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兔

大妗子是什么意思(明事理的大妗子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1-14 15:05:37 作者:误到人间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王淑玲:清涧方言中的古语音和古词语例举(三)

清涧方言中的古语音和古词语例举(三)

文丨王淑玲

1、问:清涧话中的“问”字除了普通话中常用义项外,还保留了几个古义。

①订亲、娶亲、出嫁等义。“你家儿子问下婆姨了没?”“我家小子三十大几了,还没问下婆姨,快把我急疯的了。”“你家女子问到哪里了?”

《尔雅•释言》:“聘,问也。”《仪礼•聘礼》:“小聘曰问。”《周礼•春官•大宗伯》:“时聘曰问。”旧时订婚,男方向女方下聘礼,源于古“纳采”、“问名”的礼节 。如:问亲(求亲);问聘(行聘,订亲);问肯(求亲)。元代口语,说亲,普遍用这个“问”。元•无名氏《桃花女》二:“只等问成了亲事时,不怕不断送在我手里。”元•无名氏《符金锭》二:“如今着你姐夫王朴替你问这门亲事去。”

②表示方向、对象,相当于“向” 。“你必须把这班人马给我带好,哪一个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就问你要人!”“你做生意没本了,问你大要一下么,你大又不是外人。”

宋•《太平广记》三六一《元自虚》:“或抱婴儿,问人乞食。”元•马致远《汉宫秋》一:“不想使臣毛延寿问妾身索要金银,不曾与他。”元•高文秀《遇上皇》四:“自从我这女孩儿问赵元讨了休书,招下本处臧府尹。”

2、瞧:“瞧”在清涧是个高频词,比“看”还使用的频繁、普遍。观看、看见、照看、审视、相亲、诊治、探望、慰问等意思都可以用“瞧”字表达。“咱们一块儿瞧电影走,听说这电影可好瞧哩。”“我老远就瞧着你了,是你没瞧着我么。”“你可要把孩儿(清涧方言读xìng er)瞧好哩,不敢教跌坎着了。”“你也不把你那人样样瞧瞧,看你配上人家不,就敢登搭哩?”“谁给三娃说了个婆姨,兀今到城里瞧婆姨嗑了,不晓得瞧上了没?”“我今到医院里瞧了一下眼,这几天眼糊的一满看不清东西么。”“教大夫好好给你瞧一瞧,不敢教耽搁了。”“我到医院里瞧个病人,你说买上些什么?”“这长时间了,你也不说把你大瞧上一眼,看那是活着哩还是死了?”

元•关汉卿 《新水令》曲:“怕别人瞧见咱,掩映在酴醿架。”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只见他对着镜子来戴小帽子……便问我伯父道:‘今儿请的是几位客呀?我简直的没瞧见知单。’”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晴雯冷笑道:‘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的不是。’”

3、熬:清涧老话把“疲劳”“劳累”“累”等意思都说成“熬”。“我一满熬的撑不定了,赶紧叫我爬在桌子上眯一阵儿。”“你大跟了一天集,来回走了六七十里路了,熬了,吃了饭,叫早早价睡嗑。”“箍窑背老石头可熬人哩,还把脊背都磨破了。”“唉,人家常说:熬人不挣钱,挣钱不熬人。我累死马趴地动弹了一年,没把人熬死,还没攒下几个钱儿。”

元•无名氏散曲《红绣鞋》:“不甫能寻个题目,点银灯推看文书,被肉铁索夫人紧缠住。又使得他煎茶去,又使得他做衣服。倒熬得我先睡去。”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爹先睡,娘先睡,爹娘不比我班辈,哥哥、嫂嫂相傍我,前后收拾自理会。后生家熬夜有精神,老人家熬了打盹睡。”

4、挃、揲:清涧话读dié。有抓、取、拿、拎、打、扔、办、舍出去、豁出去等意思。“山里受苦回来,饿得我挃(揲)了两个冷馍馍就吃。”陕北童谣《颠倒歌》:“挃(揲)起狗,打石头,石头起来咬了我的手。”“这包子洋芋沉得和石头的,我一满挃(揲)不动了么。”“我真想美美的挃(揲)你两把子。”“这活儿咱可挃(揲)不动,还得另请高明哩。”“你这次为村里人办事把老命都挃(揲)上了,你村里人领情不?”

