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狗

道路命名(道路命名规则)

时间:2024-01-26 17:54:17 作者:陪你演戏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街、巷、弄、里、胡同、坊、市、道、路,是怎么成为道路名称的?

1900年的宣内大街

街道名称是地名的一种,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不好经常更改的,更改了人们会失去联系。所以,今天的街道名大多数并不是新起的,有些街道名就很古老。

我们曾经说过,过去最普通的街道名称是街和巷,即所谓大街小巷。

《说文解字》:“街,四通道也”。前后左右都通,一般城里的主要道路古代都称街。如唐长安城的朱雀大街,宋汴梁城的御街,临安城的天街,明清北京城的正阳门大街(前门大街)、长安街,宋代苏州城的大街(卧龙街,今人民路),明清济南城的院前大街,都是当时当地最主要的街道。

1902年,前门大街

巷那就是小巷了。同样,《说文解字》:“巷,里中道”。古时,城市称邑。在汉代,邑往往也就是县(随便说一下,邑就是如今字中右边的软耳朵旁,阝,凡是带右阝旁的字,除少数几个与城市地位、功能有关的字之外,绝大多数都是邑名)。

邑中分为若干里,就像如今城里分几个区似的。《史记·高祖本纪》说刘邦是“沛丰邑中阳里人(秦沛县丰邑中阳里人)”。汉代许冲把他父亲许慎所作的《说文解字》献给朝廷时称自己是召陵邑万岁里人。

显然,在“里中”一定也在“邑中”,把巷解释为“里中道”,而不说邑中道,就是为了强调巷的局部性,换句话说就是强调小巷。

巷在古代的另一种写法是衖,读音为“胡绛切”。据清代大文字学家段玉裁说,“十七史言弄着,皆即巷字。语言之异也。今江苏俗尚云弄” 。

所以,如今江南一带所说的弄,里弄、弄堂的弄,一开始只是巷字的另一个读音,后来,索性分出来了。实际上弄就是巷,一般人认为,弄更加小一点,而且常常是不通的即所谓“实窒弄堂”(死胡同)。

建于1930年的步高里

与江南把巷读成弄类似,元大都的蒙古人,把巷读成了胡同,胡同就是巷。这在拙文《胡同不是外来语》中已述,这里不再罗嗦。

上面所说的里,是居民区的名称。有点像如今的居民小区,四周用墙围起来,“小区”的门称为“闾”。这种“里”,实际上一直遗留到现在。

江南一带城市里所谓的里弄,就是其遗迹。前几年,苏州城里尚有一百多个“里”。一些新建筑也仿此为“里”,如位于苏州观前街的有名的承德里、位于北京的平安里以及上海的众多里弄等等。当然,这只能说是遗迹,在历史的长河中,里的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就成了巷。

西四缸瓦市附近的义达里

汉代城邑内的里,到了唐代,被称为坊。据《唐元典》,“两京及州县之郭内为坊,郊外为村”。唐长安城内就分为差不多110个坊。这个坊是一个后起的字。有人说,坊,方也。坊就是一个长方形的居民区。

宋代也还是如此。不过慢慢的坊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成了街道的名称。之所以发生变化,我猜测还是坊的个数越来越多。就像行政区划中原来州是一个很大的行政区,后来州的个数太多了,不得不上面设一个“道”来管束它(后面就要说到,或见拙文《州、道的“贬值”》2012-02)。

坊的门,即牌坊,往往就是坊的标志。后来,又有了许多有特别意义的牌坊,例如,表彰什么人的事迹,纪念什么事件等等。

西单“瞻云”牌楼,和东单的“就日”牌楼合在一起,比喻得近天子。

中国的“城”往往与经济有关,人们要从事贸易,这就是“市”。城里总是有市,市形成街道,这街道名往往就是“市”。如东市、西市、牛市、骡马市、菜市、皮市等。

还有一些街道的名称与某个特殊的建筑、单位有关。例如,我前些天写过的苏州城里的“前”,如观前、旧学前等等(见拙文《从观前街说“前”》2015-01-09)。又如,济南泉城路西段,过去叫都司门口,那是因为明代的山东都指挥司设在那里。泉城路东段青龙桥西,过去称皇亭门口,那是因为清代在那里有万寿宫,供有皇帝牌位的“万岁亭”俗称皇亭。

过去城市的街巷名称,各地还有许多,如塘、园、场、桥、湾等等。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说“路”和“道”?

