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六壬排盘

吴雁泽简历(吴雁泽简历个人资料简介)

时间:2024-01-21 13:23:36 作者:稳走感情路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著名歌唱家蒋英:与钱学森的婚姻很坎坷,一双儿女现在怎样了?

#娱评大赏#

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1987年,钱学森、蒋英夫妇在德国黑山风景区留影)

钱学森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获得过“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是一个划时代的科学家,是“中国导弹之父”。

蒋英嫁给钱学森后,一直生活在丈夫的光环下。其实蒋英也是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女声乐教育家,退休前担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培养了李双江、吴雁泽、祝爱兰等著名歌唱家。

蒋英与钱学森育有一双儿女,儿子叫钱永刚,女儿叫钱永真。如今钱学森与蒋英都去世了,他们的两个儿女现在怎样了?

01

(童年蒋英)

1919年9月7日,蒋英出生于浙江海宁。她上面有两个姐姐,下面有两个妹妹。蒋英的表弟是金庸,表哥是徐志摩。

蒋英的父亲名叫蒋百里,17岁考中秀才。1906年,他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毕业时全校成绩第一,日本天皇赐刀予以奖励。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蒋百里是政府对日作战的主要设计者。

蒋百里与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是杭州的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的同窗。毕业后两人都赴日本留学,归国后蒋百里出任保定军官学校首任校长,钱均夫担任杭州一中校长。

(蒋百里夫妇与5个女儿)

蒋、钱两家是世交,两位夫人来往也很密切。钱均夫与妻子章兰娟只生下独子钱学森,夫妇俩很想有个女儿,便恳求蒋百里夫妇将3女儿蒋英过继给他们。

蒋英过继到钱家后改名叫钱学英。虽然钱家生活也很优裕,但蒋英想念父母和姐妹,经常流泪。

加上比蒋英大8岁的钱学森性格内向,不愿意带蒋英玩,她感到很孤独,央求父母将她接回去。

4个多月后,蒋百里夫妇将女儿接回家,但两位夫人达成了协议:蒋英长大后嫁给钱学森。

(童年钱学森与母亲)

1935年,钱学森赴美国留学。一年后,蒋百里被政府派往欧洲各国考察军事。

蒋英与最小的妹妹蒋和及母亲跟着父亲前往,蒋英与妹妹在德国柏林学习音乐。当时钱学森在美国,蒋英在德国,两人没有见面,也没有通信。

1939年,钱学森发表了《高速气体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等4篇博士论文,取得了航空和数学的双博士学位。

钱学森与导师冯·卡门共同开创了“卡门——钱学森公式”,年纪轻轻的钱学森就成了享誉世界的科学家。

二战爆发后,蒋英在柏林一所女子中学学习声乐,后考入柏林音乐大学声乐系。

(蒋英年轻时)

柏林战火如火如荼的时候,蒋英与同学们逃往瑞士,她转入瑞士的卢塞恩音乐学院研究生班深造。

1943年,蒋英参加瑞士“鲁辰”万国音乐年会,荣获女高音第一名。

02

1946年,蒋英学成归国。次年5月31日,她在上海兰心大剧院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就在这年,钱学森也从美国回国探亲。当初他们的妈妈有个约定:蒋英长大后要嫁给钱学森。但钱母3年前就因病去世了,这个约定也就作废了。

(青年钱学森)

这时钱学森已经36岁了,父亲迫切希望他结婚,钱学森便托蒋英给他介绍女朋友。

好多富家女孩想嫁给钱学森,主动找蒋英牵线搭桥,蒋英筛选出两位,安排她们与钱学森见面。其中一位富家女一见面就表示要与钱学森结婚,并陪嫁大量财物。

但钱学森对这两位富家女都没有感觉,蒋英问他:你到底要找个什么样的女孩?

