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提车吉日

反面无情(反面无情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1-15 16:14:21 作者:行尸走肉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生活中遇到的这些小人,要趁早远离!

《论语·述而》有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所谓小人,就是那些品行不端、阴险狡诈之人,时常伪装自己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古往今来,从不缺奸伪狡猾的小人,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处处算计于他人,让人吃尽苦头。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对于生活中遇到的这些小人,一定要趁早远离,以免受到伤害!

01

唯利是图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就算身处困境也能坚守底线,安贫乐道;而小人在不得志时就会不择手段,胡作非为。

那些唯利是图的人,斤斤计较,总想着占人便宜,一旦产生利益冲突,就会反面无情。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时期,天下大乱,武将笮融招募数百人投入了徐州牧陶谦麾下。

陶谦见他颇有本事,便对他委以重任,让他负责当地三郡的粮草运输。

可陶谦却是看错了人,任职期间,笮融唯利是图,大肆敛财,贪污了不少钱财。

公元193年,曹操为报父仇攻打徐州,笮融只能带着手下来到广陵郡。

广陵郡守赵昱热情招待了他,可他因为觊觎广陵的富饶,便对收留自己的赵昱起了杀心。

在一次宴席中,趁酒酣之机将赵昱杀害,大肆抢夺广陵郡,然后继续南下寻找目标。

之后,他又投靠了好友秣陵太守薛礼,然后如法炮制,又杀害了薛礼,将秣陵抢劫一空。

195年,在和袁绍争斗的扬州刺史刘繇,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又接受了笮融。

随后,笮融被刘繇派遣协助豫章郡郡长朱皓抵御荆州刘表的进攻。

而笮融死性不改,又残忍杀死了朱皓,刘繇发现此事后,亲自派兵围剿笮融。

笮融无奈逃回深山,却被山中痛恨他的百姓联手杀死,最后连他的首级被供奉给刘繇。

人心,是最难看透的东西,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正如古人所说:“宁给君子提鞋,不和小人同财。”

人生在世,宁愿为君子提鞋,也不要与唯利是图的小人为伍。

和唯利是图的小人相处,稍不谨慎,就会被在背后捅刀子,吃下大亏,让人防不胜防。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君子重义,小人重利,远离唯利是图的人,才能避免吃亏,一生顺遂。

02

搬弄是非

《菜根谭》中云:“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老在背后说人是非的人,正是爱搬弄和制造是非的人。

这种人,最善于捕风捉影,喜欢在背后嚼舌根,挑拨离间,经常惹出很多麻烦。

古时,有一妇人,表面一副贤良淑德的样子,然而背后喜欢搬弄是非,挑拨离间。

邻居家的儿媳妇本对婆婆十分孝顺,她见状,便开始在那婆婆跟前说儿媳妇的坏话。

于是,婆婆整天责骂儿媳妇,儿媳妇本就老实,只能逆来顺受,婆媳关系开始失和。

有一天,儿媳妇的表弟经商恰好路过此地,便想着顺路来探望表姐。

正好婆婆母子俩都外出了,只有媳妇一人在家,媳妇做了一桌好菜款待表弟。

不巧的是,媳妇热情给表弟夹菜时被那个爱搬弄是非的妇人看见了。

待婆婆母子回来后,妇人便偷偷将看到的事情添油加醋地告诉了母子俩。

话里话外指责那媳妇不守妇道,趁家中无人便领男人来家里。

母子俩闻此怒不可遏,进门后不由分说地就将正在收拾饭菜的媳妇暴打一顿。

丈夫让媳妇供出男人是谁,媳妇吓得忙解释是自己表弟,可母子二人都不相信她。

媳妇见自己百口莫辩,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一时想不开便自尽了。

待众人了解事情原委后,纷纷斥责这个妇人搬弄是非,丈夫也一纸休书将她赶出家门。

生活中,总有人惟恐天下不乱,恶意揣测,有意无意地挑起事端,造成无法挽救的后果。

佛说:“不求他过失,亦不举人罪,是人当解脱。”

做人,不要太苛求他人的过错,也不要举发他人的罪过,人才能真正得到解脱。

随意批判和非议他人,心术不正,胡搅蛮缠,扭曲事实,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喜欢背后搬弄是非,只会伤人伤己,对其敬而远之,才能保护自己,远离祸患。

03

不懂感恩

古语言:“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当给别人的帮助让其形成了依赖时,感激就会变成理所当然,一旦停止,就会找人记恨。

不懂感恩的人,只看重自身利益,对别人的善意习以为然,只会让人心生厌恶。

从前,有个小男孩,他上学路上总会经过一个种满苹果的庄园。

园主见他可爱,心生欢喜,便从树上摘下一个苹果送给他。

接下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男孩每次经过时,园主都会送他一个苹果。

后来,园主因为上了年纪,再也没有精力去种植苹果,男孩也不再收到园主送的苹果。

而小男孩因为没有再收到园主送的苹果,而一纸状书状告了老园主。

老园主以为,他长久的善意一定会得到男孩的感激,没成想得到这种结果。

男孩要求老园主不能停止送他苹果,因为这几年来,他已经把每天收到苹果当作理所当然。

而当老园主停止给他送苹果时,他就觉得是老园主亏欠他的。

于是,老园主长久以来免费赠送的苹果,换来的是男孩不懂感恩的状告。

人,一旦习惯了索取,习惯别人对自己的好,就会忘记对他人的善意表示感激。

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人这一生,可以不优秀,可以不成功,但一定不能贪得无厌,不懂感恩。

你永远也感动不了一个不懂感恩的人,再多的付出也是徒劳,这样的人终究会被社会遗弃。

这世上,本就没有无缘无故的付出,不懂知恩感恩的人,比狼更可怕,不与之深交,才能不受伤害,生活舒适。

《孟子》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选择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终究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生苦短,要会识人辨人,事事多留个心眼,小心提防,不要轻易被小人所蒙蔽。

亲君子,远小人,和那些对自己德行有帮助的人交往,才能不断修炼自我,人生步步高升。

来源:微信公众号:“哲学人生网”

作者:哲学君·唯康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南唐著名词人冯延巳 诗文150篇大全集

冯延巳(903年—960年),又作延己、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大臣。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 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有词集《阳春集》传世。

冯延巳在南唐开国时,因为多才艺,被南唐烈祖李昪任命他为秘书郎,让他与太子李璟交游。后来李璟任元帅,冯延巳在元帅府掌书记。

李璟登基的第二年,即保大二年(944年),就任命冯延巳为翰林学士承旨。

保大四年(946年),冯延巳出任宰相。

保大五年(947年),陈觉、冯延鲁举兵进攻福州,结果死伤数万,损失惨重。李璟大怒,准备将陈觉、冯延鲁军法处死。冯延巳为救两人性命,引咎辞职,改任太子太傅。

保大六年(948年),冯延巳出任抚州节度使。在抚州任职数年,并没有什么政绩。

保大十年(952年),冯延巳再次担任宰相。

冯延巳当政期间,先是进攻湖南,大败而归。后是淮南被后周攻陷,冯延鲁兵败被俘,宰相孙晟出使后周时不屈遇害。

显德五年(958年),冯延巳被迫再次罢相。当时朝廷里党争激烈,朝士分为两党:冯延巳与宋齐丘、陈觉、李征古等为;孙晟、常梦锡、韩熙载等人为。几次兵败,使得李璟痛下决心,铲除党争。于同年下诏,历数宋齐丘、陈觉、李征古之罪,宋齐丘放归九华山,不久就饿死在家中,陈觉、李征古被逼自杀。至此,宋党覆没。而冯延巳属于宋党,居然安然无恙,表明李璟对冯延巳始终信任不疑,也可能是冯延巳作恶不多。罢相两年后,即建隆元年(960年)五月,冯延巳因病去世,终年五十八岁,谥号“忠肃”。

冯延巳的词集名《阳春录》,有的题作《阳春集》,北宋时就有传本,但宋代的本子早就失传。现存最早的本子,是明人吴讷的《唐宋名贤百家词》抄本,清代抄刻本也有不少。但各本收词不尽相同,有的收有伪作。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的曾昭岷、曹济平、王兆鹏和刘尊明编著的《全唐五代词》,收录冯延巳词112首。(选自《南唐二主冯延巳词选》)

史料记载《南唐书·卷十一·冯孙廖彭列传第八》1.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这首词是拟写闺情之作,全篇以写景始而以情终,景中含情,情又衬景,因而被评为“金碧山水,一片空蒙。”(谭献《谭评词辨》)

2.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五代: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敢辞 一作:不辞)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这是一首表达孤寂惆怅的言情词。全词所写的乃是心中一种常存永在的惆怅、忧愁,而且充满了独自一人承担的孤寂、凄冷之感,不仅传达了一种感情的意境,而且表现出强烈而鲜明的个性,意蕴深远,感发幽微。

3.谒金门·风乍起

五代: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冯延巳这首词写贵族少妇在春日思念丈夫的百无聊赖的景况,反映了她的苦闷心情。由于封建社会妇女无地位,上层社会的妇女依附于男子,女子又禁锢在闺房,精神上很忧郁,这种情况在封建社会相当普遍,因此古典诗歌中写闺阁之怨的也有很多,这种闺怨诗或多或少从侧面反映了妇女的不幸遭遇。如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词着力表现的,不是情事的直接描述,而是雅致优美的意境。

4.长命女·春日宴

五代:冯延巳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这是一首年轻女子向她的郎君祝酒陈愿的词,具体创作年代不详。

这首词实际是祝酒词,描写春日开宴时,夫妇双方祝酒陈愿。前两愿分别祝郎君与自己长寿健康,第一愿以梁燕双柄喻夫妻团圆,天长地久。冯词三愿对于人问恩爱夫妇而苦则相当典型,主人公不求富贵.惟愿夫妇相守长久,意愿虽强而所求不奢,表现了古代女子对美满生活的追求。

在具体描写上。本词不但通过人物的语言来抒情,而且通过相应的具体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春日、绿酒、情歌、呢喃燕语,构成了极美的意境,对于爱情的抒写是极有力的烘托。

整首词采用妇人口吻,语言清新明丽,语浅情深,可谓做到单纯与丰富富、平易与雅致高度统一,深得民歌精髓,化平凡为神奇,艺术效果奇妙。

5.清平乐·雨晴烟晚

五代:冯延巳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南唐时期冯延巳居宰相之职,当时朝廷里党争激烈,朝士分为两党,使得李璟痛下决心,铲除党争。这首词正是词人感慨时局之乱,排忧解闷之作。

6.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五代:冯延巳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这是首闺怨词,冯延巳用闺情以自抒己怨望之情,同时摆脱了花间派词人对妇女容貌与服饰的描绘,而转向人物内心感情的刻画。

7.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五代:冯延巳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依依 一作:悠悠)

这首词从字面看,是描写一女子对她游荡在外的丈夫久久不归既埋怨又难以割舍的缠绵感情。从一开头的“行云何处去”到最后的“梦里无寻处”,女主人公的情感始终在怨嗟与期待、苦闷与寻觅的交织中徘徊。作为一首优秀的闺情词,由于抒情的深刻与典型,往往容易唤起人们更广泛的联想,因而这首词中所抒发的“忠厚缠绵”之情,似乎也概括了更广泛的人生体验。

8.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五代:冯延巳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②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9.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五代:冯延巳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冯延巳作为两朝元老,从四十四岁开始作宰相到五十六岁最后一次罢相,十二年中间四次罢相。他一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冯延巳借这首词来抒发自己“忧生念乱”之情,他词作中的主人公往往是代他自己而发言的。

10.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

五代:冯延巳

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

罗帏中夜起,霜月清如水。玉露不成圆,宝筝悲断弦。

这是一首思妇念远之小令。词人将时间集中在一个清秋之夜,将环境集中于一所闺房之内。在以内环境描写人物心态时,又以外环境进行氛围的渲染,从而使人物的情绪得到更加充分的显现。

11.三台令

唐代:冯延巳

春色,春色,依旧青门紫陌。日斜柳暗花嫣,

醉卧春色少年。年少,年少,行乐直须及早。

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更深影入空床,

不道帷屏夜长。长夜,长夜,梦到庭花阴下。

南浦,南浦,翠鬟离人何处。当时携手高楼,

依旧楼前水流。流水,流水,中有伤心双泪。

12.谒金门

五代:冯延巳

杨柳陌,宝马嘶空无迹。新着荷衣人未识,年年江海客。

梦觉巫山春色,醉眼花飞狼籍。起舞不辞无气力,爱君吹玉笛。

13.长相思

唐代:冯延巳

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闲庭花影移¤

忆归期,数归期。梦见虽多相见稀,相逢知几时。

14.蝶恋花

唐代:冯延巳

窗外寒鸡天欲曙,香印成灰,坐起浑无绪。

庭际高梧凝宿雾,卷帘双鹊惊飞去。

屏上罗衣闲绣缕,一晌关情,忆遍江南路。

夜夜梦魂休谩语,已知前事无情处。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

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

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

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

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

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

蜡烛泪流羌笛怨,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

醉里不辞金爵满,阳关一曲肠千断。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

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醉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15.忆江南(二首,与本调不同)

唐代:冯延巳

去岁迎春楼上月,正是西窗,夜凉时节。

玉人贪睡坠钗云,粉消妆薄见天真¤

人非风月长依旧,破镜尘筝一梦经年瘦。

今宵帘幕扬花阴,空馀枕泪独伤心。

今日相逢花未发,正是去年,别离时节。

东风次第有花开,恁时须约却重来¤

重来不怕花堪折,只恐明年花发人离别。

别离若向百花时,东风弹泪有谁知?

16.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

唐代:冯延巳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17.采桑子

唐代:冯延巳

小庭雨过春将尽,片片花飞。独折残枝,无语凭阑只自知。

玉堂香暖珠帘卷,双燕来归。君约佳期,肯信韶华得几时。

马嘶人语春风岸,芳草绵绵。杨柳桥边,落日高楼酒旆悬。

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独立花前,更听笙歌满画船。

西风半夜帘栊冷,远梦初归。梦过金扉,花谢窗前夜合枝。

昭阳殿里新翻曲,未有人知。偷取笙吹,惊觉寒蛩到晓啼。

酒阑睡觉天香暖,绣户慵开。香印成灰,独背寒屏理旧眉。

朦胧却向灯前卧,窗月徘徊。晓梦初回,一夜东风绽早梅。

小堂深静无人到,满院春风。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

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语还慵。日暮疏钟,双燕归栖画阁中。

画堂灯暖帘栊卷,禁漏丁丁。雨罢寒生,一夜西窗梦不成。

玉娥重起添香印,回倚孤屏。不语含情,水调何人吹笛声。

笙歌放散人归去,独宿江楼。月上云收,一半珠帘挂玉钩。

起来检点经游地,处处新愁。凭仗东流,将取离心过橘州。

昭阳记得神仙侣,独自承恩。水殿灯昏,罗幕轻寒夜正春。

如今别馆添萧索,满面啼痕。旧约犹存,忍把金环别与人。

微风帘幕清明近,花落春残。尊酒留欢,添尽罗衣怯夜寒。

愁颜恰似烧残烛,珠泪阑干。也欲高拌,争奈相逢情万般。

画堂昨夜愁无睡,风雨凄凄。林鹊争栖,落尽灯花鸡未啼。

年光往事如流水,休说情迷。玉箸双垂,只是金笼鹦鹉知。

寒蝉欲报三秋候,寂静幽居。叶落闲阶,月透帘栊远梦回。

昭阳旧恨依前在,休说当时。玉笛才吹,满袖猩猩血又垂。

洞房深夜笙歌散,帘幕重重。斜月朦胧,雨过残花落地红。

昔年无限伤心事,依旧东风。独倚梧桐,闲想闲思到晓钟。

花前失却游春侣,极目寻芳。满眼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18.南乡子

唐代:冯延巳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

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

负你残春泪几行。

细雨泣秋风,金凤花残满地红。闲蹙黛眉慵不语,情绪。

寂寞相思知几许。

玉枕拥孤衾,挹恨还闻岁月深。帘卷曲房谁共醉,憔悴。

惆怅秦楼弹粉泪。

19.抛球乐·逐胜归来雨未晴

五代:冯延巳

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谷莺语软花边过,水调声长醉里听。款举金觥劝,谁是当筵最有情。

20.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

五代:冯延巳

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莺窗人起未梳妆。

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闺中红日奈何长。

21.相见欢

唐代:冯延巳

晓窗梦到昭华,向琼家。欹枕残妆一朵,卧枝花¤

情极处,却无语,玉钗斜。翠阁银屏回首,已天涯。

醉花间

唐代:冯延巳

独立阶前星又月,帘栊偏皎洁。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夜深寒不寐,疑恨何曾歇。凭阑干欲折,两条玉箸为君垂,

此宵情,谁共说。

月落霜繁深院闭,洞房人正睡。桐树倚雕檐,金井临瑶砌¤

晓风寒不啻,独立成憔悴。闲愁浑未已,离人心绪自无端,

莫思量,休退悔。

蝶恋花·几度凤楼同饮宴

五代:冯延巳

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

蜡烛泪流羌笛怨,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醉里不辞金爵满,阳关一曲肠千断。

写人、抒情、爱情

芳草渡

唐代:冯延巳

梧桐落,蓼花秋。烟初冷,雨才收,萧条风物正堪愁。

人去后,多少恨,在心头¤

燕鸿远,羌笛怨,渺渺澄波一片。山如黛,月如钩。

笙歌散,梦魂断,倚高楼。

阮郎归

唐代:冯延巳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丝,

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

画梁双燕栖。

角声吹断陇梅枝,孤窗月影低。塞鸿无限欲惊飞,

城乌休夜啼¤

寻断梦,掩深闺,行人去路迷。门前杨柳绿阴齐,

何时闻马嘶。

贺圣朝

唐代:冯延巳

金丝帐暖牙床稳,怀香方寸,轻颦轻笑,汗珠微透,

柳沾花润¤

云鬟斜坠,春应未已,不胜娇困。半欹犀枕,乱缠珠被,

转羞人问。

如梦令

唐代:冯延巳

尘拂玉台鸾镜,凤髻不堪重整。绡帐泣流苏,

愁掩玉屏人静。多病,多病,自是行云无定。

金错刀(一名醉瑶瑟)

唐代:冯延巳

双玉斗,百琼壶,佳人欢饮笑喧呼。麒麟欲画时难偶,

鸥鹭何猜兴不孤¤

歌婉转,醉模糊,高烧银烛卧流苏。只销几觉懵腾睡,

身外功名任有无。

日融融,草芊芊,黄莺求友啼林前。柳条袅袅拖金线,

花蕊茸茸簇锦毡¤

鸠逐妇,燕穿帘,狂蜂浪蝶相翩翩。春光堪赏还堪玩,

恼杀东风误少年。

应天长

唐代:冯延巳

石城山下桃花绽,宿雨初晴云未散。南去棹,北飞雁,

水阔山遥肠欲断¤

倚楼情绪懒,惆怅春心无限。燕度蒹葭风晚,欲归愁满面。

舞春风(一名瑞鹧鸪)

唐代:冯延巳

严妆才罢怨春风,粉墙画壁宋家东。蕙兰有恨枝尤绿,

桃李无言花自红¤

燕燕巢儿罗幕卷,莺莺啼处凤楼空。少年薄幸知何处,

每夜归来春梦中。

抛球乐

唐代:冯延巳

酒罢歌馀兴未阑,小桥清水共盘桓。波摇梅蕊伤心白,

风入罗衣贴体寒。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谷莺语软花边过,

水调声长醉里听。款举金觥劝,谁是当筵最有情?

