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植物风水

溢满的意思(溢满的意思是什么三年级)

时间:2024-01-19 17:24:12 作者:稳走感情路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解读坎卦里的启示?

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水,自有了文明后,人类也离不开火。

我们都知道,《易经》共计64卦,但知道上经只有30卦的有多少人呢?上经中,第29卦为坎卦,对应的是水,第30卦为离卦,对应的是火。

下经共计34卦,第63卦为既济卦,上卦为水、下卦为火。第64卦为未济卦,上卦为火、下卦为水。这其中当然不是巧合,曾经专门撰文分析过,在此不赘述了。

上一篇解读大过卦时也说到,大过卦为上经的倒数第三卦,即第28卦,小过卦为下经的倒数第三卦,即第62卦,这其中自然也不乏深意。本篇我们继续解读《易经》的第29卦,坎卦。

我们周边有个国家的国旗,取用了中国传统八卦中的四个卦,即乾卦、坤卦,坎卦和离卦。其中乾坤两卦为始,为父母卦,坎离两卦为终,为下一个循环的转机。在先天八卦中,乾卦和坤卦天地定位,分居北和南,后天八卦中则是坎卦和离卦分别占据了北和南。所以,不管这个国家如何,将来会不会说八卦也是他们发明的,但就其国旗所选择的这四个卦确实在八卦中还是比较重要的。

八个根卦也叫八个纯卦,即上卦和下卦一致,坎卦和离卦就属于其中。坎卦的卦象为上坎下坎,即上下都是水,离卦的卦象为上离下离,即上下都是火。坎卦与离卦互为错卦,即水火不相射,五行中也是水克火。

同样,坎卦和离卦的综卦分别就是其自身。无论身处高位还是低位,水就是水,上善若水,至柔也至刚。无论是熊熊之烈火还是灯盏之火苗,火就是火,带来光明与温暖。

《象》曰: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水源源不断地到来,反复经历这种坎险。君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以德行事,反复育人育己。

“洊”(jiàn),屡次,一而再的意思。“习”,反复、重复的意思。所谓“习坎”,卦象上就是上卦和下卦都是坎卦,属于“重险”。

我们常说的“学习”,其实分为“学”和“习”,即不断地“学”新的知识,并反复复“习”这些知识。也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五行中,水主“险”,也主“陷”。“坎”本身也有“沟沟坎坎”的意思,而水要继续往前流淌,就得源源不断地让一个又一个的坑、洼、沟之类的填满水,度过这些“坎险”。

所以,君子观此象,明白要正视这些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与险阻,要以德为先,通过不断地努力,反复提醒自己并带领众人度过重重的危机。

卦辞: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坎卦预示着重重的危险,只要心中保持诚信就会亨通,有所行动也会实现自己所崇尚的目标。

所谓的“维心”,一方面指“坎”的卦象,中间为阳爻,为心,被上下两阴爻维护在其中。另一方面,指人的心中有诚信,这样才能亨通前行并实现目标。

彖曰: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所谓“习坎”,就是重重的险阻。水流经而没有注满,面对险情仍讲究诚信,以内在的刚强维持心中理想的亨通。只要行动的目标明确,就能有所实现。所谓的天险是因为不可逾越,所谓的地险无非就是山川丘陵罢了。一国之主会提前设险以保护自己的国土不被侵犯。所以,“险”的功用也是非常大的。

本来,水入大海便是“行有尚”,因为海纳百川。所以不管大江大河还是小河小溪历经千难万险也要前往。彖辞中,把“险”进行了升华,即利用条件,故意设“险”以“陷”住对方,消耗对方,保全自己,即以“险”保“安”。立场一变,安危的状况也就突变了。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

重重凶险,陷入沟坎,凶境。

窞(dàn),。水流入坎沟,洞穴里,尤其是第一批流入的,就只能作为垫底的,很快被吸收了或者储存在沟底、洞穴底,也就是“陷”的状态。出不来了,不能继续前行了,自然也是“险”的状态。

《象》曰:"习坎入坎",失道凶也。

遇见重重的坎沟、洞穴,并深入其中,失去本有的“道”,凶险。

这里的“道”有两层意思。一方面,可以理解成“水道”,即成型的河道、渠道都行。本来,水可以沿着“道”自由流淌奔向远方,但离开了水道,流向了干涸的洞穴和坎沟,自然凶险无归。

另一方面,可以理解成“道义”。水要脱险,就需要大量的水前赴后继,不断填充眼前的一个个坎穴,也就是说,需要前部的水做出牺牲,才能最终实现整体的“行有尚”。而这种牺牲精神可以看作是“诚信”,也可视为“道义”。

初爻告诉我们,面对危险,为了大局,要有一往无前的牺牲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

《道德经》中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初爻这种危局是一般人不希望面对的,勇于牺牲也是一般人不愿意面对的,但水能做到,心甘情愿、默默无闻地去做,所以几乎接近于“道”了。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

陷于坎沟、洞穴中,有凶险,但也有所收获。

初爻里的水作为先锋,牺牲小我,垫底了。二爻的水则在初爻的基础上水位有所上升,所以,即使还处于陷阱中,险境中,但有所上升,就看到了希望,坚定了信心。

如果二爻能得到五爻的庇佑,那么尽快脱险都是可能的,可惜,二爻与五爻都是阳爻,不相应。也因此,二爻不求大的功劳和收获,有所获得即已满足。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之所以有了小小的满足即可,是因为还没有超出中位。

二爻居中,同时也可以理解成在坎穴深度上的中位。虽然在初爻的奉献下,已经可以蓄积上升水位了,但还没有超过中位,离脱险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先不要着急脱险,能一点点水位上升就应该很满足了。

二爻告诉我们,身临险境,我们要有乐观的精神,从已经取得的哪怕是很小的成绩中看到脱险的希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要逐步积累,总有脱险的那一天。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

