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紫微斗数

良相(良相设计)

时间:2024-01-18 13:10:57 作者:往事如风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宋代儒生为何会将从医视为另一种人生巅峰?

老话说"人食五谷杂粮孰能不病",人会生老病死,自然离不开医生。只是,医生这一职业在宋代之前还被视为是末流职业,唐代韩愈的《师说》中就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到了宋代,范仲淹却说出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话,将"从医"和"入仕"视为读书人的两大人生巅峰,这也是宋代许多儒生的选择。只是,为什么宋代的医生地位会得到如此大幅度的提升,甚至可以和"宰相"相提并论,还让宋代儒生将从医视为另一种人生巅峰呢?

第一,宋代产生大量儒生从医的社会现象,促生了新的"儒医"群体

1,宋代产生大量儒生从医的社会现象

首先,宋代产生儒生从医的现象。宋代科举考试,主要考较经学,如此一来,宋代的太学和地方学校就以经学为主要教学内容。并且,宋代的科举制发展的十分成熟,加上宋代重文轻武的氛围,宋代的教育发展也十分的良好,这也就意味着宋代的文人大多接受的是儒学教育,他们的身份多是儒生。同时,科举制的发展成熟,使得宋代出现了大量以科举入仕为主要目的的儒生,只是其中的一大部分人都会经历制举不第的后果,于是大部分儒生在对科举失去希望后,为了生计会选择弃儒从文,这就使得宋代产生了大量儒生从医的社会现象。比如,董汲的《小儿斑疹备急方论》中记载:"孙准序曰:吾友董及之少举进士不第,急于养亲,一日尽弃其学,而从事于医。"

2,宋代儒生从医的社会现象,促生了新的"儒医"群体

其次,宋代儒生从医的社会现象,促生了新的"儒医"群体。上文已经简单提及,宋代读书人接受的教育是儒学教育,如此一来,在儒生选择弃文从医后,就成为了儒、医兼通的儒医。同时,宋代的很多官员虽然不以医生为职业,但是却懂医学,偶尔会诊疗疾病或者编写医术,他们也算"儒医"群体的一部分。此外,儒医还指的是接受了正统医学教育,具有丰富医学知识、优秀医疗水平和较高儒学素养的儒学生,这类人多为官宦子弟,就读于宋代政府官方举办的医学院,通过考核后会成为宋代皇城中的医官,隶属于宋代的官僚系统,也是"儒医"群体的一部分。

只是,宋代的儒医群体不仅能够治病救人,还能通过发挥医学义理而进行医疗活动,来侧面实现他们身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并且,在宋代社会上尚医的风气下,儒医受到了宋代朝廷和社会相当高的礼遇,儒医甚至成为当时高水平医者的代名词。比如,《宋会要辑稿》记载:"伏观朝廷兴建医学,教养士类,使习儒者通黄素、明诊疗,而施于疾病,谓之儒医,甚大惠也。"在这段话中,不仅很明确的记载了宋代的尚医思想和对儒医的肯定,也记载了宋代存在大量的儒医,这就是宋代的儒医现象。

3,宋代儒医的代表人物

另外,宋代儒医现象下,诞生了许多儒医代表人物。第一个儒医代表人物——许叔微,他是在科举无望后转型为儒医的典型代表。他年轻的时候和很多年轻人一样都努力学习儒学经典想要走科举入仕之路,只是多次未中举,于是转而学医,他的主攻方向是伤寒病,著有许多医学著作,比如:《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本事方》、《续本事方》等等多种实用价值非常高的医书。并且,他还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比如,在建炎元年真州发生瘟疫时,他曾救人无数,可见他从侧面通过医学实现了济世救人的理想。还有就是,在他晚年科考高中后仍然不忘发展医学,被后世尊称为"许学士"。

第二个儒医代表人物——吴拱之,他是宋代儒医群体中纯粹因为个人兴趣和修身养性而习医的代表。比如,《净德集》记载他:"性孝友,事亲尽其道……亦无仕进意……常阅书,晓方论,以疾告者为治之。"说他并不是从因为科举无望而学医的,纯粹是因为对医学感兴趣就常常翻阅医书自学了医术,只是在行医的过程中来得到内心的满足,将医学视为了实现自己达济天下的载体。

第三个儒医代表人物是——王安石,他是推崇医学义理的儒生代表。王安石的身份比较特殊,他是宋代的高级官员,也是宋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他在从政之余,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阴阳五行与五运六气的学说,提出了"不如是不足以尽圣人之故也",将知晓医学和圣人相联系,还强调"百家诸子之书,及于《难经》、《素问》、《本草》",强调读书时也要读一读医书,看重的是医学的价值,他的言论极大地提高了医学在宋代的地位。而王安石这样高级官员对医学的重视,体现了医学在宋代儒生们心中的重要地位和儒医现象在宋代的影响,也是宋代儒学家认同、发挥了医学的社会、道德功能的体现。只是,宋代为何会出现儒医这一社会现象呢?

