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鸡

琳宫(琳宫梵宇)

时间:2024-01-26 03:41:29 作者:行尸走肉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宁死不屈

按:《诗说中国》是首部以古诗及注论形式总结和致敬中华民族众多圣贤豪杰的著作,是为了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用古诗概括、歌咏中华民族历代圣贤的生平事迹及其精神风貌,融文史哲于一体,显精气神于一言,唯愿广大青少年通过诵读后烙印于心,得圣贤精神滋养、贯通中华文脉、鼓舞华夏儿女大步前行,慎终追远以继往开来,与古今贤哲一道,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此诗由国画家孙持雄绘制《文天祥宁死不屈》诗意图。本文选自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中国精神之礼义三百图》,由著名文化学者张红星教授注解。全书365篇内容将陆续发布,每幅图之命名均为相关成语。

丁酉夏怀忠烈信国公文天祥七律

儒者向来修正气,每于危难见精神。

年方弱冠著弘论,国主欢如获至珍。

取义成仁除外侮,丹心碧血映千春。

朝闻大道夕能死,劲节清风觉后人。

黄德劲先生诗评:

文天祥,中国历史上顶天立地的君子也,儒士也,文魁也,英雄也,忠烈也!人人皆知,万古敬仰!欲给这样一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物画像,殊为不易。彬宇先生怀忠烈公文天祥七律,拈出“正气丹心”,“劲节清风”,而为文天祥永世不朽之光辉,可谓一语点睛。历史滚滚,一刻未停,而千百年干戈寥落,辛苦遭逢,“每于危难见精神”者,有几人也?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浮休道人、文山。江南西路吉州庐陵县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文天祥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明代时追赐谥号“忠烈”。

正气沛然天地间

“儒者向来修正气,每于危难见精神。”彬宇先生七律的首联,道尽了真儒者的风骨。正气在胸,为法忘躯,为义忘死,每于危难之时,从不顾及自身安危,而将一腔热血,付于大道国民。自孔子以降,代代皆有不惜身命,以死赴之的儒者,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一首《正气歌》,读来正气凛然,荡气回肠。天地间英雄的人物,总是拥有着高贵的魂魄,不屈的精神,可以映日月,可以照大地,可以启群氓。而文忠烈公的《正气歌》所写就的时间,正是山河破碎,壮士泣血的时刻。

宋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在潮阳五坡岭兵败被俘,次年十月解达元都燕京,囚系土室。根据《正气歌》的序言: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侵沴,鲜不为厉。

长期被囚禁在这样潮湿阴暗,浊气弥漫的地牢,生存之恶劣可想而知。然而文天祥不为所动,甚至还能有“怡然自得”之心境。

据载,五月十七日深夜,元大都忽然下起了一场暴雨,顷刻之间,牢房成为一片汪洋。文天祥呼喊牢卒,可因为雨声太大,牢卒根本听不见。水漫过木床,已经无法睡觉了。文天祥只能站在牢房中央等待天亮。他看到,水漫过老鼠的洞穴,老鼠都游了出来,在水中扑腾,像鱼一样乱窜,一会儿就溺水而死了。文天祥在水中站了整整一夜。第二天,牢卒过来排水,一开渠沟,水就像决堤一样,倾泻而出。

这一场暴雨浇得文天祥格外高兴,因为这一年的春夏,元大都久旱无雨,禾苗枯焦,而农作物正处在生长的黄金时节,急需雨水灌溉,文天祥心中早已经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想的是天下苍生,所以很高兴。他在《五月十七日夜大雨歌》中写道:“达人识义命,此事关纲常。万物方焦枯,皇皇祷穹苍。上帝实好生,夜半下龙章。但愿天下人,家家足稻粱。我命浑小事,我死庸何伤。”利世济众,悲天悯人,何其宽广仁厚的胸怀!

七月初二日,元大都又下了一场暴雨。文天祥所想的仍然不是个人遭受的苦难,仍然是天下苍生。他写道:“天门皇皇虎豹立,下土孤臣位云表,莫令赤子尽为鱼,早愿当空日杲杲。”第二天,天气放晴,暑热难耐。牢房仿佛一个蒸笼,又闹又热,死老鼠发出的臭味一阵一阵散发开来,奇臭难闻。在这样的屋子里待着,别说做饭、洗衣,就是站一会儿都受不了。然而文天祥安之若素:“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于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

正因为自身有深厚的修养,内心恬然自安,所以不为外境所伤。文天祥说:

“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文天祥一口气写下了大气磅礴、激荡万古的《正气歌》。如此灿烂诗篇,真不忍删节:

(接前)……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清圣祖御制《古文评论》卷四十三:斯篇出于至性,慷慨凄恻。朕每于披读之际,不觉泪下数行,其忠君忧国之诚,洵足以弥宇宙而贯金石。

《正气歌》是文天祥一生的写照,是他哲学思想的集中表现,也是他诗歌创作的集大成之作。这首诗,阐述了文天祥的人生观,人生有七气,乃“水、土、日、火、米、人、秽”,他以一气敌七气,这一气就是正气,就是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全诗元气淋漓,正气酣畅,层次分明,大气浑成,汹涌奔泻,慷慨悲凉。(《文天祥传》·何郁)

乾隆在《文天祥论》中说:“若文天祥,忠诚之心不徒出于一时之激,久而弥励,浩然之气,与日月争光。该志士仁人欲伸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兵败被执,视死如归。”

危难对于胸怀浩然正气、家国天下的志士仁人、君子儒者来说,恰如烈火真金,于熊熊烈火中,更见璀璨光芒,直冲斗牛。

奇才从来出少年

“年方弱冠著弘论,国主欢如获至珍。”彬宇先生七律颔联,点出了文忠烈公的“才气淋漓”。文天祥实在是天地间的不世之材,俊秀人物,可谓“又帅又有才”。年方弱冠,便高中状元,便有雄文惊世,皇帝欢喜,众皆称善。这是自然的孕育,更和文山公自幼接受的熏陶与教育分不开。《宋史·文天祥传》: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曰:“没不俎豆其间,非夫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时理宗在位久,政理浸怠,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寻丁父忧,归。

据《文谱》记载,文天祥的祖先一直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的文时。文时字春元,成都人,为西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后裔。带兵打仗,留镇江西。史籍说他“廉以律己,宽以御人,为治崇简尚功,军士怀服”。至文天祥的父亲文仪这一辈,迁居江西,家资饶富。

文仪生于南宋嘉定八年(1215 年),字士表,号革斋。文仪终生未仕,喜欢读书,而且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被人称为“有德君子”。尤喜藏书,种竹,特意在竹林边盖了一栋书房,起名“竹居”,显示了他洁身劲节的高雅情趣。

文天祥的母亲叫曾德慈,是吉州泰和县梅溪人。曾德慈也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曾珏,字天赐,号义阳逸叟。曾珏悟性好,博览群书,早年醉心于佛学。年逾花甲,又对儒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为人豪爽、仗义,“议论刚正,好面折人,不藏怒宿怨,有古君子之风焉”。文天祥自8岁起,便经常跟随母亲去外祖父家读书。外祖父为其聘请私塾先生,教授学习长达20多年,其间对文天祥人格文章的养成,可谓居功至伟,影响至深。

文天祥的母亲是一位极其知大义的女性,在儿子英勇抗元时,她支持儿子毁家纾难,并随队伍辗转各地,“兵革纷扰,处之恬然”。《梅溪曾氏族谱》曾给她很高的评价:“夫人重妇道母仪,古今罕俪”。

在文天祥出生的前一天夜晚,文仪的父亲梦见天际间一个婴儿踩着一朵紫云,所以给孩子起名叫云孙,字从龙。孩子长大后,朋友又给他起了个字叫天祥、履善。如此好名字,也让他在随后的殿试中,收获了“天赐之祥”。