前后都是坎沟和洞穴,极度危险,陷入坎穴中,不要有所行动。

三爻是下坎的最顶层,在二爻的基础上,水位继续上升,应该是到了将满未满的时候。本身三爻就是“三多凶”的,奈何上到四爻,面对的还是一道“坎”,还是“四多惧”的位置,所以踌躇不前也很正常。三爻是阴爻居阳位,本身果敢和决断力不是很强,就更好理解了。

那么,为什么不要有所行动呢?本来在现有的险境中,水将满未满,不能急于脱险,否则前功尽弃并可能适得其反。那么只有等,等后续的水到来。当后续的水注满了,就进入下一个坎穴,重复初爻的“险”以及牺牲。

《象》曰:"来之坎坎"终无功也。

本身处于坎险中,下一个面临的还是坎险,是难以脱险了 。

所谓“不三不四”正是描述了三爻目前的状况。前后为难,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爻辞中说“勿用”,既然如此,还是等待吧,不管是继续待在目前的险境中,还是跳出目前的险境而进入下一个坎穴,反正都是处于“坎险”中。

三爻告诉我们,面对重重困境,当我们自身的实力还不足以解决的情况下,不轻举妄动,等待救援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虽无可奈何,但不至于陷入更大的风险而万劫不复。

,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

一樽酒,两簋饭,用瓦缶盛着,很简约地从窗户递进去,最终没有害处。

樽(zūn),古代酒器。簋(guǐ),古代盛黍稷的竹器。牖(yǒu),窗户。

阴爻居阴位,上面是九五,因而应承五爻,显出应有的尊敬。这种尊敬不需要多么奢侈的饭菜去伺候,而是很简约地一樽酒,两簋饭就可以了,没有损害。而且,只能通过窗户去传递这些食物,本身也说明行动是多么的不自由,处于困境中。

《象》曰:"樽酒簋贰",刚柔际也。

一樽酒,两簋饭,表示刚柔转换的阶段。

六三,,再发展就是九五。四爻属于刚跳进一个坎穴,马上五爻就可以临中位了,所以阴阳转换也好还是刚柔相接也好,总之,是做好准备迎接强者,也就是后续更强大的水流。

三爻选择“勿用”,终于等到四爻的结果,进入了下一个克服坎险的阶段。这个阶段依旧需要后续的水来填补,即需要五爻的“九五”给力。水是至刚的,也是至柔的,四爻以阴爻的身份柔顺对待五爻,期待五爻的跟进,同时又很刚烈地做出牺牲,毅然决然地面对坎险,不仅体现了刚与柔的转换,还体现了恰当的时机。

九五,坎不盈,禔既平,无咎。

坎沟还没有被填满,险情已经平复,没有危害。

关于这个“禔”,历来有很多的解释,个人以为程颐的“祗,宜音柢,抵也”比较恰当,即抵达了。可以理解成水位虽没溢出,却也达到与坎沟上沿持平的位置,也可以理解成到达了危险消除的位置。

无咎,没有危害,大约也因为九五尊贵的位置吧。所以在生活中,很多危险是对于没有实力的人来说的,对于真正有实力的,就不构成坎坷和威胁了。比如面对一个高昂的手术费用,一般家庭顿时就陷于困境,卖房都不一定够,但对于富豪来说,虽然病还得治,危险还没解除(坎不盈),但财力上轻而易举,有望手术后就好(禔既平)。从这点看,五行中水主财也还是有道理的。

《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为什么还没有溢满?是因为中间的实力还没有达到。

这里的“中”,指的就是坎卦卦象中的阳爻,位于中位,还没有做大做强。如果更深一层去理解,就是即使中间的实力够了,但保持低调,没有自大,没有任性,所以看上去就是“坎不盈”的未满状态。

上六,系用徵纆,寘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用绳索捆绑住,置于丛棘中,多年不能脱困,凶险。

徵纆(huī mò),"徽"是三股的绳。"纆"是两股的绳。常特指拘系犯人。

“寘”(zhi),通“置”,放置于。而"丛棘",又是监狱外常种之物,看来身陷囹圄的牢狱之灾是免不了了。

为什么眼瞅着五爻就要化险为夷,已经无咎了,上爻却身陷囹圄了呢?不是应该脱险,转危为安的吗?其实,《易经》的智慧,包括“水”的智慧也在这有所体现。

上爻确实是在五爻之上,也度过了重重之险,但这时候往往就容易麻痹大意,沾沾自喜,以为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一切平安无事了,就狂妄起来,胡作非为起来,甚至想以此作为补偿,所以不犯事都难。

《象》曰:上六失道,凶三岁也。

上爻失去道义,陷于凶险三年不得脱困。

这个三岁就是个量词,形容多年,不必过多解读。而这个“道”,前文曾经提到过“水道”,这里也适用,即没有沿袭前五个爻位一贯的“理念”,脱离了“道”。另外,理解成“道义”也行,即背叛和辜负了前五个爻位的努力。

五行中,水主财,也主险,颜色上主黑。生活中,一些管理财务的人员往往就犯了错误,为什么?手中掌握着金钱财富啊,如果不能自律,从一点点的小来小去发展到后来的数额巨大,就不仅是“失道”了,更是犯罪。黑色体现在此处,不啻于一种“黑色幽默”。所以,水的坎险说明,利益越大、诱惑越大之处往往也正是危险之处和陷阱所在。

五行中,水还主智,怎么解释?前文已经说到“得失”的大智慧,甘于付出。上爻则是“利令智昏”,小聪明犯了大错误,得不偿失。如果我们都能从上爻“失道”的“凶三岁”这个反面教材中得到启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无疑就是坎卦给予我们的大智慧!

《道德经》中,水又是很有“德”,几近于“道”的,什么原因?其实,太多的水是不能顺利入海的,各种原因消耗在了各种场合,即陷于险中直至消失。不计回报,不挑环境,默默无闻。即使是归入了大海的,也再度蒸发形成雨水重回大地,一遍遍地历经坎险,造福人类。所以老子高度评价为“上善若水”!