钱学森看着蒋英的眼睛说:我就要找一个你这样的。

的确,蒋英气质高雅,貌美如花,举手投足尽显大家闺秀的风范。而钱学英玉树临风,英俊帅气,又名震世界,也是男朋友的最佳人选,况且两人从小青梅竹马。

(蒋英与钱学森结婚照)

刹那间,蒋英内心沉睡的爱复苏了,她接受了钱学森的感情。一个星期后两人在上海举行婚礼。

1947年9月26日,蒋英随丈夫赴美国波士顿生活。

钱学森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蒋英当家庭主妇。她德语说得好,英语不过关,钱学森经常在家里教她说英语。

蒋英不善厨艺,而钱学森会做饭。傍晚,蒋英眼巴巴地等丈夫回家做饭,钱学森没有一句怨言。

(蒋英与丈夫钱学森及一双儿女))

1948年10月,夫妇俩的儿子钱永刚在美国出生。1950年6月,蒋英与钱学森又在美国生下了女儿钱永真。

蒋英与丈夫在美国生活优越,钱学森收入高,他们的客厅能容纳50多人举办舞会。

03

当时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正处于起步阶段,钱学森准备回国效力,但美国当局阻挠钱学森回国。钱学森让蒋英带着一双儿女先回国,蒋英不同意:我不能将你一个人丢在这边,万一发生什么意外,可以有个照应。

本来钱学森夫妇将回国的机票都买好了,个人物品打包装入8个行李箱托运。但他们的行李箱被美国海关扣留了,当局给钱学森网罗罪名,说他的行李中有美国国防方面的绝密文件。

如此一来,蒋英与丈夫只得带着一双儿女滞留美国。

1950年9月,几名警察突然闯进蒋英的公寓,将钱学森带走了。钱学森被关在特米那岛的一个拘留所里,蒋英想带着一双儿女去探望,被阻止了。

蒋英不知丈夫的生死,在家焦头烂额。当时儿子两岁,女儿才3个月,蒋英有一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无助感。

一个多月后,蒋英交了1.5万美元,将丈夫保释出来了。但钱学森不能离开洛杉矶,要随时接受传讯。

钱学森回到家时,头发凌乱,眼里布满血丝,整个人瘦了几斤,身心遭受巨大的摧残。这也坚定了他回国的决心。

(蒋英)

柔弱的蒋英内心爆发出巨大的能量,选择与丈夫共命运。那几年,美国联邦局的人经常闯到家里恐吓、搜查,他们家里的电话被监听了,往国内寄信也要打开检查。

钱学森的精神很苦闷,经常坐在家里发呆,有时还流泪。每当这时,蒋英就弹钢琴帮丈夫缓解情绪。

1955年,经过周总理的亲自过问,及我国外交方面的努力,这年10月8日,蒋英和丈夫带着一双儿女终于回到了国内。登上飞机那一刻,蒋英落泪了。

回国后,蒋英被安排在中央实验歌剧院担任独唱演员及艺术指导,两年后她被调入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任教。

那时我国磁带式录音机还没问世,蒋英从美国带回一台钢丝录音机,她便将录音机带到学校用于教学。

04

(1955年10月12日,钱学森和蒋英在上海家中的合影。)

(落户中关村-幸福的家庭生活)

钱学森归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从事“两弹一星”的研发工作。

此后整整10多年里,钱学森一直在一线研发导弹、核导弹、人造卫星等。他的工作地点远在大西北,工作是保密的,蒋英不知道丈夫在干什么,也不知他的行踪。

她既要教学,又要抚养一双儿女,承受着巨大的体力和精神负荷。有两个春节,钱学森没有回家过年,蒋英去国防部五院询问,领导说:钱院长很好,工作太忙回不了家,你放心吧。

吃年夜饭时,孩子问蒋英:爸爸怎么不回?蒋英说:他太忙了。年幼的儿女不理解,含着眼泪不吃饭,蒋英也跟着掉眼泪。

(蒋英)

(早年钱学森)

1966年,特殊年代来临了。虽然蒋英嫁的是钱学森,但她因为出身不好,被贴上了大字报,后被下放到农村劳动。

由于一双儿女要人照料,蒋英便离开农村,做中央音乐学院托管班的后勤人员,每天给30多个孩子做饭。

蒋英在歌唱和教学事业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培养了李双江、吴雁泽、祝爱兰等著名歌唱家。

然而因为钱学森的名气太大,蒋英一直生活在丈夫的光环下,大家说起蒋英,就说是钱学森的夫人。

上世纪80年代,蒋英退休了,但她仍然坚持教学生。夫妻俩虽然都是德高望重的名人,但生活非常俭朴。

(蒋英)

