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风水摆放

翰林是什么意思(题跋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1-15 23:10:35 作者:及時行樂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题跋有讲究,这十种情况不可乱写,切记

学者应知

题跋,还是有些讲究的

【题跋】

题跋,出自《梦溪笔谈》。 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面的文字叫做题,写在后面的,叫做跋。换言之,上方作诗为题,下方著文为跋,总称题跋。

书、画的“题跋”是作品的一部分。其内容与形式及位置要与作品密切配合。书、画,题跋、印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增益,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

赵孟頫跋杨凝式《夏热帖》

▌翻刻

往时商贾牟利,以原石拓片翻制木板,再拓木板,此易辨识。若用石翻制,确能混淆,某公所翻魏志,如《元桢墓志铭》《王诵妻元贵妃墓志铭》,今已入藏河南省博物院,若拓本流出,恐世人难辨。

三国魏《正始石经》旧拓局部

今技术日新,用塑胶翻模,或以石易木,稍可辨识。甚者节取史实,伪撰志文,制成拓片,亦原石拓本。

▌借物之伪造器

若秦汉瓦当,磨去云纹图案,以字实之;或取邺城废瓦,嵌模文字。此类拓本,倘若不见原物,只看其拓,神采或存,当谨慎。

隋李奴奴墓砖 王其题跋

▌古玉、印章、金文、甲骨之属

凡此等,皆学者孜孜以求之物,非不欲跋之,实学力有限。今人多不读周秦两汉之书,问其上古史,茫然以对,若此者,何敢措诸词语哉?

他如良渚玉器、安阳甲骨、齐国陶文等,亦如是。何也?推察古贤之心,非不愿考索,然皆图录之,实是以俟后来之博学君子也。

今人若有兴趣,借助先贤著作,以发扬之,循法以进,必有益于学。有得,可记所感,以求知音。 否则,当搁笔。此不题跋者第三。

▌拓印不精善者

凡拓本(旧拓不在此列),新者务求精拓,求佳纸、好墨、善手。古来原石捶拓生利,比如“印钞机”。为求利润,压缩成本,一遍拓成者,绝不再拓。余曾问之,答曰:“如君法,订单何能完成?”

凡此类拓本,图案模糊,字体失真,书则渗漏,裱则跑墨,真败兴也。此生能遇佳刻,必不惜工,不惜时,以“败家子”之精神,务求精拓,方不枉物我相遇之缘。 此不题跋者第四。

▌心经

近世题跋,流行佛经,空白之处,满抄《心经》。《心经》版本有7种之多,今日题跋,多选取玄奘本。此类题跋者,非不愿学,实有懒惰嫌疑,扪心自问,舍此,果无文可跋欤?魏晋六朝,佛教大兴,题跋心经,未尝不可。

若以玄奘心经,掩饰己之“学盲”。 此不宜题跋者第五。

▌抄书

如今,词典汇编,比比皆是。于是乎,据以抄录,洋洋大观,亦数百言。之乎者也者,皆人之言,通篇纵览,绝无君语。文字摘抄,做脉望之游。 此不题跋者第六。

▌臆造品

古人囿于礼法,循律依章。今人想象,奇诡超常。竟至创造穿越,混同古今,于器物上,强行攀附,恣意妄为,心比天高,可谓胆大包天。

无稽怪诞之品,此不题跋者第七。

▌无跋之跋

古人尚德,尤重人品。物以人重,人以名传,流传有绪,洵为世珍。

爱惜古物,古贤不跋,甚者不钤私印,数代流转,与君有缘,务要有体物之心。 无跋之跋,此不题跋者第八。

明拓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清人题跋

▌百度不可取代熟悉史书

今人考索,先百度之,再搜狗之,却不读书,实不知学自读书中出,韩愈说“书海无涯苦作舟”,百度可否渡你过海?“书山有路勤为径”,搜狗未必引你登峰。

凡网络之文尽量不用于题跋,此不题跋者第九。

▌打哄哄

赏拓时,当场题跋,虽即兴尔,亦慎重事。古人得佳帖美拓,请人品题,书由心性,以见题跋者学识。事中、事后,皆见古人敬畏爱惜之心。

孙氏《书谱》云:“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 五合、五乖之论,言犹在耳,若不能体自躬行,于众人面前,勃勃然,赳赳然,挽袖伸纸,真欲学赵括纸上谈兵者乎?此不题跋者第十。

