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黄道吉日

705年

时间:2024-01-21 23:34:03 作者:浮生如梦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705年,张柬之率兵来到武则天寝宫,武看到后想起举荐他的狄仁杰

神龙元年(705年),唐洛阳皇宫紫微城迎仙宫。

作为偌大且强盛的武周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曾经风光无限、威震天下的女皇武则天,此时的她早已失去往日的神采,面露病态,躺在床上毫无神气可言。

若不是身处金碧辉煌的皇宫,若不是旁人恭敬称呼她陛下,任谁都不敢相信,这个卧床不起,神色病恹的老妇人会是统治天下长达四十五年的大周女皇武则天。

2月20日,一位80岁的老头子来到处于弥留之际的武则天的病榻前,看着这个老头,虚弱无比的武则天好似回光返照一般,瞬间坐了起来,用尽自己最后一丝力气,大声怒吼道:

“狄仁杰骗了我!”

705年2月20日这一天,紫微城迎仙宫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位80岁的老头子是谁?

武则天看到他,为什么会怒吼:“狄仁杰骗了我?”

狄仁杰到底欺骗了武则天什么?

705年2月20日这一天,对于李唐皇室和忠于李唐的旧臣们来说,这是一个让人无比激动的日子,若放在现代,怎么也得把这一天当作与“国庆节”相当的日子,让后人永远铭记和纪念。

这一天是李唐的复国日,被武则天夺走的天下在仍忠于李唐旧臣的帮助下,重新归于李唐的统治,史称“神龙”。

“神龙”的主要执行者,就是已80岁的武周宰相张柬之。

晚年的武则天不理政事,沉湎享乐,宠信张氏兄弟张昌宗、张易之二人,任由二张插手朝政,党同伐异。二张狐假虎威,倚仗武则天的宠信,专横跋扈,搞得君臣离心、朝廷动荡,人心不稳,可谓是怨声载道。

朝臣对其稍有不从,轻则贬职罢官,重则身首异处。

时任御史大夫魏元忠曾经弹劾二张贪赃枉法,张易之反而诬告魏元忠私底下跟司礼丞高戬说:“皇帝年老,应挟持太子做个能长久保持友谊的朋友。”武则天对张易之的诬告虽没有相信,但因对其的宠爱,她还是把魏元忠驱逐出朝堂,贬为高要县尉。

二张兄弟权势最鼎盛时,别说满朝文武对其无可奈何,畏之如虎,就连武则天子侄辈、孙子辈都只能避其锋芒,甚至连身为太子的李显都拿他们没办法,还被其逼迫赐死自己的儿女。

当时,二张在朝堂上作威作福,骄横跋扈,皇亲贵戚对此颇有怨言。

李显的儿子邵王李重润与女儿永泰郡主李仙蕙、妹婿魏王武延基暗地指责二张专权跋扈,谁料此事被二张的耳目探知,二张之一的张易之为了报复他们,就向武则天进谗言,说邵王李重润、永泰郡主李仙蕙等人正在谋划兵变,意欲谋朝篡位。

武则天不疑有他,对张易之的话深信不疑,不仅责骂李显,还严令李显责罚李重润和有孕在身的女儿李仙蕙,万般无奈下,李显为了保护全家的性命,毕竟他虽是武则天的儿子,可是冷酷的武则天又不是没杀过自己的子女,所以他只得忍痛含泪下令赐死自己的儿女和还未出世的外孙。李重润和李仙蕙的死没有让二张罢休,接下来,二张又将武延基下狱逼死。

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的专权跋扈,让满朝文武和皇亲贵戚怨声载道,更是恨得咬牙切齿。

之后,随着武则天因病久居迎仙宫而不出,二张把持宫闱,朝堂重臣都被限制面见武则天,朝中事务均由二张兄弟口传武则天谕旨而行,也就是说实质上朝中事务的决断全由二张说了算,二张完全可以假传武则天谕旨而掌控朝廷,肆意妄为,随意责罚反对他们的官员宗亲。

此时,张柬之、宋璟、崔玄暐等朝中重臣竭尽所能想要将二张依法查办,阻止其祸乱朝纲。左台御史中丞宋璟多次请求审查拘捕张昌宗、张易之,武则天表面答应宋璟,却没让宋璟主审此案,反而是让司刑卿崔神庆这个墙头草主审。

崔神庆此人贪生怕死,其根本就不敢得罪二张,因此主审二张兄弟也是草草了事,随意做做样子,便上奏武则天:“张昌宗、张易之应当宽免。”武则天压根没想过要治二张的罪,见崔神庆这么识趣,知圣心,自然很是高兴,当即同意其所请。

案件如此草草了事,张柬之、宋璟等人自然不乐意,宋璟坚持禀奏武则天说:“张昌宗、张易之依律应当斩首。”极度宠爱二张的武则天坚持不同意,左拾遗李邕又进言说:“宋璟的话,是为江山社稷着想,希望批准。”武则天仍然不准。

