贼光顾过的痕迹,这表明这座墓穴很可能已经遭到了破坏。

工作队于是加紧抢救发掘文物,最后共发掘出一千余件文物,其中,就有三把木尺。

三把木尺的发现,佐证了当时朝代已然有了统一的度量衡,并填补了此朝代尺度具体数据的空缺。

在这三把木尺中,仅有一把保存完整,这把木尺材质为杉木,长约23厘米,宽约1.2厘米,厚度约0.1-0.2厘米,木尺表面打磨的十分平整,正面刻出十等份,正中刻有交叉十字。通过这把木尺,我们可以得出,东汉时期一尺约为23厘米,那么,根据关羽身长九尺可以得出,其身高大约为2米7,这个身高在今天仍然可以傲视许多人,但相较于3米却更为合理。

同理,项羽身高约为1米88,也是身高伟岸的伟丈夫了。

结语

通过广西出土的汉尺,我们可以得出关羽的身高两米有余,这当然是一个十分出众的数字,比今天许多人也要高上不少。但这并非说明今人身高不如古人,实在是关羽非比常人,不能以常理来论。

参考文献:

《关羽身高堪比姚明》

《项羽关羽是巨人吗——初探我国古代人的身高》

《欲与古人试比高》

丹凤眼、眉卧蚕、面若重枣,唇若涂脂!相貌堂堂——关羽关云长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一提到这个,看过三国的都知道,此乃关羽关云长是也!

手执青龙偃月刀和红马鞭,头戴专有的绿色盔头,缀黄绒球配后兜,两耳垂白飘带和黄丝穗,着绿蟒!关羽有美须髯,万人之敌、忠义双全、智勇兼具、勇猛善战之称!世人称他:红脸关公!

儿时不喜欢看三国,唯一觉得不错的就是赵云赵子龙——帅气!

还有智慧与外貌共存的军师诸葛孔明!因为他总幻想未来自己的模样?睿智、能掐会算、叱咤职场!长大后才明白,灵气天注定,强求不得!

再读三国,才真正明白,为何世人都信奉关公!关羽及忠贞、守义、勇猛和武艺高强而称著于世。他是正义的化身,桃园三结义后,一心力保大哥刘备成就一番伟业。即使曹操美女黄金都无法改变关羽的初衷!正所谓身在曹营心在汉​!

同样,也因为曹操的信任和搭救之恩,才有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保二位嫂嫂平安,最终与刘备、张飞汇合​!关羽的忠心和正义奠定了他在世人​心中的地位!

​单刀赴会:公元215年,刘备取益州,孙权令诸葛瑾找刘备索要荆州。关羽单刀赴会,缓解​双方紧张局面!“肃邀羽相贝,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

刮骨疗毒,“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关羽曾经被乱箭所射中,贯穿了他的右臂,便伸出手臂让医生剖开它。当时关羽正在和诸位将领围坐在一起喝酒,手臂鲜血淋漓,都溢出盛血的盘子了,但是关羽却割肉喝酒,谈笑如常。

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微风起日月,名誉振乾坤​。忠勇高三国,神谋陷七屯​。至今千古下,军旅拜英魂​!

豪气冲天、一身正气;忠贞不二、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神勇无敌,尽显英雄本色!关羽把世人对英雄的大部分幻想都一一满足,后人信奉关羽,尊他为偶像,绝对是值得!

三国志平话:没有丹凤眼、卧蚕眉、赤面长髯,关羽究竟长什么样?

一年三百六十五,老乐闲聊话今古,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小说的开篇是从黄巾起义引起的,因为张角起事后,东汉朝廷允许各地招募兵马,组成义军共同抗击黄巾,正是因此,刘关张三兄弟才登场——刘备看着招兵榜文长叹一声,然后被张飞怒斥,说大丈夫不考虑为国家出力报效,哀叹有什么用?然后俩人才有了交流,非常投脾气,便开始喝酒,喝酒的过程中遇到关羽,关羽气质非凡,在酒馆高呼,快点上饭,吃完要去投军,这样一来,就吸引了刘备和张飞的注意,三人因此结缘,最终有了桃园三结义的经典故事,随后又招了一群乡勇,在张世平等富豪的资助下,他们还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成名兵器,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雌雄双股剑,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故事。

