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搬家吉日

其介如石(中正自守,其介如石)

时间:2023-12-31 04:11:32 作者:误到人间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逍遥读素书(7)|智者不言,飞龙在天

括囊顺会,所以无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素书》第三章末句。

“括囊,无咎无誉。”《周易》坤,爻辞。

周易中的每一卦,都是一种象,表示在这一卦显示的情况下,各方面之间的主客,从属,变化关系。

六代表阴爻,四是偶数位,阴爻在阴位,就叫做“当位”。当位的含义,便是得体 ,合适。“无咎”(没有过错)。

而坤卦的初爻是阴爻,初六“履霜,坚冰至。”阴爻居于阳位,不“当位”。爻与初爻之间产生不了呼应的关系,彼此都是阴爻,不协调。因此“无誉”。

上卦与下卦之间,在这一爻上体现的主客关系不明显,还是以主方为主。那么主方该怎么做呢?“括囊”,扎紧口袋,包罗万象而缄口不言。

唐懿宗时的云门文偃禅师是云门宗禅的创始人。

唐末后,南汉王朝的刘王,把文偃禅师与好几位当时名僧接到广州宫庭度夏。权贵长者纷纷来问讯说法,交流频繁。唯有当时还年轻的文偃祖师不与人往来,自在无言。

宫内一名直殿使,看出云门的默然,认为是\"最上乘禅\",于是书一偈贴于碧玉殿:“大智修行始是禅,禅门宜默不宜喧。万般巧说争如实,输却云门总不言。”

有趣的是,弥勒菩萨本来的形象也是眉目端秀满身璎珞。

传入中国后,慢慢就被五代后梁一位名叫契此,号长汀子的高僧形象代替。中国人把这位笑口大肚的“布袋”和尚,看成弥勒佛的应化身。

从此他的“括囊”大布袋,也被视为“乾坤袋”,与他的喜乐幽默笑容一起深入人心。他还有一首诗,境界很高,历来为文人所爱:

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

然而,总不能永远默默无语。《素书》还主张当行则行。怎么行呢?

接下来“橛橛梗梗,所以立功。”橛橛梗梗,都是抓地很深的大柱子。

“孜孜淑淑,所以保终。”孜孜者,勤之又勤;淑淑者,善之又善。

这牵涉到与坤卦所对应的乾卦。乾:元亨利贞。从下至上爻辞为: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简直是一幅象形而灵动的龙。龙是中国的组合式图腾,又是一种具象的风云莫测,变化多端。天干地支组合如果合化成功,常常以“辰”(龙)在侧为条件。变也不是乱变,这个变有规律。

从“潜龙勿用”的蛰伏,到“见龙在田”的渐渐壮大,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也就是《素书》“孜孜淑淑”。一直勤勤恳恳,谨慎为善。

如果遇到迂回转折,也不要着急,“或跃在渊”,在哪里行进,就在何处继续内外兼修。好,时机一到,不再迟疑逡巡,“飞龙在天”。

然而东方哲学,永远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互相辩证式依存转化。飞龙在天之后,再往上往上而不知停,就“亢龙有悔”了。得收回来,收放自如。

在坤卦的辅助下,再回来潜龙勿用。螺旋式上升,波浪式推进。

乾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坤卦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融合一体而“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一片天清地朗,天地和煦,风调雨顺。

中国人喜欢梅花,除了喜欢它凌霜傲雪敢为春先,也有一种隐喻,梅花有五瓣,对应五福。

这个五福,最初并不是后来的民间吉祥图案中的民俗化了的“福禄寿喜财”。而是《尚书.洪范》: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既要平安丰足,又要讲究德行,还要能划个圆满的句号——“考终命”。

我们的民族理想,从古就喜欢圆满,不喜欢宿命式的悲剧。所以民族性格很大的成分就是坚忍,因为始终会抱有一个希望在,浪漫而天真。同时又对自己性格里这一点成分,提出了实现的方法,那就是“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南怀瑾先生对这两句是这么注解的:橛梗如楷,其介如石,不随流俗,乃得成事立功。创业维艰,令终尤不易,故须勤勉惕励以保之。

其中“其介如石”,就是《易.豫》卦中六二的爻辞:中正自守,其介如石。意思心智操守要坚如磐石。(这个爻辞也是中正名字的由来。)

千古一帝康熙,就在“考终命”上栽了大跟头。晚年九王夺嫡阋起萧墙。朝野的谣言和暗流,终雍正一生都很难收拾。父子三代引为恨事。乾隆决定活着时就移位嘉庆,做太上皇,平安天子,自号“十全老人”。不能不说有种超越先祖的豪情和惩前毖后的心事在内。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中的楚国,最初只是为周王朝管理“苞茅缩酒”司祭祀的小吏,“公侯伯子男”里最小的子爵。最初封地丹阳“周五十里”,还没有一个大村子大。