对于水来说,历经重重险阻早已习以为常,因为每次的消亡都是服务于自然和人类,并又重获了新生。所以,《易经》的上经以坎离为终结,下经又以坎离所组合成的既济卦与未济卦作为终结,并成为下一个循环的开始。

坎卦解读完毕,下一篇我们继续解读上经的最后一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卦,离卦。敬请关注。

如何解读坎卦里的启示?

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水,自有了文明后,人类也离不开火。

我们都知道,《易经》共计64卦,但知道上经只有30卦的有多少人呢?上经中,第29卦为坎卦,对应的是水,第30卦为离卦,对应的是火。

下经共计34卦,第63卦为既济卦,上卦为水、下卦为火。第64卦为未济卦,上卦为火、下卦为水。这其中当然不是巧合,曾经专门撰文分析过,在此不赘述了。

上一篇解读大过卦时也说到,大过卦为上经的倒数第三卦,即第28卦,小过卦为下经的倒数第三卦,即第62卦,这其中自然也不乏深意。本篇我们继续解读《易经》的第29卦,坎卦。

我们周边有个国家的国旗,取用了中国传统八卦中的四个卦,即乾卦、坤卦,坎卦和离卦。其中乾坤两卦为始,为父母卦,坎离两卦为终,为下一个循环的转机。在先天八卦中,乾卦和坤卦天地定位,分居北和南,后天八卦中则是坎卦和离卦分别占据了北和南。所以,不管这个国家如何,将来会不会说八卦也是他们发明的,但就其国旗所选择的这四个卦确实在八卦中还是比较重要的。

八个根卦也叫八个纯卦,即上卦和下卦一致,坎卦和离卦就属于其中。坎卦的卦象为上坎下坎,即上下都是水,离卦的卦象为上离下离,即上下都是火。坎卦与离卦互为错卦,即水火不相射,五行中也是水克火。

同样,坎卦和离卦的综卦分别就是其自身。无论身处高位还是低位,水就是水,上善若水,至柔也至刚。无论是熊熊之烈火还是灯盏之火苗,火就是火,带来光明与温暖。

《象》曰: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水源源不断地到来,反复经历这种坎险。君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以德行事,反复育人育己。

“洊”(jiàn),屡次,一而再的意思。“习”,反复、重复的意思。所谓“习坎”,卦象上就是上卦和下卦都是坎卦,属于“重险”。

我们常说的“学习”,其实分为“学”和“习”,即不断地“学”新的知识,并反复复“习”这些知识。也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五行中,水主“险”,也主“陷”。“坎”本身也有“沟沟坎坎”的意思,而水要继续往前流淌,就得源源不断地让一个又一个的坑、洼、沟之类的填满水,度过这些“坎险”。

所以,君子观此象,明白要正视这些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与险阻,要以德为先,通过不断地努力,反复提醒自己并带领众人度过重重的危机。

卦辞: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坎卦预示着重重的危险,只要心中保持诚信就会亨通,有所行动也会实现自己所崇尚的目标。

所谓的“维心”,一方面指“坎”的卦象,中间为阳爻,为心,被上下两阴爻维护在其中。另一方面,指人的心中有诚信,这样才能亨通前行并实现目标。

彖曰: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所谓“习坎”,就是重重的险阻。水流经而没有注满,面对险情仍讲究诚信,以内在的刚强维持心中理想的亨通。只要行动的目标明确,就能有所实现。所谓的天险是因为不可逾越,所谓的地险无非就是山川丘陵罢了。一国之主会提前设险以保护自己的国土不被侵犯。所以,“险”的功用也是非常大的。

本来,水入大海便是“行有尚”,因为海纳百川。所以不管大江大河还是小河小溪历经千难万险也要前往。彖辞中,把“险”进行了升华,即利用条件,故意设“险”以“陷”住对方,消耗对方,保全自己,即以“险”保“安”。立场一变,安危的状况也就突变了。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

重重凶险,陷入沟坎,凶境。

窞(dàn),。水流入坎沟,洞穴里,尤其是第一批流入的,就只能作为垫底的,很快被吸收了或者储存在沟底、洞穴底,也就是“陷”的状态。出不来了,不能继续前行了,自然也是“险”的状态。

《象》曰:"习坎入坎",失道凶也。

遇见重重的坎沟、洞穴,并深入其中,失去本有的“道”,凶险。

这里的“道”有两层意思。一方面,可以理解成“水道”,即成型的河道、渠道都行。本来,水可以沿着“道”自由流淌奔向远方,但离开了水道,流向了干涸的洞穴和坎沟,自然凶险无归。

另一方面,可以理解成“道义”。水要脱险,就需要大量的水前赴后继,不断填充眼前的一个个坎穴,也就是说,需要前部的水做出牺牲,才能最终实现整体的“行有尚”。而这种牺牲精神可以看作是“诚信”,也可视为“道义”。

初爻告诉我们,面对危险,为了大局,要有一往无前的牺牲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

《道德经》中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初爻这种危局是一般人不希望面对的,勇于牺牲也是一般人不愿意面对的,但水能做到,心甘情愿、默默无闻地去做,所以几乎接近于“道”了。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

陷于坎沟、洞穴中,有凶险,但也有所收获。

初爻里的水作为先锋,牺牲小我,垫底了。二爻的水则在初爻的基础上水位有所上升,所以,即使还处于陷阱中,险境中,但有所上升,就看到了希望,坚定了信心。

如果二爻能得到五爻的庇佑,那么尽快脱险都是可能的,可惜,二爻与五爻都是阳爻,不相应。也因此,二爻不求大的功劳和收获,有所获得即已满足。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之所以有了小小的满足即可,是因为还没有超出中位。

二爻居中,同时也可以理解成在坎穴深度上的中位。虽然在初爻的奉献下,已经可以蓄积上升水位了,但还没有超过中位,离脱险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先不要着急脱险,能一点点水位上升就应该很满足了。

二爻告诉我们,身临险境,我们要有乐观的精神,从已经取得的哪怕是很小的成绩中看到脱险的希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要逐步积累,总有脱险的那一天。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