文仪共生有四子三女。天祥老大,还有三个弟弟——文璧文霆孙和文璋,三个妹妹——文懿孙文淑孙和文顺孙。大约在文天祥五六岁时,父亲开始请当地的宿儒曾凤教他和文璧读书。曾凤字朝阳,庐陵人。后来任衢州府学教授,累迁国子监丞。文仪平日对朋友、邻里非常和善,但督促天祥兄弟的学习却极为严厉:

夜呼近灯诵日课。诵竟,旁摘曲诘,使不早恬,以习于弗懈。小失睡,即示颜色。虽盛寒暑,不纵检束。

在日复一日的刻苦学习中,天资甚好的文天祥,不仅学到当时程朱理学的儒学精义,更把“主辱臣死”的宋人气节,学到了骨子里。他曾有一次去当地的庐陵学宫参观:

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杨邦ㄨ、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曰:“没不俎豆其间,非夫也。”

意即不能像三位先贤一样,谥号忠义而被祭祀,就不是男子汉大丈夫。文忠、忠襄、忠简三位当地籍的名流,在气节上都有令人称道之处。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官至参知政事,在文学和史学方面均有很大成就。他为人刚介正直,《宋史》称他“以风节自持”,“天贤刚劲,见义勇为”,死后谥号“文忠”。

杨邦ㄨ字希稷,吉州吉水人。建炎三年(1129)在建康(今南京)被金人俘虏,金军统帅完颜宗弼进行劝降,他用血在衣服上写道:“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金人答应给他官复原职,杨邦ㄨ用头猛撞堂柱,血流满面,大声说:“世岂有不畏死而可以利动者?速杀我。”不屈被害,谥号“忠襄”。

胡铨字邦衡,庐陵人。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决意与金讲和,担任枢密院编修的胡铨义愤填膺,上疏请求斩秦桧、孙近(时任参知政事)、王伦(出使金国的使者)三人,对金作战。这篇奏疏震动一时,被人们广泛传抄。高宗和秦桧害怕激起民变,赶忙把他削职,并押解出京。孝宗继位后,他才复出。死后谥号“忠简”。

理宗宝祐元年(1253年),文天祥18岁,在家乡参加了科举的第一站考试——州试(也叫乡试),成绩优异。20岁,入吉州白鹭洲书院学习,是他成长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

白鹭洲书院是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由知吉州的江万里创办的。江万里字子远,江西都昌人。历池州教授、沿江制置司准备差遣、两浙安抚司干办公事。史书说他“器望清峻,议论风采倾动一时”,是一位很正直的学者型官员。书院初建时,没有合适的人担任山长(书院里主持讲学的人),他曾亲自授课,后来正式聘请门人欧阳守道做山长。

欧阳守道字公权,初名巽,晚号巽斋,吉州人。家境贫穷,靠自学成才。不到30岁时,即“翕然以德行为乡郡儒宗”。考取淳祐元年进士。为人清廉,死后家无分文,靠学生们捐款,才办理了丧事。文天祥进白鹭洲书院学习时,正值欧阳守道为山长。近一年的朝夕相处,文天祥耳濡目染,在经史方面受到了严格、规范的训练,而且与欧阳守道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求为有益于世用,而不为高谈虚语”,欧阳先生的话,也正是文天祥孜孜以求的目标。这一共同点大概是他们师生间感情的重要基石吧。文天祥后来自称“某青原白鹭书生耳”,表明了白鹭洲书院经历在他心目中的位置。

文天祥进入白鹭洲书院的那一年(理宗宝祐三年),参加了省试(科举的第二站)。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二月初一日,省试结果公布,文天祥和文璧双双榜上有名。按照规定,由礼部奏名朝廷,参加科举的第三站也是最高级别的考试——殿试。

这一年的殿试于五月八日在临安(今浙江杭州)的集英殿举行。对宝祐四年这次殿试,理宗皇帝特别重视,亲自出题。有感于宋朝的国力衰微,宋理宗信奉朱熹理学,看重儒家的尊君观念推行仁政,然而收效甚微。宋理宗想借这次殿试机会,让考生们贡献治国良策,帮他解决心中的困惑。他在试策卷中提出了以下五个问题:

第一,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这自然是圣人之道,朕也奉行此道,可为什么我朝实行仁政,却“志愈勤,道愈远”?

第二,上古时候天下太平,这自然是圣人治理的功效,可为什么后继之王忧心虑道,殚精竭虑,却难以达到上古那样的效果?什么才是破解之道?

第三,按理学之宗旨可以检验世道之清浊,可为什么汉唐君主,行仁政、推德化,却不能使国家大治,而不行仁德的君主却凭借纲纪可以维持统治?

第四,朕夙兴夜寐,日夜望治,国家却灾祸连连,财力衰微,人才匮乏,边防力量薄弱,战事紧急,这究竟是天道失去了作用,还是教化的功德没有普及大众?

第五,古人说“变则通,通则久”,朕欲行变通之法,那今天可以实行变通之法吗?什么才是今天行之有效的变通之法?

最后,宋理宗表示自己愿意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希望考生发表“至切之论”,不过,他又希望考生在提出对策时“勿激勿泛”。

接过考题的文天祥,“文思涌泉,运笔如飞,所对且万言”,连自己都觉得神奇。

文天祥首先从“道”入手,讨论“道”与治世的关系。什么是“道”?文天祥说,“所谓道,一不息而已矣”。那什么是“一不息”?“自太极而分阴阳,则阴阳不息,道亦不息;阴阳散而五行,则五行不息,道亦不息……道一不息,天地亦一不息。天地之不息,固道之不息者为之。”文天祥继续论述,“圣人出,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亦不过以一不息之心充之。”

文天祥针对宋理宗提出的为什么自己勤政却收效甚微,提出了自己的中心论点——“臣之所望于陛下者,法天地之不息而已”。“法天地之不息”就是文天祥这一篇策对的中心思想。

文天祥说:“圣人之心,天地之心也;天地之道,圣人之道也。”圣人之道与天地之道本是二而合一的,也是儒家天人合一的基本观念。《周易》《中庸》都讲圣人效法自然,自然就是道理。朱熹说,万事万物总有一个理,这个理就是大自然蕴藏的天道之理,所以朱熹讲格致,格致就是做功夫。文天祥说,宋理宗行天道功效不显,就好像“犹日至午而中”,只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能见到最后的功效,千万不能半途而废,这也是理学讲述的敬诚功夫。文天祥用理学思想论述自己的治世主张,不单单是为了迎合宋理宗好理学的趣好,也是他深刻认识到了理学对于治世的价值。

文天祥对策中的精彩部分是对时政的见解,分为四个方面:

天变与民怨。他大胆暴露社会黑暗面:“陛下以为今之民生何如邪?今之民生困矣。自琼林、大盈,积于私贮,而民困;自建章、通天,频于营缮,而民困;自献助迭见于豪家巨室,而民困;自和籴不间于闾阎下户,而民困;自所至贪官暴吏,视吾民如家鸡圈豕,惟所咀啖,而民困。呜呼!东南民力竭矣。” 逆耳忠言,大声疾呼。

人才与士习。他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今之十大夫之家,有子而教之。方其幼也,则授其句读,择其不戾于时好,不震于有司者,俾熟复焉。及其长也,细书为工,累牍为富。持试于乡校者以是,较艺于科举者以是,取青紫而得车马也以是。父兄之所教诏,师友之所讲明,利而已矣。其能卓然自拔于流俗者几何人哉?”因此他提出:“厚今之人才,臣以为变今之士习,而后可也。”一针见血,一语破的。