相关部门多次安排他们住进部长楼、将军楼,但蒋英和丈夫选择住在老式的红砖楼里,楼房陈旧,客厅的光线也不太好。

钱学森一年四季穿绿军裤、灰色上装。蒋英将儿女淘汰的衣服选出来,动手改装后自己在家里穿。

蒋英与丈夫没有多少积蓄,家里最大的财富是书本,他们住的复式楼共有40个书柜。

2008年,央视举办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钱学森位居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榜首。

当时钱学森因病不能到场领奖,蒋英代表老伴上台领奖。回家后她将荣誉证书送给丈夫,钱学森还谦虚地说:不敢当。

(伉俪情深)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

2009年10月31日,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05

蒋英与丈夫共同生活了62年,感情很深,老伴走后她内心有痛,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

2012年2月5日,蒋英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钱学森与老伴都离世多年,他们的儿子和女儿现在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在儿子钱永刚成长的岁月里,钱学森常年不在家,加上时代的原因,钱永刚没有受到更好的教育。18岁时钱永刚应征入伍,在南方某部队当兵。

当时知识分子不受重视,钱永刚在部队里受到排挤,提不了干,也没有机会被推荐上大学。钱学森没有出面给部队打招呼,钱永刚心里有委屈。

(蒋英与学生吴雁泽)

钱永刚一直在部队当了9年兵,1978年他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这年他已经30岁了。

1982年,钱永刚大学毕业了,去美国加州大学留学。由于他是钱学森的儿子,该校让他免试入学。

钱永刚留学10年,拿到了计算机方面的硕士学位。

上世纪90年代初,钱永刚回国了,从事计算机等科研工作,后担任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等职务。

他还是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特聘教授。

(幽雅的蒋英教授牛牛摄2004年7月4日)

(钱永刚近照)

如今钱永刚早已退休了,在北京过着低调、俭朴的生活。他一辈子不开车,出门依然骑旧自行车,生活与普通老人没什么区别。他的妻子和孩子也是普通人,没有半点名门之后的优越感。

蒋英与钱学森的女儿钱永真,1955年回国后跟随母亲学音乐。上世纪80年代,钱永真移居美国,至今全家在那边生活。

父母不在了,钱永刚在国内,妹妹在美国,兄妹俩见面的机会也不多。加上两人年龄都大了,行动不方便,几年才能见一次面。

钱学森是伟大的科学家,蒋英是著名歌唱家、声乐教授,一双儿女与他们相比显得有些普通。但兄妹俩心地善良,工作勤恳,没有借助父母的光环,脚踏实地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END-

头条号首发,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郭良原:奉诗之命——我与叶文福「连载之二」

叶文福(左)与作者(右)在赤壁(1985)

【连载之二】

奉诗之命 —— 我与叶文福

文/郭良原

三、几十年过去了,尽管我们的婚姻因了种种原因解体了,但叶文福送给我们的这首亲笔贺诗,到今天我还珍藏着

1984年,我已近而立之年。

我出生于1955年农历十月二十五,这是我能记事后妈妈告诉我的,所以在我上大学之前,一直都是在这一天过生日,履历表中的出生日期填的也是1955.10.25。直到上大学前,我才检索当年的报纸,把生日改成公历的日期1955年12月8日了,以致我后来退休时人事部门非要按最初填的10月25日退休,这是后话了。

快30岁了,该成家了。

此前,我也谈过恋爱。

初中时,父母请媒婆给我介绍过一个对象,我曾经在我的诗词书法散文集《三弄斋诗书记》里记过这件事,抄录于此:

为纪念逝去的日月,也为记录今天的时光

国家顺应,将端午定为了法定节假日。

既尊重了传统,又体现了人本。

好事。

想起十三四岁时,父母找媒婆为我说了个对象,每到端午节那天,都要逼着我给未来的丈母娘家送礼。

那年月穷,没什么礼好送,记得就是送一提篮油条和煮熟的咸鸭蛋。

可我却对那个对象提不起任何兴趣。

因而对端午节送礼也是相当反感。

记得是说对象后第三年的端午吧,父母早早地就催着我给丈母娘家送油条和咸鸭蛋,我是委实不愿意,但又拗不过父亲,就装模做样地提着礼篮出门了。

结果我没有把礼送到丈母娘家,而是喊了几个光屁股长大的伙伴,一起把油条和咸鸭蛋消灭了。

后来父亲知道了,追着打我,可他跑不过我,只好蹲在地上叹气。

自然地,那门婚事也黄了。

这是我对端午最早的记忆。

至于端午和屈原的关系,那是很多年后才知道。

几十年过去了,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家强盛了,人民富裕了,龙舟竞发时,汨罗也欢笑。