第二,宋代儒医大量出现的原因

1,宋代皇帝对医学的重视和宋代朝廷实行的诸多"扬医"政策,抬高了医学和医者的地位

首先,宋代皇帝对医学十分重视,宋代朝廷实行了诸多"扬医"的政策,抬高了医学和医者的地位。其一,宋代皇帝对于医学十分的关注,宋朝的多位皇帝都是狂热医学爱好者,这对于宋人崇尚医学学习医学有很大的引导作用。比如,《宋史》记载:"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灸。"说宋太祖曾经亲自给宋太宗艾灸治背。比如,宋太宗还曾亲自收集名方千余张,《宋史》记载:"藏有名方千余首,皆有验"。而且,宋代的很多名医还受到了皇帝的优待。比如,王怀隐、钱乙、庞安时等等。所谓"上之所好,下必甚焉",皇帝对医学的重视,再加上范仲淹"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舆论推动,很大的鼓舞了宋代文人士大夫走上从医的道路,开了宋代崇尚学医的风气,也提高了医生在宋代的社会地位,这激励了许多宋代儒生将从医视为另一种人生巅峰。

其二,宋代朝廷实行了诸多"禁巫扬医"的政策。因为,在宋代早期存在信巫不信医的风气,《宋会要辑稿》记载:"凡遇疾病,不事医药,听命于巫,决卜求神,杀牲为祭。"说人们生病之时不看病吃药却去求神问卜,杀牲口祭祀,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地方巫术的压制提升民众对于医学的崇信就弥足重要。

于是,宋代推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发展医学。主要有收集、校对、编撰、刊刻医书,规范医学教育,发展医学制度等几方面,比如,宋代帝王曾专门下诏书徵医书,多次向民间征集医学书籍类丰富国家的医学知识储备,还赐给献书之人很大的物质奖励甚至是赐予官位。宋代在公元 1057 年开始,还设置了专门的校正医书局,大批的名医、儒士参与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校对整理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 11 部医书的校勘和编集,其中医籍五部,本草六部。甚至,宋代还形成了"大凡医书之行于世者,皆仁庙朝所校定也"的现象,这对于宋代乃至于中国后世医学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而宋代政府对医学有如此高的重视程度,很大的鼓舞了宋代文人走上弃文从医的道路,将从医视为视为另一种人生巅峰。

2,宋代政府大力提倡科举取士,为宋代儒医大量出现提供了人才储备基础

其次,宋代政府大力提倡科举取士,为宋代儒医大量出现提供了人才储备基础。在宋代重文轻武和以文制武的国策下,对于文官的需求有了大量的提升。所以,宋代政府扩大了进士的录取名额,每次录取人数达到了二百三十人,宋徽宗时期甚至达到六百八十人。并且,宋代政府还扩大科举范围,不对门第出身做过多的限制,还对及第的进士给予极大的优待,这很大的提高了参与科举的人数的增加。比如,苏辙所说"今世之取人,诵文书,习课程,未有不可为吏者也。其求之不难,而得之其乐,是以群起而趋之。"说宋代的科举不光难度低,待遇还好,于是很多人都想要通过科举入仕。

只是,科举考试毕竟是选拔性考试,中举的人数有限,就导致出现了很多落榜的考生。家境富裕之人可以再考或者依靠祖业生活,而家境贫寒的考生为了维持生计只好另走他路。在宋代崇尚医学、医生地位崇高的风气下,从医不仅仅是生计之道,还是儒生们实现人生价值的仅次于从政的一条途径,于是很多儒生走向了从医之路,这就为宋代儒医大量出现提供了人才储备基础。

3,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为医学、医生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打破各职业难以逾越的界限