兵力与国计。他痛陈,“招兵之策,今日直有所不得已者”。招兵需要钱财,但大量的钱财却被白白浪费,比如“琳宫梵宇,照耀湖山;土木之费,则漏卮也”,以及“霓裳羽衣,靡金饰翠;宫庭之费,则尾闾也”等等,能用于养兵的究竟有多少?文天祥提出对策:“天下之财专以供军,则财未有不足者”。集中力量办大事。

虏寇与盗贼。他认为外部的虏寇不足畏,内部的盗贼也不足畏,而两股势力的联合才是心腹大患。至于对付两者的先后急缓,他的观点是内部的盗贼一清,“边备或于是而可宽矣”。

谈了四个具体问题后,文天祥提出了总的建议,即“开公道之门”,“寿直道之脉”。具体的方法,就是“使中书得以公道总政要,台谏得以直道纠官邪”。

针对宋理宗提出的“勿激勿泛”,文天祥更是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认为:

陛下乃戒之以勿激勿泛,夫泛固不切矣,若夫激者,忠之所发也。陛下胡并与激者之言而厌之邪?厌激者之言,则是将胥臣等而容容唯唯之归邪?然则臣将为激者欤?将为泛者欤?抑将迁就陛下之说,而姑为不激不泛者欤?

何其有胆识的一篇雄文!文天祥的政治主张和意气风发,特别是敢于直谏的忠心,一方面感动了宋理宗,一方面也唤醒了宋理宗励精图治的雄心。所以,当宋理宗看到文天祥的试卷时,便把文天祥从第七名擢为第一名。当初主考官王应麟要直接将文天祥定为第一名有人反对,认为文天祥太过胆大,有可能会逆龙鳞。今天看到皇帝亲自把文天祥的卷子调为第一名,王应麟喜不自胜,马上奏贺:“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

五月二十四日,是皇帝临轩唱名的日子。当宋理宗听到他亲擢的考生名叫文天祥时,心下暗喜,不禁脱口而出:“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天子的话金口玉言,从此让人们把“宋瑞”当作了他的字,而称其名为天祥了。

在《宝祐四年登科录》中,还保留了一首理宗皇帝御笔写下的《赐状元文天祥已下诗》:

道久于心化未成,乐闻尔士对延英。

诚惟不息斯文著,治岂多端在力行。

华国以文由造理,事君务实勿沽名。

得贤功用真无敌,能为皇家立太平。

在历次应试的士人中,几人能享此殊荣?彼时,文天祥刚过20岁,还是个毛头小伙子。

碧血丹心以死还

“取义成仁除外侮,丹心碧血映千春。”若从一般意义上说,文天祥的仕途之路是坎坷的,屡遭贬黜,受尽委屈。然而从丹心报国去看,文天祥取义成仁之赤胆忠心,不屈不挠,从未改变,直到一腔热血化碧涛,又是随处都值得歌颂点赞的。

文天祥最为世人所知的作品,大概一个是《正气歌》,一个便是《过零丁洋》。而从文天祥踏入仕途到最终英勇就义,在这个备受屈辱与折磨的过程中,若以二首诗歌为分水岭,则《过零丁洋》之前,尚有国在,而《正气歌》之后,则只有义在了。

《过零丁洋》作于祥兴二年(1279)正月。祥兴元年(1278)冬,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服冰片自杀未遂,被解至潮阳。元军元帅张弘范将文天祥拘于船上,经过零丁洋,挟文天祥围崖山。当时,宋臣张世杰、陆秀夫等正奉宋帝赵昺徙居在海中的崖山上,崖山成为南宋最后坚守的一个据点。崖山海战也成为中国在历史上完全沦陷于外族的一场战争。“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说法,便始于此。张弘范一再逼迫文天祥修书招降张世杰等,均被文天祥拒绝。为了表明自己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文天祥挥笔写下了这首《过零丁洋》,交给张弘范,以诗明志。

而在此之前,文天祥同宦官斗,同奸相斗,同一切投降派斗,可歌可泣,亦令人扼腕。《宋史·文天祥传》:

开庆初,大元兵伐宋,宦官董宋臣说上迁都,人莫敢议其非者。天祥时入为宁海军节度判官,上书“乞斩宋臣,以一人心”。不报,即自免归。后稍迁至刑部郎官。宋臣复入为都知,天祥又上书极言其罪,亦不报。出守瑞州,改江西提刑,迁尚书左司郎官,累为台臣论罢。除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贾似道称病,乞致仕,以要君,有诏不允。天祥当制,语皆讽似道。时内制相承皆呈稿,天祥不呈稿,似道不乐,使台臣张志立劾罢之。天祥既数斥,援钱若水例致仕,时年三十七。

先是宦官董宋臣为躲避元兵,给皇帝出了迁都的损招。

后是奸相贾似道擅权专断,不断排挤直言敢谏的文天祥。

文天祥上书斩宋臣,逐似道。结果都是文天祥被赶出权力中枢。其实文天祥在任上的业绩是响当当的。

知瑞州是文天祥第一次出任地方官。此前三年,瑞州曾被蒙古兵攻破,遭到焚掠,全城大半被毁,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困苦。文天祥赴任后,进行了大力整顿。文天祥知瑞州只有一年光景,却取得了显著政绩。他的老师欧阳守道称赞说:“余友文君天祥宋瑞,自著庭出字,期月间,百废俱兴。”文天祥当时只有29岁。

从1259年到1270年,十年多时间,文天祥屡上屡下,反反复复,先后遭遇三次免官。文天祥说自己“十年受用,顺境过当”,完全是愤激之词,正话反说。他经常以“自拔于流俗”自勉,以“肮脏难合”自嘲并讽世,结果却为封建官场所不容。他对封建官场的黑暗面是有切身体会的,但又不肯随波逐流。相反,“齑粉毒手,直立而俟之耳”,他坚持纵然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但其间也有好人。《宋史》:

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

咸淳九年(1273),文天祥38岁,恩师欧阳中道离世,自己又连病带忧,已显出老态。他写了一首诗自嘲:“岁月不可欺,雪霜日长大。世人竞染缁,厌之故足嗤。谁服芦菔汤?避老亦奚为?少老如春秋,造物以为俦。吾方乐吾天,乐天故不忧。”可他哪里曾是乐天派呢?

在湖南任上,唯一值得欣慰的一件事,是他看望了76岁的江万里。咸淳五年(1269年)三月,江万里出任左丞相。江万里生性峭直,遇事敢于直言。文天祥曾在他创立的白鹭洲书院读书,自认是他的再传弟子,两人的性格如出一辙。然而作为朝中栋梁,他也屡遭排挤,同在湖南任职,任荆湖南路安抚使兼知潭州(今湖南长沙)。

故人相见,热泪横流。江万里赏识文天祥的才干和学问,也欣赏文天祥的气节;文天祥则一直敬仰江万里的道德文章和人格风范。二人性情相投,无所不谈。当然谈得最多的还是前线战事,两人都对国家前途表示担忧。临别时,江万里对文天祥说,我已经年过古稀,老了。但是看天时人事,一定会有变化。我阅人不可谓不多,现在来看,国家命运就只有靠你了,你一定要努力啊!忍不住老泪纵横。文天祥亦深受触动。

后来,江万里也以死证明了自己的赤血忠诚。他在江西饶州自己府第的后院凿了一个池子,并题写了“止水”二字。家人不解其意。等到元军兵临城下时,他拉着一个门人的手说:“大势不可支,余虽不位,当与国为存亡。”元兵破城,他投池殉国。在江万里的感召下,他的儿子及手下人都自杀身亡,据说积尸如垒。国破家亡,一门忠烈。

文天祥最感人的,还是勤王之举。《宋史》:

