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六壬排盘

朱砂是什么意思(朱砂是什么意思形容人)

时间:2024-01-26 00:05:20 作者:凉话刺骨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古学季的那些趣事

来源:运城新闻网

古代私塾

又到一年的开学季,不少学生和家长都在为新学年的到来忙得不亦乐乎。孩子开学是大事,古人也是非常重视的。

何时开学?

现代统一的都是“秋季入学”,但古代的入学时间与学期的长短,各个朝代并不一样,也因为中国古代是传统的农业社会,一切围绕农事展开,小学教育亦然。入学时间,除“秋季入学”外,还有“春季入学”和“冬季入学”。

在汉代,这三个入学时间很流行。据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具体入学时间是这样安排的: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从中可以看出,汉代的小学教育主要是利用农闲时间,这也是中国古代教学的一大特点。

三种开学时间,以“八月暑退”与现学时间最接近。如果是春季开学,一般在“正月望后”,即正月十五之后。

到了南北朝时期,开学时间相对统一,“冬季入学”成为主流,《北齐书·李铉传》中便有“春夏务农,冬入学”的说法。

后来,冬季入学成为古代乡村小学较为普遍的选择,但具体时间与汉代有所不同,农历十月份开学。

开学日期的选择,与学期的长短相关。古代的学期与现代完全不一样,短者3个月,长者一年。冬学多“三月制”,相对较短,以明代为例,一般从每年的腊月到次年三月。如果是“八月制”和“十二月制”,一般都是春季入学,八月制一般“上元入学”,“八月终解馆”;十二月制一般“正月望后启学”,“岁暮罢馆”。

古代学校交学费吗?

在民间,私塾教育由于是个人性质的教学行为,收费自然是在所难免。当年孔子提到的“束脩”后来就变成了学费的代名词。

学费的征收标准其实和现在也是有些相似的。只是现在国家实行9年义务教育以来,全国公立学校收费标准基本一致,但不同地区仍有区别。

古代也是如此,学费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是直接挂钩的。比如富庶地区的私塾多以银两钱币作为学费,称为“脩金”。而一些贫困地区的人家没什么银两,就只好拿粮食蔬菜来代替了。明代黄佐在《泰泉乡礼·乡校》中写道:“其束脩务从俗加厚。在城大馆官给银二十两,有司以礼待送。在乡则约正等率各父兄出谷及菜钱。”记录了这一习俗惯例。

古学都有哪些仪式呢?

古代都学什么呢?古代的教育是非常重文轻理的,数学、音乐等被认为是副课。作为启蒙教育,古代小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识字、作文。当时的识字教材一般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简称“三百千千”。有学当然有考,古代的考试当然也是少不了。

古代小学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急就章》《千字文》都曾是小学课本。每学期的课程和教学进度,依学生年龄和入学的早晚而定。

据《宋会要·崇儒》,宋代国子监小学“条制”要求:“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所以古代的孩子不比现在的孩子们轻松。

古代学生假期比现在少

不同于现在的学生,除了法定节假日还有寒暑假,古代学生的假期要少得多。古代小学有的是平时休假,有的则是集中到年末一次性休完,中间除非有紧急情况才能请假,否则都视为旷课。

如明代的小学,每个月只有谒圣这天放假,而到了清代,每个学校根据自身要求会有不同的上学时间和放假规定。比如清代人唐鉴所办的义学,规定每天5:00~7:00到校,17:00~19:00回家。每年正月十五开学,一直上到腊月十日才结束。所有的休假时间只有每年年末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有的学校则规定每天7:00~9:00入学,15:00~17:00回家,另外每个月仿照古人休沐之意,放假3天,其他时间不得擅自离校。

古代的“入学礼”

在古代,“入学礼”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可以说是古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之一。

朱砂开智也叫朱砂启智,是开学仪式中最后一道程序。具体做法是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因为“痣”与“智”谐音,朱砂点痣,取的其实是“智”的意思,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学生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而击鼓明智的风俗则来源于《学记》:“入学鼓箧,孙其业也。”意思是通过击鼓,用鼓声警示,引起学生对学业的重视。描红开笔,是指老师带着同学们写下人生的第一个字,一般都是“人”“一”等简单字。(《株洲晚报》)

绝了!古人的智慧:“水飞”朱砂,让廉价的水发挥了至少3种作用

“水飞法”是一种自古代流传下来的中药饮片炮制工艺,最常见的是用于毒性中药材朱砂的加工炮制。这种工艺至今还写入2020版中国药典第四部的通则中,这一个水飞法,非常精妙,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堪称一绝!