有感而填此词,是为纪念逝去的日月,也为记录今天的时光。

——记《相见欢 端午》

1973年春高中毕业回乡,我喜欢上了村里的一个女孩,她应该是我的初恋。和这个女孩的故事,在《三弄斋诗书记》里也有记载:

人都有初恋,或美丽,或痛苦

人免不了怀旧,尤其是到了一定年纪。

人都有初恋,或美丽,或痛苦。

《巫山一段云 怀远人》就是怀旧之作,远人乃初恋时的少女。

三十多年前的事儿,三十多年前的人儿。

一切如在眼前。

那时的我,也是少年。

高中毕业回乡,我认识了她。

我十七,她十五。

无缘由地就喜欢上了她。

她也无缘由地喜欢上了我。

喜欢她的喜欢,高兴她的高兴,烦恼她的烦恼,痛苦她的痛苦。

她亦如此。

可我们却连手都未曾拉过。

读过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吗?

那时的我,和维特一样。不同的是,他出生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而我的父母都是和泥土打交道的种田人。

而她却是太上皇村长(那时叫生产大队大队长)的女儿。

因了门不当户不对的原因,我们不得不分开了。

三十多年后想起她,填成这首词,以作纪念。

——记《巫山一段云 怀远人》

再后来,我参加了工作。在一次水利工程上,我负责工地的政工宣传,一个省城下乡的女知识青年被抽调到工地广播站做播音员。因了工作关系,我们在一起的机会较多,日久生情,我们互相喜欢上了对方。工程结束后,我们的恋爱关系很多人都知道了,记得当时的公社党委书记还专门为此找我谈过话,意思是让我刹车,怕我做出什么破坏知识青年政策的事儿来。我没同意,继续和她来往。所谓来往,在那个年代,也就是在一起说说话走走路而已。恢复高考的消息公布后,我们还在一起复习,相约一起报考华中师大。后来,我考上了,她落榜了。大一时,我几乎一周给她写一封信,鼓励她继续复习,来年再考。再后来,大二时我生病住院隔离治疗,她在乡下和别人好上了......

大学毕业实习期间,同校实习的外语系一个女同学进入了我的视线,我们好上了。1982年大学毕业,我分在省城,她分回家乡县城的一所中学。顶着巨大的压力,我们一起努力,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我们的婚礼是在她家没一人参加的情况下举办的,新房就是我在省报工作时的单身宿舍,平房,一房一厅,撑死了25平米。时间是1984年5月1日。

婚礼当天,报社一位副总编和文艺部全体同仁,在汉的知名诗人,我和她的一些大学老师和同学都前来祝贺。小小的平房里一拨出来,一拨进去,大家纷纷在签名薄上写下情真意切的贺语。德高望重的老诗人曾卓先生因身体不适未能到场,托人送来了亲笔书写的贺信;刘益善、董宏量、李道林、王新民等诗人们联名送来一尊洁白的高尔基雕像。

作者和刘益善、董宏量、李道林、王新民等诗人们联名赠送的高尔基雕像合影

没想到,夜里11点多钟,我们都睡了,“咚咚咚”,敲门声响起。

烦!谁啊?这么晚了,我们可是新婚之夜啊!

“咚咚咚”,敲门声继续响着。

没办法,我只好穿戴整齐,起床开门。

打开门,门外立着两个人,不说话,只是笑。

天啊!竟然是他!叶文福!另一人是蒲圻(叶文福家乡)的著名诗人饶庆年(已故)。

又是没想到,叶文福突然张开双臂,一个熊抱,把我搂进了他的怀里,进而,用他那硬梆梆的胡茬子,狠狠地扎着我的脸。

我欣喜异常,躲开叶文福的胡子,扭头大声向屋里叫道:“快起来,是叶文福叶老师和饶庆年来了!”

