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姓名运势

易经入门学习(易经入门零基础自学六十四卦)

时间:2024-02-07 20:01:06 作者:横行天下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周易其实并不难懂,掌握了基础知识,你也能轻松入门学易经

01 连山易、归藏易与周易

提到易经,有时候我们还会提到周易,那易经和周易是一回事吗?实际上我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三部易经,一部叫连山易,一部叫归藏易,还有一部叫周易。这三部易经分别为夏、商、周这三个朝代所使用。

夏代人们所使用的易经是由伏羲演绎的。它是以艮卦作为六十四卦的首卦。艮卦的上卦是艮卦,下卦也是艮卦,而艮卦象征山。从卦象上来看,上面是山,下面也是山,卦象所显现的是山和山连接在一起的景象,所以伏羲演绎的这部易经又称为连山易。

到了商代人们所使用的易经是由黄帝演绎的,它是以坤卦作为六十四卦的首卦。坤卦的上卦是坤卦,下卦也是坤卦,而坤卦象征地。因为人们生存所需要的各种资源都埋藏在土地里面,使用之后又回归于土地里面,所以黄帝演绎的这部易经又称为归藏易。

到了殷商末年,当周文王被殷纣王囚禁羑里的时候,他就利用被囚禁的这七年多时间对易经重新进行了演绎,历史上称周易。这部易经是以乾坤两卦作为六十四卦的开门卦。随着生产力和生活形态的急剧变化,这时候人类社会从母系社会进入了父系社会,导致原有的归藏易不能适应新时代的社会需要。

比如归藏易里面有“散家人卦”,当归藏易出现的时候人类还处在母系社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是中国古人采用走婚形式而产生的结果。

但是到了殷商末年,人类社会进入到了父系社会,继续沿用“散家人”的卦名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所以周易就在“散家人卦”的卦名中去掉了“散”字,称为家人卦。

从连山易、归藏易再到周易的发展简史可以看出,易经是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向前发展的。

02 文字易、符号易与哲学易

易经发展史上先后有三位重要人物对易经的创作、发展和传承作出了重大贡献。

其中人文始祖伏羲的贡献最大。如果没有伏羲,也就没有八卦,更没有六十四卦。重要性居于第二位的人物是创作卦辞和爻辞的周文王,所以从周易开始,“文字易”就产生了。重要性居于第三位的人物是作易传的孔子。

所以伏羲被尊称为上古时期的圣人,周文王被尊称为中古时期的圣人,而孔子被尊称为近古时期的圣人。上古、中古和近古合称为“三古”,伏羲、周文王和孔子合称为“三圣”,三古三圣是易经发展史上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

早在上古时期,伏羲演绎连山易、黄帝演绎归藏易的时候文字还没有产生,所以当时的易经只有阴爻和阳爻,以及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画,也就是符号,所以称为“符号易”。

中古时期文字产生了,周文王就给六十四卦创作了解释性的文字,这就是“卦辞”;同时又给三百八十四爻的每一爻也创作了解释性的文字,这就是“爻辞”,于是“文字易”就产生了。其实在周文王创作卦辞和爻辞之前,易经的每一卦和每一爻都有解释性说明,只不过那时候是口口相传的口头语言。

到了春秋时期,为了方便人们更好地学习易经,孔子在研读易经之后就创作了“易传”,易传也称为“十翼”,对易经所包含的哲理作了进一步的理论解释,所以“哲学易”就产生了。

易传包括彖辞传、象辞传、文言、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其中的彖辞传、象辞传和系辞传又各自分为上、下两篇,合起来就有了十篇,这十篇文章对易经的传承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

03 “周”“易”的丰富内涵

易经在传承过程中,连山易和归藏易早在汉代就已经失传了,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周易。那“周易”这本书的书名有什么文化内涵呢?人们对“周”字总结和概括出了三种不同的含义:

第一表示周朝,以及演绎易经的人是周文王。

第二表示周遍,表示易经内容包罗万象,万事万物都包含其中。

第三表示周转,也就是周而复始。

易经六十四卦,象征事物发展经历了从产生到发展再到结束的全过程。比如既济卦表示人们已经渡过河了,象征事情已经完成了。未济卦则表示人们还没有渡过河去,象征事情还没有完成。