前后都是坎沟和洞穴,极度危险,陷入坎穴中,不要有所行动。

三爻是下坎的最顶层,在二爻的基础上,水位继续上升,应该是到了将满未满的时候。本身三爻就是“三多凶”的,奈何上到四爻,面对的还是一道“坎”,还是“四多惧”的位置,所以踌躇不前也很正常。三爻是阴爻居阳位,本身果敢和决断力不是很强,就更好理解了。

那么,为什么不要有所行动呢?本来在现有的险境中,水将满未满,不能急于脱险,否则前功尽弃并可能适得其反。那么只有等,等后续的水到来。当后续的水注满了,就进入下一个坎穴,重复初爻的“险”以及牺牲。

《象》曰:"来之坎坎"终无功也。

本身处于坎险中,下一个面临的还是坎险,是难以脱险了 。

所谓“不三不四”正是描述了三爻目前的状况。前后为难,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爻辞中说“勿用”,既然如此,还是等待吧,不管是继续待在目前的险境中,还是跳出目前的险境而进入下一个坎穴,反正都是处于“坎险”中。

三爻告诉我们,面对重重困境,当我们自身的实力还不足以解决的情况下,不轻举妄动,等待救援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虽无可奈何,但不至于陷入更大的风险而万劫不复。

,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

一樽酒,两簋饭,用瓦缶盛着,很简约地从窗户递进去,最终没有害处。

樽(zūn),古代酒器。簋(guǐ),古代盛黍稷的竹器。牖(yǒu),窗户。

阴爻居阴位,上面是九五,因而应承五爻,显出应有的尊敬。这种尊敬不需要多么奢侈的饭菜去伺候,而是很简约地一樽酒,两簋饭就可以了,没有损害。而且,只能通过窗户去传递这些食物,本身也说明行动是多么的不自由,处于困境中。

《象》曰:"樽酒簋贰",刚柔际也。

一樽酒,两簋饭,表示刚柔转换的阶段。

六三,,再发展就是九五。四爻属于刚跳进一个坎穴,马上五爻就可以临中位了,所以阴阳转换也好还是刚柔相接也好,总之,是做好准备迎接强者,也就是后续更强大的水流。

三爻选择“勿用”,终于等到四爻的结果,进入了下一个克服坎险的阶段。这个阶段依旧需要后续的水来填补,即需要五爻的“九五”给力。水是至刚的,也是至柔的,四爻以阴爻的身份柔顺对待五爻,期待五爻的跟进,同时又很刚烈地做出牺牲,毅然决然地面对坎险,不仅体现了刚与柔的转换,还体现了恰当的时机。

九五,坎不盈,禔既平,无咎。

坎沟还没有被填满,险情已经平复,没有危害。

关于这个“禔”,历来有很多的解释,个人以为程颐的“祗,宜音柢,抵也”比较恰当,即抵达了。可以理解成水位虽没溢出,却也达到与坎沟上沿持平的位置,也可以理解成到达了危险消除的位置。

无咎,没有危害,大约也因为九五尊贵的位置吧。所以在生活中,很多危险是对于没有实力的人来说的,对于真正有实力的,就不构成坎坷和威胁了。比如面对一个高昂的手术费用,一般家庭顿时就陷于困境,卖房都不一定够,但对于富豪来说,虽然病还得治,危险还没解除(坎不盈),但财力上轻而易举,有望手术后就好(禔既平)。从这点看,五行中水主财也还是有道理的。

《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为什么还没有溢满?是因为中间的实力还没有达到。

这里的“中”,指的就是坎卦卦象中的阳爻,位于中位,还没有做大做强。如果更深一层去理解,就是即使中间的实力够了,但保持低调,没有自大,没有任性,所以看上去就是“坎不盈”的未满状态。

上六,系用徵纆,寘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用绳索捆绑住,置于丛棘中,多年不能脱困,凶险。

徵纆(huī mò),"徽"是三股的绳。"纆"是两股的绳。常特指拘系犯人。

“寘”(zhi),通“置”,放置于。而"丛棘",又是监狱外常种之物,看来身陷囹圄的牢狱之灾是免不了了。

为什么眼瞅着五爻就要化险为夷,已经无咎了,上爻却身陷囹圄了呢?不是应该脱险,转危为安的吗?其实,《易经》的智慧,包括“水”的智慧也在这有所体现。

上爻确实是在五爻之上,也度过了重重之险,但这时候往往就容易麻痹大意,沾沾自喜,以为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一切平安无事了,就狂妄起来,胡作非为起来,甚至想以此作为补偿,所以不犯事都难。

《象》曰:上六失道,凶三岁也。

上爻失去道义,陷于凶险三年不得脱困。

这个三岁就是个量词,形容多年,不必过多解读。而这个“道”,前文曾经提到过“水道”,这里也适用,即没有沿袭前五个爻位一贯的“理念”,脱离了“道”。另外,理解成“道义”也行,即背叛和辜负了前五个爻位的努力。

五行中,水主财,也主险,颜色上主黑。生活中,一些管理财务的人员往往就犯了错误,为什么?手中掌握着金钱财富啊,如果不能自律,从一点点的小来小去发展到后来的数额巨大,就不仅是“失道”了,更是犯罪。黑色体现在此处,不啻于一种“黑色幽默”。所以,水的坎险说明,利益越大、诱惑越大之处往往也正是危险之处和陷阱所在。

五行中,水还主智,怎么解释?前文已经说到“得失”的大智慧,甘于付出。上爻则是“利令智昏”,小聪明犯了大错误,得不偿失。如果我们都能从上爻“失道”的“凶三岁”这个反面教材中得到启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无疑就是坎卦给予我们的大智慧!

《道德经》中,水又是很有“德”,几近于“道”的,什么原因?其实,太多的水是不能顺利入海的,各种原因消耗在了各种场合,即陷于险中直至消失。不计回报,不挑环境,默默无闻。即使是归入了大海的,也再度蒸发形成雨水重回大地,一遍遍地历经坎险,造福人类。所以老子高度评价为“上善若水”!