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咸淳十年(1274年)九月间,元将伯颜统军20万,水陆齐进,进攻大宋,由襄阳经汉水入长江,一路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十一月,谢太后督促贾似道出兵迎战。二十一日,下了一道“哀痛诏”,利用赵氏王朝300年的“德泽”感化人心,并且以勋名爵位悬赏各地的勤王之师。但是,赵氏王朝的覆亡已成定局,它的官爵禄位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诱惑力。起兵勤王就是赴难,是铤而走险。所以诏下之日,各地将官多持观望态度,按兵不动,有的已在暗中寻找后路。

德祐元年(1275年)正月十三日,文天祥在家乡接到这道“哀痛诏”以及另外一道圣旨:“文天祥江西提刑,照已降旨,疾速起发勤王义士,前赴行在。”文天祥手奉诏书,泣不成声。他没有犹豫,决心应诏勤王,挽救大宋。他毁家纾难,把自己的家产尽充军饷。《宋史》写道:

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至是,痛自贬损,尽以家赀为军费。每与宾佐语及时事,辄流涕,抚几言曰:“乐人之乐者忧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与人同乐,与人同忧,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何其朴素,又何其掷地有声!正如朋友阻止他前去勤王,认为如同以羊搏虎时他说的话:

“我也知道是这样。但国家养育臣民三百多年,一旦有危急,征集天下的兵丁,没有一人一骑入卫,我为此深感遗憾。所以不自量力,身先士卒,希望天下忠臣义士闻听之后,能因此奋起。靠仁义取胜就可以自立,靠人多力众就可以成功,如此,国家就有保障了。”

但也正是从勤王起,文天祥走上了一条慷慨悲壮之路。

先是勤王之师已在吉州待命而不被理解,不被允许入卫临安。后好不容易到达京城,京城里又是一堆软骨头,随时准备着跑路,举手。其间朝廷大佬们的不堪与执政者的懦弱无能,让人愤怒无语。文天祥曾经上疏言:“朝廷姑息牵制之意多,奋发刚断之义少……”。

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元军很快到了都城临安,并将临安城团团围住。正月十八日,太皇太后看到大势已去,急忙派遣使者携带传国玉玺和皇帝降表,去向伯颜请降。

从1127年宋高宗赵构在应天府(河南商丘)即位,到宋恭帝请降,至此,享国152年的南宋正式灭亡了。可不悲乎?

但是,文天祥的使命依然在继续,那就抗元抗元抗元。

第二天早朝,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得知右丞相陈宜中逃跑后心头慌作一团,强自镇定。胆小怕事的左丞相吴坚提出要另任一人为右丞相,众臣一致推举文天祥。太皇太后当即降旨诏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临危受命的右丞相文天祥,与左丞相吴坚等赴伯颜大营议和。文天祥在伯颜面前大气凛然,慷慨陈词。有诗《纪事》记载:“单骑堂堂诣虏营,古今祸福了如陈。北方相顾称男子,似谓江南尚有人。”

伯颜见文天祥不同于其他宋臣,便退下来与元军诸将商议,软禁了文天祥。文天祥用诗记载了这次舌战元营的经历:

英雄未肯死前休,风起云飞不自由。

杀我混同江外去,岂无曹翰守幽州。

宋朝已经降元,朝廷解散了文天祥的勤王军。得知勤王军被解散,文天祥痛哭流涕,仰天长叹。他非常后悔没有听进手下人的劝阻——不要前来元营谈判。而今抗元唯一的资本也没有了,即便是日后能够回去,又该如何面对父老乡亲?

文天祥被伯颜押往元大都,朝谒元世祖忽必烈。一行人乘船北行,到达真州(今江苏仪征)时,文天祥虎口脱险,顺利逃脱。随后文天祥如同南国的一根擎天柱,和陆秀夫、张世杰等人一起,艰难支撑,图谋复国。空坑一战(今江西永丰县境内),文天祥的妻子欧阳浚和儿女都被元军所俘。

景炎三年(1278年)十一月,转战广东的文天祥在潮州潮阳县,铲除了盗贼陈懿等人的部众,但匪首陈懿逃脱。十二月二十日,文天祥率军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陈懿引导的元军突然包围,部众溃散,文天祥逃脱不及,不幸被俘。文天祥从身上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二两冰片放入口中,决定以身殉国,但并未成功。

文天祥自此彻底沦为阶下囚。而人生中最辉煌的两首诗歌,也就此诞生了。

《宋史·文天祥传》: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以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文天祥被俘后,元军主将张弘范下令把他押送到自己驻扎的潮阳。其时,张弘范正在为进攻崖山做最后准备。当张弘范从潮阳赶往崖山时,特意把文天祥也带上了。

文天祥既是南宋丞相,又是状元出身;既是南宋最具人望的知名人士,也是抵抗运动的主要领袖。如果能让文天祥投降并说服已流亡至广东雷州、崖山(今广东新会以南)一带的张世杰放弃抵抗,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天祥断然拒绝。

张弘范派李元帅到文天祥船上,请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回答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

船行至珠江口外的零丁洋,文天祥心潮起伏,感慨万千。国家山河破碎、个人身世浮沉……内心深处一股不屈的力量涌动不已,他提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过零丁洋》,以此明志,并回复张弘范: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辉耀古今!连元军首领张弘范都忍不住拍案:“好人,好诗!”著名学者钱钟书评价:“自《指南录》以后,与初集格力相去殊远,老山愤而气益壮,诗不琢而日工。”

可是,一心想征服文天祥的张弘范,要让文天祥亲眼看到南宋的毁灭。他把文天祥押到他乘坐的大船上,从远处观看这场声势浩大的海战。

战斗无比惨烈,陆秀夫背负八岁的宋末帝赵昺最终投海殉国,十万南宋军民蹈海自尽的壮烈场面,让文天祥痛不欲生。崖山战后,胜利者张弘范大摆宴席,再次劝降。文天祥流着眼泪回答说,国家灭亡却不能施救,做臣子的简直死有余辜,哪还能为了偷生而事二主呢?

“取义成仁除外侮,丹心碧血映千春。”文天祥的人格,天地皆为之动容,更何况人?

有资料曾经描述当时的场景:

时近傍晚,海上升起大雾,守护小皇帝赵昺的陆秀夫见有人要登御船,大雾中,敌我莫辨,陆秀夫不敢掉以轻心,不让来人靠近御船,要誓死保卫小皇帝。在元军的重重包围中,即便是张世杰派人接驾,恐怕也逃不出去。陆秀夫做出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决定——他要抱着帝昺跳海殉国。陆秀夫拿着利剑,逼迫自己的妻子儿女一个个跳进大海,然后自己穿上朝服,帮吓得哭哭啼啼的小皇帝整理好皇冠龙袍,然后含着眼泪说:“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说完,他将传国玉玺系在小皇帝身上,又用素白的绸带将自己与小皇帝捆在一起,义无反顾地跳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陆秀夫时年44岁。

皇帝投海的消息一传开,数万名眷属、臣僚、将士也纷纷跳海自尽。除了张世杰带领十几艘战船逃出去以外,近千艘战船悉数被元军所获。张世杰见去接驾的船只没回来,知道凶多吉少,于是决定突围。张世杰逃到螺岛(今广东阳江海陵岛),仰天长叹:“我为赵氏,亦已至矣。一君亡,复立一君,今又亡。我未死者,庶几敌兵退,别立赵氏以存祀耳。今若此,岂天意耶!”这时一阵大风袭来,张世杰堕水溺死。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人称“宋末三杰”。(《文天祥》·何郁)

劲节清风文文山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十二月三十日,文天祥在兵马司监狱度过了第三个除夕,也写下了第三首诗《除夜》: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冥冥中,文天祥预感到大限即将来临。他该安排后事了。他整理了自己的遗稿,也写好了遗言。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秋天,忽必烈从上都回到大都,当他问南北宰相谁贤能时,群臣答道,北人耶律楚材,南人文天祥,忽必烈点了点头。忽必烈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很希望文天祥为己所用,同时也借此招揽人心。宋朝叛将也赶紧借此劝说文天祥顺时应变,接受任命。但文天祥并不领情:

“诸君义同鲍叔,而天祥事异管仲。管仲不死,而功名显于天下;天祥不死,而尽弃其平生,遗臭于万年,将焉用之?”

