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八字 > 算卦财运

慈禧太后的儿子(慈禧太后的儿子什么病)

时间:2024-01-20 02:44:16 作者:横行天下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非常母子:慈禧与同治帝,她明知儿子得的是梅毒,却当天花治

“朕根本没得天花,你存心置朕于死地!”

1874年10月底的一天,病重的同治帝载淳指着其中一位御医大吼道。御医们诚惶诚恐,不敢说一句话,他们都只是在遵照慈禧太后的命令行事。

同治帝的确未得天花,他自己的病,他自己清楚,他得的是性病。这种性病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花柳病,俗称梅毒。

同治帝很早便知道自己得了梅毒,长期溜出宫会暗娼,不得这种病才怪。一开始,他只是出现了轻微的淋巴结肿大和红肿现象。他虽然感觉到难受,却羞于启齿,被打开的欲望让他上瘾般地继续在皇宫和花柳巷。

放任不管的结果是:仅仅三周,梅毒病毒就侵入了同治的五脏六腑,一次受凉后,他便卧床不起了。

太医集体会诊都知道同治帝得的是梅毒,可他们谁也不敢轻易将这两个字说出来,更不敢给他开对症的药物。因为,此时的大清,真正的掌权者,是同治帝的生母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早已得知儿子经常出宫去花柳巷,她自然知道儿子得的是什么病。太医们奏禀说:“皇上病情加重,浑身酸软,皮肤出现了没有凸起的疹形红点。”慈禧一听大惊失色道:“难道是天花?”

慈禧此言一出,御医们心领神会:同治帝得的就是天花。

没人知道,慈禧究竟是为了皇家尊严,还是为了别的而假意说儿子得的是天花,而非梅毒。她这样说似乎很合情理,只是,站在对症下药的角度,得的是梅毒,用的却是治天花的药,其结果:形同杀人。

同治帝当然知道:这背后的一切,都是他的生母在操控,可他不敢骂她,只能骂骂御医。他怕极了慈禧,因为她对自己极其严苛,她曾一度是他噩梦般的存在。

慈禧与同治帝

同治帝六岁以前,他的生父咸丰帝尚在世时,慈禧对他非常温柔。每次看向他时,母亲的眼里都是怜爱。那时候的他,也极受父亲恩宠,父亲只要吃到新鲜的美味,都会让御厨给他送上一份。

父亲驾崩后,年仅六岁的同治帝继位,两宫太后慈安和慈禧垂帘听政。打此时起,他的母亲慈禧就完完全全地变了。她不仅经常在帘子背后训斥自己,还每天准时到上书房查看他的课业,稍有不满意的地方,她就会大发雷霆。

慈禧对同治帝满怀期待,她曾和天下父母一样,将全部心力放在了儿子身上。她拿着一根“鞭子”站在儿子身后,给他以无形的压力。

慈禧似乎忘了:他只是一个六岁的孩子。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而言,每天五点起床、六点上朝听政,真不是容易事。在这些之外,他还得接受繁重的学业,还不能随意发言、嬉戏。

人在幼年时惧怕的人事,会成为他们成年后最难克服的存在,哪怕他已经拥有了对付它们的能力。何况,同治帝一直被母亲死死掐在手中。

同治帝生病后,最想看到的人自然是自己的皇后阿鲁特氏。皇后是状元崇绮之女,她贤良淑德,且与他感情甚笃。可因为她是慈安太后选定的正宫娘娘,而非慈禧选定的人,所以,打进宫起,慈禧就对她横挑鼻子竖挑眼。

同治帝选后时,慈禧看中的是富察氏,可慈安却坚持要立阿鲁特氏为后。为此,两宫太后还曾争执不断。关键时刻,她们不得不让同治帝做主,同治帝选择了阿鲁特氏为后, 只封富察氏做了慧妃。

