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八字 > 风水测算

出殡流程(出殡流程 办丧事三天具体流程)

时间:2024-01-31 00:49:58 作者:孤独是毒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唐朝皇帝葬礼的必备程序——挽歌:表达哀思背后,还有深层意图

引言

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就崇尚礼仪,在封建帝制时期,更加注重礼仪和秩序。对于死者,特别是死亡的长者,普遍存在着敬畏之情,而死者葬礼也有着一套相当规范的礼制。作为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皇帝,虽然说"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但也难免死亡,他的葬礼不仅包含着人们的哀悼,更是作为国家的最高规格的一种礼制程序来进行处理。

既然葬礼作为一种礼制程序,就有一定的程序内容,其中唐代帝王葬礼上最突出的一道程序就是——挽歌。作为诗歌艺术登峰造极的大唐王朝,唐朝的挽歌写作水平也达到了空前的造诣。甚至有人靠着一篇感人至深、才华横溢的挽歌平步青云,直达仕途。那么在唐代作为帝王葬礼上一道礼仪程序的"挽歌",除了倾诉悼念之情,是否还有政治上的用途?

图|大唐王朝

唐朝帝王葬礼挽歌:由一种文学体裁演变成送葬仪式的专有礼仪规范

古代皇帝或者皇后死亡,一向被称之为"国恤"。《左传》中有:

"忘其国恤,而思其麀牲。"

刚开始国恤一词指的是国家忧难,后来国恤便专指帝王之薨。挽歌一词最早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鲁哀公十一年,吴子伐齐。即将开战,齐国大将公孙夏表现出必死的决心,就让他的随从为他唱送葬的歌曲。这是挽歌最早出现的时候,此时的挽歌就像荆轲刺秦前,易水之畔高渐离伴奏的歌曲一样,是一种抒绪的文学艺术题材。

唐王朝建立初期,在扫平了各方的割据势力,结束了战争的局面之后,怎么重塑礼乐伦理便成为了统治者面最大的问题。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就让房玄龄等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礼活动,其中就有《国恤》五篇,这里面写的就是帝王的丧葬礼仪的相关规定,其中就有挽歌这样一道礼仪程序。

图|唐太宗李世民

但是后来高宗、武皇后时期,唐朝对《国恤》 又进行了一次修改,就是去掉《国恤》中一篇,去掉的正好是关于帝王下葬的相关礼仪规定。

“至国有大故,则皆临时采掇附比以从事。”

以至于到了后来皇帝龙驭宾天之际只能"采掇附比以从事",就是说没有了具体的、特定的规范。因此正史上对国恤礼仪记载几乎是空白的。但所幸在唐代宗时期,颜真卿在担任代宗丧葬的礼仪使时所撰写的《大唐元陵仪注》,记载了唐代宗死后丧葬的礼仪流程及规范,这本书记载的代宗葬礼流程里的第十八道程序就是挽歌。挽歌作为送葬的礼仪环节,主要是送葬人群将皇帝棺椁抬往皇陵时所吟唱的歌曲。

由此之后,挽歌便由一种文学题材演变成为帝王丧葬是专有的礼仪环节。《通典》上很详细地记载了挽歌在葬礼上的行用过程。甚至送葬时吟唱挽歌的人,都有了一个特殊的称谓,就叫"挽歌"。"挽歌" 们一般都是虎贲军,他们手里拿着麻绳,穿着白色丧服,扎着白色头巾,分成左右两路,各六十四人,八人为列吟唱挽歌,同行的哭丧之人也有百五十人,所穿服饰与挽歌一样,鸿胪寺司仪署令掌挽歌。由此可见,挽歌从一开始的一种文学题材,在唐代变成了一种专用礼仪规范环节。

图|古代送葬图

唐朝帝王丧葬挽歌:由专职官员撰写,卑官百姓无权参与

挽歌在唐朝作为统治者下葬时专有的礼仪规范,有着严格的礼制要求,因此挽歌一般都带着礼制与政治的双重色彩。既要表达悼念之情,又有一定的政治企图。

作为封建时期不可一日无君的帝国而言,帝王的驾崩意味着新皇的登基,对于嗣皇帝和大臣们而言,这都是一个抒发政治诉求的契机。而臣子听闻帝王驾崩后,出于自身情感自发而作的挽歌,却并不会被朝廷采纳,更不可能在葬礼中被吟唱。