文天祥甚至三年只吃张弘范送来的饭,因为那是宋朝的饭食。爱才的忽必烈仍然犹豫,没有下决心杀掉文天祥。

文天祥在狱中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明白: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但文天祥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

“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文天祥曾经以梅花诗自喻,忍受北方牢狱的苦寒:

梅花耐寒白如玉,干涉春风红更黄。

若为司花示薄罚,到底不能磨灭香。

忽必烈最终决定亲自劝降文天祥。十二月初八日,文天祥被带至元廷宫殿。见到忽必烈,文天祥长揖不拜,左右威逼也没有用。

忽必烈问:“汝在此久,如能改心易虑,以事亡宋者事我,当令汝中书省一处坐者。”

文天祥:“天祥受宋朝三帝恩厚,号称状元宰相,今事二姓,非所愿也。”

“汝何所愿?”

“宋无不道之君,无可吊之民,不幸母老子弱,权臣误国,用舍失宜,北朝用其叛将叛臣,入其国都,毁其宗社。天祥相宋于再造之时,宋亡矣,天祥当速死,不当久生。”

“汝不为宰相,则为枢密。”

“一死之外,无可为者。”

忽必烈最终同意杀掉文天祥。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十二月初九日,大风飞扬,黄沙弥漫,元大都如临大敌,全城戒备森严。宣谕使来到监狱,向文天祥宣布死刑。文天祥平静地说:“吾事了矣。”狱卒解除他的儒巾,给他戴上黄冠,戴上木枷。文天祥荷枷出门,登上囚车,来到街上。囚车上的文天祥气宇轩昂,且歌且行,态度平静从容。

街道两边,人头攒动。人们早就听说文丞相是大丈夫,不仅仪表堂堂,学富五车,而且一身正气,视死如归,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宣谕使看见这种场面,也惊呆了,赶紧对众人说:“文丞相,南朝忠臣。皇帝使为宰相,不可,故随其愿,赐之一死。非他人比也。”为防止意外,宣谕使加快了赶车的速度。

到达柴市刑场(今北京西城区菜市口西),文天祥问哪里是南方,宣谕使告诉了他,于是文天祥面南站立,拜了再拜,说道:“我宋列圣在天之灵,愿俾天祥早生中原,遇圣明之主,当剿此胡以伸今日之恨!”

宣谕使问:“丞相今有甚言语?回奏尚可免死。”

文天祥说:“死则死尔,尚何言!”

遂面南而立,引颈受刑,从容就义,时年47岁。

忽必烈决定杀掉文天祥后又后悔了,即诏令送达刑场,刀下留人,可是已经晚了。第二天临朝时,忽必烈说:“文丞相,好男子,不肯为吾用。一时轻信人言杀之,诚可惜也!”

《宋史》论曰:我世祖皇帝以天地有容之量,既壮其节,又惜其才,留之数年,如虎兕在柙,百计驯之,终不可得。观其从容伏质,就死如归,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谓之“仁”哉。宋三百余年,取士之科,莫盛于进士,进士莫盛于伦魁。自天祥死,世之好为高论者,谓科目不足以得伟人,岂其然乎!

谁说文人无风骨?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遗民,闻说文丞相英勇就义,人人哀悼,纷纷酹酒祭奠。忽必烈后来还说:“吾亦悔杀此人。至今伤悼,噬脐无及。朕今以礼祭奠,赠谥厚爵,庶可解其幽明之恨。”

元廷稍后查抄了兵马司土牢和文天祥在江西富川的老家,除了搜到一些诗文外,其他的什么都没有。文家家徒四壁,环堵萧然,元人一无所获。

十二月初十日,欧阳夫人奉旨前往刑场为文天祥收尸,文公“面如生”,面孔如同活着时一样。陪同前往的还有张弘毅和江南十义士。欧阳夫人从文天祥的衣带里发现了《自赞》诗,抚尸痛哭。

《自赞》诗及序云:

吾住居将相,不能救社税、正天下,军败国辱,为囚虏,其当死久矣,倾被执以来,欲引决而无间。今天与之机,谊南向百释以死。

诗云: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宋丞相文天祥绝笔

彬宇先生诗言:“朝闻大道夕能死,劲节清风觉后人。”文忠烈公之绝笔,不正如此乎?孔孟之仁义,圣贤之大道,无愧于心矣!以生命之血色,为儒者之光辉,虽历千古,凛凛犹生!范文澜先生说:“宋以前,国亡之后很少有人以死殉国的,宋以后就多了起来。”文忠烈公岂其代表也?

文天祥的气节,在痛苦煎熬中逐渐铺展开来,一步步走向精神人格的巅峰。在《指南后录》序言中,文天祥说:“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传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义”在我心,死又奈何!?

于谦有《文山先生像赞》:

呜呼文山,遭宋之季。殉国亡身,舍生取义。气吞寰宇,诚感天地。陵谷变迁,世殊事异。坐卧小阁,困于羁系。正色直词,久而愈厉。难欺者心,可畏者天。宁正而毙,弗苟而全。南向再拜,含笑九泉。孤忠大节,万古攸传。载瞻遗像,清风凛然。

“难欺者心,可畏者天。”读彬宇先生诗,复看文丞相人生之大状,郁闷王朝黄昏之不堪,愈生慷慨激昂存亡继绝之气也!儒学及历代死而不朽之儒者,其于国于天下者,是忠义,是怀民,是大公,是崛起,是繁盛,是天地正气;于家于己者,是立志,是无私,是和合,是弘毅,是不屈,是人间正义!不欺于心,不负于天,一片丹心,劲节清风,人生能尔,夫复何求!

文天祥的继子文升结庐守墓三年,恪尽孝道。并遵父亲遗嘱,乞请邓光荐写墓志铭。邓光荐为文天祥挚友,“宋亡,投海者再,元兵打捞之,不得死。”其墓志铭,一如彬宇先生诗,若再见文公然。谨录如下:

公高明俊朗,英悟不凡。逾弱冠,即先多士。感激理宗亲擢,不倚势近利,龉龊自弃。故其立朝有本末,谏诤有风烈。治郡持节,廉明有威。

及北军渡江,捧勤王诏书,泣数行下。内不谋于亲,外不谋于属,即建旗移檄,以列郡守。举事初,亦冀奉诏书多足相和应。已而,诸路阒然若不闻。惟天祥独行其志,坚力直前,百挫而不折,屡踬而愈奋。至拘留北营,驱逐北去,犹冒万死南走,蒙疑涉险,寄命顷刻,仅而得达。

当是时,其飞潜若龙,其变见若神,南北无不想见其风采。故军日败,国日蹙,而自远归附者日众。从之者亡家沉族,折首而不悔,虽缘人心思向中国,未忘赵氏,亦由天祥之神气意度足以兴起动悟之也。

天所废兴,智勇为困,而况居乏深谋之客,出无制胜之将,用之行阵,类非素简练之兵,大抵瓦合乌散,常抱空志,赤手举事,上不资籍,旁无犄角,是以先声有余,跳身数遁。盖自江南之衂,麾下单弱,因以疾疫,不能出师矣。