那这两卦所表达的意义是不是相互矛盾的?实际上一点儿也不矛盾,因为既济卦所表达的是事物发展的某一阶段完成了;而未济卦所表达的是事物发展的新一阶段又开始了。

不仅仅“周”字有这么丰富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易”字同样具有非常丰富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人们对“易”字同样总结和概括出了三种不同的含义:

易字的第一种含义表示变易,也就是变化。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坏空,这就是事物发展变化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易字的第二种含义表示简易,也就是简单。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无非是阴与阳的变化,动与静的变化,刚与柔的变化,损与益的变化,减与增的变化。

易字的第三种含义表示不易,也就是不变。无论事物怎么千变万化,它的变化规律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变化的只是现象,不变的才是规律。

比如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地上的影子,但它的位置是时刻都在移动的,这就是变化,而且影子的长度也在不断变化,中午短而早晚长,这就是“变易”。但是影子的这种移动和变化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天之中总是伴随着太阳的位置移动而不断地变化,这就是“简易”。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这时候影子在物体的西边;到了中午,影子就移动到了物体的北边;到了下午,影子又移动到了物体的东边。影子的这种移动和变化,昨天是这样,今天是这样,明天还将是这样;在中国是这样,在国外也是这样,这就是“不易”。

如果从字形上来看,“易”字由“日”和“月”这两个字会意而成的。 “日”是指太阳,象征阳;“月”是指月亮,象征阴。所以由“日”和“月”这两个字会意而成的“易”字,象征的是阴阳的变化之道。

提到易经,大家可能觉得有些深奥难懂,看到易经的卦爻符号就觉得头疼。其实易经并不难学,只要掌握了易经的基础知识,再来看易经就容易多了,也就更容易入门,也能更好地把握其精髓与智慧。

傅佩荣:《易经》快速入门的5个小诀窍

《易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典籍,一直以来充满了神秘色彩。很多人认为《易经》很玄妙,困惑究竟怎么才能学懂。

其实,《易经》并不神秘,要学习《易经》,首先要搞懂5个小诀窍。下面为大家列举说明一下:

01 八卦从何而来

距今5000多年前,文字尚未发明,伏羲氏“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制作出了八卦。

“卦”,本意是“挂示出来”的意思。

伏羲氏画出八卦,来代表自然界中的8大现象,即天、地、雷、山、火、水、泽、风,依序命名为“乾、坤、震、艮、离、坎、兑、巽”。

用符号代表实物,符号的组合代表实物的变化。

八卦除了代表自然现象之外,还可象征物质的八种基本性质、一个人的不同角色、人体器官、动物等等。

02 六爻、六十四卦是什么

爻,即为“效”,就是指效法“变化”的主动力与受动力。

阳爻(—)与阴爻(--)构成卦象的有两个基本元素。

八卦的卦象为三爻构成,即“☰、☷、☳、☶、☲、☵、☱、☴”。

八卦两两相合,形成了六爻,六十四卦,由此形成不同的排列组合,把人生的可能情况都涵盖其中。

于是,难以捉摸而让人担心的“变化”,就对应到排列组合中,让人能够更清楚地看到,某种状况的吉凶,再用适当态度来应对。

因此说,《易经》可以用来“探讨变化”。

03 卦辞、爻辞的来历

来到周文王时期,他被商纣王拘禁于羑里七年之久,为每一卦都写了下一句卦辞,并为每一爻写下一句爻辞,便形成了最初的《易经》。

即指六十四个卦象、六十四句卦辞与三百八十四句爻辞,以今天的印刷方式来看,大约二十页篇幅。

04 什么是《易传》?

不过,我们今天所读的《易经》,却不止这些,还包含了《易传》在内。

《易传》是孔子与后世弟子的研究心得,其中记述了不少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观点。

《易传》的内容有十部分,又名“十翼”,包括:

《彖传》上下两篇,讲解每一卦的卦辞。

《象传》上下两篇,讲解每一卦的卦象及其六爻的爻辞。

《文言传》引申乾坤二卦的思想。

《说卦传》列出基本八卦的象征,有如小字典。

《序卦传》讲解六十四卦的顺序。

《杂卦传》为简短的心得。

《系辞传》上下两篇,篇幅最长,为发挥《易经》的哲理与实际应用。

05 《易经》要告诉我们什么?

