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眉毛看相

寸的字(扌的字有哪些字)

时间:2024-01-15 04:05:58 作者:伸手挽明月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说“尺”道“寸”,说说与古代度量有关的汉字

在古代长度度量中,尺、寸、咫、寻、常、仞都是重要的度量单位。

【尺】,

《说文》:“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

【尺=尸+乙】

古人以人体为法丈量天地,后指足脚踝关节到膝关节距离。即小腿骨长度,小腿骨也称为尺骨。

【寸】,

《说文》:“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从又一。”

“寸”的字形是右手下加一个指示符号,指出离手掌一寸动脉所在之处,因而作“尺寸”之“寸”讲。从“寸”的字其实都从“又”(右手),如“寻”、“封”等。

依据一定的参照物,对物体长度进行度量,是随着古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产生的。

最初,古人是用眼睛估摸物体长短和大小的,后来改用人体的某一部分和物体进行比较。

《说文解字》记道:“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之体为法。”

《大戴礼记》说:“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就明确表明了这种情况。

“布指知寸”,就是以手拃的宽度为寸。以手指宽计量,至今仍在沿用。北方农民常在雨后扒开湿土,量量有几指深,即说“几指雨”。商代尺上已分1尺为10寸,每寸约合1.6厘米,约相当妇女的指宽。

“布手知尺”就是以手推为尺,张开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来量长度。至今,我国从北到南,仍可见这种古老遗风。西南少数民族织布,就多以推度量。

寻之甲骨文及篆书

【尋(寻)】,

《说文》: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

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常】,

《说文》:下帬也。从巾尚聲。裳,常或从衣。上曰衣。下曰裳。

本义:下裙。

引伸:古代长度单位。两寻为常,即一丈六尺为常

【仞】

《说文》:伸臂一寻,八尺。从人刃声。

本义: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尺,汉制七尺。

“舒肘为寻”,伸直左右胳膊,便是“寻”的长度。

先秦尺制,“寻”为8尺,“常”是“寻”的一倍,即16尺先秦常称男子为“丈夫”,若以今天1米等于3尺换算,高达3.3米,就都成了巨人。先秦以一拃为尺,十拃为丈。以商代尺度来计算,“丈夫”高不过1.7米左右。楚霸王项羽身高八尺,是以秦汉尺度计量的,约合1.85米,也够得上是大个儿。

中国古代以手为尺,英国等欧洲国家古代则以脚的长度为尺,英语中“脚”与“尺”是同一个词“foot"。

商周是中国古代度量衡逐步建立的时期。这一时期已开始规定计量单位,并制造出具有法制性的专用测长器具。

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古尺,是商代的牙尺和骨尺。从长度看,在16-17厘米;从尺面标示看,已采用分、寸、尺十进位的长度单位制。

战国彩绘骨尺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尺度(还有容量、权衡)很不一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统一度量衡,这对促进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有重要作用。汉代对尺、寸有了更明确的规定。据《汉书·律历志》记载,选用秬黍(有人说就是今天的高粱米)作为计量标准,一粒黍的宽度定为1分,10粒黍横排为1寸,100粒黍横排为1尺。

东汉彩绘骨尺(长23厘米,宽1.82厘米)。

东汉彩绘锍金铜尺

东汉彩绘锍金铜尺:分别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和山东省掖县出土,长度分别为22.9厘米和23.6厘米。

  汉代计量沿袭旧制。其基本计算单位的制定称为“起度”。原始的起度一般以人体的某部位做标准,难以准确。汉代曾采用积黍为标准。不迟于司马迁时,又发明了以律管为计量基准的方法。汉代用黄钟(五音之宫)律管作为标准,以汉尺9寸作为黄钟律管之长,以9方分为其面幂,把长度、容积和重量的相互关系确定了下来,这就是所谓“同律度、量、衡”。汉代1尺为23.08864厘米,东汉尺的长度稍增,但总的说来,终两汉之世,尺度的变化不大。