受我的影响,她也知道湖北的一些诗人,更知道叶文福。我们三人站在屋外说着话,等着她起床。

新娘子收拾干净后,我把他们俩请进了客厅。所谓客厅,其实小得可怜,我们四人往里一站,空间就所剩无几了。

落座后,饶庆年先说话,“是叶老师逼着我带他来的,说良原新婚,再晚都得赶去祝贺!”

我和新娘子感动得无以复加。

仍然是没想到,叶文福站起来,以他一以惯之的严肃表情对我和新娘子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说道:“良原,你们今天新婚,打扰了。做兄长的祝贺你们!”

说完,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片,继续说道:“送什么贺礼都觉得不到位,就送你们一首诗吧!”

灯下,那张纸上是他亲笔书写的他的一首诗:《墓碑》,签名是一片叶子,“叶文福”三个字在那片叶子中间。

刚看到贺诗题目时,我还有点纳闷,这老师,这老兄,哪有新婚之喜送墓碑的啊?

读完《墓碑》后,我的眼睛湿了。

《墓碑》很短,全诗如下:

真想做你的墓碑

永远站在你坟前

这样,我就能把你芬芳的名字

镌刻在我心间

我愿意让别人看着我

是一块无知觉的石头

我晓得

只有枕着一个执拗的我

你才能幸福而安静地长眠……

这首爱情诗,全诗没有一个爱字,却把那生死相依的忠贞爱情写到了极致。

我把贺诗给了新娘子,她读完后也是两眼含泪。

叶文福和饶庆年离去后,我们久久没能入睡。

几十年过去了,尽管我们的婚姻因了种种原因解体了,但叶文福送给我们的这首亲笔贺诗,到今天我还珍藏着。

叶文福赠送的诗作《墓碑》手迹

四、我只知道我是个诗歌编辑,只知道这是一首难得的好诗,发好诗是我的职责所在

那些日子里,我总感觉叶文福会出事。既因为他的《将军,不能这样做》,也因为他那桀骜不驯、宁折不弯的性格。我一方面敬仰和崇拜他,另一方面又担心和牵挂他。我在武汉,他在北京,虽说见面很难,但我总是通过各种渠道打探他的消息。不是听说他被关起来在接受审查,就是听说有关部门了他的发表权,总之,对他不利的传闻此起彼伏。那时也没有手机,他家里也没电话,没办法和他取得联系。期间给他所在的工程兵创作组写过一封信,也不知他是否收到。

实在是太想他了,就是想他好,想他没什么事。在担心和牵挂的折磨中,我想到了一个主意。

我手头有他的诗作,我决定编发他的诗送审,以试探他是否如传言一样被。

我把他能找到的诗都找了来,选定了我认为是他最优秀的一首诗《火柴》,填好发稿单后,送给了部门主任签发。

火柴

可怜一家子,

挤一间没有窗门的斗室

个个都渺小,渺小得全家一个名字

但是,个个都正直

站着是擎天柱的缩影

躺下,是一行待燃的诗

每个人都有一颗自己的头颅

每人,一生

只发言一次,光的发言

火的发言

燃烧的生命,高举鲜艳的旗帜

明知言罢即死却前仆后继

深懂得:一次发言

是一生的宗旨,是神圣的天职

没有膝盖,不会下跪

既拒绝当奴才

也拒绝当主子

呵,火柴

伟大的家族,英雄一家子

莫说渺小,个个都是斗士

今天的孩子们几乎见不到火柴的身影了,可在已经成为过去的多少年里,它却是举国上下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须品。

难能可贵又可喜的是,今天在好多中小学,老师们却为《火柴》写下了教案。

我们看看这个叫廖美玲的老师是如何给学生们讲解《火柴》的:

第14课 《火 柴》教案

授课者:廖美玲

授课时间:10月30日(周二)第二节

教学目标:1、品味本诗明朗、形象的语言和寓理于物的写法。 2、领会作者所赞美的火柴精神。

一、导入

平时大家划过火柴吗?火柴有什么特点? 黑色的头或红色的头,加一根小木棍,火柴盒像个小抽屉。

火柴划过一次还能再用吗?——一根火柴只能燃烧一次。火柴盒侧面涂的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磺和玻璃粉。火柴的着火原理:火柴上的化学物质与火柴盒上的一种化学物质产生反应。擦火柴所产生的热力,会触发这种化学反应。若火柴头与摩擦表面没有接触,火柴就不会燃烧。

