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眉毛看相

罗家通书(罗家通书2023年黄历吉日)

时间:2023-12-28 13:18:05 作者:万物皆甜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梁德新,张华华‖ ​松口镇仙口村民俗调查

松口镇仙口村民俗调查梁德新 张华华 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仙口村是个著名的客家山村,报刊和电视台曾报道村中的历史人文。笔者通过调查采访,整理出这篇田野调查文章。广东梅县松口镇古时岭南四大古镇之一,地处梅县东北部离梅州市约40公里,松口港是广东内河港的第二大港口,铁路、省道贯穿而过,是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历史上的古战场之一。查阅松口各姓族谱,唐代,有部分汉人陆续迁入松口。宋末元初,来自福建汀州府各县的汉人大量迁入,他们大多数来自福建宁化县石壁。

松口镇沿河风光仙口村离松口镇约4公里,是个单姓村庄,村民姓梁(以前是杂姓村庄。旧时住有梁、卓、钟、李、曾、江、周、邹、唐、卜、管、刘、肖、郭、黄、廖、童、17个姓氏)。村中人多田少,1980年以前,耕地面积平均每人0.7亩。1975年村中的简易公路没开通之前,村里有一条石砌路是松口镇与桃尧镇的交通要道。松源河从村中流过,1970年之前村中的河上有运货的小船由上游松源镇把运货至松口镇,木伐可顺水漂运至下游潮州、汕头。沿河的上村和下村有两个渡口,渡口有小船为两岸村民服务。1970年之后,松源河上筑建了6个水电站,因河上筑了水坝不能通小船和漂运木伐,不再通航。离村约1公里处有一个地方叫“谷公畲”,“谷公畲”是不是以前的土著畲族人的“畲寨”,待考证。下村有一个叫“天子岌”的地方,它是一个小山包。以前这个小山包下面住有周、邹、唐三姓。仙口村是笔者(梁德新)的家乡,因此,笔者从小时候开始听老人们口述知道村中的历史、地方掌故。

仙口村仙溪桥据《仙口村梁氏族谱》记载:梁姓始祖松冈公,名梁福,生于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卒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9年),葬于仙口村上村柯树山(离仙溪小学约1公里)。 据传,松冈公曾任福建上杭县令后被贬为嘉应州松口巡检,聚了九个妻子,生了 11个儿子。

仙口村松冈公墓仙口村梁姓从开基到现在已传28世,约700年的历史,村民是松冈公第四子天赐的后裔,全村约1600多人。村中现存梁氏七世祠堂四座,都是松冈公的四子天赐公后裔所建。据老人说,仙口梁姓是在六世以后(明朝中期)才逐渐兴盛。村中有一座老屋叫“围里”。据原村老人会会长梁兆本老人说:“此屋全村最老,是梁姓开基祖松冈公居住过的屋,建于元朝。

2017年8月张华华(左)梁德新(右)参梁姓开基祖松冈公的故居观围里时与本屋人梁本城留影七世祖屋“上寨”规模很大,现存一正堂,供放祖宗牌位,神祖牌位并列两个开基祖神位。上寨是双层围屋,现只留下屋基。据说明末清初时曾往过70户约200多人。现在只住2户人家。后裔迁松口官坪、梅县金盘桥、梅江区三角镇。八世万贵公祠(岭下祠)建于明朝正德年间(约1500年)。族谱上写道:八世祖万贵公开基岭下后,九、十、十一世人丁都不旺,由十二世开始才兴旺。十一世宪公生五子。其中一子(三房运方)迁江西。余下四房在仙口村。其中五房(汝为)为弱房,数代单丁,人丁不旺,现在传二十四世。