汉《淮南子•兵略训》:“五指之一弹,不若拳手之一挃。”宋•《广韵》:“挃,撞挃也。” 《康熙字典》:“又徒结切。音迭。擿也。”擿,《康熙字典》:“一曰投也。”投,犹清涧话中的“扔”。

揲,《康熙字典》:又《唐韵》徒协切。《集韵》《韵会》达协切, 音牒。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有这等没天理的?揲老性命织识他!”这里的“揲”即“舍出去”的意思。

5、献:清涧人平常说吃为“吃”,“妈,今后晌饭吃早些,吃了我要到学校开会嗑哩。”可在不满、生气、恼怒等情况下有时就说“献”。那些年生活困难,孩子多,有脾气暴躁的大人嫌自家孩子饭量大,骂孩子:“献,献,献,就解下(hài hà )个献,长了个牛肚子,献不够!”督促孩子快些吃饭:“还不赶快献,献了做些人营生嗑。”喂猪时嫌猪不好好吃食,骂猪:“还不好好献,肥(清涧话读sí)的不晓得要吃什么哩!”“怎,你连这也献不下嗑,想吃天鹅肉吔。”

清涧人把为死者做的祭饭叫“献饭”。

“献”在古代汉语里有一义项是“献祭”,《仪礼•聘礼》“荐脯醢,三献(三献:陈祭品后三次献酒)。”

清涧人把专用于死者的词“献”用于活人或牲灵,显然有谩骂、诅咒的成分,宣泄一种强烈的情绪。

6、闻:“闻”在清涧话中有“趁”的义项。清涧人把趁早、赶早做事情,叫“闻早”。“你身上不舒服了,闻早到医院嗑检查一下。”“衣裳烂了,闻早补一下么,嫑叫烂大了。”有歇后语:八月十五打枣——闻早(闻枣)。

唐•白居易《二月五日花下》:“闻有酒时须笑乐,不关身事莫思量。”唐•王建《秋日后》:“住处近山常足雨,闻晴晒暴旧芳茵。”这两句中的“闻”都是“趁”的意思。

7、嗾:普通话读sòu,清涧话读shòu。一指使狗时发出的声音,二发出声音来指使狗。“你嗾起狗咬人哩,怎这么坏哩么。”“兀人和狗一样,嗾一下,就扑出来咬人哩。”

《左传•宣公二年》:“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汉•扬雄《方言》:“之自冀陇而西,谓使犬曰嗾。”东汉•许慎《说文》和宋•《广韵》都有:“嗾,使犬声。”宋•《广韵》苏后切。

8、断:清涧上点年纪的人以前说“追”“赶”“轰”“驱赶”“追得紧”“赶得急”等意思,一般都用“断”这个词表达。“家里不晓得有多少营生要做,断的人做不盼(做不盼:做不过来)。”“你做营生和断狼似的,日急慌忙的,看能做出个日超营生不?”“你把猪断到沟里嗑,让喝上些水,打个澡戏,凉快凉快,这热的天,快把兀热死的了。”“你哥哥刚走了不一会,幸许还没走出村里哩,你快打个电话,把他给断回来。”清涧童谣:“烂木头河,断脱个狼;支山坪,噙了个娃儿(清涧话读xìng er)……”“谷地里插了个稻草人,断雀哩。”“你把鸡断到场里,叫鹐的吃麦颗子嗑么。”

其实, 这个“断”字,应该写作“躖”或“䠪”。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躖”,也写“䠪”,践处也,断省声,徒管切,禽兽所践处也,例举王逸《九思》:“鹿蹊兮䠪䠪。”《康熙字典》:䠪,《集韵》杜管切,音断,践处也;《玉篇》从速也,写躖或䠪。

元•张可久散曲《折桂令•幽居次韵》:“撺断着小丫鬟舞元宵迓鼓,摸索着大肚皮装村酒葫芦。”元•高克礼《黄蔷薇过庆元贞》:“断送得他萧萧鞍马出咸阳,只因他重重恩爱在昭阳,引惹得纷纷戈戟闹渔阳。”这些“断”都有“驱赶”义。

古代汉语和清涧话中的“断”字的意思很有可能是“从速”的意思演变为“追”“赶”“驱赶”“追的紧”“赶得急”等意思,且比这些词的意思更加丰富灵活生动。

9、陷:普通话读xiàn,清涧老话读hàn,如“焊”音。“你把指甲陷得人肉里了,还问疼不疼?”“吔,吔,吔,看人还是那一看,小心陷进嗑,拔不出来了!””你家窗台上陷的那花边边可好看哩。”

唐•白居易《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裙翻绣鸂鵣,梳陷钿麒麟。”宋•沈括《梦溪笔谈》:“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陷其间,泥封炼之。”

陷,《康熙字典》:《唐韵》户韽(ān)切,《集韵》《韵会》《正韵》乎韽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