对于水来说,历经重重险阻早已习以为常,因为每次的消亡都是服务于自然和人类,并又重获了新生。所以,《易经》的上经以坎离为终结,下经又以坎离所组合成的既济卦与未济卦作为终结,并成为下一个循环的开始。

坎卦解读完毕,下一篇我们继续解读上经的最后一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卦,离卦。敬请关注。

诗经取名全集:10个水蜜桃般的新生儿名,光彩夺目

关注《吉生起名》小程序,免费起中文名、 英文名、乳名小名,查重名、查汉字五行!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名字与人终生相伴,某种程度上代表人一生的缩影。有一个好的名字,就如同人生或事业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一个好名字的标准不仅易读、易写、好听外,还应带有深刻的寓意内涵。

《诗经》的美,让其随手“捡”出来的名字,都如此动人。诗经优雅隽永的名字,是生活的美好憧憬。

一、《诗经》中水蜜桃般的新生儿名

1. 同宜

出自《诗经·谷风》:黾勉同心,不宜有怒。翻译:夫妻共勉结同心,不该动怒不相容。经营婚姻不易,夫妻之间应该同心协力,相互包容。经营婚姻不易,夫妻之间应该同心协力,相互包容。

2. 如兮

出自《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释义:一天不见心上人,就好像隔了三秋长啊!形容思念人的心情非常迫切。

3. 同翔

出自《有女同车》: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姑娘和我同路行,容貌就像木槿花。体态轻盈像鸟翔,佩玉锵锵悦耳响。美丽姑娘她姓姜,美好声誉人难忘。

4. 子游

出自《诗经·国风·齐风·载驱》:「汶水滔滔,行人儦儦。鲁道有荡,齐子游敖」。解释:中国古代有位著名的词人叫秦子游,因此,用子游这个名字,可以看做是对男孩子才学的期许。另外,「子游」这一名字也谐音「自由」,游字本身也有游历、远游的意思,所以该名字可指男孩自由自在,游目骋怀,朝气蓬勃。

5. 羽归

出自《诗经·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译:微弱蜉蝣在空中振翅飞舞,漂亮的外衣色彩鲜明夺目。叹其生苦短我心溢满忧伤,我将如何安排人生的归宿?

6. 河君

出自《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在河滩。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

7. 光桢

光:光,明也。——《说文》

桢:维周之桢。——《诗·大雅·文王》

意味着宝贝在人生道路上能树立心态开朗的良好品格,做一个锲而不舍的人。

8. 升祐

升:升,十龠也。从斗,亦象形。——《说文》

祐:自天祐之。——《易·系辞上》

寓意孩子在以后人生旅途中能具有傲然挺立的优良品质,真正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9. 泓爽

泓:泓,下深貌。——《说文》

爽:清亮、明朗、明智、痛快意指清新爽朗、明艳动人、神清气爽。

寓意宝宝在日后的发展中,能够胸襟开阔,做一个有英姿勃勃优良品质的人。

10. 君怀

君:君,尊也。——《说文》

怀:怀瑾握瑜兮。——《楚辞·九章》

寓意着孩子今后的路途中能拥有志向远大的珍贵品质,做一个胸怀宽广的人。

《诗经》是一部百科全书,它关注于现实生活、由现实生活触发出真情实感;读《诗经》犹如读一部诗歌化的历史。

本文由 吉生起名 宝宝科学起名改名专业人工服务平台原创。

二、《诗经》怎样起小孩名

1. 用期望法取名

父母们在取名的时候,多多少少会把自己的期望融入到名字中去,采用期望法的方式来取名,是很多父母都经常使用的,也是非常方便的方式,比如希望自己宝宝聪明又漂亮,取名如丽颖,就是代表着聪颖又美丽的意思。

2. 用代表聪明、睿智、天赋的字起名

父母希望自己的小孩学业出色,最好受到高等教育且衣食无忧,工作稳定,所以可能会对代表聪明、睿智、天赋的字感兴趣。如:颖、灵、睿、锐、哲、慧、敦、迪、明、晓、显、悉、晰、维、学、思、悟、析、文、书、勤等。

2019最新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题,孩子考试常考汇总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

*部分内容预览 完整版请下载*

(一)短暂的秋天

“一日三秋”这个成语,本意并不是指秋天短,我这里写的却是短暂的秋天。大兴安岭的最北端——祖国北极的秋天能有多长呢?六月二十几日还有霜冻,就算是春天吧;八月二十几日又下早霜了。春、夏、秋三季才两个多月,秋天能有多长就可想而知了。然而这短暂的秋天却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刮了一天的西北风告诉我们:都柿已经由酸变甜了。星期天,我们便成群结队地进山采都柿。顷刻间,寂静的山林热闹起来,欢声笑语溢满山林,小朋友们穿着花衣像美丽的蝴蝶,在山林里来回飞舞。一会儿这里喊:“都柿真多啊!”一会儿那里又喊:“快来呀!这儿的都柿又多又大……”

都柿很美,黑红的茎秆七八寸高,上面缀满了黑蓝的“珍珠”,水灵灵的,放到嘴里又酸又甜,只要一提到它,不知不觉地就流出了口水。

正是采都柿的好时候,蘑菇又出来了:草黄色的草蘑这儿一片,那儿一片,有的还形成了蘑菇圈,可圆可圆啦。洁白柔嫩的白蘑水灵灵的;杏黄色的小黄蘑头顶上还有一点红色,小巧玲珑,像一顶美丽的小雨伞;花脸蘑就像戏曲里的大花脸;又肥又大的“粘团子”粘糊糊的,它还能出口换取外汇呢;榆黄蘑在一个树墩上就能采满一篮儿;还有一对对珍贵的“猴头”,它浑身都是白色,毛茸茸的,真像小猴子的脑袋,听说它还是宴席上的佳肴呢;那些粉红、浅蓝的漂亮的蘑菇是有毒的……

