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姓名配对

心的五行(心的五行属什么)

时间:2024-01-23 01:28:58 作者:陈情匿旧酒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心,为何“恶热”?

本文作者:潘毅 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心,五行属火,为阳中之太阳。太阳,于四象,对应正午的太阳,日到中天,光与热俱盛。心在后天八卦配离火

,火热特别重,故称阳脏,又称“火脏”。

阳脏、火脏的比喻强调的都是心以阳气为用。《医学实在易》称:“盖人与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父之阳,日也。”火性鼓动,心之阳气可推动心脏搏动,温通血脉;火性光明,心阳可使神明志醒;离日高悬,光照万物,更可暖水煦土,以使生机旺盛。

但凡事须一分为二看待,有优点就有缺点:心既为火脏,就有阳易偏盛之弊,因此心的病理特性就是“恶热”。

如同人的体质,热底的人特别怕热,且易招热,正是由于“同气相求”、“同类相招”的原因。

火脏,即具有热性质地之脏,当然也就特别怕热,且容易招热了。所以,《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脏所恶,心恶热”。

■■■

心为何“恶热”?

且看,外感六淫中的火、暑两邪的致病特性:“火热易扰心神”、“暑气通心”。而内生之火,不管实火、虚火,肝火、肺热、胃火、大肠火还是肾火,都易扰心。

心神被扰,轻者心烦,失眠,多梦,重者狂躁不安,或神昏谵语。所以,《素问 至真要大论》说:“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燥狂越,皆属于火。”

心火旺还常以疮疡为征,所以《素问 至真要大论》还有一条:“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

心既然容易热而且恶热,那么,清心火就成为了治疗常法。古人常用的清心之品颇值得玩味,即“以心清心”,凭“象类”为用。

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清宫汤可作为代表:其组成是:元参心、莲子心、竹叶卷心、连翘心、犀角尖、连心麦冬。

吴鞠通自己是这么说的:“谓之清宫者,以膻中为心之宫城也。俱用心者,凡心有生生不已之意,心能入心,即以清秽浊之品,便补心中生生不已之生气,救性命于微芒也,火能令人昏,水能令人清,神昏谵语,水不足,火有余,又有秽浊也。且离以坎为体,玄参味苦属水(色黑),补离中之虚;犀角灵异味咸,辟秽解毒,所谓灵犀一点通,善通心气,色黑补水,亦属补离中之虚,故以两物为君;莲心甘苦咸,倒生根,由心走肾,能使心火下通于肾,又回环上升,能使肾水上潮于心,故为使;连翘象心,心能退心热;竹叶心锐而中空,能通窍清火,故以为佐;麦冬之所以用心,一本横生,根颗连络,有十二枚者,有十四、五枚……此物合人身自然之妙也,用麦冬以通续络脉…其妙处全在一心之用······此方独取其心,以散心中秽浊之结气,故以为臣。”

注意了,句中“离以坎为体”,意思是,离卦,其中阴爻内藏,为小坎卦,为体,亦含有离卦体阴用阳的意思;“补离中之虚”,即补心阴。

要提醒诸位的是:清心火的药多用“心”,不等于清心火必用“心”,比如,常用的清心火的药还有黄连、栀子、丹参、郁金等等。

【来源:中医老师潘毅微信公众号】

心,为何“恶热”?

本文作者:潘毅 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心,五行属火,为阳中之太阳。太阳,于四象,对应正午的太阳,日到中天,光与热俱盛。心在后天八卦配离火

,火热特别重,故称阳脏,又称“火脏”。

阳脏、火脏的比喻强调的都是心以阳气为用。《医学实在易》称:“盖人与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父之阳,日也。”火性鼓动,心之阳气可推动心脏搏动,温通血脉;火性光明,心阳可使神明志醒;离日高悬,光照万物,更可暖水煦土,以使生机旺盛。

但凡事须一分为二看待,有优点就有缺点:心既为火脏,就有阳易偏盛之弊,因此心的病理特性就是“恶热”。

如同人的体质,热底的人特别怕热,且易招热,正是由于“同气相求”、“同类相招”的原因。

火脏,即具有热性质地之脏,当然也就特别怕热,且容易招热了。所以,《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脏所恶,心恶热”。

■■■

心为何“恶热”?