梅落新春入,眼前风物可无情?曲池波晚冰还合,

芳草迎船绿未成。且上高楼望,相共凭阑看月生。

霜积秋山万树红,倚岩楼上挂朱栊。白云天远重重恨,

黄叶烟深淅淅风。仿佛梁州曲,吹在谁家玉笛中。

尽日登高兴未残,红楼人散独盘桓。一钩冷雾悬珠箔,

满面西风凭玉阑。归去须沉醉,小院新池月乍寒。

坐对高楼千万山,雁飞秋色满阑干。烧残红烛暮云合,

飘尽碧梧金井寒。咫尺人千里,犹忆笙歌昨夜欢。

菩萨蛮

唐代:冯延巳

金波远逐行云去,疏星时作银河渡。花影卧秋千,

更长人不眠¤

玉筝弹未彻,凤髻黄钗脱。忆梦翠蛾低,微风吹绣衣。

画堂昨夜西风过,绣帘时拂朱门锁。惊梦不成云,

双蛾枕上颦¤

金炉烟袅袅,烛暗纱窗晓。残日尚弯环,玉筝和泪弹。

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欹枕不成眠,

关山人未还¤

声随幽怨绝,空断澄霜月。月影下重檐,轻风花满帘。

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鹦鹉怨长更,

碧笼金锁横¤

罗帏中夜起,霜月清如水。玉露不成圆,宝筝悲断弦。

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红烛泪阑干,

翠屏烟浪寒¤

锦壶催画箭,玉佩天涯远。和泪试严妆,落梅飞夜霜。

西风袅袅凌歌扇,秋期正与行云远。花叶脱霜红,

流萤残月中¤

兰闺人在否,千里重楼暮。翠被已销香,梦随寒漏长。

沉沉朱户横金锁,纱窗月影随花过。烛泪欲阑干,

落梅生晚寒¤

宝钗横翠凤,千里香屏梦。云雨已荒凉,江南春草长。

欹鬟堕髻摇双桨,采莲晚出清江上。顾影约流萍,

楚歌娇未成¤

相逢颦翠黛,笑把珠珰解。家住柳阴中,画桥东复东。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

五代: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孤寂、愁绪、抒情

上行杯·落梅着雨消残粉

唐代:冯延巳

落梅着雨消残粉,云重烟轻寒食近。罗幕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

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檐春睡重。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

写人、春天

酒泉子

唐代:冯延巳

庭下花飞。月照妆楼春事晚,珠帘风,兰烛烬,怨空闺¤

迢迢何处寄相思。玉箸零零肠断,屏帏深,更漏永,

梦魂迷。

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归鸿飞,行人去,碧山边¤

风微烟淡雨萧然。隔岸马嘶何处?九回肠,双脸泪,

夕阳天。

春色融融。飞燕乍来莺未语,小桃寒,垂柳晚,玉楼空¤

天长烟远恨重重。消息燕鸿归去,枕前灯,窗外月,

闭朱笼。

深院空帏。廊下风帘惊宿燕,香印灰,兰烛灺,觉来时¤

月明人自捣寒衣。刚爱无端惆怅,阶前行,阑外立,

欲鸡啼。

归国谣

唐代:冯延巳

何处笛?深夜梦回情脉脉,竹风檐雨寒窗隔¤

离人几岁无消息,今头白,不眠特地重相忆。

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柳丝如剪花如染¤

香闺寂寂门半掩,愁眉敛,泪珠滴破胭脂脸。

江水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

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

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

唐代:冯延巳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

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

思妇、爱情、闺怨

采桑子·小堂深静无人到

唐代:冯延巳

小堂深静无人到,满院春风。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语还慵。目暮疏钟,双燕归栖画阁中。

采桑子·昭阳忆得神仙侣

唐代:冯延巳

昭阳忆得神仙侣,独自承恩。水殿灯昏,罗幕轻寒夜正春。如今别馆添萧索,满面啼痕。旧约犹存,忍把金环别与人。

采桑子·笙歌放散人归去

唐代:冯延巳

笙歌放散人归去,独宿红楼。月上云收,一半珠帘挂玉钩。起来点检经由地处处新愁。凭仗东流,将取离心过橘洲。

蝶恋花·窗外寒鸡天欲曙

唐代:冯延巳

窗外寒鸡天欲曙,香印成灰,坐起浑无绪。庭际高梧凝宿雾,卷帘双鹊惊飞去。

屏上罗衣闲绣缕,一饷关情,忆遍江南路。夜夜梦魂休谩语,已知前事无寻处。

怀人、思妇

醉花间·独立阶前星又月

唐代:冯延巳

独立阶前星又月,帘栊偏皎洁。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夜深寒不彻,凝恨何曾歇,凭阑干欲折。两条玉箸为君垂,此宵情,谁共说?

采桑子·酒阑睡觉天香暖

唐代:冯延巳

酒阑睡觉天香暖,绣户慵开。香印成灰,独背寒屏理旧眉。朦胧却向灯前卧,窗月徘徊。晓梦初回,一夜东风绽早梅。

采桑子·中庭雨过春将尽

唐代:冯延巳

中庭雨过春将尽,片片花飞。独折残枝,无语凭阑只自知。玉堂香暖珠帘卷,双燕来归。后约难期,肯信韶华得几时。

清平乐

唐代:冯延巳

深冬寒月,庭户凝霜雪。风雁过时魂断绝,塞管数声呜咽¤

披衣独立披香,流苏乱结愁肠。往事总堪惆怅,

前欢休更思量。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

罗衣特地春寒。

西园春早,夹径抽新草。冰散漪澜生碧沼,寒在梅花先老¤

与君同饮金杯,饮馀相取徘徊。次第小桃将发,

轩车莫厌频来。

临江仙

唐代:冯延巳

冷红飘起桃花片,青春意绪阑珊。高楼帘幕卷轻寒。

酒馀人散,独自倚阑干¤

夕阳千里连芳草,风光愁杀王孙。徘徊飞尽碧天云。

凤城何处,明月照黄昏。

喜迁莺

唐代:冯延巳

宿莺啼,乡梦断,春树晓朦胧。残灯和烬闭朱栊,

人语隔屏风¤

香已寒,灯已绝,忽忆去年离别。石城花雨倚江楼,

波上木兰舟。

雾濛濛,风淅淅,杨柳带疏烟。飘飘轻絮满南园,

墙下草芊绵¤

燕初飞,莺已老,拂面春风长好。相逢携酒且高歌,

人生得几何?

唐代:冯延巳

青楼阿监应相笑,书记登坛又却回。

点绛唇

唐代:冯延巳

荫绿围红,梦琼家在桃源住。画桥当路,临水开朱户¤

柳径春深,行到关情处。颦不语,意凭风絮,吹向郎边去。

醉花间·月落霜繁深院闭

唐代:冯延巳

月落霜繁深院闭,洞房人正睡,桐树倚雕檐,金井临瑶砌。晓风寒不啻,独立成憔悴,闲愁浑未已,人心情绪自无端,莫思量,休退悔。

鹊踏枝·梅花繁枝千万片

唐代:冯延巳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抛球乐·尽日登高白玉杯

唐代:冯延巳

尽日登高白玉杯,红楼人散独盘桓。一钩冷露县珠箔,满面西风凭玉阑。归去须沉醉,小院新池月乍寒。

清平乐·雨晴烟晚

唐代:冯延巳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上行杯(与本调不同)

唐代:冯延巳

落梅暑雨消残粉,云重烟深寒食近。罗幕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帘春睡重。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

鹊踏枝·叵耐为人情太薄

唐代:冯延巳

叵耐为人情太薄,几度思量,真拟浑抛却。新结同心香未落,怎生负得当初约。休向尊前情索莫,手举金□,凭仗深深酌。莫作等闲相斗作,与君保取长欢乐。

采桑子·画堂灯暖帘栊卷

唐代:冯延巳

画堂灯暖帘栊卷,禁漏丁丁。雨罢寒生,一夜西窗梦不成。玉娥重起添香印,回倚孤屏。不语含情,水调何人吹笛声。

更漏子·风带寒

唐代:冯延巳

风带寒,秋正好,蕙兰无端先老。云杳杳,树依依,离人殊未归。搴罗幕,凭朱阁,不独堪悲寥落。月东出,雁南飞,谁家夜捣衣。

应天长·石城山下桃花绽

唐代:冯延巳

石城山下桃花绽,宿雨初收云未散。南去棹,北归雁,水阔天遥肠欲断。倚楼情绪懒,惆怅春心无限。忍泪蒹葭风晚,欲归愁满面。

金错刀·日融融

唐代:冯延巳

日融融,草芊芊,黄莺求友啼林前。柳条袅袅拖金线,花蕊茸茸簇锦毡。鸠逐妇,燕穿帘,狂蜂浪蝶相翩翩。春光堪赏还堪玩,恼煞东风误少年。

菩萨蛮·梅花吹入谁家笛

唐代:冯延巳

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欹枕不成瞑,关山人未还。声随幽怨绝,云断澄霜月。月影下重帘,轻风花满檐。

忆秦娥·风淅淅

唐代:冯延巳

风淅淅,夜雨连云黑。滴滴,窗下芭蕉灯下客。除非魂梦到乡国,免被关山隔。忆忆,一句枕前争忘得。

采桑子·风微帘幕清明近

唐代:冯延巳

风微帘幕清明近,花落春残。尊酒留欢,添尽罗衣怯夜寒。愁颜恰似烧残烛,珠泪阑干。也欲高拌,争奈相逢情万般。

菩萨蛮·欹鬟堕髻摇双桨

唐代:冯延巳

欹鬟堕髻摇双桨,采莲晚出清江上。顾影约流萍,梦歌娇未成。相逢颦翠黛,笑把珠□解。家住柳阴中,画桥东复东。

鹊踏枝·粉映墙头寒欲尽

唐代:冯延巳

粉映墙头寒欲尽,宫漏长时,酒醒人犹困。一点春心无限恨,罗衣印满啼妆粉。柳岸花飞寒食近,陌上行人,杳不传芳信。楼上重檐山隐隐,东风尽日吹蝉鬓。

如梦令·尘拂玉台鸾镜

唐代:冯延巳

尘拂玉台鸾镜,凤髻不堪重整。绡帐泣流苏,愁掩玉屏人静。多病,多病,自是行云无定。

舞春风

唐代:冯延巳

严妆才罢怨春风,粉墙画壁宋家东。蕙兰有恨枝犹绿,桃李无言花自红。燕燕巢时帘幕卷,莺莺啼处凤楼空。少年薄倖知何处,每夜归来春梦中。

虞美人·碧波帘幕垂朱户

唐代:冯延巳

碧波帘幕垂朱户,帘下莺莺语。薄罗依旧泣青春,野花芳草逐年新,事难论。凤笙何处高楼月,幽怨凭谁说?须臾残照上梧桐,一时弹泪与东风,恨重重。

点绛唇·荫绿围红

唐代:冯延巳

荫绿围红,梦琼家在桃源住。画桥当路,临水双朱户。柳径春深,行到关情处。颦不语,意凭风絮,吹向郎边去。

南乡子·细雨泣秋风

唐代:冯延巳

细雨泣秋风,金凤花残满地红。闲蹙黛眉慵不语,情绪,寂寞相思知几许。玉枕拥孤衾,挹恨还同岁月深。帘卷曲房谁共醉,憔悴,惆怅秦楼弹粉泪。

思越人·酒醒情怀恶

唐代:冯延巳

酒醒情怀恶,金缕褪,玉肌如削。寒食过却,海棠零落。乍倚遍阑干,烟澹薄,翠幕帘栊笼画阁。春睡着,觉来失秋千期约。

虞美人·春山拂拂横秋水

唐代:冯延巳

春山拂拂横秋水,掩映摇踵对。只知长坐碧窗期,谁信东风吹散,绿霞飞。银屏梦与飞鸾远,只有珠帘卷。杨花零落月溶溶,尘掩玉筝弦柱,画堂空。

酒泉子·庭下花飞

唐代:冯延巳

庭下花飞。月照妆楼春事晚,珠帘风,兰烛烬,怨空闺。迢迢何处寄相思。玉箸零零肠断,屏帏深,更漏永,梦魂迷。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归鸿飞,行人去,碧山边。风微烟淡雨萧然。隔岸马嘶何处?九回肠,双脸泪,夕阳天。春色融融。飞燕乍来莺未语,小桃寒,垂柳晚,玉楼空。天长烟远恨重重。消息燕鸿归去,枕前灯,窗外月,闭朱笼。深院空帏。廊下风帘惊宿燕,香印灰,兰烛灺,觉来时。月明人自捣寒衣。刚爱无端惆怅,阶前行,阑外立,欲鸡啼。

思越人(与本调不同)

唐代:冯延巳

酒醒情怀恶,金缕褪,玉肌如削。寒食过却,海棠零落¤

乍倚遍,阑干烟淡薄,翠幕帘栊画阁。春睡著,觉来失,

秋千期约。

酒泉子·庭树霜凋

唐代:冯延巳

庭树霜凋,一夜愁人窗下睡。绣帏风,兰烛焰,梦遥遥。金笼鹦鹉怨长宵,笼畔玉筝弦断。陇头云,桃源路,两魂消。

更漏子·秋水平

唐代:冯延巳

秋水平,黄叶晚,落日渡头云散。抬朱箔,挂金钩,暮潮人倚楼。欢娱地,思前事,歌罢不胜沉醉。消息远,梦魂狂,酒醒空断肠。

更漏子·金剪刀

唐代:冯延巳

金剪刀,青丝发,香墨蛮笺亲□。各粉泪,一时封,此情千万重。垂蓬鬓,尘青镜,已分今生薄命。将远恨,上高楼,寒江天外流。

金错刀·双玉斗

唐代:冯延巳

双玉斗,百琼壶,佳人欢饮笑喧呼。麒麟欲画时难偶,鸥鹭何猜兴不孤。歌宛转,醉模糊,高烧银烛卧流苏。只销几觉懵腾睡,身外功名任有无。

抛球乐·酒罢歌馀兴未阑

唐代:冯延巳

酒罢歌馀兴未阑,小桥秋水共盘桓。波摇梅蕊当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菩萨蛮·西风袅袅凌歌扇

唐代:冯延巳

西风袅袅凌歌扇,秋期正与行人远。花叶脱霜红,流莺残月中。兰闺人在否,千里重楼暮。翠被已消香,梦随寒漏长。

菩萨蛮·沉沉朱户横金锁

唐代:冯延巳

沉沉朱户横金锁,纱窗月影随花过。烛泪欲阑干,落梅生晚寒。宝钗横翠凤,千里香屏梦。云雨已荒凉,江南春草长。

鹊踏枝·霜落小园瑶草短

唐代:冯延巳

霜落小园瑶草短,瘦叶和风,惆怅芳时换。懊恨年年秋不管,朦胧如梦空肠断。独立荒池斜日岸,墙外遥山,隐隐连天汉。忽忆当年歌舞伴,晚来双脸啼痕满。

喜迁莺·雾濛濛

唐代:冯延巳

雾濛濛,风淅淅,杨柳带疏烟。飘飘轻絮满南园,墙下草芊眠。燕初飞,莺已老,拂面春风长好。相逢携手且高歌,人生得几何。

忆江南·今日相逢花未发

唐代:冯延巳

今日相逢花未发,正是去年,别离时节。东风次第有花开,恁时须约却重来。重来不怕花堪折,只怕明年,花发人离别。别离若向百花时,东风弹泪有谁知。

醉花间·林雀归栖撩乱语

唐代:冯延巳

林雀归栖撩乱语,阶前还日暮。屏掩画堂深,帘卷萧萧雨。玉人何外去,鹊喜浑无据,双眉愁几许。漏声看却夜将阑,点寒灯,扃绣户。

更漏子

唐代:冯延巳

风带寒,枝正好,兰蕙无端先老。情悄悄,梦依依,

离人殊未归¤

褰罗幕,凭朱阁,不独堪悲摇落。月东出,雁南飞,

谁家夜捣衣?

