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生肖配对

唐秉煜(唐秉煜是什么电视剧里的人物)

时间:2023-12-30 13:58:49 作者:君心似我心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建湖县草堰口,民族英雄唐门五杰:唐君照 传

欢迎 关注+转发!

唐君照(1910~1990),又名唐秉光,建湖县草堰口人,大学文化。(唐君照《江阴要塞起义的前前后后》记自己为上冈人,这与过去上冈辖区有着直接关系。其家乡后划属建湖县草堰口镇。)

唐君照家乡大唐村

1926年春,由盐阜地下党员仇一民介绍加入中国,后因仇一民被军阀杀害而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据苏风《怀念战友唐君照同志》)。

1931年秋,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与同为建湖籍青年王翰(陈延庆)一起领导。

1932年,担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简称“社联”)上海复旦大学分盟支部书记。

抗日战争爆发后,唐君照受江苏临时省委委员王翰派遣,回上冈地区组织失业失学的各界青年投身抗日救亡。

唐君照(右二)

唐君照回到家乡,在自己家中多次召集唐君鄂(唐君照的大哥)、唐小什(又作唐小石,唐君照的三弟)、陈宗泽(金陵大学学生,今冈东陈灶锅人,1940年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后任江苏省九三学社组织部长)、赵敬之(1947年牺牲)、韩锦文、陈仰梅(陈灶锅人,上海东南医学院学生)、陈久仁(陈灶锅人,复旦大学学生)、陈宗良(陈灶锅人,镇江医政学院学生)、周庚、韩镗、韩钟、皋学炳、鲍廷铨、孙嘉时(抗战前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学生,抗战后回国,抗战胜利后去台湾)等开会,决定组建“盐城县十四区上冈青年抗日救亡服务团”,成为中国的外围组织,并设立陈灶锅分团,由陈宗泽负责。

1937年,唐君照至武汉在长江局青委工作。

同年秋,经王翰介绍,唐君照恢复党的组织关系,并被派遣至徐州从事抗日救亡工作,任五战区抗日青年救国总团团长,实际为我党苏鲁豫皖边区特委青委党团书记。

其间,唐君照在徐州周边几十个县建立了分团,不少地区在“青救”旗帜下,恢复了党的组织建设,建立革命武装,成为后来八路军南下发展的基本依靠力量。

1938年,奉命打入战干三团任地下党特支书记。“皖南事变”后,唐君照和胡叔度等同志经党的西南局批准,转道香港,转移回苏北,开展盐阜区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工作,任盐城县西北行署主任。

1941年9月,建阳县立县。唐君照任首任县长兼建阳县总队总队长,在此期间,他在县委领导下扎实推进建设,取缔旧的保甲制,实行乡村制;亲自抓好地方武装建设工作,切实组织全县军民反“扫荡”,并以县政府名义发布《为剿匪告全县》,组织剿匪安民;认真建立统一战线,通过组织开明士绅座谈会等形式,与陈曙东、杨幼樵、乔炳等开明士绅面对面做工作,团结全县人士帮助抗日开展工作,迅速开辟并有力地巩固了抗日根据地。

1942年秋,调任盐城地委组织部长。是年10月(一说4月,误。据《射阳县志》,是年4月首先成立的是射阳县政府,首任县长陈克天;6月成立射阳工作委员会,工委书记李萍;10月成立射阳县委,首任县委书记唐君照,李萍任组织部长。《江苏革命史词典》记云6月成立射阳县工委,11月改建为县委),盐阜区党委派唐君照建立射阳县委,并任县委书记。

射阳县是由几个县的边区合并的,大部分地区是敌占区,由于此区盛产棉花,所以也是敌人重要的战略区。

唐君照和县长陈克天(建湖县人,后任江苏省副省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一起,对射阳全县党的组织进行全面的整顿与整风,并建立起完整的网络体系。

同时,在新四军主力部队的支持下,从建阳县(今建湖县)总队调去1个主力连(连长丁连吉,后任副营长在建湖草堰口作战牺牲),建立射阳县总队,下辖3个连和1个警卫排,一年后上升为射阳独立团,后编为新四军3师23团。