人们常用火柴来比作什么人?由此联想到谁啊?英勇献身、燃烧自己点亮别人的人。比如:清洁工、教师、雷锋叔叔 。

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火柴的精神,请大家翻开书81页。

二、作者简介

叶文福(1944~),出生于湖北蒲圻(现湖北赤壁),师范毕业后当过小学教师,1964年入伍,1966年开始诗歌创作。出版有诗集《山恋》《天鹅之死》、《雄性的太阳》《牛号》等。叶文福早期的诗作,习惯以明快的笔调反映工程兵战士沸腾的生活和美好的灵魂,沿袭的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部队诗人的基本风格。在1979年,其诗歌风格发生了突变,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和风格特征。这一时期,他的诗是生命的直接流泻,是内心深处奔突的岩浆的喷发。这种往往表现为对丑恶的无情抨击和对光明的执著追求,这显示的是一种人格,给诗坛带来的是一种阳刚之气,一种壮骨雄风。他不过分追求诗的含蓄,不愿意采取曲折隐晦的表达方式,而是袒露自己的情怀,一任感情流泻,汪洋恣肆。他常常表现出一种战士的献身精神,歌唱枪靶,歌唱避雷针,歌唱飞蛾,歌唱火柴......这些形象在他的诗中都是以“我”出现的。在叶文福的诗中,有很多诗句稍加打开就是一篇篇关于生命的美丽而悲壮的童话。

三、分析诗歌

学生齐声朗读全诗。

1.这首诗描写了火柴怎样的形象?找出有关诗句。“百十口,挤一间没有窗门的斗室”“个个都正直”“每人都有一颗自己的头颅”“每人,一生只发言一次”“明知言罢即死,却前仆后继”......

2.作者在描写火柴形象的基础上,是怎样赞美火柴的? “光的发言,火的发言,燃烧的生命,高举鲜艳的旗帜”“站着,是擎天柱的缩影;躺下,是一行待燃的诗”“伟大的家族,英雄一家子,莫说渺小,个个都是战士”......

品读第1节 为什么说火柴“可怜”?改用“平凡”好吗? “可怜”——百十口人挤一间“斗室”;“渺小”——“全家一个名字”。用“可怜”,表达了对火柴家族的同情。用“平凡”,所表达的感彩平淡,效果不好。(板书:可怜、渺小)

品读第2节 “躺下,是一行待燃的诗”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诗能“燃”吗? 比喻,把“火柴”比喻成“诗”,火柴躺着,从形式上讲像一行行诗。不能。那作者为什么说诗能燃烧呢?诗是有的,的燃烧,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和能够燃烧的火柴也有相似之处。这个比喻,使火柴充满了诗意,让火柴美丽起来。 (板书:火柴——诗 比喻:)

品读第3节 1)“每人都有一颗自己的头颅”是什么意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里的“头颅”指火柴头,暗指思想,这句诗是称赞火柴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信念。使用了拟人的手法。 ( 板书:火柴头——头颅 拟人:有思想、信念)

2)“每个人的一生,只发言一次”怎么理解? 一根火柴只能燃烧一次,用了一次就没有了。

品读第4节 这一节是全诗的高潮,是在赞颂火柴这一群体。读了这些诗句,你有什么感受? 火柴把燃烧自己看成是生命的宗旨,是与生俱来的职责。这一坚定信念使它们前仆后继,勇往直前,这种精神无比崇高。 (板书:宗旨和天职:前仆后继,勇往直前。)

品读第5节 1)“莫说渺小,个个都是战士”——作者开头反复说火柴渺小,这里却又“莫说渺小”,这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不矛盾。“个个都渺小”,是从外貌上说的;“莫说渺小”,是从精神上说的。渺小的外貌和伟大的精神在“火柴”这个形象上是统一的。

2)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诗人用了反衬的手法,用“渺小”来反衬“伟大”。(板书:反衬:可怜、渺小——指外貌;奉献、伟大——指精神)

叶文福早年创作照片

按常规,部门主任签署同意发稿后,就可以见报了,以往发稿都是如此。但这次发叶文福的诗却行不通了。诗稿送审后一周没有回复,我又等了一周,依然无声无息,好像没有这事儿一样。我问主任,主任说:“哦,《火柴》啊,我送给某某老总(报社副总编)审,老总还没回复,要不你去问问吧。”

我还真的就去问了。

副总编的回答是:“这个人的诗不能发。”

“这个人?这个人是什么人?敌人吗?罪犯吗?他可是员,军人,全国获奖诗人啊!”我据理力争。

副总编看着我说:“良原,我也是为你好,你到报社才两三年,别辨不清方向栽跟头啊!”