2012年重修的“岭下祠”四房(汝翼公)后裔在仙口村有600人左右。迁出的人更多。二房敏基约100人,长房(廷表)约200人。四房中十三世刚义公房人数最多,约500人。刚义公为人正直好施舍,重义气广交朋友,对村中公益事业非常关心,组织祭祖,维护本房姓利益,做了很多工作。刚义公生于明崇桢十六年,卒于康熙二十九年。本村老楼屋是他所建,此屋高两层,有房60间。旧时该公房有尝田每年租谷约200石,公尝田由本房子孙轮耕,租谷用于祭祖、修祠堂,有关公益事业的开支。“刚义公尝” 在荒月时把谷子借给本房子孙。老楼屋中的楼上有二间房子是仓库存谷子,人们叫“义仓”。解放前村中的梁亚钱、梁锦洪曾经管理过“刚义公尝”。刚义公儿子晋公(十四世)建了新楼,规模比老楼还要大,楼高两层,房间约100间。在族谱中有段记载:晋公生于康熙九年,卒于乾隆二十九年。享年95岁,封登仁郎。雍正丙午逢饥荒,他和胞弟侨伦公均出谷救济山口,涧头两乡灾民。在本村梅子龙建一座桥,取名“庆济桥”。此桥现在保存完好。十五世一轩公,生于康熙三十四年,卒于乾隆三十一年,享年72岁。30岁时取得“岁进士”功名。曾在梅州培凤书院任教谕。他用教书所得的钱建房,此屋有23个房间,屋名 “才储堂”, 中厅有一“岁进士”横匾。仙口村邻近有车田村、洋坑村、小金村、鸡冠村、山北村。车田村有温、吴、梁、李、伍、刘6姓。洋坑村有陈、李、吴3姓。小金自姓黄。鸡冠自然村姓余,山北自然村姓卢。仙口村梁姓人与洋坑村陈姓人关系很好。相传山口村梁姓开基祖松冈公有个儿子送给洋坑村陈姓开基祖陈八燕公做儿子。因此有梁、陈两姓不通婚的祖训。陈姓祭祖时先去官坪梁祖祠祭祀,然后才回他们村里祭始祖。小金自然村约有400人,全村姓黄。据老人说,梁、黄两姓向来都有矛盾。据风水先生所说,小金村是船形,船头直对仙口村,对仙口梁姓人不利。梁姓人特在小金的村头建“文魁塔”。此塔当作一竹杆插在船头,船便不能走了。仙口村梁姓若有人考中了秀才、举人便要去“文魁塔“祭祀。

建于清朝咸丰四年的“文魁塔”旧时村里有几户人家种水果。果树都是因地制宜利用空地种在屋前屋后、河岸上、小溪旁种植。本世纪二十年代初,留学日的梁政可先生向村民们传授种植沙田柚技术。1949年前,村里已有规模比较大的果园三个。在梁先生的技术指导下,水果产量高,果农收入不错。村中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冬季还要种小麦,旱地里种花生、玉米、高梁。1950年之前,村里男人们的谋生方式有以下几种。做鞭炮:这是本村的传统手艺。这种手艺何时传入山口村,现在无法考究。生产方式是家庭小作坊式。做生意:旧时叫“走圩子”,这种人人们叫他“走圩伯”。旧时三日一圩,他们来往于周围的各个圩场。没有固定店面,挑两口箩筐,在圩场上沿街摆卖。外出教书。解放前约有30人做过中、小学教师。住店头。即在集市商店里做售货员、店员、会计或在工厂做工。做水客。他们每年来往于祖国家乡和国外华侨居住的地方。有时一年来回几次。回家乡时为华侨带钱给家人,或带物品。还有家乡有人要出国居住,帮助办手续,把人带出国。从中得取报酬。木材工人。解放前村里有万亩以上的森林源。树山都是私人的,森林保管得很好。树木大了,合规格才砍伐。1930年山上还有老虎、豹子出没。村中有几户人专门加工船用木板。产品销往造船厂。此处,有人开办了石灰厂,石灰供村民建房给农田除虫。仙口村人一向来都重视教育,村中文风鼎盛,人才辈出。现在村民文化素质高,70岁以上老人有好些都有初中以上文化。

建于初年的仙溪小学每年的重阳节前后,人们祭梁氏十五世祖一轩公都有一传统习俗,吃饭时要请老师吃饭,小孩要给老师敬酒。1950年之前村中有4个留学生,1950年至1966年大学的约60人,中专生40人。1977年恢复高考后至2016年,考上大学、中专的约70人。旧时村中有3个尼姑庙,有两个1949年前已解散。现有下村的“福缘庙”,信佛的村民会去庙里活动。福缘庙建于乾隆十七年(1752),庙中保存第一代主持人梁梅莲的画像。现在庙里住有2个尼姑,一年有三个节日。起福在二月,要择日子;暖福在七月三十日;完福在十一月。起福的日子很热闹,人们送钱送米。庙里的设施大部分是华侨出钱购置的。尼姑们的收入主要靠做佛事。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村里有人信教,全村现有教徒约30人。旧时村圼有扛公王活动。公王庙坐落在仙口村的中心地带——松源河的西岸上。据80岁以上的老人说,仙口村的公王很灵验。旧时在外地回乡的人和海外华侨,他们都要去公王庙前膜拜。要出远门的人,出门前也要先拜公王,求公王保佑他们出门一路平安,万事顺意。有此华侨回乡时也征往先不进家门,先到公王庙前祭拜。