应该说《三国演义》的这个设定,是沿袭了《三国志平话》的,但是在《三国志平话》里,细节完全不一样,一开始没有刘备出现,而是关羽先登场,他当时的身份还是“逃犯”,因为在故乡杀了一个恶霸之后,只能浪迹天涯躲避缉捕,虽然说这些内容差别不大,但是,关羽的形象跟我们熟悉的样子完全不一样,可以说,在《三国志平话》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三国演义》,对关公的外形塑造绝对是颠覆性的。

我们都知道关老爷面如重枣,这个“重”字,两个发音有两种解释,说是“厚重”的“重”时,那就意味着红色比较厚重;如果说是“重阳”的“重”,那就是说关公的脸色,像是重阳时节熟透的大枣,不管怎么说,关公肯定是红脸大汉,他赤面忠心的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另外,丹凤眼、卧蚕眉、五缕长髯也是关公的脸谱标配。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我们在一些艺术作品中,看到的关公不是这个样子,绝大多数人都会说关公的造型错了,甚至还会有很多不客气地嘲讽。可是,这些所谓的属于关羽的样貌,都是《三国演义》的功劳,作为《三国演义》的“母体”,《三国志平话》中的关羽压根就没有丹凤眼、卧蚕眉、赤面长髯。那么问题来了,最早的三国故事中,关羽究竟长什么样?

其实很简单,除了笼统到缺乏具体想象力的“神眉凤目”外,剩下的就是紫脸虬髯了。没错,关公在《三国志平话》里就是紫脸,而非重枣赤面,一脸虬髯,也跟五缕长髯完全不一样。虬髯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的连毛胡子打着卷儿,一拽是直的,一松手胡子又卷回到脸上了。其实这个形象也是有参考人物的,那就是唐朝著名的笔记小《虬髯客传》中的主角,虬髯客,他跟李靖和红拂女结拜,被称为风尘三侠,可以说虬髯客的故事早在宋元时代,已经在街头市井中影响巨大,因此,能够虬髯客形象相似,也许在《三国志平话》的作者看来,已经是对关羽的巨大褒扬了。从整部小说的脉络发展中,我们也能看出来,《三国志平话》里最出彩的人物是张飞,关羽更像是“大龙套”,毕竟等关羽有属于自己的整段台词时,都已经讲到吕布跟刘备争夺徐州的故事了。

然而张飞的形象,在两部作品中,相对变化不大,都是燕颔虎须,声如炸雷,而且他一看到关羽,就被英雄的非凡气质所吸引,立刻邀请他喝酒。关羽当时倒有些不好意思,因为自己没钱,爽快的张飞直接请客,正当两大英雄畅饮的时候,刘备才卖完草鞋,来到酒馆喝酒,而后才有了桃园三结义,大家组成义军去对付黄巾等故事。另外,在《三国志平话》里,是没有青龙偃月刀那些极富特点的兵器的,与此同时,刘备手下的那几位经典的“背景角色”,简雍、孙乾、糜芳在桃园三结义之后就已经出现了,而且简雍不称简雍,称呼他的字,叫简献和,孙乾则写成了“孙虔”,他们跟陶谦自然也没有任何关系。

人马准备完毕后,刘关张三兄弟该与黄巾军开战了,应该说在真正的历史上,他们可能有功劳,但不会很重要,因为消灭黄巾的主力是东汉末期的名将,朱儁和皇甫嵩等人,在《三国演义》中,也只是把刘关张的功劳适当夸张,主要还是辅助朱儁和皇甫嵩。但是在《三国志平话》里头,桃园三兄弟简直就是张角黄巾的天敌,而且也通过这一战,成为了名震天下的英雄,至于刘关张具体是如何攻打黄巾,如何精彩展现实力等内容,篇幅关系,就不多说了。总之,小说重点突出的是张飞,他几乎凭一己之力打败了所有黄巾军,这一看就是典型的“平话”水准,而关公在这个阶段,更是没有任何展露身手的机会。因此,如果没有《三国演义》的话,关公是不可能对后世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的,起码他的形象可能都会跟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但说来说去,这些不过都是关羽这个历史人物的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他在历史上真实的长相,又有谁能说得清呢?