另外,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为医学、医生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打破各职业难以逾越的界限。一方面,在宋代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下,宋代的造纸业、印刷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比如,宋代有布头笺、冷金笺、麻纸、竹纸、凝霜、澄心纸、粟纸、藤纸等等闻名于世的纸张,纸张的迅速发展为宋代印刷术的繁荣提供了基础,而印刷术的繁荣为医书的刊印和推广提供了最基础的技术支持,而医书的大量刊印使得宋代的文人可以阅读到大量的医书,为宋代儒生将从医视为另一种人生巅峰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宋朝繁盛的商品经济使重商观念抬头,各个职业之间难以逾越的界限在宋代有所打破。宋代士农工商四民之间的职业转变得到实现,也被社默许,一些宋代的医官甚至自己开设了药店,用自己医官的招牌为自己招揽生意谋求利益。同时,宋代的商品经济使得社会上诞生了对财富、名利的追逐,这也很大的冲击了儒学思想下"重利轻义"的思想,也冲击了宋代儒生耻于言利的清高,在物质和精神上给儒生们造成一定的影响。

于是,一些没有雄厚资产的儒生开始意识到必须另外学习一门技术来养活自己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并且,这些技术还不能损害儒生身为读书人的所谓尊严,而在宋代政府推崇医学,宋代统治者重视医生的基础下,使得儒生开始转变思想将从医视为除入仕外的另一种人生巅峰。从更实际的方面来看,学医对于家境贫寒的儒生还是一举多得的事情,不仅为自己谋求了体面且收入可观的工作,还可以用学到的医学知识来照顾家人,更能得到社会上的尊重不辱没自己读书人的身份,这也是宋代儒生将从医视为另一种人生追求的原因。

第三,宋代儒医大量出现的影响

1,宋代儒医大量出现,提高了宋代医生队伍的质量

首先,宋代儒医大量出现,提高了宋代医生队伍的质量。上文已经简单提及,宋代儒医多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读书人,他们的加入,极大地提高了宋代医生队伍的质量,不仅促进了宋代医学著作的问世,提高了宋代医学理论的完善和进步,通过书籍的流传,使经验知识得以传播和扩散,对于医疗实践给予了很大的指导,也提高了宋代的医疗水平。因为,口耳相传的师徒模式,难免会存在误差,而且医学知识的传播范围也十分有限,有良好文化素养的儒医,可以通过阅读医术来获得大量的知识和经验,对于医生质量的提高也有很大的益处。

2,宋代儒医大量出现,将非医学内容引入医学,不利于医学的科学发展

其次,宋代儒医大量出现,将非医学内容引入医学,不利于医学的科学发展。宋代儒医接受了传统儒家的思想文化影响,有"重道轻器"的基本观念,对于一些如解剖学、生理学等当时发展欠缺的自然科学理论知识,多会用文科类比、演绎等方法强行将具体经验提升为理 论,这样的做失去医学发展的针对性,并阻碍医学的发展。同时,儒家讲究"尊经崇古",儒医受此思想影响,对于新知识、新经验的探索不够,也阻碍了医学的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宋代儒生将从医视为另一种人生巅峰,是宋代儒医现象下的延伸。因为,宋代产生大量儒生从医的社会现象,促生了新的"儒医"群体,产生了许多宋代儒医的代表人物。而宋代儒医大量出现的原因,一来,是因为宋代皇帝对医学的重视和宋代朝廷实行的诸多"扬医"政策,抬高了医学和医者的地位;二来,是因为宋代政府大力提倡科举取士,为宋代儒医大量出现提供了人才储备基础;三来,是因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为医学、医生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打破各职业难以逾越的界限。并且,宋代儒医大量出现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利影响为:宋代儒医大量出现,提高了宋代医生队伍的质量;不利影响为:宋代儒医大量出现,将非医学内容引入医学,不利于医学的科学发展。足见,宋代的儒医现象背后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背景。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宋代儒生为何会将从医视为另一种人生巅峰?

老话说"人食五谷杂粮孰能不病",人会生老病死,自然离不开医生。只是,医生这一职业在宋代之前还被视为是末流职业,唐代韩愈的《师说》中就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到了宋代,范仲淹却说出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话,将"从医"和"入仕"视为读书人的两大人生巅峰,这也是宋代许多儒生的选择。只是,为什么宋代的医生地位会得到如此大幅度的提升,甚至可以和"宰相"相提并论,还让宋代儒生将从医视为另一种人生巅峰呢?