夜初长,人近别,梦觉一窗残月。鹦鹉卧,蟪蛄鸣,

西风寒未成¤

红蜡烛,弹棋局,床上画屏山绿。褰绣幌,倚瑶琴,

前欢泪滴襟。

玉炉烟,红烛泪,偏对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

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最苦。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更漏子·雁孤飞

唐代:冯延巳

雁孤飞,人独坐,看却一秋空过。瑶草短,菊花残,萧条渐向寒。帘幕里,青苔地,谁信闲愁如醉。星移后,月圆时,风摇夜合枝。

酒泉子·云散更深

唐代:冯延巳

云散更深,堂上孤灯阶下月。早梅香,残雪白,夜沉沉。阑边偷唱系瑶簪,前事总堪惆怅。寒风生,罗衣薄,万般心。

采桑子·马嘶人语春风岸

唐代:冯延巳

马嘶人语春风岸,芳草绵绵。杨柳桥边,落日高楼酒旆悬。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独立花前,更听笙歌满画船。

酒泉子·深院空帏

唐代:冯延巳

深院空帏,廊下风帘惊宿燕。香印灰,兰烛小,觉来时。月明人自捣寒衣,刚爱无端惆怅。阶前行,阑畔立,欲鸡啼。

酒泉子·庭下花飞

唐代:冯延巳

庭下花飞,月照妆楼春事晚。珠帘风,兰烛尽,怨空闺。苕苕何处寄相思,玉箸零零肠断。屏帏深,更漏永,梦魂迷。

临江仙·秣陵江上多离别

唐代:冯延巳

秣陵江上多离别,雨晴芳草烟深。路遥人去马嘶沉。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徘徊一向几般心。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

抛球乐·梅落新春入

唐代:冯延巳

梅落新春入,眼前风物可无情?曲池波晚冰还合,芳草迎船绿未成。且上高楼望,相共凭栏看月生。

抛球乐·年少王孙有俊才

唐代:冯延巳

年少王孙有俊才,登高欢醉夜忘回。歌阑赏尽珊瑚树,情厚重斟琥珀杯。但愿千千岁,金菊年年秋解开。

菩萨蛮·娇鬟堆枕钗横凤

唐代:冯延巳

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寒。锦壶催画箭,玉佩天涯远。各泪试严妆,落梅飞晓霜。

菩萨蛮·金波远逐行人云

唐代:冯延巳

金波远逐行人云,疏星时作银河渡。花影卧秋千,更长人不瞑。玉筝弹未彻,凤髻鸾钗脱。忆梦翠蛾低,微风凉绣衣。

清平乐·深冬寒月

唐代:冯延巳

深冬寒月,庭户凝霜雪。风雁过时魂断绝,塞管数声呜咽。披衣独立披香,流苏乱结愁肠。往事总堪惆怅,前欢休要思量。

鹊踏枝·芳草满园花满目

唐代:冯延巳

芳草满园花满目,帘外微微,细雨笼庭竹。杨柳千条珠□□,碧池波绉鸳鸯浴。窈窕人家颜似玉,弦管泠泠,齐奏云和曲。公子欢筵犹未足,斜阳不用相催促。

鹊踏枝·秋入蛮蕉风半裂

唐代:冯延巳

秋入蛮蕉风半裂,狼籍池塘,雨打疏荷折。绕砌□声芳草歇,愁肠学尽丁香结。回首西南看晚月,孤雁来时,塞管声呜咽。历历前欢无处说,关山何日休离别。

三台令·南浦

唐代:冯延巳

南浦,南浦,翠鬓离人何处?当时携手高楼,依旧楼前水流。流水,流水,中有伤心双泪。

谒金门·圣明世

唐代:冯延巳

圣明世,独折一枝丹桂。学着荷衣还可喜,春狂不啻□。年少都来有几,自古闲愁无际。满盏劝君休惜醉,愿君千万岁。

应天长·当时心事偷相许

唐代:冯延巳

当时心事偷相许,宴罢兰堂肠断处。挑银灯,扃珠户,绣被微寒值秋雨。枕前各泪语,惊觉玉笼鹦鹉。一夜万般情绪,朦胧天欲曙。

浣溪沙

唐代:冯延巳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漫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贺圣朝·金丝帐暖牙床稳

唐代:冯延巳

金丝帐暖牙床稳,怀香方寸。轻颦轻笑,汗珠微透,柳沾花润。云鬟斜坠,春应未已,不胜娇困。半欹犀枕,乱缠珠被,转羞人问。

浣溪沙

唐代:冯延巳

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莺窗人起未梳妆。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闺中红日奈何长。

酒泉子·春色融融

唐代:冯延巳

春色融融,飞燕乍来莺未语。小桃寒,垂杨晚,玉楼空。天长烟远恨重重,消息燕鸿归去。枕前灯,窗外月,闭朱栊。

莫思归·花满名园酒满觞

唐代:冯延巳

花满名园酒满觞,且开笑口对□芳。秋千风暖鸾钗□,绮陌春深翠袖香。莫惜黄金贵,日日须教贳酒尝。

抛球乐·霜积秋山万树红

唐代:冯延巳

霜积秋山万树红,倚帘楼上挂朱栊。白云天远重重恨,黄草烟深淅淅风。仿佛梁州曲,吹在谁家玉笛中?

清平乐·西园春早

唐代:冯延巳

西园春早,夹径抽新草。冰散漪澜生碧沼,寒在梅花先老。与君同饮金杯,饮馀相取徘徊。次第小桃将发,轩车莫厌频来。

谒金门·杨柳陌

唐代:冯延巳

杨柳陌,宝马嘶空无迹。新着荷衣人未识,年年江海客。梦觉巫山春色,醉眼花飞狼籍。起舞不辞无气力,爱君吹玉笛。

应天长·石城花落江楼雨

唐代:冯延巳

石城花落江楼雨,云隔长洲兰芷暮。芳草岸,各烟雾,谁在绿杨深处住?旧游时事故,岁晚离人何处?杳杳兰舟西去,魂归巫峡路。

醉桃源·角声吹断陇梅枝

唐代:冯延巳

角声吹断陇梅枝,孤窗月影低。塞鸿无限欲惊飞,城乌休夜啼。寻断梦,掩香闺,行人去路迷。门前杨柳绿阴齐,何时闻马嘶?

采桑子·小庭雨过春将尽

唐代:冯延巳

小庭雨过春将尽,片片花飞。独折残枝,无语凭阑只自知。玉堂香暖珠帘卷,双燕来归。君约佳期,肯信韶华得几时。马嘶人语春风岸,芳草绵绵。杨柳桥边,落日高楼酒旆悬。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独立花前,更听笙歌满画船。西风半夜帘栊冷,远梦初归。梦过金扉,花谢窗前夜合枝。昭阳殿里新翻曲,未有人知。偷取笙吹,惊觉寒蛩到晓啼。酒阑睡觉天香暖,绣户慵开。香印成灰,独背寒屏理旧眉。朦胧却向灯前卧,窗月徘徊。晓梦初回,一夜东风绽早梅。小堂深静无人到,满院春风。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语还慵。日暮疏钟,双燕归栖画阁中。画堂灯暖帘栊卷,禁漏丁丁。雨罢寒生,一夜西窗梦不成。玉娥重起添香印,回倚孤屏。不语含情,水调何人吹笛声。笙歌放散人归去,独宿江楼。月上云收,一半珠帘挂玉钩。起来检点经游地,处处新愁。凭仗东流,将取离心过橘州。昭阳记得神仙侣,独自承恩。水殿灯昏,罗幕轻寒夜正春。如今别馆添萧索,满面啼痕。旧约犹存,忍把金环别与人。微风帘幕清明近,花落春残。尊酒留欢,添尽罗衣怯夜寒。愁颜恰似烧残烛,珠泪阑干。也欲高拌,争奈相逢情万般。画堂昨夜愁无睡,风雨凄凄。林鹊争栖,落尽灯花鸡未啼。年光往事如流水,休说情迷。玉箸双垂,只是金笼鹦鹉知。寒蝉欲报三秋候,寂静幽居。叶落闲阶,月透帘栊远梦回。昭阳旧恨依前在,休说当时。玉笛才吹,满袖猩猩血又垂。洞房深夜笙歌散,帘幕重重。斜月朦胧,雨过残花落地红。昔年无限伤心事,依旧东风。独倚梧桐,闲想闲思到晓钟。花前失却游春侣,极目寻芳。满眼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采桑子·寒蝉欲报三秋候

唐代:冯延巳

寒蝉欲报三秋候,寂静幽斋。叶落闲阶,月透帘栊远梦回。昭阳旧恨依前在,休说当时。玉笛才吹,满袖猩猩血又垂。

采桑子·樱桃谢了梨花发

唐代:冯延巳

樱桃谢了梨花发,红白相催。燕子归来。几处风帘绣户开。人生乐事知多少,且酌金杯。管咽弦哀。慢引萧娘舞袖回。

归自谣·春艳艳

唐代:冯延巳

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柳丝如剪花如染。香闺寂寂门半掩,愁眉敛,泪珠滴破燕脂脸。

归自谣·寒山碧

唐代:冯延巳

寒山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

应天长·朱颜日日惊憔悴

唐代:冯延巳

朱颜日日惊憔悴,多少离愁谁得会?人事改,空追悔,枕上夜长只如岁。红绡三尺泪,双结解时心醉。魂梦万重云水,觉来还不睡。

虞美人·玉钩弯柱调鹦鹉

唐代:冯延巳

玉钩弯柱调鹦鹉,宛转留春语。云屏冷落画堂空,薄晚春寒无奈,落花风。搴帘燕子低飞云,拂镜尘鸾舞。不知今夜月眉弯,谁佩同心双结,倚阑干?

寿山曲

唐代:冯延巳

铜壶滴漏初尽,高閤鸡鸣半空。催启五门金锁,

犹垂三殿帘栊。阶前御柳摇绿,仗下宫花散红。

鸳瓦数行晓日,鸾旗百尺春风。侍臣舞蹈重拜,

圣寿南山永同。

采桑子·洞房深夜笙歌散

唐代:冯延巳

洞房深夜笙歌散,帘幕重重。斜月朦胧,雨过残花落地红。昔年无限伤心事,依旧东风。独倚梧桐,闲想闲思到晓钟。

长相思·红满枝

唐代:冯延巳

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闲庭花影移。忆归期,数归期,梦见虽多相见稀。相逢知几时?

更漏子·夜初长

唐代:冯延巳

夜初长,人近别,梦断一窗残月。鹦鹉睡,蟪蛄鸣,西风寒未成。红蜡烛,半棋局,床上画屏山绿。搴绣幌,倚瑶琴,前欢泪满襟。

酒泉子·芳草长川

唐代:冯延巳

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归鸿飞,行人云,碧山边。风微烟澹雨萧然,隔岸马嘶何处。九回肠,双脸泪,夕阳天。

临江仙·冷红飘起桃花片

唐代:冯延巳

冷红飘起桃花片,青春意绪阑珊。画楼帘幕卷轻寒。酒馀人散后,独自凭阑干。夕阳千里连芳草,萋萋愁煞王孙。徘徊飞尽碧天云。凤笙何处,明月照黄昏。

抛球乐·莫怨登高白玉杯

唐代:冯延巳

莫怨登高白玉杯,茱萸微绽菊花开。池塘水冷鸳鸯起,帘幕烟寒翡翠来。重待烧红烛,留取笙歌莫放回。

菩萨蛮·画堂昨夜西风过

唐代:冯延巳

画堂昨夜西风过,绣帘时拂朱门锁。惊梦不成云,双蛾枕上颦。金炉烟袅袅,烛暗纱窗晓。残月尚弯环,玉筝各泪弹。

鹊踏枝·花外寒鸡天欲曙

唐代:冯延巳

花外寒鸡天欲曙,香印成灰,起坐浑无绪。檐际高桐凝宿雾,卷帘双鹊惊飞去。屏上罗衣闲绣缕,一向关情,忆遍江南路。夜夜梦魂休谩语,已知前事无寻处。

应天长·兰房一宿还归去

唐代:冯延巳

兰房一宿还归去,底死谩生留不住。枕前语,记得否,说尽从来两心素。同心牢记取,切莫等闲相许。后会不知何处,双栖人莫妒。

虞美人·画堂新霁情萧索

唐代:冯延巳

画堂新霁情萧索,深夜垂珠箔。洞房人睡月婵娟,梧桐双影上朱轩,立阶前。高楼何处连宵宴,塞管吹幽怨。一声已断别离心,旧欢抛弃杳难寻,恨沉沉。

抛球乐·酒罢歌余兴未阑

唐代:冯延巳

酒罢歌余兴未阑,小桥清水共盘桓。波摇梅蕊伤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谷莺语软花边过,水调声长醉里听。款举金觥劝,谁是当筵最有情?梅落新春入,眼前风物可无情?曲池波晚冰还合,芳草迎船绿未成。且上高楼望,相共凭阑看月生。霜积秋山万树红,倚岩楼上挂朱栊。白云天远重重恨,黄叶烟深淅淅风。仿佛梁州曲,吹在谁家玉笛中。尽日登高兴未残,红楼人散独盘桓。一钩冷雾悬珠箔,满面西风凭玉阑。归去须沉醉,小院新池月乍寒。坐对高楼千万山,雁飞秋色满阑干。烧残红烛暮云合,飘尽碧梧金井寒。咫尺人千里,犹忆笙歌昨夜欢。

采桑子·画堂昨夜愁无睡

唐代:冯延巳

画堂昨夜愁无睡,风雨凄凄。林鹊单栖,落尽灯花鸡未啼。年光往事如流水,休说情迷。玉箸双垂,只是金笼鹦鹉知。

早朝

唐代:冯延巳

铜壶滴漏初昼,高阁鸡鸣半空。催启五门金锁,

犹垂三殿帘栊。阶前御柳摇绿,仗下宫花散红。

鸳瓦数行晓日,鸾旗百尺春风。侍臣踏舞重拜,

圣寿南山永同。

归国谣·何处笛

唐代:冯延巳

何处笛?深夜梦回情脉脉,竹风檐雨寒窗隔。离人几岁无消息,今头白,不眠特地重相忆。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柳丝如剪花如染。香闺寂寂门半掩,愁眉敛,泪珠滴破胭脂脸。江水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

玉楼春

唐代:冯延巳

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纵目。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芳菲次第长相续,自是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见春归,莫为伤春眉黛蹙。

醉桃源·南园春半踏青时

唐代:冯延巳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虞美人·玉钩鸾柱调鹦鹉

唐代:冯延巳

玉钩鸾柱调鹦鹉,宛转留春语。云屏冷落画堂空,薄晚春寒、无奈落花风。搴帘燕子低飞去,拂镜尘莺舞。不知今夜月眉弯,谁佩同心双结、倚阑干。春风拂拂横秋水,掩映遥相对。只知长作碧窗期,谁信东风、吹散彩云飞。银屏梦与飞鸾远,只有珠帘卷。杨花零落月溶溶,尘掩玉筝弦柱、画堂空。

虞美人

唐代:冯延巳

玉钩鸾柱调鹦鹉,宛转留春语。云屏冷落画堂空,

薄晚春寒、无奈落花风¤

搴帘燕子低飞去,拂镜尘莺舞。不知今夜月眉弯,

谁佩同心双结、倚阑干。

春风拂拂横秋水,掩映遥相对。只知长作碧窗期,

谁信东风、吹散彩云飞¤

银屏梦与飞鸾远,只有珠帘卷。杨花零落月溶溶,

尘掩玉筝弦柱、画堂空。

采桑子·西风半夜帘栊冷

唐代:冯延巳

西风半夜帘栊冷,远梦初归。□过金扉,花谢窗前夜合枝。昭阳殿里新翻曲,未有人知。偷取笙吹,惊觉寒□到晓啼。

鹤冲天·晓月坠

唐代:冯延巳

晓月坠,宿云披,银烛锦屏帏。建章钟动玉绳低,宫漏出花迟。春态浅,来双燕,红日初长一线。严妆欲罢啭黄鹂,飞上万年枝。

临江仙·南园池馆花如雪

唐代:冯延巳

南园池馆花如雪,小塘春水涟漪。夕阳楼上绣帘垂。酒醒无寐□,独自倚阑时。绿杨风静凝闲恨,千言万语黄鹂。旧欢前事杳难追。高唐暮雨,空只觉相思。

抛球乐·坐对高楼千万山

唐代:冯延巳

坐对高楼千万山,雁飞秋色满阑干。烧残红烛暮云合,飘尽梧金井寒。咫尺人千里,犹忆笙歌昨夜欢。

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

唐代:冯延巳

烦恼韶光能几许,肠断魂消,看却春还去。只喜墙头灵鹊语,不知青鸟全相误。心若垂杨千万缕,水阔花飞,梦断巫山路。开眼新愁无问处,珠帘锦帐相思否?

