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六壬排盘

脑后有反骨(脑后有反骨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12-28 20:11:43 作者:孤僻成性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反骨到底是个什么骨?

提起反骨,大家最先想到的两个出处,其一应该就是《三国演义》中被“卧龙先生”诸葛亮一口咬定脑后生反骨,最后不明不白被人一刀取了首级的蜀国大将——魏延。

其二便是一众香港影视作品中多有出现的一句台词——“反骨仔”,也就是粤语中同义的“二五仔”,主要用来形容叛徒与内奸。

碍于古代封建迷信的荼毒,在加上这二者的传播和宣传,才使得“反骨”渐渐成了那些精神叛逆,不忠不义之人的代名词。

那么实际意义上上的反骨到底是什么呢?

反骨,人人都有?

每个成年人的体内都有206块骨头,“反骨”就是其中的一块,学名——枕骨。

枕骨上面突出处,称为\"脑杓\",下面耳后突起者,名\"完骨\",只有枕骨凸起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骨“。

而所谓的”脑后生反骨“,其实并不是身上多长了一块骨头,只是枕骨凸起,一种生理现象罢了。

这样看来,中国历史上的头号”反骨仔“魏延死的确实很冤。

但是经过现代脑科学证明:突出部位的大脑神经正是主管人的逻辑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部分。

这部分发达的人,逻辑思辨能力极强,一般都非常聪明,具有自我意识,天生不听话,特立独行,不轻易听信他人,当他发现自己比别人的能力、见识、手段都更高一筹之后,自然就不甘屈人之下,不甘落人之后。

这也正好符合了魏延桀骜不驯,目中无人的自大性格,也为他之后的祸事买下了伏笔。

反骨,是福是祸?

俗话说得好”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总有些骨骼清奇的“反骨仔”想要干些大事,而这些人,也基本都上了各朝各代官府的必杀名单。

其中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典型。

通过史记和一些流传的画像,我们可以知道,朱元璋的脸型其实有点像一种武林中人的独门兵器——圆月弯刀。

而他凸起的额头,则刚好符合反骨的另一种说法,就是额前反骨,民间俗称“锛儿头”。

头角峥嵘,古人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一个人气度不凡、才能出众,所以朱元璋从草根逆袭成为皇帝,这段不折不扣的传奇经历,也就成了论证这个观点的最佳证据。

不仅如此,相学上讲:腮骨不起,庸庸碌碌,腮骨大起,豪吞之辈。

也是明明白白的指出,类似“脑后生反骨”这类骨相惊奇的人,往往都有过人之处。

当然,在远离了封建迷信的现在社会,脑后生“反骨”对我们的最大影响,大概就剩下晚上睡觉时,老会被硬枕头的硌疼的脑袋了。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说魏延脑后有反骨,反骨究竟长啥样?

小说《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中,魏延在献长沙城后投降刘备时,一旁的诸葛亮却喝令刀斧手将魏延推下去斩首。刘备惊讶问其原因,诸葛亮说:“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后来还是在刘备的劝说下才免去魏延的死罪。自此,一个满腔热血、弃暗投明的大将之才魏延就被分类到了历史的反面角色中,直至死去。

当然,这是演义中虚构的情节而已,正史上的魏延并未提及有什么反骨之说。《三国志·刘彭廖李刘魏杨传》中记载魏延是从跟随刘备入蜀作战时说起的,其余关于诸葛亮、黄忠的记载中也没有提及魏延有反骨之说。因而,关羽与黄忠交战、魏延救黄忠、斩长沙太守韩玄、献长沙城等等都是演义中的故事,历史上并无此事。

一、正史中的魏延

正史中的魏延性情骄矜高傲,“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他在随刘备入蜀后,作战勇猛,战功卓越,被刘备封为牙门将军。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夺得汉中后,自称汉中王,当时人们都认为汉中应当由张飞来驻守,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刘备竟封了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可见刘备是非常信任魏延的。

刘备死后,丞相诸葛亮辅助后主刘禅即位,兴复汉室,鞠躬尽瘁。魏延几次追随诸葛亮北伐攻魏,第一次还提出进兵子午谷、奇袭关中之计,但未被诸葛亮采纳;第三次魏延于阳溪之战大破魏将郭淮等;第四次魏延还于卤城之战中打败魏军;第五次诸葛亮死于北伐途中,魏延在与参军长史杨仪的争斗中被马岱斩杀,还被诛灭了三族。

