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牛

姓石的名人(姓石的名人有谁)

时间:2024-01-15 07:36:17 作者:误到人间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时代人物 | 年度最佳创作·艺术家:石非

序言

新时代以来,涌现了许许多多富有时代气息、风格鲜明的艺术家。他们不忘初心、以文弘业,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用一幅幅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诠释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将中国艺术逐步推向世界艺术之顶峰。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凝聚团结奋进力量;彰显民族文化自信;此次《时代人物—年度最佳创作·艺术家》,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多角度展示书画创作成就,以表彰做出突出成绩的艺术工作者、树立榜样人物,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精神内涵,把握时代脉搏,凝聚中国力量,以满怀的创作状态,描绘新时代的精神图谱,铸造民族的文化品格和情怀。‘墨韵九州,锦绣山河,华彩篇章,印迹中国’;此次《时代人物—年度最佳创作·艺术家》无疑是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盛宴,矢志追求崇德尚艺、德艺双馨的崇高精神;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文艺力量。

在书画艺术创作中,有这样一位富有深刻思想性的书画家;他创作态度严谨并富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着一般人不具备的独特境界,对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创新始终保持着客观、清醒、正确的认识;实现了将传统美学与笔墨精神有机地融合,形成妙趣自然且充满情感意蕴的创作风格,他就是当代著名书画家:石非先生。

石非先生是一位德才兼备、人生阅历丰富,艺术造诣精深的学者型书画家,他秉性坚毅,憨厚率直,为人豪气。其书画作品有着丰富生活的内涵和文化意蕴,展现了其内心对于艺术的悟性;创作出一系列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与鲜明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石非先生秉持“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理念和不懈追求;把握主题性、立足学术性,以顺应时代艺术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开拓了艺术表现力。他站在国家与民族的高度,以艺术家的切身感受、坚守民族文化,承担起了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构建了自己的审美体系,得到书画界内外的高度认可;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此次《时代人物—年度最佳创作·艺术家》;聚焦石非先生的民族情怀和文化品格;呈现他独有的艺术价值和人文精神。

【艺术家简介】

石非,男,汉族,党员,湖南人。曾任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浏阳市书法协会会员,美国白马艺术基金会发展中心特约高级艺术家,世界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东方美容院客座教授,中国天香画院名誉院长兼职。

数年受困,躬耕陋室,致力于书画艺术的刻苦学习和探究,同时在李真老师的热情帮助与支持下,颇有收获,多年来,深知用笔、用墨之秘诀,我善用笔,笔是墨的体现,墨为笔的记录,横涂竖抹千千幅,墨水多汗水多,备尝世味,常以淡泊为真。

石非作品

余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大展,并屡获得,其中金奖、银奖、铜奖,一、二、三等奖数十次。拙作先后编入《中国当代名人大辞典》《中国书法美术名人名作博览》《中国国际书法篆刻年鉴》《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书画家》《世界书画名人录》《世界传世名画法书鉴赏》《当代书画名人录》《中国东方之子》《中国草书选集》《领典》等余70部典籍,因为在文化领域成就突出,被誉为二十世纪功勋艺术家,红色公益事业推广功臣,世界文化名人,华人杰出艺术家,国际四星级书画艺术家等。

石非作品

石非作品

石非作品

石非作品

石非作品

石非作品

石非作品

石非作品

石非作品

石非作品

石非作品

石非作品

石非作品

石非作品

石非作品

石非作品

石非作品

于是之:演员是第二位的,人是第一位的

《于是之全集》

于是之去世十年后,《于是之全集》面世,解密演员的修养。

——————————

今年是于是之去世十周年,《于是之全集》近日出版。这是于是之存世文字的首度系统整理出版,由其夫人李曼宜在百岁高龄亲编。大量一手图文资料首次面世,字里行间揭开了一个演员的秘密:于是之何以成为于是之。

于是之曾有很多头衔: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第一副院长……但他最喜欢的是“演员”。

于是之在话剧舞台上和影视作品中塑造了很多光彩熠熠的人物形象:《龙须沟》中的程疯子、《骆驼祥子》中的老马、《茶馆》中的王利发……以及电影《青春之歌》中的余永泽、《以革命的名义》中的捷尔任斯基、《秋瑾》中的贵福……形成了独特的现实主义表演风格。而在去世十年之后,人们再次回忆起他,却又说“演员是第二位的,人是第一位的”。

学者、作家谢玺璋回忆自己当年在《北京晚报》做记者时,大家都叫于是之“老于”,不觉得是什么大演员或名角,“他没有那个架子”。给解玺璋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于是之的“正”:“一身正气,但又并不让你感到咄咄逼人。他很含蓄,对你特别热情。”