按照皇帝丧礼的规定,唐代皇帝死后殡于太极殿,而葬地距离京城百十里,所以有身居长安城的大臣作为专员听候朝廷下旨去撰写挽歌。因此可见唐朝帝王丧礼挽歌是由专职官员去完成的,而平民百姓并没有资格去撰写挽歌以被吟诵。

图|太极殿

《唐会要》和《旧唐书》都先后记载了唐德宗因皇后葬礼征求挽歌,唐懿宗因公主葬礼而征求挽歌之事,无论是为皇后还是为公主诏求的挽歌撰写人,都是具有一定等级身份的人,他们的组成大多为"中书门下两省及常参官",这些人皆为朝官,且多为五品以上官职,其中六部侍郎、员外郎、御史中丞为最多,由此可见帝王丧葬之荣耀。

很多现存的挽歌诗词,如白居易、吕温等人所写的挽歌,都是他们作为臣子,听闻帝王驾崩为表臣子之念而临时撰写的。由于当时他们官阶低微,并没有为皇帝撰写挽歌的身份资格,之所以留存于史书之中,大致是他们后来声名鹊起,后人在整理其文集时才将所作挽歌诗作也一并纳入。

图 白居易

题名为"大行皇帝挽歌"的作品,并非全为朝廷采纳的挽歌,而是臣子出于个人情感而作的诗词。帝王的葬礼作为最高等级的葬礼,朝廷所采纳的挽歌必定有着一定的政治标准,对撰写人的品阶官身有着明确的要求,并非平民与卑官皆能够撰写。

据《唐大诏令集》中记载,一般新皇帝在办完旧皇丧事后,会降布德音表示对臣民的犒赏,这种犒赏的范围相当之大,上到主事的摄冢宰、礼仪使,下到县乡百姓都有一定的奖励,所以作为献给朝廷的挽歌,撰写人必然受到朝廷的嘉奖,撰写挽歌,不但变成了新皇抒发政治理想和悼念之情的工具,也成了官员们平步青云、提升仕途的大好良机。

图 元稹与白居易

元稹、权德舆等人都因献挽歌而得到了职位升迁,据《元稹年谱新编》记载元稹因令狐楚为山陵使之原因,任为山陵使判官,献上挽歌后,于当年五月迁为祠部郎中、知制诰、赐绯鱼袋臣。这也侧面体现了挽歌作为帝王丧葬礼制的重要性。

唐朝帝王丧葬挽歌:不仅是一种感情抒发,也带着浓烈的政治意图

挽歌作为一种悼亡之作,包含着作者对死者的情感态度。作为不用呈献给朝廷的个人作品,这类挽歌使得撰写人能充分在文本中表达对死者的态度,一般多为追思缅怀与褒扬。如郑丹写给玄、肃二宗的挽歌,其词极尽哀婉,包含了对二宗的深切缅怀。然而也有撰写人在挽歌中表达自己对死者隐晦的批判,这种挽歌写作相当委婉,如李商隐写给唐武宗的挽歌,就暗讽了唐武宗好大喜功、好服金石,虽然全诗以哀悼为主,但将讽刺之意隐晦藏入诗中。

图 李商隐

作为呈交朝廷,由嗣皇帝亲自选定的挽歌,则更加带有政治的色彩。这类挽歌格式严格,内容多为褒义,挽歌的选取也都要经过嗣皇帝的检查,这样的作品里往往包含着嗣皇帝对前任帝王的政治态度。 一般而言嗣皇帝作为继任者,往往采纳的挽歌多为对前任皇帝的褒扬,通过这类挽歌来表明自身皇权的合法性,形成政治上的夸耀。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挽歌也反映出了继任者对前任帝王复杂的态度。例如唐中宗所采纳崔融献给武则天的则天皇后挽歌,作为废太子,日夜生活在血腥的政治斗争中,对于母亲无疑是抱有怨言的,而另外一方面作为母子之情血浓于水,对于母亲武则天生前所做的事情,作为儿子的中宗来说,是难以对此作出是非评判的。从挽歌可以看出唐中宗对武则天复杂的情感态度。

图 武则天像

唐中宗死后,唐睿宗采纳贾曾的"孝和皇帝挽歌"同样具有强烈的政治意味。这篇挽歌的最后两句是:

"梦游长不返,何国是华胥。"

