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猴

走路外八(走路外八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时间:2024-01-16 18:37:35 作者:及時行樂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走路“外八”也是病?

“老人报”读者李姨咨询:

我家的小孩从小走路就是“外八”字,一开始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不过,最近一两年孩子经常反映他没办法下蹲,跑步也很吃力,而且活动的时候,髋部总是有响声。请问,走路“外八”是否身体疾病?

指导专家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动医学中心副主任 侯辉歌

老人报记者蔡卫杨 通讯员高正红、张灿城

答:李姨家小孩出现的问题在医学上称为臀肌挛缩,需要进一步检查判断是否已经影响生理结构,才能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打太多“屁股针” 小心臀肌挛缩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动医学中心副主任侯辉歌解释,臀肌挛缩症是臀部的肌肉及其筋膜组织变性、挛缩,进而影响髋关节内收、内旋等功能,导致患者出现特有步态和体征的临床症候群,现存病例主要为成年患者。不过,也有部分小孩会出现该问题,这与部分人需要进行药物的臀部注射有关。

打“屁股针”是很多小孩都经历过的阶段,这是由于很多家长都迫切希望生病的小孩快速康复。由于注射针头的损伤和药物的化学刺激可引起臀肌的化学性、无菌性肌纤维组织炎甚至坏死,最终会导致肌肉纤维化及挛缩,使肌肉失去了正常的弹性。

事实上,很多“屁股针”在目前也被严格控制使用,不过在部分地区在过去仍存在过度注射的问题。

术后需注意康复锻炼

目前,臀肌挛缩症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同时在手术后的康复锻炼也要积极跟上。

侯辉歌表示,传统的开放式手术虽然疗效肯定,但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切口长(约十几厘米)、疤痕大、不美观,术后渗出较多,容易并发血肿和感染,影响伤口愈合,有的以切口为中心形成新的索条状瘢痕束带。同时,由于术后疼痛较重,部分患者难以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也会影响手术疗效。

而相对传统的开放手术,关节镜下臀肌挛缩症微创松解术作为臀肌挛缩症治疗的重要进展,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仅两个微小切口 (约 5 毫米),术后组织反应轻,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自我诊断帮助早治疗

大部分典型的臀肌挛缩症的病人(少部分不典型的病例除外),对照臀肌挛缩的症状和体征,基本上可以自我诊断。臀肌挛缩主要的症状和体征有:

1.走路时步态呈“外八字”,跑步或上下楼梯时身体可能会左右摇摆。

2. 坐下时双腿不能完全并拢,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跷二郎腿。

3. 双膝并拢时不能完全下蹲,或者在下蹲过程中,双膝要先分开,然

后才能蹲下去,称之为“划圈征”。

4. 体格检查时可以发现臀部扁平,皮肤有凹陷,尖臀,局部肌肉紧

张、变硬。

5.髋关节内收、内旋活动度受限。由此可能影响某些体育运动,如瑜伽、跳舞。侧卧睡觉时,双腿在某些位置不能完全靠拢。大腿内收时,如果屈伸髋关节,股骨大粗隆外侧有弹跳感,称之为 Ober 征 (髂胫束紧张试验)。

6.部分患者可能会存在双下肢的假性不等长、骨盆倾斜和脊柱的代偿性侧弯。

7.部分患者可继发腰痛、膝痛和臀部酸痛、肌肉易疲劳。

日常矫正练习方法

除了手术治疗外,走路“外八”的人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但要长期坚持练习。

1.走路时,人的膝盖和脚尖对着正前方,不要偏离;

2.要经常有意识地进行矫正练习,如在沙土、松土或湿地上走,然后观察脚印,看脚尖是否朝正前方;

3. 练习从台阶上往下跳,跳的时候,要把双脚尖并拢在一起。

来源:老人报 2022-02-28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如何改变“外八字”步态?这招就够了

人们在生活中

每个人的走路是不一样的

大多数人属于正常的范围

但是有一些很不雅观的走姿

应予以矫正

比如内八步态、外八步态

“O”形腿、“X”形腿等

在生活中都是比较常见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外八字”步态。大家一听到“外八字”是不是就会联想到鸭子步?其实,造成这样的罪魁祸首是由我们髋关节深部的六块外旋肌引起的。

梨状肌是髋关节深部的6块外旋肌之一,这几块肌肉都止于股骨大转子。当这几块肌肉紧张时,会产生“外八字”的步态,多见于舞蹈演员,从而限制了髋关节的内旋。

牵伸梨状肌也同时牵伸到其他外旋肌。虽然梨状肌常被认为是髋关节外旋肌之一,但是更重要的是作为姿势肌起到稳定脊柱的作用,这归因于它连结于低骨之上,与腰肌一起保持骨盆平衡。所以我们想要改变“外八字”步态首先要先看看我们的梨状肌。