黄庭坚《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牍》宋人袁立儒题跋

翰林与进士的本质区别在哪里?清初时并不明显,越往后差距越大

明清时期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当然这种情况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尤其是清代,以进士而入内阁的大有人在,而且在旗人群体中,还有不少是没有科举功名的。

然而对于汉人来说,基本上还是遵循了这个规则,有清一代凡汉人大学士中,至少有80%是翰林出身。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同样都是翰林,如果细分起来也有等级之别。

最近御史在查阅清代翰林院相关文献的时候,就发现了三个不同的名词,一是“翰林”,二是“未留馆之庶吉士”,还有一个则是“散进士”。关于这三个概念,御史觉得还是有必要与诸位讲讲清楚。

什么是翰林、未留馆之庶吉士、散进士?

按照正常的思路,殿试中一甲三名分别授予翰林院修撰、编修,其他二、三甲进士则要通过朝考这一环节来决定是否能入馆。所谓的“入馆”是指翰林院庶常馆,有幸入馆的这部分新科进士就叫“庶吉士”。

关于每一届庶吉士人数的确定,是没有具体标准的,得根据进士总数以及翰林院事务而定。一般情况下,人数从三十至五十不等,应该说录取的比例还是很可观的。

庶吉士不是职官,当然也没有品级,他们作为朝廷的后备人才,需要在庶常馆学习三年(遇恩科提前散馆),翰林院掌院学士乃至皇帝都会经常对他们进行考核,学习任务相对来说还是很重的。

一甲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虽然在传胪大典时已被授予官职,但他们同样也得在庶常馆与普通的庶吉士们一起,接受系统的培训和教育。唯一不同的是,如果皇帝需要,一甲三名可能会提前走上仕途生涯。

庶吉士三年学习期满后,需要经过一次决定前途命运的考试,这场考试叫“大考”也称“馆选”。成绩一等者,按例授予编修、检讨二职,这部分人便顺理成章地成为翰林院的正式编制人员。

成绩二等者,按例不能留馆,一般会被分到六部或是外放知县,这一群体就是所谓的“未留馆之庶吉士”。

既然是考试,肯定会有有一些人被淘汰,成绩位列下等者,要不继续留在庶常馆学习,要不就打回原先的进士班次,这部分人显然就不能称为翰林。

不管是留馆之翰林还是未留馆之庶吉士,他们都属于翰林。因为都是进士出身,所以为了与一般的进士进行区别,通常就将那些没有通过朝考的进士称为“散进士”。可不要误会了,“散进士”只是相对翰林而言的,并非是假冒伪劣产品。

如此,大的进士群体中,就出现了三个不同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翰林、未留馆之庶吉士、散进士。

三者仕途前程之比较

顺治一朝,翰林、进士的差距并不大,甚至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因为开国伊始,国家急需人才。翰林虽然多显达,但进士的前程同样也很乐观。

当时,全国的府、州、县缺额极多,进士根本没有候补这一说,而且进士任职的起点也很高,如果在京任职,例除各部主事,如果外放一般是知县、知州、推官,还有一部分直接被任命为知府。

可以看出,顺治朝的进士很吃香,犯不着挤破脑袋去抢翰林的名额。到了顺治十八年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朝廷出台了新的规定,进士停授知府,一律以推官、知县用。

康熙六年,又定二甲、三甲进士最高只能授知县,进士的前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暗淡。进入康熙中期以后,国家安定,官制也逐步完善,出现了缺少人多的现象。

既然缺少了,那么进士们就得候缺回籍,称为“归班铨选”。这个候补周期十分漫长,短者三五年,长者十余年,根据统计,康熙中期以后,进士平均候补期为8年。

这个时候,翰林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前面提到,翰林中有留馆翰林和未留馆翰林之分。留馆翰林仕途前程最光明,一旦“开坊”(这个名词如有不解可在评论区留言),很快就能跻身卿贰,入阁拜相也未可知。