村民们祭祀公王仙口村过月半的时间是正月十二日。此日只为出生不久的男孩对其举行一个仪式。但此仪式如下:这一天家中长辈带上要升丁的小男孩。先敬一世祖松岗公,再去众祠堂敬众祖,山口村人去敬岭下八世祖万贵公,敬公王,最后敬本屋上代。敬上代时点燃香烛后,才点灯笼,灯笼上写上梁氏╳╳世孙╳╳╳。此灯笼要点7天7夜。灯笼要经常加油,不能熄灭,中途熄灭视为不吉利。现在没人会做灯笼,改用煤油灯代替。晚上要放火箭,放7天,放的火箭枝数一天要比一天多。据说这叫步步高升。旧时,村民们很信神灵。在村中的井头、池塘边,都设有井头伯公,塘头伯公。村里人选地基建房屋,修祖墓、迁新屋都要请地理先生。旧时村里人会请隆文的道士“昂天师”。此人精通地理,在周围颇有名气。1949年前,村中每家户的厨房门口,在春节前夕都贴上了一张兴宁罗氏出版的的日历。有文化的人都会买一本“罗家通书”。出门,做事,婚丧喜庆都要查日子。仙口村现存族谱4本:《梁氏仙口村大夫第族谱》,1997年出版的《梁氏渊源》《大塘村梁氏牌谱》《大塘村梁氏牌谱》以及台湾桃园县梁氏后裔寄回的一本,2001年仙口村梁氏宗亲联谊会编写的《仙口风情录》(主编梁德新)。

2001年仙口村梁氏宗亲联谊会编写的《仙口风情》2004年仙口村梁姓人祭十三世祖仁先公(刚义公)时约有100人参加。当天,人们抬着全猪全羊,敲锣打鼓,一路浩浩荡荡来到祖墓前,子孙们列队站在墓前,听族中长辈讲述先祖的搬迁历史及丰功伟绩。

祭祀梁氏一世祖松岗公松冈公后裔分布长子天兴,生2子,以梓居大力上梁,以楠居松东涧田。次子天成,官任福建通判,续升史都外郎,居建宁县。生2子:以桢、以辅。三子天锡,官任福建提学,生2子,以举、以文,住官坪,后裔迁居未详。四子天赐,生1子以桐,后裔在山口村,有部分外迁。五子天彰,官会南京产弄吏部侍郎,后裔居南京。六子三保,生3子,才荣、才兴、才政,立一子才富(胞弟天武长子)居仙口田心。才政荣居松东介溪。七子天赋,生子二,才富(继天宝)才贵迁大力。八子天位,生子二,才仁、才寿。子孙迁五华等地。九子于佑,迁居焦岭县,子孙远离不详。十子天爵,生子三,景泰、景茂、景德。后裔迁惠州。十一子天命,生一子才宝,居山口田心,后裔迁三河霸。

2019年10月本文入录张华华编著的《客家文化拾零》

2019年12月本文作者梁德新(左3)、张华华(左4)在嘉应学院客研究院开会期间留影 作者:梁德新、张华华作者简介:梁德新,梅县区松口镇人,中学退休教师,梅县第10届政协委员(兼学习文史委员)。有文章在报刊发表,编著书数本,吸收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对客家文化有研究,曾邀请出席嘉应学院、三明学院等单位举办的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入选会议论文集。文章和论文约5万字入录《客家文化拾零》书中。张华华,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副教授,对客家文化有研究,有文章在报刊发表。退休后到各地田野调查,把客家文化研究人土的资料辑录编著《客家文化拾零》。(注: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梅州兴宁“通书罗”的由来