从古到今,尺、寸规定的长度是在不断变化的。商代1尺约合今16厘米;战国1尺约合今23.1厘米;东汉1尺约合今23.5厘米;以后几代又有增加,明清两代营造尺长32厘米。时一改历代旧制,规定1米的1/3为1市尺,每尺约合33.33厘米。

“寻”与“常”古代都用作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两寻为“常”。

如薛瑄《游龙门记》:“谷南北涯相去寻尺,上横老槎为挢。”(槎chá,木筏;挢jiǎo,举手)

但“寻常”二字连用,则不一定确指具体长度。

如《韩非子·扬权》:“上失扶寸,下得寻常。”(扶,四寸为扶,比喻极短;寻常,比喻很长。)

贾谊《吊屈原赋》:“彼寻常之汙渎兮,岂能容吞舟之鱼!”(汙渎,小河沟;寻常,比喻不汙宽。)

后来,“寻常”成为双词,指“一般”、“普通”。

如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寻”与“常”的本义及其它意义各不相同:

“寻”的本义是“从抽丝中寻找出头绪”。引申为“寻找”、“寻求”。

如《后汉书·张衡传》:“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白居易《琵琶行》:“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红楼梦》第四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后来到底寻了他一个不是,远远地充发了才罢。”

“寻”作副词,指“随即”、“不久”。

如《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

陶潜《桃花源记》:“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常”的本义是“古人穿的下衣”(裙的一种)。假借作形容词用,指“永久的”、“固定的”、"“规定的”。

如《孙子·虚实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韩非子·五蠹》:“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韩愈《师说》:“圣人无常师。”

全祖望《梅花岭记》:“常留天地之间。”

又指“平常”、“普通”。

如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盖常理也。”

傅玄《马钧传》:“其功百倍于常。”

“常”作名词,可指“规律”、“法则”。

如《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常”作副词,可指“经常”、“常常”。

如韩愈《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

此外,“常”又可通“尝”,指“曾经”。

如《荀子·天论》:“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史记·留侯世家》:“项伯常杀人。”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弟子亦颇殷勤,何常懒惰?”

“常”又通“长”。

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守赴常流。”

在现代科学和工程技术测量中,古代的测量单位全已不用。但作为文化延续,有关的字词却存留于我们的语汇中。

如“得寸进尺”,表层意思是得到一寸就想再进一尺,今常用来比喻贪得无厌;

用“尺短寸长”比喻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

说“分寸”比喻说话做事的当限度;

而“寻常”已当做“普通、平常”的意思来用,与早先指尺度一点都不相干了。

得语文者得天下,得文言者得语文!竟然有专家说想取消文言文

大语文自然博物课:“燕”说,字在“诗”中来话博物

中文硕士这样说:也许多年来我们的语文真的白学了|古汀说汉字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

.

我是汉字谷主,欢迎关注!

【专注说文解字、快速识字、古汀大语文、海外汉语,汉字思维馆加盟】

汉字师认证课程,让你成为一名合格的汉字老师、一名汉字启蒙师!

想了解详情,关注本号,私信留言 “99”

想 了解《人字学习法》,私信留言:“人”

田英章毛笔行书《偏旁部首 • 提手旁》

田英章毛笔行书偏旁部首之“提手旁”。

今天,继续分享行书偏旁部首:提手旁——“扌”。

“扌”,读作shǒu,同“手”。用作偏旁。俗称“提手旁”。以“扌”作为偏旁的字大多与手有关,如“推”、“拉”、“摇”、“接”、“提”等。如图所示:

行书中的提手旁:

整体斜势抗肩,不要写宽。横画斜切入笔,稍粗重,切忌细小无力,大抗肩,收笔呼应下一笔画;竖钩直而有力,起笔略带弯头,竖身一般较细,钩身稍大;提笔承接竖钩的收笔方向稍作顿笔后向右上方运笔写提,注意行笔的角度,出锋不宜过长。

楷书中的提手旁:

楷书中的提手旁形体上与行书大同小异,只是行书中书写时显得更加连贯,一气呵成。其关键点在于三个笔画之间的两次衔接都要求熟练地运用绕转笔法,尤其是最后的提笔,起笔前应有一个顿笔的动作,而不是钩笔完成后直接引笔向上。