第一,宋代产生大量儒生从医的社会现象,促生了新的"儒医"群体

1,宋代产生大量儒生从医的社会现象

首先,宋代产生儒生从医的现象。宋代科举考试,主要考较经学,如此一来,宋代的太学和地方学校就以经学为主要教学内容。并且,宋代的科举制发展的十分成熟,加上宋代重文轻武的氛围,宋代的教育发展也十分的良好,这也就意味着宋代的文人大多接受的是儒学教育,他们的身份多是儒生。同时,科举制的发展成熟,使得宋代出现了大量以科举入仕为主要目的的儒生,只是其中的一大部分人都会经历制举不第的后果,于是大部分儒生在对科举失去希望后,为了生计会选择弃儒从文,这就使得宋代产生了大量儒生从医的社会现象。比如,董汲的《小儿斑疹备急方论》中记载:"孙准序曰:吾友董及之少举进士不第,急于养亲,一日尽弃其学,而从事于医。"

2,宋代儒生从医的社会现象,促生了新的"儒医"群体

其次,宋代儒生从医的社会现象,促生了新的"儒医"群体。上文已经简单提及,宋代读书人接受的教育是儒学教育,如此一来,在儒生选择弃文从医后,就成为了儒、医兼通的儒医。同时,宋代的很多官员虽然不以医生为职业,但是却懂医学,偶尔会诊疗疾病或者编写医术,他们也算"儒医"群体的一部分。此外,儒医还指的是接受了正统医学教育,具有丰富医学知识、优秀医疗水平和较高儒学素养的儒学生,这类人多为官宦子弟,就读于宋代政府官方举办的医学院,通过考核后会成为宋代皇城中的医官,隶属于宋代的官僚系统,也是"儒医"群体的一部分。

只是,宋代的儒医群体不仅能够治病救人,还能通过发挥医学义理而进行医疗活动,来侧面实现他们身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并且,在宋代社会上尚医的风气下,儒医受到了宋代朝廷和社会相当高的礼遇,儒医甚至成为当时高水平医者的代名词。比如,《宋会要辑稿》记载:"伏观朝廷兴建医学,教养士类,使习儒者通黄素、明诊疗,而施于疾病,谓之儒医,甚大惠也。"在这段话中,不仅很明确的记载了宋代的尚医思想和对儒医的肯定,也记载了宋代存在大量的儒医,这就是宋代的儒医现象。

3,宋代儒医的代表人物

另外,宋代儒医现象下,诞生了许多儒医代表人物。第一个儒医代表人物——许叔微,他是在科举无望后转型为儒医的典型代表。他年轻的时候和很多年轻人一样都努力学习儒学经典想要走科举入仕之路,只是多次未中举,于是转而学医,他的主攻方向是伤寒病,著有许多医学著作,比如:《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本事方》、《续本事方》等等多种实用价值非常高的医书。并且,他还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比如,在建炎元年真州发生瘟疫时,他曾救人无数,可见他从侧面通过医学实现了济世救人的理想。还有就是,在他晚年科考高中后仍然不忘发展医学,被后世尊称为"许学士"。

第二个儒医代表人物——吴拱之,他是宋代儒医群体中纯粹因为个人兴趣和修身养性而习医的代表。比如,《净德集》记载他:"性孝友,事亲尽其道……亦无仕进意……常阅书,晓方论,以疾告者为治之。"说他并不是从因为科举无望而学医的,纯粹是因为对医学感兴趣就常常翻阅医书自学了医术,只是在行医的过程中来得到内心的满足,将医学视为了实现自己达济天下的载体。

第三个儒医代表人物是——王安石,他是推崇医学义理的儒生代表。王安石的身份比较特殊,他是宋代的高级官员,也是宋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他在从政之余,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阴阳五行与五运六气的学说,提出了"不如是不足以尽圣人之故也",将知晓医学和圣人相联系,还强调"百家诸子之书,及于《难经》、《素问》、《本草》",强调读书时也要读一读医书,看重的是医学的价值,他的言论极大地提高了医学在宋代的地位。而王安石这样高级官员对医学的重视,体现了医学在宋代儒生们心中的重要地位和儒医现象在宋代的影响,也是宋代儒学家认同、发挥了医学的社会、道德功能的体现。只是,宋代为何会出现儒医这一社会现象呢?