“我不知道什么方向,我只知道我是个诗歌编辑,只知道这是一首难得的好诗,发好诗是我的职责所在!假如你们不发这首诗,我将带着这首诗一起走人!”

副总编看着我,像看一个怪物。

我知道叶文福肯定被了,说什么也没用了,也不想再说什么,转身走出了副总编办公室。

从那一刻起,我萌生了离开省报的念头。

年过古稀的叶文福朗诵《火柴》

五、赤壁之巅看大江东去,叶文福拉上我,和他一起并立在赤壁之上,留下了一张合影

我知道,我在省报不会有什么好的前途了。

我一方面在寻找新的立足之地,一方面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多为诗歌作者们做些事,多扶持些新作者,多发些新作品。

果不其然,1985年6月,基于我在诗歌创作上的成绩和影响,中国最高的诗歌殿堂《诗刊》社通知我参加当年8月1日至8月20日在贵州举办的第五届“青春诗会”,“青春诗会”被誉为中国诗坛的“黄埔军校”,能参加“青春诗会”是每一个诗歌作者梦寐以求的事。可当我拿着《诗刊》社的通知找部领导请假,部领导说要请示社领导,最后的结果是没有批准,理由是影响本职工作。

紧接着,部里调整了我的工作,不再让我主编诗歌,让我去做记者,跑文化新闻。

胳膊拧不过大腿,我郁闷。

也好!不参加“青春诗会”照样可以写诗;跑新闻还可以更大范围地接触社会,接触地方,接触名流,接触诗歌作者。

在那段做记者的时间里,我采写了大量的文化(含文学、艺术)新闻。那时正值黄鹤楼重建,我深入院校馆舍、政府部门和施工现场,查阅历史档案,采访人文学家,政府官员、设计师、工程师和建筑工人,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的资料,写下了《为了黄鹤归来》《归来的黄鹤》《黄鹤归来之后》三篇大通讯,均发在新闻版上,产生了很大反响。同时,还以诗歌的形式讴歌黄鹤楼,创作出了《黄鹤楼咏叹调》《我是黄鹤》等诗歌,并先后采访了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春霞、著名作家李準、著名诗人白桦、著名剧作家苏叔阳、著名电影演员李雪健、著名歌唱家吴雁泽、著名跳水运动员周继红等名人,写下了一系列名流专访。

也是在这个时间,我加入了湖北省作家协会。

作者采访侯宝林

一日,蒲圻诗友告诉我,叶文福要回家乡了。蒲圻诗歌界准备组织一场较大的聚会,邀我参加。

天大的事我也会放下,为了再见叶文福,为了那一份揪心揪肝的担心与牵挂。

在约定的时间,我到了蒲圻。

还是那个叶文福!还是那个桀骜不驯,宁折不弯的叶文福!即便被,即便被隔离,即便被批判,即便承受着旁人无法承受的痛苦和压力。

从武汉去的和咸宁、蒲圻本地的诗人和诗歌爱好者济济一堂,都是为着他!

在时任蒲圻县委书记饶鹏的鼎力支持下,加上时任蒲圻县文化局局长袁东方及饶庆年等的大力帮助,这次聚会安排得很有特色。

当晚是联欢酒会,大家纷纷举杯敬叶文福,叶文福也是来者不拒,开怀畅饮。酒酣耳热之际,饶庆年提议请叶文福朗诵他的诗作。

那是我第一次听叶文福朗诵,几十年过去了,那种被震撼,那种被征服的感觉至今刻骨铭心。

叶文福朗诵的是他的《祖国啊,我要燃烧》:

当我还是一株青松的幼苗,

大地就赋予我高尚的情操!

我立志作栋梁,献身于人类,

一枝一叶,全不畏雪剑冰刀!

不幸,我是植根在深深的峡谷,

长啊,长啊,却怎么也高不过峰头的 小草。

我拼命吸吮母亲干瘪的,

一心要把理想举上万重碧霄!