喜迁莺·宿莺啼

唐代:冯延巳

宿莺啼,乡梦断,春树晓朦胧。残灯吹烬闭朱栊,人语隔屏风。香已寒,灯已绝,忽忆去年离别。石城花雨倚江楼,波上木兰舟。

相见欢·晓窗梦到昭华

唐代:冯延巳

晓窗梦到昭华,阿琼家。欹枕残妆一朵,卧枝花。情极处,却无语,玉钗斜。翠阁银屏回首,已天涯。

忆江南·云岁迎春楼上月

唐代:冯延巳

云岁迎春楼上月,正是西窗,夜凉时节。玉人贪睡坠钗云,粉消香薄风天真。人非风月长依旧,破镜尘筝,一梦经年瘦。今宵帘幕扬花阴,空馀枕泪独伤心。

菩萨蛮·金波远逐行云去

唐代:冯延巳

金波远逐行云去,疏星时作银河渡。花影卧秋千,更长人不眠。玉筝弹未彻,凤髻黄钗脱。忆梦翠蛾低,微风吹绣衣。画堂昨夜西风过,绣帘时拂朱门锁。惊梦不成云,双蛾枕上颦。金炉烟袅袅,烛暗纱窗晓。残日尚弯环,玉筝和泪弹。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欹枕不成眠,关山人未还。声随幽怨绝,空断澄霜月。月影下重檐,轻风花满帘。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罗帏中夜起,霜月清如水。玉露不成圆,宝筝悲断弦。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寒。锦壶催画箭,玉佩天涯远。和泪试严妆,落梅飞夜霜。西风袅袅凌歌扇,秋期正与行云远。花叶脱霜红,流萤残月中。兰闺人在否,千里重楼暮。翠被已销香,梦随寒漏长。沉沉朱户横金锁,纱窗月影随花过。烛泪欲阑干,落梅生晚寒。宝钗横翠凤,千里香屏梦。云雨已荒凉,江南春草长。欹鬟堕髻摇双桨,采莲晚出清江上。顾影约流萍,楚歌娇未成。相逢颦翠黛,笑把珠珰解。家住柳阴中,画桥东复东。

浣溪沙

唐代:冯延巳

醉忆春山独倚楼,远山回合暮云收。波间隐隐仞归舟。早是出门长带月,可堪分袂又经秋。晚风斜日不胜愁。

《传奇》和《讲不出再见》歌词赏析

1.《传奇》是音乐才子李健创作的歌曲,王菲曾经在春晚演唱过。里面有句歌词: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这句歌词把人的思念之情充分表达出来了。不管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想一个人肯定是那个人不在身边。但是往事回味,滤镜下的美好回忆又历历在目,就像昨日刚发生,就近在咫尺,近在眼前,触手可及。可是理性又告诉你,已经时空两隔,已经远在天边,再次相见不知道是何时何地。短短的两句话,有高兴,有遗憾,有失落,有期盼,把复杂的人类的某种情感写得千转百回。

2.《讲不出再见》是谭咏麟演唱、向雪怀作词的一首粤语歌曲。歌词里面有一句:我最不忍看你,背向我转面,要走一刻请不必诸多眷恋。这句白描的写法把离别的多种思绪也充分表达出来。我最不忍看你背向我转面,说明你转向反向走了,我们越离越远,我看到这一切说明我没有走。那读者和观众不禁要想了:你没走,是你的感情更浓厚吗?是背向你转面的更绝情吗?答案是不一定吧。这种场合很容易让我们有代入感。谁的一生没有送别过别人呢。但是我看到你背向我,我当时有点失望,但是又怕你突然回头,怕你伤心。这种欲爱还休、欲擒故纵的感情很微妙。

一首成功的流行歌曲能够引起大众的感情共鸣必然有自己的道理,其中吻合特定时代的大众心理很重要,把那种我们想说而说不出来的那种微妙的感觉表达写出来的优秀台词也是原因之一。

人心险恶,这四种人,切勿深交

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人在外的时候,总会碰到一些自己难以解决的事,难免需要朋友的帮助。出门在外打拼,有些心事需要倾诉,真心朋友就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

面对社会的复杂多变,世间人心叵测,一定要懂得慧眼识人,识别什么人可以深交,什么人泛泛而交,什么人绝不能交。

《胡氏家训》有言:先淡后浓,先疏后密,先远后近,交友之道也。

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初次与人相处,最怕倾囊相诉,心里话全都说给别人听。如果对方是有目的才接近你,那么无形中便告知了对方许多秘密,日后可能会因此而受伤。

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交友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要知道那些人可以交,那些人要远离。

01

反面无情之人

所谓“知恩报恩天下少,反面无情世间多。”反面无情之人,与你交好时什么事情都好说,一旦产生矛盾马上分道扬镳。

这类人翻脸比翻书还快,碰上一些鸡毛小事的时候,前一秒还在嘻嘻哈哈,后一秒马上翻脸不认人。说白了就是只要他不爽,马上就给你脸色看。

无情是这类人最显著的特征,不管你对或错,总之一句话:有理讲理,无理也要强词夺理。最无情的是他们从不给人后路可退,更不用想着他们能给你有台阶可下。

02

假仁假意之人

增广贤文有言:“识透人情惊破胆,看穿世间心胆寒。”假仁假意之人,表面一套,背后另一套。在你面前说人是非,转身就到他人面前说你的不好,典型的两面三刀。

这类人最擅长假装仁义,表面很有诚意,其实内心十分狡诈。在职场上,这类人喜欢教唆别人去做一些有风险的事,表面上是把好事让给别人,其实只是为了让自己能够从中得利而已,一旦事情闹大了,马上推得一干二净。

假仁假意之人对事物大多双重标准,他们做的永远都是对的,别人做的永远都是错的。他们会尝试地去说服你,改变你内心的想法,从而加以利用。与这类人相处,一定要有点主见,别一不小心就被带歪了。

03

见利忘义之人

见利忘义之人心胸一般狭隘,为了极小的利益可以背叛朋友。“见财起意,唯利是图”是他们的人生格言。

他们与人交往的出发点永远都是利益排在第一位。他们眼中的友谊只不过是裸的交易,人性泯灭,损人为己。

有时候,付出一些代价认清一个人,还是挺值得的,保持本心就好。总之,不能与见利忘义之人深交,甚至是泛泛之交都不必。

04

不忠不孝之人

所谓不忠之人,大多喜欢投机取巧,无论在家庭还是职场上,这些人总是三心两意,利益驱使而为。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所谓孝心,首先要用心,而不是表面工作。真正的孝心可贵之处在于行动永远比嘴上说的多。

心存善良,忠心耿耿,哪怕一时受他人影响而走了歪路,终究亦能迷途知返。不忠不孝之人,毫无归属感可言,更不懂得感恩,不必深交。

结语:

生而为人,谁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可怕的是天生难教,本性难移,稍有不慎,近墨者黑,避而远之才是上策。

《中国古代文言文》辑录370篇大全集 (71—80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是相对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白话文来讲的。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随着历史的变迁,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成了读书人的专用。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当人们使用“古代汉语”这个术语时,在不同的语境中赋予了它三个不同的含义:古代的汉语、上古汉语和文言。古代汉语首先是指“古代的汉语”。这就是说,战争以前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泛称为古代汉语。古人的口语,我们是听不到了,甲骨文,从甲骨文算起,这样的古代汉语大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跟任何事物无不发展变化一样,语言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三千多年来,汉语有了很大的变化。根据汉语语法、词汇和语音变化的情形,学者将古代汉语分为三个发展时期:上古期、中古期和近代期。上古期是指西元3世纪以前,即历史上商、周、秦和两汉时期;中古期是指西元4世纪到西元12世纪,即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金时期;近代期是指西元13世纪到19世纪,即历史上的元、明、清时期。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目录:

71.与唐处士书 (范仲淹)

72.答手诏条陈十事 (范仲淹)

73.谏逐客书 (李斯)

74.莺莺传 (元稹)

75.齐桓公伐楚 (左丘明)

76.柳毅传 (李朝威)

77.矛与盾 (韩非)

78.哀溺文序 (柳宗元)

79.段太尉逸事状 (柳宗元)

80.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81.封禅文 (司马相如)

82.医说 (韩愈)

83.永某氏之鼠 (柳宗元)

84.喻巴蜀檄 (司马相如)

85.朋党论 (欧阳修)

86.亡妻王氏墓志铭 (苏轼)

87.记游定惠院 (苏轼)

88.祭石曼卿文 (欧阳修)

89.入蜀记 (陆游)

90.重巽以申命论 (苏轼)

91.越巫 (方孝孺)

92.奉天北伐讨元檄文 (宋濂)

93.金石录序 (李清照)

94.论盛孝章书 (孔融)

95.运命论 (李康)

96.问说 (刘开)

97.与友人书 (顾炎武)

98.天人三策 (董仲舒)

99.世无良猫 (乐钧)

100.文帝议佐百姓诏 (刘恒)

71.与唐处士书 (范仲淹)

仲淹谨再拜致书于处士唐君:盖闻圣人之作琴也,鼓天下之和而和天下。斫琴之道大哉。秦祚之后,礼乐失驭。予嗟乎琴散久矣,后之传者,妙指美声,巧以相尚,丧其大,矜其细,人以艺观焉。皇宋文明之运,宜建大雅东宫故谕德。崔公其人也,得琴之道于斯,乐于斯垂五十年,清净平和,惟与琴会,著琴笺,而自然之义在矣。予尝游于门下,一日请曰:琴何谓是?公曰:清丽而静,和润而远。予拜而退,思释之曰:清丽而弗静其失也躁。和润而弗远其失也佞。不躁不佞其中和之道也。一日请曰:今之能琴谁可与先生和者?曰:唐处士可矣。予拜而退,美而歌曰:有人焉,有人焉,且将师其一二属远仁乎。千里未获所存令复选于上京,崔公既没琴不在于君乎。君将怜其意,授之一二,使得操尧舜之音,游羲皇之域,其赐也,岂不大哉。又先生之琴,传传而不穷,上圣之风,存存乎盛时其音也,岂不远哉。诚不敢助南风之诗,以为天富寿庶几宣三乐之情以美生平,而可乎狂率之咎亦冀舍旃。

72.答手诏条陈十事 (范仲淹)

伏奉手诏“今来用韩琦、范仲淹、富弼,皆是中外人望,不次拔擢。韩琦暂往陕西,范仲淹、富弼皆在两地,所宜尽心为国家,诸事建明,不得顾避。兼章得象等同心忧国,足得商量。如有当世急务可以施行者,并须条列闻奏,副朕拔擢之意”者。臣智不逮人,术不通古,岂足以奉大对。然臣蒙陛下不次之擢,预闻政事,又诏意丁宁,臣战汗惶怖,曾不获让。

臣闻历代之政,久皆有弊。弊而不救,祸乱必生。何哉?纲纪浸滞。制度日削,恩赏不节,赋敛无度,人情惨怨,天祸暴起。惟尧舜能通其变,使民不倦。

《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此言天下之理有所穷塞,则思变通之道。既能变通,则成长久之业。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制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然则欲正其末,必端其本;欲清其流,必澄其源。臣敢约前代帝王之道,求今朝祖宗之烈,釆其可行者条奏。愿陛下顺天下之心,力行此事,庶几法制有立,纲纪再振,则宗社灵长,天下蒙福。

一曰明黜陟。臣观《书》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然则尧舜之朝,建官至少,尚乃九载一迁,必求成绩,而天下大化,百世之后,仰为帝范。我祖宗朝,文武百官皆无磨勘之例,惟政能可旌者,擢以不次;无所称者,至老不迁。故人人自励,以求绩效。今文资三年一迁,武职五年一迁,谓之磨勘。不限内外,不问劳逸,贤不肖并进,此岂尧舜黜陟幽明之意耶!假如庶僚中有一贤于众者,理一郡县,领一务局,思兴利去害而有为也,众皆指为生事,必嫉之沮之,非之笑之,稍有差失,随而挤陷。故不肖者诉餐尸禄,安然而莫有为也。虽愚暗鄙猥,人莫齿之。而三年一迁,坐至卿监丞郎者,历历皆是,谁肯为陛下兴公家之利,救生民之病,去政事之弊,葺纪纲之坏哉!利而不兴则国虚,病而不救怨。弊而不去则小人得志,坏而不葺则王者失。贤不肖混淆,请托侥幸,迁易不已,中外苛且,百事废堕,生民久苦,羣盗渐起。劳陛下旰昃之忧者,岂非官失其正而致其危耶!至若在京百司,金谷浩瀚,权势子弟长为占据,有虚食禀禄,待阙一二年者。暨临事局,挟以势力。岂肯恪尽其职?使祖宗根本之地,纲纪日隳。故在京官司,有一员阙,则争夺者数人。其外任京朝官,则有私居待阙,动逾岁时,往往到职之初,便该磨勘,一无勤效,例蒙迁改。此则人人因循,不复奋励之由也。

臣请特降诏书,今后两地臣僚,有大功大善,则特加爵命;无大功大善,更不非时进秩。其理状寻常而出者,祇守本官,不得更带美职。应京朝官在台省、馆阁职任,及在审刑、大理寺、开封府、两赤县、国子监、诸王府,并因保举及选差监在京重难库务者,并须在任三周年,即与磨勘。若因陈乞,并于中书、审官院愿在京差遣者,与保举选差不同,并须勾当通计及五周年,方得磨勘。如此则权势子弟,肯就外任,各知艰难。亦有俊明之人,因此树立,可以进用。如今日已前受在京差遣已勾当者,且依旧日年限磨勘.其未曾交割勾当。却求外任者,并听其外任。在京朝官到职勾当及三年者与磨勘,内前任勾当年月日及公程日限,并非因陈乞而移任在道月日,及升朝官在京朝请月日,并令通计。其远官近地,劳逸不同,并在假待阙及公程外住滞,或因公事,非时移替。在道月日委有司别行定夺闻奏。如任内有私罪并公罪徒以上者,至该磨勘日,具情理轻重,别取进止。其庶寮中有高才异行,多所荐论,或异略嘉谋,为上信纳者,自有特恩改迁,非磨勘之可滞也。又外任善政著闻,有补风化;或累讼之狱,能辨寃沈;或五次推勘,人无翻讼;或劝课农桑,大获美利;或京城库务,能革大弊,惜费巨万者,仰本辖保明闻奏,下尚书省集议。为众所许,则列状上闻,并与改官,不隔磨勘。或有异同,各以所执取旨,出于圣断。仍请诏下审官院、流内铨、尚书考功,应京朝官选人逐任得替,明具较定考绩、结罪闻奏。内有事状猥滥,并老疾愚昧之人,不堪理民者,别取进止。已上磨勘考绩条件,该说不尽者,有司比类上闻。如此,则因循者拘考绩之限,特达者加不次之赏,然后天下公家之利必兴,生民之病必救,政事之弊必去,纲纪之坏必葺,人人自劝,天下兴治,则前王之业,祖宗之权,复振于陛下之手矣。其武臣磨勘年限,委枢密院比附文资定夺闻奏。

二曰抑侥幸。臣闻先王赏延于世,诸侯有世子袭国,公卿以德而任,有袭爵者,《春秋》讥之。及汉之公卿,有封爵而殁,立一子为后者,未闻余子皆有爵命。其次宠待大臣,赐一子官者有之,未闻每岁有自荐其子弟者。祖宗之朝,亦不过此。自真宗皇帝以太平之乐,与臣下共庆,恩意渐广。大两省至知杂御史以上,每遇南郊并圣节,各奏一子充京官,少卿、监奏一子充试衔。其正郎、带职员外郎,并诸路提点刑狱以上差遣者,每遇南郊,奏一子充斋郎。其大两省等官,既奏得子充京官,明异于庶僚,大示区别,复更每岁奏荐,积成冗官。假有任学士以上官经二十年者,则一家兄弟子孙出京官二十人,仍接次升朝,此滥进之极也。今百姓贫困,冗官至多。授任既轻,政事不举。俸禄既广,刻剥不暇。审官院常患充塞,无阙可补。臣请特降诏书,今后两府并两省官等,遇大礼许奏一子充京官,如奏弟侄骨肉,即与试衔外,每年圣节更不得陈乞。如别有勋劳著闻于外,非时赐一子官者,系自圣恩。其转运使及边任文臣初除授后,合奏得子弟身事者。并候到任二年无遗阙,方许陈乞。如二年内非次移改者,即许通计三年陈乞。三司副使、知杂御史、少卿、监以上,并同两省,遇大礼各奏荐子孙。其正郎、带馆职员外郎,并省府推判官、外任提点刑狱以上,遇大礼合该奏荐子孙者,须是在任及二周年,方得陈乞。已上有该说不尽者,委有司比类闻奏。如此则内外朝臣,各务久于其职,不为苟且之政,兼抑躁动之心。亦免子弟充塞铨曹,与孤寒争路,轻忽郡县,使生民受弊。其武臣入边上差遣,并大礼合奏荐子弟者,乞下枢密院详定比类闻奏。

又国家开文馆,延天下英才,使之直秘庭,览羣书,以待顾问,以养器业,为大用之备。今乃登进士高等者,一任才罢,不以能否,例得召试而补之。两府、两省子弟亲戚,不以贤不肖,辄自陈乞馆阁职事者,亦得进补。太宗皇帝建崇文院、秘阁,自书碑文,重天下贤才也。陛下当思祖宗之意,不宜甚轻之。臣请特降诏书,今后进士三人内及第者,一任回日。许进于教化经术文字十轴,下两制看详,作五等品第。中第一第二等者,即赐召试;试又优等,即补馆阁职事。两府、两省子弟,并不得陈乞馆阁职事及读书之类。御史台画时弹劾,并谏院论奏。如馆阁阙人,即委两地举文有古道、才堪大用之士,进名同举,并两制列署表章,仍上殿称荐,以充其职。如此,则馆阁职事更不轻授,足以起朝廷之风采,绍祖宗之本意,副陛下慎选矣。

三曰精贡举。臣谨按《周礼》卿大夫之职,各教其所治,三年一,考其德行道艺,乃献贤能之书于王。贤为有德行,能为有道艺。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天府,太庙之宝藏也。盖言王者举贤能,所以上安宗社,故拜受其名,藏于庙中,以重其事也。卿大夫之职,废既久矣。今诸道学校,如得明师,尚可教人六经,传治国治人之道。而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在乎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或谓救弊之术无乃后时,臣谓四海尚完,朝谋而夕行,庶乎可济,安得晏然不救,坐俟其乱哉!