不幸被执,仰药不死,久系燕狱不死,徒欲信义于前,自白于天下后世,非有秋毫贪生畏死之意也。虽功业不能以尺寸,而志节昭灼乎终古。南北之人无问识与不识,莫不流涕惊叹,乐道其平生。自古节义之大臣,盖不若是之烈云。

因属予铭,时未便,故传是以归之。至元二十一年甲申阳月吉日,邑人邓光荐书。孤子文陞泣血立石。

(以上文章,多受益于《文天祥评传》·修晓波;《文天祥》·何郁等。)

张红星教授注:

碧血: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 ,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因以“碧血”称忠臣烈士所流之血。元·郑元佑《汝阳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劲节: 谓坚贞的节操。南朝·梁·范云《咏寒松》:“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宋·王安石 《景福殿前柏》诗:“知君劲节无荣慕,宠辱纷纷一等看。”

————————————————————————

《诗说中国——中国精神之礼仪叁百图》为廖彬宇先生古体诗集,《礼记》云“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彬宇先生汇集历年吟咏往圣先贤及其事迹的古体诗365首,透过圣贤事迹来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发扬礼乐文明。该文献简单易记,大雅斯文,使圣贤精神能够让人口耳相传,深入人心。是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血之作。既是歌颂古今贤哲,致敬圣贤,也是献礼新时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绵薄之力。

大家一起来阅读名著《红楼梦》——《红楼梦》读书笔记九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秦钟途中受了风寒,加之与智能偷期绻缱,身体失调,只得在家歇息。凤姐果然出面帮张财主解决纠纷。不料张家小姐得知父母退了前夫后自缢,守备之子闻讯亦投河自尽。张李两家人财两空,凤姐坐享三千两,此后更加恣意妄为。

贾政生辰,贾府上下正在庆贺,忽闻宫中有旨,众人惶惶不安,却原来是贾元春被封为贤德妃,贾府一片欢腾。智能私逃进城看望秦钟,被秦业察觉逐出,秦业大怒之后发病而死,秦钟亦病情加重。

宝玉不以贾府喜事为喜,直到听说黛玉将至才略有喜意。宝玉欲将水静王所赠念珠转赠黛玉,黛玉因是“臭男人”之物而不取。贾府准备为元春修建省亲别墅,秦钟于此时病重。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此时大观园内工程俱已告竣,但园中匾额对联还未赐。贾珍来回贾政,于是贾政便与众清客同游大观园,并决定先将园中的匾额对联“虚合其意,拟了出来,暂且做灯匾联悬了,待贵妃游幸时,再请定名”。当众人至大观园,恰遇因思念去逝的秦钟,忧戚不尽而在园中游玩的宝玉。贾政因闻塾师赞宝玉对对联有歪才, 带门下清客参观大观园时偶然遇见,便带上宝玉。。在贾珍的引领下,贾政同宝玉在众清客的陪同下一同参观大观园,并为园中题匾额和对联。。因众人知道贾政有意要借此机会试宝玉,便有意用一些俗套来敷衍。在这次的游园中,贾政对宝玉题的匾额和对联虽加指责,但心中比较满意。

这回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贾政道:‘此处书以何文?’众人道:‘必是“蓬莱仙境”方妙 ’贾政摇头不语。宝玉见了这个所在,心中忽有所动,寻思起来,倒象那里曾见过的一般,却一时想不起那年月日的事情了。”在这里,脂批说:这是“仍归于葫芦一梦之太虚玄境”。可见,“省亲别墅”原准备题“蓬莱仙境”、“天仙宝境”,都并非泛泛夸张。作者通过这种描写要暗示的是:贾府以大观园为代表的奢靡豪华生活和以贾元春为代表的尊贵显赫地位,只不过是幻梦一场,转眼就会破灭的。宝玉觉得似曾相识,又想不起来,这表面上说的是他对梦游太虚幻境中所经历的种种,尚留下依稀的印象,实质上是他对逐渐弥漫在华林之中的悲凉之雾,能够比别人感受得更敏锐,而此时此刻又还不可能完全觉悟的一种曲折的艺术反映。

第十八回 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宝玉大展才情,众小厮争要打赏,把宝玉身上配物尽数解去。黛玉听说过来探看,误以为前次为宝玉所做香袋也被送给下人,赌气回房,挥剪铰了宝玉托她做的香囊。宝玉心知不妥,赶来阻止不及,也要动气。原来宝玉将黛玉赠的荷包带在里面,并未被下人抢走。

宝玉将荷包掷回,黛玉愧气而哭,宝玉连忙劝解,二人和好如初。贾府上下为元妃省亲一事奔忙,请得妙玉入主园内的道观。

元宵节至,元妃归省,命宝玉及众姐妹以景为题作诗。宝玉作诗忘了典故,宝钗为其点拨,宝玉称其为“一字师”,黛玉代宝玉作诗一首,被元妃评为最佳。丑时三刻,元妃回宫,泪别众人。

这回中,贾元春来到大观园正殿,见“琳宫绰约,桂殿巍峨。石牌坊上明显‘天仙宝境’四字,贾妃忙命换‘省亲别墅’四字”。小说用这一联来赞宫室的建筑和陈设的富丽。

贾政亦亦含泪道:“臣,草莽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今贵人上锡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奇,祖宗之远德钟于一人,幸及政夫妇。且今上启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臣子岂能得报千万一!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外,愿我君万寿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幸也。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懑愤金怀,更祈自加珍爱。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庶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也。

理解 :如果要了解封建伦理纲常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曹雪芹所描写的贾政与元春之间畸形的父女关系,为我们提供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教材。从小说中,我们看到封建礼法宣扬男尊女卑,父尊子卑,最后都得服从于君尊臣卑。也就是说,在封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中,有一种关系是最主要的,高于一切的,那就是阶级的统治关系、政治上的等级关系,它在种种关系中享有绝对的权威,不容许别的什么关系与之相抵触。如果有了矛盾,它就可以把别的关系踩在脚下。

省亲,表面上看是让嫔妃回家看看父母亲人,叙天伦之乐,尽做女儿的孝道,倒确乎有点象贾府中人所颂扬的“如今圣上贴体万人之心,世上至大莫如‘孝’字,想来父母儿女之性,皆是一理,不是贵贱上分别的。”(第十六回)而实际上如何呢?为了恭迎元春,贾府上下老小从五更起身直等到上灯,身为祖母和母亲的贾母和王夫人,见了元春怕她“行家礼”,全都“跪止不迭”。做父亲的贾政更连见女儿一面都不可能,有话要说也必须象臣子对皇帝那样奏启,而且一个只能在“帘外问安”,一个则只好“垂帘行参”。

为什么连父亲也不能见呢?因为元春首先是贵妃——皇帝的小老婆,而贵妃,除了太监,是不准与别的男人见面的,哪怕你是父亲也罢。就连自己一手抚养的亲弟弟宝玉,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元春没有传命,他也只能站在室外,所谓“无谕,外男不敢擅入”。同时,贵妃的身份、地位,又使元春成了皇帝的代表,所以,她的父母长辈不但都要向她下跪,行“国礼”,而且说话必须称臣道名,用最恭肃卑顺的语言,就像一个下贱的奴才侍奉最尊贵的主子一样。这一切都表明,封建的伦理纲常只不过是维护封建宗法统治的工具而已。

贾政的奴才相,我们今天看来确是十分丑恶。明明是世家大族,偏说是什么“草莽寒门”;人家都说“上昭祖德”,他却偏要说“下昭祖德”。为了“颂圣”,当然不妨自卑自污,把贾家人说成是“鸡群鸦属”,或者比作别的什么也都无不可。只是这一来也就发生了问题:元春难道不是贾家人,不是贾政的女儿?所谓“凤鸾”难道不是“鸠鸦”所生?曹雪芹抓住了这种矛盾的现象,深刻地表现了封建阶级的统治秩序、政治上的等级关系,如何轻易地抹煞和颠倒了家族之间的血缘关系,让我们看到封建制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被改变到何等程度,这是很有价值的。