第二,宋代儒医大量出现的原因

1,宋代皇帝对医学的重视和宋代朝廷实行的诸多"扬医"政策,抬高了医学和医者的地位

首先,宋代皇帝对医学十分重视,宋代朝廷实行了诸多"扬医"的政策,抬高了医学和医者的地位。其一,宋代皇帝对于医学十分的关注,宋朝的多位皇帝都是狂热医学爱好者,这对于宋人崇尚医学学习医学有很大的引导作用。比如,《宋史》记载:"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灸。"说宋太祖曾经亲自给宋太宗艾灸治背。比如,宋太宗还曾亲自收集名方千余张,《宋史》记载:"藏有名方千余首,皆有验"。而且,宋代的很多名医还受到了皇帝的优待。比如,王怀隐、钱乙、庞安时等等。所谓"上之所好,下必甚焉",皇帝对医学的重视,再加上范仲淹"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舆论推动,很大的鼓舞了宋代文人士大夫走上从医的道路,开了宋代崇尚学医的风气,也提高了医生在宋代的社会地位,这激励了许多宋代儒生将从医视为另一种人生巅峰。

其二,宋代朝廷实行了诸多"禁巫扬医"的政策。因为,在宋代早期存在信巫不信医的风气,《宋会要辑稿》记载:"凡遇疾病,不事医药,听命于巫,决卜求神,杀牲为祭。"说人们生病之时不看病吃药却去求神问卜,杀牲口祭祀,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地方巫术的压制提升民众对于医学的崇信就弥足重要。

于是,宋代推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发展医学。主要有收集、校对、编撰、刊刻医书,规范医学教育,发展医学制度等几方面,比如,宋代帝王曾专门下诏书徵医书,多次向民间征集医学书籍类丰富国家的医学知识储备,还赐给献书之人很大的物质奖励甚至是赐予官位。宋代在公元 1057 年开始,还设置了专门的校正医书局,大批的名医、儒士参与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校对整理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 11 部医书的校勘和编集,其中医籍五部,本草六部。甚至,宋代还形成了"大凡医书之行于世者,皆仁庙朝所校定也"的现象,这对于宋代乃至于中国后世医学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而宋代政府对医学有如此高的重视程度,很大的鼓舞了宋代文人走上弃文从医的道路,将从医视为视为另一种人生巅峰。

2,宋代政府大力提倡科举取士,为宋代儒医大量出现提供了人才储备基础

其次,宋代政府大力提倡科举取士,为宋代儒医大量出现提供了人才储备基础。在宋代重文轻武和以文制武的国策下,对于文官的需求有了大量的提升。所以,宋代政府扩大了进士的录取名额,每次录取人数达到了二百三十人,宋徽宗时期甚至达到六百八十人。并且,宋代政府还扩大科举范围,不对门第出身做过多的限制,还对及第的进士给予极大的优待,这很大的提高了参与科举的人数的增加。比如,苏辙所说"今世之取人,诵文书,习课程,未有不可为吏者也。其求之不难,而得之其乐,是以群起而趋之。"说宋代的科举不光难度低,待遇还好,于是很多人都想要通过科举入仕。

只是,科举考试毕竟是选拔性考试,中举的人数有限,就导致出现了很多落榜的考生。家境富裕之人可以再考或者依靠祖业生活,而家境贫寒的考生为了维持生计只好另走他路。在宋代崇尚医学、医生地位崇高的风气下,从医不仅仅是生计之道,还是儒生们实现人生价值的仅次于从政的一条途径,于是很多儒生走向了从医之路,这就为宋代儒医大量出现提供了人才储备基础。

3,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为医学、医生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打破各职业难以逾越的界限

另外,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为医学、医生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打破各职业难以逾越的界限。一方面,在宋代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下,宋代的造纸业、印刷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比如,宋代有布头笺、冷金笺、麻纸、竹纸、凝霜、澄心纸、粟纸、藤纸等等闻名于世的纸张,纸张的迅速发展为宋代印刷术的繁荣提供了基础,而印刷术的繁荣为医书的刊印和推广提供了最基础的技术支持,而医书的大量刊印使得宋代的文人可以阅读到大量的医书,为宋代儒生将从医视为另一种人生巅峰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宋朝繁盛的商品经济使重商观念抬头,各个职业之间难以逾越的界限在宋代有所打破。宋代士农工商四民之间的职业转变得到实现,也被社默许,一些宋代的医官甚至自己开设了药店,用自己医官的招牌为自己招揽生意谋求利益。同时,宋代的商品经济使得社会上诞生了对财富、名利的追逐,这也很大的冲击了儒学思想下"重利轻义"的思想,也冲击了宋代儒生耻于言利的清高,在物质和精神上给儒生们造成一定的影响。

于是,一些没有雄厚资产的儒生开始意识到必须另外学习一门技术来养活自己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并且,这些技术还不能损害儒生身为读书人的所谓尊严,而在宋代政府推崇医学,宋代统治者重视医生的基础下,使得儒生开始转变思想将从医视为除入仕外的另一种人生巅峰。从更实际的方面来看,学医对于家境贫寒的儒生还是一举多得的事情,不仅为自己谋求了体面且收入可观的工作,还可以用学到的医学知识来照顾家人,更能得到社会上的尊重不辱没自己读书人的身份,这也是宋代儒生将从医视为另一种人生追求的原因。