具体字例:

按 àn

把 bǎ bà

扶 fú

抚 fǔ

提 tí dī dǐ

推 tuī

携 xié

扬 yáng

振 zhèn

指 zhǐ

字例打印本:

字例描红本:

一年级提手旁的汉字,一年级提手旁组合的字知识点

一年级我们学习了提手旁,也在课文《操场上》学了一些关于提手旁的字和行为动作,比如:打球、拔河、拍皮球等。

提手旁顾名思义是和手或者是手上的动作有直接的关系。我们一年仅常用的提手旁的汉字有:打、扫、拔、拍、扔、抢、推、拉、接、拥、抱、提、扑、拖、挤、捡、扶、抄、捉、抓、拾、挑、投、拦、护、挂、摆、招、挖、换、扬、指、操、握、把等等。

我们可以根据意会式记忆,去积累常用的提手旁的汉字,这边也制作图片分享给大家。

一年级常用提手旁汉字大全

我们通过了解提手旁的汉字是和手或者手上的动作有关,积累记忆了常用的提手旁汉字的字音字形后,我们还需要理解汉字的字义,然后才能很好的去运用它们组词,造句。

这边也和大家分享一些常用的提手旁的汉字字义,比如:

拼:两层意思

1.合在一起;连合的意思,可组词(拼音)(拼凑)

2. 不顾一切地奋斗、豁出去,可组词(拼命)(拼搏)

拍:本意是用手掌打、击的意思,可组词(拍手)(拍掌)

衍生的意思有很多,可以是浪涛冲击,拍打东西的用具,乐曲的节奏,摄影,发出,阿谀,巴结等,我们通过意思也可以理解很多词语,比如(惊涛拍岸)(拍球)(拍照)(节拍)等等

投:字面意思是抛,掷,扔,是指手上的一种动作,可组词(投球)(投篮)

衍生的意思也有很多跳进去,放进去,走向或者进入等,可组词(投河)(投资)(投靠)

(投降)

抓:本意是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可组词(抓住)(抓紧)

衍生的意思有捉拿,捕捉,可组词(抓获)

扫:本意是用笤帚或扫帚除去尘土、垃圾等,可组词(扫地)(扫除)(扫雪)

衍生的意思有除去;消灭 、很快地横掠过去、全部;所有的等,可组词(扫雷)(扫射)(一扫而空)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在一年级学习了提手旁,知道了提手旁的汉字大多是和手或者是手上的动作有直接的关系的汉字,我们积累了常用的这些汉字,学会了它们的字音字形,还能通过了解字义去熟练组词,造句,那我们在提手旁的良好学习就对以后的考核很轻松,大家加油!

小学生小古文阅之《语文》一年级上2

yí cùn ɡuānɡ yīn yí cùn jīn

2.一 寸 光 阴 一 寸 金①

yī cùn guāng yīn yī cùn jīn, cùn jīn nán mǎi cùn guāng yīn。

一 寸 光 阴 一 寸 金②,寸 金 难 买 寸 光 阴。

(一上p64[日积月累])

【注释】

①选自《增广贤文》。

②光阴:时间;岁月;日子。

【说说意思】

一寸时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买到一寸长的时间。

【诵读点拨】

“一寸光阴一寸金”意思是一寸时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比喻时间十分宝贵。“寸金难买寸光阴”意思是一寸黄金也难以买到一寸光阴。形容时间非常宝贵,应当珍惜。

【拓展阅读】

读书不觉已春深①,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②,周情孔思正追寻③。

(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注释]

①春深:春末,晚春。

②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引笑:逗笑,开玩笑。

③周情孔思:指周公礼法、孔子儒学,诗中乃泛指经史之学。追寻:深入钻研。

[说说意思]

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每一寸时间都像一寸黄金一样珍贵。如果不是道人来逗笑,还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

[谈谈理解]

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

[背背练练]

( )言既出,驷马难追。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