在此期间,深入做好有民族自尊心的上层人士的工作,团结其投身抗日,很快将射阳县开辟为巩固的抗日根据地,成为新四军休整和坚持原地斗争主要基地之一。

1944年11月,调华中党校学习,毕业后调任苏皖区五地委任组织部长。1945年2月,任苏北公学教务处长(《盐阜区教育史》)。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适应新的斗争形势,稳定群众情绪,加强对党的工作领导,1946年9月,华中五地委将所属12个县(市)划分为4个片,建立4个中心县委,其中叶挺(盐城)、建阳、盐东为一个中心县委,唐君照任书记。

后任华中11地委组织部部长兼社会部部长、解放军华东野战军12纵队2支队政委、盐城城防警备司令部政委。

1947年底,调任华中公学副校长兼党委副书记,次年12月,华中公学改建为华中大学,唐君照任党委副书记兼第一教育长(《盐阜区教育史》记其为副教务长,此据《建湖县志》)。

其间,成功组织领导了江阴要塞军队策反工作,保证渡江战役时守军起义,为人民解放军胜利突破长江天堑立下战功。

大军渡江后,唐君照出任解放军江阴要塞政委、党委书记兼江阴地区军管会主任。

江阴要塞起义人员

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市3区(今秦淮区)第一任区委书记,组织领导开展了对旧的清理整顿,精心部署了对特务组织以及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的打击与清扫斗争。

1950年春,调任华东革命大学南京分校主任(即校长),在此期间,训练改选首都旧遗留下来的数以万计的旧公务员,使之成为新中国各项专业工作的建设干部。

在完成此项艰巨任务后,该校与市委党校合并,改为南京市干部学校,唐君照任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校长,因与当时兼任校长的南京市委书记柯庆施不合,在1952年“三反”运动中被当作南京市铺张浪费的典型进行错误批判与撤职处理(“”后彻底平反)。

此后,历任南京市委“五反”运动办公室主任,国营金陵机器制造厂筹委会主任兼党委书记、江苏省重工机械厅常务副厅长、南京工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等职。

“”中,唐君照受到残酷迫害,但他革命信念从未有任何动摇。在最困难的时候仍然坚持马列主义理论研究,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同时,他对、的迫害予以坚决的抗争,决不屈服。

改革开放后,唐君照任东南大学顾问。1990年1月10日病逝,享年80岁。

按,唐君照是其家族中较早投身抗日、参加革命的先进分子,在他的直接动员与影响下,唐氏家族中许多人参加革命,而且态度坚决,立下赫赫功勋。

其中唐君照5个亲兄弟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称“唐门五杰”。

抗战胜利初,人们知道的是5兄弟分为两大阵营,一派在的唐君鄂、唐小什(唐小石)、唐君照,一派是的唐秉琳、唐秉煜。

直至渡江战役胜利,人们才知道秉琳、秉煜也早就是。

这其中唐君照影响最为重要,他继陈克天之后任盐城西北乡行署主任,建湖立县后的首任县长,在家族中有着绝对的影响力。(唐张新《建湖民族英雄传》)

码字编辑不易,欢迎 关注+转发!感谢 点赞+收藏支持!

建湖县草堰口,民族英雄唐门五杰:唐君照 传

欢迎 关注+转发!

唐君照(1910~1990),又名唐秉光,建湖县草堰口人,大学文化。(唐君照《江阴要塞起义的前前后后》记自己为上冈人,这与过去上冈辖区有着直接关系。其家乡后划属建湖县草堰口镇。)

唐君照家乡大唐村

1926年春,由盐阜地下党员仇一民介绍加入中国,后因仇一民被军阀杀害而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据苏风《怀念战友唐君照同志》)。

1931年秋,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与同为建湖籍青年王翰(陈延庆)一起领导。

1932年,担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简称“社联”)上海复旦大学分盟支部书记。

抗日战争爆发后,唐君照受江苏临时省委委员王翰派遣,回上冈地区组织失业失学的各界青年投身抗日救亡。

唐君照(右二)

