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马

日加每念什么(日加一个每念什么)

时间:2024-01-28 05:23:15 作者:心若向阳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被这个病盯上的10个信号,千万别大意

每年9月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9月21日被设立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的主题为“立防立治,无问早晚”。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我国成年人死亡的第四位病因。专家提醒,正确认识阿尔茨海默病,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疾病的首选,早诊早治可延缓疾病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起病隐匿

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年性痴呆,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

该病起病隐匿,患者可出现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能力损害、抽象思维和计算力损害、人格和行为的改变等精神行为症状,逐渐导致生活能力下降。一旦痴呆发展到中重度,将对家庭生活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葛院区脑病科一区主任胡跃强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没有特效药物可以完全阻断其进展。相关统计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约有5%的人患有痴呆症,85岁以上人群患病比例则高达20%。目前,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约有1000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预计到2050年,患者人数将突破4000万。这也使得该病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癌症、中风之后成年人死亡的第四位病因。

认知误区导致就诊率低

随着近年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科普宣教力度的加大,该病在公众中的知晓率大大提升,但主动就诊率仍不容乐观。

“临床上能主动就诊的占所有患者的20%左右。”胡跃强表示,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主动就诊率很低,这与人们对该病的认知误区有很大关系。绝大多数人抱着阿尔茨海默病只是记忆力下降、是老年人的“自然衰老”而不是病、不是不治之症无须看医生等观念,忽视家人出现的前期症状,未及早给予干预。通过近些年的科普宣教和多渠道的宣传,这样的现象正在慢慢减少,一些健康意识较强的人会在家人出现早期症状时送医。但仍有相当多的患者是在出现不认识家人、经常迷路走丢、乱打人骂人、随地大小便等现象,严重影响到家庭生活后才被送医。这个时候已经晚了,治疗难度已大大增加。

健忘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区别

胡跃强介绍,一般来说,对于健忘和阿尔茨海默病,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区分辨别。一是是否高龄,二是通过旁人的提醒或是物品的提示能否唤起记忆。步入中年后,随着脑细胞的不断衰老或死亡,人容易产生健忘,这属于生理性的遗忘,通过旁人的提醒能回想起来,病情不会有明显进展。而阿尔茨海默病的近事记忆障碍是完全性的,经过提示也想不起来,好像没有发生过,病情会出现波动性、阶梯性的进展,时好时坏。

胡跃强(左一)在义诊活动现场为患者诊治(医院供图)

此外,人们还可以通过以下一些观察来加以判断。如:认知能力方面,老年性健忘不会伴有认知能力的缺损,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常常伴有时间、地点、计算能力的障碍;情绪方面,健忘的老人会保持正常的喜怒哀乐等情绪,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常变得冷漠无欲,缺乏基本的情绪表现;思维方面,健忘老人的思路清晰,有语言表达能力和推理分析能力,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思维混乱,语言贫乏,缺少健全的推理分析能力;健忘老人常表现为对记忆力不好十分着急,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记忆力在下降;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健忘老人能保持正常的日常生活能力,而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即便躯体没有疾病,也会逐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早用药早干预延缓疾病进展

目前,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可帮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改善认知功能,减少并发症,但尚无能治愈的特效药。“跟单一疗法相比,中西医结合效果更好,而且越早用药、越早干预效果越好。”胡跃强表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渐进的老化过程,西药加上中医辨证论治,可大大提升治疗效果,轻度和中度患者经过治疗不但可延缓疾病的进展,而且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治疗恢复部分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让患者有尊严地延长寿命。

那么,如何早期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呢?胡跃强指出,所有的老年性痴呆都是以记忆障碍为主,主要靠亲人的日常观察。如果发现家中老人突然变得难以胜任家务,忘性大,如经常忘记关门、忘记关燃气灶、明明刚做过的事情刚说的话却一点也不记得、容易迷路等情况,要提高警惕。同时,患者自己也要提高认知和防病意识,当发现自己记忆力严重下降时,应及早到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或脑病科、记忆门诊或者精神科、老年病科等专科就诊,通过智能量表测试、核磁共振以及血液学相关指标检查等手段,早诊早治,这是延缓疾病进展的唯一方法。