臣请诸路州郡有学校处,奏举通经有道之士,专于教授,务在兴行。其取士之科,即依贾昌朝等起请,进士先策论而后诗赋;诸科墨义之外,更通经旨。使人不专辞藻,必明理道,则天下讲学必兴,浮薄知劝,最为至要。内欧阳修、蔡襄更乞逐场去留,贵文卷少而考校精。臣谓尽令逐场去留,则恐旧人杆格,不能创习策论,亦不能旋通经旨,皆忧弃遗,别无进路。臣请进士旧人三举以上者,先策论而后诗赋。许将三场文卷通考,互取其长。两举、初举者,皆是少年,足以进学,请逐场去留。诸科中有通经旨者,至终场,别问经旨十道,如不能命辞而对,则于知举官员前,讲说七通者为合格。不会经旨者,三举已上即逐场所对墨义,依自来通粗施行。两举、初举者,至于终场日,须八通者为合格。

又外郡解发进士、诸科人,本乡举里选之式,必先考其履行,然后取以艺业。今乃下求履行,惟以词藻、墨义取之,加用封弥,不见姓字,实非乡里举选之本意也。又南省考试举人,一场试诗赋,一场试策,人皆精意,尽其所能。复考校日久,实少舛谬。及御试之日,诗赋文论共为一场,既声病所拘,意思不远。或音韵中一字有差,虽生平苦辛,即时摈逐。如音韵不失,虽末学浅近,俯拾科级。既乡举之处不考履行,又御试之日更拘声病,以此士之进退,多言命运而不言行业。明君在上,固当使人以行业而进,而乃言命运者,是善恶不辨而归诸天也,岂国家之美事哉!臣请重定外郡发解条约,须是履行无恶、艺业及等者,方得解荐,更不封弥试卷。其南省考试之人,已经本乡询考履行,却须封弥试卷,精考艺业,定夺等第,进入御前。选官覆考,重定等第讫,然后开看南省所定等第,内合同姓名偶有高下者,更不移改。若等第不同者,人数必少,却加封弥,更宣两地参校,然后御前放榜,此为至当。内三人已上,即于高等人中选择,圣意宣放。其考校进士,以策论高、词赋次者为优等,策论平、词赋优者为次等。诸科经旨通者为优等,墨义通者为次等。已上进士、诸科,并以优等及第者放选注官,次等及第者守本科选限。自唐以来,及第人皆守选限。国家以收复诸国,郡邑乏官,其新及第人,权与放选注官。今来选人壅塞,宜有改革,又足以劝学,使其知圣人治身之道,则国家得人,百姓受赐。

四曰择官长。臣闻先王建侯,以共理天下。今之刺史、县令,即古之诸侯。一方舒惨,百姓休戚,实系其人。故历代盛名之时,必重此任。今乃不问贤愚,不较能否,累以资考,升为方面。懦弱者不能检吏,得以蠹民;强干者惟是近名,率多害物。邦国之本,由此凋残。朝廷虽至忧勤,天下何以苏息!其转运使并提点刑狱按察列城,当得贤于众者。臣请特降诏书,委中书、枢密院且各选转运使、提点刑狱共十人,大藩知州十人;委两制共举知州十人;三司副使、判官同举知州五人;御史台中丞、知杂、三院共举知州五人;开封知府、推官共举知州五人;逐路转运使、提点刑狱各同举知州五人,知县、县令共十人;逐州知州、通判同举知县、县令共二人。得前件所举之人,举主多者先次差补。仍指挥审官院、流内铨今日以后所差知州、知县、县令并具合入人历任功过、举主人数闻奏,委中书看详。委得允当,然后引对。如此举择,则诸道官吏庶几得人,为陛下爱惜百姓,均其徭役,宽于赋敛,各获安宁,不召祸乱,天下幸甚。

五曰均公田。臣闻《易》曰:“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此言圣人养民之时,必先养贤。养贤之方,必先厚禄。厚禄然后可以责廉隅,安职业也。皇朝之初,承五代乱离之后,民庶凋弊,时物至贱。暨诸国收复,天下郡县之官少人除补,至有经五七年不替罢者。或才罢去,便入见阙。当物价至贱之时,俸禄不辍,士人之家无不自足。咸平以后,民庶渐繁,时物遂贵。入仕门多,得官者众,至有得替守选一二年,又授官待阙一二年者。在天下物贵之后,而俸禄不继,士人家鲜不穷窘,男不得婚,女不得嫁,丧不得葬者,比比有之。复于守选、待阙之日,衣食不足,贷债以苟朝夕。到官之后,必来见逼,至有冒法受赃,赊贷度日⑥,或不耻贾贩,与民争利。既为负罪之人,不守名节,吏有奸赃而不敢发,民有豪猾而不敢制。奸吏豪民得以侵暴,于是贫弱百姓理不得直,寃不得诉,徭役不均,刑罚不正,比屋受弊,无可奈何,由乎制禄之方有所未至。

真宗皇帝思深虑远,复前代职田之制,使中常之士自可守节,婚嫁以时,丧葬以礼,皆国恩也。能守节者,始可制奸赃之吏,镇豪猾之人。法乃不私,民则无枉。近日屡有臣僚乞罢职田,以其有不均之谤,有侵民之害。臣谓职田本欲养贤,缘而侵民者有矣,比之衣食不足,坏其名节,不能奉法,以直为枉,以枉为直,众怨思乱而天下受弊,岂止职田之害耶!又自古常患百官重内而轻外,唐外官月俸尤更丰足,簿尉俸钱尚二十贯。今窘于财用,未暇增复。臣请两地同议外官职田,有不均者均之,有未给者给之,使其衣食得足,婚嫁丧葬之礼不废,然后可以责其廉节,督其善政。有不法者,可废可诛。且使英俊之流,乐于为郡为邑之任,则百姓受赐。又将来升擢,多得曾经郡县之人,深悉民隐,亦致化之本也。惟圣慈深察,天下幸甚。

六曰厚农桑。臣观《书》曰:“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此言圣人之德,惟在善政。善政之要,惟在养民;养民之政,必先务农;农政既修,则衣食足;衣食足,则爱肤体;爱肤体,则畏刑罚;畏刑罚,则寇盗自息,祸乱不兴。是圣人之德,发于善政;天下之化,起于农亩。故《诗》有《七月》之篇,陈王业也。今国家不务农桑,粟帛常贵。浙江诸路岁籴米六百万石,其所籴之价与辇运之费,每岁共用钱三百余万贯文。又贫弱之民,困于赋敛,岁伐桑枣,剥而为薪。劝课之方,有名无实。故粟帛常贵,府库日虚。此而不谋,将何以济!

臣于天下农利之中,粗举二三以言之。且如五代羣雄争霸之时,本国岁饥,则乞籴于邻国,故各兴农利,自至丰足。江南旧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涝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又浙西地卑,常苦水沴。虽有沟河,可以通海,惟时开导,则潮泥不得而堙之。虽有堤塘,可以御患,惟时修固,则无摧坏。臣知苏州日,点检簿书,一州之田,系出税者三万四千顷。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石至三石。计出米七百余万石。东南每岁上供之数六百万石,乃一州所出。臣询访高年,则云曩时两浙未归朝廷,苏州有营田军四都,共七八千人,专为田事,导河筑堤,以减水患。于时民间钱五十文币白米一石。自皇朝一统,江南不稔则取之浙右,浙右不稔则取之淮南,故慢于农政,不复修举。江南圩田、浙西河塘,大半隳废,失东南之大利。今江浙之米,石不下六七百文足。至一贯文省,比于当时,其贵十倍,而民不得不困,国不得不虚矣。

又京东西路有卑湿积潦之地,早年国家特令开决之后,水患大减。今罢役数年,渐已堙塞,复将为患。臣请每岁之秋,降勅下诸路转运司,令辖下州军吏民各言农桑之间可兴之利、可去之害。或合开河渠,或筑堤堰陂塘之类,并委本州军选官计定工料,每岁于二月间兴役,半月而罢,仍具功绩闻奏。如此不绝。数年之间,农利大兴。下少饥岁,上无贵籴,则东南岁籴辇运之费大可减省。其劝课之法,宜选官讨论古制,取其简约易从之术,颁赐诸路转运使,及面赐一本,付新授知州、知县、县令等。此养民之政、富国之本也。

七曰修武备。臣闻古者天子六军,以宁邦国。唐初京师置十六将军官属,亦六军之义也。诸道则开折冲、果毅府五百七十四,以储兵伍。每岁三时耕稼,一时习武。自贞观至于开元,百三十年,戎臣兵伍,无一逆乱。至开元末,听匪人之言,遂罢府兵。唐衰,兵伍皆市井之徒,无礼义之教,无忠信之心,骄蹇凶逆,至于丧亡。我祖宗以来,罢诸侯权,聚兵京师,衣粮赏赐丰足,经八十年矣。虽已困生灵、虚府库,而难于改作者,所以重京师也。今西北强梗,边备未足,京师卫兵多远戍,或有仓卒,辇毂无备,此大可忧也。远戍者防边陲之患,或缓急抽还,则外御不严,戎狄进奔,便可直趋关辅。新招者聚市井之辈,而轻嚣易动,或财力一屈,请给不充,则必散为羣盗。今生民已困,无可诛求,或连年凶饥,将何以济!赡军之策,可不预图?若因循过时,臣恐急难之际,宗社可忧。

臣请密委两地,以京畿见在军马,同议有无阙数。如六军末整,须议置兵,则请约唐之法,先于畿内并近辅州府召募强壮之人,充京畿卫士。得五万人以助正兵,足为强盛。使三时务农,大省给赡之费;一时教战,自可防御外患。其召募之法,并将校次第,并先密切定夺闻奏。此实强兵节财之要也。候京畿近辅召募卫兵,已成次第,然后诸道放此⑨,渐可施行。惟圣慈留意。

八曰减徭役。臣闻汉光武建武六年六月诏曰:“夫张官置吏,所以为人也。今户口耗少,而县官吏职,所置尚繁。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二府于是条奏并省四百余县,天下至治。臣又观西京图经,唐会昌中,河南府有户一十九万四千七百余户,置二十县。今河南府主客户七万五千九百余户,仍置一十九县。主户五万七百,客户二万五千二百⑩。巩县七百户,偃师一千一百户,逐县三等而堪役者,不过百家,而所供役人不下二百数。新旧循环,非孤寡孤独,不能无役。西洛之民,最为穷困。臣请依后汉故事,遣使先往西京并省诸邑为十县。其所废之邑,并改为镇,令本路举文资一员,董榷酤、关征之利兼人烟公事。所废公人,除归农外,有愿居公门者,送所存之邑。其所在邑中役人,却可减省归农,则两不失所。候西京并省稍成伦序,则行于大名府,然后遣使诸道,依此施行。仍先指挥诸道防团州已下,有使、州两院者,皆为一院,公人愿去者,各放归农。职官厅可给本城兵士七人至十人,替人力归农。其乡村耆保地里近者,亦令并合。能并一耆保管?,已减役十余户。但少徭役,人自耕作,可期富庶。

九曰覃恩信。臣窃覩国家三年一郊,天子斋戒衮冕,谒见宗庙,乃祀上帝。大礼既成,还御端门,肆赦天下,曰:赦书日行五百里,敢以赦前事言者,以其罪罪之,欲其王泽及物之速也如此。今大赦每降,天下欢呼。一两月间,钱谷司存督责如旧,桎梏老幼,籍没家产。至于宽赋敛。减摇役,存恤孤贫,振举滞淹之事,未尝施行,使天子及民之意,尽成空言,有负圣心,损伤和气。臣请特降诏书,今后赦书内宣布恩泽,有所施行,而三司、转运司、州县不切遵禀者,井从违制,徒二年断,情重者,当行刺配。应天禧年以前天下欠负,不问有无侵欺盗用,并与除放,违者仰御史台、提点刑狱司常切觉察纠劾,无令壅遏。臣又闻《易》曰:“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故有巡狩之礼,察诸侯善恶,观风俗厚薄,此圣人顺动之意。今巡狩之礼不可复行,民隐无穷,天听甚远。臣请降诏中书,今后每遇南郊赦后,精选臣僚往诸路安抚,察官吏能否,求百姓疾苦,使赦书中及民之事,一一施行,天下百姓莫不幸甚。

十曰重命令。臣闻《书》曰:“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准律文,诸被制书有所施行而违者,徒二年;失错者,杖一百。又监临主司受财而枉法者,十五疋,绞。盖先王重其法令,使无敢动摇,将以行天下之政也。今覩国家每降宣勅条贯,烦而无信,轻而弗禀,上失其威。下受其弊。盖由朝廷采百官起请,率尔颁行,既昧经常,即时更改,此烦而无信之验矣。又海行条贯,虽是故违.皆从失坐,全乖律意,致坏大法,此轻而弗禀之甚矣。臣请特降诏书,今后百官起请条贯,令中书、枢密院看详会议,必可经久,方得施行。如事干刑名者,更于审刑、大理寺勾明会法律官员参详起请之词,删去繁冗,裁为制敕,然后颁行天下,必期遵守。其冲改条贯,并令缴纳,免致错乱,误有施行。仍望别降敕命,今后逐处当职官吏亲被制书,及到职后所受条贯,敢故违者,不以海行,并从违制,徒二年。未到职已前所降条贯,失于检用,情非故违者,并从本条失错科断,杖一百。余人犯海行条贯,不指定违制刑名者,并从失坐。若条贯差失,于事有害,逐处长吏,别见机会,须至便宜而行者,并须具缘由闻奏,委中书、枢密院详察,如合理道,即与放罪。仍便相度,别从更改。

《答手诏条陈十事》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于1043年(庆历三年)九月,在宋仁宗连日催促下,认真总结其从政28年来酝酿已久的改革思想,呈上的新政纲领,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73.谏逐客书 (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泰山 一作:太山)

《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一篇优秀古代公文,是应用写作法定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里的“书”不是书信,而是上书、奏章,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一种臣子向帝王逐条分析事理的公文名称,与表性质类似。该文能比较充分地体现公文的一些本质属性,正是这些公文本质属性形成了该文鲜明的特色。文章先叙述自秦穆公以来皆以客致强的历史,说明秦若无客的辅助则未必强大的道理;然后列举各种女乐珠玉虽非秦地所产却被喜爱的事实作比,说明秦王不应该重物而轻人。文章立意高深,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标,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正反论证,利害并举,说明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此文理足词胜,雄辩滔滔,打动了秦王嬴政,使他收回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74.莺莺传 (元稹)

唐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或朋従游宴,扰杂其间,他人皆汹汹拳拳,若将不及;张生容顺而已,终不能乱。以是年二十三,未尝近女色。知者诘之,谢而言曰:"登徒子非好色者,是有凶行。余真好色者,而适不我值。何以言之?大凡物之尤者,未尝不留连于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诘者识之。

无几何,张生游于蒲,蒲之东十余里,有僧舍曰普救寺,张生寓焉。适有崔氏孀妇,将归长安,路出于蒲,亦止兹寺。崔氏妇,郑女也;张出于郑,绪其亲,乃异派之従母。是岁,浑瑊薨于蒲,有中人丁文雅,不善于军,军人因丧而扰,大掠蒲人。崔氏之家,财产甚厚,多奴仆,旅寓惶骇,不知所托。

先是张与蒲将之党有善,请吏护之,遂不及于难。十余日,廉使杜确将天子命以总戎节,令于军,军由是戢。郑厚张之德甚,因饰馔以命张,中堂宴之。复谓张曰:"姨之孤嫠未亡,提携幼稚,不幸属师徒大溃,实不保其身,弱子,犹君之生,岂可比常恩哉?今俾以仁兄礼奉见,冀所以报恩也。"命其子,曰欢郎,可十余岁,容甚温美。次命女:"出拜尔兄,尔兄活尔。"久之辞疾,郑怒曰:"张兄保尔之命,不然,尔且掳矣,能复远嫌乎?"久之乃至,常服芳容,不加新饰。垂鬟接黛,双脸销红而已,颜色艳异,光辉动人。张惊为之礼,因坐郑旁。以郑之抑而见也,凝睇怨绝,若不胜其体者。问其年纪,郑曰:"今天子甲子岁之七月,终于贞元庚辰,生年十七矣。"张生稍以词导之,不对,终席而罢。

张自是惑之,愿致其情,无由得也。崔之婢曰红娘,生私为之礼者数四,乘间遂道其衷。婢果惊沮,腆然而奔,张生悔之。翼日,婢复至,张生乃羞而谢之,不复云所求矣。婢因谓张曰:"郎之言,所不敢言,亦不敢泄。然而崔之姻族,君所详也,何不因其德而求娶焉?"张曰:"余始自孩提,性不苟合。或时纨绮间居,曾莫流盼。不为当年,终有所蔽。昨日一席间,几不自持。数日来,行忘止,食忘饱,恐不能逾旦暮。若因媒氏而娶,纳采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矣。尔其谓我何?"婢曰:"崔之贞慎自保,虽所尊不可以非语犯之,下人之谋,固难入矣。然而善属文,往往沈吟章句,怨慕者久之。君试为喻情诗以乱之,不然则无由也。"张大喜,立缀春词二首以授之。是夕,红娘复至,持彩笺以授张曰:"崔所命也。"题其篇曰《明月三五夜》,其词曰:"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亦微喻其旨,是夕,岁二月旬有四日矣。崔之东有杏花一株,攀援可逾。既望之夕,张因梯其树而逾焉,达于西厢,则户半开矣。红娘寝于床,生因惊之。红娘骇曰:"郎何以至?"张因妄之曰:"崔氏之笺召我也,尔为我告之。"无几,红娘复来,连曰:"至矣!至矣!"张生且喜且骇,必谓获济。及崔至,则端服严容,大数张曰:"兄之恩,活我之家,厚矣。是以慈母以弱子见托。奈何因不令之婢,致淫逸之词,始以护人之乱为义,而终掠乱以求之,是以乱易乱,其去几何?诚欲寝其词,则保人之奸,不义;明之于母,则背人之惠,不祥;将寄与婢仆,又惧不得发其真诚。是用托短章,愿自陈启,犹惧兄之见难,是用鄙靡之词,以求其必至。非礼之动,能不愧心,特愿以礼自持,无及于乱。"言毕,翻然而逝。张自失者久之,复逾而出,于是绝望。