未留馆翰林的优势也很明显,散馆后他们一般被安排到六部和内阁任职,如果是外放知县的话,按规定也无需候补,所以才有“老虎班”的说法。

雍正时期,鉴于进士回籍候缺,容易出现学业荒废的情况,所以采取了一个新的措施。让这些候补进士们在额外主事上行走,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实习”。

三年之后,如果表现突出能获得上司的认可,那么就可以由吏部带领引见,皇帝若是觉得满意,便可以授予实职。但说到底,进士选官整体而言还是十分困难。

由于在授官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翰林与进士之间便出现了一道明显的鸿沟。翰林备受世人瞩目,而进士则很难步入高层文官行列。有清一代的大学士中,进士出身的仅占了14%,为总数的七分之一。

故而,龚自珍曾写到:“本朝宰辅,必由翰林官,卿贰及封疆大吏,由翰林者大半。”而龚自珍本人却是怀才不遇,穷困潦倒,最终愤而离京,说白了龚自珍就是因为少了翰林这一身份,才会有此感慨的。

喷空:李白为何不愿当翰林学士?翰林院是干啥的?

“翰林院”中的“翰、林”二字最早见于汉代著名文学家扬雄的《长杨赋》,长杨是个地名,朝廷在陕西的行宫或狩猎场。《长杨赋》中说: 故藉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这时候的翰林是最早见诸于文字记载的人或闲官。可能是皇帝的临时随从或专业陪侍工作人员。 后来主流的解释“翰林”,即指“文翰如林、人文荟萃”之义。

喷空:什么是文翰?

文:指文字、文章,泛指才华、文采。

翰:一看字型带羽毛,原指羽毛,后借指毛笔、文字、书信。

文翰,文章或公文书信。也指优秀的才子。

文翰如林,也说文翰之林,好文章才子的专门部门,文章林苑,才子的微信群、小社区。收集收拢才子在一起。

最早的翰林有点“诸子百家”模样,下棋下的好的,算卦算的好的,反正皇帝喜欢的,都可以加入翰林里,就是皇帝的临时陪玩或顾问圈。唐朝安史之乱之后,才逐渐有重要的政治地位和实权。

翰林自唐朝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被正式设立官方固定机构,直至跟随清王朝的灭亡而被废止,这一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传统以及中原封建专制特色的中央机构(即:翰林院)在历史上共延续了一千一百余年。从最初一个“杂留并处”的小规模官方组织,最终演变成了一个重举足轻重的封建统治机制。

“翰林院”于唐朝时期初设时只是一个“杂留并处”的小规模官方机构,所谓“杂留并处”,从字面意思上也可略知一二。

首先,就职责来说,唐朝时期的“翰林学士”主要是负责草拟机密诏制这一较为单一的任务,且这一时期成功入值“翰林院”的官员基本无特定的品秩,说白了,你是以何种身份进来的便是何等品秩,即保留原品秩不便,不愁吃喝 工资不低而已,仅在此基础上外加个“翰林学士”(亦称作“学士”)的荣誉称号。

李白当过唐朝的翰林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御用诗人,随时“待招”的文字顾问,荣誉挺高,头衔官职不高,临时文字秘书之一,顾得着了问,顾不着了不问的“顾问”,养着你备用。所以我们看,李白刚开始很高兴也很荣耀,时间长了自己都辞官了,不符合他的大志向和性格。

李白辞职翰林学士,是处于翰林发展的初级阶段。那时候的翰林学士地位更多是荣誉性质的,是皇帝的闲散陪同。天宝元年(742年),玉真公主和贺知章向唐玄宗推荐了李白的诗作。唐玄宗看了之后,也认为李白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让李白供奉翰林。李白只做了三年的翰林学士。他有很大的梦想,感觉自己是丞相的角色和抱负,但也有很大的弱点(文章才华和治国理政是两码事),首先是翰林初级发展阶段,是个尴尬的荣誉位置,其次性格使然和心理有落差,不合官场氛围。

唐朝时期在“翰林学士”的人选上存在诸多荒唐之处,入值“翰林院”的人不一定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医卜、方伎、书画甚至僧道等皆可入值“翰林院”。这就是史料中说的“翰林初置,杂留并处”,综合备份顾问陪侍团。后来逐渐精致化,专业化,文化精英化。