由于梨状肌是一条重要的姿势肌,因此我们考虑“外八字”步态的时候,常常要考虑梨状肌的因素。患者站立,放松,赤足,检查其骼嵴、髂前上棘和髂后上棘的水平。注意一侧的髂后上棘是否比另一侧更向前突出。这些部位的失衡常常伴有梨状肌综合征。按摩和牵伸对梨状肌综合征的效果很好。下肢长度的不同也有助于诊断梨状肌综合征。

在跑步或行走中,足过度旋前可以导致大腿的过度旋转和内收,引起梨状肌为对抗内旋而出现的过度收缩。这会引起肌肉的所谓“锁定延长”,长期处于离心收缩的状态,引起我们的“外八字”步态。

如何改变“外八字”步态?我们可以进行牵拉来改变“外八字”步态:

仰卧位牵伸梨状肌(搭档协助)

(请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这种牵伸方法用来加强股骨的内旋。至于牵伸的起始位置可能要多试验几次,因为每个人肌肉被牵伸的感觉位置可能有所不同。拉伸我们梨状肌也会带动我们别的几块外旋肌,多次牵伸会是我们的肌肉得到放松,从而做到改变我们“外八字”步态的效果。

“外八字”的几个常见原因

“外八字”是指足部及腿部旋向身体外侧(左下肢逆时针旋转、右下肢顺时针旋转),是一种踝关节的功能障碍和代偿现象,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到膝、髋、骨盆乃至躯干的姿态和功能。外八字的下肢运动方式不仅不美观,对于步幅和稳定性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如果不加以纠正,对于运动系统的伤害将愈加深重。一般情况下,引发“外八字”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

踝背屈不足踝关节是一种兼顾灵活性和承载力的关节,其运动方式主要有背屈(足尖向上挑)、跖屈(足跟向上抬,例如踮脚)、内翻、外翻和旋转。踝关节的背屈功能主要依靠胫骨前肌和伸趾肌实现,其中又以胫骨前肌最为重要;与此同时,踝关节背屈的拮抗肌为胫骨后肌、腓肠肌、比目鱼肌。如果胫骨前肌力量不足,或者胫骨后肌、腓肠肌及比目鱼肌过于紧张,就会使踝关节背屈受限,并通过足旋前(内八字)或足旋后的(外八字)的方式进行代偿。

踝关节拉伤和跟腱炎踝关节内侧拉伤(崴脚)可能会引发足内翻,跟腱炎也会使踝关节背屈受限,这些原因一样会引发足旋前(内八字)或足旋后的(外八字)的代偿现象。

核心区侧向肌肉力量不足比较常见的是臀中肌或腰方肌力量不足。核心区侧向肌肉力量不足会使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左右摆动,为了克服或适应这种现象,就可能会形成外八字的运动方式。

足内翻足内翻与O形腿(膝内翻)紧密相关,而O形腿又与外八字紧密相关,所以很多人都是外八字+O形腿,并形成复杂的综合征。足内翻可能与踝关节扭伤、胫骨前胫和胫骨后肌紧张、高足弓、腓骨长肌无力等原因有关,具体问题可能会比较复杂,请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不良习惯所致很多人走路时喜欢踱方步,时间久了会形成不良习惯并引发踝部功能代偿,如果不加以改正和纠正,就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难以纠正的运动功能障碍。

原文链接:/d/file/gt/2023-09/y3q0w43v142.html id="跑步时“外八字脚”,该如何纠正!">跑步时“外八字脚”,该如何纠正!

在日常跑步训练中,我们经常能看见有些人在跑步时脚掌向外翻,或向内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八字脚”。

“八字脚”分为“内八字”和“外八字”两种,其中又以“外八字”尤为多见。尤其是水平较低、身体素质较差、体重比较大者的业余跑者,当然很多专业运动员也有外八字脚。

今天主要谈一谈在跑步过程中“外八字脚”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

“外八字脚”形成的原因

跑步时两个脚掌内侧应该在一条线上,如果不能做到,就是内、外八字脚。

1、先天遗传因素,如果父母有一方为“外八字,作为子女患此症的可能性就大得多。

2、踝关节内外侧韧带力量不均衡内侧弱,大腿内收肌群薄弱或者外侧过分发达。

3、没有掌握跑或者走的正确姿势等等,其中第二条原因是最主要的。

外八字的原因虽然有一部分先天遗传因素,但更多的人是走路或站立时一切正常,但一跑步就八字脚,这就不是单纯的先天生理结构问题,而与后天的运动影响密不可分。这里还要先了解跑步过程中腿部动作与脚掌内外翻的动态联系。

跑步中腿部与脚掌的内翻、外翻过程:

脚在落地、缓冲的过程中,一般会以脚的外侧(无论前掌还是后跟)先着地,脚外翻伴随着膝关节的弯曲;在蹬伸时随着膝关节伸直,也伴随着大腿的内旋和脚掌的一个“内扣” 动作。但是,如果这个“内扣”的动作不足,脚掌外翻时间和幅度过大,就形成了大家熟知的外八字脚。

“外八字脚”对运动速度的影响

1.步幅影响向前的运动速度

由于外八字脚在跑动的过程中脚着地的方向是向外斜的,例如: 在100米的行进过程中,在以同样的强度,同样的频率(步频)的情况下,外八字脚每步的步幅(步长)较正确着地脚的步幅每步会减少 1.5~2.5厘米,那么按照46步完成100米全程来计算,至少跑了80~120厘米,也就是说运动员在完成100米全过程中,实际跑了101米还有可能会更多。

具体数据推算如下:10秒的运动员的全程要多用 0.1秒;11秒运动员多用0.11秒;12秒运动员多用0.12秒,如果按此方法来推算:200米,400米,800米或更长距离的项目,运动员无疑将会亏得更多。

2.方向性严重地影响向前的速度

从力学的角度来分析: 由于外八字脚在跑动过程中踝关节在落地的 瞬间进行扒地动作时,它所发的力并不完全是向前性的,而是在以半个X形或是以A或V字形在进行,而且身体重心左右摆动,这无疑分解了蹬伸向前的力量,破坏了向前运动速度的方向性。

“外八字脚”跑步的危害

跑步时,后蹬力应该是在后等方向的直线上,脚掌的受力线应该是沿着脚掌的轴线上,这两条力线本应该是重合的。但是脚掌外翻后,脚掌的力线也随之向外偏转,与跑动方向形成一个角度导致以下后果:

1、蹬伸时的推进力不是直线向前,而是斜向,要想达到较好向前的效果,只能增加蹬伸的力量,增加了身体承受的负荷,也增加伤病的风险。

2、足受力顺序不是沿足纵弓的方向,削弱了足弓的减震作用,损伤概率也相应增高。

3、膝关节、踝关节产生侧向的分力,容易造成踝关节扭伤、膝关节韧带拉伤。在弯道进行急跑的过程中,踝关节发生损伤的几率就会更大,而且大多数是左踝。

4、由于后蹬力偏斜,身体重心呈曲线前迸,减少了有效步长, 影响跑速。

外八字脚只是脚的问题吗?

控制足部内翻运动的小肌群力量不足,是外八字脚的重要诱因。但也并不是外八的全部原因、主导原因。

蹬伸时大腿内旋和脚掌 “内扣” 动作不足,很可能是控制大腿内旋的内收肌群(大腿内侧肌群)力量较弱,同时大腿外侧肌群、臀中肌和臀小肌比较紧,导致整条腿更容易向外旋。

髋部力量不足不仅造成的蹬伸的力度不够、方向也更容易偏移,形成外八。

外八字脚往往伴随全身一系列的动作问题,比如重心靠后、脚着地时间太长等等。所以改正外八需要从全身入手改进技术动作,而不能局限地关注脚掌。特别是训练髋部力量和灵活性、让胯打开,同时加强大腿内收肌群的训练,都很重要。

下面针对外八字脚的问题,介绍几种力量训练方法,供跑者参考。

01 足内翻练习

坐地面,双腿前伸。将一弹力训练带(建议选择中度弹力即可)一端套住脚掌,另一端固定(或用手抓住),足部向内牵拉弹力带,做踝关节内翻训练。

02 提踵练习

提踵练习是训练踝关节附近肌肉力量平衡性的好方法。双脚打开以肩同宽,站直,把后脚跟缓缓向上抬起,达到最高点后保持2-3秒钟,缓缓落下,重复此动作,主要脚尖朝向正前方。

要保持均匀的呼吸外,保持踝关节的稳定,不要太快,每组10-15次为宜。

03 大腿内收肌群练习

04 弓箭步蹲

05 扶墙高抬腿

另外,通过运动拉伸和脚底按摩以及锻炼足弓肌肉群的方法,达到预防、矫正的目的。只要有意识地进行各种锻炼,长期坚持正确走跑姿势,就一定可以纠正。

走路姿势会影响寿命?医生:警惕!这5种走路姿势,是大病预警!

多少中老年朋友圈的热闹,是从攀比微信步数开始的?

自从把妈老汉儿的微信步数设置出来以后,是不是家里就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健走疾行者。一大早就起床,带着手机疾走,希望与后方选手拉开差距。

那么,每天的步数越多,就真的有利于你的健康和长寿吗?

今天小康妹特地请教了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肖成伟,给大家好好讲讲:——走路姿势

别看每个人走路姿势各不同,但如果走路姿势突然出现以下几种异常,而且快速进展,可能预示身体亮起红灯,特别是关节、肌肉、神经可能出现问题。

莫耽搁!