《罗家通书》被皇帝恩准后,罗庆辉在兴宁城金带街设立总行,随后在新丰街、兴化街、高兴街、水巷街设立分行,发行量不断扩大。

罗庆辉生七子,他们约在乾隆十五年( 1750) (罗庆辉逝世前)划房分庭执事,设立六个堂号,分别是“万兴堂"“崇道堂""集福堂""广善堂” “天宝堂”和“九星堂"。随着子孙繁衍,设立的堂号更多,据三十年( 1941 )出版的通书记载,除总堂号“宗睦堂"外,有分堂号15个,分别为“集福堂”“崇道堂" “宗和堂" “天文堂”“万兴堂”“天宝堂” “峻英堂” "万 福堂"“四达堂” ” 参化堂”“九星堂””衍仪堂” “大成堂” "广 善堂"和“利用堂”。

由于堂号和编印通书的人越来越多,而产生竞争和出现质量差异。为保护《罗家通书》的质量和正宗传承,“通书罗屋”采取两条措施进行保护和传承。一是进行考试。考试有两次:第一次是选秀 ,即通过考试,选拔聪明优秀,又喜爱“通书"的儿童来进行学习培养;第二次考试是学成后的资格考试,成绩合格的才有资格编印通书,成绩最优秀的担任理监事,审核全部编印的通书。考试每十年进行一次。二是设立“通书偿"。由罗质恒牵头创办, 统推算出版,分户经营,红利分成。

由于《罗家通书》推算的时日准确,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深受人们喜爱。从此,《罗家通书》的发行量不断扩大,名声越传越远,不仅行销全国各省市,而且远销印尼、日本、马来西亚、泰国、缅甸、美国等国家。在这些国家,凡有华人之地就有《罗家通书》。由于《罗家通书》蜚声海内外,所以人们习惯性地将福兴西兴围主人罗庆辉及其传下的子孙称为“通书罗”。

浅谈罗家通书

【摘要】 《罗家通书》首创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七年(1729年)由雍正皇帝恩准发行,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其内容含历法、地理、日课。其中日课、历法是它的精髓,地理是它的附属,算命不是它的内容。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哲理性强,特点鲜明。

  【关键词】 《罗家通书》,历史渊源,堂号,主要内容,哲理性。

  《广东省兴宁县罗家推算通书》(简称“罗家通书”),自清雍正年间,罗庆辉创编到现在,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而且具有独到之处,在全国各家“通书”中占显赫地位。对《罗家通书》的历史演化、地位和作用,历来不少史学工作者,都进行探讨研究,古人亦有评论。近期,本人带着文物普查的任务,先后对几位《罗家通书》的传承人进行了采访,查阅了一些资料,对《罗家通书》的历史渊源、内容和哲学理念进行了研究,现提出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罗家通书》的历史渊源

  《罗家通书》的首创人罗庆辉(1670—1752年),广东省兴宁市福兴西兴围人,是兴宁罗氏洪德公脉系第十三世祖。幼年家贫,读过几年私塾。年青时随亲友外出谋生,到河南信阳做小本生意。其间,遇到一位懂历法的人,他见罗庆辉聪明好学,谦和温良,又喜欢天文知识,深得大师的器重,便收他为弟子,介绍他到皇家历法厂(琉璃厂)做工,并潜心授于历法,提供资料。罗庆辉刻苦认真,三年后,经大师推荐,考入皇宫的钦天鉴执事,推算历法,研究《七政算学》、《协记新书》、《历象考成》等著作。使其精通天文、星象、仪度、六壬吉凶及预测祸福之术,天文历学知识已颇有根基。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告病还乡,回到兴宁,一边养病,一边继续研究推算历法,后来把自己平生所学传授给儿子。康熙58年(1720年)罗庆辉父子开始编纂通书,经4年的潜心研究推算,于雍正二年(1724年),终于编成通书,用木刻版印制销售。起初,《罗家通书》仅在兴宁民间流行,由于此书算的节气、时日准确,对农业耕作影响的预告和农事安排有详细说明,颇受群众欢迎,越传越广,于是引起了官府的注意,被诬为“邪书”,不准发行。据理申诉,辩明《罗家通书》是自己多年研究的成果,决不是什么“邪书”。县官不信,即拿此书与朝廷皇历对照比较,结果几乎一样。于是在雍正五年(1727年)7月12日,经兴宁知县施智(湖南安化人)推荐,报钦天监审批。钦天鉴认为罗庆辉历法精通,所编“通书”能以皇家资料为依据,结合西洋推算方法,内容丰富、准确,具有独到之处,很适用于中国南方,能解决皇家历书每年迟不能运送到南方应用,怡误农时的问题,于是上奏皇帝。雍正皇帝看了《罗家通书》后,于雍正七年(1729年)恩准以民书式样颁行社会。皇帝恩准后,罗庆辉在兴城金带街设立总行,随后其儿孙在新丰街、兴化街、高兴街、水巷街设立分行,发行量不断扩大。