唐朝的张九龄、白居易,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张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都当过翰林。明清的翰林地位远高于唐,基本算是高级官员,中枢大官的台阶必选。

(清朝的翰林 是学霸和荣耀的存在,也是文人的最高梦想)

所以,当翰林就当明清的翰林。进士不一定是翰林,翰林一定是牛逼的进士(特殊提拔或任命的除外)。

到了清代时期,由于“翰林院”已经过了前几个朝代的精心“打磨”,因此相较于唐朝时期,清代的“翰林院”在规格、职责以及人员选定等各方面都有了一个系统性的提升和完善。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把“翰林院”比作是一家上市企业的话,那么唐朝统治者便是该企业的最初创始人,而明清统治者则是将该企业真正发扬光大并成功上市的终极“奠基人”。

公元1644年(顺治元年),关外民族突然统治了辽阔的中华大地,清朝开始重视翰林这个选拔人才和缓和民族矛盾的机构。这一年,清朝的“翰林院”被正式设立,还多用汉人,给了汉人晋升地位,方便社会和谐。具体史料记载如下:

(翰林院)定掌院学士为专官,置汉员一人,兼礼部侍郎衔。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各二人,侍读、侍讲各二人,修撰、编修、检讨、庶吉士,五定员。典簿二人,孔目一人,俱汉人为之。(各官品秩则)晋学士秩正三品,侍读、侍讲学士正四品,侍读、侍讲正五品,修撰从六品,编修正七品,检讨从七品。裁博士、侍书、侍诏。——《清史稿》、《词林典故》

翰林院要给皇帝讲课,或者给太子、王爷进行教育,没学问是不行的。翰林院要主持科举考试,没有德行是不够的。所以,在清朝的时候,从这一职位上,也出现了很多后来位居中枢的大臣。清朝的翰林比明朝的地位有过之而无不及。

清朝时期,普通人想要入值“翰林院”的途径不外乎三种,分别为:科举、特批(荐擢、特恩及特种考试等)以及清朝末期的“洋翰林”(特殊顾问),在这三种途径当中数“科举”最为常见也是主要数量的存在途径。

参加科举考试无疑是大多数普通人入值“翰林院”的最佳门径,亦是最简单的方式。 想要获取入值“翰林院”的资格首先必须得参加“会试”,这一阶段应考者为各省中举的举人,通过会试后应试者还需立即参加一场复试,从复试中脱颖而出的考生方可真正有机会参与“殿试”。所谓“殿试”(亦称“御试”),便是由皇帝亲自监考,考场一般定在紫禁城的保和殿,由于规格最为特殊、严谨,因此这一轮考试也是整套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一段。通常来讲,有幸参加殿试的考生离朝廷赐爵授禄也就是差层窗户纸了。

然而,尽管这些参加“殿试”的人员能力十分超群,但与成为一名真正的“翰林”还是有着一段相当大的距离。举个最明显的例子:“殿试”的最终结果一般会划分为三甲,而在这其中只有一甲前三名(即状元、榜眼和探花)可在“殿试”揭晓后直接授予入值“翰林院”的资格,分别为:状元授予翰林院修撰职位、榜眼和探花均授予翰林院编修职位。当然,“殿试”二甲的第一名和朝考第一名也可入“翰林院”任职,除此以外,二甲、三甲的考生则由统治者结合朝考成绩、殿试和复试的名次酌情选择,有幸被选中的人员则可进入“翰林院”附设的庶常馆内学习,一般一次也就三十多人,算是预备翰林。

所以,翰林在古代多数时候,是个闪亮的文化存在。从唐朝的荣誉性临时顾问地位 到 宋朝的人才地位、明清的牛人地位、实权职位毕竟之路径,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明珠存在。现在没有了翰林,那些985、211的高级研究生、博士,也算不上翰林,如果真要对比的话,国务院参事、国家领导人秘书团、专业院士算是比较接近翰林的了。关注喷空,一起喷空。喷空,河南方言,闲聊的意思。三人行必有我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