给你一张真实的关公照片,你能认得吗 盘点历史记载的关羽形象

#头条创作挑战赛#

假如,带个相机,去一千八百多年前,给关羽拍张照片回来,发个朋友圈,问大家这是谁,估计,十个人,至少有十个认不出来。

因为,关羽的模样,最早在《三国志》上,描述过于简单:“羽美须髯。”没错,就是胡子长而茂密。“美须髯”的人在历史上多了,刘邦,刘秀,全是。和关羽同时代的,也至少有两位:曹操手下的谋士程昱,“长八尺三寸,美须髯”;另一位是太史慈,“长七尺七寸,美须髯”,注意,这两位《三国志》都记载了身高,唯独对关羽,没提,想必不会太高,也不会太矮,才会被忽略。

关羽生前的地位也远没那么高。最高职位是刘备封的“前将军”,最高爵位为汉献帝封的“汉寿亭侯”,属于比较低的一级侯爵,低于县侯和乡侯。直到唐朝,才开始有关羽崇拜,起于荆州地区,最早是城隍神,神仙里的县委书记。那时武将中,最高级别的神仙是姜子牙,为武成王,和文宣王孔子平级,后来,关羽被陆续加封,取代了姜子牙的地位。

从宋始,宋徽宗先加封关羽为武安王,又再次加封关羽为“义勇武安王”;南宋宋高宗赵构加封关羽为“壮缪义勇武安王”;宋孝宗加封关羽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随着称号越来越长,其外表形象也开始变化,宋洪迈《夷坚支志》描写过一尊关羽像:“黄衣急足,面怒而多髯,执令旗,容状可畏。”

那尊像虽已看不到,但看荆州市沙市区出土的宋代红陶关羽像,也是目前可见最早的关羽像,模样就和文字描写有几分神似。

关羽竖眉立目的样子,应该来自他的脾气性格。元代《三国志平话》中,“喜看《春秋》、《左传》,每每看到乱臣贼子,就心生怒气。”心灵鸡汤常说:“一个人的长相,藏着你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放到关羽身上,不是没点道理。

《三国志平话》对关羽的外貌描写细致了一些,“神眉凤目,虬髯,面如紫玉,身长九尺二寸”,眉目和身高,胡子和脸色都提到了。我在太原纯阳宫见过一尊元代青铜关羽像,基本上如文所述,只是缺了胡子,估计是经年累月,胡子已隐入尘烟。

大部分人对关羽的印象,来自小说《三国演义》:“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和之前的平话比起来,最重大的变化,就是面色从紫变红,其实,这主要是为了突出关羽的忠勇。忠可以这样解释:红脸对应汉代的火德,火德尚赤,关羽忠于汉,有一颗赤子之心,肚子里看不见,干脆长在脸上。至于勇,《史记》中说:“血勇之人,怒而面赤。”一腔热血又成天生气的关羽,自然非红脸莫属。

被称为明塑之冠的米山铁佛寺,就有一尊红脸的关羽像,非常震撼。可惜,我去过三次,前两次在维修,第三次维修好了,但为了保护,不对外开放,我在门口等了半天,只等来个骑着小车卖米粉的,忍不住买了一碗,在国保碑前扒拉干净,含恨而归。

若关公有灵,他或许理解我这种感受。当年,曹操和刘备一起打吕布,吕布有个手下,据说妻子非常美貌。关羽曾好几次对曹操说,希望下邳城破后,能把这个人的妻子赐给自己。曹操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关羽。下邳城破之后,曹操发现这个人的妻子的确美如天仙,就占为己有。曹操也真不讲究,原本是:“兄弟,事成了,哥给你娶个妻子”,结果事真成了:“兄弟,哥给你娶个嫂子。”

后来,这样的尴尬再不会出现在关羽身上,因为他的地位渐渐登峰造极。明朝,万历皇帝加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这是关羽第一次称帝,然后,又追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亲属部将也得到了加封:夫人被封为皇后,儿子被封为王,还给关羽配了一个领导班子,左丞相,陆秀夫,就是南宋最后抱着小皇帝跳海的那位,右丞相,张世杰,元帅岳飞,护法伽蓝尉迟恭,唐朝宋朝这些名将名臣,全归关老爷管。凑一起,可以玩“无双大蛇”了。