  时至1750年(罗庆辉逝世前)划房分庭执事,设立六个堂号,分别是“万兴堂”、“崇道堂”、“集福堂”、“广善堂”、“天宝堂”和“九星堂”。据卅年(1941年)出版的通书为证,除总堂号“宗睦堂”外,有分堂号15个,分别为“集福堂”、“崇道堂”、“宗和堂”、“天文堂”、“万兴堂”、“天宝堂”、“峻英堂”、“万福堂”、“四达堂”、“参化堂”、“九星堂”、“衍仪堂”、“大成堂”、“广善堂”、和“利用堂”。

  《罗家通书》一直公开发行到1956年,此后,由于政府禁止而没有公开发行,特别是“”期间,遭受到更大的摧残,很多编纂通书用的参考资料(古典书籍),计算工具,(如39梗的算盘),印制工具(如木刻版)等,因扫“四旧”而遭劫难。好些通书的传承人遭到批斗,甚至坐牢,迫害至死。但由于《罗家通书》深入人心,仍有不少外地人暗中来“通书罗屋”寻找通书,而罗家通书的一些传承人也冒着风险暗中印制通书和把这门绝活传给子孙,至使《罗家通书》传承下来。现在的传承人大部分就是在这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传承下来的。

  《罗家通书》的传承,基本上是按“堂号”而顺应传承的。到现在一般都传至九至十一代左右。现实录其中几条传承谱系如下:

  万兴堂:

  ①庆辉→发楠→传煜→子尧→元楷→永明→保祥→茂松→俊荣→启维

  ②庆辉→发楠→传煜→子坚→元镇→永禧→翔凤→焕文→廷楷→福春→俊良

  ③庆辉→发楠→传煜→敬思→宪章→耀辉→国香→星荧→德修→罗岳、罗震

  崇道堂:

  ①庆辉→发扬→传烈→东升→经邦→美球→万华→保香→道元→文锦→威东

  ②庆辉→发扬→传烈→东升→元书→晋卿→宜香→炽粦→俊华→志兴、志文

  ③庆辉→发扬→传烈→东升→元扬→楠英→生香→启麟→展开→振导→罗平

  ④庆辉→发扬→传烈→东升→宪→俊卿→颂候→文世→德基→加和

  ⑤庆辉→发扬→传烈→东升→元发→炽光→荣兴→佛全→怀新

  改革开放后(1979年),《罗家通书》虽然政府没有正式批准发行,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罗家通书》是一门科学,对生产、生活大有好处,而又运应而生,公开编纂印刷发行。现在技艺比以前更加先进,计算工具改进为电子计算机,编纂参考资料除古籍以外,还有时新的资料,利用网络学习新的知识,开展交流和营销,利用电脑排版印制,销售量每年约上百万本。同时,有些传承人设立择日馆,公开为人们服务。亲自上门,利用网络、书信寻求择日、选地的人们络绎不绝,遍及江南各省和香港、澳门、台湾等。

  二、《罗家通书》的主要内容

《罗家通书》是阴阳历,内容十分丰富,精确。利用科学推算方法,皇家古典资料《协纪宪书法则》、《协记辩方书》、《创书决言》、《七政四余日月表》、《增订断表》为依据,结合中国南方各省的实际情况和《罗家通书》首创人罗庆辉的独创技艺、经验而编纂。用“升度表”(即升度时差表,均数时差表,太阳距地心数表,清蒙气差表)推算时日、节气及日蚀、月蚀。运用独特的39梗算盘(罗威东存有一把)计算,颇具特色。算盘上的演算标记数为:千百十京,千百十兆,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宫十度,千百十数,十分,十秒,十数,十纤,十忽,十芒。仅凭这些标记足以说明“通书”在运算上深微细致计算时严格执行“一算一审”制度,即由一人计算,一人审核(技艺最优秀的人审核),保证准确性。《罗家通书》的内容主要包括月辰、头由、山课、嫁娶等等。有诀言,有分述、有实例,细致深微,方便实用。