唐君照回到家乡,在自己家中多次召集唐君鄂(唐君照的大哥)、唐小什(又作唐小石,唐君照的三弟)、陈宗泽(金陵大学学生,今冈东陈灶锅人,1940年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后任江苏省九三学社组织部长)、赵敬之(1947年牺牲)、韩锦文、陈仰梅(陈灶锅人,上海东南医学院学生)、陈久仁(陈灶锅人,复旦大学学生)、陈宗良(陈灶锅人,镇江医政学院学生)、周庚、韩镗、韩钟、皋学炳、鲍廷铨、孙嘉时(抗战前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学生,抗战后回国,抗战胜利后去台湾)等开会,决定组建“盐城县十四区上冈青年抗日救亡服务团”,成为中国的外围组织,并设立陈灶锅分团,由陈宗泽负责。

1937年,唐君照至武汉在长江局青委工作。

同年秋,经王翰介绍,唐君照恢复党的组织关系,并被派遣至徐州从事抗日救亡工作,任五战区抗日青年救国总团团长,实际为我党苏鲁豫皖边区特委青委党团书记。

其间,唐君照在徐州周边几十个县建立了分团,不少地区在“青救”旗帜下,恢复了党的组织建设,建立革命武装,成为后来八路军南下发展的基本依靠力量。

1938年,奉命打入战干三团任地下党特支书记。“皖南事变”后,唐君照和胡叔度等同志经党的西南局批准,转道香港,转移回苏北,开展盐阜区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工作,任盐城县西北行署主任。

1941年9月,建阳县立县。唐君照任首任县长兼建阳县总队总队长,在此期间,他在县委领导下扎实推进建设,取缔旧的保甲制,实行乡村制;亲自抓好地方武装建设工作,切实组织全县军民反“扫荡”,并以县政府名义发布《为剿匪告全县》,组织剿匪安民;认真建立统一战线,通过组织开明士绅座谈会等形式,与陈曙东、杨幼樵、乔炳等开明士绅面对面做工作,团结全县人士帮助抗日开展工作,迅速开辟并有力地巩固了抗日根据地。

1942年秋,调任盐城地委组织部长。是年10月(一说4月,误。据《射阳县志》,是年4月首先成立的是射阳县政府,首任县长陈克天;6月成立射阳工作委员会,工委书记李萍;10月成立射阳县委,首任县委书记唐君照,李萍任组织部长。《江苏革命史词典》记云6月成立射阳县工委,11月改建为县委),盐阜区党委派唐君照建立射阳县委,并任县委书记。

射阳县是由几个县的边区合并的,大部分地区是敌占区,由于此区盛产棉花,所以也是敌人重要的战略区。

唐君照和县长陈克天(建湖县人,后任江苏省副省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一起,对射阳全县党的组织进行全面的整顿与整风,并建立起完整的网络体系。

同时,在新四军主力部队的支持下,从建阳县(今建湖县)总队调去1个主力连(连长丁连吉,后任副营长在建湖草堰口作战牺牲),建立射阳县总队,下辖3个连和1个警卫排,一年后上升为射阳独立团,后编为新四军3师23团。

在此期间,深入做好有民族自尊心的上层人士的工作,团结其投身抗日,很快将射阳县开辟为巩固的抗日根据地,成为新四军休整和坚持原地斗争主要基地之一。

1944年11月,调华中党校学习,毕业后调任苏皖区五地委任组织部长。1945年2月,任苏北公学教务处长(《盐阜区教育史》)。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适应新的斗争形势,稳定群众情绪,加强对党的工作领导,1946年9月,华中五地委将所属12个县(市)划分为4个片,建立4个中心县委,其中叶挺(盐城)、建阳、盐东为一个中心县委,唐君照任书记。

后任华中11地委组织部部长兼社会部部长、解放军华东野战军12纵队2支队政委、盐城城防警备司令部政委。

1947年底,调任华中公学副校长兼党委副书记,次年12月,华中公学改建为华中大学,唐君照任党委副书记兼第一教育长(《盐阜区教育史》记其为副教务长,此据《建湖县志》)。

其间,成功组织领导了江阴要塞军队策反工作,保证渡江战役时守军起义,为人民解放军胜利突破长江天堑立下战功。

大军渡江后,唐君照出任解放军江阴要塞政委、党委书记兼江阴地区军管会主任。

江阴要塞起义人员

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市3区(今秦淮区)第一任区委书记,组织领导开展了对旧的清理整顿,精心部署了对特务组织以及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的打击与清扫斗争。