《三国志》: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以上是正史中的关于魏延生平的记载,可以看出,魏延在诸葛亮死后,不满的是诸葛亮没有将兵权交给自己,而是交给了杨仪。魏延和杨仪素来不和、势同水火,所以魏延带兵赶在杨仪前头烧毁栈道,并不是谋反,也不是降魏,而是想要同杨仪火并,置杨仪于死地。

文人执拗,武将自傲,这是文臣武将的通病。当执拗的杨仪遇上自傲的魏延后,二人的矛盾便爆发了。《三国志》记载:“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诸葛亮、费祎等也常常为二人调解。尤其是诸葛亮死后将兵权交给了杨仪这件事,让大将魏延更是怒火中烧,论战功、论资历怎么也轮不上你杨仪啊。是故,发生了魏延与杨仪火并一事。

其实诸葛亮在病重之时并未安排杨仪暗中杀掉魏延一事,诸葛亮只是“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就是说如果魏延不听从命令退兵的话,那就由他去吧。

但是在火并中,由于杨仪占据了绝对兵马的优势,所以他就派马岱领兵斩杀了魏延。当马岱将魏延的人头献给杨仪后,杨仪恨得用脚踩着魏延的头颅,骂道:“庸奴!你还能再作恶么?”这还不算完,杨仪还私自派兵诛灭了魏延的三族。

杨仪后来的结局如何呢?杨仪诛灭了魏延后,常自恃功高,认为自己理应接替诸葛亮的位置,不料却是资历和才能都不如自己的蒋琬代替了诸葛亮的位置,于是杨仪就跟后军师费祎说了很多怨言的话,费祎就秘密地将这些话奏报上去了,杨仪自然是被废为了平民,流放到了汉嘉郡。流放中的费祎不仅不思悔改,还是到处宣扬诽谤,结果朝廷派人捉拿他,他就自杀了。这是建兴十三年(公元235年)发生的事,距离魏延被杀也就才一年的时间。

分析了正史中魏延的这么多话题,无非是证明魏延的一点:魏延对蜀国绝对是忠心耿耿、战功显著的。魏延也并没有谋反和降魏一说,如果魏延要谋反,他大可以回到汉中自己的领地去谋反;如果魏延要降魏,他大可不必折回,直接北上去投降曹魏就可以了。魏延的死实在是可惜,他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私人恩怨上,这让本来就人才匮乏的蜀国更加无人可用了。

二、演义中诸葛亮为何会说魏延有反骨呢?

演义中魏延的出场是在第四十一回,即荆州刘表死后,曹操南下大举进攻刘备,刘备想进刘表的次子刘琮镇守的襄阳城躲避,刘琮听从其舅舅蔡瑁的话不让刘备进城。这时魏延挺身而出,打开城门迎接刘备,刘备为避免惊扰百姓就没有进城。城中的文聘看到魏延投降刘备,就与魏延打了起来,魏延势单力薄,就出城投靠长沙太守韩玄去了。

后来孙刘联军火烧赤壁,打败曹操后,刘备向南攻取长沙、零陵、武陵、桂阳四郡。长沙城的老将黄忠与关羽交战两日斗了三次,不分胜负。长沙太守韩玄认为黄忠手下留情,犯了通敌之罪,就要斩首黄忠,此时魏延出来救了黄忠,斩了太守韩玄,献城投降了关羽。这才有了文中开头诸葛亮要斩魏延之事。

诸葛亮认为魏延“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魏延共两次犯上作乱,一次是在襄阳城,一次是在长沙城,对此不忠不义之人,诸葛亮为了警示一下魏延,预防他日后再做出这种卖主求荣的类似的事情,就借故说“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

至于魏延脑后有没有反骨、反骨长什么样,演义中也没具体描述,总之,遭此一吓,魏延日后必定是忠心耿耿、小心翼翼了。

演义中在此还为日后魏延的谋反作了个铺垫,就是在诸葛亮第五次伐魏途中去世后,为防止魏延谋反,诸葛亮临死前偷偷安排马岱如此这般行事,结果诸葛亮死后魏延果然谋反,就在魏延与杨仪对阵时,魏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而身旁的马岱出其不意地一刀将魏延砍死。

演义必然是虚构的情节而已,但是魏延的形象就被演义给彻底抹黑了,几千年来,人们一直信奉诸葛亮的神鬼莫测,同时也就认定了魏延就是一个反面的人物,魏延的死也是死有余辜,魏延他就是一个长有反骨的卖主求荣的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三、反骨究竟长啥样?指的又是什么意思?