“通书”沿续着我国尧典历学节气,先算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节气温差,再推算24个节气中的其它节气的季节温差和时日。以科学方法验算,揭示自然规律发展现象,确定时日节气。如农历冬至后10天为新历年,即一月一日,是固定不移的格式。夏至前后逢辰日为分龙,即前后接近辰日为分龙节气,是固定的辰肖龙也。逢云有旺、相、休、囚之分也。“百岁图”中的放牛娃有戴帽、不戴帽几种图案,分别意示本年旱涝,冷暖的总体情况,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海域空间活动。人们根据通书的提示,演译成很多农事谚语,如:“清明晴,担秧莳草坪;清明雨,蓑衣笠 高吊起”,“时至春分,谷子满天飞”,“春蒙晴,夏蒙雨,秋蒙晒出脑甲尿”,“莳田莳到处暑节,不如上山去改葛”、“寒露过三朝,过河要寻桥”等等。“头由”含山运,24山吉凶神,造葬。选课、嫁娶以龙运为基础;“山课”即为24山造出的课,含山运、山命、穿音、星曜、曜煞、阴府、自空、冲丁、消灭、燥火;“嫁娶”内含大利小利、翁姑父母。其“选择妙用篇”、“九天玄女排定日辰吉凶定局”的时间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日;“月辰”,包括月家吉神,月圆月缺。此外,“二十八宿吉凶定局图”,绘有蛟、豹、猪、鸟、龙、狳、猴、鹿、牛、狼、猿、蛇、兔、蝠、狗、犴、蚓、狐、丑、雉、羊、虎、燕、鸡、獐等20多幅动物图象,文字精练,形象生动。据了解,印度就是用此图方法记日期。我国则用60花甲记日期。如1987年农历11月21日,叫甲子日,就是60花甲之首日。“通书”中的“竖造论”指出,凡新建宅舍,总有上梁、盖屋、安门、放水等事,总之以行墙为重,是对建筑学的具体运用。

  《罗家通书》内容比较齐全,如“宗睦堂”罗怀新出版的2009年的通书,就有如下内容:“百岁图表”、“八卦方位”、“六掌诀起例定局图”、“罗经二十八宿度数吉凶”、“择日用事术语注解”、“二十八宿吉凶定局图”、“纳音甲子歌诀”、“推定二十四山龙头运例”、“地理总论”、“水法总纲”、“地理水法指明”、“择吉要论”、“选择造命千金歌”、“镇煞符”、“安门修整”、“竖造要论”、“修整要论”、“安葬要论”、“修理坟墓”、“入宅归火”、“修厨作灶”、“安灶方位”、“择吉娶嫁”、“十二属相男女爱情和婚姻的配合”、“六甲化命”、“协记较正年家吉凶神杀”、“推算三百八十四日九星轮行图局”、“详选六壬天星吉课”、“月家吉神”、“月家凶神”等30多项。每项论述有总论要诀,细说实例等,方便实用。

  三、《罗家通书》的哲理性

  在极左时期,认为《罗家通书》是封建迷信的东西,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哲理性。是人们千百年来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是人与自然斗争的结晶。我们不能因为破除迷信而否定一切。因为,现在看来是迷信的事物,它也包含着科学性的一面,并且这些迷信的事物也可能是我们现在仍未认识或者说未能用科学理论、技术破解的事物。因此,我们只有尊重科学,尊重人们的信仰自由,用科学的观点去看待事物,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不断破解我们未能破解的难题。

  《罗家通书》的哲理性,重点在于它重物质,讲运动,析矛盾,善辨证,具有浓重的古典哲学理念。它的中心理念是“先有天理,后天选择”,人类自下而上在宇宙空间,与日月星辰,自然界有必然的联系,人们只有认识宇宙、自然,才能生存和发展。天体运行坐标的定位与变化,而使事物产生相合、相克、相冲。也就是说,天体的运行与事物是辨证统一的,既相互矛盾,又相对统一,天体统揽全局,事物随着天体变化而变化,随着天体运动而矛盾或统一。而自然界的变化又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一个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必然受到宇宙空间运行的影响和自然界的影响,因此,一个人在一生中就会产生旺、相、休、囚之分,吉凶之时。但一个人吉凶的真正产生,又要看时间与空间是否相吻合。比如说,我讲话,你爱听,就是相合。你不爱听就是相克,互相顶嘴就是相冲。又比如说,你寻找我,就存在地点、时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假如我不在家,你找不到我,我不愿你来找我,也找不到我,只有你我之间在时间、地点、人与人的关系上相合,才能互相见面。在历象方面,它是根据“升度表”来推算,根据气温的变化来确定时节,根据节气变化来推算雨水、气温的变化,根据天象变化来预测风雨的大小、多少,气温寒暖高低,从而指导人们根据这些普遍规律和本年特点来进行农事生产和航海作业。在建造房屋方面,它重视地理、地形、山脉走向,风向来源,水源流向,即山课的具体运用。它强调地理的变化运动,风水的轮流,地理与人的命运之间的相互矛盾与统一,运动之间的相互变化。也就是说在选择地方、日课的时候,必须根据事物变化而确定。在婚姻嫁娶方面,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人与人的相合、相冲、相克。