1950年春,调任华东革命大学南京分校主任(即校长),在此期间,训练改选首都旧遗留下来的数以万计的旧公务员,使之成为新中国各项专业工作的建设干部。

在完成此项艰巨任务后,该校与市委党校合并,改为南京市干部学校,唐君照任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校长,因与当时兼任校长的南京市委书记柯庆施不合,在1952年“三反”运动中被当作南京市铺张浪费的典型进行错误批判与撤职处理(“”后彻底平反)。

此后,历任南京市委“五反”运动办公室主任,国营金陵机器制造厂筹委会主任兼党委书记、江苏省重工机械厅常务副厅长、南京工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等职。

“”中,唐君照受到残酷迫害,但他革命信念从未有任何动摇。在最困难的时候仍然坚持马列主义理论研究,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同时,他对、的迫害予以坚决的抗争,决不屈服。

改革开放后,唐君照任东南大学顾问。1990年1月10日病逝,享年80岁。

按,唐君照是其家族中较早投身抗日、参加革命的先进分子,在他的直接动员与影响下,唐氏家族中许多人参加革命,而且态度坚决,立下赫赫功勋。

其中唐君照5个亲兄弟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称“唐门五杰”。

抗战胜利初,人们知道的是5兄弟分为两大阵营,一派在的唐君鄂、唐小什(唐小石)、唐君照,一派是的唐秉琳、唐秉煜。

直至渡江战役胜利,人们才知道秉琳、秉煜也早就是。

这其中唐君照影响最为重要,他继陈克天之后任盐城西北乡行署主任,建湖立县后的首任县长,在家族中有着绝对的影响力。(唐张新《建湖民族英雄传》)

码字编辑不易,欢迎 关注+转发!感谢 点赞+收藏支持!

一张珍贵的相片

佘志愿 李明志

图片:李明志

在无锡市档案史志馆,珍藏着一张珍贵的原江阴要塞起义地下党员和部分起义军官合影照,吸引着众多的专家学者前来探究。

1949年5月1日江阴要塞起义部分有功人员 前排左起 王征明李干 后排左起 曹炳l山吴广文唐秉琳 王德容 李云葵

70年前,为夺取渡江战斗的胜利,在江阴要塞里发生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随着影视作品《江阴要塞》的热播,当年潜入江阴要塞中策划起义组织者的名字也慢慢出现在世人面前。时光在流逝,照片已慢慢褪去了原有的颜色,不变的是在他们身上,英雄们的形象仍然那么雄伟高大,不变的是在他们的眼中,仍然充满着人对信仰的执着,不变的是在他们的脸上,永远洋溢着胜利者的微笑,他们默默无声,静静地向人们讲述着70年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这张照片里,有一位是来自湖北英山县的员,当年潜入江阴要塞敌军司令部组织策划起义工作的优秀地下工作者李干同志。

李干同志

1947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为加强对军队的策反,为渡江作战做好准备工作,华中工委以战略的眼光,决定把江阴要塞列为策反工作的重点,发展地下党组织。

阴要塞司令部旧址位于江苏省江阴市人民中路60号,江面宽1500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人称“锁航要塞”,素有“江上雄关”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是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全中国的长江咽喉。

江阴要塞文化公园

1949年春,在华东局社会部担任情报科长的王征明同志,收到社会部副部长扬帆从华中工委发来绝密电报,粟裕司令员点名让他火速南下赴江阴要塞掌控局势。经向华东局请示批准后,王征明即选定一行人立即由济南乘火车抵徐州后,赶赴淮阴城华中工委接受任务。3月底,王征明向叶飞司令员建议,江阴要塞炮台的一些关键部门应尽早掌握起来,最好兵团能派几个骨干去。叶飞司令员和韦国清政委迅速决定从29军中选调干部潜入江阴要塞。