通过对"华胥"与"尧"的夸耀来表示睿宗是继位于兄长,行的是"大让贤",暗示自身的贤良,从而也淡化了唐隆的血腥,粉饰了政治斗争后局势的和平。由此可以看出,挽歌也包含着极其浓厚的政治意味。挽歌除了表现采纳者对死者的感彩外,从挽词本身也可以了解到死者的生平事迹,进一步去探明活人对死者的态度。

图|唐睿宗概述图

结语

挽歌作为国恤礼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属于治葬之礼的最后一个环节。挽歌不仅是国恤礼的组成部分,它的产生更有着强烈的政治意向:一方面,挽歌的撰写人通过撰写挽歌获得政治资源,为自身仕途做铺垫;

另一方面,继任者通过举办前任的葬礼,用符合自身利益的挽歌,来体现权力的合法性,同时也粉饰了权力交接时背后的斗争。而挽歌的撰写人也将自身的情感融入挽歌当中,虽然大多数挽歌属于程序化的褒扬,在皇权之威下却也有隐晦的批判。

参考文献

《旧唐书》

《新唐书》

《通典》

《唐会要》

“大殓”——规范丧礼程序篇(第十七)

大殓即入殓,就是将逝者放入棺材。

古法丧礼在操作程序上分小殓和大殓。小殓即穿戴,大殓即入棺。生活语汇中,一般所谓入殓,指的就是大殓。

以逝者为对象,丧事活动分为殓、殡、葬三个阶段。殓是收拾、整理、安顿的意思。停尸、招魂、沐浴、饭含、小殓、大殓等,就是殓阶段的操作事项。殡就是宾,即像贵宾一样礼待逝者。开吊、赙赠、哭丧、朝奠、夕奠、告庙等,就是殡阶段的操作事项。葬即出葬、安葬。发引、堂祭、摔盆、路奠、及墓、祭土、下棺、点主、下志石、葬明器、做坟、立碑等,就是葬阶段的操作事项。

大殓是殓和殡的交界点。大殓之前为殓期,大殓之后为殡期。古典时期,停殡时间较长,通常三个月以上。现实生活中,一般习俗,大殓之后,主家开吊,第二天出殡。

我们对照古法丧礼规范文本,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一下这个大殓,供大家参酌与评述。

1、大殓的时间和时辰安排

(1)《礼记--问丧》有:“三日而殓。在床曰尸,在棺曰柩。”“三日而后殓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孝之心亦益已衰矣。家室之计,衣服之具亦已成矣。亲戚之远者亦可以至矣。是故圣人为之决断,以三日为之礼制也”。

大致意思是说,人咽气后,等三天,三天醒不过来,就真的死了。此时孝子的心意也 ,主家的各项准备也已完成,远方的亲戚也都到了。可以开门办事了。

这就是三天大殓确定性的典籍出处。

(2)《朱子家礼---丧礼》说:“大敛。小歛之明日,死之第三日也。”就是说,连头带尾算,第三天大殓。

古法丧礼,人死之后,当天招魂、沐浴、饭含,第二天小殓(穿戴),第三天大殓(入棺),第四天成服。

(3)实际生活中,按一般礼俗要求,不看日一律按三天时间下葬的,死之当日大殓。看日子下葬的,出殡前一天天大殓。

(4)大殓一般安排在晚上,即天黑之后。时辰上是戌时以后,即晚上七点(19时)之后。特殊情况的,也可以白天入殓。

2、大殓的基本程序

大殓在停尸的灵堂举行。

《朱子家礼》的要求是:“------执事者陈大敛衣衾。设奠。役者举棺以入,置於牀西。乃大敛。主人以下各归丧次。”

《大明会典----丧仪(庶人)》有:“小殮之明日,执事者陈大殮衣衾、奠具。举棺入置於堂中少西。侍者置衾於棺中,垂其裔於四外。侍者与子孙妇女俱盥手,掩首结绞,共举尸纳於棺中。实生时所落髮齿,及所剪爪於棺角。又揣其空缺处,卷衣塞之。务令充实。先掩足,次掩首,次掩左,次掩右。令棺中平满。丧主主妇凭哭尽哀。乃加盖下钉。覆柩以衣。设灵床於柩东。乃奠。丧主以下各归丧次。”