在古代,《易经》原本为占筮用书。古代帝王有所疑惑时,要考虑五种意见,包括“自己的想法、卿士的看法、百姓的意愿、龟卜、占筮”。

夏朝有《连山易》,商朝有《归藏易》,周朝有《周易》。前两本都已失传,而《周易》就是现在人所谓的《易经》。

《易经》的重点在于:居安思危与乐天知命。

《易经》所要向人们传达的是:

一切在变化之中,人怎能不提高警觉?既要见微知著、预作防范,又要随时自省、改过迁善。

在发现大势所趋时,须以乐观态度面对;在懊恼自己遭遇时,须了解前因后果。

鼓励人们成为“君子”,在德行、智慧、能力这三方面不断提升,以善尽读书人的责任。

在现代,《易经》常常被误解为算命或迷信,我们则应忠于历史,明白古人在集思广益之时,深知“人算不如天算”,所以设法探询天意。

我们不妨参考古人,以正向的态度来看待占筮。

学习者能够理解以上5点,以合理的态度,对《易经》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再进入后续的学习,则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希望对大家学习《易经》有所帮助!

参考:《傅佩荣解读易经》

傅佩荣:《易经》快速入门的5个小诀窍

《易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典籍,一直以来充满了神秘色彩。很多人认为《易经》很玄妙,困惑究竟怎么才能学懂。

其实,《易经》并不神秘,要学习《易经》,首先要搞懂5个小诀窍。下面为大家列举说明一下:

01 八卦从何而来

距今5000多年前,文字尚未发明,伏羲氏“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制作出了八卦。

“卦”,本意是“挂示出来”的意思。

伏羲氏画出八卦,来代表自然界中的8大现象,即天、地、雷、山、火、水、泽、风,依序命名为“乾、坤、震、艮、离、坎、兑、巽”。

用符号代表实物,符号的组合代表实物的变化。

八卦除了代表自然现象之外,还可象征物质的八种基本性质、一个人的不同角色、人体器官、动物等等。

02 六爻、六十四卦是什么

爻,即为“效”,就是指效法“变化”的主动力与受动力。

阳爻(—)与阴爻(--)构成卦象的有两个基本元素。

八卦的卦象为三爻构成,即“☰、☷、☳、☶、☲、☵、☱、☴”。

八卦两两相合,形成了六爻,六十四卦,由此形成不同的排列组合,把人生的可能情况都涵盖其中。

于是,难以捉摸而让人担心的“变化”,就对应到排列组合中,让人能够更清楚地看到,某种状况的吉凶,再用适当态度来应对。

因此说,《易经》可以用来“探讨变化”。

03 卦辞、爻辞的来历

来到周文王时期,他被商纣王拘禁于羑里七年之久,为每一卦都写了下一句卦辞,并为每一爻写下一句爻辞,便形成了最初的《易经》。

即指六十四个卦象、六十四句卦辞与三百八十四句爻辞,以今天的印刷方式来看,大约二十页篇幅。

04 什么是《易传》?

不过,我们今天所读的《易经》,却不止这些,还包含了《易传》在内。

《易传》是孔子与后世弟子的研究心得,其中记述了不少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观点。

《易传》的内容有十部分,又名“十翼”,包括:

《彖传》上下两篇,讲解每一卦的卦辞。

《象传》上下两篇,讲解每一卦的卦象及其六爻的爻辞。

《文言传》引申乾坤二卦的思想。

《说卦传》列出基本八卦的象征,有如小字典。

《序卦传》讲解六十四卦的顺序。

《杂卦传》为简短的心得。

《系辞传》上下两篇,篇幅最长,为发挥《易经》的哲理与实际应用。

05 《易经》要告诉我们什么?

在古代,《易经》原本为占筮用书。古代帝王有所疑惑时,要考虑五种意见,包括“自己的想法、卿士的看法、百姓的意愿、龟卜、占筮”。

夏朝有《连山易》,商朝有《归藏易》,周朝有《周易》。前两本都已失传,而《周易》就是现在人所谓的《易经》。

《易经》的重点在于:居安思危与乐天知命。

《易经》所要向人们传达的是:

一切在变化之中,人怎能不提高警觉?既要见微知著、预作防范,又要随时自省、改过迁善。

在发现大势所趋时,须以乐观态度面对;在懊恼自己遭遇时,须了解前因后果。

鼓励人们成为“君子”,在德行、智慧、能力这三方面不断提升,以善尽读书人的责任。

在现代,《易经》常常被误解为算命或迷信,我们则应忠于历史,明白古人在集思广益之时,深知“人算不如天算”,所以设法探询天意。

我们不妨参考古人,以正向的态度来看待占筮。

学习者能够理解以上5点,以合理的态度,对《易经》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再进入后续的学习,则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希望对大家学习《易经》有所帮助!