1949年3月2 日上午,在三野10兵团29军87师260团任团长的李干,正在组织渡江演习训练,突然接到军部紧急电报,要他立即赶往军部接受重要任务。

后排左三李干。时任新四军苏中军区7纵队55团参谋长。

李干,湖北省英山县人,1911年11月11日出生于一个雇农家庭,1930年参加少年先锋队组织,1938年8月入伍,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历任新四军独立团副连长、苏北挺进纵队一团参谋、连长、副官主任、二营长、一师一旅特务营营长、苏中军区第七纵队55团参谋长、华野十一纵队31旅91团副团长、29军260团团长、曾参加过郭村、黄桥、曹甸等反顽战斗,苏北反“扫荡”、兴化、如皋、苏中“七战七捷”、淮海等战斗战役。1945年12月任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19旅55团参谋长;1947年7月时任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31旅91 团参谋长率3营于南通县范公堤王家潭箝制军第79旅掩护31旅大部队从海滩突围。1949年2月,渡江战役前夕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教导团副团长,第29军87师260团长(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33旅98 团)。

右三李干。时任新四军一师一旅苏北三分区特务营营长。

李干来到军部,军长胡炳云、政委张藩早早就等候在军部。政委张藩一见到李干就兴奋地说:“你来得正好,根据中央部署,我军准备在三月打过长江去,为了顺利渡江,减少伤亡,兵团决定派人过江,打入江阴要塞内部,组织要塞部队起义,华东局交通员吴铭同志已经带来了一位打入国防部的地下党员唐秉煜同志,他的公开身份是国防部第三厅(作战厅)参谋,分管要塞业务。这次他来江北汇报情况,主要是要求我军派人过去帮助组织起义”。政委说完后,军长用坚定的语气对李干说道:“兵团决定让你带几个人过江去,进入要塞后,你的身份是炮台副台长,你要以炮台为据点,死死地控制住炮台,组织和掌握住整个要塞,协助要塞地下党组织战场起义,保证我军在渡江时不、不打枪、不抵抗,掩护我军顺利登陆。”

“什么时候出发?”李干问道。“你立即动身,其他人晚两天走。你到靖江县城后去找华东局社会部情报室的王征明科长,这次任务要绝对保密,不要回家,不要交待工作,与吴铭、唐秉煜一起过江。” 离开军部后。李干在天黑前赶到了靖江,王征明向李干介绍道:“本来吴铭、唐秉煜与你一起过江的,但江那边情况有变,在追查唐秉煜,所以他们先走了。”

在军部军首长和王征明科长的介绍中,李干深知华中工委已经对要塞作了深谋远虑的部署,要塞炮台总台长吴唐秉琳、游炮团团长王德容、守备总队长吴广文、工兵营长唐秉煜等都是地下党员,华中工委指定情报部江华科长具体负责要塞地下工作,并将江阴县城唐仲衡家设为联络站,地下党还在争取外围的人员。一想到这些有利条件,李干同志对完成要塞组织策划起义工作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等到晚上9点,李干化名张国政,装扮成上海贩猪商人,来到长江边的靖江新港,在地下交通员的护送下,躲过了敌人的岗哨,成功地到了江对面。到了江南,在张家港的一个小凉亭里,李干和交通员对上暗号,接上了头:“吴铭来接你,没有接到,他先走了,我们要去另外一个地方等吴铭。”

第二天中午,李干他们在吴仲衡家里看到了唐秉琳、吴广文等要塞地下党同志。地下党同志看到解放军10兵团派来的干部也十分高兴,随即向他们详细介绍了要塞的最新情况,并商量李干的安排问题。听完情况汇报后,李干考虑到要塞情况复杂,当副总台长目标大、易暴露,为便于开展工作,便提出当要塞炮台总台长的卫士,一开始,大家都觉得不妥,后经李干一再说明,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从此,李干就成了唐秉琳的卫士。在军部派来的团长李干到达要塞当天,86师257团3营教导员徐以逊、85师253团2营副教导员陆、85师225团3营副教导员陆德荣四位地下党同志经研究后决定徐以逊、陆德荣去流动炮台当“副官”, 去特务排当“卫士”,同时,军队的同志成立了党小组,李干任党小组长,明确了各人的具体分工:李干和唐秉琳负责炮台所在地黄山,并掌握全面情况;徐以逊、陆德荣协助王德容、吴广文、唐秉煜掌握肖山、长山、张家港;负责通讯。李干他们研究后认为,必须要作出两手准备,尽最大努力争取起义成功,如不能成功,就利用熟悉地形的有利条件,引导部队强行登陆。