胡跃强提醒,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首选。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多学习、多用脑,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和文娱活动,保障良好的睡眠,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与社会脱节。

小贴士

这些表现,可能是

阿尔茨海默病征兆↓

①记忆力日渐衰退,影响日常起居活动

如:炒菜放两次盐,做完饭忘记关火关燃气。

②处理熟悉的事情出现困难

如:难以胜任日常家务,不知道穿衣服的次序、做饭的步骤。

③语言表达出现困难

如:忘记简单的词语,说的话或写的句子让人无法理解。

④对时间、地点及人物日渐出现混淆

如:不记得今天几号、星期几,自己在哪个省份。

⑤判断力日渐减退

如:烈日下穿着棉袄,寒冬时却穿薄衣。

⑥理解力或合理安排事物的能力下降

如:跟不上他人交谈的思路,或不能按时支付各种账单。

⑦常把东西乱放在不适当的地方

如:将熨斗放进洗衣机。

⑧情绪表现不稳及行为较前显得异常

如:情绪快速涨落,变得喜怒无常。

⑨性格出现转变

如:可变得多疑、淡漠、焦虑或粗暴等。

⑩失去做事的主动性

如:终日消磨时光,对以前的爱好也没有兴趣。

指导专家

胡跃强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宁晚报·南宁宝客户端记者 黄翠巧 通讯员 陆彬彬

来源: 南宁晚报

说“暑”字

【雅趣说字】

作者:金辉

据报道,今年7月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月份。今年我国多地气温突破40℃,新疆吐鲁番最高气温52.2℃,火焰山景区地表温度达80℃。如此高温的日子,真像白居易所云:“头痛汗盈巾,连宵复达晨。”

人们望眼欲穿,祈盼天降甘露,送来凉爽。因此,处于酷暑难熬之中的人们开动脑筋,千方百计想办法消暑。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酷暑严寒,日月运行,自然界之规律。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挥笔感叹酷暑之烦。东汉繁钦写的《暑赋》,谈夏暑之酷烈。《暑赋》云:“林钟纪度,祝融司节。大火飘光,炎气酷烈。沉阳腾射,滞暑散越。区寓郁烟,物焦人渴。煌煌野火,喷薄中原。翕翕盛热,蒸我层轩。温风淟涊,动静增烦……”

其实,读许慎《说文解字》中的“暑”字,也能读到《暑赋》中的情形,而且从造字过程中可体味古人对暑之表达。

甲骨文的暑字至今尚未发现,我们能见到最早的暑字是小篆(图①)。小篆的暑字为上下结构,由日+者两元件构成。

先说“日”字。甲骨文“日”是个象形字(图②)。不论甲骨文还是小篆的字形,其轮廓为圆形就像天上高悬的太阳,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辉。一看便可明白其义,为“六书”中的象形字。“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类别,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许慎给“六书”之一的象形字的定义是:象形者,画成其事,随体诘诎,日月是也。简单言之,就是一看便能明白其字义,日字为最典型。

再说“者”字。“者”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者的甲骨文(图③),好像木柴着火,火星四溅,犹如在炊煮,即表示生火煮食或者围火言谈的意思。因此,“者”是“煮”和“诸”的本字。也许现代人有点难以理解,其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内容日益丰富,“者”字的“生火炊煮”义消失,造字者便加“火”,另造“煮”代替;同样“者”为“围火言谈”义消失后,再加“言”,另造“诸”代替。

因此,“暑”为“日+者”,即顶着烈日在饮煮,其酷烈之义甚明。这使人联想到杜甫“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句子。《说文解文》曰:“暑,热也。从日,者声。”可理解为,暑,天热如煮,天气灼热也。这在酷暑时,海滩上,游泳池里,人满为患,黑压压的一片,如同锅里的水饺在翻煮,也可称是事实的解释。

古人认为“燠”是热之始,“暑”是热之极;“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

顺便说说“寒”字。书法家林剑丹先生曾赠我一幅集句清人的对联:“文达掩通已叹冰乎寒过水;永和传雅可知青者胜于蓝。”多年来,林先生常用战国三晋古文字书写,古雅清秀之极,我十分喜欢。那天,我们谈到了对联中的“寒”字。