一、先说说水飞朱砂的“水飞”是怎么操作的?

水飞是一种中药饮片炮制的方法。对这种炮制方法,药典是有文字规定的:

药典四部 通则0213 中“水飞”是这样描述的:

水飞 :取待炮制品,置容器内,加适量水共研成糊状,再加水,搅拌,倾出混悬液。残渣再按上法反复操作数次,合并混悬液,静置,分取沉淀,干燥,研散。

这样看起来不够直观,换种说法,以朱砂水飞为例:

1.朱砂碎块加一点水研磨成糊糊。

2.糊糊里加水,搅拌。把上面的混悬液倒出来,留存混悬液备用。

3.把上一步的沉淀,再加水研磨糊糊,然后加水搅拌,留存混悬液备用,如此反复多次。

4.把所有的混悬液合在一起,静待混悬液沉淀。

5.把上一步的沉淀物取出来,一般以不超过40度的温度缓慢干燥。

6.把上一步的干燥物研成很细的粉末,就是水飞朱砂了。

二、啥原理呢?

注意,通过上面一通折腾,最后入药要用的是混悬液里“混悬”的朱砂!

啥叫混悬呢?

学术点说:难溶性固体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

白话点说,可以近似理解为:不溶解于水的细小微粒“悬”在水中,就成了混悬液。

所以,这些混悬液里的朱砂,是极其细小的朱砂颗粒,它们不能溶于水。

这表面看起来也没啥高超之处啊?有那么玄乎吗?且往下看

混悬液示意图

三、“水飞”法的奥妙

1.加水研磨的妙处

①在研磨时候,加水,就能避免朱砂粉末飞扬,人一旦吸入粉末,就容易发生中毒。所以,水在此处发挥了“防尘剂”的作用;

②研磨的时候,加入水,可以防止研磨导致的温度升高。因为温度一旦升高的话,朱砂主要成分硫化汞(HgS)就容易被氧化成有毒的物质,形成有毒的Hg蒸汽。所以,水在这里发挥了“冷却剂”的作用。

2.搅和混悬液的妙处

只有非常细的朱砂微粒才能悬在水里,粗的朱砂微粒太沉,悬不住。

搅和的过程,还把剧毒的可溶性Hg溶在水里了。

所以,搅和混悬液,就把能溶于水的有毒的Hg“溶”在水中,

把不溶于水的HgS细小粉末“悬”在水中。

这一个廉价的水,相当于一个不要钱的"筛子”。

3.静置取沉淀的妙处

在静置沉淀过程 ,“溶”在水里的可溶性Hg还溶解在水里。

“悬”在水里的硫化汞(HgS)就沉淀出来了。

静置,相当于一点力气都不用,就把目标物质HgS筛出来了。

示意图

四、总结

这个水飞法是古人发明的,现代的水飞法,操作略有差异,但还是这个原理。

看似简单的过程,廉价的水,发挥了至少三种作用:防尘剂、冷却剂、多功能分选筛。

通过这个过程,把朱砂研磨细了,方便入药、方便控制剂量。

通过这个过程,把有毒的可溶性汞“筛”出去了,去掉了杂质。

并且古人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高耗能和高精尖的机器设备。

真的佩服古人的智慧,他们是咋想出来的?至今还没人能超越。

再往前多想一步,这是说明古人智慧呢,还是说明今人的停滞不前?

关注本草老生,一个中医药兴趣号!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