在要塞内部,如何隐藏好自己,潜伏到大军渡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稍有不慎,丢掉性命是小事,还会给部队渡江造成难以预料的困难。有一次,李干发现炮台陈副总台长有一名卫士,在苏北李堡战斗中被我军俘虏过,当时李干是团参谋长,审讯过此人,还记得过此人,没曾想居然在要塞这里碰上了。李干的心里不免警觉起来,处处格外留心,也有意避开此人,意外的是此人和李干见面后竟不认识李干。 还有一次,同和李干住一个房间的总台文书对李干起了疑心,李干觉察后,采取和他交朋友,拉老乡的办法稳住了他。起义成功后,这位文书逢人就说,“我早就怀疑李干不是一般的兵,他不是派来的,就是派来的”。

李干同志任命书

此事之后,战斗在敌人心脏的李干在外出时,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积极为党努力工作,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艰难的任务。他利用担任卫士的便利条件,为了保护要塞地下党员家庭的安全,将要塞政工处(特务处)注意到的要塞军官家属,全部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他积极建议党组织在要塞发展外围力量,在上海招收了十几位产业工人,组成了一支可靠的分队。同时李干还注意利用黄浦同学会等各种关系帮助解决军官和家属的困难,争取中下层军官的支持。 随着形势的发展,要塞内部的矛盾也越发紧张。第一绥靖区决定把要塞的长山防区划归21军管辖,长山防区江面十几公里,是我军登陆要塞的重要江面,如果落到敌21 军手里,将给我军登陆作战造成巨大困难,当时斗争的焦点是让还是守,李干他们就在要塞司令戴戎光面前鼓动说,长山防区坚决不能让,如果让给21军了,戴司令和要塞的名誉会一扫而光,斗争结果最终以长山以东让给了21军。

要塞外面,是敌21军驻守,一旦有事,对要塞威胁极大,为落实做好我军在渡江时不的问题,李干他们认为,命令来了,炮声不响是不行的,因为敌人本来就对要塞有怀疑,如果死顶住不,21军就会向要塞进攻,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命令一到,炮台炮声一定要响,关键是炮声怎么响,最终想出三个计策:一是利用他们的教条主义,想办法拖延时间,命令从要塞到总台,总台到大台,然后到中台、分台,最后到炮位,利用这层层传递拖延时间;二是炮弹不装引信,发射后不爆炸;三是远距离佯动射击,这样既有炮声,又不会对我军造成伤害。这一招在后来起义中确实起到了作用。

如何准确把握起义时间,起义时间过早怕引起敌人的反扑,晩了又恐失去时机,李干他们曾设想,起义后用强烈的炮火掩护我军攻占江阴县城,切断敌21军向无锡方向的退路,后来由于敌21军垮得太快,这一方案没有实现。

为给部队渡江创造条件,李干经常深入中下层军官和士兵中,利用各种机会向他们宣传,做策反工作,为后续起义做好了思想准备工作。为摸清要塞的布防情况,李干他们商量由唐秉琳、李云葵同志伪称要塞司令戴戎光的命令,将要塞江岸的水深、潮涨潮落、暗礁分布、兵力火炮布置绘成登陆详细图,由吴铭送到江北,为渡江部队提供了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4月19日,王征明从江北来到要塞,传达了10兵团首长叶飞、韦国清对要塞的重要指示:“保持60里防区,控制三到四个港口,见到我部队不打枪,迎接我军登陆。”也在这个时候,要塞也接到了汤恩伯的命令:将长山防区立即划归21军接管,限20日上午接管完毕。面对这一意外突变,要塞员们立即作了应急准备,20日凌晨,唐秉琳、唐秉煜、李云葵分别向各自可靠力量打招呼;对中间力量进行了听从指挥服从命令的教育;对通信联络、信号密码等重要岗位进行了布置,20日19时以后,李干和唐秉琳、李云葵带领警卫分队上了黄山炮台,检查了各个炮位。