慈禧对此耿耿于怀,她认为:儿子偏向了嫡母慈安,而故意给她这个生母难堪。

慈禧是个极其要强的人,要强的人,通常自尊心都强于普通人。儿子选后时的决定,让慈禧觉得自己“颜面尽失”,她把所有气全部撒在了儿媳阿鲁特氏身上。

同治帝与阿鲁特氏大婚后,慈禧就开始各种找茬。皇后每次来给她请安,她都端着架子。一起看戏时,她竟因为皇后“不认真”而斥责她。

皇后是个聪明人,她很快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引发了婆婆慈禧的不满,她于是愈加小心谨慎了。为了讨好慈禧,她甚至规劝同治帝留心政事,学会担当,多亲近后宫各妃,尤其是慧妃。

同治帝知道皇后用心良苦,可他一想到自己贵为天子,却连喜欢哪个女人都要被人指手画脚,就意兴阑珊。他不仅拒绝与慧妃亲近,还无端对她生出了激愤厌恶和排斥。

慈禧见状,心里愈发难受了,她确定:儿子这么做,就是故意跟自己过不去。

慈禧当然不能真的拿同治帝怎样,她只能更多地将气撒在皇后身上。皇后一会儿被慈禧指责“因安逸而发胖”,一会儿又被指责“不懂宫中礼节、对母后不尊”。

阿鲁特氏皇后

慈禧还来了一个狠招,派人严密监视这对夫妻的一举一动。监视完了之后,她还警告同治帝要“节欲,要以国事为重”。

慈禧的粗涉让同治帝产生了极大逆反心理,他一怒之下独宿乾清宫。他并不知道,自己这样做会越发害了皇后。果然,这之后,皇后遭到了慈禧更严密的监控,她连进出的自由都没有了。

这也是同治帝生病后,见不到皇后的背后缘由。

同治帝多少觉得:自己身上这病,也是拜慈禧所赐。同治帝想到的是:若慈禧不干预他和皇后的事,他也不至于长期在外头找暗娼,从而感染梅毒。

同治帝没有学过心理,他自然不会懂得“力比多”,若他懂得,他必然会更加恨生母。力比多是指性力、性原欲,即性本能的一种内在的、原发的动能、力量。性学研究表明:人在过分大的压力下,会出现增强或性压抑。

同治帝属于前者,他在生母给予的巨大压力下, 过早成熟,且一度出现高涨的情况。而他的性早熟,某种程度上也与慈禧和慈安喜欢看戏有关。两宫太后好戏,耳濡目染的同治帝,早早就习惯了那些情情爱爱的调调,他甚至在十二岁时就开始和一些优伶鬼混了。

同治帝过早醉心于男女之事后,他的伴读载澄投其所好经常带着小皇帝夜间出宫,穿三街过三市,去找暗娼。相比八大胡同有名的,暗娼更适合同治帝,毕竟,这样不容易暴露身份。

大婚后,年已16岁的同治帝本有改掉这个习惯的决心,可因为母亲干预他和皇后的事,他竟报复一般地再度捡起了这个“爱好”。

后来,他竟借着重修圆明园的契机,经常在外头找乐子。那期间,他光顾上书房的次数极少:一个人若把精力全放在男女事上,他又怎会有心情读书学艺呢!

同治帝近乎疯狂地行为,终于迎来了恶果。可即便到了这时候,慈禧也依旧没有丝毫反思,她竟还将这一切的罪过归结到了皇后身上。也是,男人在外头寻花问柳,作为妻子的必然有责任。

皇后原本早就发现同治帝苗头不对,若她早早禀告慈禧,或许同治帝不至于搭上龙体。可皇后也怕极了慈禧,她已经到了“听到慈禧的声音就发颤”的地步,她怎敢前去禀告呢!

同治帝病后,皇后每日在宫中以泪洗面,她多想前去看望他啊,可一想到慈禧,她就不禁瑟瑟发抖。此前,慈禧已经下令:未得她的准许,皇后不得靠近皇帝一步。

同治帝的病一日日加重,皇后心急如焚,可此时的慈禧却密谋着再次垂帘听政。皇帝亲政一年多后,慈禧表面远离了朝堂,实际却暗中干预朝政。尝过至高无上权力的滋味后,本就有权力欲的慈禧如同吸了一般上瘾了。