参考:《傅佩荣解读易经》

傅佩荣:4个步骤由浅入深,教你读懂《易经》这部“天书”

很多初学的朋友跟我说,读《易经》太难了,看着像“天书”一样,不知道什么意思。

实际上,《易经》虽然看起来玄奥,也不见得真的读不懂。只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步骤,大多数人都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1 读懂八卦

要进入《易经》的世界,必须做的第一步就是熟识基本卦。

所谓基本卦,是指八个三爻卦,就是我们经常在八卦图上看到的: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八个卦。

基本卦的原始象征是自然界。即为: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艮为山,离为火,坎为水,兑为泽,巽为风。

为了记住八卦,我们可以用这个简单的口诀:

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盌。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短短24个字,只要记住了,你就会认八卦,也会画八卦了。

2 记住六十四卦

读《易经》的第二步,就是了解、记忆六十四卦。

《易经》的主体是六十四个卦象,必须稍费心思,依序背诵,记住六十四卦的顺序。毕竟,念书与做事一样,都是熟能生巧。

这里用朱熹编写的《周易卦序歌》,是个不错的办法,其文如后: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遯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3 学会画卦

接下来是第三步,就比较难了,要画出《易经》六十四卦的卦象。

《易经》里面这些卦象,都是由上面八个基本卦两两相重所构成的。

在念出某一卦的卦象时,我们会用到上面提到的八个基本卦的自然象征。

譬如:我们说,屯卦是“水雷屯”,泰卦是“地天泰”。

你会发现,我们念卦象的时候,是从上往下来念的。

但是,在画卦的时候,一定要养成由下往上画的习惯。

口中念的是上下组合,手中画的是由下而上。

4 读懂卦爻辞

第四步,就要深入到每一个卦中,是最难的挑战:

读懂《易经》六十四卦的卦辞与爻辞。

怎样才能读懂这些玄奥难懂的卦辞、爻辞呢?

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易传》的作用:

《彖传》是说明卦辞的;《象传》则说明卦象与爻辞,一般把说明卦象的称为《大象传》,把说明爻辞的称为《小象传》。

问题是这些说明过于扼要,未必能让人明白其中道理。

我的办法是结合占卜与儒理,因此研习方法是“先有答案再找理由”。

卦辞与爻辞即是答案,它为什么这么写呢?要设法找出这么写的理由。

譬如,乾卦初九的爻辞是“潜龙勿用”,这是什么意思?

首先,乾卦六爻有四爻提到“龙”,这是因为古人认为龙是充满活力,在水中、地上、天空都可以自由行动的生物。

只有它最能代表乾卦六个阳爻所显示的无限生机。

其次,为何说初九是潜龙?

因为六爻可以配合天地人三才:初爻与二爻为地,三、四爻为人,五、上爻为天。

初与二爻为地,初是地的底下一爻,由此转成地面之下,地面之下为水,所以说潜龙。

再来是“勿用”,这是占验之词,表示这时不能有所作为,因为位置太低,往上又有五个阳爻挡着,不妨稍安勿躁,好好修养自己,以备未来之用。

接下来,我们还要解决一个问题:如何判断一爻的好坏?

可以考虑许多因素,譬如:

是否当位?阳爻在初、三、五为当位;阴爻在二、四、上为当位,反之为不当位。

是否阴阳正应?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为相呼应的三对关系。

是否居中?一个卦中的二爻与五爻为居中。

是否阴阳相比邻?阴爻是否乘刚?即阴爻在阳爻之上。阳爻是否有阴爻承顺?

上下二卦的整体关系?就是说,每个卦中间四爻,构成两个互卦,即二、三、四爻,与三、四、五爻的关系。

卦变,即本卦由何卦变来;爻变,即本爻由阴变阳,或由阳变阴,等等。

最后,爻辞所描写的具体内容,主要来自八个基本卦的象征,这些象征往往复杂多样,可以产生广泛的联想,需要长期耐心研究,才能了解。

我曾归纳自己学易的三点心得,可以拿来与大家共勉:

不学一定不会;学了不一定会;学会终身受用。

正因为十分困难,所以特别值得去学。义理与象数并进,人生因而更充实也更有趣。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