据我所知,过去城市中道路似乎没有称某某路和某某道的。

汉语中称道路的字很多,例如,路、道、途、径、蹊、阡、陌等等,过去都不称呼城市道路。

路就是道,是供人行走的的。就像大家熟知的鲁迅先生的话,“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路是足字旁,道是走之旁。

途也是路。路途。径是小路,双人旁也与走有关。蹊也是小路,称蹊径。阡陌都是田间的路。

这些字中间,途、道、路是可以走车的路,往往是古代的“国道”。据说途宽走一车,道宽二车,路宽三车。它们都不用于城市内的道路名。

道和路都是古代的高级行政或监察区划名称。

战国各国地方先后有郡县。秦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四十来个郡(王国)辖一千多县。后来,汉代的郡越来越多达一百多个,于是设十三个州也就是十三刺史部监督这些郡。到了东汉后期,州就正式成了管郡的一级行政机构。经过南北朝的大混乱,州、郡数量都大到难以数清的地步。

隋、唐都精简并合并州郡,取消郡,最后统一称州,但唐代仍有三百多州。于是,设“道”以监督这些州。一开始是十道,后来十五道。

这些道的面积都非常大。如江南道为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后分江南东道约为江苏南部、浙江、福建,江南西道为今江西、湖南。又如河北道为今河北、东三省及黑龙江之北直至萨哈林岛的广大地区。陇西道包括了今甘肃、新疆直到今乌兹别克的塔什干。最后藩镇割据,道就管起了州,近乎一级行政机构。

唐开元29年(741年) 河北道南部,当时的北京还是幽州。 图源: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

宋代改道称路,当然职能上也还有些不同。由于地域小了很多,路的数目却增加了许多,这样,路的面积一般也小了一些。

如两浙路为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后来又分浙西(钱塘江北)和浙东(钱塘江南)两路。京东路为今山东、河南东部,到金代改称山东东路和山东西路,如今意义上的“山东”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天庆元年(1111年),北京当时为辽南京城,位于辽南京道。南京道南边就是北宋的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图源:

元代,路是一级正式的行政区划,但是面积又比宋、金小了很多,因为它上面多了一级——行省,简称省。例如,当时的“苏州”就称为“平江路”,南京称“建康路(集庆路)”,杭州称“杭州路”,北京为“大都路”等等。但是,道仍然是一级地方高级监察机关,面积还比较大。

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时期全图(局部),当时的大都位于大都路。图源: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

明代把路改称为府。这才是如今人们还常常提到的济南府、苏州府、常州府、扬州府、杭州府等等众多府治的正式开始。“路”从此从行政区划系列中消失。

明宣德八年(1433年)明时期全图(局部),当时各省行政区划已经初具雏形。图源: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

直到清代,道仍然是省的各个派出机构的名称,例如有名的苏松太道,管着苏州、松江和太仓,后来移至上海,兼管上海海关,那里是清代财政经济的主要来源。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清元时期全图,当时的京师位于直隶。图源: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

因而,在清代以前,道和路都难以成为城市道路的名称。

到了年间,地方行政为省、县两级,道作为行政区划和行政机构都被取消,而路早在明代就没有了行政区划或行政机构的名分。

这样,路和道就分别在清末和年间,才正式登上了城市道路名称的舞台。

清末和初,各地方道路开始“现代化”。过去,除了京城的“御街”之外,各地的街道都非常狭窄,所谓“大街”也就三米来宽。而新建或改造后的主要街道大多有十来米甚至十多米宽,于是就改称为“路”,以示其新、其大。这样,某某马路、某某路的名称在各地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了。如今大多数城市中的某某路大多出现在年间。

