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眉毛看相

布龙度蝎子(布龙度蝎子有毒吗)

时间:2024-01-02 08:49:10 作者:心若向阳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你见过身长1米的蝎子吗?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认识一下史上最大的蝎子,布龙度蝎子,又叫步龙度蝎子或雷蝎,其出现于4.3亿年前的志留纪。

步龙度蝎子

布龙度蝎子的体型和海洋地位

布龙度蝎子和如今的蝎子很相似,但是体型更大,也有更大的复眼,其尾刺也更大,毒素也更强,身长更是达到1米以上,是志留纪时期的海洋掠食者之一,但不是这一时期的海洋霸主。同时,布龙度蝎子是一种水陆两栖动物,虽然在陆地上行动缓慢,但却能保护她们每年蜕壳时候的安全和逃避掠食者的追捕,其蜕壳后,会选择在岸上待上几个小时,直到新壳硬化后才会重新返回海里。

海洋地位

布龙度蝎子的食物

布龙度蝎子的食物种类繁多,如鱼类、棘鱼类、异甲鱼类、细小的蝎子以及三叶虫等。这些都在他们的捕食范围,其中步龙度蝎子最喜欢的食物是头甲鱼,而步龙度蝎子尾部锋利的尖刺可以帮助他们捕食鱼类,其尾刺的毒素也能迅速使猎物毒发身亡。

布龙度蝎子捕食小蝎子

布龙度蝎子的天敌

步龙度蝎子的天敌是翼肢鲎,翼肢鲎也是海蝎的一种,但是跟布龙度蝎子不同的是,它们体型巨大,体长可达3米左右,相当于一层楼高,这种庞然大物是海洋中顶级猎食者之一,当步龙度蝎子遇见翼肢鲎时,只有逃窜的份,不然就会被捕食。

翼肢鲎捕食布龙度蝎子

布龙度蝎子的灭亡

由于海洋中的天敌越来越多,迫于生存的压力,到3.4亿年前时,布龙度蝎子从海洋爬上陆地开始在陆地上生存,但是到达石炭纪晚期时(约3.06亿年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巨型海蝎开始被淘汰,逐渐开始灭亡。

上陆地生存

体长3米的“蜈蚣”,翼展1米的蜻蜓,这段历史绝对是动物的噩梦

地球生物经过了差不多5亿年的发展,演化到了今天,有些生物变得越来越聪明,甚至出现了人类这样的智慧生物;而有些生物看起来似乎也没有取得生存能力上的突破,反而变得越来越小。

随着人类对于史前生物的了解越来越多,我们知道的远古巨型生物也越来越多。不论是体重数十吨的史上最大陆生动物阿根廷龙,还是比大白鲨长三倍的巨齿鲨,抑或是4.3亿年前体长2.5米的布龙度蝎子,都远远超过了今天动物的体型。

但是,从距今3.59亿年前延续到距今2.99亿年前的石炭纪,才真正是动物的噩梦。因为像霸王龙、恐鳄这样的巨型生物,还只是让我们恐惧,而石炭纪时期遍布地球的巨型昆虫,让我们在恐惧之余,还多了一份恶心。

巨脉蜻蜓

1880年的时候,古生物学家在法国康芒蒂首次发现了这种生物的化石。1885年,法国古生物学家Charles Brongniart对这种生物进行了描述,并将其命名为Meganeura,中文译作巨脉蜻蜓。

巨脉蜻蜓属于现在蜻蜓的近亲,外形基本相似,但是体型却大得多。它们的翼展通常可以达到60厘米以上,最大的甚至可以达到75厘米,和一个幼儿园孩子的臂展差不多相同。科学家推测,如果这种恐怖的昆虫活到今天,它们恐怕会以猫和狗这样的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普莫诺蝎

生活在距今3.26-3.36亿年前,也是石炭纪时代一种著名的巨型生物(蝎子不是昆虫)。目前已经挖掘到的完整普莫诺蝎化石体长都在13-280毫米之间。但是,古生物学家还发现了一块普莫诺蝎的化石残片,虽然看不出完整的体型,但是通过和完整化石相同部位进行对比和等比例放大,这块化石的主人体长竟然有70厘米!

想一想,一只像成年人手臂那么长的蝎子在地上乱爬,那将是一种多么恐怖的场面!

远古蜈蚣虫

介绍了这么多恐怖巨兽,但没有哪一个比远古蜈蚣虫更加可怕的了。它是现代蜈蚣和马陆的史前亲属,同样在体型方面远远超过了这些现代亲戚。

远古蜈蚣虫的体长最少也有30厘米,和现代最大的蜈蚣及马陆一样大。而最大的远古蜈蚣虫则可以达到恐怖的2.59米,比职业篮球运动员的臂展还长,其宽度也可以达到50厘米,这也使得它们成为了迄今为止地球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

(图片说明:远古蜈蚣虫与史前爬行动物对峙,它们的身体立起来比一个成年人还高)

尽管看起来极其恐怖,但是它们可能并不凶猛。由于在其粪便和肠道化石内发现了蕨类孢子等化石,古生物学家普遍认为它们是吃草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石炭纪的虫子们会长得如此巨大呢?