同治帝亲政的这一年多里,她心痒难耐,一直试图找机会再度登上权力巅峰。儿子重病后,她竟是喜多于忧。没办法,在权力面前,皇权、伦理,早已算不得什么了。

十一月初八上午,慈禧和慈安专程在同治帝的御榻前召见了军机大臣和御前大臣,干什么?当然是让他们看“同治帝究竟病得有多重”了。当天下午,慈禧在皇帝御榻前召见群臣。同治帝的气色虽然有所好转,可他脸上红疹迭起,个别处还有脓汁溢出。

同治帝与两宫太后画像

大臣见状,不得不当着同治帝的面,请慈禧太后代阅一切奏折,慈禧竟假意推辞。刚刚亲政一年的同治帝心有不甘,可他也清楚自己已病入膏肓。同治帝病得太重了,他已不想被生母和大臣们这般打扰了,他将布满红疹的手高高举起,以让大臣们看清楚他确实时日无多了。

大臣们看到同治帝如此,当即再度请求慈禧代理朝政,慈禧“勉为其难”地接受了群臣的请求。失去一年多的皇权再次回到手中,慈禧的心里窃喜不已。

十二天后,同治帝的病竟有了缓解,他的红疹逐渐消失,溃烂处也出现结痂脱落的迹象。可太医却称“余毒未除”,其中的潜台词不言自明。

这次短暂的缓解后,同治帝的病情一发不可收拾:肿处溃烂,溃烂处遍布全身,脓血不断流出体外,恶臭渐渐散布整个宫殿。

太医们继续用治疗天花的药物为同治帝“治病”,同治帝痛苦不堪,身体的病痛越重,他便越恨自己的生母。

皇后知道:同治帝的日子不多了,若自己再不去看他一眼,她此生将无缘与他再见。皇后瞒着慈禧,买通了太监,终于得到了一次偷偷探望的机会。

皇后虽然此前已经对皇帝的病情有了了解,可当她看到病榻上像一只烂透的桃子一般的皇帝时,她依旧吓了一跳。她哭着扑在了皇帝的病榻上,她那一哭,也将自己所受的委屈全哭了出来。

夫妻俩四目相对,泪湿双颊,他们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却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同治帝看着哭得像泪人的皇后宽慰道:“你暂时忍耐,总有出头的日子。”

影视剧中的同治帝与皇后

同治帝与皇后私会的消息被慈禧的耳目探听到了,耳目还将同治帝的这句“总有出头的日子”传到了慈禧的耳边。

慈禧处理完朝政后回宫,听到宫人的报告怒不可遏。她当即便凶神恶煞地冲到了皇帝的寝宫,一把揪住皇后的头发,迎面就给了她一个耳光。

病中的同治帝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气得瘫倒在了床上,他双手握拳,满脸紫红,却喊不出话来。身为皇帝,他却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不住。

皇后被打懵了,她慌乱地跪下后脱口道:“哀家是从大清门进来的,请给媳妇留一点体面。”慈禧听了这话后更加来气了,慈禧自己是偏妃出身,一直引以为憾。皇后的话,几乎等于揭了她的伤疤。

大清门进来的就高人一等吗?慈禧气得牙痒痒,她决心给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儿媳妇一点颜色瞧瞧。“来人!”慈禧的喊声让皇后浑身颤抖,她要叫人杖责皇后。

人言“刑不上大夫”,慈禧竟对母仪天下的皇后用杖刑,这样的结果,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皇后听闻后大声哭喊开来,同治帝闻讯却无力阻止,急火攻心下,同治帝竟昏厥了过去。

同治帝昏倒后,御榻前一阵慌乱,慈禧这才恢复理智,下令免了皇后的刑罚。

到了这份上,慈禧与同治帝的母子情,早已荡然无存。慈禧对同治帝不再有半分怜惜,她也不想再做过多折腾,她只想将皇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经过这番惊吓后,同治帝的病更加重了,他已如秋末的落叶,摇摇欲坠。同治帝对皇后有真情,他想保全皇后。于是,他支开所有侍从,偷传皇后和师傅李鸿藻颁遗诏。遗诏内容是:立已经成年的多罗贝勒载澍为帝。