我说,“寒”字不仅古气十足,而且有活灵活现的写实效果,就像是线条描绘,形象地表达寒字的含义。

他写的宝盖(即“宀”,读mián,音似“免”),就是房子的意思。屋内的中间站着一个人,四周塞了四棵茅草,令人想起寒风凛冽时,只得用茅草堵窗户,以御寒风,而人的脚还踩在着冰块上,寒意不时袭来。林先生含笑点头,赞同我的解读。其实,林先生笔下的寒字,与甲骨文(图④)、金文、小篆的“寒”字,同源近形。《说文》:“寒,冻也。从人在宀下,以茻薦覆之,下有仌。”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01日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学习进行时丨总书记和浙江的故事

新华网记者 潘子荻 张芮绮

【学习进行时】金桂飘香的时节,总书记来到浙江考察调研。2002年10月至2007年3月,同志曾在浙江工作;党的以来,总书记多次来到浙江考察调研,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为您梳理讲述。

9月20日上午,总书记在浙江省金华市先后考察了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义乌国际商贸城,了解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和发展对外贸易、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总书记和浙江,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正如他2016年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上深情回忆的,他“熟悉这里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参与和见证了这里的发展”。

一个特色专栏:之江新语

2015年5月,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一位上了年纪的市民对他说,我喜欢读你的《之江新语》。总书记说,那是每天写下的三言两语的感受,在报纸上登出来,后来汇集成册了。

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曾以“哲欣”的笔名,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文章。这些文章大多两三百字,最长不过五百余字,观点鲜明,形式活泼,文字简洁明快,论述精辟有力。文章的题材也丰富多样,或赞美表彰,弘扬正气;或批评鞭挞,抨击歪风;或分析道理,揭示规律。这些短论鲜明提出了推进浙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正确主张,及时回答了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一些问题。字里行间,凝结着对浙江治理的思考。

2007年8月,“之江新语”专栏的文章集结出版,2013年11月重印。这本书不仅在国内持续畅销,还被翻译成英文、德文、西文等,成为外国朋友了解中国领导人的一个窗口。

一个重要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理念,如今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实践。

这一重要理念,是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的。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在浙江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后不久,在“之江新语”专栏发表评论指出:“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2020年3月,总书记再访余村,沿着村里道路,看到青山叠翠、流水潺潺、道路整洁,家家户户住进美丽楼房,总书记十分高兴。他说,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2015年5月,在舟山市定海区干(石览)镇新建社区村民袁其忠家里,总书记同村民代表围坐一起促膝交谈,他表示,这里是一个天然大氧吧,是“美丽经济”,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2020年3月,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书记强调,水是湿地的灵魂,自然生态之美是西溪湿地最内在、最重要的美。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

对浙江,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一个发展战略:八八战略

今日之浙江,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4年居全球第一;“义新欧”中欧班列横跨万里,搭建中西经贸友谊之桥;在世界互联网大会、G20杭州峰会之后,杭州亚运会即将开幕吸引全球目光……谈起之江蝶变,浙江人都会脱口而出一个名词:“八八战略”。

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在全面深入调研基础上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即“八八战略”,指引浙江走出改革创新开放图强之路。

“八八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萌发与实践的集中体现,打开了浙江高质量发展之门。

2020年,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八八战略’为统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他指出,浙江要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一句暖心话语: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2015年,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同舟山定海区新建社区村民座谈。群众纷纷给村干部带领大家致富点赞。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干部好不好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老百姓说了算。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是在浙江工作时经常念叨的。他在《之江新语》的《“潜绩”与“显绩”》一文中就曾提到:我们常讲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做埋头苦干的实事,不求急功近利的“显绩”,创造泽被后人的“潜绩”。

总书记常说,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代省长的在省人代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当年要为民办的十件实事。自此,浙江每年初的省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本年度十个方面的为民办实事任务,年底把办理情况向社会公示。“十件实事”成为温暖百姓心田的“高频词”。

2015年浙江考察期间,总书记叮嘱当地干部: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做起,坚持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多一些雪中送炭,使各项工作都做到愿望和效果相统一。

2020年,总书记再次来到浙江。他强调,要抓紧抓实农业、畜牧业生产,确保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货足价稳,确保农民的“钱袋子”富足殷实。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亲民爱民是总书记始终不变的情怀。