1947年3月13日,南沟沿大街改为“佟麟阁路”。

有的地方,如天津、东三省等地。则用“道”来称呼那里新建的城市道路。

到了今天,道路的现代化是过去没有人能够想象得到的,道和路的最大宽度似乎已经没有人能够说得清了。很多地方甚至用“某某大道”来称呼,似乎想表示比一般的“道”和“路”更宽大气派。

这就是今天的道和路名称的来历。

关于街、巷、弄、里、胡同、坊、市、道、路,您有哪些看法?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 end ·

致谢和声明

本文图片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本文转自科学网,

原题《说“街、巷、弄、里、坊、市、道、路”及其他》,

作者冯大诚。

老北京胡同里的门联越来越少了

西单堂子胡同 是怎么从花街柳巷变成城中闹市的?

​西单和二龙坑中间的大木仓 王爷府变教育部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北京传统文化联盟”了解)

快看!济南11条道路有新名字啦

为体现地名命名的公开透明、规范、合理,根据《济南市地名管理办法》《济南市市区道路命名规则》规定,拟将市区内西泺河东路等8条道路予以命名,对三涧街等3条道路调整起止点。本次拟命名道路采用系列化命名、美好寓意采词、以自然地理实体命名等多种方式,既注重传承历史文脉、兼顾区域发展定位,又突出指位性、好找好记。现将具体情况公示如下:

一、新命名道路8条

(一)天桥区(2条)

1.拟将位于天桥区北园街道辖区内,北起小清河南路,南至北园大街,长1920米、宽25米的道路命名为西泺河东路。

2.拟将位于天桥区桑梓店街道辖区内,东起309国道,西至二环西路北延线,长1147米、宽50米的道路命名为梓弘街。

(二)章丘区(6条)

3.拟将位于章丘区双山街道辖区内,北起龙泉大道,南至双泉路,长350米、宽10米的道路命名为车站西街。

4.拟将位于章丘区双山街道辖区内,北起胶济铁路,南至双山北路,长1520米、宽20米的道路命名为绣阳东街。

5.拟将位于章丘区双山街道辖区内,北起铁道北路东延线,南至涧康路,长600米、宽12米的道路命名为涧福街。

6.拟将位于章丘区双山街道辖区内,东起赭山大街,西至清照大街,长1000米、宽10米的道路命名为福宁路。

7.拟将位于章丘区双山街道辖区内,东起绣阳东街(规划),西至绣水大街,长600米、宽16米道路命名为明绣路。

8.拟将位于章丘区双山街道辖区内,西起三涧溪村西北角,向东折向南至唐王山东路,长2160米、宽17.8米的“L”型道路命名为乾河路。

二、调整起止点道路3条

章丘区(3条)

1.三涧街:拟由“北起原三涧溪村村委,南至经十东路”北延调整为“北起乾河路(规划),南至经十东路”。

2.涧泰路:拟由“东起原三涧溪西端,西至胡山大街”东西双向延长调整为“东起乾河路(规划),西至绣水大街”。

3.涧康路:拟由“东起原三涧溪西端,西至胡山大街”北延调整为“北起乾河路(规划),向南折向西至胡山大街”。

联系电话:

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0531-68966389

天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0531-81601569

章丘区行政审批服务局:0531-83278180

邮箱:xzspfwjshswc@jn.shandong

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2023年7月21日

呼和浩特道路命名规则总结(三)——“街”和“路”的命名规则

“街”和“路”的命名规则,在很多城市都有,而且非常相似,那就是南北走向的道路命名为“某某路”,东西走向的道路命名为“某某街”。最近发现这个规则在呼和浩特也适用。

2023年1月13日,呼市政府发布的道路更名通知中,提到将“赛马场北路”和“康复街”统一更名为“赛马场北街”。更名原因中,备注“为东西向道路,更改通名为‘街’……”。从这个更名备注中,我们可以知道,呼市道路的命名规则存在东西走向为“街”,南北走向为“路”的命名规则。