且看,外感六淫中的火、暑两邪的致病特性:“火热易扰心神”、“暑气通心”。而内生之火,不管实火、虚火,肝火、肺热、胃火、大肠火还是肾火,都易扰心。

心神被扰,轻者心烦,失眠,多梦,重者狂躁不安,或神昏谵语。所以,《素问 至真要大论》说:“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燥狂越,皆属于火。”

心火旺还常以疮疡为征,所以《素问 至真要大论》还有一条:“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

心既然容易热而且恶热,那么,清心火就成为了治疗常法。古人常用的清心之品颇值得玩味,即“以心清心”,凭“象类”为用。

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清宫汤可作为代表:其组成是:元参心、莲子心、竹叶卷心、连翘心、犀角尖、连心麦冬。

吴鞠通自己是这么说的:“谓之清宫者,以膻中为心之宫城也。俱用心者,凡心有生生不已之意,心能入心,即以清秽浊之品,便补心中生生不已之生气,救性命于微芒也,火能令人昏,水能令人清,神昏谵语,水不足,火有余,又有秽浊也。且离以坎为体,玄参味苦属水(色黑),补离中之虚;犀角灵异味咸,辟秽解毒,所谓灵犀一点通,善通心气,色黑补水,亦属补离中之虚,故以两物为君;莲心甘苦咸,倒生根,由心走肾,能使心火下通于肾,又回环上升,能使肾水上潮于心,故为使;连翘象心,心能退心热;竹叶心锐而中空,能通窍清火,故以为佐;麦冬之所以用心,一本横生,根颗连络,有十二枚者,有十四、五枚……此物合人身自然之妙也,用麦冬以通续络脉…其妙处全在一心之用······此方独取其心,以散心中秽浊之结气,故以为臣。”

注意了,句中“离以坎为体”,意思是,离卦,其中阴爻内藏,为小坎卦,为体,亦含有离卦体阴用阳的意思;“补离中之虚”,即补心阴。

要提醒诸位的是:清心火的药多用“心”,不等于清心火必用“心”,比如,常用的清心火的药还有黄连、栀子、丹参、郁金等等。

【来源:中医老师潘毅微信公众号】

心,为何“恶热”?

本文作者:潘毅 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心,五行属火,为阳中之太阳。太阳,于四象,对应正午的太阳,日到中天,光与热俱盛。心在后天八卦配离火

,火热特别重,故称阳脏,又称“火脏”。

阳脏、火脏的比喻强调的都是心以阳气为用。《医学实在易》称:“盖人与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父之阳,日也。”火性鼓动,心之阳气可推动心脏搏动,温通血脉;火性光明,心阳可使神明志醒;离日高悬,光照万物,更可暖水煦土,以使生机旺盛。

但凡事须一分为二看待,有优点就有缺点:心既为火脏,就有阳易偏盛之弊,因此心的病理特性就是“恶热”。

如同人的体质,热底的人特别怕热,且易招热,正是由于“同气相求”、“同类相招”的原因。

火脏,即具有热性质地之脏,当然也就特别怕热,且容易招热了。所以,《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脏所恶,心恶热”。

■■■

心为何“恶热”?

且看,外感六淫中的火、暑两邪的致病特性:“火热易扰心神”、“暑气通心”。而内生之火,不管实火、虚火,肝火、肺热、胃火、大肠火还是肾火,都易扰心。

心神被扰,轻者心烦,失眠,多梦,重者狂躁不安,或神昏谵语。所以,《素问 至真要大论》说:“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燥狂越,皆属于火。”

心火旺还常以疮疡为征,所以《素问 至真要大论》还有一条:“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

心既然容易热而且恶热,那么,清心火就成为了治疗常法。古人常用的清心之品颇值得玩味,即“以心清心”,凭“象类”为用。

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清宫汤可作为代表:其组成是:元参心、莲子心、竹叶卷心、连翘心、犀角尖、连心麦冬。

吴鞠通自己是这么说的:“谓之清宫者,以膻中为心之宫城也。俱用心者,凡心有生生不已之意,心能入心,即以清秽浊之品,便补心中生生不已之生气,救性命于微芒也,火能令人昏,水能令人清,神昏谵语,水不足,火有余,又有秽浊也。且离以坎为体,玄参味苦属水(色黑),补离中之虚;犀角灵异味咸,辟秽解毒,所谓灵犀一点通,善通心气,色黑补水,亦属补离中之虚,故以两物为君;莲心甘苦咸,倒生根,由心走肾,能使心火下通于肾,又回环上升,能使肾水上潮于心,故为使;连翘象心,心能退心热;竹叶心锐而中空,能通窍清火,故以为佐;麦冬之所以用心,一本横生,根颗连络,有十二枚者,有十四、五枚……此物合人身自然之妙也,用麦冬以通续络脉…其妙处全在一心之用······此方独取其心,以散心中秽浊之结气,故以为臣。”