因为又小又穷,好不容易建起祭祀的大堂,拿不出像样的贡品,就跑到邻国偷了一头牛,悄悄在晚上搞祭祀活动。所以楚国的祭祀传统,一般都定在晚上。

楚国后来的灿烂文化,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和楚人开拓进取 ,愈挫愈勇,实事求是,善于学习的性格分不开。

青铜文明,“国之大事,唯祀与戎。”铸造祭器和兵器,都需要铜。周王朝最大的铜矿资源在随国的铜绿山。曾侯乙尊盘,至今都是出土的最复杂的青铜器。为了掌握这个铜的经济命脉,楚武王熊通甚至死在了伐随的路上。

楚人尚不尚武,大概墓葬中几乎每男一佩剑的出土量还不能充分说明,大概楚王“三年不举兵,死不为礼”,也就是三年不搞大动作,你这个王也就不配庙享,也不能充分说明。

楚人进不进取,看他们的姑娘们就知道。楚武王熊通出征伐随前,患有“心荡”的毛病,就是心脏病。

王妃邓曼已经看出来了,于是说了楚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段话,“王禄尽矣。盈而荡,天之道也。先君其知之矣,故临武事,将发大命,而荡王心焉。若师徒无亏,王薨于行,国之福也。”

意思人终有一死,这是天道,但王不负先君心愿,不负使命,即算死在路上,也值得国家铭记和骄傲。楚武王终于在汉水边的一棵樠木下猝亡。悲愤的楚师一举亡随。楚武王的尸体和铜绿山的漫野铜草花一起,回到了邓曼与故国的身边。

当然仅靠铁血与霸蛮,楚国在中原诸国的眼中,始终是个蛮夷。

楚庄王决心改变这一点。有能力陈兵周王室问鼎,因为听王孙满一席话“在德不在鼎”而回师。接下来庄王修礼制,赦宋王,助陈国。不建标榜血腥武功的“京观”。说“武”字为“止戈”,武有武德。目的只是为了“禁暴、戢(jí)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

等等一系列举动,使中原文化圈对楚国刮目相看。孔子的《春秋》,也从一开始充满不屑的“楚人”,变为赞誉。

以凤鸟为尊的楚文化,开始有了文明的厚度。

经济与文化,是两只灿烂的羽翼,帮助楚国在先秦的天空,凤唳长空,展翅翱翔。

《素书》第三章终。

待续。

南懷瑾老師:逢凶化吉的“密碼”

清 石涛

“辨吉凶者存乎辭。”

《易經》的卜卦、算命等等,對人生的作用,以及所說的吉凶的道理,是好還是不好呢?《系傳》說“辨吉凶者存乎辭”,辭就是你的思想、你的觀念。你的觀念對了,便一切都對了。孔子說“辭也者,各指其所之”。所以文辭語言,是人類思想的代表。由於這種思想是在我們一念之間生滅,我們心裡認為對了,不好的地方便也好了。不對了,我們心裡感到很煩憂,那好的地方也不對了,也不好了。我們隨時可以從文學的境界中體會出這些。如唐朝有名的白話詩:

月兒彎彎照九州,

幾家歡樂幾家愁。

幾家夫婦同羅帳,

幾個飄零在外頭。

清 石涛

月兒彎彎,每個月月初或下旬,月亮都是彎彎的。同樣一個彎彎的月亮,可是大家看到後感受卻不一樣。有人看到彎彎的月亮,心裡是那麼高興,那麼愜意;有些人看到彎彎的月亮,心裡卻非常傷感,非常淒涼。其實個人的喜樂,同月亮有什麼相干呢?這所謂的“觸景生情”,事實上還是自己心裡先有了一個觀念意識的存在,再由當時的景物引發出來而已。幾家夫婦同羅帳,幾個飄零在外頭。這是唐代的白話詩,同樣是一個月亮,但人們心理的思想感觸卻不相同,就是這個道理。

清 石涛

“辨吉凶者存乎辭。”吉凶表現於文字思想,是一個觀念的問題。平時我們用《易經》卜卦的時候,卦的下面往往會有一個憂或者是悔、吝的釋語。假設我們做生意,卜卦碰到了憂,一定會很痛苦;碰到了悔吝,一定會有煩惱或阻礙。這些悔、吝絕對無可避免嗎?不然。如果你研究《易經》久了,你便會知道,遇到憂、悔、吝的時候,是可以解決的。怎麼解決?就是我們平時常說的,要能行得正、行得直,心裡沒有歪念頭、壞主意。縱是遇到煩憂、悔、吝,心裡坦蕩蕩,以平常心處之,那一切也就平安了。

清 石涛

我們的老“總統”的號叫介石,就是取于《易經》“其介如石”這句話。“其介如石”這句話的意思是,在高高的山頂上有塊石頭巍巍然地站在那裡,這種頂天立地的精神,就叫“其介如石”。老“總統”從小讀《易經》,所以才取這兩個字為號。孔子說“憂悔吝者存乎介”,介就是一個人頂天立地地站在那裡,行得正、坐得穩、一切作正念、最好的存心,當你遇到最痛苦、最麻煩的事時,自然也會逢凶化吉了。

——《易經系傳別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