反骨又名后山骨,指的是脑后的枕骨与常人不一样,枕骨稍有隆起,侧面看就像一个问号“?”的形状,也有人额头特别突出,称为额前反骨,俗称"锛儿头"。

反骨其实是一种封建迷信的说法,古代指那些具有叛逆性精神的异端、不忠不义之人。据说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等等就生有反骨,所以他们敢起来造反,要改朝换代。

从科学的角度讲,反骨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现代脑科学证明:突出部位的大脑神经正是主管人的逻辑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部分,这部分发达,正是说明此人的逻辑思辨能力极强。

这种人在现代被喻为勇于开创、思维敏捷的象征。这种人一般多为领导、老板或科学家等人才,如爱迪生、爱因斯坦的脑袋就异于常人。

总之一句话:魏延有没有反骨不重要,重要的是魏延有没有做谋反的事情;现代人有没有反骨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一个有智慧、有头脑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你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反!魏延:此乃千古奇冤,我是被设计了!

魏延在《三国演义》中被污名化了,《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观点是:魏延并非谋反,只是与杨仪展开过针锋相对的斗争。

抛开魏延在演义中被诸葛亮设计成评书、电视脚本的“谁敢杀我”的笑点,历史原本很简单,魏延与杨仪不和,都想置对方于死地,杨仪成功了,魏延失败了,仅此而已,但这不代表魏延就是一名“反贼”。

要想造反,魏延早就有多次很好的机会,前边几次不多说,最后一次就可谓是千载良机,诸葛亮死后,按照他的遗命,魏延被布置在断后的位置,那就干脆留下了直接造反好了,北去可投魏,按兵不动可自守,然而魏延的选择是坚决南下,烧断栈道,阻绝杨仪的退路。这么做的唯一目的,就是逼迫杨仪北返前线,很有些意气用事,但这跟背叛的性质截然不同。

魏延的问题在于的他性格,过于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诸葛亮曾经在他的目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但诸葛亮一死,别人对他来说可就是百般看不上了。即便是诸葛亮本人,当初在拒绝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的献计后,魏延也在背后指摘诸葛亮性格怯懦、畏敌如虎,感慨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发挥。

诸葛亮在世之时,魏延与杨仪的矛盾早已公开化,这里也暴露出诸葛亮不是一名真正合格的统帅,未尽到居中调和的责任,而是任由其发展,看他最后对魏延的布置——安排魏延断后即可知,对于魏延的忠诚度还是有足够信任的。

魏延所部最后在看似齐心的对方阵营的逼迫下,人心流散,导致了魏延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心腹班底,惨被马岱追上斩杀,尸体被心腹们带回故地汉中,先是草草殓葬。

一年之后,杨仪失势,自杀于狱中,对魏延和杨仪的争斗情况看的很清楚的蒋琬上台后,感念魏延这位蜀国名将,以礼重葬于汉中城北石马坡,并立碑修亭,以供后人凭吊。魏延旧部中很多人也在此结庐而居,为其守墓。

后世记录,在魏延墓前曾经竖有一个石人、卧有两匹石马,但今天石人已不存,石马已残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被移入当地博物馆保存。

关于两匹卧着的石马,当地人传说,它们是代表杨仪、马岱,但事实上,汉代坟墓、尤其是将军墓,卧马是符合礼制的标配,无需过多解读。

石人之说也很有意思,说这位石人手拿地图,是文官装束,造型是低头沉思,代表着诸葛亮因为不听魏延“子午谷奇谋”而悔恨不已。

在清朝乾隆时期的当地县志中,石人已经不见了踪迹,现在自然已是无法考证他的体貌特征,还原历史的真相。这座石人像到底是蒋琬、还是魏延旧部所立,到底是不是在影射诸葛丞相,也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