第三,宋代儒医大量出现的影响

1,宋代儒医大量出现,提高了宋代医生队伍的质量

首先,宋代儒医大量出现,提高了宋代医生队伍的质量。上文已经简单提及,宋代儒医多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读书人,他们的加入,极大地提高了宋代医生队伍的质量,不仅促进了宋代医学著作的问世,提高了宋代医学理论的完善和进步,通过书籍的流传,使经验知识得以传播和扩散,对于医疗实践给予了很大的指导,也提高了宋代的医疗水平。因为,口耳相传的师徒模式,难免会存在误差,而且医学知识的传播范围也十分有限,有良好文化素养的儒医,可以通过阅读医术来获得大量的知识和经验,对于医生质量的提高也有很大的益处。

2,宋代儒医大量出现,将非医学内容引入医学,不利于医学的科学发展

其次,宋代儒医大量出现,将非医学内容引入医学,不利于医学的科学发展。宋代儒医接受了传统儒家的思想文化影响,有"重道轻器"的基本观念,对于一些如解剖学、生理学等当时发展欠缺的自然科学理论知识,多会用文科类比、演绎等方法强行将具体经验提升为理 论,这样的做失去医学发展的针对性,并阻碍医学的发展。同时,儒家讲究"尊经崇古",儒医受此思想影响,对于新知识、新经验的探索不够,也阻碍了医学的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宋代儒生将从医视为另一种人生巅峰,是宋代儒医现象下的延伸。因为,宋代产生大量儒生从医的社会现象,促生了新的"儒医"群体,产生了许多宋代儒医的代表人物。而宋代儒医大量出现的原因,一来,是因为宋代皇帝对医学的重视和宋代朝廷实行的诸多"扬医"政策,抬高了医学和医者的地位;二来,是因为宋代政府大力提倡科举取士,为宋代儒医大量出现提供了人才储备基础;三来,是因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为医学、医生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打破各职业难以逾越的界限。并且,宋代儒医大量出现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利影响为:宋代儒医大量出现,提高了宋代医生队伍的质量;不利影响为:宋代儒医大量出现,将非医学内容引入医学,不利于医学的科学发展。足见,宋代的儒医现象背后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背景。

人物|耿庆山:从良医到良相的五味杂陈

“宋晶 黄晶·耿庆山:从良医到良相的五味杂陈,[557].医师报,2018-7-19(24)

本期嘉宾: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耿庆山

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提示我们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必须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出发,在文化大融合的趋势下,体现本国文化特色,把握文化权利和文化责任,构建文化意义。我国文化历史悠久,传承下来很多具有哲理性的观念,比如古代的良医良相理念,值得后人传颂并习得精髓。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耿庆山在接受《医师报》记者专访时,研古论今,结合自身职位的三度变换,解读从良医到良相的五味杂陈。

中国的文化自信源于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国儒、释、道三教文化的核心都在于道德教育。儒家“以济世利天下”作为人生最高理想,这与古代医学的“仁术”是有着本质的相通性。医学为世人解除病痛、缓解疾苦;儒家用仁义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这个角度看,仕者与医者的最高标准都在道德层面。几千年来,良医与良相始终保持并弘扬道德文化精神,影响至今。

古今德艺双馨的良医良相

医师报:回顾古代与现代良医与良相的医德、艺德,他们在道德标准上是如何相通的?

耿庆山:中国从古至今体现出的是“学而优则仕”,所以“医而优则仕”的现象并不稀奇。古人的历史背景虽然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怀着儒家的道德标准去行医,去做宰相,恪守古代知识分子情怀,不为良医,便为良相。

“药王”孙思邈对良医有过这样的总结:“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他认为要谨慎小心,灵活多变,不得拘泥,不贪图名利,心中坦坦荡荡才是良医。“医圣”张仲景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我有幸与其同乡。儿时受环境与家庭熏陶,对张仲景的了解甚是深厚。“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坐堂行医”这些典故都出自张仲景,成为德艺双馨的医生典范。

在古代很多良医做了良相,近代亦如此。比如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从政。鲁迅先生想从民族性的角度找到国人积贫积弱的文化病根,相当于是一个民族病的诊断者,选择先救命再治病,所以他弃医从文,加入到救国救民的队伍中。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他在当时是葡萄牙殖民地的澳门行医一年多时间里,受到外国殖民地内的各种歧视,根本得不到应有的尊严。他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政府的无能和人民所受到的压迫。所以他尝试开出一套让中华重新崛起的药方,这对于近代以及后世的影响意义深远。时事造就他们大医治国的崇高理念,所以不为良医,变成了良相。

修为:治病和治国殊途同归

医师报:您本人是先从医,再到从政,如今又进入从医并从政的双重角色。在三度变换过程中,您对良医与良相有怎样的理解?