李干等人活捉江阴要塞司令戴戎光的黄山炮台总指挥所旧址。

离大军渡江只有一天时间了,要塞的地下党员们既兴奋又紧张,大家都在为迎接大部队渡江提前作各项准备,李干他们还给驻守长山炮台的炮兵连长下命令:没有命令不准,否则军法从事!将长山炮台牢牢控制在我党手中。 20日下午,汤恩伯来电,要到炮台坐镇指挥,要塞司令戴戎光接到命令后有些犹豫不决,不大想出城,地下党同志认为把戴戎光留在黄山,掌握在我们手里,比控制在汤恩伯手中强。20日午夜时分,李干、 唐秉琳、李云葵正在指挥所里撕扯白布制作识别信号时,接到监听电话报告,戴戎光的车子已经来到山口了。一会儿, 戴戎光进到指挥所就说:“今夜可能有行动,你们要做好准备!”这时候,李干已带领一个警卫班,各自拿着双枪,守在指挥所外面,封锁了总指挥所四周的道路,悄悄地隔离了戴戎光的警卫分队。 戴上山后不久,从申港附近传来一阵阵炮声,紧接着唐秉琳就接到敌21军参谋长的电话,说是桥头堡遭到袭击,请求炮火支援,唐就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方案,故意让炮台火炮减速400米射击,结果把21军设在江北八圩港的一个师指挥所打掉了,气得在敌参谋长电话里大骂,并报告给汤恩伯,说要塞有问题,要戴“立即追查”。 4月21日凌晨1点多钟,陆德荣、徐以逊按事先计划去长山接应先头部队。陆德荣带领渡江先头营机智地避开敌21军防区,摸上山顶,一枪未放占领了长山,接着向黄山方向逼近。2时左右,王征明以军代表身份要唐秉琳宣布起义。这时戴接到汤恩伯电话,汤质问戴为什么不开炮,并下令戴用全部炮火射击。戴接完电话,急令唐秉琳将所有火炮向对岸新港齐射。

李干同志

新港是我29军渡江的出发点,这里船碰船、人挤人,如果大批炮弹落下来,伤亡肯定不小,唐秉琳立即打电话给第2 中台中台长丁佩基,让他远距离打几发未装引信的炮弹,同时下令通信连长李容有和剪断江阴要塞与外界的联系,命令沿江所有步、炮部队立即撤出,一律佩带识别记号向黄山营房方向集中。 我先头部队在陆德荣、徐以逊的带领下,已到黄山脚下,正与要塞起义部队会师,在唐唐秉煜的布置下,在各个炮台站岗放哨。凌晨四点多,李干和吴铭、唐秉煜在总台指挥所门外商量后,三人持枪冲进指挥所,枪口对准戴戎光,由吴铭对戴戎光宣布“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代表,江阴要塞全体官兵起义了,现在要你缴械投降!”戴戎光听了后,顿时吓得脸无血色,急忙表白说:“我跟贵军从未作过战,我对贵军向来是友好的。”吴铭说:“你的情况我们了如指掌,不必多说了。”戴戎光见状便无可奈何地说:“既然事已如此,我就缴枪投降吧。”说完戴就将所佩带的左轮手枪和子弹袋解下来,交给身旁的唐秉煜,然后瘫坐地行军床上,随后,唐、吴把戴戎光押送至解放军29军。指挥所外,唐秉琳命令炮台所有火炮向江阴城内敌21军射击,掩护我人民解放军部队渡江,至此,美蒋派苦心经营的“千里立体江防”被我人民解放军全线突破。

前排中三李干同志

几天后,李干接到兵团司令部通知,把要塞工作交给3野特种兵纵队,随即返回第10兵团接受新的任务。

江阴要塞起义成功后,新华社发出消息:“在我大军渡江同时,江阴要塞在炮兵总台长唐秉琳等率领下,宣布起义……”粟司令由陈锐霆同志陪同到要塞,亲切地接见了唐秉琳同志,鼓励他们说:“你们为大军顺利渡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党为人民立了功,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

《新华日报》在“江阴:要塞起义,立下渡江第一功”中报道:22日凌晨,唐秉琳指挥要塞炮台调转炮口,向溃逃的21军射击;唐秉煜、吴铭、李干等提枪冲进了指挥所。面对枪口,时任江阴要塞司令戴戎光如烂泥般瘫倒在地。晨7时,唐秉琳召集要塞官兵,在黄山炮台宣布江阴要塞成功起义,并与解放军29军胜利会师,全场一片欢腾。