一场霜冻过后,“臭李子”不涩了,变得又甜又香;山丁子不硬也不酸了,变得里面带点酸甜;刺玫果也变得有了清香气;还有“一把抓”、“狗”、小葡萄等都成熟了。这时大人们开始了秋收,而孩子们便采这些野果去了……

仅过了两个星期,人们都穿上了棉衣,大地也披上了银装。孩子们进入了冰上的乐园,大人们迎来了木材生产的黄金季节。

1.用“______”画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2分)

2.根据自己的理解,连一连。(3分)

草蘑  黏糊糊的,能出口换外汇

白蘑  草黄色的,有的形成了蘑菇圈

小黄蘑  洁白柔嫩,水灵灵的

花脸蘑  浑身都是白色,毛茸茸的,像小猴子的脑袋

“粘团子”   像戏曲里的大花脸

猴头   杏黄色,小巧玲珑,头顶上有一点红色

3.文中详写了哪两种山货?略写了哪些山货?(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写的是哪个地方的秋天?那里的秋天有什么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九年级语文课内外古诗词赏析大全!

九年级上册

行路难(其一)(唐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遥想当年,姜太公磻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受聘在商汤身边。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主题】抒写了世路艰难、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交错地反映在这首诗中。

【写法】(1)叙事开篇,夸张的手法。用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的宴饮,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不能饮,心茫然。(2)联想,用典。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3)直接抒情。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巴山楚水一带荒远凄凉,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回到家乡后,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哼唱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在沉舟旁边有上千条船争相驶过,枯败的病树前万棵绿树生机勃发。今天听到你为我作的那一首诗,就借这杯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主题】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写法】(1)颔联用典故。“闻笛赋”表达深沉的怀旧之情。“烂柯人”说明自己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了。(2)颈联以“沉舟”“病树”自比(比喻),生动地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客观揭示了新陈代谢万象更新的自然规律。表现出豁达的胸怀。后人常引用这两句来说明:没落的事物,就由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依然要按着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3)此诗感情沉郁,但前后感情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悲愤),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亮又圆?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但愿离人能平安康健,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主题】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表现了词人乐观的情怀和美好的祝愿。整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简析】词的上阕开头四句发出了“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矛盾之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时作者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句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之憾可以从兄弟友爱中获得补偿,全词以美好的境界结束,表现了词人乐观的情怀和美好的祝愿。

月夜忆舍弟(唐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主题】本诗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常见题型】

1.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

这两句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的意思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最圆最亮,这里的景融入了诗人更多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思亲思乡情感的真实体现。

2.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

“月是故乡明”——思乡;“有弟皆分散”、“寄书长不达”——思亲;“况乃未休兵”——对战争停止的期盼。

长沙过贾谊宅(唐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译文】你被贬于此寂寞地住了三载,万古留下你客居楚地的悲哀。踏着秋草独自寻觅你的足迹,只有黯淡的斜阳映照着寒林。为何明君却独对你恩疏情薄,湘水无情怎知我对你的深情?江山已经冷落草木已经凋零,可怜你究竟何故被贬此地呢!

【主题】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常见题型】

1. 本诗颌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答案:颔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2.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本诗借古讽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译文】早晨我把一篇谏书上奏给朝廷,晚上被贬潮州离京八千里路程。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能以衰老为由里吝惜残余的生命呢!阴云笼罩着秦岭家乡可在何处?大雪拥塞蓝关马儿也不肯前行。我知道你远道而来该另有心意,正好在瘴江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常见题型】

1.“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一联中,“朝”和“夕”、“九重天”、“路八千”都包含有鲜明的对比之意,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处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对比反映了诗人命运急剧变化的处境。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忠心为国却遭贬谪的怨愤之情。

2.颔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态?试作简要分析。

想要为皇帝革除弊端,哪能因衰老就吝啬残余的生命。这一联表明了诗人对国家的忠心,同时表明自己因忠心却被贬的抑郁不平的心情。

3.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家何在”表达了诗人对家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马不前”写出作者心事过重、前路的艰辛。通过对前路渺茫、严峻寒冷的环境描写,与孤苦渺小的个人形成强烈的对比,暗示前路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愁思、内心无尽的难舍悲凉、忧家伤国之情。

商山早行(唐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文】黎明破晓起身,套子驾车铃声叮当。踏上遥遥征途,游子不禁思念故乡。残月高挂苍穹,村野客店鸡鸣声声;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迹行行。槲树枯叶飘落,悄然铺满静寂山路;枳树白花绽放,映亮原本暗淡店墙。令我触景伤情,不由想起归乡之梦。遥想野鸭大雁,早已挤满曲岸湖塘。

【主题】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常见题型】

1.“客行悲故乡”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与之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

思念故乡;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颔联是被人传诵的佳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只用几笔淡墨的线条,就勾勒出富有画意的山村“霜月早行图”;每句有三个名词组成,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早春图”;通过景物,含蓄地表示“道路辛苦,羁愁旅思”。

3.“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天色的昏暗,突出了行之“早”。

4.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内容: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留恋故乡的真挚感情.才离开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

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

5.“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作者通过想象写成群的凫雁在水中嬉戏,表现欢乐的气氛,从而反衬旅居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悲。

咸阳城东楼(唐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译文】登上百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秦汉宫苑,一片荒凉。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叶间。行人莫问当年繁华盛事,都城依旧,只见渭水不停东流。

【常见题型】

1.根据内容,概括作者“愁”的原因和作用。

官宦在外,思念家乡;国势动荡,危机四伏;江山依旧,世事沧桑。一个“愁”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以“愁”开篇,其后交待“愁”的缘由(用首句引出下文情感的抒发)。

2.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颈联晚眺近景,虚实结合(或从“视听结合”的角度分析也可);强调过去的禁苑深宫,现今只是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蝉不识兴亡,依然如故(或:今昔对比)沧桑的世事,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吊古之情油然而生。(或“引发诗人的思古幽情”)