耿庆山:2008年,我从广东省人民医院通过公选到广东省卫计委,任省卫计委副主任,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有五年多的时间。2013年,我又回到广东省人民医院,成为医院的管理者。回过头来看,做行政管理的那段经历,使我受益匪浅。

我想,不论是良医,还是良相,虽然所需要的技能不同,但是都依仁德而立。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任用干部的原则提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并在庆祝中国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中国医而优则仕的例子屡见不鲜,这其中的联系更多的是“仁德”。

对于医生而言,医生强调治病救人,以仁德来行医,没有好的仁德就不能成为好的医生。医院是社会的缩影,医生可以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医生看诊的患者也是形形,也相当于官员体察民情。医生为了看好患者的病,他一定会去问病史,医生不仅要了解人的躯体,还要了解人的心理。所以良医必须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医生如果没有了道德,没有了良知,直接影响到的是患者健康。轻了讲,会敲患者的“竹杠”、收红包,刁难患者吃、拿、卡、要;重了讲,便会谋财害命。

对于官员而言,做官要施行仁政,强调以人为本,必然要体察民情,要从各方面去了解社会。官员也需要学习社会心理学,学会与人沟通。官员要是没有了道德,比没有医德的医生的危害性更大,因为他不是对一个人的谋财害命,而是谋社会的财,害社会的命,是在迫害社会。

医生手托患者的性命,官员手托百姓的安危,都是受之托付最大信任的人。那么,无论从知识技能层面,还是从接触社会的角度,对良相和良医的要求,都必须强调仁德。以人为本才是基础,才是从医和从政的动力和源泉,有了这种基础便可以成为好的医生、好的官员。

道德观:西方人不如东方人强烈

医师报:您刚才提到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对于当下的良医与良相,在道德修养层面您有哪些建议?

耿庆山:“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楹联。广东省人民医院原院长林曙光在退休前写下“大医厚德 精博至善”的院训。

哈佛大学的校训,叫Amicus Plato, Amicus Aristotle, Sed Magis Amicus VERITAS,中文翻译为: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他们所谓的追求真理,更多的是在科学技术层面,就如同我们的求真。现在西方人的道德观与东方人同样有很高的要求,但是不如东方人强烈。

改革开放40年来,西方文化有所影响,中国优秀文化应继承,发扬光大。

源动力:从良医走到良相

医师报:我们看到,有一些医者放下白大褂,走上了从政的舞台。您也是其中一员,您怎么看当下的这种现象?

耿庆山:当下一些学医的人,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背景中,走向了领导岗位,这是正常的事。因为他们的源动力是改善医疗现状,让更多的贫苦老百姓、患者、社会各界人士获得高效、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从治个体的病到治群体的病,最终上升到治社会的病。在这个层面上,良相和良医具有相通性。从政的路并不好走。做好官首先要辅以仁政,要胸怀百姓,要胸怀天下。

良医未必要成为良相

医师报:培养医生与培养官员哪一个相对较容易一些?

耿庆山:医学是一套深邃的世界观,有一套更为有效的方。我不太主张医生从政,因术业有专攻,并且名医修成不易。培养一名医生需要时间、实践以及医生自身的勤奋努力,更多的还是需要多年的经验累积。而从政也不亚于行医,官员要面对的是更多的复杂关系。从政需要谋士之术,需要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从医与从政并不矛盾,戴季陶先生为先生题词: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

结语

总而言之,良医与良相追本溯源,所需专业技能不同,唯有“仁德”不谋而合。做良医也好,做良相也罢,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高远的追求、宽广的胸怀,方能有所成就,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医师报》7月19日24版

往期回顾

编辑: 毕雪立 值班:张广有

城市如何“光合作用”?首届成渝城市更新建筑设计展正式开幕

中国西部第一份城市更新领域的建筑设计“大餐”正在上演——21家来自成渝两地的新锐建筑设计机构,带来50余份城市更新领域的最新大作,齐聚成都市成华区萌想星球107文创园区,共同完成了“光合·首届成渝城市更新建筑设计展”。