杭州亚运会丨特稿:“简约亚运”背后的别样精彩

杭州奥体中心网球中心。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新华社杭州9月22日电 题:“简约亚运”背后的别样精彩

新华社记者

老体育馆改造翻新,变身亚运会竞赛场馆;旧座椅洗洗刷刷,重新“上岗”;亚运村运动员餐厅按照小学教学楼的设计建造而成,用完还要“变”回去……在杭州亚运会申办、筹办过程中,“简约”这个关键词贯穿始终。

杭州亚运会正在用实践作出探索:简约不简单,节俭同样能创造精彩。绿意盎然、和谐共生,科技赋能、活力无限,展江南韵、扬中华魂,一届绿色、智能、人文的亚运会,正向世人展现出独特韵味、别样精彩。

心心相融,爱达未来。杭州亚运会既为运动员搭建了展示个性风采与活力的舞台,也是深化亚洲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体育铺路架桥,文明交流互鉴,杭州亚运会正成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淳安界首体育中心自行车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周恒忠 摄)

向简而行

千岛湖畔,淳安界首体育中心自行车馆像一颗浮出水面的明珠熠熠生辉,阳光透过屋顶玻璃洒在木制赛道上,动感十足。拼接起赛道的374片赤松木板都是租借而来,节省了约900万元。

杭州亚运会56个竞赛场馆中新建场馆仅12个、设备器材能租不买、提前制定场馆赛后利用计划……节俭办会,省下真金白银——小轮车、山地自行车等临建赛场安装可拆卸电力预制舱,节省建设时间70%,减少建设资金300多万元;击剑项目比赛场馆设备设施“以改代采”,节省资金约2000万元;自行车馆通过优化场馆力学结构设计,节省30%钢材;杭州上城体育中心体育场“用旧如新”,节省顶部太阳膜和座椅资金近800万元……

“从国内外大型赛事来看,节俭办赛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一种共识、一种行动。”杭州亚组委、亚残组委副主席兼秘书长、杭州市市长姚高员表示,杭州亚运会的办赛要求中,“简约”是摆在首位的。场馆建设坚持“能改不建”,并做好赛后可持续利用“后半篇文章”。“这也是‘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理念的题中之义。”

杭州亚运村。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绿意盎然

浙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绿色亚运”成为杭州亚运会的鲜明标识。“丝路风光”点亮杭州、超过1亿人次通过低碳行动贡献“绿色能量”……杭州亚运会实现全部竞赛场馆常规电力使用绿电。

“我们打破了以往观演模式,秉承绿色办赛理念,不燃放烟花,主火炬采用绿色燃料。”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总导演沙晓岚说。

2000多辆亚运会、亚残运会官方服务新能源车将在赛场、亚运村接驳等多个场景穿梭,提供绿色智能的亚运出行体验。杭州亚运村的“全能”快充站,15分钟最快可充电60度,满足车辆行驶400公里的用能需求。

精打细算,“挤”出减排空间,是杭州亚组委聘请的“零碳工程师”每天都在琢磨的工作。每一盏灯、每一台空调、每一部电梯的能耗数据,都在他们脑海里飞速运转。

单车出行、线上支付……在杭州,众多绿色生活方式可累积碳信用,用于抵消亚运会产生的碳排放量,助力实现亚运会碳中和。这座被绿水青山环抱的千万人口超大城市,正在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工作人员在杭州亚运会比赛场馆开展电力保障工作。资料图片

科技赋能

智能,是杭州亚运会的办赛理念、鲜明标识之一。

一项项全球首推、首创、首用的技术应用,为杭州亚运会装上科技之眼、创新之翼,绘就体育与科技交汇的智能图景,呈现别具一格的亚运风采。

为更好地保护运动员安全,浙江工商大学文体中心体育馆铺设具有减震效果的悬浮式专业运动地板,在身体碰撞激烈的手球比赛中减少运动员的损伤;塘栖盲人门球基地在门上安装自动感应的语音播报器,帮助视障运动员判定方位……