3.《诗境浅说》评“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谓“绝妙好词”, 试从内容角度赏析。

“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全诗的警句。周围的群山雨意越来越浓,大雨即将到来,城楼上已是满楼的狂风。全句只有寥寥七个字,十分形象地写出山城暴雨即将来临的情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但是作者并不仅仅只是写自然界的变化,而是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唐皇朝的统治,已经面临着崩溃在即的危机。社会也到了大变动的前夕。这种社会大变动的征兆,已经反映得极为明显。也是出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面。所以作者才写出这个概括性极强又十分形象的诗句。由于自然界的变化与社会的大变动具有某些共性特点,所以它的引申意义被后人在许多场合引来说明社会大变动即将到来的某种征兆。

无题(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主题】《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唐代诗人李商隐以男女离别为题材的爱情诗。以句中的“别”字为通篇文眼,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抒发了无比真挚的相思离别之情,但其中也流露出诗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闷苦,具有浓郁的伤感色彩,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并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深切思念。诗中融入了诗人切身的人生感受。

【常见题型】

1.首联中的两个“难”分别是什么意思?体会“东风无力”的表达效果。

分别指困难,难受。“东风无力”指春天将尽,春风已没有先前那种催生万物的力量。既点明时令,又造就一种伤感的气氛。

2.分析颔联内容手法上的特色。

颔联写别后相思,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丝”与“思”谐音,以蚕丝、蜡泪象征爱情,而其中的“死”、“泪”则暗示爱情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方”、“始”都是“才”的意思。语言巧妙,精彩感人,因而古今传诵。

3.颈联是写实吗?一个“改”字道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颈联用虚拟的手法,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一个“改”字,见出离别之久,相思之苦。

4.分析尾联的妙处。

尾联以神话虚拟现实,把自己的满腔相思寄托给了传递信息的神鸟,借蓬山的虚无飘渺来表达自己可望而不可即的复杂心态,同时尾联照应开头。

行香子(宋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译文】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常见题型】

1.填空:这首词随作者的春游(游览)顺序(或游踪)展开景物描写,作者笔下的景色具有色彩明丽、生机勃发(或欣欣向荣)的特点。

2.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这首词语言简洁,极少修饰;如“红、白、黄;啼、舞、忙”,有静有动,有色有声;描绘出一幅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美好图画。(切合题意,举出实例,分析具体即可)

3.词人在词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层层绿树,环绕村庄,盈盈碧波,涨满池塘。这里鲜花盛开,色彩缤纷,让人沉醉。逶迤缭绕的围墙内,茅堂隐隐,小桥流水近旁,酒旗飘扬。这里莺鸣蝶舞,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表达了诗人对农村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4.请对这首词写景的手法及其语言特点进行赏析。

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上片侧重描述静态景物,静中有动;下片侧重描摹静态景物,静景动景又相互映衬,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这首词格调轻快,语言清新、浅近。质朴自然的村野风光随着词人轻松的脚步、欢快的情绪次第展开,达到词的节奏与词人的感情之间的和谐统一。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常见题型】

1.对比是本首词一大特色,如内容上“不识愁”和“识尽愁”、“少年”和“而今”构成对比。

2.上下两阕紧扣一个“愁”字来写,这两个“愁”有何不同?

前者是“闲愁”,涉世未深的少年的做作之愁;后者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无法言说的“哀愁”。

3.这首词下片“欲说还休”采用叠句手法更真切地表现了词人内心的痛苦与孤独。

4.“而今识尽愁滋味”的“尽”有什么表达效果?

概括词人半生艰难辛酸的经历;使整个词作在思想感情上作了一个大转折。

九年级下册

渔家傲·秋思(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都难以入睡,将军已是头发花白,士兵抹着思乡的泪水。

【主题】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写法】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主题】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写法】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一梦醒来,可惜已是白发人!

【主题】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抒发了作者想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却已年老体迈的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写法】壮烈和悲凉、理想和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

满江红(清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译文】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身子不在男儿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主题】这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写法】上片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词的下片写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这种担心和忧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大家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略带寒意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主题】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写法】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译文】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睛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

【主题】这首词是作者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上片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下片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结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

【写法】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译文】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 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主题】此词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

【写法】全词想象丰富,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浣溪沙(清 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译文】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方向前进。北风呼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深秋远远的边塞,使人不禁情伤。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地的城堡上显得尤其荒凉。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关城头的旗杆上。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能平?

【主题】该词上片“身向”句说明行程辽远。“北风”句谓寒风吹来,满耳尽是马嘶之声。然后作一小结。下片“一抹”二句写眼前景色,末句画龙点睛,指出了这首词的主旨在于“古今幽恨”。

【写法】全词情景交融,结尾处更是点明主旨,加强语意,抒感。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他说)“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主题】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十五岁从军,到八十岁才退伍归来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悲惨情景,揭露了封建社会中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普通老百姓带来的灾难,以及乱世中人,被迫裹挟于时代潮流中,心中充满了对战争的厌恶。

【写法】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主题】作者在这首诗中,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奇寒雪景,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依依惜别的真挚感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写法】这首诗将咏雪与送别巧妙结合,以送别为主旨,以咏雪贯串全篇,“雪”分别出现在送别前,饯别中,临别时,送别后,将塞外雪景写得千姿百态,气象壮阔,衬托了惜别之情。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主题】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写法】全词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融化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通篇三问三答,层次分明,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

过零丁洋(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主题】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写法】诗人运用地名表达事件和心境, 诗人运用地名表达事件和心境,虚实结合,浑然天成。末句直抒胸臆。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主题】这首元曲中的怀古小令,从壮丽的山河中,联想到历代的兴亡,又从朝代的更替,想到百姓的痛苦,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写法】 (1)借古讽今。(2)写景、抒情和议论三者紧密结合。开头三句写景,中间四句以抒情为主,最后四句议论。