本次建筑设计展将持续到4月15日,展出期间还设置了建筑设计师对谈、文旅创意产业跨界专场等丰富的主题活动和专业的研讨环节。3月29日,红星新闻记者走进“光合·首届成渝城市更新建筑设计展”,探秘这场城市的“光合作用”。

成渝对话

西部首创城市更新建筑设计展

红砖墙面,配上有历史感的建筑外观,来到这里,感觉像是穿梭了时空,回到了过去。这里是成都市萌想星球107文创园区。昔日的仓库,因城市更新焕发了新的活力,成了传统与潮流和谐相融的网红打卡地。

在工业风与现代感碰撞的仓库中,就是“光合·首届成渝城市更新建筑设计展”的所在地。此次活动由SUR城市更新专委会与成都萌想星球107文创园共同举办,这也宣告着成渝地区首个以城市更新为专业领域的协会组织——四川省文化和创意产业联盟“SUR城市更新专委会”正式亮相。据了解,专委会强调构建可持续的产业生态,致力于打造涵盖投资、产业研究、策划、规划、设计、运营、产业和IP内容、社群和社区营造等环节的全链路平台,目前已有30余家省内一线企业加入SUR城市更新专委会。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更新两大战略背景下,为探索和推动成渝两地的交流与合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将内容与载体相结合,助推产业赋能城市更新,成为建筑设计界思考的重要命题。

此次“光合·首届成渝城市更新建筑设计展”正是由此出发,力图通过成渝共展的形式,探索城市更新领域模式和机制的创新,开启城市开发建设和发展模式重大转变的一场全新成渝对话。这也是西部地区首次举行城市更新建筑设计展。

“光合作用”

城市更新唤醒城市活力

设计展为何以“光合”为主题?“上至顶层文化下至生活细节,这些因素都是城市更新的必要部分,只有他们一起合理有机地开始‘作用’,才是城市更新最佳的状态。”光合·首届成渝城市更新建筑设计展的策展人,来自a9a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余明旻认为,城市更新最佳的发生方式就是“自然”的运作,就像一场自然界的“光合作用”,于是有了这场展的主题——“光合”。“我们希望通过这场建筑设计展,让这股城市更新的社会合力‘萌芽’。”余明旻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了多个熟悉的老地方都因城市更新焕然一新。位于成都市武侯区芳华街的“白夜花神诗空间”将原来玉林社区的一栋老旧办公楼改造成为一个具有阅览室、小型剧场和展厅、分享空间、咖啡和酒吧等复合属性的空间。位于成都市青羊区魁星楼街的明堂国际创意中心将两幢80年代旧楼保留原有历史建筑进行改造,在不改变原有建筑形象的前提下,用深色涂料整理粉刷,保留历史记忆的同时赋予新的形象……

据了解,此次“光合·首届成渝城市更新建筑设计展”共邀约到成渝两地建筑事务所21家,包括a9a建筑、凡筑设计、基准方中、国恒水木设计、华清美地、几里设计,朗读建筑、良相设计、小隐建筑等众多新锐而优秀的事务所。展出共计有50余个城市更新的作品,呈现出成渝两地城市更新中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设计实践,其中既有街区级的城市更新,也有文创园区的工业遗址活化;不但有大体量的整体改造,也有不到200平米的精耕细作;从景观改造到建筑重塑,很多作品都让人眼前一亮。

同时,多家深耕城市更新各专业领域的机构,以展览为平台,共同探讨“有机更新”语境下,建筑设计与运营、文创、社区营造等多元主体的交互关系。

红星新闻记者 彭惊 摄影 吕国应

编辑 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原来都藏在古诗词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智慧穿古越今。柔情似水、青梅竹马、比翼连枝、天涯比邻…这些唯美浪漫的成语背后,更有一首首动人的诗篇佳句。你知道它们藏在哪首古诗词中吗?

01 暗香疏影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02 心有灵犀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03 人面桃花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04 曲径通幽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05 走马观花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06 寸草春晖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07 万紫千红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08 英姿飒爽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

杜甫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09 比翼连枝

《长恨歌》(节选)

白居易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0 青梅竹马

《长干行·其一》(节选)

李白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11 柳暗花明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2 金戈铁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3 柔情似水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4 绿肥红瘦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5 天涯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6 江山如画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7 千门万户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8 石破天惊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9 淡妆浓抹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0 春色满园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来源:诗刊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