多年后,原国防部作战参谋兼江阴要塞工兵营长、地下党员唐秉煜在“江阴要塞起义始末”一文中回忆道:1949年3月下旬,根据要塞地下党的提请,三野十兵团党委派来了李干、、徐以逊、陆德荣四位同志协助要塞地下党工作,使要塞地下党组织有了10名员,这10名员犹如10颗“定时炸弹”埋伏在要塞核心。

李干同志生前与家人合影

原29军85师253团2营教导员也在“忆江阴要塞起义”一文中回忆道:······经与唐秉琳等详细研究决定,李干到炮兵总台当唐秉琳的卫士(原卫士在上海招兵),以便两人随时商量工作。我到总台勤务队卫士排一班当机枪手,控制一挺机枪,以应急需。如此一来,要塞两个炮团的团长身边各有两位解放军干部配合行动,一支利剑直插敌人心脏。

原华东局社会部担任情报科长、江阴要塞起义组织策划者王征明同志在《世纪》杂志2019年第5期“我指挥江阴要塞守军起义”一文中写道······滚滚长江万舟齐发,我军全线渡江,长江天险被我军胜利突破!陆德荣和徐以逊分别接应我军一支部队上山,李干、吴铭、唐秉煜会同我29军一位营长活捉了要塞司令戴戎光并送往29军军部,一个个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83年李干同志和战友们在前往江阴要塞的途中。

原华中大学党委副书记兼第一教育长唐君照(其弟江阴要塞在炮兵总台长唐秉琳)回忆,要塞起义军官有二百余人(起义后逃亡不少),渡江后,李干同志被十兵团调回去了。在我接见徐、王的时候,听取了要塞进行地下工作的情况和要塞策反起义的经过,我听了感动很生动。他们在汇报中提到了李干的工作情况,李干是参加捕俘戴戎光战斗的。

李干同志生前曾经说过:“江阴要塞起义,没有以唐秉琳为首的地下党同志,这出戏唱不出;没有我们军队加派的干部,这出戏也唱不好。”

后三排左三李干同志。1983年在无锡《江阴要塞起义经过》座谈会与省市领导合影。

全国解放后,李干先后任第十兵团行政处处长、福州军区后勤部油料部部长、后勤第十八分部部长、福建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顾问等职。1955年授予上校军衔,1963年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独立功勋荣誉章。1980年12月离休,享受副军级,1993年4月30日病逝。

《江阴要塞》李干原型李堰剧照

叶落归根,魂归故里!李干出生在英山县温泉镇斗米畈村,在杨柳湾镇东夹铺村交界处,李干从这里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数十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始终怀着对党无限的忠诚,对人民无限的热爱,情系人民军队,将毕生精力致力于国防事业。1993年,李干在福州病逝后,他的子女卫东、卫平、卫民等遵从父亲生前愿望,在英山县民政局的大力关怀协调下,李干同志骨灰魂归英山县温泉镇斗米畈村李家堡,实现了"生前为国家尽忠、死后为父母尽孝"的遗愿。

时光流逝,功勋不朽!70年前一批优秀人为了迎接新中国的到来,在江阴要塞与军统特务展开的一场场扑朔迷离、险象环生的生死较量,2009年,在纪念渡江胜利60周年之际,八一电影制片厂韦廉导演的24集电视连续剧《江阴要塞》在中央八套播出,真实地还原了当年的战斗场面,剧中一个个鲜活的人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与敌人展开生死较量,也再现了英山籍地下党员李干深入虎穴斗智斗勇的情景,让我们重温了英山好男儿战斗在敌人心脏的那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英山县烈士陵园纪念馆李干同志生平简介

斯人已远,英名永在!为秉承先烈遗志,传承红色文化,在李干同志的家乡,英山县烈士陵园管理处在纪念馆陈列李干同志生平事迹简介,介绍李干同志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让我们在致敬英雄的同时,在回首中铭记,永远牢记他们不朽的功勋,在缅怀中传承,把先辈们的红色革命精神在我们手中弘扬光大。

李干同志是英山人民的骄傲! 李干同志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2022年3月2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