其实,也并非贾政比别的处在他这样地位的人更善于阿谀奉承,更会挖空心思地想出“岂意得征凤鸾之瑞”一类话来。脂批就说:“此语犹在耳。”可见,此类语言,作者的前辈倒是常常挂在口头上的。这种在我们社会主义时代已难以想象的十分可笑的现象,在曹雪芹那个时代里,那种社会制度下,那个阶级之中,实在是被看成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

大观园的“原型”在哪?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红楼梦》中写到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还被恩准于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回家省亲庆元宵。省亲时,元春看到贾府为迎接自己而修建的省亲别院,题下此诗。百年间,关于“大观园是否存在原型”,曾引起过人们的许多讨论,诸说纷出,莫衷一是。

87版电视机《红楼梦》截图

不太可能是恭王府

很久以来,大观园“原型说”中,比较有名的是“恭王府说”,但大观园的“原型”不太可能在恭王府。

恭王府的前身是和珅营建的私邸,营建时间不会早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这是他走向乾隆帝宠臣的时候。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乾隆京师全图》上,和珅建宅邸的那片地方,还是一大片民居,不曾出现什么大型花园。

而乾隆四十一年,与《红楼梦》的写作相关的人物都已先后作古。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八月,脂砚斋泪笔悼曹公:“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畸笏叟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夏,泪悼脂斋雪芹几位:“前批者寥寥。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

“不数年”指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曹雪芹去世后,约五年光景。畸笏叟何时去世,没有史料,但可以肯定乾隆四十年(1775年)时已不在世。而《红楼梦》自乾隆三十二年,已如孤儿般在社会上被传抄。

现今的恭王府旧址有一处萃锦园,其中二十景名称与《红楼梦》大观园的部分景相似,甚至直接引用大观园的景点名称,如“曲径通幽”“渡鹤桥”等。萃锦园中的“蓺蔬圃”很像稻香村;“诗画舫”又似藕香榭;“养云精舍”(蝠厅)则有怡红院的影子……

唯一的解释是,这些建筑是和珅及后人对《红楼梦》大观园的模仿。乾隆帝去世后,1796年嘉庆帝即位,抄没了和珅全部家产,并赐其自尽。他的府邸也多事其主,直到三十年后,它被传给了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奕,此处才称恭王府。

大观园的皇家气魄

大观园有多大?《红楼梦》原文只写了:“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南北多长,书里没说。这就难算省亲别院的面积了。脂砚斋先生评到这里写道:“按此一大园,羊肠鸟道,不止几百十条,穿东度西,临山过水”。“三里半”是个准数,而“几百十条”可就是个概数,仍难断别院的面积和规模。

不过也不是完全无据可考。书里还写到,贾珍为大观园这些院落房宇置办了各色大小幔子一百二十架、帘子二百挂、猩猩毡帘二百挂、金丝竹帘二百挂、黑漆竹帘二百挂、五彩花帘二百挂……大概可以估算出,其中的房舍、亭、轩、榭,该不下于200处。北京的王府可找不出这样大的私家园林。

再看元妃省亲那天看到的景象:“一时,舟临内岸,复弃舟上舆,便见琳宫绰约,桂殿巍峨。石牌坊上明显‘天仙宝境’四字,贾妃忙命换‘省亲别墅’四字。于是进入行宫。但见庭燎绕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说不尽帘卷虾须,毯铺鱼獭,鼎飘麝脑之香,屏列雉尾之扇。”真真是金门玉户,桂殿兰宫。扑面而来的是一派皇家气魄,为一般人家所不及。

圆明园:移天缩地在君怀

如果将目光投向清代的皇家园林,那么大观园“原型说”中的“圆明园说”,则相对更令笔者感到信服。

圆明园是清康熙帝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赐给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的赐园,占地不过300亩,距康熙帝的畅春园北约里许。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胤禛即皇帝位,即雍正帝。服丧三年后,雍正帝自雍正三年(1725年)对圆明园大加扩充,占地3000亩,增建景点,有名的28景。弘历即皇帝位后,继续营建圆明园,至乾隆九年(1744年)建景至40处,达到极盛时期。

圆明园的兴建,利用了有利的自然条件,加以人工的创造,在平坦的土地上,开凿出许多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湖泊和池沼,堆筑起无数连绵起伏、曲折有致的岗埠和丘陵。在峰回路转之处、山崖丘壑之间,到处都是清清的溪泉、潺潺的流水,湖泊中,最大的是福海,浩瀚的海面上,浮现出仙境般的“蓬岛瑶台”。

以诗文的体裁应用于园林建筑的匾额,也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特色之一。诗文以匾联题刻的形式,组织于园林中,增强了园林艺术的感染力,也有助于游园者对园林意境的领会和欣赏。

圆明园的建设,继承了中国历代优秀造园传统,突出的表现是创造了有主题思想的自然景观。有的取自对大自然的写生,有的取自诗词意境,甚至绘画意境,有的是仿效江南著名园林。主题思想不但融于艺术景象中,并且通过匾联、题刻种种方式标明出来。这些匾额或题于内檐、外檐、戏台上下、敞厅内外、门斗、门洞上,或题刻于岩石,或镶于廊壁,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点出亭、碑、船、牌楼的名称。

张篁溪先生珍存的《圆明园匾额略节》,不仅列出660件匾额题字,还详细注明这些匾额题在什么位置上。据张篁溪先生之子张仲葛教授披露,“圆明园匾额内容繁多,数以千计”。

1981年11月出版的圆明园罹劫一百二十周年纪念号《圆明园》第一期上,以圆明园管理处名义发表的一篇纪念文章披露:“圆明园极盛时,共有一百多座各类型的木、石桥梁,有园林风景组群一百余处,楼、台、殿、阁、亭、榭、轩、馆、廊等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比紫禁城的建筑还多一万平方米”,真可谓是“移天缩地在君怀”。清代诸帝,每年都有一半时间,居住园内,并在这里举行朝会和处理政事。

曹雪芹生长于雍乾之际,此时正是北京城内和西郊造园之风大盛之际。乾隆九年,圆明园最大的扩建工程完成,曹雪芹也刚好开笔创作《红楼梦》。这座刚刚建成的“天下第一园”,想必给了曹雪芹启示和借鉴。而大观园之大,也恰恰能在圆明园找到匹配。

借圆明园实景

曹雪芹借景圆明园,并不是虚写其景。恰恰相反,曹雪芹似乎真实地写了他所借之景。

《红楼梦》中,贾府为迎接元妃回家省亲,特修建了大观园。第十七回写到贾政率领众人验收大观园。

“左右一望,皆雪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往前一望,见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题留处……宝玉道:此处并非主山正景,不过是探景一进步耳,莫若直书‘曲径通幽处’……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

“一路行来,或清堂茅舍,或堆石为垣,或编花为牖,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长廊曲洞,或方厦圆亭,贾政皆不及进去。”

乾隆年间,在皇家如意馆供职并参与西洋设计和建筑的法国人、耶稣会士王致诚(1702-1768)对圆明园也有一段文字描写:

“当人们沿着那些曲折的经过岩洞和亭子的小径离开一个山谷的时候,立刻会发现他又置身于另一个山谷之中,这里的地形和建筑与前者全然不同。所有的山丘都覆盖着树林和花卉,河道的驳岸都不像我们那里以打磨得很光滑的石块镶砌,而是以粗糙的极不规整的石块堆叠。堆叠技巧很高,因此它们都很像天然的岩壑。河道时宽时窄,随着堆山叠石的脉络走向形成许多大弯小转。岸边遍植花木,它们都是从岩峰里面长出来,仿佛自然生长的。花木四季不同,沿河岸边则以鹅卵石铺成小路,它们从一个山谷导向另一个山谷。这些小路都是弯弯曲曲的,有时沿河,有时又在山涧穿行。”

引述王致诚对圆明园大段的描写,一是当时的传教士们详尽地介绍中国的造园艺术,在欧洲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对促进欧洲园林的变革起了一定的作用;二也是令笔者惊服的是,估计曹雪芹、脂砚斋等都没看到过这段文字,但是,贾政验收大观园的路线,却与王致诚看到的圆明园景象极为相似。也许他们所看、所写的,都是圆明园的真实景象吧,这也算是一种机缘。

当然,不能武断地说大观园就是圆明园。曹雪芹在江南度过童年,也有相当丰富的园居经验,只不过,曹雪芹创造大观园时,一定从北京当时最大的园林实践“三山五园”中吸收了大量的素材。而我们如今也可以通过《红楼梦》,去想象圆明园当年的风姿。

“注释”雍正诗

有意思的是,除了整体大环境,具体到大观园中的小院,贾政看到的景象,也能在雍正的文宝中找到相似之处。

雍正年间,圆明园内有一去处,名竹子院,或竹子馆。雍正帝有一诗题“竹子院”:

深院溪流转,回廊竹径通。

珊珊鸣碎玉,袅袅弄清风。

香气侵书帙,凉阴护绮栊。

便娟苍秀色,偏茂岁寒中。

幽雅的竹子院与潇湘馆十分相似,雍正写的“香气侵书帙”,也恰合了贾政对潇湘馆的点评:“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

《红楼梦》中,贾政等人看过潇湘馆后,又来到充满了野趣的稻香村。

“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巧合的是,雍正帝对这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也有诗作,其中一题为“沿湖游览至菜圃作”:

一行白鹭引舟行,十亩红渠解笑迎。

叠涧湍流清俗念,平湖烟景动闲情。

竹藏茅舍疏篱绕,蝶聚瓜畦晚照明。

最是小园饶野致,菜花香里辘轳声。

雍正听到了菜花香里的辘轳声,曹雪芹与贾政则应是看到了如此景象吧。(完)

京都国立博物馆藏 | 牟巘撰写、赵孟頫创作的书法作品

赵孟頫《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纸本

收藏于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

尺寸为纵35.8厘米,横283.8厘米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创作的一幅书法作品。纸本现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以之为底本的石刻位于苏州玄妙观正山门内。

该书法作品的文章由宋末元初文人牟巘撰写,记载了苏州玄妙观重新修缮殿门一事。原稿用墨略淡,墨色清醇沉润,笔面间偶露行草笔致。

玄妙观是位于苏州古城内繁华地带的一座道教宫观,原名三清观,在元朝受到皇家敕命更名并赐御笔匾额,观内道士为了隆重庆祝这一盛事,决定对观内殿宇进行重新修缮,可是由于筹集的经费不足,三道已经破败不堪的殿门却再也无力整修。经过道士严焕文等人一番努力,并得到夫人胡氏妙能的倾力捐助,终于在至元二十九年(1292)动工修缮。既然这一盛事有此波折,观内道士决定在观内树立石碑以纪念,遂邀请当时的文人牟巘为之撰文,又邀请当朝书画家赵孟頫亲笔书写碑文并篆额。这纸法帖,就是当年为了勒摹上石所写的底本。

此书显露出来的赵字用笔风格,与《妙严寺记》《胆巴碑》等如出一辙。赵字的用笔,一方面恪守中锋、顺势的原则,一方面又杂糅行书的笔法,从而形成了或藏锋痕迹含蓄,或露锋意味明朗的风格。既不同于魏晋、南北朝书法的工整、严谨,也不同于唐楷的法度森严与精雕细琢。从单个字的处理来看,线与线之间的顾盼承接,空间与空间的虚实对比,无不包含着一种内在的力量和如涓涓细流永无休止之势,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线条娴熟的驾驭能力,如“臣”字,其中虽少一笔,但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在势的处理上一笔到底的那种按捺不住的律动。

此书结字方正,左右、上下之间的呼应紧密,字形大小因其自然而由之,布白在匀称之中却又能够表现虚实之间的和谐相处。有些字分别添加、减省笔画,或者变形书写。添加笔画的有“鸿、建、象、氏、民、旧、陟、土”等字。如“旧”字应当是王羲之、王献之该字写法的杂糅与合成,字形取势则模仿了李邕的写法,即将字底“臼”字作“旧”形,藏在右下角落里。减省笔画的有“摹、念、矗、曾、飙、层、度、远、罗、宪、严”等字,有些是合理运用异体字,有些则为其独创。笔画变位或变形书写的有“悉、旧、几、受、化”等字,大多是唐楷已有之。

明·陈继儒:“鉴赏家谓玄妙观碑酷似李北海《岳麓碑》,若见苏灵芝《铁佛寺刻》,弥见松雪翁书学来历。此卷精彩可照四裔。”(卷后跋文)。

明·李日华:“《玄妙观重修三门记》有太和(李邕)之朗,而无其佻;有季海(徐浩)之重,而无其一钝;不用平原(颜真卿)面目,而含其精神。天下赵碑第一也。”(《恬致堂集》)

赵孟頫亲笔所书纸本早已散失异域,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所刻之碑原在玄妙观正山门内,“”时失落。1990年,苏州碑刻博物馆仿刻成碑,现存正山门内。

卷文:天地阖辟,运乎鸿枢,而乾坤为之户;日月出入,经乎黄道,而卯酉为之门。是故建设琳宫,摹宪玄象,外则周垣之联属,灵星之横陈;内则重闼之划开,阊阖之仿佛。非崇严无以备制度,非巨丽无以竦视瞻。惟是勾吴之邦,玄妙之观,赐额改矣,广殿新矣,而三门甚陋。万目所观,辟之于人,神观不足,一身之内,强弱弗侔,非欠欤?观之徒严焕文深念前功,是图是究。

时则有夫人胡氏妙能,捐其簪珥,给其资用。爰壬辰之纪,岁亟先甲以庀徒。曾几何时,悉更其旧。翚飞丹栱,檐牙高矗于层霄;兽啮铜环,铺首辉煌于朝日。大庭中敞,峻殿周罗,可以树羽节,可以容鸾驭;可以陟三成之坛,通九关之奏;可以鸣千石之虡,受百灵之朝。气象伟然,始与殿称矣。

于是吴兴赵孟頫复求记于陵阳牟巘。土木云乎哉,言语云乎哉。惟帝降衷,惟皇建极,因人心固有,与天下为公,初无侧颇,无充塞然。或者舍近而求诸远,既昧厥元;欲入而闭之门,复迷所向。孰与抽关启钥,何异擿埴索涂。是未知玄之又玄,户之不户也。

夫始乎冲漠者,造化之枢纽;极乎高明者,中庸之阃奥。盖所谓会归之极,所谓众妙之门。庸作铭诗,具刊乐石,其词日:天之牗民,道若大路。未有出入,不由于户。而彼昧者,他岐是骛。如面墙壁,惟弗瞩故。脱扃剖鐍,孰发真悟。乃崇珍馆,乃延飙驭。閈闳洞启,端倪呈露。四达民迷,有赫临顾。咨尔羽欘,壹尔志虑。阴阖阳辟,恪守常度。

集贤直学士朝列大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吴兴赵孟頫书并篆额。

清 禹之鼎 《摹赵孟頫像》

全卷布局欣赏

热门推荐