数夕,张生临轩独寝,忽有人觉之。惊骇而起,则红娘敛衾携枕而至。抚张曰:"至矣!至矣!睡何为哉?"并枕重衾而去。张生拭目危坐久之,犹疑梦寐,然而修谨以俟。俄而红娘捧崔氏而至,至则娇羞融冶,力不能运支体,曩时端庄,不复同矣。是夕旬有八日也,斜月晶莹,幽辉半床。张生飘飘然,且疑神仙之徒,不谓従人间至矣。有顷,寺钟鸣,天将晓,红娘促去。崔氏娇啼宛转,红娘又捧之而去,终夕无一言。张生辨色而兴,自疑曰:"岂其梦邪?"及明,睹妆在臂,香在衣,泪光荧荧然,犹莹于茵席而已。事后又十余日,杳不复知。张生赋《会真诗》三十韵,未毕,而红娘适至。因授之,以贻崔氏。自是复容之,朝隐而出,暮隐而入,同安于曩所谓西厢者,几一月矣。张生常诘郑氏之情,则曰:"我不可奈何矣,因欲就成之。"无何,张生将之长安,先以情喻之。崔氏宛无难词,然而愁怨之容动人矣。将行之再夕,不可复见,而张生遂西下。

数月,复游于蒲,会于崔氏者又累月。崔氏甚工刀札,善属文,求索再三,终不可见。往往张生自以文挑,亦不甚睹览。大略崔之出人者,艺必穷极,而貌若不知;言则敏辩,而寡于酬对。待张之意甚厚,然未尝以词继之。时愁艳幽邃,恒若不识;喜愠之容,亦罕形见。异时独夜操琴,愁弄凄恻,张窃听之,求之,则终不复鼓矣。以是愈惑之。张生俄以文调及期,又当西去。当去之夕,不复自言其情,愁叹于崔氏之侧。崔已阴知将诀矣,恭貌怡声,徐谓张曰:"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乱之,君终之,君之惠也;则殁身之誓,其有终矣,又何必深感于此行?然而君既不怿,无以奉宁。君常谓我善鼓琴,向时羞颜,所不能及。今且往矣,既君此诚。"因命拂琴,鼓《霓裳羽衣序》,不数声,哀音怨乱,不复知其是曲也。左右皆唏嘘,张亦遽止之。投琴,泣下流连,趋归郑所,遂不复至。明旦而张行。

明年,文战不胜,张遂止于京,因贻书于崔,以广其意。崔氏缄报之词,粗载于此。曰:捧览来问,抚爱过深,儿女之情,悲喜交集。兼惠花胜一合,口脂五寸,致耀首膏唇之饰。虽荷殊恩,谁复为容?睹物增怀,但积悲叹耳。伏承使于京中就业,进修之道,固在便安。但恨僻陋之人,永以遐弃,命也如此,知复何言?自去秋已来,常忽忽如有所失,于喧哗之下,或勉为语笑,闲宵自处,无不泪零。乃至梦寝之间,亦多感咽。离忧之思,绸缪缱绻,暂若寻常;幽会未终,惊魂已断。虽半衾如暖,而思之甚遥。一昨拜辞,倏逾旧岁。长安行乐之地,触绪牵情,何幸不忘幽微,眷念无斁。鄙薄之志,无以奉酬。至于终始之盟,则固不忒。鄙昔中表相因,或同宴处,婢仆见诱,遂致私诚。儿女之心,不能自固。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无投梭之拒。及荐寝席,义盛意深,愚陋之情,永谓终托。岂期既见君子,而不能定情,致有自献之羞,不复明侍巾帻。没身永恨,含叹何言?倘仁人用心,俯遂幽眇;虽死之日,犹生之年。如或达士略情,舍小従大,以先配为丑行,以要盟为可欺。则当骨化形销,丹诚不泯;因风委露,犹托清尘。存没之诚,言尽于此;临纸呜咽,情不能申。千万珍重!珍重千万!玉环一枚,是儿婴年所弄,寄充君子所佩。玉取其坚润不渝,环取其终始不绝。兼乱丝一絇,文竹茶碾子一枚。此数物不足见珍,意者欲君子如玉之真,弊志如环不解,泪痕在竹,愁绪萦丝,因物达情,永以为好耳。心迩身遐,拜会无期,幽愤所钟,千里神合。千万珍重!春风多厉,强饭为嘉。慎言自保,勿以鄙为深念。"张生发其书于所知,由是时人多闻之。

所善杨巨源好属词,因为赋《崔娘诗》一绝云:"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销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河南元稹,亦续生《会真诗》三十韵。诗曰:

微月透帘光,萤光度碧空。遥天初缥缈,低树渐朦胧。龙吹过庭竹,鸾歌拂井桐。罗绡垂薄雾,环佩响轻风。绛节随金母,云心捧玉童。更深人悄悄,晨会雨蒙蒙。珠莹光文履,花明隐绣龙。瑶钗行彩凤,罗帔掩丹虹。言自瑶华浦,将朝碧玉宫。因游洛城北,偶向宋家东。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低鬟蝉影动,回步玉尘蒙。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眉黛羞偏聚,唇朱暖更融。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无力佣移腕,多娇爱敛躬。汗流珠点点,发乱绿葱葱。方喜千年会,俄闻五夜穷。留连时有恨,缱绻意难终。满脸含愁态,芳词誓素衷。赠环明运合,留结表心同。啼粉流宵镜,残灯远暗虫。华光犹苒苒,旭日渐瞳瞳。乘鹜还归洛,吹箫亦上嵩。衣香犹染麝,枕腻尚残红。幂幂临塘草,飘飘思渚蓬。素琴鸣怨鹤,清汉望归鸿。海阔诚难渡,天高不易冲。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

张之友闻之者,莫不耸异之,然而张志亦绝矣。稹特与张厚,因徵其词。张曰:"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宠娇,不为云,不为雨,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人情。"于是坐者皆为深叹。

后岁余,崔已委身于人,张亦有所娶。适经所居,乃因其夫言于崔,求以外兄见。夫语之,而崔终不为出。张怨念之诚,动于颜色,崔知之,潜赋一章词曰:"自従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竟不之见。后数日,张生将行,又赋一章以谢绝云:"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自是绝不复知矣。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予常于朋会之中,往往及此意者,夫使知者不为,为之者不惑。贞元岁九月,执事李公垂,宿于予靖安里第,语及于是。公垂卓然称异,遂为《莺莺歌》以传之。崔氏小名莺莺,公垂以命篇。

《莺莺传》于叙事中注意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较好地塑造了崔莺莺的形象。崔莺莺是一个在封建家庭的严格闺训中长大的少女。她有强烈的爱情要求,但又在内心隐藏得很深,甚至有时还会在表面上作出完全相反的姿态。本来,通过她的侍婢红娘,张生与她已相互用诗表达了爱情。可是,当张生按照她诗中的约定前来相会时,她却又“端服严容”,正言厉色地数落了张生的“非礼之动”。数日后,当张生已陷于绝望时,她忽然又采取大胆的叛逆行动,主动夜奔张生住所幽会,“曩时端庄,不复同矣”。崔莺莺的这种矛盾和反复,真实地反映了她克服犹豫、动摇而终于背叛封建礼教的曲折过程。但是,她在思想上又始终未能彻底摆脱社会、出身、教养所加给她的精神桎梏。她仍然认为私自恋爱结合是不合法的,“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因而在她遭到遗弃以后,就只能自怨自艾,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又表现了她思想性格中软弱的一面。作品中对这一形象的刻画,传神写态,有血有肉,异常鲜明。75.齐桓公伐楚 (左丘明)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之绝也。蔡人嫁之。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徵 通 征)

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榖()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何如?”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及诸侯盟。

《齐桓公伐楚》选自《左传·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的春天,齐桓公在打败蔡国之后,又联合诸侯队大举进犯楚国。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楚成王先派使者到齐军中质问齐桓公为何要侵犯楚国,随后又派屈完到齐军中进行交涉,双方先后展开了两次针锋相对的外交斗争,最终达成妥协,订立盟约。文章精练的语言描绘了这场外交斗争的激烈场面,将齐桓公、管仲、屈完等人的形象描绘得活灵活现。76.柳毅传 (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座。又六七里,乃止。见有妇人,牧羊于道畔。毅怪视之,乃殊色也。然而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毅诘之曰:“子何苦而自辱如是?”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贱妾不幸,今日见辱问于长者。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幸一闻焉。妾,洞庭龙君小女也。父母配嫁泾川次子,而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日以厌薄。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迨诉频切,又得罪舅姑。舅姑毁黜以至此。”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又曰:“洞庭于兹,相远不知其几多也?长天茫茫,信耗莫通。心目断尽,无所知哀。闻君将还吴,密通洞庭。或以尺书寄托侍者,未卜将以为可乎?”毅曰:“吾义夫也。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是何可否之谓乎!然而洞庭深水也。吾行尘间,宁可致意耶?惟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子有何术可导我邪?”女悲泣且谢,曰:“负载珍重,不复言矣。脱获回耗,虽死必谢。君不许,何敢言。既许而问,则洞庭之与京邑,不足为异也。”毅请闻之。女曰:“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乡人谓之‘社橘’。君当解去兹带,束以他物。然后叩树三发,当有应者。因而随之,无有碍矣。幸君子书叙之外,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毅曰:“敬闻命矣。”女遂于襦间解书,再拜以进。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毅深为之戚,乃致书囊中,因复谓曰:“吾不知子之牧羊,何所用哉?神岂宰杀乎?”女曰:“非羊也,雨工也。”“何为雨工?”曰:“雷霆之类也。”毅顾视之,则皆矫顾怒步,饮龁甚异,而大小毛角,则无别羊焉。毅又曰:“吾为使者,他日归洞庭,幸勿相避。”女曰:“宁止不避,当如亲戚耳。”语竟,引别东去。不数十步,回望女与羊,俱亡所见矣。

其夕,至邑而别其友,月余到乡,还家,乃访友于洞庭。洞庭之阴,果有社橘。遂易带向树,三击而止。俄有武夫出于波问,再拜请曰:“贵客将自何所至也?”毅不告其实,曰:“走谒大王耳。”武夫借水止路,引毅以进。谓毅曰:“当闭目,数息可达矣。”毅如其言,遂至其宫。始见台阁相向,门户千万,奇草珍木,无所不有.夫乃止毅,停于大室之隅,曰:“客当居此以俟焉。”毅曰:“此何所也?”夫曰:“此灵虚殿也。”谛视之,则人间珍宝毕尽于此。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雕琉璃于翠楣,饰琥珀于虹栋。奇秀深杳,不可妄言。然而王久不至。毅谓夫曰:“洞庭君安在哉?”曰:“吾君方幸玄珠阁,与太阳道士讲《火经》,少选当毕。”毅曰:“何谓《火经》?”夫曰:“吾君,龙也。龙以水为神,举一滴可包陵谷。道士,乃人也。人以火为神圣,发一灯可燎阿房。然而灵用不同,玄化各异。太阳道士精于人理,吾君邀以听焉。”语毕而宫门辟,景从云合,而见一人,披紫衣,执青玉。夫曰曰:“此吾君也!”乃至前以告之。

君望毅而问曰:“岂非人间之人乎?”对曰:“然。”毅而设拜,君亦拜,命坐于灵虚之下。谓毅曰:“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毅曰:“毅,大王之乡人也。长于楚,游学于秦。昨下第,闲驱泾水右涘,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雨鬓,所不忍睹。毅因诘之,谓毅曰:‘为夫婿所薄,舅姑不念,以至于此’。悲泗淋漓,诚虐人心。遂托书于毅。毅许之,今以至此。”因取书进之。洞庭君览毕,以袖掩面而泣曰:“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使闺窗孺弱,远罹构害。公,乃陌上人也,而能急之。幸被齿发,何敢负德!”词毕,又哀咤良久。左右皆流涕。时有宦人密侍君者,君以书授之,令达宫中。须臾,宫中皆恸哭。君惊,谓左右曰:“疾告宫中,无使有声,恐钱塘所知。”毅曰:“钱塘,何人也?”曰:“寡人之爱弟,昔为钱塘长,今则致政矣。”毅曰:“何故不使知?”曰:“以其勇过人耳。昔尧遭洪水九年者,乃此子一怒也。近与天将失意,塞其五山。上帝以寡人有薄德于古今,遂宽其同气之罪。然犹縻系于此,故钱塘之人日日候焉。”语未毕,而大声忽发,天崩地裂。宫殿摆簸,云烟沸涌。俄有赤龙长千余尺,电目血舌,朱鳞火鬣,项掣金锁,锁牵玉柱。千雷万霆,激绕其身,霰雪雨雹,一时皆下。乃擘青天而飞去。毅恐蹶仆地。君亲起持之曰:“无惧,固无害。”毅良久稍安,乃获自定。因告辞曰:“愿得生归,以避复来。”君曰:“必不如此。其去则然,其来则不然,幸为少尽缱绻。”因命酌互举,以款人事。

俄而祥风庆云,融融恰怡,幢节玲珑,箫韶以随。红妆千万,笑语熙熙。中有一人,自然蛾眉,明珰满身,绡縠参差。迫而视之,乃前寄辞者。然若喜若悲,零泪如丝。须臾,红烟蔽其左,紫气舒其右,香气环旋,入于宫中。君笑谓毅曰:“泾水之囚人至矣。”君乃辞归宫中。须臾,又闻怨苦,久而不已。有顷,君复出,与毅饮食。又有一人,披紫裳,执青玉,貌耸神溢,立于君左。君谓毅曰:“此钱塘也。”毅起,趋拜之。钱塘亦尽礼相接,谓毅曰:“女侄不幸,为顽童所辱。赖明君子信义昭彰,致达远冤。不然者,是为泾陵之土矣。飨德怀恩,词不悉心。”毅撝退辞谢,俯仰唯唯。然后回告兄曰:“向者辰发灵虚,巳至泾阳,午战于彼,未还于此。中间驰至九天,以告上帝。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前所谴责,因而获免。然而刚肠激发,不遑辞候,惊扰宫中,复忤宾客。愧惕惭惧,不知所失。”因退而再拜。君曰:“所杀几何?”曰:“六十万。”“伤稼乎?”曰:“八百里。”无情郎安在?”曰:“食之矣。”君怃然曰:“顽童之为是心也,诚不可忍,然汝亦太草草。赖上帝显圣,谅其至冤。不然者,吾何辞焉?从此以去,勿复如是。”钱塘君复再拜。是夕,遂宿依于凝光殿。

明日,又宴毅于凝碧宫。会友戚,张广乐,具以醪醴,罗以甘洁。初,笳角鼙鼓,旌旗剑戟,舞万夫于其右。中有一夫前曰:“此《钱塘破阵乐》。”旌杰气,顾骤悍栗。座客视之,毛发皆竖。复有金石丝竹,罗绮珠翠,舞千女于其左,中有一女前进曰:“此《贵主还宫乐》。”清音宛转,如诉如慕,坐客听下,不觉泪下。二舞既毕,龙君大悦。锡以纨绮,颁于舞人,然后密席贯坐,纵酒极娱。酒酣,洞庭君乃击席而歌曰:“大天苍苍兮,大地茫茫,人各有志兮,何可思量,狐神鼠圣兮,薄社依墙。雷霆一发兮,其孰敢当?荷贞人兮信义长,令骨肉兮还故乡,齐言惭愧兮何时忘!”洞庭君歌罢,钱塘君再拜而歌曰:“上天配合兮,生死有途。此不当妇兮,彼不当夫。腹心辛苦兮,泾水之隅。风霜满鬓兮,雨雪罗襦。赖明公兮引素书,令骨肉兮家如初。永言珍重兮无时无。”钱塘君歌阕,洞庭君俱起,奉觞于毅。毅踧踖而受爵,饮讫,复以二觞奉二君,乃歌曰:“碧云悠悠兮,泾水东流。伤美人兮,雨泣花愁。尺书远达兮,以解君忧。哀冤果雪兮,还处其休。荷和雅兮感甘羞。山家寂寞兮难久留。欲将辞去兮悲绸缪。”歌罢,皆呼万岁。洞庭君因出碧玉箱,贮以开水犀;钱塘君复出红珀盘,贮以照夜玑:皆起进毅,毅辞谢而受。然后宫中之人,咸以绡彩珠璧,投于毅侧。重叠焕赫,须臾埋没前后。毅笑语四顾,愧谢不暇。在酒阑欢极,毅辞起,复宿于凝光殿。

翌日,又宴毅于清光阁。钱塘因酒作色,踞谓毅曰:“不闻猛石可裂不可卷,义士可杀不可羞耶?愚有衷曲,欲一陈于公。如可,则俱在云霄;如不可,则皆夷粪壤。足下以为何如哉?”毅曰:“请闻之。”钱塘曰:“泾阳之妻,则洞庭君之爱女也。淑性茂质,为九姻所重。不幸见辱于匪人,今则绝矣。将欲求托高义,世为亲戚,使受恩者知其所归,怀爱者知其所付,岂不为君子始终之道者?”毅肃然而作,欻然而笑曰:“诚不知钱塘君孱困如是!毅始闻跨九州,怀五岳,泄其愤怒;复见断金锁,掣玉柱,赴其急难。毅以为刚决明直,无如君者。盖犯之者不避其死,感之者不爱其生,此真丈夫之志。奈何萧管方洽,亲宾正和,不顾其道,以威加人?岂仆人素望哉!若遇公于洪波之中,玄山之间,鼓以鳞须,被以云雨,将迫毅以死,毅则以禽兽视之,亦何恨哉!今体被衣冠,坐谈礼义,尽五常之志性,负百行怖之微旨,虽人世贤杰,有不如者,况江河灵类乎?而欲以蠢然之躯,悍然之性,乘酒假气,将迫于人,岂近直哉!且毅之质,不足以藏王一甲之间。然而敢以不伏之心,胜王不道之气。惟王筹之!”钱塘乃闻巡致谢曰:“寡人生长宫房,不闻正论。向者词述疏狂,妄突高明。退自循顾,戾不容责。幸君子不为此乖问可也。”其夕,复饮宴,其乐如旧。毅与钱塘遂为知心友。

明日,毅辞归。洞庭君夫人别宴毅于潜景殿,男女仆妾等悉出预会。夫人泣谓毅曰:“骨肉受君子深恩,恨不得展愧戴,遂至睽别。”使前泾阳女当席拜依以致谢。夫人又曰:“此别岂有复相遇之日乎?”毅其始虽不诺钱塘之情,然当此席,殊有叹恨之色。宴罢,辞别,满宫凄然。赠遗珍宝,怪不可述。毅于是复循途出江岸,见从者十余人,担囊以随,至其家而辞去。毅因适广陵宝肆,鬻其所得。百未发一,财已盈兆。故淮右富族,咸以为莫如。遂娶于张氏,亡。又娶韩氏。数月,韩氏又亡。徙家金陵。常以鳏旷多感,或谋新匹。有媒氏告之曰:“有卢氏女,范阳人也。父名曰浩,尝为清流宰。晚岁好道,独游云泉,今则不知所在矣。母曰郑氏。前年适清河张氏,不幸而张夫早亡。母怜其少,惜其慧美,欲择德以配焉。不识何如?”毅乃卜日就礼。既而男女二姓俱为豪族,法用礼物,尽其丰盛。金陵之士,莫不健仰。居月余,毅因晚入户,视其妻,深觉类于龙女,而艳逸丰厚,则又过之。因与话昔事。妻谓毅曰:“人世岂有如是之理乎?”