到了清朝,差不多每一个皇帝,都要加封一次,越加封字数越多,清世祖时是“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乾隆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光绪皇帝最后一次加封,最终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全长二十六个字,一口气念下来,憋个半死。

成都清代关羽像

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关羽之所以会被如此追捧,有很多原因。但我更愿意相信一点:正因为关羽原本是一个平民,老百姓,不是门阀,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而是出生在山西的一个普通人。他原名听起来就很普通,叫关长生,改成李长生、王长生,就是一个新闻中常见的村民的名字。《三国志》上没有关羽祖上的记载,足以说明这一点。尤其是在那个年代,一个普通人的奋斗,失败过,投降过,没那么完美,反而更加真实生动,凭着一腔孤勇,逆袭成万人敬仰的神。

神的模样,按说是很难统一的。但是,对我这一代人来说,则寄托在了一个人的身上。小时候,有一年春晚直播结束,央视突然试播了两集《三国演义》,当一身绿袍的陆树铭出场时,我在心里惊呼:这,简直是连环画成精了!和我心目中的关羽一模一样!

从那时候开始,在我心中,关羽的模样,就是陆树铭先生的模样。

前年,在关羽的故乡,山西运城举办关公文化节,我和老师参加其中的演讲及论坛环节,开始前,当地安排一起吃饭,陆树铭先生也来了,记得他话不多,却颇有几分江湖豪侠之气,实在没有想到,如此突然,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尽管,作为演员,他塑造的角色,被人记住的似乎只有关羽,但这也足够。他饰演的关羽前无古人,至今也无人超越,和关羽在古代的武将中的地位一样,已经变成了神。

最后,找到一首十年前写的小诗,和这篇文章一同,作为对陆树铭先生的纪念。

关云长

有没有

另一种可能

远离尘土和兵器

远离春秋

绕过幽深的城府

从麦城

回到运城

从云长

回到长生

卸盔甲

剃胡须

赤兔马耕地

偃月刀翻土

温一壶酒

农闲时

看桃花盛开

有没有

另一种存在

为春分夏至

为谷雨和刀削面

还有温暖的炕头

不结拜

不单挑

不守荆州

为一种爱刻骨铭心

绝不刮骨疗毒

有没有

另外一种姿势

拒绝

贡品和香火

反对哥们义气

不放水

不玩火

把不熟悉的人拉黑

好好做一个

没有用处的人

关羽的脸,什么时候变成了红色?为什么会这样?

关羽的形象人人皆知,他赤面长髯,掌中青龙偃月刀,胯下嘶风赤兔马,相貌出众,威风凛凛,至今仍有很多人崇拜他。在饭店、酒店、公司甚至一些旅游景点,都还有关公画像或雕像。

然而问题是:关羽为什么是红脸呢?是因为历史上的关羽,形象就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关羽的脸色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分两段。

第一阶段:从汉末到宋代,关羽的脸色不是红色。

关羽是东汉末年名将,曾发动襄樊战争,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当时,曹操看关羽气势太盛,一度想迁都避开关羽的锋芒。

陈寿的《三国志》中,并没有提及关羽形象,但是提到过关羽有长胡须。

当时马超归降刘备,关羽在荆州,他不了解马超,就写信问诸葛亮,马超能力如何,能跟谁相比。诸葛亮知道关羽向来傲气,怕伤了和气,就写一封信告诉关羽。

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

诸葛亮的意思是说:马超很厉害,是杰出的人才,算是英布、彭越一类人,和张飞并驾齐驱,但是不及美髯公您(指关羽)出众。

这里可以看出来,关羽美须髯,但是没提到他是红脸,整本三国志,包括裴注都没提到关羽是红脸。

事实上,直到唐宋时期,关羽的脸色都是白色。现存最早的版画,是宋代的《义勇武安王位》,上面就是关羽的形象,版画上的关羽就是白脸。

当然,你可能会说,版画没法上色,并不能说明关羽不是红脸。这么说有道理,所以我们还需要从文字方面,进一步验证。

北宋时期,有关羽的传说,提到了关羽的形象。

帝曰:卿用何神,愿获一见,少劳神庥。继先曰:神即当起居圣驾。忽有二神现于殿庭:一神绛衣金甲,青巾美须髯;一神乃介胄之士。继先指示金甲者曰:此即蜀将关羽也。

这段故事出自《大宋宣和遗事》,大意是说:

解州盐池有蛟龙作怪,宋徽宗让张天师去解决。天师去了不到十天,顺利完成任务。徽宗很好奇,得知天师请了大神帮忙后,他表示想见识一下。于是,张天师召唤出两位大神,一个红衣金甲,头戴青巾,美须髯;一个是全身甲胄的人。青巾美髯者就是关羽;全身甲胄的人则是神石氏。

这里提到了关羽的形象,青巾美须髯,而没有说关羽“赤面”。可见,宋代的关羽还不是红脸。若是红脸的话,这一重要特征不会不写出来。

另外,南宋洪迈《夷坚志》支甲卷九《关王幞头》中,也提到潼州关羽庙中,关羽的神像是“黄衣、急足,面怒而多髯,执令旗,容状可畏”,依旧没提到关羽是“赤面”。

由此可知,从汉末到宋代时,关羽的脸色都不是红色。

既然没说,那么推测关羽的脸色应该很普通,和常人一样,所以无论是三国的陈寿,还是南宋的洪迈,都没提。

第二阶段:从元始,关羽的脸色变成红色。

到了元代时,关羽的脸色变成了红色。这一点,从元杂剧、平话可以知道。

比如元代至治年间刊行的《全相三国志平话》中,关羽形象是“神眉凤目虬髯,面如紫玉,身长九尺二寸”。既然面如“紫玉”,可见是红色。

元杂剧中,同样如此。

比如《关张双赴西蜀梦》第三折中,关羽是“绛云也似丹脸若频婆,今日卧蚕眉瞅定面没罗”;无名氏的《诸葛亮博望烧屯》第一折中,也说关羽“红馥馥双脸胭脂般赤,黑真真三绺美髯垂”;无名氏《关云长单刀劈四寇》中,更是说到关羽“生的面如挣(重)枣色,卧蚕眉,长髭髯,金盔金甲,骑一匹黄骠马,拿一柄青龙偃月三停刀”。

由此可见,到元代时,关羽的“赤面”特点,基本已经确定。

这一时期的绘画中,关羽也是赤面。

稷山县青龙寺的元代壁画中,《往古为国亡躯神众》一组里,有4位人物:分别是手持节杖的苏武、武圣关羽、张飞、诸葛亮,还有一身正气的文天祥。洪洞县玉皇庙中,也有元代壁画,上面关羽也是赤面形象。

这些都能说明,关羽的脸色已经定型为红色。

为什么关羽的脸色会变成红色呢?这个问题,原因有多方面。

一方面,关羽从厉鬼变成了大神。

唐代流行的“关羽冥起玉泉寺”传说中,关羽就是厉鬼的形象。红色是血的颜色,民间信仰中的红面鬼神往往带有冤屈、枉死、恐怖的色彩。关羽符合这些特点,因为他就是中了吕蒙的计策而兵败被杀,算是冤死。

很多神祗也是红面的形象。比如《九天魁罡云路追捉三阵大法》中的徐守忠,其形象就是“红枣面、交脚幞头、红抺额、青袍、手执铁鞭”。

关羽前期是厉鬼,后期成神,无论是鬼还是神,“赤面”都很合适。

另一方面,赤面能表现出关羽忠义。

宋代王令的《答王簿正叔》诗中,有“自有赤心包白日,竟无绮语敌青蝇。重来赭面还如火,自许清诚卒似冰”,将“赤心”与“赭面”并举,意在昭示作者的一片赤诚之心。可见赤面能表现忠诚。

和关羽有关的对联,有一幅很有名: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勿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这对联中,也是用赤面、赤心也表现关羽的忠义。

正因为赤面符合关羽从鬼到神的特点,也能表现其忠义千秋的特点,更主要是让他的形象更有特点,所以元代时人们便已经把关羽的脸色,变成了红色,至今犹然。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