在解玺璋看来,与其说这是“演员的自我修养”,不如说是“人的自我修养”。“做人做好了,舞台上自然有光彩。不仅是舞台上有光彩,生活中与人交往也有光彩。”

解玺璋说,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走过来的这批人,有一种强烈的重视自我修养的意识。于是之与李曼宜谈恋爱的时候,年轻的女孩子总会有很多浪漫的想法或举动,于是之就会在信里“批评”她,是不是有点小资产阶级情调。

“这些书信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能够看出那一代人是非常心甘情愿地在规范自己。通过书信和日记,你可以看到一个人精神的成长。精神的成长比身体的成长要重要得多。”谢玺璋说。

很多观众仍清晰地记得1992年《茶馆》的告别演出。那时候因为阿尔茨海默病的侵扰,于是之已经出现忘词的情况。演出结束后,他给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非常抱歉。那天,很多人在剧场里流泪,送别“王掌柜”。

关于那天告别演出的场景,于是之专门写了篇文章《92.7.16》,“这个日子,对别的人都没有什么意义,只是那一天在我的戏剧生涯中出了些毛病,它告诫我从那以后再也不要演戏了。”“当听到一位观众在台下喊着我的名字说‘再见啦’时,我感动得不能应答,一时说不出话来……我演戏以来只知道观众对演员的爱和严格,从来没想到观众对演员有这样的宽容。”这篇文章连同当年的手稿,此次一并收录进《于是之全集》。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曾跟随老师田本相,一起去过于是之家里。她回忆:“那是一个初冬的早晨,天气已经有点凉了。我跟田本相老师到得比较早,我们在楼底下碰到了于是之先生和夫人曼宜老师,他们在楼底下等着大家。”

每有学者或老朋友来家里,于是之都坚持亲自去开门,走的时候再送到电梯口。“我跟他讲话,当时他已经有些语言障碍了,但是非常耐心地、非常用力地想要解释,他怎么扮演程疯子、王利发,老马……他很努力地跟我交流对话,没有因为我是一个年轻的后生晚辈、是个小人物而轻视我。”宋宝珍说。

于是之的儿子于永,没有接续父亲的事业从事表演,而是走出了自己的路。谈及父母,他记得,那时候家里每年都要买一本台历,一天一页那种,“每周六回家,家里经常没有人。母亲在电台工作,经常周末要出去转播实况;父亲有时候在首都剧场演戏,有时候到别的剧场演戏。于是我们都在台历上写上‘今天我干什么’‘你回来上哪吃饭’……”李曼宜至今还保留了一本当年的台历。

在外面,大家都说于是之是名演员,可在家里,于永和家人从没觉得父亲是一个艺术家,他就是一个普通人,“家人之间是平等的,有什么事就互相说自己的观点”。当被问到父亲在家中是不是一位“严父”?于永说:“父亲没有教育过我什么。”如果一定要说来自父亲的“教育”,那就是对学习、读书的强调,“在父亲的观念里,读书、有文化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东西”。

一个艺术家在家里应该是什么样的,作为儿子的于永没有体会过,家人更多的是陪着他着急上火,“说实在的,我们更多的是体会他的痛苦”。于是之被任命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第一副院长主持工作后,评职称、分房子、出国名额等,都需要他管,回到家以后一句话都不愿意说。家里人只能是呵护。对于是之来说,管理岗位是一种责任心,义无反顾,不计得失。

《于是之全集》中还用宣纸复刻了两幅于是之的书法作品——《学无涯》《留得清白在人间》,随书附赠读者。这既是于是之对自己的要求,对读者来说也是一种美好的希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石评梅

石评梅(1902-1928),中国近现代女作家、革命活动家,“四大才女”之一。原名汝壁,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自取笔名石评梅。曾用笔名评梅女士、波微、漱雪、冰华、心珠、梦黛、林娜等。1902年出生于山西省平定县,1919年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就读时即热心于文学创作,1923年9月在《晨报副刊》连载长篇游记《模糊的余影》,1924年与挚友陆晶清编辑《京报副刊.妇女周刊》,1926年,继续与陆晶清合编《世界日报副刊.蔷藏周刊》,1928年9月30日因病逝世。

石评梅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游记、小说,尤以诗歌见长,有“北京著名女诗人”之誉。作品大多以追求爱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为主题。小说创作以《红鬃马》、《匹马嘶风录》为代表。

在她去世后,其作品曾由庐隐、陆晶清等友人编辑成《涛语》、《偶然草》两个集子。

人物轶事:

高君宇与石评梅的爱情曲折而坚定,两个人犹如天空中的烟火,在短暂的生命中演绎了绚丽灿烂的绝世之恋。

虎口脱险 心系评梅

1896年,高君宇出生于山西省的一个富商家庭,少年时代的他就对社会政治问题非常关心。20岁时,高君宇考入北京大学。在当时进步思想的发源地北京,高君宇受到激进的新文化和新思想的影响,很快成为的领袖。1919年5月4日学生爱国游行时,高君宇是组织骨干之一。1922年,在党的“二大”上,高君宇当选为中央委员。1924年年初,他又同李大钊、等人一起以员的身份参加了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1924年,北洋政府对北京城内的国共两党成员展开大搜捕。高君宇将自己扮成厨子侥幸脱险后,接到上级指示,回山西建立党组织。临走之前,他决定去看一眼心中最放不下的人——石评梅。

会馆初遇 互生好感

1920年的一天,在北京山西会馆的同乡会上,一个学生模样的男子正在作反帝反封建的演讲,他就是高君宇。石评梅认真地聆听着,并被深深地感染。山西会馆的偶遇,两人都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书信往来,石评梅和高君宇渐渐建立了友谊。有时,他们会相约来到北京南郊的陶然亭湖畔散步。在交谈中,他们发现彼此有很多相同的理想和抱负。

感情受挫 同命鸳鸯

1923年的夏天,石评梅完成了北京女高师范的学业。毕业后,她受聘于母校的附属中学担任国文教员和体育教员。这一年的秋天,她收到高君宇的一封来信。信里只有一片火红的枫叶,上面用毛笔写着几行字:“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这封突如其来的求爱信让石评梅陷入忧虑和矛盾中。她想了很久,在红叶上写下这样一行字:“枯萎的花篮不能承受这鲜红的叶儿。”

原来,石评梅的第一个恋人叫吴天放,是一个风流才子,曾经留美学习。虽然他有家,但一直疯狂追求石评梅。在他们相恋的第三个年头,一次突然的造访让石评梅见到了吴天放的妻儿。最终,她选择了离开。这次感情的挫折令她失去了重新追求爱情和婚姻的勇气。

高君宇也是一个结了婚的男人。1914年,18岁的他在父亲的一手包办下,与本县一位姓李的女子成婚。从一开始,高君宇就试图反抗这桩婚事,但是遭到了父亲的严词拒绝。认识了石评梅后,高君宇更加坚定了摆脱封建婚姻束缚的信念。被石评梅拒绝后,高君宇对弟弟说:“我对她的感情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增强了。”

象牙对戒 以表心意

回到前文所说的高君宇虎口脱险后,必须离开北京前往山西。在临走前的那一晚,他去找石评梅。那个晚上,他告诉石评梅自己回到山西就解除那婚约。石评梅没说什么,但心里已经下决心终身不嫁。高君宇没有食言,在他的力争之下,1924年秋,那场延续了10年、名存实亡的婚姻画上了句号。

1924年9月,高君宇南下广州,担任的秘书。石评梅的生日快要到了,高君宇上街买了一对象牙戒指,并将其中较小的一枚附在书信中,寄给了远在北京的石评梅,另外一枚则戴在了他自己的手上。石评梅戴上了那枚象牙戒指,她明白这对白色戒指,象征了二人会永远保持“纯洁如冰雪的友谊”。

陶然亭外 净土埋骨

1924年10月,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成立了以段祺瑞为首的北京临时执政府,电请北上“共商国是”。这一年的最后一天,高君宇随抵达北京。回到北京的他参加了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可多年的艰苦生活和情感郁积让这个年轻人的身体再也无法支撑。不久,他住进了医院。在这期间,石评梅差不多每天都来探视,二人谈得很投机,有的时候,他们戴象牙戒指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之后,出院不久的高君宇患急性阑尾炎再次住进医院,因术后大出血,1925年3月6日凌晨,高君宇去世,时年29岁。按照高君宇的生前心愿,他被葬在陶然亭畔。

郁郁而终 陶然同丘

高君宇的去世给石评梅极大的打击,她觉得自己太脆弱,太不果断,没有及早地和高君宇结合。于是,她经常到高君宇的坟上哭,说自己害死了高君宇,欠了他很多。在高君宇的墓碑上,石评梅写着:“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

1928年9月,26岁的石评梅病逝于北京。临终前,她的手上仍然戴着那枚白色的戒指。人们把她葬在高君宇的墓旁,完成了二人“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的遗愿。

社会评价:

石评梅是中国现代女性求独立、求平等、求解放、求自由的先驱,她短暂一生的悲剧性色彩,恰是那个时代妇女命运的应对,也是那个时代国家命运的映照。

庐隐曾评价她说,石评梅注定了她是悲剧中的主角。她经历了从幻想到现实痛苦,从虚幻、失望、渴望到仇恨、反抗、破坏的连续悲剧起落的过程。她的散文就她自身的情感苦旅和这中间巨大的思考时空的真实记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