为更好地帮助裁判公正判罚,羽毛球馆配备20台4K高清摄像机和1台VR相机,定格运动员不同角度的动作、生成360度回放特效;运用AI裁判评分,通过AI红外追踪技术,将选手的每个动作实时转换成三维图像,对选手的各项身体参数和动作角度进行分析、打分……

数字“智慧”,体现在亚运会筹办的一个个细节中——通过云计算,推出杭州亚运会赛事成绩发布类系统群;推出“亚运元宇宙”平台,观众可在虚拟世界里获取亚运知识、“游览”城市、“参与”热门赛事;部署“5G-A”,从奥体中心到亚运村的景观大道上,5G网络能力提升10倍。

数字“智能”,渗透在亚运会精细的服务保障中——乘坐自动驾驶巴士,可以往返于德清体育中心和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篮球场两座亚运场馆;利用无人叉车、无人扫地机、机器狗等智能化设备,保障亚运物资安全储备和高效调配……

来杭州看亚运会,可见“人间天堂”之美,亦可见“智慧城市”之新。

主媒体中心主新闻中心的公共工作间。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人文荟萃

中华元素、之江风物,共同赋予杭州亚运会独一无二的深厚底蕴。正如杭州亚运会火炬名称“薪火”一语双关:亚运圣火薪火相传,中华文明生生不息。

地处江南的杭州不仅有着水乡的柔美浪漫,内嵌在城市发展基因里的开放与朝气,也涌动在各种亚运设计中。

“设计体现江南文化底蕴,但并非传统隐逸文人邀三五好友关在书房里赏玩书画的孤芳自赏,而是要把最典型的文化元素敞开大门给客人们看。”中国美院副院长韩绪说。

三大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京杭大运河、西湖的造型化作吉祥物“江南忆”,体现江南人文意蕴的扇面、文化底蕴丰厚的钱塘江大潮成为会徽“潮涌”的组成元素,“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诗画杭州勾勒在“湖山”奖牌正面。“小物件”的巧思妙想力求让世人看到富有诗性、闲适浪漫的江南文化气韵。

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造型取意于古老丝绸纹理与编织体系,宛若莲花在钱塘江畔绽放;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游泳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形似蝴蝶张开双翼;富阳水上运动中心主建筑以“山”为形、景观以“水”为韵,与周边山水相映成趣。“大块头”的身姿同样充满诗情画意,展现着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与魅力。

当亚运赛事遇上之江山水,人们从精致、典雅的诗画江南里,看见一个不一样的亚运盛会。

火炬手惠若琪在火炬传递中。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爱达未来

亚运会是运动健儿追逐梦想的赛场,更是文化交流的舞台。

本届亚运会,45个亚奥理事会成员全部参赛,运动员报名人数创历届之最。东亚的武术、南亚的卡巴迪、东南亚的藤球……富有亚洲不同地域体育文化特色的项目都将在亚运会登台亮相。

“亚运村有来自许多国家的美食”,蒙古国排球运动员阿勒坦呼亚格啧啧称赞;伊朗武术运动员哈尼耶·拉贾比期待“零距离体验中国文化的魅力和杭州的独特风貌”;科威特亚运会代表团团长法蒂玛·海亚特决心抽空逛逛这座她口中“居民友好热情、小吃鲜美可口的美丽之城”。

场馆内外,3.76万名志愿者“小青荷” 以贴心周到的服务展现中国人的热情好客;传递团结、友爱、协作精神的“迎杭州亚运会趣味跑”活动在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杭州亚运会成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志愿者们在主媒体中心总服务台工作。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促进交流、增进友谊、凝聚团结,这正是体育的魅力所在。“心心相融,爱达未来”的赛会主题口号,传递出亚洲各国人民在亚运会舞台上用心交融、互相包容的期望,这与“亚洲大家庭”团结向上、紧密相拥的理想相呼应,也与“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相契合。

“杭州亚运会彰显出亚洲体育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同时努力吸引了更多年轻运动员参与,为这项有着70余年历史的体育赛事注入新活力。”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院长李启迪说。

“杭州为亚运会做了充足准备,所有的志愿者、工作人员都为亚运会付出许多。这届运动会一定会是一届精彩成功、令人难忘的盛会。”来自沙特的摄影记者艾萨·阿卜杜拉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