这5种走路姿势,发现尽快就医

间歇性跛行

症状

从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程以后(一般为数百米左右),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以至跛行,但稍许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或消失,再走一段时间后,上述症状再度出现。

可能疾病

1、腰椎管狭窄

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常见的因腰椎椎管、神经根管等狭窄导致相应部位的神经根、马尾神经受压而引起的腰腿痛的临床综合征,是中老年常见疾病之一,症状多以行走之后腰腿痛、麻木、酸痛、麻痛、胀痛等,压迫神经严重时,甚至可以出现大小便障碍。

2、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

间歇性跛行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吸烟,其中吸烟的危害最大。由于间歇性跛行主要的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当发生“三高”中任何一种者同时还吸烟的话,那么患上间歇性跛行的风险就会提高数倍,并加速动脉硬化的恶化程度。

企鹅步

症状

步子很小,身体往前倾,走的时候两手不会自然摆动,面部也比较僵硬。走路时如果突然出现一边手臂摆动正常,而另一边几乎不动,不对称的动作。走路姿势像企鹅,也俗称“企鹅步”。

可能疾病

帕金森综合征,慌张步态增加跌倒的风险,可能导致骨折。

当发现自己起步比较困难,起步后步伐小、速度越来越快,像往前冲似的步态时及时就医。帕金森综合征早期干预可减慢病情发展。

罗圈步

症状

有的老人不知不觉会走成O型腿。出现明显肉眼可见的罗圈腿并伴有明显的膝盖疼痛,特别是膝盖内侧的疼痛时,往往提示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膝盖磨损”。

可能疾病

这在医学上又称膝关节内翻畸形,就是两侧膝关节内侧的间距增大,使双下肢不能并拢的一种现象。人体骨骼随着年龄的增大,不可避免地出现老化、退变、骨质疏松等情况,过度的压力和摩擦也会导致内侧软骨塌陷、磨损。

醉酒步

症状

走不到一条直线上,摇摇晃晃,学名叫做共济失调的步态。

可能疾病

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小脑病变等。

如果没有饮酒但突然出现了醉酒步态,要赶紧去医院,排查是不是上面这些疾病。

剪刀步

症状

脚尖朝内,迈步像在画圈,两条腿就像圆规一样,走路时膝盖会互相摩擦,甚至两腿完全交叉。

可能疾病

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脊髓损伤、脑瘫等如果肌肉僵硬,力量不够,就容易出现这种步态。

这样走路,身体越走越糟糕

走路,不仅需要

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等完美配合

还会有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参与

可谓是“全身参与”

因此除了上文提到要注意步态问题外,医生也提醒大家,这三类问题也是很多人不自觉会犯的。

误区一:低头含胸走路

低头含胸时,胸腔中肺部原本用来换气的空间就会受到挤压,导致肺部的换气功能受到阻碍,长期这样就很容易造成缺氧,而感到头晕,带来疲劳感,还会影响心肺功能。

建议:腰背挺直,颈肩放松,轻轻收腹,下颌微微内收,双眼平视前方,使耳朵、肩膀和臀部保持在同一条垂直线上。

误区二:故意走太大步子

走路时步子太大,会让脚掌的缓冲力变差,对膝关节不好的人来说,会加重关节的损伤。

建议:理想的步幅是65厘米。日常走路,大家用最舒服的步幅即可。

误区三:内八、外八字走路

内八字走路容易将压力集中在脚踝外侧,外八字则会让膝盖外移,两者都容易导致膝关节疼痛,加速关节退化

这些错误的走路方式不但对身体无益,还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走路7个讲究,做好效果翻倍

俗话说,百练不如一走。

那我们走之前要检查什么呢?

姿势

健走时要挺胸、抬头、双眼平视、收小腹、提臀收骨盆、肩膀松垂、手掌呈环状。

速度

健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以每分钟120~140步(约每小时5.5~6公里)的速度为宜,大概每秒走两步。

强度

通常健走时心率约为最大心率的70%,应维持在每分钟120次~140次,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

场地

健走场地应选择空气良好、视野开阔、安全的场所

准备

准备合脚的鞋子,轻便(材质透气和柔软,走起来较轻盈),避震(健走时脚底所受到的冲击是全身体重的1.2~1.5倍),防滑和稳定性要好。

时间

下午4时以后和晚上是运动的最好时间。如选择晚饭后走路,应在饭后半小时至睡前两小时范围内进行。

「本期科普医生」

医生简介

毕业于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擅长前臂骨折、腕部骨折、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损伤、骨不连、骨感染、骨缺损、创面软组织缺损修复、复杂手外伤、手外伤二期功能修复、手部先天畸形、臂丛神经和其它周围神经损伤、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神经损伤后功能重建、断指/肢再植等疾病的治疗。发表专业SCI论文9篇、中文专业论文数篇。

门诊时间

周四全天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