同治帝这样做的目的是,已成年的新皇帝可以直接掌握大权,慈禧太后将没有实权!可惜,诚惶诚恐的李鸿藻将遗诏交给了慈禧……

慈禧看完遗诏后,一言不发将遗诏扔进了火盆,伴随着遗诏的灰飞烟灭,同治帝的所有希望也幻灭了。

李鸿藻一去不返,同治帝已经猜到了结果,他心里满满都是对生母慈禧的怨恨。

慈禧下狠手了,她断了同治的一切医药饮食,所有宫娥太监撤出乾清宫,没有她的命令不得出入。

人生的最后时日里,同治帝在孤独地躺着等死。

同治帝

人越接近死亡时,便越容易想起童年的往事。病榻上等死的同治帝不可避免地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岁月,他想起了疼爱自己的父亲咸丰帝。

模糊中,他仿佛看见了六岁以前的自己,父亲将他抱上马在皇家园林围猎,将他抱上紫禁城的大石狮远眺……

可惜,这些美好的画面突然一下便在他眼前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慈禧斥责他的声音,他分明听到生母的训斥声:“肚子里没有一点文墨……”

同治帝痛苦地发出一声哀叹,转眼,他的思绪又将他带到了上书房。这个地方,是他最不想去的地方,可此时,它却如此清晰地出现在了自己脑子里。

同治帝在上书房不仅要学习满、蒙、汉三种语言和儒家经典,还必须随时接受慈禧的检查。繁重的学业让小小的他心力交瘁,他在呼救,可生母却没有半分怜惜他的意思。

模模糊糊中,同治帝的脑海里出现了慈安的身影,慈安太后依旧是温婉贤淑的模样,这些年里,她一直是他的慈母。幼年时,上朝困了时,他总会跑到慈安怀里打个盹。此刻,他竟也分外想念慈安的怀抱了……

一行热泪顺着同治帝的眼尾滑落,他永远闭上了双目。这一年,他离20岁生辰尚有半年时间。

同治帝死去一个多月后,慈禧拥立醇亲王年仅4岁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湉为帝。载湉既是慈禧的侄子,也是她的亲外甥,因为:他的生母是慈禧的亲妹妹叶赫那拉·婉贞。

如此一来,慈禧依旧是垂帘听政的皇太后,而阿鲁特氏则依旧是皇后。

失去同治帝后,阿鲁特氏终日以泪洗面,悲痛欲绝的她,却被慈禧禁足在了宫中,她连到皇帝灵前拜祭的机会都未有。

阿鲁特氏的悲惨处境让她的父亲崇绮痛心疾首,思来想去无数个日夜后,他不得不给女儿送了一个空食盒:暗示她绝食而死。

虎毒不食子,崇绮做这样的决定实属万不得已。

崇绮明白,自己的女儿已成为宫中最尴尬的存在,她已是慈禧掌权的绊脚石,无论如何,她也不可能有活着的机会。既如此,何不来个“体面死法”呢!

见父亲也来催自己上路,阿鲁特氏心如刀绞。

同治帝死去的七十五天,皇后阿鲁特氏绝食而亡。关于她绝食而亡的具体已经不得而知了,有野史说:皇后并非主动绝食而亡,同治帝死后,她发现自己怀了龙种,可被权欲冲昏头脑的慈禧却毅然活活让她和腹中孩儿一同饿死了。

阿鲁特氏死后,慈禧赐赏了她一点点哀荣来显示自己的宽宏大量和不计前嫌,她封她为“嘉顺皇后”,下谕旨表彰她为夫殉节的壮烈之举。

慈禧还专门下懿旨,将她和同治帝合葬在惠陵地宫,她和同治帝终于可以不受太后的干扰同穴而眠了。

一切烟消云散后,慈禧紧握住了皇权。夜深人静时,慈禧也会怀念自己的儿子,心痛儿子的英年早逝。慈禧经常和身边的亲近太监聊起儿子,可太监们发现,她每次提及儿子时,都只聊儿子六岁以前的故事。

中为慈禧

或许,在慈禧的眼里,自己的儿子只活到了六岁……或许,对于同治帝而言,他的母亲也早已在他六岁那年,永远地死去了……

恨不生在帝王家?这是普通人的想法,绝不是同治帝的,同治帝此生,定是:最恨生在帝王家……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