注意了,句中“离以坎为体”,意思是,离卦,其中阴爻内藏,为小坎卦,为体,亦含有离卦体阴用阳的意思;“补离中之虚”,即补心阴。

要提醒诸位的是:清心火的药多用“心”,不等于清心火必用“心”,比如,常用的清心火的药还有黄连、栀子、丹参、郁金等等。

【来源:中医老师潘毅微信公众号】

中医对“心”的再认识

作者:梁津焕 李荣 康心汇心脏康复团队

1.心的位置形态

心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络卫护。其形圆而下尖,如未开之莲蕊。

《医宗必读·改正内景脏腑图》:“心象尖圆,形如莲花。”

2.心的特性

心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血脉,主藏神。心的生理特性主要有主通明和心气下降。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由手少阴心经与手少阳小肠经的相互属络而成表里关系。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与自然界夏气相通应。

《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2.1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指心具有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道中运行的作用,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心主血,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运行,输送营养物质滋养于全身脏腑的作用。心的搏动泵血作用对于血液的运行尤为重要,而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心气充沛,心阴与心阳协调,心脏搏动有力,频率适中,节律均匀,血液正常输布全身,发挥其濡养作用。此外,心主血的另一内涵是心的生血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指由脾胃运化而成的水谷精微须经过心火的“化赤”作用才能化为血液。

心主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维持脉道通利的作用。古人对心主脉这一生理功能认识是基于解剖得出来的,他们不仅发现了脉,还发现了血液在脉管中的流动,从而得出《内经》中“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的功能归纳。解剖还发现了全身血脉与心的直接相连,确定了“夫脉者,血之府也”、“心合脉,其充在血脉”等观点。

2.2心藏神

心藏神,又称心主神明,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广义的“神”)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睡眠等心理活动(狭义的“神”)的功能。故《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2.3心主通明,心气下降

心主通明,指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明为要。说明心主要以阳气为用:心阳有推动心脏搏动,温通全身血脉,兴奋精神,以使生机不息的作用。

心气下降,指心位于人体上部,其气宜下降。心气中含有心阴与心阳两部分:心阴牵制心阳(心火),化为心气下行以助肾阳,制约肾阴,使人体上部不热,下部不寒,维持人体上下的寒温平衡与动静协调。

2.4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心在体合脉,指全身的血脉同属于心,由心主司。

心之华在面,指面部的色泽,可以反映心血、心气的盛衰及其技能的强弱。

心的经脉上通于舌,故心在窍为舌。是因为舌主司味觉和语言,均有赖于心主血脉和藏神的生理机能。故《灵枢·脉度》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心在志为喜,指喜是心之精气对外界刺激的应答而产生的良性情绪反映。喜乐愉悦有益于心主血脉的机能。故《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

心在液为汗,是因为心精、心血为汗液化生之源,心以主血脉和藏神机能为基础,主司汗液的生成与排泄。

心与夏季相通应,是因为夏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属阳中之阳,心为火脏,阳气最盛,同气相求,故与夏季相通应。

3.现代中医对“心”的认识

3.1 “以心为本,五脏相关”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常常用五脏相关学说来指导临床实践,对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提出了“以心为本,五脏相关”的理论。他认为在治疗心系疾病时,不仅要注重对心的施治,还要重视对四脏的调护,使得五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与制约,以发挥不同的功能,协调机体的正常活动。

3.2中医的“一心两用”功能与现代医学的双心医学的关系

双心医学是研究和处理心脏疾病与心理、情绪相关的科学。心主血脉的功能与双心医学的心脏生理功能基本一致,心主神明的功能与双心医学的心理功能类似。但中医认为心主神明的功用不仅仅有控制心理情绪的功能,还有统帅全身脏腑活动的作用,其内涵相对于现代医学更加丰富。中医可以据此,对双心共病,实现双心同治、一箭双雕的目的。