武则天的纵然,让张昌宗、张易之行事更加肆无忌惮,对曾经要求惩办自己的张柬之、宋璟等反对自己的朝中重臣的打压也更是严厉。

在这种背景下,张柬之、宋璟等人明白,如果再不反击,自己等人定然会死无葬身之地,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以现在张昌宗、张易之的权势,加之武则天已病入膏肓,随时可能驾崩,一旦二张趁机发动叛乱,很可能会江山易主,李唐复国无望。

二张当时的权势不可谓不重,他们虽然只是武则天的男宠,可借着武则天对其的宠信,他们的身边也聚拢了一批爪牙。

武周晚年的宰相韦承庆、李峤、苏味道、杨再思、房融、李迥秀等都媚附二张。

凤阁舍人(掌传宣诏命)崔融、刘允济、刘宪;司礼卿(掌宗庙陵园、祭祀礼乐、天文术数、学校等)崔神庆;给事中(掌审议封驳诏敕奏章)阎朝隐、沈佺期;

麟台少监(掌国之典籍图书)王绍宗和尚方监丞(掌工徒制造御用刀剑及刻玉为器等)宋之问;右羽林大将军武攸宜,更是其心腹爪牙。

这样的势力,虽说不一定能行改朝换代之事,但也定然是有很大机会的,毕竟二张是要人有人,要兵有兵,宰相、大将军中都有人依附于他们。

当时二张也的确是有想要趁着武则天病重之际,行改朝换代之事的想法,《资治通鉴》载:

“易之、昌宗见太后疾笃,恐祸及已,引用党援,阴之为备。”“昌宗尝召术李弘泰占相,弘泰言昌宗有天子相,劝于定州造佛寺,则天下归心。”

而据《旧唐书》载:“长安四年......张易之请移京城大德僧十人配定州私置寺。”可知张易之曾谋将李弘泰之建议付诸实施。由上可知,二张兄弟确有发动夺取的准备。

基于此,最终,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等李唐宗室和武三思等武姓子弟联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张柬之,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崔玄暐,司刑少卿桓彦范、相王府司马袁恕己与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仍忠于李唐的朝臣,发动“神龙”。

2月20日,五百余位左右羽林兵在李显、张柬之等人的带领下,攻进玄武门,在集仙殿的走廊下将张易之和张昌宗斩首,然后进至武则天居住的集仙殿。

看着兵士面带凶色冲了进来,武则天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坐起来,怒斥:“是谁作乱?”

看着武则天恼羞成怒的样子,若是放在平时,张柬之等人早已伏地跪拜,诚惶诚恐地央求武则天息怒,然而今非昔比,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武则天对张柬之等人没有任何威胁,早已是落坡凤凰不如鸡。张柬之语气平和地说道:

“张易之、张昌宗阴谋造反,臣等已奉太子的命令将他们杀掉了,因为担心可能会走漏消息,所以没有向您禀告。在皇宫禁地举兵诛杀逆贼,惊动天子,臣等罪该万死!”

武则天又岂能不明白其中缘由,说是诛杀逆贼,根本是在逼宫,逼她交出皇权。

此时,武则天又看到自己的儿子李显也在叛军之中,面带威严转头对他说:“这件事是你指使的吗?这两个小子已经被你诛杀了,你现在可以回东宫去了。”

武则天这么说,别说李显不会答应,他身边的臣子更不会答应,一旦李显答应回东宫,那么再回过头行逼宫之事可就师出无名,到那时以武则天的性格,李显要完蛋,他们更得完蛋。

所以,还没等李显说什么,他身旁的桓彦范便上前说:

“太子哪能还再回到东宫里去呢?当初天皇(唐高宗李治)把心爱的太子托付给陛下,现在他年纪已大,却一直在东宫当太子,天意民心,早已思念李家。群臣不敢忘怀太宗、天皇的恩德,所以尊奉太子诛灭犯上作乱的逆臣。希望陛下将帝位传给太子,顺从上天与下民心愿!”

这时的桓彦范直接挑明了说,意思再也明白不过,那就是告诉武则天他们来这里就是为了逼宫,今天你武则天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桓彦范说的话,在场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他大逆不道,全部都默认,不管是武则天曾经信赖有加的宰相张柬之,还是亲手提拔的崔玄暐,亦是父子同受恩宠的李义府儿子李湛,他们都以沉默来表示自己对桓彦范的支持。

看着这些曾经受过自己大恩的臣子纷纷远离自己而去,武则天心灰意冷,一个个质问过去。

看着李湛,武则天反问:“朕平时对你们父子不薄,想不到竟然有今天的变故!”又看着崔玄暐,武则天更是悲凉地问道:“别的人都是经他人推荐之后提拔的,只有你是朕亲手提拔的,你怎么也在这里呢?”被她反问的人,多数都无言以对,低着头不知该如何回答。

此时,当武则天看着张柬之时,她更是回光返照一般,瞬间坐了起来,用尽自己最后的力气,大声怒吼道:“狄仁杰骗了我!”