  四、结语

  《罗家通书》自清雍正年间由罗庆辉创编以来,近300年,不论是在的清末,还是的期间,或是在极左的时期,都编印发行不止至现在,虽然政府没有正式批准印刷发行,但每年都印刷上百万本销往华南五省,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特别是其精华日课,更是深入人心,影响至深,目前,《罗家通书》继承人在兴城设有日课馆十几家,每日前来求日课者络绎不绝,很多外地信众还通过信件、网络联系取得所需日课。2011年4月《罗家通书》已经批准为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期,2011年10月《罗家通书》已批准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是值得恭贺。顺此机会,我衷心祝愿《罗家通书》更加发扬光大,为社会的进步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兴宁县志》广东省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

   《兴宁罗氏族谱》1997年10月出版

  [3] 《兴宁文史》第26期之《罗庆辉与罗家通书》(罗康)

  [4] 《漫谈罗家通书》 陈作新《历史研究》200

论文导读:9年出版   2010年间,对罗展开(94岁)、罗俊华(72岁)、罗岳(76岁)、罗威东、罗加和、罗锡春等《罗家通书》传承人的采访记录。  个人简介:罗新琼:女,(1969年1月)户籍:广东省梅州兴宁市福兴镇,职称,助理馆员。注(文博会员),工作单位,兴宁市博物馆。上一页 1 2 3

9年出版

  [5] 2010年间,对罗展开(94岁)、罗俊华(72岁)、罗岳(76岁)、罗威东、罗加和、罗锡春等《罗家通书》传承人的采访记录。

  个人简介:罗新琼:女,(1969年1月)户籍:广东省梅州兴宁市福兴镇,职称,助理馆员。注(文博会员),工作单位,兴宁市博物馆。

梅州兴宁“通书罗”的由来

《罗家通书》被皇帝恩准后,罗庆辉在兴宁城金带街设立总行,随后在新丰街、兴化街、高兴街、水巷街设立分行,发行量不断扩大。

罗庆辉生七子,他们约在乾隆十五年( 1750) (罗庆辉逝世前)划房分庭执事,设立六个堂号,分别是“万兴堂"“崇道堂""集福堂""广善堂” “天宝堂”和“九星堂"。随着子孙繁衍,设立的堂号更多,据三十年( 1941 )出版的通书记载,除总堂号“宗睦堂"外,有分堂号15个,分别为“集福堂”“崇道堂" “宗和堂" “天文堂”“万兴堂”“天宝堂” “峻英堂” "万 福堂"“四达堂” ” 参化堂”“九星堂””衍仪堂” “大成堂” "广 善堂"和“利用堂”。

由于堂号和编印通书的人越来越多,而产生竞争和出现质量差异。为保护《罗家通书》的质量和正宗传承,“通书罗屋”采取两条措施进行保护和传承。一是进行考试。考试有两次:第一次是选秀 ,即通过考试,选拔聪明优秀,又喜爱“通书"的儿童来进行学习培养;第二次考试是学成后的资格考试,成绩合格的才有资格编印通书,成绩最优秀的担任理监事,审核全部编印的通书。考试每十年进行一次。二是设立“通书偿"。由罗质恒牵头创办, 统推算出版,分户经营,红利分成。

由于《罗家通书》推算的时日准确,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深受人们喜爱。从此,《罗家通书》的发行量不断扩大,名声越传越远,不仅行销全国各省市,而且远销印尼、日本、马来西亚、泰国、缅甸、美国等国家。在这些国家,凡有华人之地就有《罗家通书》。由于《罗家通书》蜚声海内外,所以人们习惯性地将福兴西兴围主人罗庆辉及其传下的子孙称为“通书罗”。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