#心脏##心血管##中医#

人体五脏与五行的对应关系之二:心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二百一十五。(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臟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徵,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誌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我们先来看原文:“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这段话从头到尾跟大家讲解一下,意思就是南方对应的是夏季,所以“南方生热”,阳气盛就会产生热气,热盛就会产生火,所以叫做“热生火”。火气就能产生苦味,所有的食品,包括我们吃的粮食,各种各样的食品,只要用火一烧之后就会变成苦味,所以“火生苦”。“苦生心”,苦味能滋养心气。“心生血”,心可以化生血气,血气充足就能生脾,这里边有一个五行相生的原理,就是“心生血,血生脾”。(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前面是“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其实就是木火土金水的这样一个顺序。前面我们讲肝脏的时候是“肝生筋,筋生心”,什么意思?就是木能生火,木火土金水,这不相生的顺序吗?木能产生火,所以肝能生筋,筋能生心,心是对应的是火,肝对应的是木,所以说木能生火。

这段主要讲心的系统,心对应的是火,火能够产生土,就是五行相生的规律,就是火生土,所以连贯就是“心生血,血生脾”,其实这样一连起来之后就是心生脾,就是心血充足了之后可以滋养脾气。“心主舌”,就是心气关联于舌,所以我们中医临床的望闻问切里边望诊,他在望舌苔,舌头伸出来之后,舌苔代表的是胃气,脾胃之气,舌苔要是厚的话,一般来讲说明湿气重,舌腻的话,说明有水湿,脾胃有水湿。要舌苔少的话,比如舌红少苔,说明胃气受伤,胃阴不足,这是苔。

舌质代表的是什么?代表我们整个内脏当中的寒热,是瘀还是虚,这里边主要由舌质来代表。舌质要是发紫说明有瘀,舌质要是淡说明有虚,舌质要是特别红,说明有火,这就是看舌苔。舌尖要是红,舌尖代表心,一般来讲,心主舌,就是心气上应于舌,主于舌的哪个部分?主要是舌尖,有很多人心火特别盛的时候,比如心烦失眠,焦虑上火,伸出舌头发现舌尖特别红,这就代表有心火,所以舌的表现是候心的,同时有一些疾病,影响到神智的这些疾病,比如中风,中风之后有的人舌强,就是僵硬,舌头不灵活了,说不了话,有的人舌头吐出来收不回去,这就是属于心火重。舌体要是胖说明有水湿,脾胃当中的湿气重。总之舌头反映着心脏的好坏,同时也反映着五脏六腑的问题,所以中医有一个望诊,就是望舌苔,中医叫做舌诊,通过舌头的情况来诊断身体的变化。有的人把舌头往上一翻,舌底下有两个现代医学来讲叫做静脉,静脉管要是粗大,说明气血旺盛,要是舌下的脉管又细,颜色又深,说明有瘀血,所以这都属于看舌苔的范围。

但是大家注意,就是在舌诊的时候,有些人是先天的情况,有的人先天舌苔就是裂的,这种情况在临床上也不少,伸出舌头来都是裂纹,从小就这样,这就是先天体质,要是以前不这样,最近形成的话,舌苔中间有裂,说明精气神损伤的比较多,中医把它叫做伤阴或者伤,讲的就是这种舌苔,所以要是讲舌诊,内容太多了,在这里就不跟大家一一展开了。

我们再继续往下看,“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这句话好理解,天气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在天是热,在地是火,在地是五行,木火土金水,对应的地就是火这个气。“在体为脉”,脉指的就是把的脉,这个脉管,脉管里边流的是什么?是血,所以叫做“苦生心,心生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心系统。(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所以我们的脉出了问题,大多数都是心脏的问题,比如脉结代,脉结代就是指脉搏的跳动节律不正常,不是窦性心律了,他要么就是二联率,要么三联率,要么很长一段时间不来,或者是应该至而未至,就是脉应该来,等半天还不来,下一个又来了,这就是属于脉出了问题,这些都属于心脏的问题。心脏是一个发动机,它有很多管跟全身相连,管就是脉,脉里边流动的是血,是红色的,所以这些都是心脏的系统。“在脏为心,在色为赤”,颜色是红色,所以叫做“在色为赤”。火的颜色也是红,木火土金水都有自己的颜色,木的颜色是青,火的颜色是赤,土的颜色是黄,金的颜色是白,水的颜色是黑,就是木火土金水五行当中各有自己的颜色。(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二百一十五。(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