我实在太不自量了:幼稚!可笑!

蒙昧使我看不见自己卑贱的细胞。

于是我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迎面扑来旷世的风暴!

啊,天翻地覆……

啊,山呼海啸……

伟大的造山运动,

把我埋进深深的地层,

我死了,那时我正青春年少。

我死了!年轻的躯干在地底痉挛,

我死了!不死的精灵却还在拼搏呼号:

“我要出去!我要出去!

我要出去啊我的理想不是蹲这黑暗的囚牢!”

漫长的岁月,

我吞忍了多少难忍的煎熬,

但理想之光,依然在心中灼灼闪耀。

我变成了一块煤,还悲愤地捶打地狱的门环:

“祖国啊,祖国啊,我要燃烧!”

地壳是多么的厚啊,希望是何等的缥缈!

我渴望:渴望面前闪出一千条向阳坑道!

我要出去,投身于熔炉,化作熊熊烈火:

“祖国啊,祖国啊,我要燃烧!”

多少年后,我听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张宏民、李修平朗诵过这首诗,那是在中央电视台2009新年新诗会。西装革履的张宏民和白衣黑裙的李修平的朗诵,字正腔圆,配有音乐,背景堂皇,可不知为什么,我总找不到那种被震撼被征服的感觉。

叶文福的朗诵,没有音乐,没有背景,就他一个人站在酒会场地的中间,我们一干人围着他。

他用他渴望燃烧的爱,他用他报国无门的恨,他用他杜鹃啼血般的呼号,他用他撕心裂胆般的呐喊朗诵着他的《祖国啊,我要燃烧》。

一声声带血的倾诉,像一声声报春的惊雷,重重地砸在天地之间,砸在我们心上!

当最后一声“我要燃烧”结束时,叶文福像石化了一样立在那里,头颅后昂,双臂前伸。我们看到,大颗大颗的泪水从他的双眸滚落而下。

能不被震撼?!

能不被征服?!

是夜,叶文福为我一字一句地修改了《黄鹤楼咏叹调》。

次日,组织者们弄了几只小船,我们游览了鄂南仙境——水天一色的陆水湖。

在小船上,面对故乡如画的山水,叶文福孩子般地笑着。碧水悠悠,山色葱茏,我们听叶文福讲述着他的童年,他的初恋,他的老师,他的父亲母亲。

他是深爱着他的故乡的。

他是深爱着他的父母的。

他是深爱着他的祖国的

第三日早餐后,活动结束,武汉的诗人们该返汉了。叶文福对我说:“良原,你别走,今天我们几个登赤壁去!”

我受宠若惊。

咸宁陆水湖

真的就只有几个人。他,我,还有饶庆年、叶向阳(叶文福看好的一个诗歌作者,蒲圻人)。

太阳下,我们向长江边走去。

叶文福走在最前面,迈着军人的步伐。跟在他后面,望着他坚实而魁伟的背影,我在心里说,跟着他走,莫掉队!

到了赤壁矶头,抬望眼,只见大江东去,波翻浪涌,一片赭红色的山壁临江而立,面向江面的悬崖上,硕大的石刻“赤壁”二字如两团熊熊燃烧的火焰,辉映着1700多年前的古战场。“赤壁”二字各高150厘米、宽104厘米,相传当时赤壁大战,孙刘联军火烧曹军战船,江面一片火海,把江边崖壁映得通红。胜后周瑜把酒庆功,酒酣之余,提剑在崖壁上刻下“赤壁”二字。 后考此二字为唐人所题刻,虽经千年风雨侵蚀,惊涛骇浪拍击,字迹至今清晰完整。

我们拜谒了凤雏庵及拜风台。前者为赤壁大战时号凤雏先生的庞统披阅兵书处,后者是为纪念赤壁之战时诸葛亮在此设坛借东风而建。叶文福边看边评说三国人物,他说他最为欣赏的不是刘备,不是孙权,不是曹操,也不是周瑜和诸葛亮,而是庞统。问他何故?他近乎狡黠地笑而不答。

最后,我们一行登上赤壁之巅看大江东去。叶文福拉上我,和他一起并立在赤壁之上,留下了一张合影。

赤壁

(未完待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