为什么武则天看着张柬之,会想起狄仁杰?会说狄仁杰骗了她呢?

因为张柬之是狄仁杰向她举荐为宰相的。

张柬之可谓是中国封建史上大器晚成的代表性人物。

他虽是进士出身,早早入仕为官,但直到64岁才稍稍有所成。永昌元年(689年),64岁的张柬之应试贤良科目,以对答策问第一名的身份入京为正八品下监察御史。

虽得以为京官,却也只是一个微末小吏,此时的监察御史不似此后那般权限甚广,可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这时的监察御史无出入朝堂正门的资格,只能由侧门进出,非奏事不得至殿廷。

然而,这样一个小官,张柬之也没有做好,不久便因奏事得罪武则天,被贬往地方。

此时,以张柬之这样老迈的年龄,不出意外,自被贬地方后,他就再也没有机会回京为官,只能辗转于地方任上,直至致仕或老死任上。然幸得有狄仁杰这位武周朝大红人的力挺,张柬之才能重新回到京城,并得武则天青睐,以耄耋之年坐上宰相之位。

为了能让张柬之回到京城,狄仁杰可谓是不遗余力,两次在武则天面前力荐其入京为官,并赞其有宰相之才。

长安年间,武则天问狄仁杰:

“朕希望能找到一位杰出的人才委以宰相重任,您看谁比较合适?”

狄仁杰答:

“陛下若求文章、资历,现宰相李峤、苏味道足够了。难道是文士拘泥小节,不足以共成天下大业吗?”

武则天说:“是的。”

狄仁杰说:

“若陛下您要找一个出类拔萃的奇才,那就只有荆州长史张柬之了。张柬之年纪虽老,但却有宰相之才。用他,他必定能为国家尽心竭力,辅佐陛下治理好天下。”

对于张柬之,此时的武则天并不太看重,虽然狄仁杰说他有宰相之才,但仍心有疑虑,不太想重用他,可武则天也不太好落了狄仁杰这位心腹大臣的面子,所以便将他调任洛州司马。

过了一阵,武则天又让狄仁杰举荐人才。

狄仁杰说:

“臣曾举荐张柬之,陛下您还没有用他呢。”

武则天说:“朕已经给他升了官了。”

狄仁杰说:

“臣举荐宰相却任司马,这不是用才。”

见狄仁杰这么推崇他,武则天心里觉得很是奇怪,但这时对于狄仁杰这位亲信的绝对信任,武则天没有往深处想,只是觉得既然狄仁杰这么推崇他,他肯定有真材实料,于是下旨升张柬之为司刑少卿(掌刑狱案件审理),不久迁升秋官侍郎(即刑部侍郎),成为朝中重臣。

长安四年(704年)十月,也就是在狄仁杰去世的第四年,武则天任命张柬之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武周宰相。

1年后,张柬之联合李显、武三思等人发动“神龙”,逼迫武则天禅位李显,还李唐天下。

直到这时,武则天才明白,为什么当年狄仁杰要2次力荐张柬之为宰相,他这不是在给武周推荐人才,而是在给李唐推荐人才。

狄仁杰几次三番力荐张柬之入京为相,就是为了让他日后能领导李唐旧臣,继承自己恢复李唐的遗愿。思及此,武则天恼怒不已。

事实也的确如此,当时参与“神龙”的朝中重臣,如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等都是狄仁杰举荐的,可见狄仁杰早早就在为恢复李唐天下准备着,积蓄力量,而张柬之就是他选出的这支仍忠于李唐力量的领导者。

若是旁人骗她,武则天或许不会这么生气,但偏偏骗她的是狄仁杰这位被她尊称为“国老”的心腹大臣。武则天对狄仁杰非常敬重,从不直呼其名,而是以“国老”相称。

晚年的狄仁杰数次奏请致仕,但武则天每次都拒绝,考虑到狄仁杰的年龄实在有些大了,不舍他致仕的武则天特意下恩旨,不让狄仁杰行跪拜之礼:

“每当看到您跪拜的时候,朕的身体都会感到痛楚。”

此外,武则天还免除狄仁杰晚上在宫中值班的工作,并告诫官员:

“如果没有十分重要的军国大事,就不要去打扰狄公了。”

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痛哭道:“朝堂空矣!”

此后,朝廷每有大事不能决断,武则天都会想起狄仁杰,叹道:“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由此可见,在武则天的心中,狄仁杰的分量真的很重。

被自己的信赖有加的心腹大臣背叛,对于武则天来说确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正月二十三日,武则天颁下制书,下旨由太子李显监国,大赦天下。

一天后,武则天将帝位传给太子李显,李唐复国。

神龙元年(705年)12月16日,一代女皇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

武则天的是非功过,正如立在她陵前的那块无字碑,任由世人评说。

“神龙”后,张柬之被封为汉阳王、敬晖被封为平阳王、桓彦范被封为扶阳王、袁恕己被封为南阳王、崔玄暐被封为博陵王,时称“五王”,所以“神龙”又被称为“五王”。

至于五王的结局,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