首先,这与它们几乎没有天敌是有巨大关系的,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肆意增长,也可以理解。此外,大家体型都在增加,有的情况下,为了提升竞争力而长得更加巨大,也是一种策略。

(图片说明:石炭纪自然环境艺术图)

但这些都是次要因素,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在于生存环境。目前来说,科学家普遍认为这是源自于当时地球的大气环境。

地质学家研究表明,石炭纪的地球大气和今天的地球相差极大。由于当时植物体型非常大,导致地球大气中氧气含量非常高,达到了惊人的50%,比今天21%的氧气含量多了一倍还不止。较高的氧气含量加速了动物的新陈代谢速度,因而使其增长速度加快,获得了如此巨大的体型。尽管一度遭到质疑,但这个理论目前还是站得住脚并且广为接受的。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古生物学家Wilco Verberk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种高浓度的氧气给远古昆虫体型带来的影响,更多地是体现在幼虫阶段,而非成虫阶段。

为了再现高浓度氧气对昆虫体型的影响,他们对石蝇进行了环境模拟。石蝇和许多飞行昆虫一样,都是将卵排到水中,让幼虫在水里成长的。随着外界大气环境氧气浓度的升高,水中溶解的氧气也更多,因此幼虫也能接受到高浓度氧气带来的变化。而Verberk的实验结果表明,石蝇幼虫对氧气浓度的变化确实比成虫要更加敏感。

而且,和成虫不同,昆虫的幼虫通常都是靠皮肤来进行呼吸作用的,这就更加导致它们几乎没有办法控制氧气的摄入量。相比之下,成虫身上的呼吸孔可以通过关闭的方式来调节氧气摄入量。

那么,这些昆虫就不能逆来顺受,尽情享受高浓度氧气带来的好处吗?

不能。实际上,氧气虽然可以供给呼吸,但摄入量太多反而对身体不好。现代医学已经表明,当一个人长期暴露在高浓度氧气环境中时,就会出现细胞损伤、视力出问题、恶心、抽搐等症状。

(图片说明:等比例复原巨脉蜻蜓模型)

对于无法控制呼吸速度的昆虫幼虫来说,如果氧气含量过高,同样是巨大的威胁。如果它们长得体型更大一些,那么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就会相对减小,这样一来受到的损害就会降低。

幸运的是,我们今天完全不必担心看见这些恐怖的虫子,因为它们基本在石炭纪晚期、最晚在二叠纪中期就全部灭绝了。随着地球气候的变迁,大气层中氧气浓度不断减少,这些习惯了高浓度氧气环境的昆虫再也呼吸不到足够的氧气,这很有可能就是它们灭绝的原因。

总之,不论氧气还是二氧化碳,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如果我们也活在一个氧气浓度如此之高的时代,那么每天承受的身体健康问题抛开不谈,光是每天看见如此巨大的恐怖生物出没,也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压力啊……

史前第一陆地杀手——布龙德巨蝎

布龙德蝎子又叫雷蝎,是一种史前巨蝎,生活在志留纪到泥盆纪,志留纪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约开始于4.4亿年前,结束于4.1亿年前。巨蝎的故事还要从奥陶纪说起,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发生了地球史上破坏性第三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在大约4.4亿年前,现在的非洲大陆曾经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容易造成厚厚的积冰,浮冰还能移动,一旦形成了冰山只会越积越多,奥陶纪正是这种情形。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了, 冰川锁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丰富的生物圈被破坏了,导致了85%的物种灭绝。到了志留纪初期,南极冰盖终于消融,除高纬度的冈瓦纳大陆外,其他各板块大都处于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因此各种生命的进化发生了质的飞跃。地球开始变暖,到处都是长满杂草的沼泽,大型蕨类植物繁茂。但空气含氧量却很低,此时,一些昆虫和两栖动物开始在陆地出现,布龙度蝎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身长1-2.5米,进化出了巨大的鳃和尾部粗壮的刺针,为了能上岸,它拥有两套呼吸器官—鳃和肺,它们由几百层又细又薄的组织构成,呈蜂窝状,吸收面积非常之大,可以通过这个组织结构把氧气输送到血液里,在体表则用分布面积很大的气孔吸收氧气。