梳理呼和浩特的主要道路,我们也会发现新华大街、伊利大街、成吉思汗大街、大学西街、新华西街、鄂尔多斯东街/西街、光明大街、苏虎街等都是东西走向的,符合东西走向为“街”的命名规则;昭乌达路、哲里木路、锡林郭勒北路、文化宫路、呼伦贝尔北路、兴安北路等南北走向的道路,符合南北走向命名为“路”的命名规则。

当然,呼和浩特的道路命名,也有不符合这个规则的。比如呼市重要的商业街——中山路,是东西走向,确命名为“路”,而非“街”;再比如,将军衙署附近的财神庙街、总局街、南/北马神庙街等,都是南北走向的,命名为“街”,而非“路”。

除了这些外,还有一些以“道”命名的道路,比如丝绸之路大道,金川开发区的金一道、金六道、汇金道等,就是以“道”命名的路名。

呼和浩特苏虎街路牌

呼和浩特城隍庙街

呼和浩特南马神庙街

PICKME丨我的校园我做主,谁的命名戳中你?

赋楼以名,古已有之。楼名已定,名篇相继,楼与文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江西滕王阁、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山西鹳雀楼,中国四大名楼莫不如是。而中国四大名亭安徽滁县醉翁亭、北京先农坛陶然亭、湖南长沙爱晚亭、浙江杭州湖心亭亦如是。

赋楼以名,或纪其事,或畅其怀,或彰其意,或舒其情,皆盛世之盛事,亦人文之雅事也。

教学之楼,原有四栋,一曰璞云,一曰艺华,一曰翰文,意喻浑金璞玉,风云之志;通文达艺,才华横溢;操翰成章,才兼文武。然及至今日,仍余一无名氏,混淆楼名楼址者亦不乏其人矣。若能亲命其名,辨识楼名,亦为易事。

璞云

艺华

翰文

此楼适现代教学之需,应科技先进之求,开实验奥秘之境,足学生进步之乐,又当何以名之?命名之事,乍一公布,我校学子,闻风而动,情动于衷,积极命名,佳名频出,纷纷响应!

??

今者有思,不揣鄙陋,浅议楼名,试名新楼,抛砖引玉,诸君评议,祈愿闻之!

斯我南城,历经雨风;何以名之,是望群英!

学生创意名称‍‍‍

PICK ONE

启程楼:拼博山河自有归期,启程,新的征程就会真正开始。愿学子从此启程,永远有远方可以奔赴。

知行楼:知,指知识或道德观念;行,指行为、行动。中国哲学史上对知和行的关系曾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唯物主义思想家如荀子、王夫之等认为知离不开行;唯心主义思想家如朱熹等认为知是天赋的,知先行后。知行必须合一,身教最为美,知行不可分。

撷英楼:出自掇菁撷华,含英咀华。意思是读书吸取其精华。

德馨楼:出处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寓意巴川学子道德高尚,“馨”又同“新”,科技需要孩子们不断创新迭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在条件艰苦的陋室里一代一代进步发展起来的。

云创楼:“云”是现在云计算、云技术的云,“创”是创新未来的创,希望巴川学子在云技术的加持下创新未来。

凌云楼:缘自唐,杜荀鹤:“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唐,杜牧:“少年自有凌云志,不负黄河万古流”。寓意国家有南天门计划,航空有问天实验舱,中国对于科技的追求一向与天齐,故命名“凌云”,期待巴川学子从小拥有凌云壮志,未来带领我国科技遥遥领先。