归纳一下,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陈大敛衣衾

就是将大殓需要的衣服、被子、随葬等东西全部依次陈列摆放出来。

(2)设奠

即设置供品祭物,司礼司仪人员主持奠仪,孝子等主家丧服人员稽颡伏地。

(3)棺入

执事者或侍者以及主家丧服人员共同举棺入灵堂,将棺材放在尸床的西面。注意,举棺人事前必须以礼盥(guàn)手,即在特定的礼器上面冲水洗手。

(4)大殓

先将被子铺在底下,四面垂在棺外,然后将逝者放入棺材,再将逝者掩盖,最后将棺中平满。

(5)加盖下钉

执事者加棺盖,匠人用钉封棺。将停尸床抬出。用棺罩罩住棺材。

(6)举行奠仪

司礼司仪人员祝词,孝子等稽颡,哭丧人员哀哭。

(7)归次

大殓完成后,参与入殓的所有人员,各自回归各自的位置。

3、大殓的民间习俗

大殓在民间,形成了许多习俗,较为流行的如下:

(1)孝子托头,孝妇托脚,其他人员托手托身

规范丧礼的适用对象是大家庭,都有一定的资材实力,所以抬尸入棺人员是“侍者和子孙妇女”,主要由侍者操作,主家丧服人员是辅助。但在民间,一般家庭,小门小户,许多丧礼事项都由自己完成。所以,习俗中有孝子托头、孝妇托脚、其他人员托手托身的说法。就是说,抬尸入棺都由主家丧服人员完成,或者以主家丧服人员为主。

(2)瞻容

所谓瞻容,就是瞻看遗容。具体习俗要求是,孝子等主家丧服人员,排队,依次绕棺材一圈,最后看一眼逝者。

民间有一个说法,非常流行,就是,活着的人绝不能将泪水滴到逝者的脸上。这大约是道家的人鬼说教。一旦泪水滴到逝者的脸上,逝者就会变成游尸鬼,本性迷失,永远魂不归位。

所以,在为逝者殡殓过程中,接触或接近逝者身体的人,不得哀哭,不要流泪。

这个不得流泪的习俗设置是有积极意义的。逝者已死,生者还生,自然天道,各得其所,各行其命,泪也无济。

(3)“躲钉”

匠人用钉封棺时,丧主孝子要喊:“爸(妈),躲钉!”

活人是一个世界,死人也是一个世界,虽然人鬼殊途,但人鬼同性。就是说,在阳世里怎样生活怎样处事,在阴世里是一样的。“躲钉”,就是生活套语,客气话。

(4)棺罩

所谓棺罩,就是用特定的布幕将棺材包裹装饰起来。

《礼记---檀弓》说:“孔子之丧,公西赤为志焉,饰棺墙,置翣,设披,周也。” 翣,shà,《说文》解释为“棺羽饰也。”所谓“置翣”,即做棺饰,就是后世的棺罩。

所以,棺罩不是民间习俗,而是规范丧礼要求。有的地方习俗,棺罩必须女儿家出,其实是民间误传。棺罩是棺柩的组成部分,应当由主家制作。

(5)大哭一场

大殓是丧事活动的重要关节。大殓之后,再也见不着逝者了。所以,丧主等主家丧服人员,应当在灵堂各就各位,大哭一场。

4、关于随葬

所谓随葬,就是入殓时在棺材里放东西。

一般居民家庭,家有丧事,就是打副棺材,将逝者放进去,挖个坑埋上就完了。有钱有势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家,墓地一般有墓室和墓道。一般意义上讲,放墓室墓道里叫陪葬,放棺材里叫随葬。

规范丧礼有明器,包括粮食、物品、用品、工具、器具、设备等等。可以满足逝者的基本生活条件。所以,棺材里的随葬,一般是指衣服、被褥、随身物品用品、把玩等等。

有钱人家,有使用金银钱币、珠宝玉器、古玩字画,以及有特定意义的器物物件等随葬的。《朱子家礼》要求:“谨勿以金玉珍玩置棺中,启盗贼心。”

古典名著《金瓶梅》第六十三回就有这样的细节,写李瓶儿入殓:“祭告已毕,抬尸如棺,西门庆叫吴月娘又寻出四套上色衣服来,装在棺内,四角又安放四锭银子儿。花子由说:‘姐夫,倒不消安他在里面,金银日久定要出世,倒非久远之计。’西门庆不肯,定要安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