经岁余,有一子。毅益重之。既产,逾月,乃秾饰换服,召毅于帘室之间,笑谓毅曰:“君不忆余之于昔也?”毅曰:“夙为姻好,何以为忆?”妻曰:“余即洞庭君之女也。泾川之冤,君使得白。衔君之恩,誓心求报。贻钱塘季父论亲不从,遂至睽违。天各一方,不能相问。父母欲配嫁于濯锦小儿某。遂闭户剪发,以明无意。虽为君子弃绝,分见无期。而当初之心,死不自替。他日父母怜其志,复欲驰白于君子。值君子累娶,当娶于张,已而又娶于韩。迨张、韩继卒,君卜居于兹,故余之父母乃喜余得遂报君之意。今日获奉君子,咸善终世,死无恨矣。”因呜咽,泣涕交下。对毅曰:“始不言者,知君无重色之心。今乃言者,知君有感余之意。妇人匪薄,不足以确厚永心,故因君爱子,以托相生。未知君意如何?愁惧兼心,不能自解。君附书之日,笑谓妾曰:‘他日归洞庭,慎无相避。’诚不知当此之际,君岂有意于今日之事乎?其后季父请于君,君固不许。君乃诚将不可邪,抑忿然邪?君其话之。”毅曰:“似有命者。仆始见君子,长泾之隅,枉抑憔悴,诚有不平之志。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以言‘慎无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洎钱塘逼迫之际,唯理有不可直,乃激人之怒耳。夫始以义行为之志,宁有杀其婿而纳其妻者邪?一不可也。某素以操真为志尚,宁有屈于己而伏于心者乎?二不可也。且以率肆胸臆,酬酢纷纶,唯直是图,不遑避害。然而将别之日。见君有依然之容,心甚恨之。终以人事扼束,无由报谢。吁,今日,君,卢氏也,又家于人间。则吾始心未为惑矣。从此以往,永奉欢好,心无纤虑也。”妻因深感娇泣,良久不已。有顷,谓毅曰:“勿以他类,遂为无心,固当知报耳。夫龙寿万岁,今与君同之。水陆无往不适。君不以为妄也。”毅嘉之曰:“吾不知国客乃复为神仙之饵!”。乃相与觐洞庭。既至,而宾主盛礼,不可具纪。

后居南海仅四十年,其邸第、舆马、珍鲜、服玩,虽侯伯之室,无以加也。毅之族咸遂濡泽。以其春秋积序,容状不衰。南海之人,靡不惊异。

洎开元中,上方属意于神仙之事,精索道术。毅不得安,遂相与归洞庭。凡十余岁,莫知其迹。

至开元末,毅之表弟薛嘏为京畿令,谪官东南。经洞庭,晴昼长望,俄见碧山出于远波。舟人皆侧立,曰:“此本无山,恐水怪耳。”指顾之际,山与舟相逼,乃有彩船自山驰来,迎问于鼻。其中有一人呼之曰:“柳公来候耳。”泄省然记之,乃促至山下,摄衣疾上。山有宫阙如人世,见毅立于宫室之中,前列丝竹,后罗珠翠,物玩之盛,殊倍人间。毅词理益玄,容颜益少。初迎嘏于砌,持嘏手曰:“别来瞬息,而发毛已黄。”盲笑曰:“兄为神仙,弟为枯骨,命也。”毅因出药五十丸遗带,曰:“此药一丸,可增一岁耳。岁满复来,无久居人世以自苦也。”欢宴毕,嘏乃辞行。自是已后,遂绝影响。嘏常以是事告于人世。殆四纪,嘏亦不知所在。

陇西李朝威叙而叹曰:“五虫之长,必以灵者,别斯见矣。人,裸也,移信鳞虫。洞庭含纳大直,钱塘迅疾磊落,宜有承焉。嘏咏而不载,独可邻其境。愚义之,为斯文。”

《柳毅传》,唐代传奇小说,李朝威撰。一卷。收入《太平广记》419卷, 只题作《柳毅》,无"传“字。鲁迅的《唐宋传奇集》始为校说。汪国垣的《唐人小说》仍作《柳毅》。曾有《类说》引《异闻集》题作《洞庭灵姻传》,似是原题。本文作者李朝威,生平不详,约中唐时人。本篇写洞庭龙女远嫁泾川,受其夫泾阳君与公婆虐待,幸遇书生柳毅为传家书至洞庭龙宫,得其叔父钱塘君营救,回归洞庭,钱塘君等感念柳毅恩德,即令之与龙女成婚。柳毅因传信乃急人之难,本无私心,且不满钱塘君之蛮横,故严辞拒绝,告辞而去。但龙女对柳毅已生爱慕之心,自誓不嫁他人,几番波折后二人终成眷属。77.矛与盾 (韩非)

楚人有矛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时而立。

出自韩非子著作,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常用来讽刺那些言过其实,自相矛盾的人(或现象)。 《矛与盾》的寓意是说话办事要一致,不能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也说服不了自己;也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矛盾或抵触。78.哀溺文序 (柳宗元)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哀溺文序》是柳宗元散文(寓言)的代表作之一,是《哀溺文》的小序,通过记叙一个平素最善于游泳的人因舍不得钱财而被淹死的故事,讽刺了世上贪于财货、爱财如命之人的愚昧无知,警告他们若不猛醒回头,必葬身于名利场中。是柳宗元“贬时弊与抒孤愤”的篇什之一。79.段太尉逸事状 (柳宗元)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终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戒其族:“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太尉逸事如右。元和九年月日,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柳宗元谨上史馆。

今之称太尉大节者出入,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宗元尝出入岐周邠斄间,过真定,北上马岭,历亭障堡戍,窃好问老校退卒,能言其事。太尉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人视之,儒者也。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会州刺史崔公来,言信行直,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或恐尚逸坠,未集太史氏,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

《段太尉逸事状》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叙事严谨、写人生动的传记文。作者选取段太尉一生中勇服朔方将领郭晞、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三件逸事,多侧面地表现了人物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个性特征,刻画了一位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全文不着一句议论,纯用冷静从容的写实手法,在客观的叙述中隐含着深沉的歌颂之情。80.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18年后,我还是很想他

又是一年4月1日,张国荣离开整整十八年了。种种声势浩大的怀念,来得热烈,来得凶猛。我们怀念的,其实何止是张国荣一人,还有那些年轻的脸庞和回不去的年代。

张国荣、梅艳芳、张学友、许冠杰、谭咏麟......他们有的已经离世多年、有的已为人父,有的沉寂许久、有的仍在歌唱。我们作为旁观者,以眼泪,以沉默,酝酿着一场盛大的怀念。

能想起的那些命运们,像吹在旷野里的风,不明所以,从不解释。那时的香港乐坛,他们是用心做音乐的人,粤语歌于他们而言不再只是一份职业,而是一种责任与情怀。过去几十年间,香港乐坛上,从未缺少过神仙打架的传说。

故事总伴以浪潮的涌动发生,时间冲刷着散了又聚的人群,但人们总会记得,那些不可被替代的声音。遗憾的是,神仙打架的年代,再也不会有了。听他歌的那一代人,也悄然老去了。

我们只能带着对这个世界的宽容与不屑,匆匆离去。

2003年4月1日,香港下着淅淅沥沥的雨,冷冷清清。

张国荣给经纪人陈淑芬打去电话:“淑芬,你5分钟后到文华东方酒店门口接我一下,正门,我很快就到。”

陈淑芬感觉不对劲,跑着到了门口,听到“砰”的一声巨响,那是晚上6时41分。

张国荣坠落了,他选择和程蝶衣一样的归途。

看着他落下的人和人间,随这声响全部烂成碎片。

如果不是18年前在香港文华东方酒店的纵身一跃,如果能与抑郁症所带来的病痛斗争到现在,张国荣今天就65岁了。

可惜一切都没有如果。

张国荣曾经出现在1985年的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上,与很多歌者一起唱了《明天会更好》,那是珍贵的群星闪耀时刻。

梅艳芳、张学友、谭咏麟、许冠杰......是怎样的一群人,才能成就那个香港时代的绚烂。

过去的香港乐坛,辉煌了太久,也沉默了太久,越来越多的熟悉面孔仓促辞世。

人间,不过是抹去了脂粉的脸,岁月没有饶过任何人。

1990年,张国荣出演的王家卫电影《阿飞正传》里,有这样一段台词:

“你知不知道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的一生只能在天上飞来飞去,一辈子只能落地一次,那就是它死的时候。”

阿飞的身上,有着太多张国荣的影子。被母亲抛弃的不幸童年,原生家庭的支离破碎。

电影之外,他同样孤独:“没有什么值得我去记得,没有什么值得我去留恋。”

1990年电影《阿飞正传》阿飞(张国荣 饰)剧照

童年的不顺遂只是开始,成为歌者、演员之后,纵使张国荣名气极大,也不可避免地感受过坎坷的星途。

张国荣经历了近10年的沉浮时期,面对朝自己扔帽子的人,他不服气:“我只可以光荣离去,我知道你们不喜欢我,但我依然会努力的唱,直到你们喜欢我为止。”

直到那首《风继续吹》让他一夜走红,在香港乐坛终有一席之地。

“风继续吹,不忍远离

心里亦有泪不愿流泪望着你”

在80年代的香港,他与谭咏麟上演了一出著名的“谭张争霸”。

1989年,张国荣在香港红磡举办了33场告别演唱会,面对成千上万的歌迷,他说:“出道13年,我问心无愧,我多想在最多掌声的舞台上告别。”

1989年,张国荣告别演唱会《风继续吹》,泪流满面

一年后,张国荣正式告别歌坛。在这期间,他专注于电影。

“说好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

1993年电影《霸王别姬》程蝶衣(张国荣 饰)与段小楼(张丰毅 饰)剧照

《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不疯魔不成活。

初次见面,张国荣拉着陈凯歌的手说,自己就是程蝶衣。

陈凯歌与张国荣

眼波流转间,全是深情。

这部电影讲述程蝶衣在政治动荡时代里,与师兄段小楼纠缠数十年的恩怨爱恨。

他不只以戏台作为人生的全部,甚至期望以戏子佳人的角色与师兄长相厮守,无奈最终徒留他一人无处归落。

所谓“人戏不分,雌雄同在”,是程蝶衣的人生写照,也是他与张国荣的镜像关系。

1993年电影《霸王别姬》程蝶衣(张国荣 饰)剧照

妆容斑驳的程蝶衣,走在街上神情恍惚,望着段小楼眼中是全然的无助。

在片场,导演喊停,泪眼朦胧的张国荣坐在地上,久久无法平静。

陈凯歌感慨:“真是人戏不分啊”。

1993年电影《霸王别姬》程蝶衣(张国荣 饰)剧照

他所饰演过的角色都带有浓郁的“张国荣气质”,每部电影的摄影机生猛地怼上他的脸,多情的、颓废的、无情的、妩媚的,皆是张国荣。

“我不想做明星,因为我已经是,我希望做一个真真正正的演员。”

除却一身才情,张国荣是个极其重情义的人。

当年拍《霸王别姬》,他到北京后,第一件事是去拜祭梅兰芳,他说:“有了京剧,才有程蝶衣。”

张国荣拜祭梅兰芳

林青霞曾说:“在香港演艺圈,像哥哥这样感恩重情的人不多。”

1993年,张国荣与林青霞一起拍王家卫的《东邪西毒》,那段时期两人总是乘坐公司的巴士去片场。

有次,在乘车途中,张国荣温柔地问林青霞过得好不好,开不开心。

霎时间,林青霞泪流满面,沉默了许久,张国荣轻轻拍了她的肩膀:“我会对你好的。”

后来,很多年过去了,林青霞都无法忘怀那个温暖时刻,也在自己的书中叙述了这个故事。

林青霞与张国荣

对待友情,张国荣真心,面对爱情,亦是如此。

遇到唐鹤德时,他还不是名人。

彼时的张国荣生活拮据,处于人生的低谷期,唐鹤德倾囊相助,从未嫌弃过对方的窘迫,将半年的积蓄全部给了张国荣,一心帮助爱人熬过去,自己吃了几个月的泡面。

哥哥曾说:“那时的我,一没名气二没财富,只有他。”

唐鹤德与张国荣

走红之后,张国荣果不负他。

媒体们迫不及待地等待着拍下两人相爱的证据,窥探他们的生活琐碎。

那年7月,两人牵手走在街上,不料被记者跟踪。唐鹤德担心哥哥被媒体伤害,赶紧松开了对方的手。

谁料,手刚松开,就被张国荣紧紧拉了回去,继续牵手往前走,留给旁人一个决绝又果敢的背影。

这张照片后来被媒体称为“世纪牵手”。

唐鹤德与张国荣

面对舆论,他冷冷地扔下一句:“见不得人的,从来都不是我。”

2003年4月1日,一个普通的愚人节, 张国荣在这天傍晚,选择用跳楼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如果你太累,及时地道别没有罪

牵手来空手去,就去”

这首在世时未发表的遗作《玻璃之情》,足以窥见饱受病痛折磨的张国荣,内心的悲凉与无助。

从24楼到1楼的水泥平地,短短几秒钟,却是46年的一晃而过。

经纪人陈淑芬当时赶到场后,立马用自己的衣服盖住张国荣破碎的身体,她保全了哥哥最后的尊严。

张国荣与陈淑芬

在张国荣的悼念仪式上,唐鹤德泣不成声,看着爱人的遗像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至今,他都没有开始新的恋情。

张国荣曾经害怕被遗忘,后来的岁月里,人们觉得他似乎从未离开,每年的四月一日,照旧是全世界怀念他的日子。

2013年,张国荣去世整整十年,在媒体的簇拥追问下,唐鹤德在某期刊放出与昔日爱人的珍贵合照。

唐鹤德与张国荣

与此同时,还有他给张国荣粉丝们的一封回信,信的末尾写着这样一句话:

“伤口总算粘合起来,但仍是伤痕累累。最后容许我再次跟Leslie说一声,愿意今生约定,他生再拥抱。 唐鹤德”今天凌晨,唐鹤德晒出一张哥哥的旧照,配文:“想你了!”在唐先生的世界里,张国荣永远年轻,18年过去了,他活在所有人声势浩大的集体怀念里,也活在一个人的心头。

唐鹤德ins

又是一年四月,让人不禁想对张国荣道一句:

春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

春夏秋冬张国荣 - 陪你倒数

2003年,香港痛失了两大巨星,张国荣离世后,他的挚友梅艳芳也相继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世时,她曾打趣张国荣:“如果我到40岁还没有嫁出去,你娶我好吗?”

为哄她开心,张国荣连连点头,说:“好啊。”

梅艳芳与张国荣

只是没机会了,一人先行离去,留下的人在短短8个月后,也随之离去。

“共创世界最美的音韵,劲歌金曲天天诞生。”

当年粤语版的《明天会更好》,唱第一句的,是当时22岁的梅艳芳。

彼时的她,已是香港乐坛不可替代的女歌手,她唱功了得,连续五年时间获得香港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星”。

“我记起当天的一个小歌女,她身躯很瘦小,我记起她于不高档那一区,共戏班唱些古老调”。

女人花梅艳芳 - 芳踪乍现(台北演唱会实录)

童年时期的梅艳芳

这首《歌之女》其中的歌词,讲述的是梅艳芳童年时期的真实经历,4岁半就因家境窘迫在戏院卖唱,瘦小的她提着一个大茶壶,边倒茶边小心翼翼地问:“先生、小姐,要点歌吗?”