智还楼:寓意智力思维延伸扩展,向着更远更深的方向前行,学识得到升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汇知楼:寓意知识汇聚到一起,大家交流、研讨、共同提升,擦出知识的火化。

明德楼:出自明德、笃志、自省、自强,同时也希望同学们拥有光明、正直的品德。

厚德楼:出自《周易》中的经典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愤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敏行楼:出自孔子《论语》经典名句:“君子欲敏于行而纳于言”。朱熹注曰:“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慎”。意即,凡有大作为之人做事都勤奋敏捷,勇于实践,说话却小心谨慎,少说废话、空话、大话、假话。

崇德楼:崇:意即“崇敬”、“崇尚”。德意即“道德”、“德行”、“品德”、“恩德”。语出《礼记·王制》名句:“上贤以崇德”,意即:品质高尚之人都是崇高道德之人。时刻告知学生要增强道德意识,崇尚美德。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玉衡楼:出自“少年何妨梦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告诉同学们要有追求梦想的勇气和决心,要敢于面对。只有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我,才能走向成功的道路。

簇春楼:摘自“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纵目”,不知某一瞬春云簇拥代替了沉郁堆积的白雪,像花一样为春带来无限生机。让绚丽的年华在生命之春中苏醒,象征着我们这样的初中生能够将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未来。

跬海楼:出自《荀子·劝学》里的一句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比喻做事只要努力不懈,总能获得成功,相信我们南城学子定会努力不懈,获得成功。

修远楼:取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修”表修身养德,使巴川学子能够在此养成良好的品德。“远”表我们眼中的未来不只有成绩,还应有诗和远方,独属于自己的远大目标,并为此付出努力。

亦笙楼:出自静水流深,沧笙踏歌。比喻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隐含着巨大的力量,比喻人不张扬、低调,但却有真实能力。名字唯美富有诗意,而又有力量。

晓梦楼:对应学校理念,“成就孩子一生梦想”,让学子拥有并在未来实现的“晓梦”。

阳明楼:同“扬名”是希望学子日月奋进,扬名中国,弘扬巴川,有栋梁之材,如太阳一样明亮,使光明洒在这片土地上。

贲韬楼:贲,装饰得很美的样子,韬,兵法。寓意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技能。

逸兰楼:逸,安乐、安适,兰,兰章指美好的文辞,兰的香气多指君子的才德。逸兰合在一起便指在安适的环境中学习,同学们都像兰花一样香气广布,才德广布。

无涯楼:自“学海无涯”中选取。体现人们学无止境。无:无限的知识、书本;涯:走遍千里路人闻。无涯,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逐梦楼:追逐梦想,是每个人幼年时的想法。每个人的梦想不断改变着,但每个人都在努力抓住它。

华兴楼:中华民族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磨难后,中华学子们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的振兴做出努力。

盈思楼:盈的意思为充满,思的意思为思考。科技发明往往在思考实践中产生,寓意我们对任何事物都要充满好奇。

学思楼:出自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暾晟楼:暾在字典里的解释是刚升起的太阳,晟在字典里的解释是光明、兴旺。而暾晟二字组合在一起,就代表着刚刚升起的太阳,散发着光明。结合现实来看,教学楼里的学子,就是我们新时代的那一轮初日,经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光明坦途,为国家添砖加瓦。

畅维楼:畅是我校特色流畅表达。同时也祝我校学子在学习中前程似锦,畅通无阻,我校在发展中一路畅通。维是我校五维自主教育,也代表我校在教育方面,在新的维度越做越强,展现了新式教育多方面多维度发展的好处。

笃行楼:5号楼本身有很多实验室,在实验中实践,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躬行楼:出自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亲身实践的重要性。

楼宇命名权在手,请投出您的宝贵一票吧!热忱欢迎大家积极参与,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贡献力量!最终中选者更有神秘惊喜哦!

集思广益 共赋楼名

“募”名而来 由你决定

供图|品牌办 文|胡玉莹

责编|孙单弟 审核|郭 洪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