除了适应低氧以外,要上岸还要能抵御当时杀伤力很强的紫外线, 当时臭氧层尚未形成,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大气层的臭氧主要以紫外线把双原子的氧气分为两个原子,然后每个原子和没有的氧合并成臭氧。臭氧分子不稳定,很容易再分解为氧气分子和氧原子,形成一个持续的合成—分解的过程,即臭氧—氧气循环,如此产生臭氧层。臭氧层形成的前提是空气中要有足够氧气,可在数亿年以前,地球上的大气中含氧量很低,也就没有臭氧层。地球的表面受到来自太阳的紫外线直接照射,地面上没有生物能够生存,仅有少数生物生存在水中,因为水能吸收紫外线,水中绿色植物不断地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扩散到空气中,而其中一部分的氧气在大气层的上层,受到紫外线的作用,依下面所示的反应式,氧气变成了臭氧而产生了臭氧层。

O2 + 紫外线→ 2O

O2 + O → O3

即高层大气中的氧气受阳光紫外辐射变成游离的氧原子,有些游离的氧原子又与氧气结合就生成了臭氧,大气中 90%的臭氧是以这种方式形成的。

臭氧层对地球上的生命相当重要,因它能滤除穿透力很强的短波紫外线,地球上生物才能登上陆地,展开另一种丰富多彩的地表生活。正是因为布龙度蝎有周身披挂的装甲,才能抵挡阳光的曝晒,使它能够在海岸边的陆地上寻找食物。

布龙度蝎子的尾部锋利的尖刺,非常灵活,可以用来帮助捕食,由一对前螯足抓住猎物,再由尖刺给予至命一击,特别适于猎食鱼类。至于三叶虫则需要其强壮的巨钳掰开硬壳才能食用。布龙度蝎子使节肢动物比脊椎动物更早爬上陆地。从水生到陆生是生物进化史的一大飞跃。

布龙度蝎子之所以选择登陆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以它的体,水下游动时的阻力偏大,这极不利于避敌和捕食,而在海洋中它们要面对很多天敌,比如它的近亲板足鲎,它是已知的最大节肢动物。体长大概在3米左右,也拥有十分厚重的外骨骼犹如装甲一般,它的第六对肢体是一对非常大且平滑扁平的桨状物 ,这对肢体具有伸缩功能以作游动,布龙度蝎在它面前显然处于下风。更大的威胁来自鹦鹉螺,它堪称那个时代的顶级掠食者,它的身长可达11米,主要以三叶虫、广翅鲎为食,当然也包括布龙度蝎,在那个海洋无脊椎动物鼎盛的时代,它以庞大的体型、灵敏的嗅觉和凶猛的嘴喙霸占着整个海洋。

布龙度蝎登陆另一方面是为了寻找更丰富的食物,比如三叶虫,它们大都喜欢生活在比较温暖的浅海,在那里,三叶虫以各种微小的生物为食,也对海草及动物的尸体感兴趣。

所有在古生代以后的蝎子都是陆生的,相信是从志留纪由水生转变为陆生。但是由于它们的步足难以长期支撑其体重,所以相信大部分情况下是要重回水中生活的,至少在脱壳时它们要回到浅水躲避阳光。

由于布龙度蝎的外壳不能随身体一起长大,所以它们只能通过蜕壳才能生长。刚蜕完壳时,它们会非常脆弱而易受攻击,所以会群聚在浅水区寻求数量上优势带来的安全感。在蜕壳期间,它利用自己躯体暂时柔软,且邻居数量众多的优势来交配,不然的话双方都身披重甲,走路都费劲,别说交配了。

布龙度蝎全身坚硬的外骨骼极大的增加了体重,一旦到了陆地上,灵活性还是会不可避免的下降,尽管后来巨型节肢动物在石炭纪极高含氧量的加持下,再次繁盛,但从生物进化总的历程来看,体形大的动物虽然个体的竞争能力强,但种群的生存能力,尤其是繁殖能力不及小型动物强,大个体生物一般生存繁衍频率要低于小个体生物,从基因突变影响进化进程的角度讲,小个体生物通过进化适应环境的先天能力要强于大个体生物。这也是小个体生物更容易适应环境的原因之一。而且脊椎动物那时还没有进入它们进化的快车道,所以它们还无法对节肢动物构成真正的威胁。而一旦它们具备了那样的能力,也就到了节肢动物们不得不缩小体型以适应环境的时候了。

布龙度蝎终于未能熬过泥盆纪末期的大灭绝,这次灭绝的时间很长,经历了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忽冷忽热的极端气候、火山尘埃引起的数百万年长夜、缺氧的海水以及冰期。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构成了严重的灾难——超级地幔柱灭绝事件。地球的生命迹象几乎全部消失,地球需数十万年才能恢复以往的生机。幸存的生物只能迁至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区或是掘土进入地下避难。但长期在岸边和浅水区域生活的布龙度蝎,已经形成了依赖性,加上其笨重的体形,恰恰丧失了长途迁徙和掘地求生的能力。而小个体的蝎子却熬过了历次生物大灭绝,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一直延续至今。

图片和数据来自网络

将持续更新敬请关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