南安军(宋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译文】梅花岭上的南北路口,凄风苦雨把征衣湿透。越过梅岭谁与我同路,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山河将存在万古千秋,城郭却暂时落入敌手。饿死家乡是我的愿望,梦里采薇在首阳山头。

【主题】前两联叙述了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以及作者的感慨,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颈联以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尾联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完成“首丘”之义的心愿。

【写法】这首诗逐层递进,声情激荡,不假雕饰,而自见功力。作者对杜甫的诗用力甚深,其风格亦颇相近,即于质朴之中见深厚之性情,可以说是用血和泪写成的作品。

别云间(明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译文】三年来戎马倥偬颠沛四方,今日反清事泄身陷罗网。风光无限的山河都在流泪,谁还说天地之间无比宽广?我已经知道即将面对死亡,却依依难舍生我培养我的故乡。我死后不屈的魂魄仍将归来,看到后继者高举战旗让它在空中飘扬。

【主题】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慨叹,而是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写法】这首诀别诗写得满纸血泪,一片丹心,风格慷慨悲凉而又高亢激越,是一篇大义凛然的正气歌。

山坡羊·骊山怀古(元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译文】在骊山上四处看看,阿房宫已经被一把火烧没了,当时的繁华富貌,现在在哪里?

只看见了荒凉的草,水流回旋弯曲,到现在遗留的仇恨像烟雾一样。列国的周齐秦汉楚,这些国家,赢了的,都变成了灰烬;输了的,都变成了灰烬。

【主题】《山坡羊·骊山怀古》为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受而创作的一首散曲,六七句讽刺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结尾两句显示了一位封建文人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此曲揭示封建统治者因荒淫奢侈和争权夺位而导致灭亡的历史教训。

【写法】触目伤怀,引史为证,感情痛切,风格沉郁,抒发了世事无常、徒增悲叹的感叹。

朝天子·咏喇叭(明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译文】喇叭锁呐呜呜哇哇,曲儿小来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凭你来抬声价。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能到哪里去分真和假?眼睁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鹅飞罢!

【主题】《朝天子•咏喇叭》这首散曲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上是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写法】全曲借物抒怀,虽然没有正面提到宦官的字样,却活画出了他们的丑态,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对他们的痛恨情绪。

部编版小学语、数、英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反刍(8)

今天是2019年9月11日,星期三。

一场秋雨一场寒,经过昨天的一场大雨,温度降了不少。

今早的宝贝主动添加了衣服,因为这周坐在窗边的位置,刚刚感冒全愈的孩子终于懂得照顾自己的小身体了。我感到非常开心!

今天的早饭是母亲一大早起来准备的,一锅洁白香气四溢的白稀饭,是宝贝的最爱。

母亲熬的粥能让不爱吃稀饭的人都能吃上一大碗,这个人就是我。我一般不爱吃稀的,这一点与母亲正好相反。但宝贝这一点随了外婆,爱稀饭爱到只要见到哪怕是剩的也要吃得一点不剩,这一直令我不解。一天,我问孩子为什么如此爱稀饭,仍在回味的宝贝说每一口吃完都是香香甜甜的味道。

我自己也因为孩子的最爱,时常熬粥,却总也熬不出母亲的味道。因为母亲经常提醒我,熬粥时人不能离开,要一直守在锅边,而且要大火。这就要求主厨时刻要保持精力高度集中,稍不留神米汤就溢出来了。米汤没了,稀饭自然就不会香。

可是,现在如我这般年龄的人,基本不愿在锅边一直守着,因为那不是熬粥,那简直是在熬人,感觉太浪费时间。

我曾认为稀饭是世上最难做的饭,因为太耗时,太无趣。

是的,我从一开始就嫌弃煮稀饭这件事,因为它平淡无奇,因为它寡淡得令我觉得根本不值得为此付出宝贵的时间。于是,我做出的稀饭就真的是淡而无味的,虽然它也叫稀饭。

只是,可爱孩子依然说只要是稀饭就是美味,这是宝贝对我的迁就,更是对我的爱。

于是,我慢慢静下心来,照看着锅中在旺火的高温下欢快翻腾的米粒。那米似被注入无限活力,水欢腾着,米欢腾着。我也有了,自然的米香很快被激发出来,溢满小厨。

之后的某一天,可爱的宝贝竟然主动要求要为我们煮稀饭,一直驻守在锅边小小的她安静地独自熬煮,不紧不慢,等白粥出锅,味道竟与母亲做的像极了。

母亲为我们做了一辈子的饭,总是那么充满,我自愧不如。

女儿视一碗淡而无味的白稀饭为世间珍馐,如此对食物的不挑择也令我自愧不如。

一位全心用爱熬制,一位享受其中用心体味,祖孙俩的素味让我也感到了一切都要静下心来,慢慢成就看似平淡的奢华。因为爱无价。。。

语文:汉语拼音第六课

三个超霸道的声母:j q x

继续复习有介母的三拼音节,先拼ji 、qi、xi, 再拼jia、qia、xia

之后,就是当这三个声母与ü相拼时,ü要去掉两个点。为了好记叫做:j q x 见了鱼眼要挖掉。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这三个声母都不能与u相拼,所以当他们与ü相拼时,就没有必要再写两点,省略后,也不会引起混淆,故要去“鱼眼”。

数学:希望今天的题不会绕到小同学

第一题:智力竞赛的四位优胜者,第一名比第二名多得2分;第二名比第三名多得2分;第三名比第四名多得2分。他们一共得了20分,请问他们各得几分?

第二题:50个同学参加期末考试,每个学生至少有一门是100分。语文得100分的有39人,数学得100分的有42人,语文、数学都得100分的有多少人?

英语:MODULE 8

1.注意发音很接近的:kite 与cat

2.否定的表达:I don't know.

No, it isn't!

肯定的回答:Yes, it is.

3.对方位进行提问:where's ...

新词:

monster

new

kite

or

don't=do not

know

no

isn't=is not

help

where's=where is

in

bag

本课内容不多,重点还是巩固前面所的颜色与常见名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