小小年纪,梅艳芳就已在戏院参透人间冷暖。

梅艳芳与姐姐梅爱芳

在母亲覃美金眼里,自己的女儿就是赚钱的工具。

覃美金重男轻女,女儿声带受损,她都不允许孩子休息。梅艳芳从小遭受到了无尽的白眼,同龄人总是向她投来鄙夷的眼神,这令她局促不已。

长大后,她说:“如果有机会,我想重新再过一遍人生,不过这个人生要从十几岁开始,十几岁前的人生就不要了,太苦。”

1982年,那场新秀歌唱大赛,梅艳芳凭借一首徐小凤的《风的季节》,一举夺冠。

那年,她19岁。

那是八十年代香港的黄金时代,美人层出不穷,梅艳芳凭出众的气质,一头干练短发,一身不羁的江湖气,让人过目不忘。

自1985年起,她一年时间,开了15场个人演唱会,场场爆满,打破香港歌手的个演记录。

期间,还与张国荣拍了一部经典之作《胭脂扣》,这是梅艳芳第一次当女主角。

在电影中,两人配合默契,梅艳芳一袭旗袍无不透露着妩媚气息,如花这个角色像极了真实的她,一身傲骨,是个清高的舞者。

1988年电影《胭脂扣》

如花(梅艳芳 饰)与十二少(张国荣 饰)剧照

而张国荣为了梅艳芳甘当绿叶,戏中,两人黯然神伤;戏外,两人是最懂彼此的挚友。

张国荣与梅艳芳

家庭感情的缺失让梅艳芳很喜欢热闹,从不计较,遇到朋友借钱,她直接给一张空白支票,让朋友直接填数。

梅艳芳为人真诚豪爽,重情重义,除却一身的音乐才华,更是热衷于公益,被称为“香港的女儿”。

刘德华提起梅艳芳,说了一句:“宁可天下人负她,而她绝不会负天下人。”

梅艳芳爱过几个男人,但最终都无疾而终。因为投入,所以真挚热烈,因为情真意切,所以久久意难平。

梅艳芳与刘德华

1999年,梅艳芳被确诊为宫颈癌,她仿佛变了一个人,面容憔悴,变得寡言。

之后,癌细胞不断扩散,她的身体每况愈下。2003年11月15日,梅艳芳的生命进入弥留之际,她身穿挚友刘培基为自己设计的洁白婚纱,在香港红磡举行了告别演唱会。

“这婚纱不是首次穿,但是没有一次是属于自己的,这可能是我一生中的遗憾,但是我有你们的爱,我的遗憾都没了,我将自己嫁给音乐,嫁给你们。”

在病入膏肓、身体极度孱弱的状态下,梅艳芳穿着沉重的婚纱,她的声线已是沙哑颤抖到难以控制,却仍在用生命歌唱,声音中满是历经世事后的沧桑与对于这个世界的不舍。

8场演唱会,每结束一场,她体内的积水都会变多,感受到的痛苦也会成倍增加。

好友刘培基心疼她,不断劝说:“如果真的太累,迟些再做吧。”

梅艳芳坚定不已:“一定要做,不然就没时间了。”

由左到右:张国荣、梅艳芳、刘培基

她用最红的口红盖住自己苍白的嘴唇,笑靥如花,想要体面地跟大家告别。

梅艳芳在告别演唱会,唱的最后一首歌是《夕阳之歌》。

“斜阳无限,无奈只一息间灿烂随云霞渐,逝去的光彩不复还迟迟年月,难耐这一生的变幻”

2003年11月15日,梅艳芳在告别演唱会《夕阳之歌》

这首歌是她一生的写照,一曲终了,梅艳芳提着自己长长的婚纱走到了舞台最高处,眼角含泪,回过头对大家说了句:“拜拜!”

这声再见豪情万丈,声音坚定有力,令人心疼。

漫漫长路,骤觉光阴退减,欢乐总短暂未再返。

一个多月后的12月31日,梅艳芳与世长辞,真的与这个世界道了再见,年仅四十岁。

在即将闭上眼睛的最后时刻,她只留下7个字:

“别哭,别叫我名字。”

梅艳芳在短暂的时间里尽情地发光发热,告诉我们如何才能没有白活一场。

梅艳芳去世后,高晓松说:

“感觉一夜之间老了很多,就好像一个年代逝去了,因为他们那个时代是香港最真诚的时候,真诚地在做事、唱歌的年代。”

谭咏麟与梅艳芳

1995年,梅艳芳在巡回演唱会上,面对台下听众,说:

“如果有一日,我离开舞台,又有多少人记得梅艳芳这个人?”

二十六年过去了,后来时间给了她答案,可梅艳芳再也无法看见。

在梅艳芳的告别演唱会上,张学友在后台哭成了泪人,两人合唱了一首《祝福》。

“不要问 不要说

一切尽在不言中

莫挥手 莫回头

当我唱起这首歌

怕只怕泪水轻轻地滑落

愿心中 永远留着我的笑容

伴你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

字里行间,都是不舍与悲伤。

因为张学友清楚,与梅艳芳今朝这一别,便是永别了。

祝福(Live)张学友;梅艳芳

梅艳芳与张学友

张学友是个极度重情义的人,在梅艳芳去世后,梅家人为了争夺遗产闹得不可开交,以至于忘记给女儿结清医药费。

张学友悄悄将85万元的欠款交上,保全了梅艳芳最后的尊严。

郭富城曾说:“张学友是娱乐圈最后一个好人。”

梅艳芳与张学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张国荣、谭咏麟的逐渐淡出,以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黎明为代表的新人,开始崭露头角,香港乐坛迎来了辉煌的四大天王时代。

张学友,一代歌神,有人说他是奇迹,是天才。

他却清醒得很,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个爱唱歌的神经病。

1990年,张学友在拍摄王家卫的电影《阿飞正传》,空余时间忙于筹备新专辑,只要戏一拍完,立马跑去录音棚,整日奔波。

见状,刘嘉玲对他说:“录音棚和片场之间隔得那么远,你跑来跑去不累吗?不如别唱歌了,专心演戏吧。”

张学友抿着嘴,笑了笑:“不行,不让我唱歌,我会死掉。”

自1984年出道,张学友凭借极具辨识度的歌喉稳居乐坛中心位置,他唱出了一首又一首经典,《如果这都不算爱》、《你最珍贵》、《她来听我的演唱会》……

2007年张学友演唱会,演绎《一千个伤心的理由》

原本只是航空公司的小职员,一夜之间成了备受关注的歌坛新星,他享受唱歌的过程:“只有唱歌的时候,我才是我自己。”

只是好景不长,张学友的第三张专辑开始,唱片销量跌到最低谷,他开始心慌。

《旧信,旧梦!》中有一句歌词:“骤变的风,微寒在送,视线变得朦胧”,这完全符合当时张学友的心境。

从高处一下跌落到谷底,他无法承受,开始酗酒、买醉、逃避,各种负面消息不断涌来。

在梅艳芳的生日聚会上,张学友拿起一块蛋糕就扔到朋友脸上,在媒体的大肆渲染下,他成为了“坏脾气”的代名词。

“那个时候,我在台上唱歌,在台下唯一不会嘘我的,只有罗美薇和我妈。”

罗美薇不离不弃地陪伴在爱人左右,帮张学友重新找回自信。

罗美薇与张学友

1991年,梅艳芳在香港开告别演唱会,同年,张学友连发两张专辑,一扫各大奖项。

一首《吻别》红遍海内外,凭借136万张创下惊人纪录,年度销量突破400万,成为乐坛之最。

“我和你吻别,在无人的街。”

张国荣曾评价张学友:

“我中意他,在乐坛上,学友是我最喜欢的歌手。听他的现场是一种很大的享受,他对自己要求很高,这一点令我非常欣赏。”

张学友与张国荣

在唱歌这件事上,张学友是认真的,观望四周,时代不再,他还是缓慢而固执,专注于内心的声音。

歌神年纪越来越大,却也成为了真正的“不老传说”。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张学友是“表情包”,是“逃犯克星”,对于这些,张学友毫无偶像包袱,乐在其中。

张学友表情包

在一次采访中,他现场向大家示范自己的经典表情包,还对坐在旁边的刘德华说:“我有表情包,你没有吧。”

这样的秉性是性格使然,亦是童心未泯。

张学友与刘德华

张学友的演唱会上,几乎每次都能抓到逃犯,他一度被称为“国泰民安张学友”,有网友打趣:“年少不听张学友,听懂已是狱中人。”

眼看,张学友就要步入60岁的人生门槛,他曾说:“到了80岁如果你们还愿听我唱,那我就唱到80岁!”

因为热爱,所以长情。

张学友像一面镜子,更像一个审视者。

他与梅艳芳、谭咏麟、许冠杰等人,一起见证了香港流行乐坛的变迁,汹涌短暂的黄金时代,新旧更替的千禧年。

一番热闹之后,只剩漫长的沉默。

张学友与梅艳芳

张学友曾说:“我觉得在许冠杰面前,没有人可以称得上天王巨星。”

张学友

80年代是香港流行音乐的黄金岁月,有实力的歌手辈出,只是各位明日之星,在面对许冠杰时,只有敬仰。

1971年,他在TVB特别节目《双星报喜》中演唱了自己作曲的第一首粤语歌曲《铁塔凌云》,改变了粤语歌的质感,令人震撼。

铁塔凌云许冠杰 - 浪子心声

“俯首低问 何时何方何模样回音轻传 此时此处此模样何须多见复多求 且唱一曲归途上”

在这之前,六十年代的香港认为粤语歌曲登不上大雅之堂,许冠杰在歌曲上引起的粤语新兴之风,影响了很多人:有林子祥、谭咏麟、张学友……

许冠杰被认为是粤语歌曲的开创者,他以一己之力扭转了香港乐坛的流行趋势。

1974年,他发行自己的首张专辑《鬼马双星》,买到全靠抢,许冠杰一时叱咤香港乐坛,无人能及。

作为“战后婴儿潮”的一代人,他从小生活在贫苦的香港苏屋村,数以万计家庭生活在狭小的单位,他们在汹涌的潮流中,历经着凌乱不堪的时刻,一点点被推进边缘地带。

这些片刻琐碎,之后都出现在了许冠杰的歌曲中,他的音乐关乎底层人民、市井百态,极具人情味儿,是一代香港人的集体记忆。

许冠杰曾说,自己喜欢写这些草根味重的歌,是因为他从小和草根阶层一起成长,习惯了他们的方言、口头禅。

轻松的曲调中,透出的是小人物不服输的乐观劲儿,谭咏麟是很多人的偶像,他却说:“我的偶像只有一个,他是许冠杰。”

由于在香港乐坛的江湖地位,1990年,许冠杰出演《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成为一代人不可磨灭的记忆。

1990年电影《笑傲江湖》

令狐冲(许冠杰 饰)剧照

这是他首次演古装剧,在淋漓尽致的江湖中,许冠杰的快意逍遥,也许是很多人向往的人生,少年武侠梦,一笑泯恩仇。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由黄霑作曲作词的主题曲《沧海一声笑》,也由许冠杰歌唱。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1988年,许冠杰作词,张国荣作曲,写了一首《沉默是金》,成就香港乐坛一段佳话。

“夜风凛凛,独回望旧事前尘

是以往的我充满怒愤,抹泪痕轻快笑着行”

那年,张国荣32岁,许冠杰40岁,两人意气风发。

三十三年后,徒留后者一人独唱。

张国荣与许冠杰

1992年,许冠杰宣布退出歌坛,一首《急流勇退》大有惜别之意。

“求名逐利时常多争斗,尝尽圈中的欢笑泪流

留住这光辉,今天不再等候”

隐退宴会上,他提起这首歌,原本是因张国荣退出歌坛后为其写的作品,后来知道哥哥给自己写了《风再起时》,这首《急流勇退》便成为许冠杰自己退出歌坛前写的最后一首歌。

他站在台上唱着“不奢望天长地久,只要是曾经拥有”,眼眶里晃着热泪,是感伤也是不舍。

后来,人们将许冠杰的此次离开称为“殿堂级的告别仪式”。

那个夜晚,至今仍让许多人回味。台下坐着那个时代的天王天后,他们一起致敬歌神的谢幕。

许冠杰邀请张国荣,一起唱《沉默是金》

迷弟谭咏麟几乎不能自已,对着台上的许冠杰说:

“很久之前,不知是一九六几年,在香港大会堂,你在台上脱了衣服大唱特唱,台下有一个很瘦有些龅牙的朋友,坐在那儿一直看着你,这位朋友那时觉得你很伟大。

他简直想变成女人来追随你,后来他发现变成女人不行,于是他自己就努力奋斗,而成为了一名天王巨星,他就是谭咏麟!”

谭咏麟

退出歌坛的张国荣,为了许冠杰首开金口,两人一起唱了《沉默是金》。

1992年,告别宴会上张国荣与许冠杰共唱《沉默是金》

坐在台下的梅艳芳和谭咏麟,跟着曲子打拍,随着歌曲歌唱。

那时,他们风华正茂,亲密无间,是神仙打架的美好年代。

之后的很多年里,许冠杰几乎是全然退出江湖,他将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人。

直到2004年,张国荣和梅艳芳相继离世,许冠杰复出歌坛。

阔别歌坛多年的他,说

“我见到许多朋友很不开心,当时有,也有很多乐坛的朋友一一去世,我突然间觉得有一种使命感,希望出来逗大家开心。”

那年,他56岁。

那个年代的歌者,身上有一种社会责任感,许冠杰想让彼时香港乐坛的气氛不再那么灰色,让大家快乐是他的初衷。

2020年,已过古稀之年的许冠杰身穿皮衣,抱着吉他,出现在香港海港城,开了一场没有观众的演唱会,老人家想要给身处疫情中的人们,带去些许信心。

这年,他已是72岁。

许冠杰的身上并无年老的感觉,全程唱了二十首歌 ,没有中场休息,没有丝毫疲态。

2020年,72岁的许冠杰演唱《最佳拍档》

久违的歌声中,承载着一代人的当年情怀。

这天,共有225万人观看了这次演唱会,相当于204场红馆演唱会场场爆满的数字。艰难时期,维港之畔,许冠杰的歌声,时常回荡在此。

回首当年,许冠杰在香港乐坛的光环过于耀眼,是他的勇敢,开创了用粤语唱流行歌的先河,才成就了日后无数的歌坛新星与经典之作。

几度告别,几度回归,不知归期是何时。

张国荣与许冠杰

35岁的谭咏麟在《明天会更好》中唱道“明天锋芒必会更露”,彼时的他其实已经锋芒毕露。

1984年,在香港无线电视举办的十大劲歌金曲40首季选歌曲中,谭咏麟一人独占10首,并在年终获得了香港乐坛的多项大奖。

他在香港红馆连开20场个人演唱会,四年后再次刷新个人记录,这样的盛况至今无人能超越。

那是谭咏麟独步天下的时代。

黄霑曾戏称“谭张之争”是一个张国荣追赶谭咏麟的游戏。

可是,谭咏麟和张国荣二人在公开场合,并没有显示出竞争或排斥的姿态,斗争激烈的是他们的两派歌迷。

张国荣与谭咏麟

观乎这场“战争”,不难看出80年代香港的偶像文化趋势,当时年轻人是人口结构中重要的构成部分,谭咏麟的音乐生命,关联着香港乐坛的盛衰起落。

2003年4月1日,张国荣去世。

在悼念会上,谭咏麟难过到双手颤抖,最后唱起了《风继续吹》,送别这位昔日的好友。

张国荣与谭咏麟

过去几十年间,香港乐坛上,从未缺少过神仙打架的传说。

故事总伴以浪潮的涌动发生,时间冲刷着散了又聚的人群,但人们总会记得,那些不可被替代的声音。

谭咏麟就是其中之一。

时光从不饶人,如今的谭咏麟已经70岁,白发爬上头,然而他仍没有放弃歌唱。

两年前的夏天,谭校长在杭州举行演唱会,那天磅礴大雨,工作人员为其送上雨具和毛巾,他果断拒绝:“观众都没穿,我为什么要穿?”

近三个小时的演唱会,他只喝了一口水,在唱到《讲不出再见》时,被雨水淋透的谭咏麟有几句没有唱好,到了副歌部分,高音部分有些哽咽。

2019年,68岁谭咏麟含泪唱《讲不出再见》

一曲终了,69岁的谭咏麟全身湿透,他给台下一起合唱的歌迷竖起了大拇指:“你们太好了,我永远25岁。”

极力的控制后,他还是没忍住哭了出来,唱到 “我最不忍看你,背向我转面,要走一刻请不必诸多眷恋”时,谭咏麟用双手捂住脸,他讲不出再见。

近日,他出现在一个商演现场,台下人数寥寥,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谭咏麟当年有多红了,也多了很多不友好的声音,

“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在四处走穴,很缺钱吗?”

其实,他不缺钱。

人们津津乐道着一个“过气歌星”的境况,却不知谭咏麟只是喜欢唱歌,迟迟不愿走下舞台而已。

从出道到现在,漫长的53年间,谭咏麟总保持一种随和、谦逊的姿态,那是天性使然,也是底气所在。

曾经意气风发的他,如今变成了温和的老年人。

不是谭咏麟的歌老了,而是听他歌的那一代人,悄然老去了。只是有的人,不论岁月如何磨砺,也会在记忆中历久弥新。

梅艳芳与谭咏麟

2021年的春风同样不解风情,吹动着少年的心,而当年唱歌的人儿早已不再是少年,他们不可避免地老了。

能想起的那些命运们,像吹在旷野里的风,不明所以,从不解释。

事隔经年,当我们回看80年代的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歌唱《明天会更好》时,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庞写满希望。

梅艳芳与张国荣

他们有的已经离世多年、有的已为人父,有的沉寂许久、有的仍在歌唱……

而我们作为旁观者,以眼泪,以沉默,酝酿着一场盛大的怀念。

那个年代,时光真好,人们脸上的笑容还没有什么目的,快乐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这首歌的众多评论中,有一条这样写道:

“在那个歌手还没有假唱,做歌手还没有助理时刻跟班,落后的麦克风还要连着线的香港乐坛。他们才是用心做音乐的人,粤语歌于他们不再是一份职业,而是一种情怀和责任。也只有他们有资格唱这首歌,也只有他们有资格唱出那‘歌声多吸引,多高兴见到新军’。”

后来人们期待的新星是否诞生,不言而喻。

张国荣与许冠杰

岁月只不过是轻轻叹息了几声,而距离《明天会更好》的人间已经过去了36年。

1997年,张国荣在《春光乍泄》里有句著名的台词,“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可是,谁都无法重来。

我们只能带着对这个世界的宽容与不屑,匆匆离去。

1997年电影《春光乍泄》何宝荣(张国荣 饰)剧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